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館工程基坑圍護樁、地下空間封井施工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677082
2023-06-14
12頁
422.40KB
1、+xx美術館工程封井施工方案目 錄1.編制依據12工程概況22.1建設概況22.2建筑設計概況22.3降水設計概況22.3.1 降水井主要設計概況22.3.2 地質情況32.3.3 降水井平面布置43封井方法53.1工程范圍內降水井封井方法53.1.1 AH軸、地下空間封井方法53.1.2 HQ軸封井方法53.2 工程范圍外降水井封井方法83.3 工程范圍內減壓井封井方法81. 編制依據序 號名 稱編 號1本工程施工合同2本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3本工程基坑圍護樁、止水帷幕及降水圖紙4xx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及周邊地下車庫項目巖土工程詳細勘察報告5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6建筑工程施工質2、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7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8建筑與市政降水工程技術規范JGJ/T111-989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910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范GB50194-9311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12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13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工藝標準企業標準14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15建設部建筑業十項新技術(2005年)2工程概況2.1建設概況序號項 目內 容1工程名稱xx美術館工程2工程地址3建設單位4監理單位5施工內容2.2建筑設計概況序號項目內 容1建筑功能xx市3、文化中心展覽場館2總建筑面積36534地上面積23800地下面積127343層 數地下一層,局部有設備夾層,地上四層4建筑層高地下部分分源站、空間結構等地上部分一、三、四層層高6m,二層10m5建筑高度檐口高度30.00m6建筑功用地下部分-1層為能源站、地下空間等部分地上部分美術館2.3 降水設計概況 降水井主要設計概況序號項目內容1美術館開挖深度A-G軸最深為-8.4m,G到Q軸最深至-10.8m。2地下空間開挖深度最深為-8.4m3止水帷幕做法在博物館、美術館及圖書館的東、西、南邊采用水泥攪拌樁雙樁,在北邊采用水泥攪拌樁單樁。4止水帷幕離建筑物距離北面距離W軸16.15m,南邊距離地下空4、間的A軸5.43m5圍護樁設計概況圍護樁采用的是鋼筋混凝土灌注樁,設置在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的東、西、南三面6降水深度降水需要降水到基坑底標高的0.5m7降水井深度挖土至-8.4m的降水井為井1共70個,井直徑為500mm,井底標高為大沽高程的-9.5m(建筑的-12.73m),開挖到-10.8m的降水井3共20個,井直徑為500mm,井底標高為大沽高程的-12.5m(建筑的-15.73m)。8觀察井觀察井(8個)的深度為10m,井口高出地面0.5m并加活蓋以防堵塞(井口一節為水泥管)。9減壓井減壓井兩個,井深為26m,由鋼管和濾管組成,自大沽高程+3m到-15.5m為為鋼管部分,自大沽高程5、-14.5m至井底(大沽高程-23m)為濾管部分。鋼管和濾管在-14.5m至-15.5m處銜接,至大沽高程-15m至井底在濾管外回填等粒徑的碎石濾料,在大沽高程-7.5m到-15m范圍內,在鋼管外密實回填粘土球。