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舊廠房改造、修繕、加固工程高空作業施工方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676840
2023-06-14
18頁
50.54KB
1、中國xx博物館舊廠房改造、修繕、加固工程高空作業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審 批:編制單位: 編制日期: 目 錄1、工程概況32、編制依據33、施工準備44、安全交底44.1移動操作平臺有關規定54.2鋼平臺操作規定54.3操作平臺的標記65、高空作業人員用品要求76、高空作業人員素質要求87、高空墜落事故的預防98、成立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119、應急物資準備1210、事故現場的應急措施1311、高空墜落事故的預防1412、保護現場1613、事故報告1714、事故善后及處理18一、工程概況本工程是中國xx博物館舊廠房改造、修繕、加固工程位結構型式為鋼構結構總面積約17000平米,本工程需搭設2、面積4000平米左右。根據現場的具體條件,現場設置主要設施為鋼構窗加工棚、水電加工場;基礎設施為總包辦公區、分包辦公區等。對此我項目部在以“安全第一”為生產安全宗旨的前提下,制定高空安全作業專項方案書。二、編制依據中國xx博物館舊廠房改造、修繕、加固工程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安全規范GB50194-93;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高空作業安全規范。三、施工準備1、單位工程施工負責人應對工程的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負責并建立相應的責任制。施工前,應逐級進行安全技術教育及交底,落實所有安全技術措施和人身防護用品,未經落實時不得進行施工。2、高處作業中的安全標3、志、工具、儀表、電氣設施和各種設備,必須在施工前加以檢查,確認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3、攀登和懸空高處作業人員以及措設高處作業安全設施的人員,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及專業考試合格,持證上崗,并必須定期進行體格檢查。4、施工中對高處作業的安全技術設施,發現有缺陷和隱患時,必須及時解決;危及人身安全時,必須停止作業。5、施工作業場所有墜落可能的物件,應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高處作業中所用的物料,均應堆放平穩,不妨礙通行和裝卸。工具應隨手放入工具袋;作業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應隨時清掃干凈;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廢料均應及時清理運走,不得任意亂置或向下丟棄。傳遞物件禁止拋擲。6、雨天和雪天進行高4、處作業時,必須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凍措施。凡水、冰、霜、雪均應及時清除。對進行高處作業的高聳建筑物,應事先設置避雷設施。遇有六級以上強風、濃霧等惡劣氣候,不得進行露天攀登與懸空高處作業。暴風雪及臺風暴雨后,應對高處作業安全設施逐一加以檢查,發現有松動、變形、損壞或脫落等現象,應立即修理完善。7、因作業必需,臨時拆除或變動安全防護設施時,必須經施工負責人同意,并采取相應的可靠措施,作業后應立即恢復。8、防護棚搭設與拆除時,設警戒區,并應派專人監護。嚴禁上下同時拆除。9、高處作業安全設施的主要受力桿件,力學計算按一般結構力學公式,強度及撓度計算按現行有關規范進行,但鋼受彎構件的強度計算并不考慮5、塑性影響,構造上應符合現行的相應規范的要求。四、安全交底第1條 移動式操作平臺,必須符合下列規定:1、操作平臺應由專業技術人員按現行的相應規范進行設計,計算書及圖紙應編入施工組織設計。2、操作平臺的面積不應超過10 平方米,高度不應超過5 m。還應進行穩定驗算,并采取措施減少立柱的長細比。3、裝設輪子的移動式操作平臺,輪子與平臺的接合處應牢固可靠,立柱底端離地面不得超過80 mm。4、操作平臺采用(48-51)3.5 mm鋼管以扣件連接,亦可采用門架式或承插式鋼管腳手架部件,按產品使用要求進行組裝。平臺的次梁,間距不應大于40cm;臺面應滿鋪3cm厚的木板。5、操作平臺四周必須按臨邊作業要求設6、置防護欄桿,并應布置登高扶梯。