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產60萬噸甲醇項目空分裝置工程設備基礎施工方案(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79147
2023-06-19
16頁
160.44KB
1、xx煤電煤化有限公司年產60萬噸甲醇項目空分裝置工程設備基礎施工方案1.編制依據1。1xx煤電煤化有限公司年產60萬噸甲醇工程空分裝置基礎施工圖(01000-ST40)及圖紙會審紀要。1.2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及評定規程 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5210。12005)。 1.3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 107-2003)、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 18-2003)。1。4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2.工程概況2.1空分裝置室外基礎包括主冷箱、板式冷箱平面板式基礎及空氣純化氣、空冷塔、氮水塔、液氬貯槽、液氧貯槽、液氮貯槽等平面圓形設備基礎.2.2空2、分裝置冷箱基礎為整體承臺基礎,形狀不規則。主體平面尺寸為32。1m18.8m,高度2。0m、3.15m?;A底標高3.00m?;炷恋燃塁40,防滲等級S6,抗凍等級F200。2。3空氣純化氣和氮水塔基礎直徑6.2m、底板厚度1.2m底標高2.5m,環壁高1。32m??绽渌A直徑7.5m,底板厚度1.5m底標高2。5m,環壁高1.02m.混凝土等級C30,墊層C10,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承臺底為140,其他部位為30。2。4液氬貯槽基礎直徑18.5m、液氧貯槽基礎直徑24。7m、液氮貯槽基礎直徑22。0m.底板厚度均為1。5m,底標高2。5m。頂板為八邊形厚度0。9m標高3.97m,底板與頂板3、之間有8道0。4m寬凈高4.07m輻射狀鋼筋砼墻?;炷恋燃塁30,墊層C10,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承臺底為100,其他部位為40,板20。3。施工準備3。1技術準備認真審查圖紙并進行圖紙會審。施工技術人員必須認真熟悉圖紙、熟悉圖紙會審紀要、領會設計意圖,掌握工程的要點及難點,明確施工工藝和技術質量要求,認真做好技術交底。3.1。2根據工程特點認真編制施工方案,認真編排施工計劃。3。1.3測量定位放線:設置至少兩個坐標點以便定位測量。依據軸線定位坐標,在基坑上面確定軸線位置并設置軸線控制樁,并在控制樁周圍澆筑砼加以圍護。3.1。4在D軸北側10m以外設定高程控制樁并加以保護措施.3。1。5按設計4、要求提前加工好沉降觀測點施工時按設計標高安放。3.2 材料準備3.2。1根據施工圖預算及工程進度,及時做好備料工作,制定合理的材料進場計劃,并對進場材料進行合理的堆放、貯存、檢驗和標識。3。2.2采用商砼,罐車運輸。在砼澆筑期間提前通知甲方,必須保證水電的正常供應。3.3 機械準備3。3.1根據現場所需配備施工機具,認真熟悉各種施工機械的操作要領和操作規程。3。3。2施工前必須對現場各種機械設備如:輸送泵、泵管、皮墊圈、振動棒等進行檢修,確保各種施工機械運行良好,以便砼澆筑順利進行。 3.4 勞動力準備3。4。1按照施工進度計劃,逐層分解工期及質量指標,并據此制訂勞動力需用計劃,施工班組必須保5、證足額的勞動力,以確保工期的順利實現.3.4。2實行班組交接班制度,特別是在大體積砼澆筑時,各施工班組必須遵守“接班人員不到崗,當班人員不得擅自離崗的原則。