2.3.2 地質情況本工程擬建場,大部分場地位于湖中,水深約0.61.9m,場地埋深30m范圍內按成因分為十一層:1)第一層為人工填土層,全場地均有分布,厚度為0.63m,底板標高為1.23-0.45m。2)第二層為坑溝底新近淤積層,該層厚度為0.23.4m,底板標高為0.63-2.77m,主要由淤泥組成,呈黑色,流塑狀態,無層理,含有機質、腐植物,屬高壓縮土。本層土質軟,強度低,分布6、不穩定。3)第三層為全新統上組陸相沖積層,該土層厚度為0.73.9m,頂板標高為0.83-2.77m,主要是粉質粘土及粉土,呈灰黃色,可塑狀態,含鐵質,屬中壓縮性土,局部夾粉質粘土透鏡體。本層土水平方向上受坑影響分布不穩定。4)第四層土為全新統中組海相沉積層,該層厚度為7.59.1m,頂板標高為-2.35-3.97m,呈灰色,中密狀態,無層理,含貝殼,屬中壓縮土,局部夾粉土、淤泥質土、粉質粘土透鏡體。本層土水平方向上土質較均勻,分布尚穩定。5)第五層為全新統下組沼澤相沉積層,其厚度為0.91.5m,頂板標高為-10.7611.79m,只要由粉質粘土組成,呈黑灰色淺灰色,可塑狀態,無層理,含有機7、質、腐植物,屬中壓縮性土。局部夾淤泥質粘土、粉土透鏡體。本層土水平方向上土質均勻,分布較穩定。6)第六層為全新統下組陸相沖積層,其厚度為4.18m,頂板標高為-11.83-13.08m,主要由粉質粘土、沙土及沙性大粉質粘土,呈灰黃色無層理,含鐵質,屬中壓縮性土。局部夾粉質粘土、粘土透鏡體。7)第七層為上更新統第五組陸相沖積層,其厚度為6.510.6m,頂板標高為-17.11-20.17m,該層主要為粉土,呈褐黃色,密實狀態,無層理,含鐵質,屬中壓縮性土。局部夾粉土、粘土透鏡體。8)以下土層在本工程基礎以下,土質說明略。2.3.3 降水井平面布置美術館及地下空間兩部分,其中場館內布置40眼井,地8、下空間區域內布置50眼井,觀察井8眼,減壓井2眼。觀測井分布在止水帷幕之外,減壓井分布在美術館中部。降水井平面布置見圖2.3-1圖2.3-1降水井平面布置圖3封井方法3.1工程范圍內降水井封井方法 AH軸、地下空間封井方法本區域井分布情況:AH軸降水井15眼、地下空間降水井42眼1)先將高出墊層的透水性井壁剔除,當基礎底板混凝土澆注到井位時,抽干井內地下水,撥出抽水泵,迅速向井內澆注與基礎底板相同標號的抗滲混凝土,當澆注到距墊層500600mm處,向井內倒入干水泥,用于吸凈井內殘留的地下水,最后隨同基礎底板的澆注將井封死。由于現場90眼降水井和止水帷幕的共同作用且AH軸、地下空間部分基坑相對較9、淺,地下水上漲較慢,從撥出抽水泵,停止抽水到井內混凝土澆注、灌注干水泥和底板混凝土澆筑期間內,井里地下水的上漲基本不會給基礎底板混凝土澆注帶來影響。2)在基礎施工完畢后,為保證主體結構全部完成并將基坑回填至設計標高期間的降水控制,美術館AH軸區域保留1眼降水井最后封堵,封堵方法同HQ軸降水井封井方法。 HQ軸封井方法本區域井分布情況:降水井15眼在進行本部分施工時,不僅場內降水井由90眼減少到34眼,而且基坑深度也加大到-9.1m,降水壓力更加嚴峻,此時,不僅透水管管壁是封水的薄弱環節,井內抽水的停歇時間也大為縮短,另外,隨著時間的推移井壁的淤堵現象也越來越嚴重,降水的有效深度逐漸減小,當抽水10、泵撥出后,由于井內水位上升很快,導致井口內混凝土澆注期間不能有效封堵地下水。因此,此區域內的封井采用如下方法:降水井封堵方法:可分為兩步:一是內套鋼管的制作;二是鋼管的安裝和封堵。1.內套鋼管的制作鋼管直徑的選擇以其能夠內置于降水井管內為前提。鋼管的長度、底部支架、翼環等部件的尺寸與位置,根據基礎底板的厚度、鋼筋配置情況、保護層大小來綜合考慮,以保證混凝土澆筑密實、施工方便和總體防水效果。在此區域中,降水井直徑500mm,800mm厚基礎底板、混凝土保護層為50mm,基礎下部依次為100 mm厚混凝土墊層、20mm水泥砂漿找平層、自粘防水卷材、50 mm厚細石混凝土保護層。鋼管可選用D為15911、mm、S為5 mm厚無縫鋼管,根據基礎厚度,配筋和保護層厚度等情況,截取500mm長鋼管,在距鋼管底部100mm的鋼管外壁,水平焊上46處短鋼筋作為內置鋼管的底部支架;在距底部鋼筋支架250 mm焊接4 mm厚水平鋼板翼環,翼環寬60mm。1)首層鋼筋托架水平焊接在距鋼管底部100 mm的位置,能保證鋼筋托架固定在距墊層底部約50mm的混凝土墊層中。2)鋼板翼環的位置應位于基礎底層鋼筋上方50100 mm的區域,來保障底層鋼筋網的上筋與翼環之間的距離,使混凝土順利澆筑并振搗密實。3)鋼管頂部位置(見圖3.1-1)距基礎筏板頂標高不應小于100 mm,以保證井口內封鋼板焊接的施工方便。