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心工程SC200升降機安裝施工方案(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676838
2023-06-14
18頁
1.56MB
1、目 錄一、編制依據 2二、工程概況 2三、施工升降機概況 2四、施工升降機外形尺寸圖3五、組織機構4六、安裝需用設備工具 5七、人員分工及職責 6八、安裝前的準備階段6九、安裝作業過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項6十、升降機的安裝7十一、安全事故防范措施18一、 編制依據1、 GB/T100542005 施工升降機2、 GB100552007 施工升降機安全規程3、SC200/200型施工升降機使用說明書4、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建設部第166號令)二、 工程概況本工程為xx市xx鎮文化中心 工程。工程地點位于 xx鎮。根據施工需要安裝壹臺施工升降機,生產廠家: ,型號:SC200,自編號: 1#2、 ,安裝位置:裙樓C ,詳見施工總平面布置圖。三、施工升降機概況設 備 型 號SC200設 備 能 力2000Kg生 產 廠 家備 案 編 號 出 廠 日 期出 廠 編 號最 大 高 度m吊 籠 尺 寸四、施工升降機外形尺寸圖五、組織機構六、安裝需用設備工具名稱規格數量備注水平儀1把自備經緯儀1臺自備組合工具1套自備電焊機B3001臺自備萬用表UT30C1塊自備接地搖表1塊自備電錘251臺自備安全帽8只自備保險帶4根自備安全旗繩40M自備梅花扳手17292把自備梅花扳手27-302把自備專用扳手2把汽車吊或塔機1臺1、制訂詳細的安裝方案;2、制訂嚴格的安全防護措施;3、清理安裝現場,對升降機進3、行全面的保養;及進行防腐處理;4、全面檢查機具的準備情況.七、人員分工及職責:1、安裝負責人:職責: (1)全面負責安裝作業的安全、協調和人員調配等工作;(2)召開安裝人員會議,進行全面的安全技術交底。2、現場負責人:職責:對安裝作業的技術和質量負責,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按照操作規程和說明書的要求精心組織和指揮安裝作業.3、安裝工:姓名: 證號: 姓名: 證號: 姓名: 證號: 姓名: 證號: 職責:在負責人指揮下,按照安裝程序從事各部件的安裝,一切作業均需有負責人的指令,不得擅自作業。八、安裝前的準備階段1、 場地清理,掃除場內道路上的障礙物,保證具備應有的作業空間,作業區域上空(有無)4、高壓電線電纜(如有高壓電線、電纜,現場應作保護措施)。2、 組織安裝作業隊伍,工作時必須進行安全任務書面技術交底。3、 所有作業人員須戴好安全帽,高空作業人員系好安全帶,對索具、起重機具、手拉葫蘆、專用扳手及其它輔助工具認真檢查,不合格一概不準使用.4、 對升降機安裝的基礎部分和附墻裝置,根據升降機裝拆規程進行驗收。九、安裝作業過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項1、 閱讀、熟悉升降機使用說明書,整個裝拆過程嚴格按上述型號升降機裝拆規定執行。2、 待裝拆的升降機應做到性能完好,金屬機構部分無疲勞損傷、無焊縫開裂脫焊、無嚴重銹蝕.對鋼絲繩、滑輪組、電氣設備、安全保險機構等,在安拆前均應認真檢查,發現問題必須馬上5、整改。