第2條 懸挑式鋼平臺,必須符合下列規定:1、懸挑式鋼平臺應按現行的相應規范進行設計,又結構構造應能防止左右晃動,計算書及圖紙應編入施工組織設計。2、懸挑式鋼平臺的擱支點與上部拉結點,必須位于建筑物上,不得設置在腳手架等施工設備上。3、斜拉桿或鋼絲繩,構造上宜兩邊備設前后兩道,兩道中每一道均應作單道受力計算。4、應設置4個經過驗算的吊環。吊運平臺應設卡環,不得使用吊鉤直接鉤掛吊環。吊環應用甲類3號沸騰鋼制作。5、鋼平臺安裝時,鋼絲繩應采用專用的掛鉤掛牢,采取其他方式時卡頭的卡子不得少于3個。建筑物銳角利口圍系鋼絲繩處應加襯軟墊物,鋼平臺外口應略高于內口。6、鋼平臺左7、右兩側必須裝置固定的防護欄桿。7、鋼平臺吊裝,需待橫梁支撐點電焊固定,接好鋼絲繩,調整完畢,經過檢查驗收,方可松卸起重吊鉤,上下操作。8、鋼平臺使用時,應有專人進行檢查,發現鋼絲繩有銹蝕損壞及時調換,焊縫脫焊應及時修復。第3條 操作平臺上應顯著地標明容許載位。操作平臺上人員和物料的總重量,嚴禁超過設計的容許荷載。應配備專人加以監督。五、高空作業人員勞保用品要求 (1)安全帽 1)安全帽必須使用建設部認證的廠家供貨,無合格證的安全帽禁止使用。工程使用的安全帽一律由分公司統一提供,各分包外聯單位不準私購安全帽。 2)安全帽必須具有抗沖擊、抗側壓力、絕緣、耐穿刺等性能,使用中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使用8、期為2.5年。 (2)安全帶 1)采購安全帶必須要有勞動保護研究所認可合格的產品。 2)安全帶使用2年后,根據使用情況,必須通過抽驗合格方可使用。 3)安全帶應高掛低用(架子工除外),注意防止擺動碰撞,不準將繩打結使用,也不準將鉤直接掛在安全繩上使用,應掛在連接環上用,要選擇在牢固構件上懸掛。 4)安全帶上的各種部件不得任意拆掉,更新繩時要注意加繩套。 (3)安全網 1)安全網的技術要求必須符合CB572585規定,方準進場使用。工程使用的安全網必須由公司認定的廠家供貨。大孔安全網用做平網和兜網,其規格為綠色密目安全網1.5m6m,用作內掛立網。內掛綠色密目安全網使用有國家認證的生產廠家供貨,9、安全網進場要做防火試驗。 2)安全網在存放使用中,不得受有機化學物質污染或與其他可能引起磨損的物品相混,當發現污染應進行沖洗,洗后自然干燥,使用中要防止電焊火花掉在網上。 3)安全網拆除后要洗凈捆好,放在通風、遮光、隔熱的地方,禁止使用鉤子搬運。六、高空作業人員素質要求 (1)高處作業人員必須年滿18歲,兩眼視力均不低于1.0,無色盲,無聽覺障礙,無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眩暈和突發性昏厥等疾病,無妨害登高架設作業的其他疾病和生理缺陷。 (2)責任心強,工作認真負責,熟悉本作業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嚴禁酒后作業和作業中玩笑戲鬧。 (3)明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和采取安全防護措施。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10、安全帽,在無可靠防護2m以上處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使用工具要放在工具套內。 (4)操作工必須經過培訓教育,考試、體檢合格,持證上崗,任何人不得安排未經培訓的無證人員上崗作業。 (5)作業人員應定期進行體檢(每年體檢一次)。 (6)作業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穩,高處作業地面環境要整潔,不能雜亂無章,亂擺亂放,所用工具要全部清點回收,防止遺留在作業現場掉落傷人。 七、高空墜落事故的預防 1. 控制人的因素,減少人的不安全行為經常對從事高處作業人員進行健康檢查,一旦發現有不安全行為,及時進行心理疏導,消除心理壓力,或調離崗位:禁止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病等妨礙高處作業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員從事高處作業;應11、當業人員進行體格檢查,發現有妨礙高處作業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員,應當調離崗位。 除應當加強對高處作業人員安全態度教育和安全法制教育,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和自身防護能力,減少作業風險。 運用行為科學理論對違章行為進行糾正,對遵章守紀行為進行強化,從而提高他們遵章守紀的自覺性。 