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電公司空冷機組場外升壓泵站蓄水池土方工程施工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676209
2023-06-14
11頁
66.16KB
1、xx熱電有限責任公司4330MW直接空冷機組工程場外升壓泵站蓄水池土方工程施工方案1 編制依據 1。1 xx熱電一期工程場外升壓泵站蓄水池地基處理施工圖、土建施工圖及圖紙會審紀錄1。2 xx熱電一期工程地質勘測資料1.3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和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2 工程概況xx熱電有限責任公司4330MW機組工程廠外升壓泵站蓄水池,圖中0。000m相當于絕對標高1398.300m,坐標與高程系統與廠區總平面圖一致。水池外邊線尺寸102。1m50.6m,水池高5.17m,基底標高4。50m。根據地質勘測資料及現場實際情況,2、水池西半部分自然地坪較高為原土層,東半部分及升壓泵房基礎較低位于回填土上,回填土及以下黃土狀粉土層不滿足承載力要求進行地基處理。3 施工條件3。1技術準備(1)組織現場施工人員學習各有關施工規范和標準,掌握有關驗收標準。認真熟悉施工圖紙和施工方案,明確施工工藝和技術質量要求。(2)測量人員根據坐標點和高程點確定工程位置,施工前對場地原始地貌進行測量,標出10m10m間距的方格網測定自然地貌標高,并由監理、業主方參與和確認,便于工程量計量。(3)測量人員根據坐標點和高程點設置水池邊線定位控制樁和標高控制樁。控制樁的設置,依據施工圖坐標點設34控制坐標點,盡可能設置在較高處,保證在水池的各個方向能3、夠通視,便于使用全站儀進行軸線定位放線,見示意圖。(4)對現場實際操作工人進行技術交底,使其明確操作方法及要求。(5)根據項目部要求,安排施工進度計劃,分解工作指標,制定勞動力需用計劃。水池橫軸線 控制樁 水池縱軸線 軸線及控制樁坐標點設置示意圖3。2機械設備準備(1)認真熟悉各種機械設備的操作要領和操作規程,配備齊全各種現場所需要的施工機具.挖土機械:挖掘機2臺、裝載機1臺、自卸汽車6輛。一般工具:鐵鍬(平頭、尖頭兩種)手推車、鋼卷尺、小白線、水準儀、塔尺等。各種機械根據實際情況可隨時進行調整。(2)施工前由物資設備科對各種機具設備如:挖掘機、自卸車、裝載機等逐一進行檢修,確保各種機具處于良4、好狀態,以便施工順利進行。3。3勞動力準備(1)特殊工種操作人員必須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并在施工前及時到崗。(2)根據施工網絡計劃要求,土方專業施工隊必須保證足夠的勞動力,以確保工期的順利實現.4 施工程序和方法4。1土方開挖操作工藝(1)工藝流程:確定開挖順序和坡度分段同步開挖修邊清底(2)邊坡的確定:由于工程場地處于西高東低地勢,本工程開挖區域內多為堅硬的風化巖土層,土質疏松不均且開挖較深,開挖時邊坡確定為:西半部分1:0。45。東半部分需做地基處理,挖方較深,邊坡放坡系數1:1。具體挖方深度和放坡系數視實際情況確定,如果基坑開挖深度超過5。0m,坡中間按照留出1.0m寬臺階考慮。(3)基5、坑挖土范圍:根據基礎布局和尺寸情況,開挖時,由于是開挖深度及長度規模較大,按基礎每邊預留0。8m的工作面。基坑開挖采用大開挖方式。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初步判斷要挖深6.0m,按此開挖深度考慮,基坑西半部分地坪較高,開挖邊線比基礎邊線外伸3.7m(含工作面0.8m),東半部分按挖深10.0m計,開挖邊線比基礎邊線外伸11m(含一個臺階1.0m)。(4)挖方順序及方法1)根據地勘資料顯示,西半部分地基為原土,東半部分有雜土回填,為工期考慮加快施工進度,擬定分東西兩段同時開挖,也同時處理換填部分。首次進行開挖第一層,挖至標高-2.50米處,第二層按照設計要求挖至基底標高處。西半部分基底三面留足0.8m米6、寬的工作面,保證基坑邊坡1:0.45的開挖系數,東半部分保證基坑邊坡1:1的開挖系數,在開挖總深度超過5。0m時,要進行二次放坡按臺階式開挖,臺階寬1。0m,根據自然地坪標高至需要開挖深度確定開挖臺階的級數。2)根據場地實際情況,在東南方向留出施工坡道,坡度不大于15度.3) 土方開挖時,應隨時控制標高,不得挖至設計標高以下,在基底標高以上暫留200mm不挖,以便在抄平后,由人工清理挖出。4)地勘資料顯示無地下水,考慮可能存在地基開挖時有地表積水情況,在東北角開挖較深處邊線外側,預留集水井,采用明排降水方法,積水由潛水泵抽出基坑.所發生機械臺班由監理見證確認.5)修幫和清底。在距基底標高50c7、m處的槽幫上抄出水平線,釘上木樁,然后用人工將暫留土層挖走.