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高鐵錨索框架梁腳手架搭設及拆除專項施工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78844
2023-06-16
15頁
127.62KB
1、新建xx高鐵7標錨索框架梁腳手架搭設及拆除專項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及原則1、編制依據(1)新建xx高鐵7標施工圖及參考圖;(2)新建xx高鐵7標指導性施工組織設計及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3)現場踏勘調查所獲得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當地資源、交通狀況及施工環境等調查資料;(4)建筑施工碗扣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662008);(5)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6)建筑結構荷載規范(2006版(GB50092001);(7)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8)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1991 (9) 建質200987號文危2、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10) 建設部和交通部頒發的有關規范規程2、編制原則合理配置資源,滿足工程需要的原則。以優質、高效、快速施工為目的,進行機械設備配套,合理配置施工隊伍、組織工程材料供應。突出重點,統籌安排的原則。統籌安排,科學合理地安排施工進度,組織連續均衡施工,做好工序銜接,確保按期或提前完成工程建設。應用“四新”技術,提高施工水平的原則。突出應用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提高施工的機械化作業水平,積極應用先進的科技成果,從而達到提高工程質量、加快工程進度、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做到優質、快速、安全、高效按期完成工程建設。安全生產,預防為主的原則。運用現代科學技術,采3、用先進可靠的安全預防措施,確保施工生產和人身安全.規范施工,確保工程質量的原則。嚴格執行相關的規范和驗收標準,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優化施工組織方案、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確保工程質量達到全線整體創優規劃要求.保護環境,文明施工的原則。樹立環保意識,嚴格按國家關于環境保護的有關規定組織施工,保護好周圍生態環境,做到文明施工.二、工程概況1、項目概況 D136+960DK137+083段由原設計V級圍巖加強復合式襯砌變更為明洞明挖,增加錨索框架梁防護,防護高度最高為32。85m,每級臺階8m,分四級臺階防護。采用48*3。5mm鋼管作為支撐體,支架立柱置于I32a工字鋼上;立柱間距1。5m。架子寬度1.4、51.8m;橫桿高度2m,以滿足施工操作;并應設置安全欄桿以應付突然出現的情況。搭設管扣要牢固和穩定,鋼架與壁面之間的錨桿采用鋼筋焊接, 具體支撐體系如下圖所示2、氣候特點工程位于張家口市,途徑懷來縣、下花園區和宣化區,屬寒溫帶氣候,冬季漫長寒冷干燥,春秋多風沙且晝夜溫差較大。根據張家口地區多年氣候情況分析,涉及冬季施工時間約3個月(每年12月及次年1、2月),最冷月平均氣溫約-9。6,最低氣溫約-25.8,凍土深度1.29m1。36m.因此,路基和橋梁施工需考慮冬休期、非冬休期應適當加快施工進度,隧道因工期緊需安排冬季施工,需做好冬季施工保證措施.3、地質特點線路地質主要為新黃土、粉質粘土、5、粉砂、細角礫土、卵石土、粗角礫土、弱風化砂巖、雜填土、新黃土、粉質粘土、粉砂,下伏基巖主要為凝灰巖、弱風化砂巖、全強風化凝灰巖。特殊巖土為濕陷性黃土,主要分布于宣化盆地二級以上階地或山前傾斜平原區、部分丘陵區及坡麓地帶,為非自重濕陷性黃土,濕陷等級一般為級,局部可達級。局部地區分布的侏羅系泥質粉砂巖、泥巖、凝灰巖中部分夾層具有中等膨脹性.三、支架搭設1、技術準備 審核圖紙在總工程師的組織下對施工圖進行熟悉、了解并進行審核,確保圖紙準確無誤;施工管理人員認真熟悉施工圖樣,理解設計意圖;掌握結構構件的設計尺寸、標高以及各構件間的關系,明確施工難點和需要重點控制的部位。 技術交底施工前對施工班組進行6、施工、安全、環保、文明施工實行三級技術交底,將模板加工,安裝及支架搭設的施工方法和工藝要求,質量標準、檢查方法、及施工安全注意事項逐級落實,技術交底形成記錄。 加強全體員工的崗前培訓和質量教育,提高全體人員的質量意識.2、支架材料架體搭設所需主要材料為碗扣式鋼管和建筑鋼管及扣件。材料進場隨支架搭設進度進場,隨進場隨搭設,現場基本不集中堆放。錨索框架梁支架主要材料計劃序號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1碗扣式腳手架鋼管483.5t2扣件式腳手架鋼管483.5t3底托個4竹跳板M5 扣件個6工字鋼I32aM3、錨索框架梁支架搭設(1)施工準備根據施工圖中的設計地質情況,先清除表面雜土及軟土,挖至堅硬巖石,后7、安放I32a工字鋼作為基礎.