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橋墩基樁船舶撞損夾克法水下維修加固專項施工方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77462
2023-06-15
18頁
685.59KB
1、xx年xx市Gxx國道xx市xx大橋船舶撞損維修加固工程夾克法維修基樁專項施工方案xx公司xx年x月x日目 錄第一章 工程概況一、工程概況二、編制依據和原則三、施工計劃四、投入人員設備第二章 夾克法施工一、主要維修材料及選用二、施工流程、工藝要點及操作方法三、驗收標準、內容第三章 質量保障措施第四章 施工安全保障措施第五章 事故應急搶救預案一、潛水作業淹溺事故應急救援程序二、急救醫療機構及路線圖三、聯系電話Gxx國道xx市xx大橋維修加固工程夾克法維修基樁專項施工方案第一章 工程概況一、工程概況根據住建部xx年3月8日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規定以及xx年5月17日以建辦質xx31號頒2、布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實施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規定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本工程夾克法維修基樁工程項目是“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可能影響工程施工安全,尚無國家、行業及地方技術標準的分部分項工程”,屬危大工程,特編制本專項施工方案。本工程位于xx市xx國道xx大橋上,2017年管理部門日常巡查發現大橋左幅(北半幅)通航孔兩側3#、4橋墩曾遭遇船舶撞擊,后經作業部門監測設計,對現在結構裂縫、立柱蓋梁傾斜、支座偏位、箱梁下沉等病害進行維修加固,其中北半幅3、4橋墩基樁進行夾克法水下維修加固,見下圖:二、編制依據和原則 1、編制依據施工圖設計;施工組織設計;現行相關法律、法規、3、規范性文件、標準、規范.2、編制原則堅持科學性、先進性、經濟性、合理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原則;安全生產,預防為主的原則;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原則;文明施工、環境保護的原則;堅持專業化作業與綜合管理相結合的原則.三、施工計劃定制材料15天(現已完成現場水下探摸、尺寸丈量),現場施工15天?,F場施工自頂升糾偏結束起計。預計開竣工時間為:xx年11月15日12月20日四、投入人員設備1、投入人員 潛水員4-6人,其他2人。2、投入設備設備名稱容量數量備注軟式潛水頭盔4干式潛水服4潛水臍帶4含信號繩空壓機0.9-1。2m31臺壓鉛4潛水電話4救生衣6施工平臺6m6m1可用船鏟刀5-8用于刮膠氣動角磨機44、打磨氣動起子4安裝不銹鋼釘心型攪拌器2攪拌水下環氧灌漿料高壓水槍1清洗結構表面水下拍攝像機2水下拍攝第二章 夾克法施工一、主要維修材料及選用1、玻纖套筒玻纖套筒是由玻璃纖維和聚合樹脂材料加工而成,其參數見下表序號項目指標 1 顏色白色、半透明色或定制 2 壁厚313mm,視要求確定 3吸水率(ASTM D570)1% 4極限抗拉強度(ASTM D-638)103MPa 5抗彎強度(ASTM D-796)172MPa 6彎曲彈性模量(ASTM D790)4823MPa 7巴氏硬度(ASTM D-2583)45本工程采用5mm后玻纖套筒,工廠化加工定制。2、多用途氫脂環氧灌漿料多用途氫脂環氧灌漿料5、是一種對濕氣不敏感的100固形物環氧灌漿料.它的配方經過特殊設計,可在水下固化,但是也可以在其他應用場合下使用,具有極佳的流動性、高強度和低吸收性.可以泵送或灌注到混凝土樁與玻纖套筒之間的空隙中,不需要排水。