項目經理主動關心職工的生活、工作思想情況,及時了解他們各自的需要,排除干擾安全生產的生理疲勞及心理疲勞因素,特別要做好五種人(不懂技術的粗魯人、盲目蠻干的野蠻人、結婚前后的幸福人、探親歸來的疲勞人,家庭糾紛的煩惱人)的安全防范措施。 組織從事高處作業人員對有關規程、標準進行學習。 尋找事故發生規律,做好高處作業人員二重或三重臨12、界日或情緒臨界日的安全防護工作或將其調離崗位。 2.控制物的因素、減少物的不安全狀態 把好材料關,施工中所搭設的腳手架必須堅固、可靠,滿足有關規定的要求。 根據不同的施工條件設置安全網,安全網必須經過試驗。以100kg重的沙袋從10m高處拋下,沙袋落網后安全網的網繩、邊繩和系繩均不斷,方為合格。 堅持“四口五臨邊”防護措施。 懸空作業人員或具有危險性的高處作業應掛好安全帶。安全三寶必須三證齊全。 3.控制操作方法因素,防止違章行為 為預防墜落事故,首先應盡量避免采用高處作業的方式,其次對不屬于高處作業的工程,也應注意采取相應的措施。 加強對腳手架搭設方案的審核、審批工作與腳手架搭設后檢查驗收工13、作。 從事高處作業人員禁止穿高跟鞋、硬底鞋、拖鞋等易滑鞋上崗或酒后作業。 從事高處作業人員應注意身體重心,注意用力方法,防止身體重心超出支承面而發生事故。 4.控制組織管理因素,避免違章指揮 嚴格高處作業檢查、教育制度,堅持“四勤”即勤教育、勤檢查、勤深入作業現場進行指導、勤發動群眾提合理化建議;查身邊事故隱患,實現“三不傷害”即我不傷害自己,我不傷害他人,我不被他人傷害的目的。 控制有妨礙高處作業的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員進行高處作業。應當及時根據季節變化,調整作息時間,防止高處作業人員產生過度生理疲勞。 強化安全責任制落實,對安全生產工作業績與年終分配考核結果聯系在一起,提高他們對安全生產重要14、性的認識。 5.控制環境因素,改良作業環境 禁止在大雨及六級以上強風天等:惡劣天氣應當停止作業對腳手架進行認真檢查和清理。 在腳手架上進行撬、撥、推拉、沖擊等危險性較大的作業,應當采取可靠的安全技術措施。 夜間施工,照明光線不足,不得從事高空作業。八、成立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為了能夠及時處理高處墜落事故發生的緊急情況,將損失減小到最底限度,項目部成立事故應急領導小組。應急領導小組組長由項目經理呂宏偉擔任,成員由各部門負責人組成。指揮部設在項目部辦公室,并由項目安全員趙海軍出任聯系人。應急領導小組名單、職責范圍及分工如下:應急領導小組名單:現場總指揮:呂宏偉現場副總指揮:陳磊、趙海軍成員:張振東15、宋學軍、尚工、趙亮應急領導小組職責范圍1、負責項目部高處墜落事故應急處理預案的制定;2、負責項目部對高處墜落事故應急預案的演習和實施;3、負責對發生安全事故現場救援和管理工作;4、負責事故報告和善后事宜;5、負責恢復生產。應急分工:救援組:組長 :陳磊組員 :陳磊、張振東、尚工主要職責:搶救傷員、協助醫護人員、送醫院搶救。警戒疏散組:組長:趙海軍組員:宋學軍、趙亮 主要職責:切斷電源,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疏散人員,防止其他人員受到傷害。事故調查組: 組長 :呂宏偉 組員 :呂宏偉、陳磊、趙海軍主要職責:調查了解事故原因,受傷人數,受傷人員姓名,事故發生時間,經濟損失初步估計,同時立即16、電話求救、報警及在主要路口接車。后勤保障組:組長:趙亮主要職責:立即提供搶救物資、車輛、現金等九、應急物資準備1、簡易擔架一副;2、急救繃帶、藥棉、膠布、創可貼。3、通訊工具:電話、手機、對講機、報警器4、照明器材:手電筒、應急燈5、搶救工具:一般工地常備工具即基本滿足使用八、事故現場的應急措施1、呼救當工地發生高處墜落事件,最先發現情況的人員應大聲呼叫,呼叫內容要明確,事故發生的地點或部位以及受傷人員的情況,要將信息準確傳出。聽到呼叫的任何人,均有責任將信息報告給與其最近的項目部管理人員、搶救小組成員。使消息迅速報告到現場總指揮徐落或楊軍輝處, 現場總指揮負責現場的組織工作。2、報警 應急報17、警員負責打急救電話120,并將工程所在位置、工程名稱、事故種類、傷害情況等通知醫務人員前來救護。如遇特殊情況應撥打119通知消防官兵前來協助搶救傷員。報告發生傷害的身體部位、傷害類型,同時必須告知工程附近醒目標志建筑物,以利急救中心迅速判斷方位。注意:未經對方同意,不許掛斷電話。安全員負責將傷亡傷害情況及時報告上級安全部門。3、接車 接車員迅速趕到路口接車,引領急救車從具備駛入條件的道路迅速到達現場。4、高空墜落、物體打擊自救 高空墜落傷是指人們日常工作或生活中,從高處墜落,受到高速的沖擊力,使人體組織和器官遭到一定程度破壞而引起的損傷,多見于建筑施工高處作業,通常有多個系統或多個器官的損傷,18、嚴重者當場死亡。