(2)體系構造錨索框架梁支撐體系自上而下為鋼管腳手架、I32a工字鋼基礎。腳手架搭設前必須先對現有邊坡的穩定情況進行觀察,確定安全后再搭設腳手架。腳手架采用48mm*3。5mm鋼管搭設,支架立柱應置于I32a工字鋼基礎上,工字鋼基礎置于堅硬穩定的巖石上,不得置于浮渣上;立柱間距1。5m。架子寬度1.51。8m;橫桿高度2m,以滿足施工操作。每9個框格設置一處剪刀撐,增加其穩定性;并應設置安全欄桿以應付突然出現的情況。搭設管扣要牢固和穩定,鋼架與壁面之間必須楔緊,與露出巖面錨桿綁扎或者焊接,必要時增加梅花形布置的錨桿與腳手架相連接,相鄰鋼架之間應連接牢靠,以確保施工安8、全。腳手架搭設完成后,應根據施工需要在腳手架上設置竹跳板和爬梯,且竹跳板和爬梯應用鐵絲綁死,以保證人員及機具的施工安全。(3)有關注意事項:安放工字鋼基礎前必須清理地基巖面。腳手架框格必須與巖面相連接,避免因風荷載等造成支架傾覆。在使用過程中,定期對支架進行檢查,嚴禁在地上亂堆亂放,及時清理各層堆積的雜物。不得將腳手架及桿件等物從過高的地方拋擲,不得隨意拆除已投入使用的構件。支架搭設完畢后,由技術人員、安質人員及試驗人員共同檢查支架搭設質量,經檢查符合要求后方可進行試壓.四、支架拆除1、拆除順序拆架程序應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則,即先拆除上部安裝的竹跳板,后拆除對應的腳手架鋼管,由從中間到9、兩側的原則進行拆除。2、拆除方法專人采用扳手等拆除十字轉扣、蝴蝶扣等。3、機械設備及勞動力配制施工完畢后,按照拆架技術工藝以及安全要求,合理組織人員施工、機具運轉。現將人員分工、機具投入情況安排如下:機具投入情況:吊車一臺; 錘頭、扳手若干把; 安全帶、安全帽若干。人員安排序號名稱人數備注1架子工1020視現場情況而定2司機2吊車3現場指揮員2落物料協調指揮4安全員1施工過程中安全監督5電工1保證設備安全正常運轉合計1424其他相關安排視施工現場實際而定,人員、機具設備安排投入在現場可做適當調整,以滿足現場施工。3、支架安拆安全措施拆除支架應設置警戒,張掛醒目的警戒標志,禁止非操作人員通行和地10、面施工人員能行,并有專人負責警戒。支架拆架前,全面檢查擬拆支架,應將通道口上的存留材料雜物清除,按自上而下先裝后拆,后裝先拆的順序,必須察看施工現場環境,包括架空線路、地面的設施等各類障礙物、地錨、纜風繩、附件、電氣裝置情況,凡能提前拆除的盡量拆除掉。擬定出作業計劃.1支架拆架時劃分作業區,周圍設繩綁圍欄等警戒標志,地面應專人指揮,禁止非作業人員進入.2支架拆架程序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則,即先拆拉桿、腳手板、剪刀撐、斜撐,爾后拆小橫桿、大橫桿、立桿等,并按一步一清原則依次進行。嚴禁上下同時進行拆架作業。3支架拆架時嚴禁碰撞腳手架附近電源線,以防觸電事故。4長立桿、斜桿的拆除應由二人配合進11、行,不宜單獨作業,下班時應檢查是否牢固,必要時應加設臨時固定支撐,防止意外。5拆立桿時,先抱住立桿再拆開最后兩個扣。拆除大橫桿、斜撐、剪刀撐時,先拆中間扣件,然后托住中間,再解端頭扣。6連墻桿隨拆除進度逐層拆除,拆拋撐時,用臨時撐支住,然后才能拆除。7拆除時統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調,當解開與另一人由關的結扣時,應先通知對方,以防墜落.8在拆架時,不得中途換人,如必須換人時,應將拆除情況交代清楚后方可離開。9所有桿件和扣件在拆除時應分離,不準在桿件上附著扣件或兩桿連著送到地面。10拆下的材料要徐徐下運,嚴禁拋擲.運至地面的材料按指定地點隨拆隨運,分類堆放,當天拆當天清,拆下的扣件和鐵絲要集中12、回收處理。11拆下的零配件要裝入容器內,用吊籃吊下;拆下的鋼管要綁扎牢固,雙點起吊。12拆除時,要把同一種部件集中捆扎(小部件可裝中或木條板箱,鐵皮箱中),使用垂直運輸設備運至地面,不得散亂搬運,以免部件變形和受損。13所有的腳手板應自外向里豎立搬運,以防腳手板和垃圾物從高處墜落傷人。14在搬運和堆放時不耐壓的部件和小型零部件,應分別采用成組立放單獨擱置。15吊下的鋼管與扣件運到地面時應及時按品種規格堆放整齊。16在進庫存放以前逐件檢查,有變形和損傷的部件應剔出修理,漆皮脫落者應重新由漆.17每天拆架下班時,不應留下隱患部位.七、應急預案 為快速、及時、妥善地處理現澆箱梁施工過程中發生的重大生13、產安全事故,做好應急處置和搶險救援的組織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社會危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以及國家有關部門和上級的有關要求,制定本預案。 1、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分類根據現澆箱梁工程施工的實際,按照重大危險源識別、評價情況,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分類如下: (1)工程施工過程中發生的支架坍塌事故。(2)工程施工中發生的物體打擊事故.(3)工程施工中發生的機械傷害事故。(4)電擊、觸電事故.(5)工程施工中發生的高處墜落事故。 2、應急準備 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由項目經理部生產安全事14、故應急救援指揮部(以下簡稱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組織指揮和救援處置。 (1)應急救援指揮部的組成 應急救援指揮部由項目經理部綜合辦公室、安全質量部、工程管理部、經營管理部組成。設總指揮、副總指揮,下設專業處置組.組 長:楊必泉副組長:吳哲范、吳啟杰、劉偉強、王琨、李世和、楊帆、李健、楊華斌組 員:李曉東、劉雄軍、孫煥芝、郭陳軍、張新磊、康海峰專業處置組包括:綜合協調組、安全保衛組、應急救援組、醫療救護組、后勤保障組、事故調查組、專家技術組、善后處理組。值班電話:(李曉東)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成員必須保證手機24小時開機,保障信息暢通。 (2)應急救援指揮部和專業處置組的職責指揮部的職責在發生重大生產15、安全事故時,負責事故現場應急處置和搶險救援及善后處理的組織指揮工作。總指揮是處置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組織者和指揮者,負責組織、指揮事故應急救援處置工作。專業處置組的職責 綜合協調組:由綜合辦公室負責,承擔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報告;通知指揮部成員立即趕赴現場;協調各專業處置組的搶險救援工作;按照事故報告的規定及時上報事故情況以及事故搶險救援的進展情況;落實上級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門的指示和批示. 應急救援組:事先組成應急救援隊。并由指揮部事先指定劉偉強同志負責,組織協調現場緊急救援和處置工作。 安全保衛組:由吳啟杰負責,組織保安人員對事故現場及周邊地區和道路等進行警戒,控制,必要時組織人員有序疏散。 醫16、療救護組:事先組成由楊帆等組成的醫療救護隊.組織有關醫療人員對傷亡人員實施救治和處置,盡速聯系醫療單位予以幫助。 后勤保障組:由指揮部事先指定楊華斌同志負責,緊急組織協調調配交通車輛及相關物資。 事故調查組:由王琨同志負責,會同有關部門進行現場勘查、取證,配合政府等有關部門開展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 專家技術組:由項目施工、技術部門負責,組織有關人員為搶險救援等工作提供技術支持。善后處理組:事先組成由財務部組成的善后處理組。并事先指定負責人,與總指揮保持及時的信息溝通,會同有關部門處理傷亡人員的善后工作.(3)物資準備事故應急救援的物質準備序號物品名稱物品規格物品數量放置位置1滅火器17、2。5公斤12作業區2汽車越野車、皮卡、小轎車3項目部3藥品紗布、跌打損傷藥品若干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和專業處置組人員名冊和通訊錄職務或專業組名稱姓名電話總指揮楊必泉187 7058 8888副總指揮吳哲范187 3239 8888安全保衛組吳啟杰139 3286 0982應急救援組劉偉強151 0325 8172醫療救護組楊帆186 0705 0666后勤保障組楊華斌181 8145 7322事故調查組王琨157 3201 2036(4)應急響應程序發生安全環境事故、火災等緊急情況時,現場負責人第一時間向應急救援指揮小組匯報,應急預案啟動。 應急救援小組組長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場,判斷事故等級、18、對應急救援工作進行統一指揮,防止事故態勢擴大并向分部領導匯總。必要時,應立即通知上級主管部門及地方政府相關部門。 各專業處置組按照既定分工開展工作,其中應急救援組迅速組織搶險突擊隊,有序開展搶險救援工作,及時轉移受傷人員;綜合協調組根據現場救援情況,及時聯系相關單位請求支援;后勤保障組負責物資支持;事故調查組對現場情況進行記錄。現場指揮根據現場情況和災情的變化,及時調整對策,經請示應急救援指揮小組后,組織實施。現場得到有效控制后,由應急救援指揮小組組長宣布警報解除,并安排專人留守現場進行觀察。善后處理組組織實施事故善后處理事宜。事故調查小組負責對事故發生原因進行調查,統計事故損失,對應急救援情19、況整理并編制書面報告,向上級部門匯報并存檔備案.同時,針對救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應急救援工作作出評價,對項目應急預案進行完善。3、應急措施(1)支架坍塌事故應急措施 發生支架坍塌事故后,發現事故發生人員通知現場安全員,由安全員打事故搶救電話”120”,同時通知應急救援指揮部組織應急救援小組進行現場搶救。現場安全員負責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清理土方或雜物,如有人員被埋,應首先按部位進行搶救人員,其他組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發展擴大,讓施工隊伍負責人隨時監測圍巖的穩定狀況,防止造成再次事故的發生。由醫療救護組對受傷人員在現場采取可行的應急搶救,如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20、生。