4.主要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方法空分裝置基礎結構采用清水砼施工工藝。根據圖紙設計及施工現場實際情況,按冷箱基礎空冷塔、氮水塔、空氣純化氣基礎-液氬貯槽、液氧貯槽、液氮貯槽基礎的順序分三部分先后進行施工。冷箱基礎不設施工縫按整體施工。空冷塔、氮水塔、空氣純化氣基礎分兩段施工:基礎底板環形壁。液氬貯槽、液氧貯槽、液氮貯槽基礎分別分為三個施工段進行施工。第一段施工基礎底板,第二段施工輻射墻,第三段施工頂板。4。1土方工程(1)土方開挖:土方采用機械6、整體開挖,人工配合清除底層預留200厚土層,人工配合清理基底?;影?:0.75放坡,基底留設工作面30cm。配置1臺1m3反鏟挖掘機挖土,3臺15t自卸汽車運土。開挖過程中基坑內土面高度應保持均勻,控制標高不得超挖.基坑開挖時,在其適當位置開挖施工坡道便于砂(石)墊層施工。(2)砂換填及回填:按設計要求承臺底部用500厚中粗砂換填,基礎周邊不小于600寬為中粗砂回填。分層夯實,分層厚度不大于250。每層夯實后,壓實系數不小于0.95。試驗人員應按規定取樣檢驗,使回填土達到設計要求的密實度。液氬貯槽、液氧貯槽、液氮貯槽基礎底部用砂石換填1000厚,基礎周邊不小于600寬砂石回填。(3)安全事項7、:基坑開挖深度超過2m時,必須在基坑周邊設置臨邊防護,夜間架設紅色警燈標志。夜間作業,機上及工作地點必須有充足的照明設施,在危險地段應設置明顯的警示和護欄。4。2基礎底板4。2.1測量定位放線:將軸線引測到基坑下底板外,設臨時定位樁。4。2。2墊層施工:100厚C10砼墊層采用方木支模,短鋼筋打入地基以固定模板。4.2。3鋼筋工程(1)基礎鋼筋連接方式采用滾壓剝肋直螺紋接頭,在鋼筋加工車間進行加工成型,制作好的的螺紋絲頭應及時用塑料帽戴好。接頭應按規范規定取樣經試驗合格后方可大批進行加工制作。(2)鋼筋綁扎前,應先在墊層上用墨線彈出底板及環梁的中心線、外邊線。(3)冷箱基礎鋼筋安裝過程中應同時8、兼顧預埋螺栓骨架的安放與固定。(4)基礎底板鋼筋的支撐及施工方法1)基礎底層鋼筋按設計要求,用粉筆將底層鋼筋間距畫在墊層上,再擺放、綁扎鋼筋,綁扎時要求縱橫向順直,間距均勻。2)基礎底層鋼筋綁扎完畢后,按圖紙設計要求綁扎上層鋼筋用16架立筋支撐。頂層筋至墊層100025鋼筋斜撐長度800冷箱基礎鋼筋綁扎安裝,由于基礎頂層鋼筋為25100雙向網片,間距密、重量大,須制作25馬凳筋間距4m一個進行支撐,沿基礎寬度交錯設置,以保證鋼筋位置的正確及滿足施工荷載需要。馬凳筋如圖示。3)然后將基礎底板上層橫向及縱向筋進行綁扎,上層鋼筋網片的支撐在基礎內的架立筋上面。鋼筋網片綁扎完后進行暗柱插筋的綁扎。4)9、鋼筋綁扎基本完成后按照混凝土測溫導線的布置圖進行測溫導線的布置綁扎。4。2.4模板工程(1)模板材料采用18厚覆膜膠合板,膠合板背面用50100方木做背楞,方木應四邊順直、尺寸準確統一,背楞間凈距以200為宜,背楞要立著用,以加大剛度。(2)基礎模板配制時應使模板上口高出砼頂面標高100mm,以便蓄水養護。(3)模板的加固支撐:模板采用現場拼裝,具體操作時應使模板下端放平,用水平鋼管頂緊模板的方木(豎向),鋼管與方木之間不應有間隙,并加以固定?;A底板模板支撐豎向鋼管間距800mm,橫向鋼管間距700mm。沿縱向兩外側采用三排鋼管支撐架,設置水平桿及斜撐,斜撐支撐在坑壁上。(4)模板支設完畢后10、,按水平間距800mm,豎向間距600mm用14對拉螺栓進行拉結。(5)圓形基礎模板外側設20鋼筋圍檁??諝饧兓瘹夂偷A環壁按雙向間距500mm用14對拉螺栓進行拉結.4.2.5預埋螺栓、預留孔模的安裝、固定(1)冷箱基礎預埋螺栓的及定位模板(支架)安裝與固定: A準備工作:根據地腳螺栓和支架的圖紙,逐個對現場貨物(地腳螺栓和支架)進行驗收:檢查其平整度、垂直度、孔距(含對角線)、孔徑、焊接質量和幾何尺寸,核對其配件數量、支架和螺栓的規格是否與設計要求和包裝箱內的清單相符.