高空墜落創傷除有直接或間接受傷器官表現外,尚可有昏迷、呼吸窘迫、面色蒼白和表情淡漠等癥狀,可導致胸、腹腔內臟組織器官發生廣泛的損傷。高處墜落時,足或臀部先著地,外力沿脊柱傳導到顱腦而致傷;由高處仰面跌下時,背或腰部受沖擊,可引起腰椎前縱韌帶撕裂,椎體裂開或椎弓根骨折,易引起椎髓損傷。腦干損傷時常有較重的意識障礙、光反射消失等癥狀,也可有嚴重合并癥的出現。發生高空墜落后應采取以下方法自救:(1)盡量抓住其他物體,減緩沖擊力;(2)盡量避免頭部著地;(3)盡量用四肢保護內臟,身體外側著地。5、搶救:救援組應根據現場人員受傷情況,立即將傷者抬離危險區域,避免進一步的傷害。去除傷員身上19、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在搬運和轉送過程中,頸部和軀干不能前屈或扭轉,而應使脊柱伸直,絕對禁止一個抬肩一個抬腿的搬法,以免發生或加重截癱。創傷局部妥善包扎,但對疑似顱底骨折和腦脊液漏患者切忌做填塞,以免導致顱內感染。頜面部傷員首先應保持呼吸道暢通,撤除假牙,清除移位的組織碎片、血凝塊、口腔分泌物等,同時松解傷員的頸、胸部紐扣。復合傷要求平仰臥位,保持呼吸暢通,解開衣領扣。周圍血管傷,壓迫傷部以上動脈干至骨骼,直接在傷口上放置厚敷料,繃帶加壓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響肢體血循環為宜。當上述方法無效時可用止血帶,原則上盡量縮短使用時間,一般不超過1小時為宜,作好標記,注明上止血帶時間。有條件時迅速給予靜脈20、補液,補充血容量。快速平穩地送醫院救治。迅速移走周圍可能繼續產生危險的墜落物、障礙物,為急救醫生留通道,使其可以最快速度到達傷員處。高空墜落不僅產生外傷,還產生內傷,不可急速移動或搖動傷員身體。應多人平托住傷員身體,緩慢將其放至于平坦的地面上。發現傷員呼吸障礙,應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發現出血,應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可在傷口近心端結扎,但應每半小時松開一次,避免壞死。動脈出血應用指壓大腿根部股動脈止血。搶救傷員時,無論哪種情況,都應減少途中的顛簸,也不得翻動傷員。九、保護現場現場總指揮在組織自救的同時,應派人保護現場,防止事態擴大,為今后的事故調查提供真實依據。項目部的管理人員應立即在現場維持秩序21、,在現場周圍設置警戒范圍,勸阻無關人員離開現場,防止其它相關事件的發生。在醫護人員來到后,項目管理人員和班組長應協助救治傷員并派專人隨救護車前往醫院(提供受困人員方位,協助搶救),同時保護好現場。因搶救人員、防止事故擴大以及疏散人員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的應當由專人負責,做出標志,繪出現場簡圖(拍照或錄像)并寫出書面記錄,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并按規定移交有關人員處理。在現場搶救的同時,現場總指揮應將事故情況立即向公司領導報告,并寫出事故報告。十、 事故報告1)據國家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的規定,重大事故發生后,項目經理應在1小時內上報上級管理部門(建委)同時立即報告公司主要負22、責人。如來不及形成書面報告,可先用電話通知,然后再形成書面報告。2)在24小時內寫出事故報告并上報所列部門。內容包括:事故發生時間、地點、單位概況;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事故發生的原因的初步判斷;事故發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事故報告單位。十一、事故善后及處理1)應急領導小組應根據現場情況,由應急總指揮組織,專人負責組織搶救工作,統一調派所需的車輛、人員、物資,派人協助指揮交通、疏散人群,努力將事故造成的損失和影響降到最低的限度;2)派專人協助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3)派專人進行事故善后處理事宜;4)根據事故調查組認定的事故原因的分析,舉一反三,采取積極有效措施防止類似事件的發生;5)根據事故責任分析對有關人員進行處理,觸犯法律的將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處理。6)事故調查期間,相關責任人員,任何人都不能離開現場,要配合、接受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