預先成立的各專業處置組人員分工,各負其責,安排人員在路口迎接救護的車輛,有程序的處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 事故后處理工作 A、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 B、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寫出報告,包括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 C、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D、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E、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2)物體打擊事故應急措施 發生物體打擊事故后,發現事故發生人員通知現場安全員,由安全員打事故搶救電話120”,同時通知應急救援指揮部組織應急救援小組進行可行的應急搶救,由醫療救護組21、對受傷人員在現場采取可行的應急搶救,如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預先成立的各專業處置組人員分工,各負其責,安排人員在路口迎接救護的車輛,有程序的處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 事故后處理工作 A、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 B、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寫出報告,包括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 C、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D、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E、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3)機械傷害事故應急措施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后,發現事故發生人員首先通知現場安全員,由安22、全員打事故搶救電話”120,同時通知應急救援指揮部組織應急救援小組進行可行的應急搶救,由醫療救護組對受傷人員在現場采取可行的應急搶救,如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預先成立的各專業處置組人員分工,各負其責,安排人員在路口迎接救護的車輛,有程序的處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事故后處理工作 A、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 B、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寫出報告,包括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 C、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D、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E、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的23、處理意見。(4)觸電事故應急措施一旦發生觸電事故,首先使觸電者脫離電源,由現場安全員組織搶救傷員,打電話”120”給急救中心。同時通知應急救援指揮部組織應急救援組人員做好現場救護工作,相關人員協助送傷員外部救護工作,如休克人員現場由醫療救護組組織臨時搶救做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盡最大努力搶救傷員,將傷亡事故控制到最小程序,損失降到最小。 對于低壓觸電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觸電者脫離電源 A、如果觸電地點附近有電源開關或插銷,可立即拉開電源開關或拔下電源插頭,以切斷電源. B、可用有絕緣手柄的電工鉗、干燥木柄的斧頭、干燥木把的鐵鍬等切斷電源線。也可采用干燥木板等絕緣物插入觸電者身下,以隔離電源24、。C、當電線搭在觸電者身上或被壓在身下時,也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繩索、木板、木棒等絕緣物為工具,拉開提高或挑開電線,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切不可直接去拉觸電者。對于高壓觸電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觸電者脫離電源 A、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停電。 B、帶上絕緣手套,穿上絕緣鞋,用相應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按順序拉開開關。 C、用高壓絕緣桿挑開觸電者身上的電線。觸電者如果在高空作業時觸電,斷開電源時,要防止觸電者摔下來造成二次傷害 A、如果觸電者傷勢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無力或者觸電者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過來,應使觸電者安靜休息,不要走動,嚴密觀察并送醫院。 