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業廣場塔樓玻璃幕墻、雨棚工程幕墻測量放線專項施工方案(20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78662
2023-06-16
20頁
100.39KB
1、 目錄一、 工程概況- -3二、施工范圍-3三、施工測量要求-3四、準備工作-3五、測量放線施工的內容- 4六、測量參照標準 -4七、施工測量的依據-5八、首層基準點、線布置-5九、標準層的設立-7十、投點測量實施的方法-7十一、內控線的布置-8十二、結構外圍分隔控制線的測量-8十三、層間標高的設置-9十四、鋼絲線的設定-9十五、豎梁定位放線-10十六、外圍結構的測量-13十七、目前個分格線及龍骨線的確定-14十八、測量放樣誤差控制標準-14一、 工程概況工程名稱:xxxx城市商業廣場4#樓(酒店)塔樓玻璃幕墻、雨棚等工程建設單位:xxxx置業有限公司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建設地點:文明等級:省2、文明工地二、 施工范圍本工程施工部位為4#樓塔樓.主要施工對象有:玻璃幕墻、鋁板幕墻等及其支撐結構系統。三、 施工測量要求施工測量時整個幕墻施工的基礎工作,直接影響著安裝質量,因此必須對此項工作引起足夠的重視,努力提高測量放線的精度。四、準備工作 1、熟悉施工圖及有關技術資料。 2、檢查測量儀器,檢驗是否有年檢合格證,并建立設備臺帳(型號、規格、使用年限、精度、生產廠家)。 3、擬定測量方法和步驟。 4、總包方提供書面水平基準標高點和首層基準點控制圖。 5、質量員對參加測量放線人員進行書面和口頭技術交底,詳細講解技術要求及允許的誤差,并要參加測量放線工作. 6、對放線人員進行安全交底,不準違章3、作業,必須做好安全防護工作。 7、各種工具準備1)經緯儀DE2A、水準儀DS32各一臺(精度2/級).2)50米、30米皮尺各一把。3)5米、3米鋼卷尺各3把。4)紅藍鉛筆、角尺、1.5mm鋼絲線、505角鋼、墨斗、水桶、掃帚、沖擊鉆、膨脹螺栓、紅油漆等。五、測量放線施工的內容 1、基準點線、軸線的復核. 2、水平標高的布置。 3、放內、外控制線。 4、彈分格線。 5、垂直鋼線的布置。 6、結構預埋件的檢查測量.六、 測量參照標準 1、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JGJ1022003 2、建筑幕墻GB/T210862007 3、城市測量規范CJJ8-85 4、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 5、玻璃幕4、墻工程質量檢驗標準JGJ/T139-2001七、施工測量的依據 1、平面圖、立面圖、節點大樣圖。 2、工程建筑圖、結構圖。 3、總承包單位提供的內控點布置圖。八、首層基準點、線布置 1、進入工地放線之前請總包方提供基準點線布置圖,以及首層原始標高點(參見下圖),施工人員依據基準點、線布置圖,進行復核基準點、線及原始標高點,原始標高點只需要一個(總包單位標高只有復核后符合標準才能用). 2、基準點、線的確認 幕墻測量放線,依據總承包單位提供的基準點布置圖,檢查總包單位基準點尺寸是否符合尺寸要求,基準點線與軸線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基準點對角線是否在誤差范圍內。原始標高的位置以及相互之間的關系,結合5、幕墻設計圖、建筑結構圖進行認可,經檢查確認后,填寫軸線、控制線記錄表,請總承包單位有關負責人給予認可簽字.3、首層控制線的布置 因總包單位便于施工,控制線一般設定離結構較遠(2米左右),而幕墻施工需將控制線進行外移(一般0。51米),依據總包首層控制軸線,建立幕墻首層內控制網,再由內控制網根據安裝需求進行外移形成外控制網,按照圖紙設計對控制網進行復核校正,使之符合設計及安裝要求。九、標準層的設立 標準層的設立主要是控制建筑物的垂直偏差,保證各樓層的幾何尺寸,滿足放樣要求.同時,由于控制鋼絲線拉的過長,穩定性差,因而間隔1520米處增加固定點,防止鋼絲擺動。