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樓底板、外墻及外露頂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677217
2023-06-14
18頁
102.08KB
1、辦公樓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jù):1、辦公樓結構施工圖:DF655440031DF65544001-33。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2002.3、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82002。4、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guī)程JGJ33-2001.5、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guī)范GB50119。6、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tǒng)一標準GB50300-2001。7、北京市發(fā)“關于預防混凝土堿集料反應技術管理規(guī)定試行通知京建科1999230號”。8、建筑工程資料管理規(guī)程DBJ0151-2003。二、分項工程概況及施工條件:本工程共十九層,其中地下三層,地上十六層,建筑面積為73082、2m2,結構類型為現(xiàn)澆框剪結構。其底板、外墻、外露頂板混凝土均為防水混凝土,防水等級為二級。底板厚度為1400mm,屬大體積混凝土。該工程的環(huán)境類別為二b類.混凝土須進行氯離子及堿含量計算。氯離子最大限量為水泥用量的0。3,堿含量最大限量為混凝土用量的3.0kg/m3。本工程混凝土全部選用商品混凝土。本工程各部位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及各部位混凝土方量:工程部位墊層底板外墻外露頂板內墻、柱、梁樓板強度等級C15C50P16C50P16C40P16C50C30混凝土方量(m3)780120001463142063002850本工程由于基槽上口緊鄰場區(qū)外圍墻及辦工樓、工人宿舍,槽邊上口面積狹小,混凝土的3、澆筑只能靠緊位于槽邊的地泵來完成,有序合理地組織混凝土罐車的進出將是保證混凝土澆筑質量的關鍵.三、施工準備:(一)技術準備:(以底板為對象)1、為保證混凝土的防水功能,達到設計要求的抗?jié)B標號與強度等級,同時又能保證混凝土按工程量的充足供應,項目部將從北京市場上考查三家商品混凝土廠家,并對他作質量、供應能力、資料提供、服務態(tài)度、環(huán)保性等幾方面綜合評比,擇優(yōu)選擇一家.經(jīng)上述程序,項目部決定選擇北京城建混凝土聯(lián)營公司為本工程結構混凝土供應廠家。2、為保證廠家能提供既符合設計要求又符合地下防水工程混凝土規(guī)范并滿足大體積混凝土的要求,以及北京市對預防混凝土堿集料反應的規(guī)定、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4、,項目部將與該廠家就合同中技術條款達成如下協(xié)議: 選用低水化熱,泌水性小的水泥作膠結材料。 適當摻加摻合料,以減少水泥用量。 用經(jīng)過冰塊降溫的水作拌合用水,控制混凝土出罐溫度(不高于28。 適當摻加緩劑,減緩水化熱放熱速度,所用外加劑應符合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guī)范要求。 