對于不符合要求的地腳螺栓和支架必須作好記錄和標識并禁止使用,及時與建設單位有關部門聯系以便更換或修補.(a)對于驗收11、合格的地腳螺栓、支架和預埋件必須認真標識并加以保護,防止丟失、損壞或污染。(b)項目部組織施工技術人員認真學習有關的規范、標準、圖紙和施工方案,了解設計意圖,明確施工要點、質量、安全和文明施工注意事項。(c)將驗收合格的螺栓支架逐個彈出中心十字線,彈線的依據是將已焊接好的支架(水平件)的孔距等分,線條要求要細,并用鋼針刻劃到支架的相應部位以便安裝時與柱基部的設計中心線相吻合.(d)基礎地腳螺栓和支架安裝時應將每一個螺栓支架分別與設備基礎相對應起來,并標明支架的編號、所在圖紙頁碼和軸線方向.B環形螺栓組由設備廠家提供上部定位模板。由于螺栓底端自帶錨板,不能從上表面穿入,給安裝造成很大不便。螺栓定12、位模板安裝時首先根據地腳螺栓和模板定位安裝圖的具體要求將螺栓按型號穿入定位模板螺帽帶上,用吊車一起安裝就位、校正和固定。螺栓下部用12鋼筋制作圓環固定螺栓底部位置不偏斜。在其下部用20鋼筋制作馬凳支撐預埋螺栓的底座。20鋼筋支撐,水平段均為200高度1700每螺栓下均設12鋼筋圓環固定螺栓下部螺栓定位模板冷箱基礎K10/E10和K01/E02/K02螺栓安裝固定示意圖C鋼柱腳螺栓的安裝:冷箱基礎鋼柱腳的螺栓廠家不提供定位模板支架,需現場制作。螺栓直徑為72、56,采用16槽鋼制作,按螺栓定位尺寸在槽鋼上鉆孔大于螺栓直徑2mm。預埋螺栓螺栓間距基礎高度減200穿螺栓孔眼16槽鋼20鋼筋支撐每螺栓13、下均設高1700螺栓間距+400D施工操作要點:(a)先在墊層上按照定位模板位置預埋鋼板。安裝時放樣彈出螺栓定位模板位置,然后拉通線控制支架頂標高。(b)四角處柱基部的螺栓支架安裝時應在不動物體上分別標注出定位模板支架頂標高,安裝螺栓支架時必須嚴格控制和認真保護。(c)螺栓定位模板安裝時必須首先根據地腳螺栓和模板定位安裝圖的具體要求將螺栓穿入支架螺帽帶上一起安裝就位.按螺栓的規格、編號和軸線定位方向核對無誤后用吊車就位、校正和固定。(d)螺栓定位模板支架就位時應將已彈好的螺栓支架的十字線中心線相吻合(用經緯儀加以控制其中心線的偏差),同時還應滿足支架頂標高的要求,標高出現負誤差時可以用墊鐵找平14、。(e)螺栓定位模板就位并經測量和質檢人員初步檢驗無誤后應立即用電焊機點焊固定,然后再進行最終檢驗.合格后將定位模板支架的支腳與預埋件焊牢.(f)最后固定地腳螺栓.按照設計要求擰緊螺帽和墊圈,確保螺栓的螺絲長度。(g)地腳螺栓固定并經驗收合格后應立即在螺絲處涂抹適量潤滑油,并及時用麻布包裹,防止污染、生銹和損壞.E實測允許偏差: 、同組螺栓中心與軸線相對位移偏差:2mm. 用經緯儀、尺量檢查、各螺栓中心之間的相對位移偏差:1mm。 用拉線、尺量檢查(全檢)、頂標高偏差:+10+5mm。 用水準儀測量檢查(全檢) 、垂直偏差:L/450mm。 用吊線、尺量檢查(L為螺栓長度)(2)預留孔模的安裝15、及固定1)對于預留孔,根據設計尺寸用膠合板制作成楔形(上大下小)方盒子作塞體,塞體下端截面尺寸不得小于預留洞口的截面尺寸。用f6鋼筋順長度方向兜底,便于提模。塞體長度高出基礎頂面200mm,下部低于預留孔50mm.根據預留洞口的定位尺寸和標高將塞體就位,并檢查無誤后,上部用鋼管固定于基礎模板上并用鋼管壓住,澆注砼時防止漂模。下部從兩個方向用對拉鋼筋將它交叉固定.2)根據孔的大小不同分別進行安裝,安裝完后檢查其位置應準確無誤。3)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根據標高的控制線進行其位置的復查,以保持塞體位置的正確?;炷翝仓跄筝p輕敲擊木模塞體,在混凝土終凝前將木模拔出,要隨時觀察砼的凝固情況,掌握好應16、該拔出的時間。4。2。6砼工程(1)商砼公司所供應的砼,外加劑及粉煤灰,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復驗報告。