3、 組裝區域設置警戒線,有明顯標志,并有專人臨護。4、 安裝順序:基礎準備底架、基礎節安裝防護圍欄安裝標準節等導軌架安裝吊籠安裝電氣安裝、調整整機的安裝、測試附墻安裝5、 拆卸順序:附著裝置的拆卸標準節拆卸吊籠拆卸防護圍欄拆卸底架、基礎節拆卸。6、 按施工要求和操作規定降節到指定工作高度。7、 按規定和施工要求拆卸附墻架.8、 應認真檢查,發現問題立即整改。9、 拆卸后及時做好轉移使用或入庫等工作。10、 雨天和風速大于13m/s時停止安裝作業.11、 吊籠上行前必須將圍欄安裝完畢,以防無關人員進入。12、 安裝過程中吊籠上下行時必須將加節按鈕盒移至吊籠頂部操作,嚴禁在吊籠內開行.136、 用塔吊配合安裝時,指揮信號必須簡潔、明了清晰.14、 吊籠運行時,人的各個部位嚴禁伸出吊籠護欄。15、 安裝作業過程中吊籠荷載嚴禁超過工作載重量。16、 接線由電工完成。17、 拆、裝所需工具或安裝拆下的螺栓、螺母、墊圈等要放置在工具箱或木箱里,以防滑落傷人。18、 所有作業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必要時必須系好保險帶,嚴禁穿硬底鞋作業。19、 安裝附墻架,連系梁時,操作人員必須系好保險帶。20、 嚴禁酒后從事安裝作業。21、 所有作業人員必須一切行動聽指揮,吊籠開行由專職司機操作。22、 每個吊籠頂平臺作業人數不得超過2人,配備工具的重量不得超過500公斤(即三個標準節)。23、 吊桿額定起7、重量為180公斤,不允許超載,并只允許用來安裝升降機零部件,不得作其它用途。十、升降機的安裝基礎設置:升降機基礎應制成鋼筋混凝土基礎,應能承受升降機作業最不利條件下的全部載荷。基礎的設置一般有三種方式:A:不需排水,但門坎較高,不能直接推車進吊籠。B:排水簡單,有門坎,需要搭設坡度較小的坡道進入吊籠.C:無門坎,但容易積水,必須設置有效的排水措施。基礎施工的技術要求A:升降機基礎下的地面承載能力不得小于0。15MPa。B:基礎的承載能力不得小于P。P=(底籠自重+吊籠自重+機構自重+導軌架自重+載荷)2。1C:基礎內鋼筋網:直徑8,間距250mm.D:基礎體積為7.56立方米。E:地錨螺栓8個8、,詳見基礎圖.注意:澆筑基礎前應測定導軌架中心距離建筑物的距離.底籠的安裝底籠主要由底架和防護圍欄組成,防護圍欄為鋼絲網護攔,固定在底架上,如下圖所示。底籠底部設有地錨螺栓孔,通過地錨螺栓固定在基礎上;底籠入口處設有籠門,并設有安全開關,在吊籠上升時籠門無法開啟,以保證人員安全.在底架上設有幾組緩沖彈簧,以保證吊籠著地時柔性接觸。a. 將混凝土基礎整理平整、干凈。b. 將底座圍欄安裝就位。c. 將底架放至升降機混凝土基礎上,將底架的中心對準基礎預留洞的中心線,并將安裝基礎平面圖測平。d. 用四根M27地腳螺栓插入安裝基礎平面圖中間的14螺孔,使其與基礎鋼筋焊牢,然后對200500預留洞澆搗混凝9、土。e. 將圍籠兩只M27螺栓從螺孔中插入,并澆搗混凝土。f. 當混凝土達到許用強度后,在地腳螺栓處底盤和基石間墊入不同厚度的鋼板墊片用以調整導軌的垂直度。g. 在底架上安裝3節導軌架(最下面一節導軌架沒有齒條,連接螺栓預緊力矩640N.m),用經緯儀或鉛墜測量導軌架的垂直度,保證其垂直度公差值小于2節導軌架高度的1/1000。h. 導軌架調整垂直度后,壓緊4個地腳螺栓。i. 同上回一樣調整外籠門框的垂直度,壓緊其余的地腳螺栓,用700N。M的預緊力矩擰緊六只底架預埋螺栓。j. 安裝緩沖彈簧.k. 安裝包括門在內的所有圍欄。