選擇適當水灰比(不大于0.5). 摻減水劑,降低游離水含量。 混凝土坍落度應適當,以180mm為宜。 選用粒徑較大的骨料,嚴格控制骨料含泥量(砂含泥量小于3%,泥塊含量小于1;石子含泥量小于1%,泥塊含量小于0.5%)。石子優(yōu)先選用碎石。混凝土應滿足泵送的有關技術要求,混凝土的初凝時間不小于15小時.應提供原材所含氯離子及堿含5、量計算書,并達到氯離子含量0.3,堿含量3。0kg/m3.另外:提供砂、石、水泥所含放射性物質檢測報告,放射量符合有關要求。提供環(huán)保證明材料.提供各種原材的檢(試)驗報告。所提供資料應符合DBJ0151-2003規(guī)程規(guī)定。混凝土的初凝時間不小于15小時。3、混凝土澆筑方案確定:由于本工程底板上設計有三橫一縱四條后澆帶,將底板分成五個自然流水段。澆注過程中將按后澆帶劃分流水段。該處特選其中最大的一塊進行澆筑驗算,該塊面積為46.052。7m,厚度為1400mm,混凝土總方量約3800m3.為保證在澆筑過程中不形成冷縫及施工縫(板內部),并考慮高考期間施工時間的要求將采用八臺地泵,按照(按后澆帶分6、段)斜面分層的方法進行澆筑,見澆筑路線進行圖.由于本工程底板厚度為1400mm,已屬于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將會產生相當量的泌水。消除該部分泌水,振搗密實、連續(xù)澆筑不形成施工縫,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將是澆筑過程中控制的三大關健因素。消除泌水的辦法將采用在底板側壁磚胎板上開設與肥槽內集水井相連同的泄水孔泄水,以及澆筑工人在澆筑及找平時將表面泌水用掃把趕到集水坑內(在板上的核心筒及集水坑處底板鋼筋開一個400*400600mm的坑,坑內放一個350*350*550mm的鐵皮筒來收集泌水。坑上邊鋼筋先斷開,泌水排除后再搭接綁扎)再抽掉的辦法來實現(xiàn)。為降低底板內混凝土內外溫差(25),將通過采用合理配7、合比及早期養(yǎng)護來實現(xiàn)。項目部會同商混廠家確定一及能保證混凝土強度又適當增加混凝土摻合料以降低水花熱,從而降低混凝土早期內外溫差,消滅溫度應力引起的裂縫.早期養(yǎng)護將采用隨澆筑隨搓平隨覆蓋的方法。通過覆蓋塑料布一來減少混凝土內水散失、二來能保持混凝土表面溫度不會降低太多而引起內外溫差超過25.當腹膜養(yǎng)護超過12小時后,即采用蓄水養(yǎng)護法,養(yǎng)護時間不少于7天。4、溫差及裂縫控制為能隨時跟蹤混凝土內外溫差,滿足小于25以及混凝土內部溫度不高于80的要求,將對底板進行測溫追蹤。在底板上以6.0米間距、1.0米深進行測溫點布孔,內埋測溫導線(綁底板筋時預埋)。利用電子測溫儀對每點進行定時測溫。見測溫點布置圖8、。測溫結果以書面形式及時反饋到項目部技術組,以便及時采取措施控制溫差。測溫時間以每天早中晚各測一次。具體見測溫表根據(jù)對混凝土的測試(預先作同配比試驗),水化熱高峰將在澆筑后23天內出現(xiàn),考慮養(yǎng)護條件,這時混凝土的強度將達到設計強度的40,實際強度將達到20Mpa左右,抗拉強度達到約0.4Mpa,這時的溫度應力在0.2 Mpa左右,小于混凝土抗拉強度,因此不會出現(xiàn)溫度裂縫。(二)生產準備:1、質量保證體系:為保證混凝土工程的質量,項目部將建立一個由供應、進場到澆筑、養(yǎng)護的由上而下的質量保證體系,保證混凝土工程各環(huán)節(jié)均有人負責把關,各工序質量環(huán)環(huán)相扣,環(huán)環(huán)有專人負責,確保混凝土工程質量。