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通道及灌溉涵洞工程施工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78233
2023-06-15
14頁
76.21KB
1、涵洞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xx鐵路涵洞xx段xx一公司管段內有多處鄉村土路、公路及渠道與線路立交,故設計多座通道涵洞及灌溉涵洞,本標段涵洞設計全為鋼筋混凝土箱形涵,單孔孔徑有1.0m、1.5m、2。0m、3。0m、4。0m、5.0m、6。0m共7種,凈高分高邊墻、低邊墻兩類,涵洞凈高如下表:單孔涵洞凈高表 孔徑(m)項目 1。01.52。03.04.05。06。0高邊墻(m)1。62。02。53.55。3/4.75。35。3低邊墻(m)1。52。02.53.73。73。7本標段設計為I級鐵路,時速為200km/h.涵洞設計出口形式設計為無提高形式,均設置八字墻,適用于路基邊坡為1:1。5及1:12、.75兩種情況。涵身均為矩形框架,涵身基底按無基設計,出入口翼墻基礎設計為分離式基礎,設計荷載為中-荷載。涵身頂板頂面到軌底的最小高度為頂板不超出路肩。二、施工隊伍人員及設備配置為更好的對我標段進行管理,根據我標段線路較長的特點(正線長33。05km),故將本標段分為三個工區,每個工區設前線指揮所,每個指揮所由一個項目副經理兼任工區長,主管本工區的施工工作。每個工區配置專業的橋涵工程師、試驗工程師及測量工程師等人員,具體配置人員見下表。涵洞主要管理人員一覽表序號姓 名職 務職 稱備 注1梁成照分段現場主管高工2秦來艷分段現場主管工程師3徐芹松分段現場主管工程師4葉新文技術工程師工程師5劉 濤質3、檢工程師工程師6呂 彪試驗室主任工程師7孫志松測量隊長工程師8李博理安全部長工程師9胡亞軍技術員工程師10范業帥技術員工程師11趙志軍技術員助工12歐仁華技術員助工13張金濤技術員助工14舒 凱技術員助工15戴恩龍技術員助工16何恩保安全員17柯玉友安全員18來雙立安全員19孫漢平試驗員工程師20李達隆試驗員助工21王襄利試驗員工程師22謝兆敏測量員工程師23張 磊測量員助工24徐潤武測量員工程師每個工區根據涵洞數量的多少,確定上長場的施工隊伍。每個隊伍配備相應的施工人員及施工機械.每個隊伍配備施工人員及機械情況如下表:名稱施工階段施工階段機械進場人員進場設備名稱型號規格數量人數鋼筋調直機GT4、4-14115鋼筋切斷機GW401鋼筋彎曲機GQ401電焊機BX-501三、施工方法本標段涵洞施工采取就地灌注法施工。所用鋼筋統一在各工區指定的鋼筋加工廠內加工成型后運輸至現場綁扎或在涵洞施工現場加工后直接綁扎。混凝土施工內模、外模均采用鋼模板(2m2),配合部分小塊木模、竹膠板,混凝土用混凝土運輸車運至施工現場,底板采用混凝土運輸車配合滑槽直接入模,涵身混凝土采用串筒或吊車入模。每次施工長度按設計要求為35m,中間留沉落縫,沉落縫寬度為2cm。1、施工工藝見下圖:箱涵施工工藝流程圖。箱涵施工流程圖在墊層上測量放樣綁扎底板鋼筋立 模澆筑底板砼搭設內模支架,立墻身及頂板內模搭架綁扎部分墻身鋼筋綁5、扎墻身及頂板鋼筋養 護拆 模養 護底板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50%立外模板澆注墻身及頂板砼基礎開挖施工準備2施工準備A、施工用電靠近變壓器的涵洞就近使用變壓器供電;靠近村莊的涵洞計劃與村民協商,臨時使用村民生活用電;其他地段采用發電機解決.B、施工用水靠近水井的地段采用水泵抽水至施工現場灌,無水井地段采用運輸車拉水。C、施工便道修筑施工便道至涵洞處,便道要求滿足混凝土運輸車行走條件.D、測量放樣復測導線點閉合后,進行基礎測量定位。