(2)砼澆筑過程中臺值班人員必須加強通訊聯絡,密切配合,確保供料的連續性。(3)砼澆筑時采用插入式振動棒進行振搗,振搗時必須做到快插慢撥,分層振搗,插點均勻,移動間距不大于300mm,直到表面出現浮漿且無氣泡溢出時為止,不得漏振。在砼前后接槎處,加強振搗,但也不能過度振搗以防砼發生粗骨料下沉和分層離析.(4)砼澆筑采用5臺砼罐車, 1臺拖式輸送泵(必要時用汽車泵)進行砼的運輸和澆筑。輸送管敷設時,配管線路應簡捷,盡量少用彎頭。輸送管在垂直方向布置時,應用支架將輸送管固定牢固,不得直接放在模板或鋼17、筋上。(5)底板的砼澆筑采用斜面分層澆筑方法,并且每層砼的澆筑厚度不大于400mm。在澆筑方向上并排4根振動棒,振搗時應從澆筑層的下端開始,沿斜面至下而上進行,逐漸上移,以保證砼質量。在下層砼初凝前,必須澆筑上層砼,振動棒深入下層砼5,保證上、下層砼結合良好,避免砼產生施工縫。(6)圓形基礎底板施工時,要求一次澆筑完成,施工縫設于基礎底板頂標高處.(7)輸送泵管堵塞時,現場施工人員應及時進行疏導排除,時間不得超過兩小時,確保砼不發生初凝,并將疏導出來的砼及時妥善處理。(8)砼澆筑完畢后,按標高趕平,在砼初凝前收面壓光。(9)砼終凝后頂面適量澆水并覆蓋一層塑料薄膜和40mm厚的棉被。覆蓋養護時間18、不少于14天,最早拆模時間應在砼澆筑后不少于10天。4。3上部結構施工4.3。1模架工程(1)基礎上部結構支撐系統采用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頂板的底部采用滿堂腳手架,腳手架立桿縱橫間距均按500mm設置,水平橫桿間距600mm。(2)模架鋼管采用國標48鋼管,不得銹蝕、彎曲、端部不平、壓扁或有裂紋;扣件不得脆裂、變形、滑絲。搭設前由測量工彈出腳手架立桿的位置線。(3)外圍大小橫桿和立桿交接處及剪刀撐的端部,扣件外側必須留出不小于20cm的長度,并且要求立桿、橫桿接頭均應錯開一個步距以上。(4)立桿和立桿連接應用對接扣件,大小橫桿與立桿連接應用直角扣件,剪刀撐、斜撐與立桿、大橫桿連接應采用旋轉扣件,19、扣件的螺栓要擰緊。(5)架體搭設必須做到橫平豎直、扣件緊固、基底密實,垂直度最大允許偏差(每層)不大于H/200.4.3.2液氬貯槽、液氧貯槽、液氮貯槽基礎施工完后進行輻射墻的施工?;A底板與頂板之間的墻板,模板支設后兩側采用18a槽鋼水平放置加固間距同對拉螺栓。用18對拉螺栓進行拉結并穿PVC管,第一道距根部200,第一、二道雙向間距400mm。第二、三道間距500,再往上間距按600設置。4。3.3鋼筋工程(1)嚴格按照設計圖紙、會審紀要及施工方案進行配料、成型。成型后的鋼筋其規格、尺寸、彎鉤長度等應滿足現行規范規定和設計要求.為保證鋼筋保護層厚度,并避免箍筋外露,箍筋下料尺寸應注意不準出20、現正誤差。(2)梁板鋼筋直徑d20mm時,接頭采用直螺紋連接;d20mm時接頭采用閃光對焊連接。(3)機械連接接頭或焊接接頭位置,設置在同一構件內的接頭應相互錯開,在同一區段內(接頭中心點至長度為35d且不小于500mm),受力鋼筋的接頭面積百分率,在受拉區不宜超過50.同一縱向受力鋼筋不宜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接頭。(4)鋼筋交叉點應用鉛絲全部扎牢。綁扎時,鐵絲扣要成“八”字形并彎入骨架內側,以免網片歪斜變形及鉛絲外露。4。3。4模板工程(1)頂板模板應進行配模設計,分成若干大塊,按設計要求繪制大模板拼裝詳圖,并注明使用部位、尺寸、標高及模板的拼接方法等,同時編制模板明細表,以便按照明細表逐塊加21、工制作和現場拼裝就位,確保模板的施工質量及幾何尺寸準確、拼縫有規律.(2)滿堂腳手架搭設完畢后鋪設方木,方木間距200mm,加固牢靠,拉通線找平.(3)模板要從一個方向鋪設,盡量用大塊模板減少拼縫放樣準確.角部不允許用小塊模板拼接,拼縫要嚴密。 (4)模板拼縫處均應用5cm寬透明膠帶紙封閉。