質量保證組9、織體系如下:項目經(jīng)理:全面負責、總體協(xié)調、決策生產副經(jīng)理:生產主管、內部協(xié)調技 方術 案主 編管 制 責現(xiàn) 現(xiàn)場 場經(jīng) 協(xié)理 調 調主 方任 案工 技 術 審材 原料 材經(jīng) 把理 關 經(jīng) 合營 同經(jīng) 簽理 字 把安 現(xiàn)全 場員 安 全 負田 責彥廣試 原驗 材員 及 試 塊雷 制 作洪質 現(xiàn)檢 場員 質 量 檢孫 驗鳳文砼 現(xiàn)工 場長 生 產 質馬 量增 控平制砼操作班組2、機具準備:名稱地泵振搗棒布料桿鋁合金大杠平板振搗器鐵耙型號HBT8050(30)12m2mPZ501數(shù)量820410210另備:125mm泵管(直管、彎管、軟管各3套)管卡、橡膠墊圈若干,腳手管若干,軟塑料掃把若干把,小鐵10、皮筒15個,10軟塑料管若干、鐵抹木抹若干,塑料布3000m2。3、勞力準備:壯工30人、振搗手16人、臨電工3人、抹灰工20人.底板各流水段混凝土方量需要地泵數(shù)量: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 第五段726m31144 m33450 m33979 m31475 m344884四、施工總體布置:1、各部位混凝土澆筑方法:底板:斜面分層澆筑法。2、各構件施工正常施工縫留設位置:底板:在外墻周圈留設300mm高止水導墻。墻柱:留設于底板上皮處。3、混凝土養(yǎng)護:為保證混凝土的強度發(fā)展,水平構件采用自然養(yǎng)護法,豎向構件采用涂刷養(yǎng)護劑對混凝土進行養(yǎng)護,并填寫混凝土養(yǎng)護記錄表,普通混凝土養(yǎng)護10d,抗?jié)B混凝土11、養(yǎng)護20d;養(yǎng)護次數(shù)以保持混凝土面在此期間內始終處于濕潤狀態(tài)為宜.4、混凝土試塊取樣:根據(jù)混凝土每次澆筑良確試塊的留置組數(shù):一次性澆筑同強度等級混凝土超過1000m3時,普通混凝土按每200m3留兩組(一組備用)標養(yǎng)試塊,防水混凝土按每500m3留兩組(一組備用)標養(yǎng)試塊;一次性澆筑同強度等級混凝土少于1000m2時,普通混凝土按100m3留設兩組(一組備用)標養(yǎng)試塊;防水混凝土按500m3留設兩組(一組備用)標養(yǎng)試塊。同條件試塊每次同強度等級混凝土澆筑留設不少于兩組.用來測試混凝土結構實體強度的同條件試塊留置部位及組數(shù)祥見試驗方案。5、測溫點的留設為能對底板混凝土溫度進行跟蹤,及時掌握混凝土12、內外溫差,以便對異常情況即使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裂縫的出現(xiàn),本處將采用埋設測溫導線、利用電子測溫儀測設的方式對混凝土進行測溫。具體辦法為:按照底板測溫點布置圖(測溫孔間距為6000 mm,中心筒四側壁適當加密為4000 mm,每邊不少于一點)在每段底板鋼筋內留設測溫導線。每點按照上中下三個高度分別留設。上點測溫導線長度為400mm,埋入混凝土內200mm,外露200 mm,以便接電只測溫儀;中點導線長度為900 mm,埋入混凝土內700 mm,外露200 mm以便與電子測溫儀接口;下點導線長度為1400 mm,埋入混凝土內1200 mm,外露200 mm以便與電子測溫儀接口。各測溫導線通過與底13、板馬凳腿或另加立筋綁扎而深入底板內。五、底板部位混凝土施工流程及操作工藝:泵管、布料桿就位插筋掛線,以控制混凝土澆筑面 斜面分層澆筑混凝土分層振搗鐵鈀鈀平大杠找平排除泌水鐵抹、木抹搓平養(yǎng)護測溫1、按照由里往外退著打的順序,泵管、布料桿先安裝到每段里邊部位(布料桿能伸及底板側邊的位置),隨著灰頭、逐節(jié)拆除泵管,泵管應采用插入底板筋內的腳手管固定,不得直接壓于底板筋上,以防輸灰泵管沖動使鋼筋變形。