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項目商住樓基坑支護工程專項施工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78212
2023-06-15
13頁
122.54KB
1、xx(xx商貿xx項目)基坑支護工程深基坑專項施工單位: 編 制 人: 審 核 人: 審核日期: 目 錄第一節、 工程概況3第二節、 編制依據34第三節、 支護方案48第四節、 基坑變形監測及因周邊管廊沉降而采取的措施811第五節、 深基坑土方護壁坍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112一、工程概況1。1 xx項目工程位于xx市xx區xx街道辦蓉北路225號,東側為蓉北路(成彭高架),南側與天晨花溪碧(已建)一路之隔,西側現為廠房,北側為華美路,交通十分方便.1.2 本工程地下2層,規劃總建筑面積212900。00 m2 ,其中地上建筑面積157114.00 m2,地下建筑面積55786。00 m2。開挖2、后形成深度為5。39。1m的土質基坑。1.3 本工程為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基本靠紅線而建。建筑物周邊環境相當復雜,四周均有地下管廊及管線(其基礎埋深在914m之間,而且管廊側壁和頂部回填土質量較差),管廊距基坑東側、北側和南側均較近,對基坑安全影響較大,開挖過程存在不可預測的困難情況,因此深基坑支護有較大難度,必須在保證基坑安全的前提下,綜合考慮施工方案的經濟及施工安全。施工難度經多方案比較,綜合權衡,選擇了采用土釘墻和護壁樁相結合的支護方案,并在土方開挖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隨時調整方案,確保基坑安全。二、編制依據該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的編制主要依據:招標文件及圖紙;現行規范、規程以及現3、場實際情況。主要規范、規程如下: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02)建筑與市政降水工程技術規范(JGJ/T111-1998)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1999)基坑土釘支護技術規程(CCECE96:97)錨桿噴射混凝土支護技術規范(GB500862001)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1999)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三、支護方案該邊坡主要采用樁板墻、預應力錨索、樁間板構造錨桿、噴射砼面板支護組合的臨時性支護體系。總體上不能先開挖后支4、護,有放坡條件盡量采用放坡開挖,無放坡條件,需直立開挖,必需本著邊坡開挖、邊支護原則,分段分層施工、嚴禁無序開挖。流程為:施工樁-開挖3m左右施工第一排錨索-施工樁間板-第一排錨索張拉鎖定-繼續下開挖3m ,周而復始完成樁錨板-拉-挖流程,直至基坑開挖至地下室標高。1、各支護段樁砼強度為C30,樁徑為1.2m,抗滑樁嵌入擬建筑物基坑底標高以下不小于3m;樁上設置預應力錨索,各支護段樁間距詳見設計施工圖。2、樁頂設置連接梁(簡稱冠梁),冠梁寬度1。0m、高度0。8m。3、樁間板噴射砼強度為C20,最小厚度為80mm,掛網配筋雙層雙向8200200,加強配筋HRB400161000,面板加強鋼筋必5、須植入樁身不小于350mm。4、 樁施工為避免基坑大面積垮塌,選擇隔孔開挖,開挖時必須作好護壁,在錨索位置預埋150mm預埋管件,方向與錨索一致,傾角與錨索相同,樁身混凝土強度為C30。