多用途氫脂環氧灌漿料性能參數序號項目指標1顏色深棕褐色2灌漿料抗壓強度ASTM C 579-B 法1 天30.3MPa3 天41。8MPa7 天58.6MPa3彈性壓縮模量ASTM C 4697 天17200MPa4密度1842kg/m35撓曲強度ASTM C 2937 天24。1MPaASTM C 3077 天15.2MPaASTM D 6387 天42。8MPa6灌漿料拉伸強度ASTM6、 C 3077 天15。2MPa7樹脂拉伸強度ASTM D 6387 天42。8MPa8拉伸粘結強度2.4MPa9收縮率ASTM C 5310.02%10吸收率ASTM C 4130.0811拌合灌漿料適用期21大約45分鐘3、無收縮不含金屬灌漿料無收縮不含金屬灌漿料的配方經過專門設計,可用于要求具有極好穩定性、完全排除塑性和干硬收縮且良好粘結性的水下混凝土修補工作。它是波特蘭水泥、骨料、腐蝕抑制劑和專用聚合物的混合料。當同水攪拌時,可形成一種可灌注或泵注到水中的粘合性無分離材料。無收縮不含金屬灌漿料性能參數序號項目指標1灌漿料ASTM C 109濃稠度液體水/FX2254L/25kg抗壓強度7、3天41。3MPa7天55.1MPa2灌漿料ASTM C 109濃稠度灌注或泵注水灰比最大0。30抗壓強度7天41.3MPa28天51。7MPa3固化時間23初凝時間大約為3-4h,應留出足夠時間進行澆筑和完全滲透4、材料的選用這里主要灌漿料的選用,是根據基樁受損(缺損)截面積大小來劃分的:橋墩截面損失率25的灌漿料采用“多用途氫脂環氧灌漿料”填充空隙,玻纖套筒與橋墩的空隙間隔為13mm.橋墩截面損失率25的灌漿料選用“無收縮不含金屬灌漿料”填充空隙,玻纖套筒與橋墩的空隙間隔為50mm。如果橋墩基樁截面積損失超過25,應考慮在玻纖套筒內植筋、綁扎鋼筋網,進行強度加固。本工程根據設計單位前期對基8、樁的探摸:系梁下均有均有約5.5m的鋼模板包裹(未取出原鉆孔樁護筒),鋼模板下緣至河床約1.5m;左幅4墩2樁東側鋼模板下至河床之間、有13根豎向主筋外露、箍筋全部露出;左幅3#墩2樁南側,近河床處有一根箍筋裸露10cm左右.據此初步結果判定,需要夾克法的4根基樁截面損失率均25%,選用“多用途氫脂環氧灌漿料”.進場后對此結果進一步探摸核實.二、施工流程、工藝要點及操作方法1、樁基礎“夾克法”維修加固施工工藝總體流程如下:現場踏勘定制材料作業平臺的搭設結構表面處理玻纖套筒安裝底部密封條安裝、封底灌漿料灌注灌漿料澆筑頂部封頂進入下一根樁施工2、現場踏勘在樁基礎“夾克法”維修加固前,需要踏勘工程現9、場實際情況,掌握第一手現場資料,資料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了解現場施工環境,查勘要夾克法樁的具體位置,觀察航道船的密度及大小,有整體直觀概念;查勘上下游原有結構物情況:下游1。8Km有農橋1座、上游共3座橋,分別是1.1Km有S336薛瑤大橋、1.9KmG40高速公路大橋、3。2Km農橋1座,到如海運河入江口XX閘7Km,橋的跨徑均為30m左右;如海運河唯一閘口在入江口的XX閘,在橋位上游7Km處,該閘無動力調節功能,只能依長江潮水高低開閉閘進行調節運河水位;XX閘建成于1959年,14孔節制孔,寬4m,第15孔(最右側)為通航孔11m寬,正常情況下,每天根據潮水情況開2次閘,船舶密度不大。10、3、現場探摸、丈量、定制材料在定制材料前,應進行現場上下探摸,掌握樁基信息,包括所要維修加固區域的樁基直徑是否與設計一致,特別是鋼模板下緣至河床線的這一段,查明病害情況;上下探摸、每間隔40cm丈量樁基周長,結合施工圖紙確定玻纖套筒的定制長度及周長,玻纖套筒高度,上下留有40-60cm余量,周長宜較設計值或實際樁周長放大些,以便現場能夠試安裝和裁剪;根據探摸、丈量情況,估算灌漿料的用量,灌漿料的進量要在設計值的基礎上考慮富余量.如缺陷的位置和范圍與圖紙嚴重不符,要及時上報業主和監理。4、作業平臺的搭設本作業平臺,僅為了夾克法施工時,作為拌料灌注人員操作平臺,依附于原系梁,從兩岸下水,在通航孔外11、側布設、固定,可用臨時船舶、亦可用浮筒拼搭簡易平臺。