要求每節(jié)泵管上支架不少于兩個,各位于接口處500 mm。支架用腳手管隨泵管的逐節(jié)拆除而拆除,支架的制作及埋設見后附圖。為防止布料機直接壓于底板筋上而造成鋼筋變形,采用專制的支架來支設布料桿,見后附圖.2、14、按照1010m的間距在底板筋內插12鋼筋棒,插入400mm與底板筋綁牢,外露200mm,上邊掛小白線,作為鋪灰厚度的依據(jù)。3、按照斜面分層法澆筑混凝土,斜面每層鋪灰厚度不大于400mm,由澆筑段里頭底板側壁(防水保護墻)下口開始澆筑,每層均由下向上找坡澆筑,坡度根據(jù)混凝土坍落度180200mm的數(shù)值選為1:3,見后附圖。每層斜面寬度根據(jù)該段所用地泵數(shù)量均分,接相應數(shù)量泵管,各泵管同時同速向前澆筑推進,保證灰頭始終處于同一面上,滿足灰面較小的原則,見后附圖.4、隨著每層斜層混凝土澆筑,隨層用振搗棒進行振搗,要求每次振搗時,振搗棒應插入下層未初凝的混凝土中不小于50mm,以利于上下兩層混凝土接觸面15、密實.振搗時應順著每層斜面由下向上逐漸插點振搗.根據(jù)振搗棒有效作用半徑為棒長1.25倍的依據(jù),每層斜面應由下向上等距插6個點振搗,見后附圖。振搗程序以坡面出現(xiàn)返漿,不再冒氣泡時為準。5、隨每層斜面的振搗,后面工人用鐵耙將灰面耙平,標高以插筋上的掛線下返100mm為依據(jù)找平。6、灰面用鐵鈀鈀平后,由抹灰工用2m長鋁合金大杠對灰面進行準確找平。要求找平后灰面平整度不超過5mm(拉5m小線檢查)。7、灰面用大杠找平后,由于混凝土中水的比重小,早期將出現(xiàn)表面泌水現(xiàn)象。距底板側壁較近處的泌水,將通過側壁上開設的泄水孔流入集水坑中(后澆帶側模縫隙內);板面中央的泌水由專人用軟掃把掃入底板中的集水坑內,由軟16、塑料管抽走,該坑內待泌水排除完后,用強度高一級的防水混凝土灌實。8、排除泌水后,混凝土初凝前由抹灰工用鐵抹子先將板面搓平壓實兩遍,再用木抹子將板面混凝土搓平兩遍,以消除板面裂縫。9、當混凝土澆筑完表面搓平后應及時用塑料布滿蓋,以防水分散失。12小時后,覆蓋草簾被灑水進行養(yǎng)護。24小時侯采用蓄水養(yǎng)護法,養(yǎng)護時間不少于7天,蓄水深度不小于100mm.如水溫過高,(高于70)應進行換水。然后再采用自然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間不少于7天。六、混凝土工程質量控制點及技術措施:1、商砼進場配合比通知單、運輸小票驗收、坍落度測試。對每次澆筑混凝土時,首車進場的混凝土進行配合比核對,確定與設計及工程部位相符。檢查每車混17、凝土的運輸小票,計算該車混凝土從出廠(商砼站)到工程現(xiàn)場開始澆筑的時間,確保該段時間不超過混凝土初凝時間,否則應對該車混凝土作退場處理。對每車混凝土澆筑前進行坍落度測試,試測值要求與配比通知單上要求數(shù)值上下不超過20mm,否則該車混凝土作退場處理。2、為保證澆筑混凝土時不發(fā)生離析,泵管在上下基坑段水平長度均不得小于10m,這點應在布管時考慮進去.3、為保證新舊兩次澆筑混凝土的良好接合,已澆混凝土在凝固后應對施工縫處進行剔鑿處理,剔去混凝土軟臥層、松動石子,以骨 料處露三分之一粒徑為準,并用鋼絲刷將浮渣刷去,在下次澆筑混凝土前灑水濕潤,濕潤程度以沒有明水為準。4、為防止鋼筋較密處,振搗棒下不去,18、應用70鋼管在該處打入,擠開縫,以便下棒,振搗完后,將該撥降.5、底板分層鋪灰時,斜坡長度控制:根據(jù)板厚為1400mm,每層澆筑厚度400mm,斜坡坡比為1:3的要求,每層鋪灰長度為31400=4200mm,控制方法為在板上面拉線,線上作4200mm間隔標志。