5、預應力錨索鉆孔深度應超過實際孔內錨索長度0。5-1.0m,定位偏差不大于100mm,偏斜度不大于5%,孔樁偏差不大于5mm,錨固段必須位于中風化泥巖地層,長度見各支護剖面,鉆孔完成后,采用高壓空氣清洗鉆孔內石屑,隨后安置錨索,定位裝置每2m設置一個,保證錨索居中,錨索注漿應將壓漿管伸至孔底(距孔底宜為100 mm)。灌漿材料應按實驗室提供配合比進行施工。本設計預應力錨索制作時自由段設四層防護,即船底漆、刷黃6、油、外套塑料管和M30水泥砂漿。待水泥砂漿和混凝土墊墩強度達到85后,方可進行錨索張拉.預應錨索張拉前,應對張拉設備進行標定,張拉應按規定程序進行,在編排張拉順序時,應考慮相臨錨孔預應力錨索張拉影響。正式張拉前應取20設計張拉荷載,對其預拉12次,使其各部位接觸緊密,鋼絞線完全平直。正式張拉時,宜分二次四級進行,第一次張拉第一、二級,第二次張拉第三、四級,兩次張拉的時間不少于15分鐘,兩次張拉的時間間隔不少于3天,每級張拉的拉力按設計預應力的1/4遞增,超張拉10%后,恒載10分鐘,待無變化鎖定,張拉時監理工程師應旁站,并及時簽證.鎖定后如在48小時內發現預應力損失,應進行預應力補償張拉,最后7、采用鋼筋網罩級C30細石混凝土封閉錨頭。6、C30冠梁級樁砼施工按混凝土施工規范進行施工,樁通長配置縱筋應錨入冠梁不小于30d。7、樁間砼板厚度為80mm,強度為C20應分段分層進行施工,鋼筋保護層厚度不得小于30mm,鋼筋上下搭接可靠,長度不得小于300mm。鋼筋砼面板根據情況可用噴射混凝土,或現澆混凝土,終凝24小時后,應噴水養護,養護時間根據氣溫確定,一般不少于7天,氣溫低于5時不得噴水養護.8、 樁間空間距為1.5m,樁間土由于結構松散,樁間采用掛8、250*250鋼筋網,網筋外鋪設加強筋HRB400 161000,樁間噴射C20砼,厚度8mm,上層砼面層強度達到設計強度70%后方可進8、行下層土方開挖;護壁體系頂地面進行砼封閉至紅線圍墻,有條件時應砼封閉2倍基坑深度地面范圍;樁深主筋通長筋全部錨入冠梁;樁間支護主筋可與轉身通過植筋L=100d進行連接.9、 9、樁間板上根據水體情況設置坡面設泄水管,將邊坡體內滯水排出,泄水孔按梅花形交錯排列,1000*1000間距,泄水也采用100PVC塑料管制作安裝,外斜率為5.10、根據巖土工程信息化施工的要求,如施工過程中發現巖土構成與設計差別較大,應進行設計修改后再進行邊坡支護施工。主要內容:內力計算方法增量法規范與規程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 JGJ 120-99基坑等級二級基坑側壁重要性系數01。00基坑深度H(m)10.75嵌固深度9、(m)3。000樁頂標高(m)516.7樁截面類型圓形排樁支護: 四、基坑變形監測及因周邊管廊沉降而采取的措施4。1 監測目的:基坑工程是一個動態變化的復雜系統,不確定因素太多,僅僅依靠理論分析和經驗估計難以保證工程安全施工,因此在建筑基坑的施工及使用期間,及時發現并時時掌握建筑基坑及周邊建筑物的各項變形特征,并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基坑的安全穩定性,保證基坑工程安全施工。深基坑施工時,四周均有影響施工的因素存在:北側為道路,經常有重車通過,對護坡有沖擊荷載。因此,對基坑的時時觀測監控,能夠及時掌握情況,基坑的安全才有保證.4.2 監測方法:根據擬建場區的地質水文條件,基坑周邊10、環境及本基坑工程的具體特點,除對基坑進行常規的變形和沉降觀測外,本基坑工程對基坑邊坡的水平位移變形進行重點監測。4。2。1 基坑沉降、位移觀測:本次沉降監測建立一個相對獨立的測量控制網,在遠離擬建建筑物100m外選取兩座基點,作為測量周圍建筑物沉降監測點起始點。