首先準確測量出該涵洞的中心樁及左右側進出口樁,再確定出開挖輪廓線,基坑四周設置控制樁控制基坑方位、尺寸、標高控制樁設在比較穩固的位置,防止毀壞,便于施工過程進行復位。用水6、準儀測量涵洞左、中、右控制樁的地面高程確定基礎開挖深度。3、基坑開挖基坑采用人工配合機械開挖。先用機械開挖至離基底標高、基礎位置邊線位置1020cm處,然后改用人工開挖至基底位置,根據土質條件,現場確定基坑開挖邊坡坡度,開挖過程中,通過控制樁確保基坑方位、尺寸、符合設計要求,并通過測定標高控制好開挖深度。開挖后泥土不得堆放在基坑頂面,防止塌方,并且及時運至指定地點。在基坑頂面也要做好排水設施,防止基坑頂面水流倒流。根據地質條件,我標段范圍內基坑底線均無地下水。若有水時應該組織排水.基坑嚴禁超挖,挖到設計標高后,對基底進行夯實。4、基底處理根據設計給出資料,在有路基處理的地段,如已經進行了強夯、7、灰土樁、沖擊碾壓或碎石樁施工,就不需要再次進行地基灰土換填處理。若涵洞段基礎沒有進行地基處理,根據設計,涵洞基礎底部根據基底地質情況,分別換填11.5m厚3:7灰土.要求地基沉載力達到150KMPa。灰土計劃現場拌合.在生產過程中嚴格控制石灰質量及石灰比例,拌合均勻。填筑時,每層松鋪厚度控制在30cm以內,采用打夯機進行分層打夯,填筑完成后,做動力觸探試驗,證明地基沉載力到達設計要求后,才可施工涵洞墊層.5、墊層鋪筑根據設計,基底均鋪設10cm厚的混凝土墊層。在此同時,準備底板及基礎模板;按照設計圖紙加工底板及箱身鋼筋。6、底板及基礎施工本標段進入口節(系洞口向內2m范圍)設有涵身基礎,孔徑為8、1。0-2。0m的涵身基礎,設厚度1。25m混凝土聯合基礎(包括涵節板厚);孔徑為3。06。0m的涵身基礎,設厚度為1。0m混凝土聯合基礎(不包括涵節板厚)。中間涵節均設計為無基。墊層驗收合格后,安裝底板鋼筋及30cm箱身模板,底板鋼筋綁扎必須將兩側邊墻的豎筋一塊綁扎到位,采取適宜的固定底板上、下層鋼筋及邊墻鋼筋的定位措施,做好底板下層鋼筋的支墊,保證底層鋼筋的保護層厚度。待鋼筋、模板驗收合格后,立即組織人員澆筑35#砼(我標段砼采用集中拌和站,用混凝土運輸灌車運輸至工地現場,插入式振動棒振搗密實;底板頂面采用平板振動器振搗),并隨機制取試件。7、箱身模板及鋼筋施工待底板砼強度達到設計50時進9、行涵洞內側的鋼管支撐搭設和內側模板及頂模板安裝, 內側模板及頂模板采用大塊剛模板施工,之后進行側身、頂板鋼筋的安裝,側身鋼筋的搭設和焊接應滿足設計圖紙及規范要求,鋼筋安裝質量經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后,再進行側身模板安裝。內模支架采用碗扣式支架,縱橫剪刀撐加固,在支架頂部鋪設方木和底模.內模安立后,即可綁扎邊墻及頂板鋼筋,頂板兩層鋼筋間設立支架體系,確保施工中頂層鋼筋不發生凹陷變位。鋼筋綁扎完畢并經自檢,監理復驗合格、簽證后,即可安設外模.外模采用制式鋼模板,邊墻內外模按砼灌注受力情況設置16拉桿,采用20塑料管防護拉桿,以確保所有拉桿均能拆除。模板立好后對結構尺寸、中心位置、標高、拼接質量、平整10、度進行檢查,保證其在誤差允許范圍之內。要對其穩固性進行檢查,防止在施工中模板跑模、漲模。8、箱身及頂板澆筑模板、鋼筋驗收合格后,可進行涵洞側墻和頂板砼澆筑,由于小型構造物的砼方量少,我部采用攪拌運輸車運送至工地,吊車或串筒入模,側身砼應分層對稱澆筑,每層厚度50cm,采用插入式振動棒振搗密實,不得漏振、強振,直到砼不冒氣泡為止,防止出現分層離析現象,插入式振動棒移動間距不應超過振動棒作用半徑的1.5倍;與側模保持510cm的距離每一處振搗完畢后應邊振動邊徐徐提出振動棒,避免振動棒碰撞模板、鋼筋及其他預埋件;頂板砼采用插入式和平板式振動器配合使用,隨機抽取試件.由于部分涵洞墻身較薄,只有16cm11、左右,在澆筑墻身混凝土時要特別注意,振動棒需要選用30型號,在搗固過程中嚴禁碰撞模板等。