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建農民安置小區項目工程軟弱層換填施工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77847
2023-06-15
14頁
154.04KB
1、 統建農民安置小區(xx綠洲)項目工程施工總承包軟弱層換填施工方案 目錄一、工程概況3二、施工依據3三、地質、設計及現場簡介:3四、施工工藝5五、施工測量6六、施工準備6七、軟弱層開挖施工方法7八、換填施工方法7 1、 級配連砂石換填工藝流程及施工方法:7 2、混凝土換填模板工藝流程及施工方法8九、施工質量控制12十、施工安全技術措施12十一、環境保護措施13十二、技術措施13十三、附換填區域圖13一、工程概況 1、本工程為xxxx新區xx有限公司投資新建的xx縣xx鎮統建農民安置小區(xx綠洲)工程12號樓、3號樓(含2個物管用房)、5號10號樓、11號樓(含2個物管用房)、12號樓、13號2、樓、15號樓、16號樓(含物管用房)、1720號樓、A地塊地下室、B地塊地下室、A地塊生活垃圾壓縮中轉站、B地塊生活垃圾壓縮中轉站、小區道路、地上停車位、全民健身場所、路燈。 2、本工程位于xx市xx縣xx鎮。 3、基坑規模:開挖面積:71162.3,開挖深度:67米.二、施工依據 1、根據甲方提供的地勘報告、設計圖、施工現場現狀平面布置圖 2、地基與基礎工程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220023、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 5030020134、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 33-2012 5、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三、地質、設計及現場簡介: 1、地質情況: 根據xx建筑設計3、有限公司設計,本工程采用墻下條型基礎+獨立基礎+抗浮板,以稍密卵石層作為持力層,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k350kPa. 2、開挖情況:本工程基坑開挖過程中,開挖至設計基底標高時,A地塊、B地塊出現局部軟弱層,由于土質較差且復雜,需設計、地勘等相關單位共同商定處理意見。 3、開挖方案確定: 經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勘察單位、設計單位及施工單位共同對現場情況勘察,并最終做出如下施工方案:A、B地塊基底標高不變,將軟弱層全部挖除外運,至稍密卵石層或密實卵石層后,區域面積較大能滿足機械運轉操作采用天然級配砂卵石換填法換填,區域面積較小不能滿足機械運轉操作時采用C15素混凝土換填法換填,并達到設計要求。地基4、處理后,承載力特征值達到350Kpa,壓縮變形模量達到25Es29Mpa。(附表)地基中地層情況及力學指標 指標土名狀態或密實度天然重度(KN/m3)承載力特征值fak(kPa)變形模量Eo(MPa)壓縮模量Es(MPa)內摩擦角K()內聚力標準值Ck(kPa)地基基床系數K(KN/m)雜填土松散18.0/3。018/素填土稍密19.260/4.0810。00/耕土松散18。650/5.01015。00/粉質粘土可塑19.6140/5.31431。00/粉土稍密密實19.4100/4.812.520。00/粘土可塑19。8160/6.11640。00/細砂松散19.090/6。015/中砂松散5、19.01205。58。018/卵石土松散19。518015.017。522/2.04104稍密21.035025.027。035/3.60104中密22。055037.541.039/6.60104密實22。575047。560.843/8.001044、換填具體要求如下:4.1天然級配砂卵石換填 a、天然級配砂卵石換填碾壓夯實至設計標高,處理后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350 Kpa。 b、天然級配砂卵石換填時應分層碾壓夯實,每層碾壓厚度不大于500mm. c、天然級配砂卵石換填后應按規范要求進行靜載檢測試驗,要求天然級配砂卵石承載力特征值不小于350 Kpa. 4。2混凝土換填 a、混凝土換填采6、用C15標號素混凝土換填至設計標高,換填后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350 Kpa。 b、C15素混凝土換填為了均衡地基承載力采取斜面放階原槽分層澆筑法,階梯置于原狀卵石層上,斜面坡度控制在1:61:10之間,放階寬度控制1m1。