高架快速路綜合建設工程高處作業專項安全施工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676136
2023-06-14
15頁
75.13KB
1、高處作業專項安全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施工圖設計(濟南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2、招標文件項目專用本;3、國家和合肥市等頒發現行的相關施工規范、規程、標準、辦法等;4、xx四公局現行的安全手冊、安全生產指導文件和作業指導書等;5、合肥市市政工程安全監督服務提示書;6、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二、編制范圍本安全專項施工方案適用于高架橋A標段高處作業施工。高處作業:根據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規定,“凡在墜落基準而2m以上(含2m)有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的作業,均稱為高處作業.” 三、工程概況路高架快速路綜合建設工程全長6.3915km,沿線路網分布較密,2、與合肥市道路系統密切相關,沿線與多條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相交。快速路主道采用高架型式,雙向6車道;輔道采用地面形式,雙向6車道.工程全線均設置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道路規劃紅線寬60m,在匝道及交叉口處紅線有拓寬。西二環至市委黨校段綠線20米.本合同段樁號K3+640K6+407。5,全長2767。5m,主要工程內容包括:地面道路工程、排水工程、高架道路及橋梁工程、交通工程、照明工程、綠化工程等施工內容。本標段承臺共120個,墩柱共186個,主橋P1橋臺1個及A、B、C、D匝道臺共四個,箱梁24聯,全部都將涉及到高空作業。四、本項目高處作業的基本類型本項目在高處作業主要為墩柱鋼筋、模3、板的支設,以及橋梁上部現澆箱梁支架的搭設方面.1、下部墩柱施工采用雙排鋼管支架搭設施工腳手架,作為現場輔助作業平臺.依照現場墩身高度,腳手架搭設高度為79m,上鋪厚2cm木板材作為踏步,四周掛防墜安全網.2、現澆箱梁一般地段段施工支架采用多支點碗扣支架施工,跨道路通行路線地段(第三聯第二跨)采用少支點鋼管支墩組合工字鋼支架。1)一般段連續梁支架采用483mm碗扣鋼管支架,剪刀撐采用扣件式鋼管支架,全橋按不同荷載地段分為、三區,分別驗算各自最大荷載。區為橋墩橫隔梁部位,計算荷載高度采用最大其尺寸300cm,支架桿件形式為60cm60cm120cm(橫縱高);區為箱梁腹板地段,計算荷載高度為2304、 cm,支架桿件形式為60cm90cm120cm(橫縱高);區為箱梁箱室,翼板地段,計算荷載高度為底板、頂板之和48cm,支架桿件形式為90cm90cm120cm(橫縱高);2)跨xx大道支架布設為確保正常施工期間xx大道的通行,維持城市干道交通疏導,第三聯P8-P9墩之間支架留雙幅通行通道,擬采用40cm鋼管立柱作為門洞支撐柱,36A工字鋼作為模板支架縱梁。鋼管支架結構主要由基礎、鋼管支墩、支墩橫梁、工字鋼縱梁、模板方木橫梁組成。鋼管支架及工字鋼縱梁安裝主要采用汽車吊車安裝。五、重大危險源識別、評價在施工現場高處作業中,如果未防護,防護不好或作業不當都可能發生人或物的墜落。人從高處墜落的事故5、,稱為高處墜落事故,物體從高處墜落砸著下面的事故,稱為物體打擊事故。長期以來,預防施工現場高處作業的高處墜落、物體打擊事故始終是施工安全生產的首要任務.建筑施工中的高處作業主要包括臨邊、洞口、攀登、懸空、交叉等五種基本類型,這些類型的高處作業是高處作業傷亡事故可能發生的主要地點。、重大危險源的識別為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針對高處作業特性,結合各橋涵工程的實際情況、施工環境、施工季節等特點,從人、機、料、法、環等因素綜合分析,識別確認有4個可能造成人員傷害、財產損失的危險源為:1、高處墜落;2、物體打擊 ;3、機械傷害 ; 4、坍塌.、對重大危險源的評價1、高處墜落凡在基準面2 米(含2 米)以上6、作業,公路臨邊、攀登、懸空作業及雨天、雪天進行的高處作業,可能導致人身傷害的作業點和工作面。2、物體打擊-高空墜落及水平崩濺物體造成人身安全傷害的。3、機械傷害機械運轉工作時,因機械意外故障或違規操作可能造成人身傷害或機械損害的.4、坍塌腳手架、模板搭設與拆除,梁板頂超負荷堆放,機械使用不當,造成的坍塌,對人身或機械造成傷害或損害的.