9、砼養生在進入冬季施工前,砼收漿后盡快養生,本工程施工工期在冬季,養護嚴格按照冬季施工進行養護,涵洞混凝土采用暖棚法養護。 10、拆模拆模,側模在砼強度達到2.5MPa時即可拆除,承重模板需要在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70%以上方可拆除。11、涵頂帽石施工為保證涵頂帽石的施工,在涵身外測帽石處,設混凝土小支墩,小支墩在涵身施工后現場澆筑。臺帽模板采用木模,采用方木加固,支撐采用50輪扣式腳手架,便于調節。臺帽砼灌注采用一次灌注,砼灌注技術要求同上。12、防水層及沉落縫施工箱體的邊墻及頂部防水層,是箱涵安全使用極12、其重要的設施,將按設計要求嚴格控制防水材料質量和施工工藝,做到涂刷均勻、粘貼齊全、密貼、粘合良好、搭接嚴密、長度合格,并按要求認真做好防水層的防護設施,確保使用中不發生滲漏。其中甲種防水層表層采用M30鋼絲網水泥砂漿,厚3cm,中層采用薄膜加筋防水卷材和再生橡膠防水涂料,底層為M10水泥砂漿墊層.也可以采用“二布三涂再生橡膠瀝青冷作防水層。丙種防水層采用不透水土保護層加再生橡膠防水涂料。設計中涵洞每35m(一般為4m)留一道沉落縫,沉落縫寬2cm.墻身間沉落縫采用瀝青木板(也可使用聚苯乙烯板)填塞,沉落縫外側所貼防水帶為薄膜加筋防水卷材。出入口翼墻與洞身間沉落縫內塞M10水泥砂漿深15cm,中13、間若有空隙,填塞粘土或聚苯乙烯板.13、翼墻施工本標段翼墻采用分離基礎八字式,翼墻在平面上的躺開斜度為1:6左右,八字墻斜坡段的斜率按路基邊坡分別不同.翼墻設計均為C35混凝土。翼墻基礎及墻身具體施工方法同箱涵涵身施工。進出口砌筑采用M10的漿砌片石,砌筑片石和砂漿必須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砌體砂漿應飽滿,沉降縫直順。砌體表面線型直順、勾縫美觀,坡度順適。涵底鋪筑漿砌片石縫隙間填滿砂漿防止沖刷。 五、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1、施工前的準備工作一切就緒,軸線控制樁及水準點高程要定期復核。2、模板強度、平整度、光澤度均滿足規范要求;模板支架安裝偏差均應滿足規范要求即箱身及頂板偏差在10mm內。3、鋼筋原14、材料各項技術指標均滿足設計要求;并且按照規范要求抽檢試樣做力學性能試驗;鋼筋表面潔凈使用前將表面油漬、漆皮等清除干凈,鋼筋應平直無局部彎折;搭接采用電弧焊,主筋采用雙面焊,搭接長度不小于5d。4、砼拌和嚴格按照設計配比配料,原材料都必須是質檢部門試驗合格品;并且對骨料應經常檢測含水量,據以調整骨料用量和加水量;應現場檢查混凝土均勻性、在拌和點和澆筑點檢測砼的坍落度和制取試件;混凝土運輸到澆筑點時,檢查砼是否發生離析、嚴重泌水應進行二次攪拌,二次攪拌時不得隨意加水,確有必要可同時加水和水泥保持水灰比不變。5、混凝土澆筑箱身時,應通過串筒下落;振搗混凝土不得漏振、少振,澆筑層厚應符合設計要求;混凝15、土澆筑時應填寫混凝土施工記錄。6、模板及結構斷面尺寸偏差應在規范范圍內。六、質量控制措施1、施工中采取專業組流水作業,相互交接,一環扣一環,作好周密詳細的工序和時間安排,嚴格按計劃施工。2、測量員每一道工序都要進行測量,保證結構物各部分尺寸的準確性,測量人員嚴格按設計要求放線定位。3、按規定的頻率對原材料進行二檢,制作砼的試件。4、嚴格控制好砼質量,每道工序完工后先由質檢員自檢,再報項目經理部質檢負責人復檢,經監理工程師簽字同意后,放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認真聽取監理工程師意見,并付諸實施。5、嚴格按照規范及驗標要求對施工的全過程進行控制。七、安全保證措施針對工程特點,對所有從事管理和生產的人16、員進行全面的安全教育。