5、結構表面處理在安裝玻纖套筒前,需進行結構表面處理,對上部鋼模板部分,先由潛水員用高壓水槍沖洗基樁表面青苔、水下生物等附著物,再用水下角磨機對上部鋼模板表面進行打磨除銹;對于鋼模板以下的混凝土表面,高壓水槍沖洗表面、水下角磨機打磨裸露在外的鋼筋表層,用手持式氣動鑿毛機鑿除松散、破損的混凝土表面。特別是鋼模板下緣與混凝土交界處,應重點鑿除、清理,不得遺漏。結構表面處理后,靜置一段時間后、由潛水員采用水下攝像機對鑿毛效果進行攝像拍照,以確認處理效果。6、玻纖套筒安裝在對結構表面處理效果完成監理或者業主驗收后,進行玻纖套筒的安裝工作。玻纖套筒現場12、確定尺寸后均由廠家預制生產,運到現場后檢查尺寸,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加固時先在套筒的鎖扣槽內注入水下環氧封口膠. 將緊固帶綁扎在所需維修區域上方的墩柱上,用纜繩將玻纖套筒定位住,然后將玻纖套筒展開,并圍繞包裹橋墩,玻纖套筒與樁基的距離(約1.3cm)由嵌入在玻纖套筒上的限位器控制,潛水員將玻纖套筒安裝在合適的位置(套筒的長度是在損壞區域上下各延長4060cm),使用緊固帶臨時固定套筒。每隔15cm,使用不銹鋼自攻螺絲緊固套筒鎖扣處。 7、底部密封條安裝、封底灌漿料灌注在底部25mm,使用可壓縮密封條封底,使樁基與玻纖套筒底部之間不允許有空隙,不得漏漿,然后使用封底膠對玻纖套筒底部和與系梁結合部13、位進行密封。 第一次灌注水下多用途氫脂環氧灌漿料,采用高位漏斗重力灌漿法,灌注15cm高后暫停,待灌漿料固化(即常溫21時約45分鐘)后,再進行二次灌注. 8、灌漿料澆筑等封底灌漿料固化后,可進行第二次水下氫脂環氧灌漿料的灌注,為了不使玻纖套筒炸開,每次灌注高度控制在2。53m,待硬化后再進行灌注,直至筒內全部填滿(頂5cm預留不灌注)。 9、頂部封頂待套筒內灌漿料灌至距套筒口5cm位置時,停止灌注,頂部5cm采用封口膠進行密封。待灌漿料全部固化后,拆除緊固帶,進入下根樁施工。本工程基樁加固玻纖套筒頂面與新系梁底面齊平,與原系梁底面距離控制20cm.結合本工程實際情況,為了提高工作效率,采用414、根樁(31、3#-2、4-2、4#-1)工序間流水作業,打磨、安裝、封堵、灌注(每次不超過3m)依次進行,直至完工.三、驗收標準、內容材料的各項技術要求符合國家現行標準規定和設計要求,并能出具國家權威機構提供的檢測報告。1、主要材料驗收標準玻纖套筒玻纖套筒材料進場后應按照GB/T1447-2005及GB507282011技術標準對其拉伸強度、彎曲強度、吸水率等進行復檢。現場施工完畢后應按照GB50550及GB50728等進行正拉粘結強度現場檢測.水下環氧灌漿料水下環氧灌漿料材料進場后需按照GB/T2567-2008、JGJ/T702009等規范對其拉伸強度、彎曲強度、抗壓強度等進行復檢,同時現15、場施工完畢后應按照GB50550及GB50728等正拉粘結強度現場檢測。2、現場實測項目水下玻纖套筒加固法實測項目項次檢查項目合格標準檢查方法頻率1基面處理情況裸露鋼筋除銹,松散混凝土清除,磨毛、干凈目測或采用水下攝像頭全部2玻纖套筒尺寸誤差尺寸偏差30mm鋼尺測量全部3玻纖套筒厚度誤差厚度偏差0.5mm鋼尺測量全部4灌漿料厚度誤差15mm3。0mm鋼尺測量每構件3處5灌漿料灌注質量空鼓面積之和與總粘貼面積之比小于1%小錘敲擊法全部或抽樣灌漿料用量大于1.2倍的理論用量臺秤或量筒測量全部套筒、灌漿料與混凝土的粘結強度大于1.2MPa鉆芯取樣,現場檢測抽樣第三章 質量保障措施夾克法基樁加固,除嚴16、格按照施工圖設計、規范施工,遵照施工組織設計質量保障措施施工外,具體還應做到如下幾點:1、基面打磨、清理要徹底,確保粘結力;2、封底要牢固、嚴密,不得漏漿;3、灌漿要徐徐漸進,特別是在病害探摸檢查有上翻空洞(鋼護筒與砼間)時,要小心灌注,確??斩刺顫M密實,需要時經監理確認可在鋼護筒空洞上方開洞;4、玻纖套筒接頭要嚴密,在接頭部位灌漿要分層,硬化后再灌注,避免撐破漏漿;5、因在水下施工,其他人員、設備不好下水親自查勘、丈量、檢測,因此,潛水員水下施工要有較強的責任心,盡量多、盡量清晰的拍攝圖像資料,把良心工程真正做好.