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區住宅樓工程建筑節能保溫屋面工程施工方案(1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78579
2023-06-16
13頁
23.30KB
1、建筑節能保溫屋面工程施工方案第一章、工程概況一、工程概況工程名稱:*鎮*花園安置區二期A區建設單位:*市*區*鎮勘察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工程名稱*鎮*花園安置區二期A區工程B1-B3#、B6-B9#、S2樓土建安裝工程建設地點*鎮*施工工期301日歷天建筑面積29354.06建筑結構形式、層數B1-B3#、B6-B9#剪力墻結構,地上6層,建筑高度18.9m。、S2框架結構,地上2層,建筑高度10.97m。第二章、外墻保溫施工方案第一節、煤矸石燒結自保溫砌體施工方案一、原材料質量要求1、砌塊質量要求砌塊的品種、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且內外墻不低于MU5.0,其他性能應符合煤矸石保溫2、磚和保溫砌塊產品標準要求。 二、其他材料質量要求:1、施工用水泥、砂、石、鋼筋質量必須符合有關現行標準要求,進入施工現場的產品應具有產品合格證,并經現場抽樣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配制的過梁和構造柱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0。(一)、施工準備1、堆放節能砌塊場地應預先夯實平整,便于排水。不同規格型號、強度等級的砌塊應分別堆放、標識。垛間應留有適當寬度的通道。堆置高度不宜超過1.6m。裝卸時不得翻斗卸車和隨意拋擲。露天堆放砌塊時,在遇暴雨和高溫天氣,宜采取雨布覆蓋等適當防雨、防凍措施。2、施工前宜按照建筑設計施工圖編繪砌塊平、立面排塊圖。排列時應根據砌塊規格、灰縫厚度和寬度、門窗洞口尺寸等進行搭3、接排列,以主塊規格為主,輔以相應輔塊。3、砌入墻體的各種建筑構件、鋼筋網片和拉結筋應事先備制,按不同規格堆放。4、嚴禁使用有豎向裂紋、斷裂、齡期不足600度天的砌塊及外表面有浮水的砌塊進行砌筑。砌塊在施工前不宜澆水濕潤,在天氣干燥炎熱的情況下,可提前灑水濕潤,砌塊表面有浮水時,不得施工。(二)砌體施工砌體施工工藝流程:基層處理-砌塊試排塊-墻體放線及豎向控制線-砌筑(預埋拉結筋或鋼筋網片-預留門窗洞口和預埋-砌體塞頂施工-墻面防滲抗裂處理-墻體抹面。1、基層處理:施工前,應先清理基層,用同強度等級的保溫砌筑砂漿,將梁面或樓層結構面按照標高找平。2、砌塊試排列:砌塊排列按不同規格在墻體范圍內分塊4、定尺、劃線。排列砌塊時應從基礎面開始,使上下皮砌塊的豎縫相互錯開搭接,搭接長度不宜小于90mm。當無法剖縫時,其豎向縫不得大于2皮通縫。3、墻體放線及設豎向控制線:施工前,放出第一皮砌塊的軸線、邊線、門窗洞口線等,放線結束后應進行復線。應在柱與墻體交接處每米高度設置豎向控制線。4、砌筑4.1、砌塊應采取“反砌”法。有轉角的墻體,砌筑時應從房屋轉角處開始,砌一皮,校正一皮,拉線控制砌體標高和墻面平整度。在砌筑第一皮砌塊時,保溫砌筑砂漿應滿鋪。4.2、廚房、衛生間等有防水要求的四周墻根,當無防水反梁時,應現澆混凝土防水帶。4.3、砌塊砌體與鋼筋砼柱(墻)交接處,應按照設計要求在柱(墻)內預埋拉結鋼5、筋。4.4、砌筑時,應清理表面污物,砌筑砌塊采用鋪漿法,一次鋪漿長度不超過兩塊砌塊主塊長度,水平灰滿鋪砌塊全部壁肋;豎向灰滿鋪砌塊端頭面,即將砌塊端面朝上鋪滿砂漿再上墻擠緊,然后將砂漿插搗密實。水平灰縫飽滿度不低于90%,豎向灰縫飽滿度不低于90%。4.5、水平灰縫的高度和豎向灰縫寬度宜為10mm,但不得小于8mm,不應大于12mm。4.6、墻面應用砌筑原漿做勾縫處理,使它與墻面平整一致。4.7、日砌筑高度應根據氣候、風壓和墻體的具體不同部位,正常施工條件下,砌塊砌體的日砌筑高度宜控制在1.8m范圍內。4.8、伸縮縫、沉降縫、防震縫中夾雜的落灰與雜物應清除。4.9、雨季施工應有防水措施,雨后繼6、續施工應復核墻體垂直度。4.10、施工中需要在砌體中設置的臨時施工洞,其側邊離交接處的墻面不應小于600mm,并應在頂部設置過梁;補砌施工洞的保溫砌筑砂漿強度應提高一個等級。 (三) 抹灰1抹面灰前墻面不宜灑水。天氣炎熱干燥時可在操作前12h適度噴水。2外墻面和有防滲抗裂要求的部位,應先采用抹一層防水抗裂砂漿打底。3、墻體在粉刷前應用界面劑涂刷墻面。用中粗砂砂漿進行底層粉刷,厚度不宜超過8mm,并養護3天以上。粉刷層平均厚度應達到設計要求。4、進行面層砂漿粉刷時,在不同基材交接部位和需要加強抗裂措施的部位(如梁、柱、門、 窗、洞口等)或整體墻面,用耐堿玻纖網布(規格:66mm網孔)壓入面層表面7、。5、墻體粉刷層砂漿強度宜適中,底層的抹灰層砂漿強度不得低于面層抹灰砂漿的強度,粉刷后,應適時進行噴水養護。第二節、梁柱冷橋部位處理本工程設計要求冷橋處理采用30mm厚熱固型聚苯板,外墻采用煤矸石保溫磚。一、施工前準備工作:1、提供施工要求及技術交底文件。2、建筑外墻做保溫層前,對墻面平整度大于10mm的部位應事先剔除,保證墻面基層處理全部完工并做到平整、光滑、無油污、無裂紋、無空鼓、線角順直、整體堅實、充分干燥,以確保外保溫的質量。3、外墻外保溫施工過程中如有施工要求的變化應以最短的時間內出據書面洽商,以使及時更改減少損失。4、對已施工完成的部分及時分層驗收。5、協調各工種間的工序搭接,嚴防8、交差污染以保證外墻面的整體形象。二、外保溫施工條件:1、基層墻體應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和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02)的要求。完成雨水管卡、設備洞口管道的安裝,安裝時要考慮保溫層的厚度,并將洞口四周用水泥砂漿抹平,所有的墻面需干燥。2、墻面基層處理完畢,墻面應清理干凈,清洗油漬、清掃浮灰等;墻表面凸起物大于或等于10mm應剔除。并符合設計工藝要求,按抹灰面標準驗收,滿足施工要求,完成雨水管卡、設備洞口管道的安裝,并將洞口四周用水泥砂漿抹平,所有的墻面需干燥。4、對門框在小推車的高度內,包裹鐵皮,防止門框破壞。5、操作地點環境和基底9、溫度不低于5,風力不大于5級,雨天不得施工。三、材料要求1、水泥:強度等級32.5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性能存運符合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175-1999)的要求。2、中砂:應符合普通混凝土砂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JGJ52-2006)細度模數的規定,含泥量少于3%。四、施工注意事項1、基層處理。要求墻面清洗干凈,無浮土,無油漬、空鼓及松動,風化部分剔掉,界面拉毛均勻,粘接牢靠。 3、抗裂砂漿的厚度控制。抗裂砂漿層厚度為6mm,墻面無明顯接茬、無明顯抹痕,墻面平整,門窗洞口、陰陽角垂直、方正。第三節熱固型改性聚苯板施工方案1、熱固型改性聚苯板施工工藝流程基層清理12厚1:3水泥砂漿找平層10、3厚專用膠黏劑熱固型改性聚苯板刷界面劑一道5厚抗裂砂漿抹面(壓入耐堿玻纖網格布一道)聚合物砂漿外墻涂料。2、STP隔熱保溫板施工工藝1、基層應清理干凈2、涂刷柔性耐水膩子3、6厚抗裂砂漿抹面(壓入160g/m耐堿網格布一道)3、粘貼9厚STP隔熱保溫板板要求:1)凡在粘貼的STP隔熱保溫板板側邊外露部位(如窗口、伸縮縫等部位)都應預先做網格布翻包處理,在做翻包網格布時,先在應做翻包網格布處涂抹抗裂砂漿,然后將裁好的網格布壓入砂漿中,待砂漿初凝后,方可進行下道程序2)STP隔熱保溫板板粘貼宜采用條粘法,其涂膠面積不得小于50%。STP隔熱保溫板板上抹完膠粘砂漿后。粘貼時可用橡皮錘輕輕敲擊固定,并11、隨時用2m靠尺和托線板檢查平整度和垂直度。注意清除板邊溢出的膠粘劑,板的側邊不得有膠。相鄰STP隔熱保溫板板應緊密對接,不留板縫,且應嚴格控制板間高差。4、鋪設網格布要求:1)STP隔熱保溫板板面上抹底層抹面砂漿,厚度為1.53mm,立即壓入網格布,將網格布緊繃后貼于底層抹面砂漿上,以覆蓋網格布、微見輪廓為宜,用抹子由中間向四周把網格布壓入砂漿的表層,要平整嚴實,嚴禁網格布褶皺。2)待第一道抹面膠漿稍干硬至可以觸碰時再抹第二道抹面膠漿,厚度為1.52mm,以完全覆蓋耐堿玻纖網為宜。抹面膠漿切忌不停揉搓,以免形成空鼓。3)首層應加鋪一層玻纖網,鋪設時應加抹一道抹面膠漿。