6、為及時排除底板混凝土中產生的泌水,除在近后澆帶處底板泌水通過在后澆帶側模上口開設的泄水孔將泌水排入后澆帶內;在板中央部位利用核心筒及集水坑中留設的集水筒,將泌水及時掃入該筒內,利用虹吸原理將匯集泌水吸除至肥槽集水井內。8、振搗棒下插深度控制:為保證每層灰振搗時,振搗棒底插入下層末初凝的混凝土中50mm,采取在振搗棒軟軸上以每500mm19、長度間隔箍幾 圈彩色膠帶,圈數(shù)為從下往上每過500mm加一圈,振搗時以外露膠帶圈圈數(shù)來控制振搗棒下插深度。9、養(yǎng)護順序:由于每次澆筑混凝土時,由于澆筑時間較長,前后混凝土的凝固時間早晚不一,應按照先澆的先養(yǎng)護,后澆的后養(yǎng)護順序進行,不得一次不管不同部位澆筑完的早晚而養(yǎng)護,以防早澆筑完的混凝土不能及時養(yǎng)護及晚澆筑完的混凝土養(yǎng)護過早.10、底板后澆帶處混凝土應待主樓結構封頂后才能用強度等級高一級的微膨脹混凝土澆注,并且該時的混凝土溫度應低于主體混凝土澆筑時的溫度。該處混凝土養(yǎng)護時間不少于15天.七、底板混凝土控制裂縫出現(xiàn)的措施1、 混凝土選用較小水灰比,以使混凝土早期就有較大的強度,滿足抗拉強度大20、于溫度應力,從而不產生裂縫。2、 選用較大粒徑的粗骨料,增強混凝土抗裂能力。3、 盡可能選在較低溫度的天氣澆筑混凝土,一減緩混凝土的水化高峰出現(xiàn).4、 采用斜面分層澆筑法,以利混凝土振搗密實,并分層散失一部分混凝土熱量.5、 及時合理進行養(yǎng)護.早期利用薄膜覆蓋,一減少混凝土水分散失,并保持表面溫度不與內部溫度有較大差值。6、 后期采用蓄水養(yǎng)護,一使混凝土養(yǎng)護充分,二利用水較大的比熱容,保證混凝土表面溫度不發(fā)生較大變化。同時,可在水中狀態(tài)下,發(fā)揮混凝土的自愈能力,彌補較小裂縫的產生。7、 養(yǎng)護水溫度不得太底(不底于8、 混凝土內部溫度25),避免混凝土表面溫度降低太多而與內產身大于25的溫差。921、 根據(jù)測溫情況,在混凝土溫度較高時(高于70),可及時換蓄溫度較底的水養(yǎng)護,通過熱交換降低混凝土內部溫度,使混凝土內外溫差不高于25八、現(xiàn)澆混凝土允許尺寸偏差及檢查方法: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軸線位置基礎15鋼尺檢查獨立基礎10墻、柱、梁8剪力墻5垂直度層高5m8經(jīng)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5m10經(jīng)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全高(H)H/1000且30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標高層高10全高30鋼尺檢查截面尺寸+8、5電梯井井筒長、寬對定位中心線+25、0經(jīng)緯儀、鋼尺檢查井筒全高(H)垂直變H/1000且30表面平整度82m靠尺和塞尺檢查預埋設施中10線位置預埋件10鋼尺檢查預埋螺栓5鋼尺檢查預埋22、管5預留洞中心線位置15注:檢查軸線、中心線位置時,應沿縱、橫兩個方向量測,并取其中較大值。九、消防、安全及文明施工注意事項:1、地泵基礎距基坑上口邊線距離不應小于4。0m,該處邊坡應采取加固措施。2、架設泵管的架體必須牢固,并應設緩沖措施.3、澆筑混凝土時泵管出灰口前端10m范圍內嚴禁站人。4、吊運布料桿、泵管時必須系牢,防滑脫。5、澆筑現(xiàn)場應設專用儲放洗泵的儲水槽,儲水槽儲滿水后由塔吊吊至沉淀池經(jīng)沉淀后排入市政下水管。