同時由兩端軸線(中心線)分段拉線,檢查槽邊尺寸,確定槽寬標準,以次修整邊坡,最后清除槽底土方。6)當基坑開挖深度超過2m時,必須在基坑周邊設置臨邊防護,夜間架設紅色警燈標志。夜間作業,作業機械及工作地點必須有充足的照明設施,在危險地段應設置明顯的警示和護欄。土方開挖完成后要及時組織驗槽,盡快進行混凝土墊層施工,盡量避免氣候變化的影響。7)槽底修理鏟平后,應進行質量驗收,并作好地基驗槽記錄。8)開挖基坑的土方,及時運到業主指定的棄土地點。開挖出的土質如能滿足回填要求的應預留足夠回填用量。不符合要求的棄土不能用作回填土.4。2砂石換填(18、)地基處理采用換填墊層法,材料采用砂礫石換填,換填后的承載力征值fspk260kPa。(2)主要工藝流程根據材料級配與試驗確定相關技術參數或按設計要求由淺到深進行分次土方開挖至分層分區換填標高由深到淺進行分層換填級配砂石施工至基礎墊層底部填充排水系統基礎墊層施工施工排水系統層間控制檢測和中間荷載板檢測最終荷載板試驗檢測砂石換填工藝流程(3)砂石換填施工要點基坑開挖由水池中部開始向東按臺階放坡進行,開挖至基底設計標高后,由監理、業主會同設計單位對基坑進行檢驗,確定需要砂礫石換填基底范圍及深度。首先清除雜填土層和黃土狀粉土層,挖至砂巖層再進行換填處理。蓄水池部分處理至標高4。60m,升壓泵房部分處9、理至-3.90m。按設計要求,換填墊層頂面寬度應超出基礎底邊外輪廓寬度400mm,墊層底寬應滿足底面應力擴散的要求,墊層底寬bz應按下式計算:bz=b+2ztg22 b基礎底邊外輪廓寬度 z基礎底面以下墊層厚度素土回填區砂礫石換填區22400基坑開挖邊坡1:1砂礫石換填寬度要求示意圖zbztg22墊層應分層鋪設,每層虛鋪厚度不大于300mm,壓實系數不小于0.97。為確保施工質量換填區域放腳處砂礫石換填寬度要大于素土回填寬度。在此處砂礫石換填和素土回填應密切配合同時施工.砂石換填施工通常宜采用振動碾和振動壓(夯)實機,嚴禁擾動墊層下臥層的較軟弱土層,底部宜設置500mm以上的砂石墊層,并不得采10、用振動碾壓,以防止軟弱土層表面液化.(4)質量要求及控制砂石換填應處理地基的質量應符合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的要求。選擇不少于兩家的砂礫石供應場地,經監理、業主共同實地考察確認使用符合要求的砂礫石換填材料。按設計要求:砂礫石粒徑最大不大于50mm,砂礫石級配的不均勻系數應大于5,不含耕植土、淤泥質土和其它雜質,有機質含量不應大于4,含鹽量不應大于0。5,黏土和粉粒量不應超過4%。砂礫石換填施工前,先進行試驗,以確定換填施工的有關技術參數。為確保砂石墊層的壓實質量,宜采用分層檢驗壓實系數,每壓(夯)實一層,就檢驗該層的壓實系數,符合要求后再填上一層。每層壓實系數的檢驗11、,小面積墊層按100m2取樣2處,每層不少于4處;超過2000m2的大面積墊層,每500m2取樣一處,每層不少于8處。施工結束后,應檢驗砂石換填地基的承載力符合設計要求。4。3土方開挖應注意的質量問題(1)基底超挖:開挖基坑時不得超過基底標高。如個別地方超挖時,其處理方法應經業主、設計單位的同意并經監理見證再行處理。(2)基底保護:基坑開挖應盡量減少對基坑的擾動。(3)施工順序不合理:應嚴格按照施工方案規定的施工順序進行土方開挖施工.(4)開挖尺寸不足、邊坡過陡:基坑底部的開挖寬度和坡度,除應考慮結構尺寸要求外,應根據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寬度,如支撐結構等所需的寬度。人工配合機械清底修邊,基底要12、平,邊坡要順直、方正,保證邊坡規范及穩定。(5)基坑外圍800mm內不準有余土,并在基坑四周800mm處設擋水沿高300mm,防止雨水流入基坑內。(6)隨時注意四周土體穩定情況,以免土體坍塌時傷人和損壞設備.(7)專職安全員在施工前和施工中做到認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待消除隱患后在作業。5 技術質量要求5。1保證目標(1)基坑的基土土質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嚴禁擾動、曝曬和受雨水浸泡.(2)允許偏差項目:表面標高: 允許偏差 +050mm長度、寬度: 允許偏差 +200-50mm(自中心線量)邊坡偏陡: 不允許5.2質量保證措施(1)嚴格按照施工藍圖及有關規范、規定組織施工。(2)測量人員始13、終跟隨機械作業,嚴格控制標高。(3)基底土質符合設計要求,并嚴禁攏動。(4)土方開挖分項工程質量目標為優良。5.3土方回填回填土采用符合設計要求的土進行回填。基槽(坑)回填時,用木夯或汽夯進行分層夯實,工作面夠寬時采用壓路機碾壓、蛙式打夯機夯實,基槽回填時須兩側同步進行.