加鋪的玻纖網的接縫為搭接,12、接縫應對齊平整;玻纖網之間的搭接不應小于100mm。6)抹面砂漿施工間歇應在自然斷開處,以方便后續施工的搭接。在連續墻面上如需停頓,第一道抹面膠漿不應完全覆蓋已鋪好的玻纖網,需與玻纖網、第一道抹面膠漿形成臺階形坡茬,留茬間距不小于150mm。7)抹面膠漿和玻纖網鋪設完畢后,不得撓動,靜置養護不少于24h,才可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在寒冷潮濕氣候條件下,還應適當延長干燥時間。8)STP保溫板嚴禁切割彎曲,嚴禁重物敲擊,嚴禁銳物刺穿。第三章、屋面施工方案第一部分 編制依據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 GB50300-2001屋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7-2002第二部分 主要設計要求一13、保溫平屋面做法:1. 屋面清理;2. 泡沫混凝土(=700)找坡,最薄處30厚;3. 20厚1:3水泥砂漿找平層;4. 4厚SBS防水卷材;5. 40厚熱固型改性聚苯板;6. 20厚1:3水泥砂漿找平層;7. 4厚SBS防水卷材;8. 10厚低標號5號砂漿隔離層;9. 50厚C30砼,4150雙向配筋;分倉縫內嵌油膏;二、坡屋面:1. 屋面清理;2. 20厚1:3水泥砂漿找平層;3. 4厚SBS防水卷材;4. 45厚熱固型改性聚苯板;5. 20厚1:3水泥砂漿;6. 4厚SBS改性瀝青涂抹防水;7. 10厚低標號5號砂漿隔離層;8. 50厚C30砼,4150雙向配筋;第三部分 施工準備一、技14、術準備1. 裝修工程開始之前,項目經理部測量員要對各種控制線,尤其是屋面排水分區線進行檢查,保證分區線的準確。2. 配齊裝修工程所需的各類質量標準、規范、工藝標準、圖集等書籍,并組織土建、防水、水電各專業學習,進行崗前業務培訓。3. 組織土建、防水、水電安裝各專業進行施工圖紙熟悉自審,了解設計要求和應達到的技術條件,提出問題,在設計交底中解決。4. 按照屋面裝修工程施工方案和施工技術交底,對各班組認真做好施工前技術交底。依據施工規范、結合工程實際,詳細制定工程細部做法和有效的克服質量通病的措施,并做好交底。6. 組織技術、翻樣人員審圖,并提出具體的委托加工單,提前聯系廠家,經考查合格后,在開工15、前進齊材料。7. 制定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等科技成果應用計劃,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對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學習和應用。8. 應用計算機進行施工管理和技術資料管理。二、材料、機具準備1. 材料進場時,嚴格檢查“三證”,確認包裝上的材料名稱、生產廠家、出廠日期的有效性。對不合格的產品嚴禁入場,合格的產品進行保管和標識。 2. 材料進場后,按規定檢查外觀質量、取樣復試,報監理合格后方能使用。3. 根據生產進度計劃盤查庫存,并及時組織周轉材料進場。第四部分 主要施工管理及保證措施一、關鍵部位關鍵工序及其施工要點(1)防水層下設置找平層,找平層應留設分格縫,縫寬宜為5-20mm;縱橫縫寬度不宜大16、于6.0米,分格縫內宜嵌填密封材料。(2)剛性防水層應按縱橫間距6.0m設置分格縫,縫寬20mm,縫中鋼筋必須切斷。與女兒墻之間留縫30mm,縫內嵌填聚氨酯建筑密封膏。(3)屋面設施的防水處理應符合下列規定:設施基座與結構層相連時,防水層應包裹設施基座的上部,并在地腳螺栓周圍做密封處理;在防水層上放置設施時,設施下部的防水層應做卷材增強層,必要時應在其上澆筑細石混凝上,其厚度小應小于50mm;(4)細石混凝土防水層的厚度50mm,并應配置直徑為6mm、間距為150mm的雙向鋼筋網片;鋼筋網片在分格縫處應斷開,其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10mm。分格縫應該設置在屋面板的支撐端、屋面轉折處、防水層與突出屋面結構的交接處,并應該與板縫對齊。細石混凝土防水層與女兒墻和山墻的交接處預留縫隙,縫隙內填聚氨酯建筑密封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