模板鋪設完畢后,應用水平儀器測量對模板標高進行校正,同時檢查架子是否牢固.4.3。5混凝土工程(1)在砼澆筑之前,必須對工人進行砼振搗的技術交底,提高工人的振搗水平,確保砼的振搗質量。(2)在模板的對角及側邊標出板面的+500mm標高線,并拉細線繩,作為砼頂面澆筑的標高控制線,砼澆筑至頂面時,經常測量精確控22、制。(3)砼澆筑順序:砼自由下傾落高度不超過2m,循環布料。(4)在砼澆筑時,設專職值班人員隨時檢查模架的支撐、對拉螺栓的緊固以及漏漿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向當班人員匯報,立即整改。(5)鋼筋較密集處,澆筑混凝土時將上部鋼筋先撐開較大縫隙進行澆注振搗.(6)砼澆筑時用插入式振動棒進行振搗,振搗時必須堅持“快插慢拔”的原則,插點要均勻排列,移動間距不宜大于300mm,單點振搗時間30s左右,直到砼表面呈現浮漿和不再沉落為準。砼振搗時還并應避免振動棒碰撞鋼筋、模板、預埋件及預埋螺栓。振搗棒插入下層混凝土內的深度應不小于50mm。(7)板面砼收面時用刮杠刮平,刮杠相互交錯,保證板面的平整度.壓面分多遍進23、行,并要保證在砼初凝前進行一次壓面,避免由于砼的干縮引起的裂縫。(8)在砼澆筑過程中,應嚴格按照施工配合比進行施工,不得隨意加水.(9)砼澆筑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所有施工隊作業人員、罐車司機、輸送泵操作人員及工程處值班人員的交接班時間.各班負責人應及時做好各項施工記錄。(10)砼試塊的留設:砼試塊的取樣在砼的澆筑地點隨機抽取,標準養護試塊的每班次澆筑制作三組。還應在施工現場留設每次澆筑同條件養護試塊兩組.其中包括拆模時測定砼強度試壓的試塊一組。(11)砼養護:砼終凝后,在砼表面澆水并覆蓋一層塑料薄膜和兩層棉被養護,砼的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天,砼的最早拆模時間應在砼澆筑后1015天。4.4大體積24、混凝土施工4。4。1大體積混凝土的測溫方法(1)空分裝置基礎按照大體積砼施工工法施工,按規定進行測溫以掌握其溫度變化,并采取相應技術措施,防止發生溫度裂縫。要求做好如下測溫工作。(2)冷箱基礎預埋六組測溫導線,用電子測溫儀測溫;液氬貯槽、液氧貯槽、液氮貯槽基礎底板分別設置三組測溫點,預埋測溫導線.位置布設見附圖.(3)測溫工作安排專人負責,測溫從砼終凝后開始,第15天每2小時測一次,第610天每4小時測一次,第1115天每6小時測一次,同時應測相應的大氣溫度,直至砼表面溫度與砼內部溫度差、砼表面溫度與大氣溫度差均小于25為止。根據測溫記錄繪制有代表性點位的溫升曲線.(4)測溫人員在施測過程中,25、若發現任何一點的內部溫度與表面溫度之差超過25均應及時報告給主管領導,以便采取相應措施,確保砼溫度溫差控制在25范圍內。4。4。2大體積砼施工裂縫控制措施1)優化砼配合比設計,減少水泥用量,選用531.5mm連續級配石子,2)在砼中摻加外加劑、粉煤灰,改善砼的和易性,將砼的初凝時間延緩到4小時以后,降低水化熱.3)在冷箱基礎內埋設四組導溫管,每組設一臺電動自吸泵,由自吸水泵提供動力進行水循環。在基礎混凝土內部沿橫向預埋冷卻水管(25PVC管),冷卻水管的設置數量沿高度方向3.0m高部位設兩排,2.0m高部位設一排;沿橫向每2500mm設一根,通入循環冷卻水,降低基礎砼內部水化熱溫度。冷卻水管的26、設置數量及埋設方式詳見附圖。循環水管的制作及安裝(1)循環水管采用普通給排水PVC冷熱水管,直徑25mm,耐壓強度20Mpa。連接材料采用PVC直接頭和900彎頭及專用膠水。(2)首先根據大體積砼的長寬尺寸進行水管的放樣設計,水平循環管布置在構件高度中間部位,外露的PVC管要高出砼外表面150200。 (3)循環水管的安裝與鋼筋綁扎同步進行。1)安裝之前一定要將PVC管的端部用透明膠帶紙包口,以防澆筑砼時塞管。2)所有PVC管到位后,用接頭將PVC管連接起來。