5m之間,放階高度控制300mm500mm之間,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采取自下而上分層澆筑,每層厚度300500mm向上推進,直至設計基底標高,放階數量視換填區域深度而定,操作時注意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振搗密實,每層混凝土之間間隔澆筑時間控制在3h內,混凝土澆筑前將階梯松散卵石清除干凈后方可澆筑混凝土. c、C15素混凝土換填后地基承載力特征值不小于350 Kpa.四、施工工藝 17、天然級配砂卵石換填施工工藝放線開挖軟弱層二次釬探驗槽基底壓實換填天然級配砂卵石分層碾壓夯實密實度檢測和靜荷載檢測驗收 2、C15素混凝土換填施工工藝放線開挖軟弱層二次釬探驗槽基底壓實清除松散卵石換填C15素混凝土振搗密實驗收五、施工測量開挖基坑前應根據現場控制點,定出換填區域,作為開挖的依據。用鋼卷尺丈量開挖的寬度和長度,書面報請建設單位、監理單位、過控單位等相關單位復核,確認簽字后開始開挖,將各邊開挖線及控制標高引至基坑周圍,并用紅油漆做上標記,便于控制.六、施工準備1、技術準備:首先做好技術交底和施工方法.2、材料準備:天然級配砂卵石、C15素混凝土運到現場,請監理工程師對天然級配砂卵石8、C15素混凝土抽樣驗收.3、施工機械及工具:3.1、反鏟挖掘機2臺;3.2、推土機1臺3。3、自卸汽車運料機8臺3.4、20T壓路機一臺配合天然級配砂卵石換填施工3.5、水準儀臺3.6、經緯儀臺3。7、插入式振動棒3臺七、軟弱層開挖施工方法1、根據設計施工圖要求,請地勘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建設單位、過控單位現場勘驗確認軟弱層開挖前方案確定,各相關單位對軟弱層開挖方案確認后,方可開挖。2、軟弱層開挖采用SK260LG型履帶式挖機將基坑內軟弱層挖運出場,開挖至稍密卵石層或以上卵石層. 3、軟弱層開挖完畢后,現場施工員與資料員對完成面做再次釬探,并請監理單位現場旁站,資料員做好釬探記錄,釬探9、完成后請監理單位、建設單位、過控單位、地勘單位、設計單位等進行現場抄測,收方計量.抄測計量資料準備完善、簽字齊全并及時上報確認。 八、換填施工方法1、 天然級配砂卵石換填工藝流程及施工方法:1.1、填料前應將基坑底的垃圾雜物等清理干凈;必須清理到基礎底面標高,將回落的松散物等清除干凈。1.2、檢驗天然級配砂卵石料是否符合要求. 1.3、回填天然級配砂卵石應分層鋪攤,每層虛鋪厚度不大于500mm,基底鋪攤平整好后用壓路機(20T)碾壓密實(振動)。重復上述工序逐層回填至設計基底標高。 1。4每層采用20T壓路機加震動前進后退式壓實方法,每輪回套壓碾輪長度的三分之一,轉角處應反復碾壓,不得漏壓,壓10、實遍數不能小于三遍,施工完畢注意成平保護。1.5、深淺兩基坑相連時,應先填夯深基坑,填至淺基坑標高時,再與淺基坑一起填夯。如必須分段填夯時,交接處應填成階梯形,上下層錯縫距離不小于1000mm。1。6、基坑換填應在相對兩側或四周同時進行. 1。7、換填天然級配砂卵石每層填實后,再進行下一層的換填。填筑全部完成后,應進行表面拉線找平,凡超出允許偏差的地方,及時依線鏟平;凡低于標準高程的地方應補料夯實。 1.8、砂卵石分層鋪設碾壓密實后報有資質的檢測單位進行壓實度檢測和靜荷載檢測,壓縮變形模量必須達到25Es29Mpa,承載力特征值必須達到350Kpa,合格后進行下道工序。 2、混凝土換填模板工藝11、流程及施工方法1、混凝土換填模板支撐方法1。1由于本工程采用C15素混凝土進行換填至基礎設計標高,工程中標高變化大(如電梯井、積水坑、標高變化剖面等),在標高變化處用A48鋼管、50100木方、15厚覆膜板。在模板支撐好后,模板底腳用砂漿或砼封腳縫。在模板架上部用足夠重的重物或鋼管壓住支撐系統,以免模板上浮。在模板支撐時,嚴格按圖紙設計支設模板,預留電梯井、積水坑等基礎所需空間.1。2先將砼澆筑到電梯井或積水坑底標高處,模板工在有標高變化的斷面預埋鋼管,以便模板支撐,待模板支撐牢固后,再第二次澆筑砼,如遇標高變化,在預埋鋼管作為模板支撐.具體詳見附圖2、混凝土換填方法2.1每一澆筑帶內混凝土采12、取斜面放階分層原槽澆筑方法,斜面坡度控制在1:61:10之間,放階寬度控制1m1。5m之間,放階高度每階控制300mm500mm,放階數量視換填區域深度而定,澆筑過程中采取自下而上分層澆筑,每層厚度300500mm向上推進,直至澆筑結束,操作時注意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振搗密實,每層混凝土之間間隔澆筑時間控制在3h內,混凝土澆筑前將階梯松散卵石清除干凈后方可澆筑混凝土。分層示意圖如下: 2。2混凝土的振搗:在每一澆筑帶前布置3臺插入式振搗棒,澆筑過程中振搗引流,為防止集中堆料,先振搗出料的混凝土,使其形成自然坡度,然后行列式由下而上再全面振搗,嚴格控制振搗時間,振動點間距和插入深度。