B、如故觸電者傷勢較重,已失去知25、覺,但心臟跳動和呼吸還存在,應將觸電者抬至空氣暢通處,解開衣服,讓觸電者平直仰臥,并用軟衣服墊在身下,使其頭部比肩稍低,一面妨礙呼吸,并迅速送往醫院.如果發現觸電者呼吸困難,發生痙攣,應立即準備對心臟停止跳動或者呼吸停止后的搶救. C、人觸電后會出現神經麻痹、呼吸中斷、心臟停止跳動、呈現昏迷不醒狀態,通常都是假死,萬萬不可當作死人”草率從事。 D、對于觸電者,特別高空墜落的觸電者,要特別注意搬運問題,很多觸電者,除電傷外還有摔傷,搬運不當,如折斷的肋骨扎入心臟等,可造成死亡. E、對于假死的觸電者,要迅速持久的進行搶救,有不少的觸電者,是經過四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的搶救而搶救過來的。有經過六個小26、時的口對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擠壓法搶救而活過來的實例。只有經過醫生診斷確定死亡,停止搶救 事故后處理工作 A、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 B、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寫出報告,包括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 C、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D、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E、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5)高空墜落應急措施預防措施為消除高處作業的危險性,高處作業所用設施、設備及個人防護用品齊備且符合安全標準要求后進行作業.嚴格執行作業人員身體檢查制度,凡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精神病、癲癇病、眩暈等作業人員均不從事高處作業.27、高處作業人員經過專業技術和安全培訓,經考試合格后上崗。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作業時,上衣采用緊身工作服,下衣褲腳裹緊;腳下穿軟底防滑鞋,作業時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帶,并系好安全帶。支架搭設、拆除作業設置安全防護欄桿,并保證安全防護設施完善健全,安全警示標志齊全醒目,對安全防護設施和安全標志不毀損和擅自移位拆除。夜間禁止高處作業.安全帶系繩長度在3米以上,購買加有緩沖器裝置的專用安全帶,懸空作業無處掛安全帶時,設安全拉繩或安全欄桿。骨折急救預案工作現場發生嚴重骨折時,必須迅速采取急救救護,對于骨折傷者,正確的固定是最主要的。固定的方法為:固定斷骨的材料可就地取材,如棍、樹枝、木板、拐杖、硬紙板等,長短28、要以固定住骨折處上下兩個關節或不使斷骨錯動為準。脊柱骨折或頸部骨折時,除非是特殊情況如室內失火,否則應傷者留在原地,等待攜有醫療器械的醫務人員來搬動。抬運傷者,從地上抬起時,要多人同時用力平托,運送時,必須用木板或硬材料,不能用布擔架或繩床。木板上可墊棉被,但不能用枕頭,頸椎骨骨折傷者的頭必須放正,兩旁用砂袋將頭夾住,不能讓頭隨便晃動。嚴重出血救援預案嚴重出血會危及生命,及時有效的現場止血,對挽救傷者的生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常用的止血方法有: 一般止血法,一般傷口小的出血,先用生理鹽水(0。9NaCL溶液)沖洗傷口,再涂上紅汞藥水,然后蓋上消毒紗布,用繃帶校緊地包扎。壓迫帶積壓法,嚴重出血時29、使用,使用于頭、頸、四肢動脈大血管出血時的臨時止血。既用手指或手掌用力壓住傷口在傷口靠近心臟更進部位的動脈跳動處(止血點)只要位置找的準,這種方法馬上起到止血的作用。身體上通常的止血點有8處,一般來講上臂動脈、大腿動脈、骨動脈是較常見的。上臂動脈:用4個手指掐住上臂的肌肉并壓向臂骨;大腿動脈:用手掌的根部壓住大腿中央稍微偏上點的內側;骨動脈:用3個手指壓住靠近大拇指跟部的地方.其他止血法,有止血帶止血法、加壓包扎止血法、加墊屈肢止血法等多種.4、報告(1)報告流程當事故發生時、按以下工作流程迅速報告:啟動救援預案地區人民醫院安全管理部公司總經理項目經理事故發現人業主安全部門及主管領導地區監管部30、門(2)報告內容現場傷害事故發生時間、地點、傷亡和設備損失基本情況,可能產生的后果、性質、當前現場狀況初步減少傷亡和損失的應急措施.(3)聯系方式利用對講機和電話聯系、工程技術部門和安全質量部門值班人員,由值班人員按流程逐級報告.派出所:電話:110醫療救護單位電話:120 消防報警電話:119 (5) 聯絡醫療救護組成員與下花園區醫院急救中心取得聯系、報告事故地點、人員傷亡情況、聯系醫務人員及救護車輛。指揮小組隨時與急救中心保持聯系并指揮疏散小組派專人在路口引導救護車輛、以便順利準確到達指定地點.(6) 疏散疏散組首先了解事故現場有無沒發現的受傷人員,如有立即搶救。疏散組在極易造成擁擠疏散通道布置專人看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