3)循環水管須用22#鉛絲與鋼筋網片牢固地綁扎在一起。 4)露出砼的PVC要妥善保護,防止堵塞。(4)循環水管的使用及維護1) 在基礎上27、表面用架管將水泵固定好,將進、出水管與電動水泵、基礎表面水連接,接上電源。2)砼開始養護時,同時開動循環水系統,以降低砼內部的水化熱。3)為保證循環水的連續操作,必須有一臺預備潛水泵,防止因潛水泵的損壞而使循環水斷流。(5)循環水養護過程中要由專人管理,同時要加強測溫工作,嚴格按照導溫方案操作,確保大體積砼的中表溫差在250C以內。內外溫差小于15時,經現場施工負責人批準后方可停止測溫。4.5冬期施工進入冬期按冬期施工方案進行施工。詳冬期施工方案.5。資源計劃序號設備、工具名稱型 號規 格單位數量備 注1挖掘機ZL30E臺12砼汽車輸送泵EM32/36-4臺13鋼筋12、14、16t3504混28、凝土C30m313005模 板1200240018張460膠合板6鋼管t5307扣件個160008木架板塊120注:設備及材料應根據現場實際需求量調整6.質量檢驗標準6。1基礎底板實測允許偏差:(1)模板工程模板接縫寬度1mm 模板拼縫高低差2mm 基礎截面尺寸偏差10mm 基礎垂直偏差5mm表面平整度3mm 模板與中心線距離偏差5mm(2)鋼筋工程鋼筋排距偏差10mm 骨架外形尺寸偏差10mm鋼筋間距偏差20mm 主筋保護層5mm(3)砼工程基礎中心線位移10mm 基礎頂面標高10mm外形尺寸偏差20mm 表面平整度偏差8mm6.2上部結構實測允許偏差:(1)模板工程基礎中心線與主廠房軸線位29、移 5mm; 模板接縫寬度1。5mm;梁柱對基礎中心線位移3mm; 梁柱截面尺寸偏差+4-5;模板表面平整度3mm; 全高垂直偏差8mm;梁底模標高偏差5mm; 預埋件預留孔中心位移5mm.(2)鋼筋工程受力鋼筋間距偏差10mm; 箍筋間距偏差20mm;受力鋼筋排距偏差5mm; 受力鋼筋保護層5mm;(3)砼工程 基礎中心線位移10mm; 柱梁中心線對基礎中心線位移5mm; 柱梁截面尺寸偏差+85; 預埋件預留孔中心線位移10mm.7.質量保證措施(1)全面推行質量管理,加強質量意識教育,建立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的質量保證體系。項目部、施工隊設專職質量檢查員,班組設兼職質量檢查員,形成質量監30、督體系。以“質量是企業的生命”開展質量宣傳,使每個施工人員認識到質量的重要性.(2)嚴格管理,堅持工程質量三級驗收制,認真落實班組自檢、交接檢及專檢,抓好質量分項評定工作,實行質量一票否決制,上道工序不合格,絕不能進行下道工序施工。(3)建立現場生產調度會制度,定期召開各專業施工班組現場碰頭會,及時處理檢查施工中存在的質量問題,布置下一步的生產工作。(4)圖紙會審制,逐級進行技術交底,明確質量保證措施和質量標準。嚴格按照施工圖、施工規范、設計變更組織施工(5)認真做好施工記錄、隱蔽工程記錄,及時辦理各種驗收簽證手續,保證資料與工程進度同步。(6)實行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質量檢驗制度。所有建筑材31、料都必須有產品合格證才能使用。對于鋼材、水泥及外加劑還必須經試驗合格后才能使用。(7)嚴格執行技術交底制度,做到先交底后施工,無交底不施工。8。安全保證措施(1)認真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認真貫徹執行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2)建立安全技術制度,在安排施工任務的同時,必須進行安全交底,所有安全交底均應有書面資料和交底人、接底人簽字。(3)加強對職工的安全生產教育,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和自身保護能力,搞好安全標語和警示標志,開好班前安全會。