砂礫石換填區域墊層底寬度應滿足底面應力擴散的設計要求,即墊層底超出基礎外邊寬度與基礎豎直邊的角度不小于22,外側素土回填應與砂礫石緊密配合同時施工。6 安全文明施工注意事項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正確配戴安全帽;施工現場嚴禁非作業人員入內;挖土機挖斗回轉半徑內嚴禁站人或通行;挖土機必須有專業人員指揮及操作;嚴禁酒后開車及違章指揮;所有14、機械操作人員都要持證上崗;基坑四周嚴禁堆土,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在開挖后的基坑四周及時設置安全防護欄,并懸掛危險警示牌;按建設單位指定地點將渣土與原土分別堆積存放,以備回填;保證邊坡的穩定性,基坑邊坡附近嚴禁走車,堆放材料和周轉工具。7 進度控制計劃工期:計劃工期暫定為20天,根據土質情況及需要換填工程量,工期適時進行調整。8 附圖 基坑開挖平面、剖面示意圖西東1地基標高-4.60m1寬50.6m地基換填區域長55.8m50m33.2m地基換填部分自然地面標高基坑放坡系數1:11-1基坑放坡系數1:0.45-4.60m-4.60m-3.90m基坑開挖平面、剖面示意圖9基坑開挖施工安全防范措15、施及應急預案9.1 施工安全防范措施(1)基坑頂周邊設置連續封閉的安全護欄,防止人員墜落。(2)開挖前,先按照技術方案進行交底,按要求對基坑撒出放坡邊線。(3)為切實保證施工人員安全,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4)建立安全保證體系,項目部設立安全管理機構有專職安全員,全程對施工過程進行安全監控,對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時發出整改通知,對違章作業者進行批評教育和處罰。(5)優化安全技術組織措施,積極改進施工工藝和操作方法,充分利用機械優勢,減輕勞動強度,消除危險因素,機械設備應設有安全裝置。(6)機械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各種作業人員應配帶相應的安全防護用具及勞保用品,嚴禁操作人員違章作業,16、管理人員違章指揮。(7)施工中所有機械設備必須達到國家安全防護標準,一切設備應經過工前性能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并由專人負責,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并按規定定期檢查保養。(8)凡進入現場的一切人員,均要正確佩戴安全帽,項目部要實行每日安全檢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9)嚴格執行各項安全操作規程,施工前要進行安全交底,加強工人的安全意識教育.(10)在主要入口處掛醒目的安全宣傳標語牌。挖掘機臂回轉半徑內嚴禁站人或通行;挖土機必須有專業人員指揮及操作;基坑四周嚴禁堆土。(11)在開挖后的基坑四周及時設置安全防護欄,并懸掛危險警示牌;保證邊坡的穩定性,基坑邊坡附近嚴禁走車,堆放材料和周轉工具.(12)在施工17、過程中,對地面沉降、基坑邊坡要定期觀察測試,加強對邊坡穩定性的監控。(13)各種土方施工機械要有專人負責維修、保養,并經常對機械運行的關鍵部位進行檢查。9.2 應急準備與響應(1)項目部成立事故救援小組,一旦發生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小組快速反應,在第一時間內坐鎮現場指揮救援工作,爭取把損失和傷害減到最低點.緊急救援小組成員如下:(2)救援小組:副 組 長: 榮景玉(電話:) 袁 威組 員: 張瑞宏 吳繼峰 張培軍 劉朋岷 劉海林 任文海 救援小組成員要求手機全天24小時開機,確保急救通訊網絡暢通無阻。救援工具車:黑色轎車一輛.第一緊急救援醫院:鄂爾多斯市第二人民醫院; 聯系電話:1209。3應急18、救援程序應急救援組接到事故通知后,立即趕赴事故現場,并迅速采取以下行動: (1)撤離、疏散事故可能波及區域內的其他人員;將事故區域內的危險品、易燃物品及設備等轉移至安全區域。 (2)清理路障,并保持場內外的道路暢通,并在路口為救護車指示最近的路線;若在夜間應在現場的設置足夠的臨時照明。 (3)協助、配合醫護人員搶救傷員,將傷員送上救護車。 (4) 加固有倒塌危險的基坑邊坡,用警戒旗、繩封閉事故可能波及區域,并豎起“此處危險、禁止入內”的警告標志,夜間應使用聲光報警設備發出信號;避免無關人員進入此區域. (5)根據需要,為在此進行救治、處理事故等人員提供安全防護設備或工具。 (6)事故處理結束后,應急救援組對事故區域進行必要的整理,消除事故遺留的材料對人員或環境造成的傷害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