六、安全保證體系、安全保證體系結合工程實際建立安全管理體系,編制安全計劃和施工作業安全操作規程,嚴格按安全保證體系運行。、安全組織機構安全領導小組組長: 韓瑞生副組長:唐兵生、楊慶章、蘇常禮組 員:王軍超、沈松柏、唐雪豐、徐德、譚澤林、劉瓊、王同意、盧家俊、胡喜軍7、目標責任1、施工單位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時,必須結合工程施工特點,制定橋梁工程高處作業安全技術方案和發生緊急情況的事故應急處理預案;項目經理部必須采取有效措施貫徹落實;如變更須按變更程序審批,特殊情況下采取緊急措施,遏制事故發生,避免損失。2、項目經理部必須實行高處作業安全目標管理,并建立相應的安全保證體系和管理網絡,機構健全,人員到位,責任到人.3、項目經理部必須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項目經理對橋梁施工的安全生產全面負責,各級人員的安全生產職責要逐層落實到人.4、高處作業施工中應運用現代管理技術,推行現代先進管理方法,編制科學的安全施工程序,標明安全技術關鍵點,合理組織施工,確保安全生產。、人8、員管理1、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按國家有關法律和法規的要求,經專門培訓,持證上崗。2、高處作業人員須經體檢合格后方可上崗,并要定期進行體檢,凡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病、精神病、嚴重貧血病、恐高癥、嚴重關節炎等疾病及其他不適合高處作業的人員,不得從事高處作業。3、高處作業人員必須進行高處作業安全知識培訓;在高處施工采取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設備時,要提前對相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培訓與交底。4、作業人員從事高處作業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不得穿拖鞋、硬底鞋等。5、在高處作業時,作業人員必須配備工具袋,防止各種工具、零件等物料墜落傷人。6、嚴禁酒后、過度疲勞登高作業.七、安全生產綜合保證措施9、建立健全各項安全制度及防護措施;、深化安全教育,強化安全意識。工作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技術培訓和安全教育,牢記“安全第一的宗旨,特種作業人員堅持持證上崗.、抓好現場管理,搞好文明施工。抓好現場管理是做好安全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工程材料的合理堆放,各種交通、施工信號標識明晰,施工工序有條不紊,施工現場秩序井然,做到文明施工。、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到責權利相統一,層層簽訂安全生產包保責任狀,把安全生產職責落實到每一級領導,落實到每一個工點、每一道工序、每一個職工。嚴格考核,獎罰嚴明。、項目部及作業隊成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其任務是:定期召開安全生產會議,分析安全生產形勢,總結和部署安全生產工作10、,組織安全培訓教育,開展安全生產檢查活動等。、項目部設安全質量環保部,配專職安全工程師,施工隊配專職安全員,班組配兼職安全員。安檢人員要挑選工作責任心強,有施工現場工作經驗并經過安全管理培訓的人員擔任。、加強班組建設,執行“三工、三檢”和“周一安全活動,集思廣益,發現問題,找出隱患,杜絕“三違”,把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三工:工前講安全注意事項、工中檢查違紀行為、工后進行安全講評。三檢:自檢、互檢、交接檢.周一:周一進行安全教育。三違:干部違章指揮、工人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認真實施標準化作業,嚴肅施工紀律和勞動紀律,杜絕違章指揮與違章操作,保證勞動防護設施的投入,使安全生產建立在管理科11、學、技術可靠、防護嚴密的基礎上.、重點工程及不良氣候條件下的危險性大的作業項目,要結合現場和實際情況,編制專門的安全措施,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八、施工安全技術規程、施工現場安全技術規程1、施工現場必須有完備可靠的安全防護設施和安全警示標識牌,注明施工現場安全生產責任人和安全管理人員。