在對基坑進行降水之前開始第一次測量,其數據作為以后測量成果計算的起始數據,并用其分析與判斷沉降變化,土方工程實施后每2天監測1次,必要時1天1次。由于擬建建筑物基礎埋深大,為了保護周圍建筑物及道路管線的安全,防止發生沉降,還應對道路管線和建筑物進行沉降觀測.4。2。2 基坑邊坡水平位移觀測:基坑邊坡水平位移觀測點的布置:沿基坑平面布設111、0個位置,每個位置豎向各設四個點,9.00m以上的土釘墻頂部和中部各設一個點,9。00m以下的護坡樁在冠梁上和其中部各設一個點,對支護結構水平變形進行監測。用于水平位移監測的基準點,為了防止因其本身的變化而影響到觀測結果,均不宜少于2個,并在施工中要進行嚴加保護。監測所使用的經緯儀,要求其精度不低于J6級,在進行監測前,要嚴格校驗儀器,確保觀測精度。做好觀測點后,讀取各觀測點的初始值,并填寫記錄,隨著基坑逐步開挖,分別讀取各測點的當前數值,取得當前變形量.一旦發現緊急情況,要立即上報,馬上采取相應措施。根據地質土層情況,基坑開挖深度及相關變形觀測經驗,本工程基坑位移變形的“安全警報值”為:2c12、m。同一測點的變形速率,連續三天不大于2mm/d.4。3 基坑工程變形監測時間:變形監測時間為,從基坑開挖到施工至槽底,基礎底板澆筑完畢之前,為每天一次,時間為上午800900之間,以后為每3天一次,直至基礎回填施工完畢。如在觀測過程中,發現變形有突增情況時,則要增加監測的次數。4.4 基坑變形控制措施:深基坑施工過程中,若發現異常情況,應加強觀測,及時整理分析觀測結果,并向相關單位反饋,及時消除了基坑護壁不穩定因素,以保證邊坡安全。五、深基坑土方護壁坍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目的為了預防施工現場深基坑土方坍塌事故的發生,并對發生和可能發生的緊急情況進行預防和控制,以便緊急情況下做出響應,最大13、限度地減少緊急情況或事故可能帶來的職業人身安全方面危害,為了加強管理,公司特制定本預案。(2)適應范圍施工現場。(3)組織機構和職責 質安部負責預案的組織實施。 工程部、綜管處及項目經理積極配合。(4)應急響應程序)報警和接警處置程序當接到事故報警后,迅速組織安全防護救護組人員行動,首先報告上級領導或部門負責人,及時打電話通知公安及救護部門。 報急救120,報警時不能慌亂,口詞清楚,準確無誤. 說明出事地點,詳細街道名稱,門牌號或單位工地名稱。 講清楚傷者的傷情及出事原因。 派人迅速到三岔路口,給救護車引路.2)應急準備,疏散的組織程序和措施 了解和掌握坍塌事故發生時,本崗位本部門應爭取的應急14、措施,以免遇事慌亂。 配置應急急救的相關機械設備及醫療器材。 所有員工應了解應急預案程序,在緊急狀態時及時有效地采取措施。3)搶救坍塌土方傷員及防止基坑再次垮塌的程序和措施 要根據平時分工,協調行動。 現場工長或項目經理要及時判明坍塌原因,首先將可能繼續坍塌地方用現場木樁或木架支撐住,盡快有效地制止住坍塌現象. 迅速組織搶救組人員,在最短時間內用木具或雙手從坍塌的土方中救出傷員. 檢查傷者受傷程度,及時護理和搶救險,在搶救險傷員的過程中要按照醫護人員的要求搶救險傷者,最大程度延續傷者的生存時間,減少總傷亡率。傷員完全救出時采用反壓法,就近挖掘土石方進行回填垮塌處,讓垮塌影響范圍盡量減少.4)通訊聯絡、安全防護救護的程序和措施 報急救120。 報告有關領導和與有關部門聯系,打120救護。 準備擔架,搶救人員用木具、木架、木樁等。 維護好現場秩序.(5)應急救援物資序號名 稱單位數量備注1汽車輛22消防栓個43消防皮帶卷104滅火器(干粉)個305絕緣手套副86對講機只107強光燈只108急救箱只29救援麻繩捆410擔架副211安全帽個6012安全帶根3013普通口罩副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