依據整個大樓首層總承包單位設置的原基準6、點,我們擬定從首層、三層、八層、十六層及頂層等部位為一個標準控制層,依據總承包單位提供的底層基準控制點作為一級控制點,通過一級基準控制點,采用經緯儀DE2A傳遞基準點,為提高傳遞精度,擬從底層通過經緯儀視線直接傳遞至頂層作出該幾層的中心控制點,在底層、頂層任意一點架設經緯儀進行控制基準線的連線檢查工作,首先用經緯儀檢查投測點之間的距離和角度是否與底層控制點一致,若超過允許誤差,應查找原因及時糾正。若在誤差范圍內,則確認,進行下一步連線工作。十、投點測量實施的方法 將鉛垂儀架設在底層的基準點上仔細對中、調平(參見圖21),用向下視準軸十字線投向傳遞層,在鉛垂儀的監控下進行定位,定位點必須牢固可靠7、,各基準點以此為基礎.投點完畢后,進行聯線步驟,在經緯儀監控下將墨線分段彈出。十一、 內控線的布置 各層投點工作結束后,進行內控線的布控.整個大樓的主控制線,以總包單位提供的主控制線為準,將總承包方的結構控制線進行平移,平移應放在接近結構邊緣,但要讓開柱位,便于連線的地方,內控線離結構面為1000mm,根據總承包單位內控制線,在此基礎上進行內控制的平移,平移彈線過程中,經緯儀進行監控,無重疊現象,檢查內控線與放樣圖是否符合規定要求,符合后進行外圍結構的測量,使整個大樓成封閉狀態。十二、結構外圍分隔控制線的測量 內控線布置后,以總承包單位提供的軸線、基準點、控制線作為一級基準點,在底層投出外圍控8、制線,用測距儀測出外控制線的距離,用經緯儀監控作出各外控線延長線的交匯點,通過確定延長線上的交匯點作出二級控制點,各二級控制點之間互相連線成閉合狀形成二級控制網。二級控制網建立后,檢查建筑結構外圍實際尺寸與設計尺寸之間的偏差程度,對大于或小于設計偏差要求的結構區域,由總承包單位進行修正后,交付我司驗收后使用。十三、層間標高的設置 層間標高的測量,首先在軸線控制線上使用經緯儀采取直線延伸法,在便于觀察的外圍做一觀察點,由下而上設立垂直線,在儀器的監控下,彈出垂直墨線,依據垂直鋼線在樓層外立面上懸掛10kg重物的30m鋼卷尺,用大力鉗把鋼卷尺夾緊,在小于4級風的氣候條件下,靜置后用等高法分別測量計9、算出各樓層的實際標高和建筑結構的實際總高度,每層設立1米水平線作為作業時的檢查用線,并將各層高度分別用綠色油漆記錄在立柱或剪力墻的同一位置處(因總承包方標記錄紅色,以示區別),在幕墻施工安裝直至施工完畢之前,高度標記、水平標記必須清晰完好,不被消除破壞.標高測量誤差,層與層之間2mm,總標高10mm。(參見圖2-1)標尺讀數的計算(參見圖2-2):式一:H=a2-a1+b-A1000式中:H結構標高上移1米的標高標志層間標準高度(設計值)b-標尺讀出的a1,點至0.000的高度a1、a2水平儀在鋼卷尺上的讀數其它樓層按以下公式計算(參見圖2-3):式二:Hn=1=a4-a3+bn-An式中:H10、n=1結構標高上移1米的標高標志An層間標準高度(設計值)bn標尺讀出的a3,點至一米處的標志點高度a3、a4-水平儀在鋼卷尺上的讀數十四、鋼絲線的設定 用鉛垂儀每隔2層定出鋼絲固定點位置,鋼絲采用1。5mm,鋼絲固定支架采用550角鋼制成,角鋼一端鉆有1.61.8孔眼,所有角鋼上孔眼自下而上用鉛垂儀十字線中心定位,確保所有孔眼處于垂直狀態,而另一端采用M8膨脹螺栓固定在相應樓板立面邊緣,鋼絲穿過孔眼,用花蘭螺栓繃緊。十五、豎梁定位放線 豎梁定位放線是在正式設計圖紙已定,所有誤差處理方案確定后進行的,豎梁的定位放線是幕墻安裝關鍵性的一步,也是實質性的一步,其誤差的大小直接影響著后期各工序的質量11、,放線必須準確,同時豎梁放線要求考慮的問題很全面,包括各轉角、節點處的尺寸處理,玻璃的規格、封口的方向、主梁的安裝方向等問題,特別要提醒的是折線形幕墻的定位放線的要求,技術要領與平面幕墻有明顯的區別。 1、施工前對圖紙進行全面了解,弄清整個位置的主導尺寸以及整個建筑設計的風格,并對整體施工組織設計有明確的認識,對施工進度的控制做到心中有數,同時根據實際情況編制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法和方案。 2、在正式施工前,要進行施工準備,主要包括人員準備,工器具準備和材料準備. 