6、每個地泵附近設一沉淀池,打完灰洗泵的水先排入沉淀池經(jīng)沉淀池沉淀后再排入市政下水管。7、放完灰出場的罐車必須在施工現(xiàn)場洗車處,將下灰槽沖洗干凈后方可離場。8、遵守早6:0023、晚10:00作業(yè)時間,晚上10:00至凌晨6:00之間禁止現(xiàn)場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9、商砼廠家必供提供附合環(huán)保要求的混凝土。10、澆筑工程剩下的混凝土必須棄于指定地點(硬化地面),不得隨意卸棄.十、計算1、2樓西坡上口地泵至辦公樓底板四段最遠處的距離為:水平200米,有兩個垂直段基坑到基底11米;布料桿高8米,共需彎管數(shù):接口處變徑90彎管1根,泵管轉彎處5根;布料桿頭一根軟管5米。2、計算:按第四段最大方量驗算,現(xiàn)場布置八臺HBT-80混凝土輸泵,按每臺泵每小時澆筑25m3混凝土計,澆筑完第三段混凝土共需時間:t=Q/V=3200/8*25=16小時,滿足北京市高考期間早6:00晚10:0024、施工時間16小時的要求。泵管壓力計算:以2#樓基坑西南角最遠泵對第四段底板最遠端澆筑為例.該段距離中共需泵管如下:水平管200米;豎向管段,由坑頂下坑底11米,使用布料桿接高8.0米;彎頭管,下坑90彎管一根,接布料桿90彎管一根;出泵斗變徑管一根,管前端軟管一根5米.轉換為直管長度:5米軟管相當于直管20米,兩根90彎管相當于直管2*24=48米,出泵斗變徑管相當于直管8米,兩根垂直管相當于直管16。5*4=66米。共計相當直向長度為:200+20+48+8+66=342米。根據(jù)工式:pH=2k1+k2(1+t2/t1)a0取t2/t1=0。3;a0=0.9;k1=(3。0-0。01S)*125、00=282Pa;k2=(4。0-0.01S)100=382 Pa;PH=2 k1+k2(1+t2/t1)v /r =2*282+382(1+0。3)*0.56/0。125=11211。84Pa/m混凝土泵車的最大輸送距離為:Lmax=Pmax/PH=4。5106 Pa /11211。84Pa/m=398mLmax342m故混凝土輸送泵壓力滿足要求。 HHHHHHHHHHh溫差應力計算:混凝土的溫度收縮應力: =(Et*T*St*R)/(1-)Et :齡期混凝土彈性模量,Et = E0 (1e-0。09t):混凝土的線膨脹系數(shù),取1.010-5T:混凝土的齡期溫差;St :考慮徐變影響的松弛系26、數(shù),取0。3;R :混凝土的外約束系數(shù),本工程為一般地基,取0.3;:混凝土的泊松比,取0。15;計算t=3天時的溫差控制參數(shù),Et =0。564104N/mm2設此時混凝土的實際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20,即受拉應力為設計受拉強度1。1Mpa的20%為0。22Mpa,經(jīng)計算,當混凝土實體的內外溫差等于37攝氏度時,達到極限受拉強度。規(guī)程和我們的方案規(guī)定內外溫差不允許超過25攝氏度,所以溫差應力小于混凝土齡期極限受拉強度。不會出現(xiàn)溫差應力引起的裂縫。 目 錄一、編制依據(jù):1二、分項工程概況及施工條件:1三、施工準備:2(一)技術準備:(以底板為對象)2(二)生產準備:5四、施工總體布置:7五、底板部位混凝土施工流程及操作工藝:8六、混凝土工程質量控制點及技術措施:10九、消防、安全及文明施工注意事項:14九、計算.16十、附圖。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