安全設施盡量做到定型化,防護欄桿以黃黑(或紅黑)相間的條紋標示,蓋件等以黃或(紅)色標示。安全設施由項目分管負責人組織有關部門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投入使用。2、高處作業所用物料,均應合理分散堆放,平穩、牢固,不可放置在臨邊或升降機口附近,也不得妨礙通行和裝卸.拆除下的模板及余料等物件應及時清理運走,不得隨意亂置,嚴禁12、向下丟棄物料,傳遞物件時,不得拋擲。3、高處作業與地面聯系,應有專人負責,并配備通訊工具。施工現場一旦有險情發生,必須立即報告項目負責人。4、高處作業場所的所有安全防護設施和安全標志等,任何人不得毀損或擅自移位、拆除。確因施工需要須暫時拆除或移位的,要報經負責人審批,批準后才可拆移,工作完畢后要即行復原。發現缺損,及時恢復。5、遇有六級(含六級)以上大風、濃霧、雷雨、冰雪等惡劣天氣,不得進行露天高處作業。雷雨、臺風、大雪過后,應及時對高處作業安全設施逐一加以清掃、檢查,發現有松動、變形、脫落和損壞現象時,應立即進行修理加固,隱患消除后方可繼續作業。、操作平臺安全技術規程1、高處作業的支架、托架13、以及操作平臺等應由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單項設計,其設計計算書、圖紙、操作規定、技術交底須上報主管部門審核,批準后實施。設施經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必要時要進行前期試驗。2、在高處進行預應力作業前,必須搭置可靠的工作平臺,若在雨天作業,還應架設防雨棚,張拉鋼筋的兩端要設置安全擋板,并在張拉施工平臺上設置明顯的安全標志,禁止非操作人員在張拉時進入施工平臺。3、操作平臺操作平臺要按設計方案架設,經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操作平臺四周必須按要求設置防護欄桿,防護欄桿的高度不應低于1。2m,橫檔間距不大于0。35m,底部設高度大于0。18m的擋板,強度滿足作業安全要求。操作平臺欄桿外必須牢掛安全立網,多張14、立網連接使用時,相鄰部分應靠緊或重疊,立網底部全部封嚴.平臺底部架設平網,網內不得有落物堆積,保證安全網受力均勻。操作平臺必須設置供作業人員上下的安全通道,通道應搭設牢固并符合安全規定。操作平臺架體應保持穩固,平臺嚴禁超載或負荷集中。、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程:1、高處作業中的安全標志和各種用于高處作業的設施,使用前應檢查。2、高處作業中所用的物料,應堆放平穩,不得妨礙通道。高處拆下的物件、余料和廢料,不得向下拋擲。3、高處作業必須系安全帶,安全帶應掛在牢固的物件上,嚴禁在一個物件上拴掛幾根安全帶或一根安全繩上拴幾個人;臨邊作業應設置防護圍欄和安全網;懸空作業應有可靠的安全防護設施。4、設置在建筑15、結構上的直爬梯及其他登高攀件,必須牢固、可靠。供人上下的踏板承載力不應小于1.1KN。6、高處作業不宜上下重疊。確需在高處上下重疊作業時,應在上下兩層中間用密鋪棚板隔離或采用其他隔離設施.6、高處作業遇有架空輸電線路時,應符合“施工用電安全技術規程”.當保持安全距離有困難時,應停電或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護措施,并經有關部門批準后方可作業。7、高處作業使用的安全工具應根據下表規定,定期進行檢查和試驗.高處作業使用的安全工具的檢查和試驗標準名稱試驗靜拉力(KN)試驗周期(月)外表檢查周期(月)試驗時間(min)安全帶2。25615腳扣1梯子1。8臨邊作業安全技術規程1、高處作業施工現場工作面邊沿沒有圍16、護設施或雖有圍護設施,但高度低于1.2m,人或物有可能墜落的,均須作臨邊防護。2、高處臨邊作業,必須設置上下兩道可靠的防護欄桿,防護欄桿的高度不應低于1。2m,立桿間距不得大于2m。欄桿外掛密目安全網封閉。3、臨邊外側下方是交通通道時,敞口立面必須滿掛安全立網作全封閉處理,并設置限寬、限高、限速安全標示和防撞設施,通道上部應架設安全棚。4、臨邊施工區域,要懸掛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5、夜間施工時,照明、警示燈光必須滿足安全要求.交叉作業安全技術規程1、作業現場盡量避免安排交叉作業,確因技術與工藝要求必須進行交叉作業時,必須有專人指揮,現場監督。2、作業人員在上下交叉作業時,不得在同一垂直面上。下17、層作業位置應處于上層作業物體可能墜落的范圍之外。當不能滿足要求時,上下之間應設置隔離防護層。3、在高處進行電焊作業時,作業點下方及周圍火星所及范圍內,必須徹底清除易燃、易爆物品,作業現場要備有消防器材,嚴禁操作人員將焊條頭隨手亂扔。