其他質量保障措施詳見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第四章 施工安全保障措施綜合施工安全保17、障措施,詳見本工程施工圖設計,這里只強調潛水員水下作業。1、潛水作業均在白天進行。2、有潛水員水下作業時,不得有船舶通過.如海運河雖為航道,但通過船只遠遠超過航道等級規定的噸位。3、潛水作業,要報海事部門核準,有有效的護航情況下作業。 4、潛水作業要遵守以下基本原則 身體及精神均需在最好的狀態;檢查裝備情況,狀況良好方可使用遵守潛伴制,避免單獨潛水;水肺潛水過程中不要屏氣;上升過程中的速度不能超過每分鐘 18 米;潛水3米以下禁用耳塞,在耳內感到疼痛前,須使耳壓平衡;遵守潛水深度限制,盡量避免深度超過 30 米( 100 英尺),絕不可超過 39 米。水肺潛水須保持普通、正常的呼吸,不要做超呼18、吸的動作;完全離水(上岸)后才拿除蛙鞋,面罩,呼吸管。第五章 事故應急搶救預案事故應急搶救預案詳見本工程施工圖設計。一、潛水作業淹溺事故應急救援程序發現有人員溺水時,必須第一時間電話通知120急救中心,同時盡快將溺水者救上岸.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應迅速設法將潛水員拉上岸或者另外一名潛水者盡快下水將溺水的潛水員拖上岸,設法迅速將其從水中救出后,呼吸、心跳停止者用心肺復蘇技術堅持搶救,受過水中搶救訓練者可在水中搶救。施救者如不懂得水中施救和不了解現場水情,不可輕易下水,可充分利用現場器材,如繩、竿、救生圈等救人。將溺水者平放在地面,迅速撬開其口腔,清除其口腔和鼻腔異物,如淤泥、雜草等,使其呼吸19、道保持通暢。若口對口人工呼吸因異物阻塞發生困難時,可用手指除去,如欲排除氣道內的液體,推薦采用吸引的方法,其他方法如腹部沖擊法具有潛在危險,故不推薦使用。倒出腹腔內吸入物,倒水方法:將溺水者置于搶救者屈膝的大腿上,頭部朝下,按壓其背部迫使呼吸道和胃里的吸入物排出。在搶救溺水者時不應因“倒水”而延誤搶救時間,更不應僅“倒水”而不用心肺復蘇技術進行搶救.當溺水者呼吸停止或極為微弱時,應立即實施人工呼吸法,必要時施行胸外心臟按壓法。在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按壓時,溺水者會出現嘔吐,如嘔吐,則將其頭部偏向一側,用手指、手帕或吸引的方法去除嘔吐物。對溺水者搬動時如存在頸椎、脊柱損傷,應固定頭、頸和軀干在同一20、直線上。值長(班長)、醫務室接到報警電話后,應迅速按本預案的職責范圍報告應急領導小組和有關部門,發出救援指令,佩戴搶救器具,趕往事故現場;各級人員到達事故現場,應根據事故狀態和程度做出相應的應急決定,同時展開積極的救援方法,保證救援工作的及時性;做好對危急事件現場的安全管理,避免由于混亂造成系列不安全的次生事故發生。人事保衛部人員應對事故現場采取必要的交通管制和隔離,保障救援工作順利進行。應急領導小組根據現場情況,必要時聯系地方水上救援機構,調動一切施救設備設施進行協同施救。按相關信息報送規定及時向上級匯報。發生事故的部門要迅速查明溺水事故發生的原因及過程,搶險過程口頭報告;事態平息后書面報告;經過現場采取急救措施,發生事故的部門有關人員配合醫務人員將傷者送往醫院,做進一步的救護和觀察直至結束;當事故控制后,在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的領導下,事件調查組迅速做好事故原因的調查,及時上報和防范措施的制訂。二、急救醫療機構及路線圖經現場考察,距施工地點距離較近、交通方便、層次分明的醫院,見下圖:小問題,就近醫療救治,大問題,有三甲醫院xx市第一人民醫院。三、聯系電話1、海事求救電話:123952、醫院救護中心:120 3、應急報警:110 4、施工單位24小時值班熱線組 長: x 副組長: x成 員: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