在每個澆筑帶13、的前、后布置兩道振動棒,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點,主要解決上部混凝土的搗實。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腳處,確保下部混凝土的密實度。隨著混凝土澆筑工作的向前推進,振動棒也相應跟上,以確保整個高度混凝土的質量(如下圖)。2.3緊鄰基坑邊軟弱下臥層換填據現場實際情況和地勘資料,確定換填部位及換填深度,在換填區域內分格分段施工,回填時從低處向高處逐層換填。換填區域開挖至稍密卵石層或以上卵石層。軟弱下臥層開挖完畢后,對完成面再次釬探,并請監理單位現場旁站,資料員做好釬探記錄,基底釬探無軟弱下臥層后,請監理單位、建設單位、過控單位等進行現場抄測,收方計量后,及時開始換填。換填分為第一階段換填和第二階段換填,為14、保證護壁安全,第一階段換填采用分格換填,每格3m3m,換填時采用間隔開挖及換填。在第一階段混凝土澆筑后方可進行第二階段大規模換填施工。在換填施工時,使基坑保持無水狀態。混凝土換填時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分格分段換填示意圖如下: 3。混凝土的表面處理3.1換填澆筑完成,混凝土初凝后,初步按墊層標高用長括尺括平,在終凝前用木抹抹平壓實,再用鐵板打壓數遍,以閉合收水裂縫.3.2由于換填混凝土厚度厚,面積大,用量大,收縮變形大。為盡量減少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產生的水化熱,降低混凝土入模溫度,應對配合比進行優化,并盡量降低混凝土原材料溫度,以使混凝土有較低的出機溫度。委托商砼站設計需提供的條件包括混凝土的類15、型、指定齡期混凝土的強度。3.3由于夏季施工氣溫較高,為減小混凝土的干縮率,應控制好混凝土的水灰比,商品混凝土澆筑時的坍落度應控制在18cm之間。考慮混凝土運輸車途中、現場等待時間不同,坍落度損失過大,澆筑現場應配備與配合比使用的相同的減水劑,由商砼廠家技術員根據混凝土實際性能進行現場調整.4、混凝土養護措施混凝土終凝后,采用先鋪一層塑料薄膜,并進行澆水養護,養護期不少于14晝夜。九、施工質量控制 1、填筑前,首先對回填段進行地形、剖面的測量復核,并把測量資料報送監理工程師復檢。其次對測量后的基槽進行基礎面的清理,然后報監理工程師進行回填前的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回填。 2、填筑時,對填筑段選派16、有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在現場填筑中進行監督并密切配合監理辦監督人員的工作。 3、回填前應將基槽的垃圾、雜物等清理干凈; 4、采用機械回填,機械碾壓的方法實施。 5、根據現場情況,換填時從低處向高處逐層回填,回填時應按規定分層鋪攤和夯實,壓實系數需0。97,每層虛鋪厚度500mm,每層鋪攤后,隨之整平、碾壓。十、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開工前要做好各級安全交底工作,根據本工程施工機械多,配合工種多的特點,由現場專職安全員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 2、現場專職安全員進行跟班作業,對發現的安全事故隱患應隨即予以排除. 3、現場出入口要設安全崗,配備專人指揮車輛,汽車司機要遵守交通法規有關規定,按指點路線行駛17、,按指定地點卸料。 4、現場施工機械,配合工種多,各類機械、各工種要遵守安全操作規程,注意相互間的安全距離。5、為保證現場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應沿基坑上口開挖線15m外設置安全警示標志。6、緊鄰基坑邊軟弱下臥層換填時,注意加強護壁監控,施工時觀察護壁有無裂縫出現、上口有無沉降現象出現.護壁有無位移的跡象。如發現有安全隱患,立即停止施工。十一、環境保護措施 1、配備灑水水管,對砂石等灑水或覆蓋,防止揚塵。 2、現場機械的噪聲控制應符合有關規定。 3、車輛運輸應加以覆蓋,防止遺灑。 4、防止機械漏油污染土地. 5、夜間施工時,采用定向燈罩防止光污染。十二、技術措施 1、大面積下沉:主要是未按質量要求施工,分層鋪設過厚、碾壓遍數不夠等。要嚴格執行操作工藝的要求。 2、局部下沉:邊緣和轉角處碾壓不實,留接槎沒按規定搭接和壓實。對邊角處碾壓不得遺漏. 3、級配不良:應配專業施工人員及時處理砂窩、石堆等問題,做到天然砂卵石級配良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19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