3、在施工現場找準開線部位,并對其周圍的環境進行了解,對照圖紙將轉角位,定位軸線,標高、變截面的位置一一對照,以保證放線時準確無誤。 12、4、選擇關鍵層清理干凈,防止雜物對開線的影響,在關鍵層找出關鍵點并固定好,對關鍵點用水準儀抄平,以便按需要找水平線. 5、根據幕墻施工需要,單純在關鍵層打水平還不足以定位,為了保證豎梁安裝誤差在允許范圍以內,放線時還需要尋找一個輔助層打水平,以保證兩點形成一根定位線,輔助層可以是一個或幾個,視實際情況而定,一般情況下隨樓層的層高而定,層數越多輔助層就越多,反之亦然。本工程輔助層每隔56層樓設置一層。 6、確定了關鍵層,輔助層,在關鍵層上尋找砼梁,放線的定位點。定位點一般在變面接口處,轉角處,在平面幕墻較長時可以是在平面中間,但此時必須調準位置,保證線、面空間的統一。關鍵點不低于兩個,隨著各立面13、變化的復雜程度和整個施工方案和設計形式而決定關鍵點的多少。 7、找出所有定位點,對定位點調整固定,要求:(1)定位點誤差必須足夠小。 (2)固定點所用材料應無明顯塑性變形. (3)固定必須牢固,穩定。 8、進行水平分割:水平線打好調整后,進行水平分割,進行水平分割前必須做好以下準備工作: (1)查看圖紙分格(2)明了定位軸線與分格線的關系 (3)找出定位軸線的準確位置(4)準備工具,同時對量具、儀器進行調整(5)確定分割起點的定位軸線。準備工作做好后著手水平分割,一般三人同時進行,一人主尺,一個復尺,一人定位。每次分割后都要進行復檢。 9、對水平分割準備性的檢查,要求在每次水平分割完畢后進行,14、方法有兩種:(1)按原來的分割方法進行復尺,并按總長,分長復核閉合差。 (2)按相反方向復尺,并按總長,分長復核閉合差。以上復查如出現分割誤差大于2mm,則需要重新進行分割。 10、水平分割確定后,根據水平分割吊垂直線,吊垂直線時應注意: (1)固定吊線支座 (2)每根線都在分割點上 (3)分割點必須準確無誤 (4)吊線前必須清除障礙物 (5)所吊垂線必須與水平分割完全吻合 (6)風力大于4級時不宜吊垂線 (7)吊線時,可用加重砝碼的辦法來減少風力的影響 11、檢查垂直度,方法有: (1)經緯儀檢查法 (2)水平輔助層定位點重合復檢法 (3)自由復檢法 經緯儀檢查法是用經緯儀作為垂直驗證,從所15、吊垂線中選擇幾根垂線用經緯儀進行復檢,查出誤差,作好記錄,并尋找原因進行調整,這是一種最準確的辦法。 水平輔助層法,通過查看輔助層分割點與定位層分割點是否垂合來檢查垂直吊線的準確性。 自由復檢法是任意選擇一層作為檢查層或選擇一邊區域進行復檢,具體方法參照得出誤差后進行分析,記錄、處理。這是由于有時趕工時間緊的情況下的緊急辦法一般情況下不采取。 12、固定垂直線 為了防止受外界力的影響,調整好的垂直線要進行固定,固定要穩、準,同時避免外界沖力對其影響,要注意對所放線的保護,有條件的對固定完畢的垂直線用經緯儀重新校正。 13、垂直施工線校核 至上道工序操作為止,放線部份的工作基本完成,隨后將進入安16、裝階段,為保證安裝階段準確無誤,對所放的線要進行全面復查,以保證不出差錯,保證其準確性是檢查的重點,特別是轉角位置的放線情況,由于轉角位置玻璃分格位與豎梁分格位不在同一位置,故放線時要注意換算,同時要反復查對,以防搞錯.十六、外圍結構的測量連接首層控制線與豎向控制線,就形成了立體控制網,依據控制網測出各面、角的基礎結構輪廓線,檢查建筑結構外圍實際尺寸與設計尺寸之間的偏差程度,對大于或小于設計偏差要求的結構區域,可向總包、監理單位提出修理處理意見及要求,直到符合驗收標準,交付使用。十七、目前個分格線及龍骨線的確定 轉角垂線確定后,就可以根據分格尺寸在兩轉角點之間進行分格,上下連線,形成整體控制網,同時也可根據圖紙面線距離龍骨線的尺寸往里返出龍骨線,以作為安裝龍骨的依據.十八、測量放樣誤差控制標準 (1)標高 a. 0.000至1米線1mm; b。層與層之間1米線1mm; c。總標高0。000至樓頂層1mm。 (2)控制線 a.墻完成面控制線2mm(參見圖); b.到外控線1mm; c.結構封閉線2mm. (3)投點各標準層之間點與點之間垂直度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