(4)進入施工現場必須帶安全帽,特殊作業工種必須持證上崗。(5)為保證施工現場用電安全,所有電氣設備必須加裝觸電保護器,做32、到“一機一閘一漏一箱”,靈敏可靠。嚴格實行“三級配電二級保護”和“三相五線制”。(6)各種施工機械必須掛設安全操作規程和操作人姓名牌,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按操作規程操作,嚴禁他人操作.(7)堅持安全“三寶”、“四口、“五臨邊”安全防護工作,必須把防護作為施工的前一道工序,無安全防護的施工項目不得施工.(8)項目部、施工隊設專職安全員,各班組設兼職安全員,加強現場安全生產監督檢查,違章必糾,從嚴治理。定期進行安全大檢查,反違章除隱患,落實安全技術措施,發現安全隱患即定時、定人迅速整改。9。清水砼質量通病的防治與消除9。1根部漏漿的防治與消除:(1)模板支設前,應對根部模板支設處用1:2水泥砂漿33、找平,模板底部還要粘貼一道5mm厚的海綿條,以利模板與找平層擠壓嚴密。 (2)澆筑砼前必須接漿處理,即在根部均勻澆筑一層510cm厚的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漿,嚴禁無接漿澆筑砼。9.2模板接縫明顯、砼錯臺的防治與消除:(1)要選用規格、厚度一致的膠合板、方木。(2)加固用鋼管或槽鋼箍嚴禁撓曲、變形,且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確保清水砼表面平整。9。3砼表面氣泡的防治與消除:(1)砼振搗應插點均勻,快插慢拔,每一插點要掌握好振搗時間,一般振搗時間為20s30s。(2)砼振搗時,振動棒應與模板保持150200mm左右間隙,利于氣泡排出.10。大體積混凝土熱工計算(一)混凝土拌和溫度計算T0=TimC/34、mC。.(1)列表計算如下:材料名稱重量m(kg)(1)比熱C(KJ/kgK)(2)熱當量Wc(KJ/)(3)= (1)(2)溫度Ti()(4)熱量TimC(KJ)(5)= (3)(4)水泥(摻和料)4900.84412156180砂子7520。84632148848石子10370。848711412194砂中含水量5%304。2126141764拌和水1624。2680128160合計2406272037134T0=37134/2720=13.65(二)混凝土澆筑溫度TP= T0+(TT0)(1+2+3+n)(2) TP =13.65+(1413。65)(0.0323+0。0042+0。0035、34) =13.69(三)混凝土水化熱絕熱溫升TMAX=mCQ/C(3)TMAX=425461/0.962406=84.82(四)混凝土內部中心水化熱調整溫升值TMAX=T0+ T(t) (4)TMAX=13。65+84。820.57=6211.附圖11。1冷箱基礎測溫點布設見 附圖(一)11。2冷箱基礎內部導溫管布置見 附圖(二)11.3液氬貯槽、液氧貯槽、液氮貯槽基礎測溫點布設見 附圖(三)測溫導線長度組合(1)冷箱基礎部位長度(m)每組數量組數合計備注組合一2.5122用于測溫點1、61。5120.512組合二3.5144用于測溫點2、3、4、52.5140。514(2)液氬貯槽、液氧貯槽、液氮貯槽基礎部位長度(m)每組數量每個基礎組數合計備注組合3.5139三個基礎用量2。5190。519冷箱基礎測溫點布設示意圖 附圖(一)1950031500測溫點4測溫點5測溫點6測溫點2測溫點1測溫點3-1.000.150.15-1.00冷箱基礎內部導溫管布置圖 附圖(二)進水口出水口接水泵進水口出水口接水泵100010001000測溫導線第一組第三組第四組AA200150循環水管間距2500用彎頭相互連通模板高出混凝土面100A-A液氬貯槽、液氧貯槽、液氮貯槽基礎測溫點布設 附圖(三)1500B-B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