4、進行模板安裝與拆除作業時,要按設計所確定的順序進行,作業面及操作平臺下方不得有人員走動、逗留。架設、拆除作業1、架設、拆除作業必須編制施工組織方案,列入作業指導書,方案須經總工審批后執行。2、施工人員必須進行專業安全培訓,作業前必須進行層層安全技術交底,并留有交底簽認記錄.3、架設、拆除作業要充分考慮作業人員的安全,加強個人防護和相互間的保護措施。4、在無立足點18、或無牢靠立足點的情況下施工,至少2人以上作業,并有專人負責現場安全和監護,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做到勞逸結合,嚴禁疲勞作業。5、施工過程必須遵循相應的安全技術規范,新工藝及特殊架設、拆除要經過科學計算及試驗,可行后方可正式施工。6、拆除前,應先將各類線路、管道等輔助設施拆除或遷移。7、拆除工程應自上而下進行,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嚴禁立體交叉或多層上下進行拆除,在拆除時,應確保未拆除部分的穩定。8、為確保未拆除結構的穩定,根據結構的特點,必要部位要采取加固措施后再進行拆除,并且要有專業技術人員現場監督指導.橋梁墩臺安全技術規程1、模板的安裝和拆除,除應符合本“混凝土土與砌體工程安全技術19、規程”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模板采用分段整體吊裝時,應聯結牢固;在起吊安裝時,應拴溜繩;模板合縫時,不得徒手操作。、工作平臺應滿足承載力要求并搭設牢固,平臺上應設圍欄及梯步。墩臺高度超過2m時,應張掛安全網。、施工中不得碰撞模板和腳手架。、模板拆除時,應劃定作業區,懸掛警示標志,并按規定的拆模程序進行。季節性施工1、冬期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進入冬期前,施工現場應提前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人行道路、跳板和作業場所等應采取防滑措施。2、雨期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雨期施工應根據當地氣象預報及施工所在地的具體情況,制定施工期間的支架范圍防洪、排澇安全防護措施。、雨期前,必須對施工場地、材料堆放、生活20、駐地,運輸便道及水電設備的防洪、防雨、排澇等設施進行檢查,排澇溝渠必須疏通;人行道路、跳板和作業場所等應采取防滑措施。、暴雨前后,應對腳手架、纜風繩、地錨、邊坡、基坑、臨時房屋和設施等進行檢查;發現傾斜、變形、下沉、漏雨、漏電或有可能發生坍塌的施工地段,應及時修復和加固.、處于洪水可能淹沒地段的機械設備、材料等應采取防洪措施.、高溫季節施工,應按勞動保護規定做好防暑降溫工作。九、緊急事件應急救援預案根據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保障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預案.、建立健全應急救援組織體系1、指揮部成立以指揮長為組長的應急救援指揮小組,小組負責編制各項應急救援預案,指導21、日常的宣傳、教育、傳達預案活動,組織訓練、演習活動,編制各工區應急材料、機械、資金和人員組織計劃,并監督、檢查、落實實施情況,及時修正、完善各預案內容,在事發時第一時間趕往事發現場,啟動預案,指揮應急救援活動。2、指揮部安全突發事件(事故)應急救援指揮小組: 3、應急救援小組人員分工及職責:、組長全面負責安全生產及應急救援的指揮工作,當突發事件發生時,在得到信息后的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控制事態發展,組織救援,了解基本情況后,在最快的時間內上報上級主管部門的負責人;當本企業內不能控制事件時,請求外部支援,災后組織保護現場,參加組織事故調查、分析、報告、統計等工作,并作出事故處理意見;、副組長全面負責22、預案編制中的人員組織技術問題,在宣傳教育傳達時進行技術指導,在突發事件中針對救援中的人員和技術相關事宜作出指導意見實施救援;、副組長負責預案的編制到啟動預案后的技術指導;、安全部負責協調內外部關系,并負責應急預案的演練工作.、安全部負責落實預案編制后的宣傳教育傳達和事故后參加調查,對事發原因、責任、損失和傷害作出報告;、物資部落實材料、機具、機械到位情況,在突發事件發生時,組織人力、物力、機械、設備投入救援。、工程部負責預案相關的技術指導工作。