圖3.1-12、1 內封鋼板示意 2.降水井的安裝封堵1)施工順序剔鑿降水井管與墊層底齊平固定鋼管澆筑墊層混凝土卷材防水保護層混凝土綁扎基礎鋼筋澆筑基礎混凝土封井、灌注鋼管內混凝土井口封焊井口上部鋼筋加強澆筑膨脹混凝土(見圖3.1-2)。圖3.1-2降水井封井結構示意2) 操作方法(1)當基槽挖至墊層底標高,用無齒鋸、錘子等工具將高出槽底標高部分去掉,同時用水泥砂漿將破損的井壁及四周修補平整。(2) 在井壁四周做50 mm厚細石混凝土,將預制好的內套鋼管的支架放置于細石混凝土上,調整鋼管垂直度,鋼管與降水井之間的縫隙用2O一30 mm厚度的聚苯板條塞緊,然后用水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將井壁與鋼管之間的上部縫隙填塞13、密實至槽底標高,在鋼管四周做50mm厚、100mm寬的細石混凝土,以固定鋼管。(3)鋼管固定好后,將自吸泵重新放入井中,進行降水。(4)澆筑墊層混凝土,抹找平層,在鋼筋井管四周做半徑50mm的圓弧,待基層干燥后,做內套鋼管的附加層,其上端不宜超過細石混凝土保護層的頂標高。(5)做防水層保護層,綁扎基礎鋼筋。在底板鋼筋設計保護層50 mm的情況,環形翼板距基礎底板的上層鋼筋網的上筋應不小于 100mm。(6)澆筑基礎混凝土時,翼板下部的混凝土必須振搗密實,翼板上部的混凝土應大于50mm厚。及時拆除井壁四周模板,鑿毛,并用木板蓋住井口及四周,避免進入雜物。(7)封井、灌注鋼管內混凝土。當降水井終止14、降水時,可依據設計要求對降水井進行封填,一般為級配砂石封填,當降水井封填至墊層底標高以下300 mm時,改換C40進行灌注,當灌至鋼管頂口下50 mm左右時停止,頂部可抹涂一遍水泥基結晶防水材料,然后用5mm圓鋼板內置于鋼管內,進行封焊,要求焊滿焊嚴。(8)井口部位鋼筋加強,澆筑膨脹混凝土。澆筑混凝土前先將井壁周圍的雜物清理干凈,界面部位用清水潤濕。井口上方,由于焊接封口鋼板或安裝法蘭井蓋時局部切斷的鋼筋網應通過焊接或鋼筋綁扎補強,然后用膨脹混凝土澆筑。在澆筑完畢后,其上覆蓋濕麻袋或草袋,進行不少于14 d的濕養護。3.2 工程范圍外降水井封井方法 本區域井分布情況:降水井18眼、觀察井8眼由15、于美術館及地下空間范圍之外的這18眼降水井和8眼觀測井都處于基坑之外,水位相對較低,考慮到施工工藝簡便和施工安全,故在基礎回填時對這18眼降水井和8眼觀測井直接回填。3.3 工程范圍內減壓井封井方法 本區域減壓井分布情況:減壓井2眼減壓井封堵方法:1)減壓井封井的技術要求(1)封井的界面必須確保在含水層和隔水層之間降壓井的過濾層頂位置。 (2)必須確保注漿的壓力能有效封堵降壓井過濾層段長度內井管內外的邊緣空隙,務使漿液能反滲反穿過濾網孔,充填到井管外的“砂濾層”空隙。2)封井形式封井方法如圖3.1-3所示,根據減壓井的技術要求,封井方案是將注漿管深插到井管內的過濾層段,其主要目的是通過注漿措施16、,充填過濾層內外的空隙,在含水層與隔水層之間,封堵承壓水的上溢。圖3.1-3 減壓井封井結構示意3)實施步驟及要求(1)減壓井管內下入注漿管降壓井管口在低于結構底板約100mm高度處割去,將2550 mm注漿管下入降水井管內,注漿管的底端控制在過濾層低端上約10 m的位置。(2)充填“瓜子”片材注漿管位置安置后,向降水井管內充填細石“瓜子”片材,高度約控制在井管濾層上2O0400mm。(3)安裝封閉環采用橡膠或軟木材料加工成圓環,將封閉環送到“瓜子”片材的上標高。封閉環的作用是阻隔上下的聯系,阻止回填的素混凝土流入井管內封閉環下“瓜子”片材的充填段,且防止注漿時的漿液上躥過封閉環。(4)井管內澆筑素混凝土在封閉環安裝到位后,再向井管內灌注素混凝土,澆注的高度約至底板的素墊層。澆注素混凝土的目的主要是充填井管內空間,和封閉環共同在注漿時有效控制漿液上溢,確保漿液能密實封堵過濾層內外的空隙。(5)注漿在井管內澆注素混凝土超過24 h后,進行注漿工序。在該條件下注漿,壓力能使漿液發力反滲,穿過井管的濾網到砂濾填層,甚至再穿過砂濾層至回填粘土不實的空隙,進而封實了井孔和井管壁之間充填不實產生的上溢通道,確保了在含水層和隔水層之間的封井隔水。至于注漿壓力大小,可按水頭平衡值加適當增值實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4
19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