吊籠的安裝(吊車配合)吊籠為焊接鋼骨架結構,四周采用鋼板沖孔,便于采光10、,視野清晰。吊籠前后分別設有單、雙開吊籠門;頂上設有頂門,通過配備的專用梯子可做緊急出口或在頂部進行架設、維修、保養等工作;吊籠頂部還設有吊桿安裝孔;為了保證人員的安全,在頂部四周設有防護欄。吊籠立柱頂端設有兩組耳板,與傳動機構相連;立柱中間位置設有安全器底板安裝孔、導向用的滾輪組。在吊籠外側設有操縱室,以供駕乘人員使用。A、將吊籠在地面裝配具體步驟: a。安裝好吊籠兩側的開拉門; b.安裝防墜安全器,使用4個10.9級的高強度螺釘將安全器固定。c。安裝4組導向滾輪架及4個側向滾輪。 d。安裝駕駛室。e。吊籠內完成局部電氣接線.B、將吊籠用起重設備吊起,從導軌架的上面將吊籠主立柱上的滾輪架套裝11、進導軌架主肢上,上排的滾輪在導軌架內側,下排的在導軌架外側,見下圖。C、松動側向滾輪,調整各滾輪的間隙,起吊吊籠在導軌架上下運行,觀察結合情況直至調整適宜為止。D、驅動機構安裝:松開驅動裝置電動機尾部的制動器,并用墊塊墊實,用起重設備吊裝驅動機構從導軌架上方套入,使驅動齒輪與導軌架的齒條嚙合并與吊籠耳板連接就位,就位后將制動器復位,釋放傳動底板上的背輪螺母,轉動偏心套調整各滾輪與導軌架立柱的間隙,調整后鎖緊.安裝完畢后,齒輪與齒條的側向間隙為0。20.3 mm,背輪與齒條背面的間隙為0。5 mm,各滾輪與導軌架立柱的間隙為0。5 mm。E、吊籠底部用彈簧頂緊.電纜及電器裝置的安全檢查(一) 電12、纜安裝現場供電箱距升降機電源應在20m以內,保證供電質量。1、 將供電電纜從升降機上的電源箱內總電源開關接入現場供電箱;2、 將電纜線以自由狀態盤入電纜籠內;3、 電纜線一端從電纜籠底部引出接入電源箱,另一端通過電纜托架引到吊籠內接入電控箱;4、 電纜籠安裝在電纜托架下方,使電纜線在其中心并可自由拽出或盤入電纜籠內。(二)電氣裝置的檢查在調試前,先用起重設備安裝二節導軌架,然后按如下步驟進行調試:1、 用接地電阻測試儀測量升降機鋼結構及電器設備金屬外殼的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2、 用500V兆歐表測電動機及電器元件的對地電阻應不小于1M;3、 檢查各安裝控制開關,分別打開吊籠上各個門,觸動斷繩13、保護開關,上下限位開關、極限開關等均應能夠起作用;4、 校核電動機界線,吊籠上、下運行方向應與操縱盒上所示的方向一致;電氣檢查完畢后,升降機可進入加高安裝工況.吊桿安裝(1)將推力軸承加潤滑油,安裝在吊桿底部; (2)將吊桿放入吊籠頂部安裝孔內; (3)在吊籠內將向心軸承安裝在安裝孔內,加壓墊并用螺栓固定; (4)非安裝工況下,不使用時應將吊桿拆下。導軌架的安裝1。將導軌架立柱二端頭及齒條連接處擦拭干凈并加少量的潤滑油.2.將吊桿吊鉤放至地面,用導軌架吊具鉤牢導軌架(帶定位套的一端朝下。3。搖動搖桿卷揚機,將導軌架放至籠頂放穩。4.啟動升降機,當吊籠運行至接近導軌架頂部時應點動運行至驅動機構頂14、部距導軌架0。7m時停止。5。吊桿吊著導軌架轉動對準導軌架頂端的主肢立管和齒條上的銷孔,放落并用高強度螺栓以640N。m的預緊力矩固定,然后取下吊具;6。導軌架安裝完畢后應達到以下要求:a。升降機運動部件與建筑物和固定施工設備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0.25 m;b.各導軌架結合面對接應平整,相互錯位形成的階差不大于0。5毫米;c.相鄰兩根齒條對接處沿齒高方向的錯位應小于0.3 mm,沿齒厚方向的錯位應小0。6 mm;d.