4、應急救援人員落實及機械投入:、成立應急救援小組若干個,每個小組按作業班組自然形成,人員為本班組成員;、每個小組各自負責本班組內的安全生產和宣傳、學習23、演練;、當突發事件發生時,本小組內先行自救,當無法滿足自救時向相鄰的班組求援;、當發現事態無法控制時或嚴重時,及時向分部報告,請求支持救援;、分部應在接到報告時及時向項目部報告,并立即趕到事發現場了解情況、組織救援;、當需要調動機械人員時,事發單位首先將自己的人員、機械調出使用;當自己無法滿足救援時,項目部指揮小組調動工地上能調動的人員、機械;當發現自救無法完成時,向社會、地方政府、地方群眾求救。十、危險源的綜合預防、控制措施、對重大危險要采取“兩個控制”,即前期控制、施工過程控制.1、前期控制:工程開工前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或專項施工方案時,針對工程的各種危險源,制定出防控措施。2、過程控制24、: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規定監督檢查,認真落實整改。、加強安全生產的綜合管理。1、認真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杜絕一切人為事故的發生.2、加強對員工隊伍人員的安全教育,提高作業人員素質和安全生產自我保護意識。3、增強各級管理人員安全責任意識,加強安全專業知識培訓。4、嚴格加強各種危險源和管理工作,結合工程特點,針對確認的危險源實施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十一、各危險源的具體預防措施、預防高處墜落事故的防護措施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根據工程的結構特點和工程實際,在確定高處墜落危險源后制定本措施.1、為防止高處墜落事故的發生,在工程施工前對所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進25、行安全基本知識,安全注意事項等安全技術交底.2、施工作業人員進場后,按不同層次進行三級教育工作。3、凡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及不宜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嚴禁參加高處作業工作。4、為防止高處墜事故的發生,高處作業平臺做好扶手并在周邊掛設安全網;臨時作業和支撐用的腳手架保證安裝合理、牢固;5、對所有臨邊進行防護,如未施工護欄的梁體臨邊可用預留的鋼筋按規定焊接,加防護欄桿,并在內側假設防護網進行隔擋.6、為保證防護措施能真正起到應有的防護作用,除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由項目負責人、安全專職人員及相關作用班組長,對防護設施進行必要的監督制作過程和驗收外,還應按規定要求每周進行不少于一次的檢查工作,以確保防護設施的26、完好性,防止墜落事故的發生。7、在橋梁外側進行施工中,作業班組要對安全防護設施腳手架拉結點、安全平網和密目式安全、腳手板等進行使用前檢查,確認無誤后,方能進行操作。8、凡高處作業卻又不要作平臺和安全網防護時,施工作業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帶或安全繩(使用前必須對安全防護設施進行檢查),其安全帶或安全繩的使用必須遵照高掛低用的原則.凡未使用防護用品用具的不準作業,以防止高處墜落事故的發生。、防護物體打擊事故的防護措施為了保證員工的身體不愛傷害及安全生產的順利進行,根據各級主管部門的法規、規范和標準要求制定本措施。1、加強對員工的安全知識教育,提高安全意識和技能。2、凡現場人員必須正確佩戴符合標準要求的27、安全帽。3、經常進行安全檢查,對于凡有可能造成落物或對人員形成打擊威脅的部位,必須進行日巡查,保證其安全可靠。4、對于吊裝作業除設指揮人員外,對有危險區域應增設警戒人員,以確保人身安全。5、施工現場嚴禁拋擲作業(其中包括架體拆除,模板支撐拆除及垃圾廢料清理)。6、起重作業人員必須做到持證上崗、同時有一定的操作經驗和技能,熟悉操作規程。指揮人員應有嚴格注意被吊物的整體狀態,運行區域路線及其危險性.如有可能對作業人員形成威脅,必須通報安全管理人員暫停滯作業。7、作業前項目負責人必須根據現場情況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使作業人員明確安全生產狀態及要點,避免事故發生。8、作業前安全管理人員及操作手必須對設備28、進行檢查和空載運行,在確定無故障情況時方能進行作業.、預防機械傷害事故的防護措施為保證作業人員的安全,防止機械對人體的傷害事故,制定本措施。1、對所有各種機械設備進場后,必須由設備負責人會同安全員和使用機械的人員共同對該機械設備進行進場驗收工作,經驗收發現安全防護裝置不齊全的或有其它故障的應有退回設備保障部門進行維修和安裝。