設置安全標志,在本工程周圍配備、架立安全標志牌。現場道路應平整、堅實、保持暢通;現場道路一側或兩側遇有河溝、排水溝、深坑等情況時,有防止行人、車輛等墜落的安全設施;危險地點應懸掛標牌。夜間有人經過的坑洞、路口應設警示燈,施工現場設置大幅安全宣傳標語.施工用電線路實行三相五線制,安裝觸電保護器,實行三級保護。電箱應符合標準要求,上設防雨措施,有門有鎖.現場施工用的機電設備均應有良好的二級防護裝置。電動機械及工具應嚴格按一機一閘制接線,并設安全漏電開關.八、雨季及冬季施工措施(一)雨季施工措施根據工期安排,涵洞施工工期不屬于雨季施工。(二)冬季施工措施1、拌制混凝土的各項材料17、的溫度,應滿足混凝土拌和物攪拌合成后所需要的溫度.在拌合站設鍋爐一個,當材料原有溫度不能滿足需要時,應首先考慮對拌和用水加熱,仍不能滿足需要時,再考慮對集料加熱.水泥只保溫,不得加熱.各項材料需要加熱的溫度應根據冬期施工熱工計算公式計算確定,但拌和水不得超過80,骨料不得超過60(當骨料不加熱時,水可加熱到100,但水泥不應與80以上的水直接接觸。投料順序為先投骨料和已加熱的水,然后再投入水泥)2、模板支撐在坑壁凍土上時,凍土融化后需對支撐進行檢查、加固。3、冬期攪拌混凝土時,骨料不得帶有冰雪和凍結團塊。嚴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投料前,應先用熱水或蒸汽沖洗攪拌機,投料順序為骨料、水,攪18、拌,再加水泥攪拌,時間應較常溫時延長50.混凝土拌和物的出機溫度不宜低于10,入模溫度不得低于5(不加防凍劑時入模溫度不得低于10)。4、混凝土的運輸時間應盡可能縮短,運輸混凝土的容器應有保溫措施。5、混凝土在澆筑前應清除模板、鋼筋上的冰雪和污垢,成型開始養護。6、冬期施工接縫混凝土時,在新混凝土澆筑前應加熱使接合面有5以上的溫度,澆筑完成后,應采取措施使混凝土接合面繼續保持正溫,直至新澆筑混凝土獲得規定的抗凍強度.7、冬季澆筑的砼,由正溫轉入負溫養護前,砼的抗強度不應低于設計強度的40%。8、根據要求,制作同養試件,根據試件的強度確定拆模時間.9、在模板外部保溫時,除基礎可隨澆筑保溫外,其它19、結構必須在設置保溫材料后方可澆筑混凝土。涵洞混凝土采用搭設暖棚的方式進行養護.九、環保、水保措施1、嚴格執行國家環保法和鐵道部及地方政府對環保的有關規定,開工前對全體職工進行培訓教育,認真學習法律法規,增強全體施工人員的環保意識,提高認識,形成全員過程環保局面。嚴禁全體參建人員亂砍、亂伐、亂捕、亂獵,保護好動植物.2、通過宣傳,使廣大職工認識到搞好環保的重要性,充分認識到環保是關系到企業信譽和子孫后代的大事,使每個職工做到人人明白,個個心中有數。3、搞好環保調查,了解當地環保內容與要求,嚴格執行建設單位與當地環保部門簽訂的有關協議,建立環保檢查制度,把環保措施層層落實,做到責任到人,獎罰分明。20、4、在布置施工現場時,對鋼筋加工、混凝土拌合等設施盡量遠離居民區,以減少視覺和噪音污染。機械車輛途經居住場所、學校時應減速慢行,不鳴喇叭。5、生活污水經收集并采用二級生化或化糞池等措施進行凈化處理,經檢查符合標準后按當地環保部門規定要求排放。生產及生活垃圾定點存放,經集中收集后運至環保部門指定的地點掩埋.及時清理并保持生產、生活區環境衛生,嚴格禁止隨意傾倒垃圾,同時認真搞好周圍環境的綠化工作。6、基礎棄土按設計要求及時實施工程防護,設計無防護的對邊坡及時平整,組織職工利用工余時間進行義務植草、植樹,嚴禁向設計范圍外棄土.7、經常征求當地環保部門及群眾對施工范圍內環保工作意見及時整改,避免和減少由于施工方法不當引起的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8、工點完工后,及時進行現場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