導軌架聯接螺栓的預緊力矩不得小于250 N.m;e。導軌架軸心線對基礎水平基準面的安裝垂直度公差應符合下表要求:導軌架架設高度 m7070100100150垂直度公差 mm不大于導15、軌架架設高度的1/10007090附著裝置的安裝(1)將附墻螺栓澆筑固定于建筑物的相應位置,與建筑物的聯接強度不小于下列載荷值:軸向載荷P50KN水平方向徑向載荷Fv20KN垂直方向徑向載荷Fh15KN (2)將前接桿用U型螺栓固定于導軌架框架上,將附墻支座安裝固定在附墻螺栓上;(3)用吊桿吊起預先安裝成一體的后接桿、電纜防護環、調節桿及前、后支撐架總成,將 其安裝于建筑物和導軌架之間;(4)調整后支撐架以校正導軌架的垂直度,調整完后將扣件緊固;(5)第一道附著裝置距離基礎上平面約為6000 mm,每隔7540 mm需增加一附著點,最大 自由懸空高度不大于7500 mm.限位裝置的安裝1、 下16、限位碰鐵的位置,應在吊籠滿載下行時自動停止在碰到緩沖彈簧100200處;2、 下極限碰鐵應安裝在吊籠在碰到緩沖彈簧之前制動;3、 上限碰鐵調整到使吊籠制動停止在上終端平臺位置;4、 上極限碰鐵安裝在吊籠超過上終端平臺150處;5、 確保上、下限位開關距限位碰鐵的距離;6、 必須保證極限開關觸柄與上下極限碰鐵的距離在極限開關斷開位置時,其觸柄距碰鐵0.22范圍內;堅固所有碰鐵上的螺栓,確保碰鐵不移動.安裝后的檢查1.緊固所有的螺栓。2。測試導軌架垂直度并記錄在案。3。按潤滑要求各部位加潤滑油(根據潤滑部位表)。4。上下運行試驗各限位開關靈敏度.5.做安全器墜落實驗。十一、安全事故防范措施(一)安17、全保證措施安裝場地應清理干凈,并用標志桿等圍起來,禁止非工作人員入內。防止安裝地點上方掉落物體,必要時應加安全網。安裝過程中,必須由專人負責,統一指揮。升降機運行時,人員的頭、手絕對不能露在安全欄以外。如果有人在吊桿架上或附墻架上工作時,絕對不允許開動升降機,當吊籠升起時,嚴禁進入外籠內。吊籠上的所有零部件,必須放置平穩,不得露出安全欄外。利用吊桿進行安裝時,不允許超載,吊桿只可用來安裝或拆除升降機零部件,不得用于其它起重用途。吊桿上有懸掛物時,不得開動吊籠.吊籠行至導軌架頂部后,在進行標準節拆、裝及扶墻桿安裝、拆除和天輪安裝拆除時,必須首先用吊帶將吊籠捆綁在導軌架上. 10、安裝作業人員,必18、須帶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且衣服不得過于寬松。 11、吊籠啟動前,應先進行全面檢查,消除不安全隱患. 12、安裝運行時,必須按升降機額定安全載重量裝載,不允許超載運行。13、雷雨天,風速超過13m/s的惡劣天氣不能進行安裝作業.(二)質量保障措施:1、標高選用水平儀,垂直度用經緯儀施測。 2、底架頂口標高允許偏差1.0mm。 3、導軌架的垂直度允許偏差高度(m)520406080100150偏差(mm)3102030354050 4、外籠門框垂直度,在相臨方向允許偏差為1/1000。 5、齒輪與齒條嚙合:a、齒頂間隙1。62。0mm。齒側間隙0.140。35mm.齒面接觸面積不小于50,且不得一端偏壓。 6、壓緊輪外圓與齒條背面的間隙應為00。1mm。 7、各個滾輪與標準節立管的間隙為0。5mm。8、安全限速器的隨動齒輪的齒頂間隙1.5-2。4mm。 9、附墻架的最大水平傾角80. 10、升降機鋼結構及電器設備金屬外殼的接地電阻4。11、用500M表測量電動機及電器元件的對地絕緣電阻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