2、設備安裝調試合格后,應進行檢查,并按標準要求對該設備進行驗收,經項目組織驗收合格后方能正常使用。3、使用前要對設備使用人員進行必要的安全技術交底和教育工作,使用人員必須嚴格執行交底內容及近操作規程操作.4、使用中要經常對該設備進行保養檢查,使用后工切斷電源并鎖好電閘箱。29、5、各種機械設備必須專人專機,凡屬特種設備,其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按規定每周對施工現場的所有機械設備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隱患及時解決處理,確保機械設備的完好,防止機械傷害事故的發生。、預防坍塌事故的防護措施為防止支撐模板出現坍塌事故,特制定預案措施。1、為防止坍塌事故事發生,在施工前加強對員工的安全基本知識教育,嚴格按技術交底內容和操作規程施工。2、支架工程施工前基礎必須進行承載力檢測,制定有針對性的施工方案。按照土質情況設置支撐基礎。3、對于支架應隨時檢查,特別是在雨天和解凍時期更要加強檢查。發現基礎有裂痕,疏松或支撐有折斷等危險征兆,應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隱患。4、遇有特情況,進行搶工作30、業時,要加強周邊的警戒力量,保證安全施工。5、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橋面上因施工需要必須放置材料機具的,必須進行結構載荷驗算,采取加固措施,并以上級技術負責人批準后方能放置.6、施工中必須嚴格控制公路材料、模板、施工機械、機具或其它物料在腳手架和未連接的梁板上的堆放數量和重量,以避免產生過大的集中載荷,造成腳手架或梁板斷裂坍塌。十二、各種危險事故的應急措施、高處墜落事故應急預案措施1、發生墜落事故,現場應急預案小組人員應及時趕往出事地點,積極采取對傷員的救護,同時應逐級上報到應急預案指揮部.2、如屬兩人以上事故應視其傷害程度首先對重傷員采取搶救,以免錯過挽救時機。3、根據傷員所傷部位采取正確救護手31、段,骨折傷員盡量避免挪動和拉起。顱骨造成傷害人員特別注意腦震蕩,脊椎受傷人員要靜臥,防止造成脊椎損傷導致癱瘓。4、嚴格注意因內傷出血后造成死亡事故.5、現場應急小組的物資供應人員應及時把施救藥品器械供應到位。以便使救護工作順利進行.6、對事故現場要注意保護,并留有痕跡,為調查處理提供可靠依據.7、配合上級主管部門和調查組開展調查處理,并做好傷員及家屬有善后工作。、物體打擊事故應急救援措施1、發生物體打擊事故,根據事故情況要迅速啟動相應級別的應急救援小組,及時停止阻斷事故源的工作和作業,防止事故的擴大,并根據傷害的性質和程度,利用現場的一切條件,實施相應的救護措施。2、項目部及時速報公司質安部,32、傷勢嚴重的應及時撥打120 求救.3、出血性外傷應及時采取應急止血措施,避免傷員因失血過多造成生命危險.4、骨折性傷員,在挪動傷員時冷靜小心,采取正確的方法救護避免傷勢擴大。5、脊椎骨折傷員要保證傷員平穩臥姿式,嚴禁采用抱、拉、抬、背、搭腿等方法處理,以防脊髓受傷導致傷情加重,以致造成癱瘓。6、對事故現場要注意保護,以便調查組調查.7、配合上級主管部門和調查組,開展調查處理,并做好傷員及家屬的善后工作.、機械傷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1、發生機械傷害,要及時停止機械運轉,并根據傷害采取相應的救治措施。2、及時逐級上報到公司質安部,傷勢嚴重的應及時打120 救援。3、出血性外傷應及時采取止血措施,避免33、傷員因失血過多造成生命危險。4、骨折性外傷,在挪動傷員時要冷靜小心,采取正確的方法救護避免傷勢擴大.5、脊椎骨折傷員要使受傷者靜臥,嚴禁采用抱、拉、抬腿等方法處理,以防脊椎受傷,導致傷員癱瘓。6、對事故現場要注意保護,并以便調查組調查.7、配合上級主管部門和調查組處理,并做好傷員及家屬的善后工作。、坍塌事故應急預案措施1、坍塌事故發生后,項目部應急救援小組人員應立即趕往出事地點,積極采取對傷員的救護,同時逐級上報到質安部。2、根據工程環境情況及地點不同,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扼制事故的發展和蔓延.把事故損失減少到最小范圍內.3、在搶救傷員的同時,應及時撥打120 急救求救,以便爭取時間,減小傷亡。4、物資供應人員應及時將救援所需的物質和器械供應到現場,保證搶救工作的順利進行。5、對事故現場采取保護或拍照等必要手續,留存重要痕跡物證等,以為事故查處提供完整可靠的依據。6、配合上級主管部門和事故調查組開展調查處理,并做好傷亡人員的善后處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