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技術學院圖書信息樓工程大跨度模板施工方案(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79441
2023-06-20
19頁
573.38KB
1、目 錄大跨度結構模板工程施工方案91221。 工程概況和模板選用912211工程概況912212結構設計要點912213結構特殊部位設計912214選用模板類型91222。 模板計算書91232。1荷載及荷載組合91232.2模板結構的強度和撓度要求91262。3模板結構構件的計算91262。4支模參數計算結果912103. 模板施工方法912103.1模板承重架912103.2模板制作912103.3模板安裝912113.4梁柱節點設計912114。 模板工程量912115。 模板質量要求和措施912125.1模板工程質量程序控制示意圖912125。2模板工程應注意的重點:912136. 拆2、模方案912137。 附圖91215大跨度結構模板工程施工方案1. 工程概況和模板選用11工程概況xx職業技術學院xx新校區圖書信息樓工程,本工程為樁基、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總建筑面積244222,其中地下室2637,地上十層,建筑高度為45.9。12結構設計要點柱最大尺寸為800850;粱最大尺寸為4501500,跨度為24米,強度等級為C40,4。25米以下柱強度等級為C40,梁板為C35,4.25米一層柱、梁板為C35,七層以上C30。13結構特殊部位設計(1) 九層811軸之間,柱中跨距為24000,1/A、B、C、D軸框架梁為無粘結后張法預應力大梁,梁底標高為33.450m,斷面3、尺寸為4501500,樓板厚度為250。(2) 十層811軸之間,柱中跨距為24000, A、B、C、D軸框架梁為無粘結后張法預應力大梁,A軸梁底標高為36.600m,B、C、D軸梁底標高為37.650m,斷面尺寸為4501500,樓板厚度AB為150;C、D軸為250.(3) 由于上述部位采用為無粘結后張法預應力大梁,根據施工進度安排,承重支撐架必須按三層荷載計算。14選用模板類型(1) 模板材料模板質量直接關系到混凝土觀感質量的好壞,為了保證混凝土密實度及外觀質量,我項目部計劃在模板方面進行一定的投入,決定模板以采用九合板與竹膠板為主-在開工前購置,用鋼管與方木作支撐。為了保證施工進度,模4、板總量按以滿足進度需要為標準進行配置,周轉使用。模板統一安排在木工間集中加工,按項目部提供的模板加工料單及時進行制作,復雜混凝土結構先做好配板設計,包括模板平面分塊圖、模板組裝圖、節點大樣圖等.制作完成后堆放整齊,隨用隨領。加工間至現場采用人力翻斗車運輸,現場至作業點采用塔吊直接吊至施工部位。(2) 模板支設注意事項A、 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裝過程中,必須設置防傾的固定設施。B、 支模時,必須考慮有足夠的承載力,包括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新澆筑混凝土自重、鋼筋自重、施工人員及施工設備荷載、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新澆筑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C、 本工程預應力大梁模板支設承重架采5、用MF1219型門式鋼管架.D、 模板內面及時清理干凈,并涂刷專用脫模油,施工時應注意嚴禁脫模油污染鋼筋。E、 為了保證混凝土觀感質量,在模板拼縫處貼膠帶紙,確保無漏漿現象。(3) 特殊部位的模板支設詳見預應力大梁支模示意圖。2。 模板計算書2。1荷載及荷載組合2.1.1荷載計算模板及其支架的荷載,分為荷載標準值和荷載設計值,后者是荷載標準值乘以相應的荷載分項系數得出的。1、荷載標準值模板工程的荷載標準值包括新澆混凝土自重、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對高度較大的梁,還應考慮新澆混凝土對模板側面的壓力.1)新澆混凝土自重標準值對普通鋼筋混凝土,采用25K6、N/m3。 89軸、1011軸,預應力大梁:q=(7。30.451.5+3.450.30.72)25=159。4KN 89軸、1011軸,九層1/AB軸、CD軸各層樓板: q=(7。30.252.2+2。20。150。35)25=103.3KN 89軸、1011軸,十層以上AB軸各層樓板: q=(7。30.157。95+0。250。557.951.5+0.250。357.32)25=274。6KN 910軸預應力大梁: q=(9。00。451。5+3。450。30.73)25=206。2KN 910軸、九層1/AB軸、CD軸各層樓板: q=(9。00。252。2+0.30。352.2)25=17、29。5KN 910軸、十層以上AB軸各層樓板: q=(9。00。157.95+0.250.3592+0.250.557。952)25=348。8KN2) 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標準值: 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標準值 表21計算項目均布荷載(KN/m2)模板及小楞2。5立桿1。5立桿支架1.03) 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 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 表2-2計算項目均布荷載(KN/m2)板、梁(底面)2。0柱、墻、梁(側面)4。04) 新澆筑混凝土對模板側面的壓力標準值采用內部振搗器時,按以下兩式計算,并取其較小值: (1) (2)其中:F新澆筑混凝土對模板的最大側壓力,KN/m2;混凝土的重8、力密度,KN/m2;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h,按實測確定取值2 h; V混凝土的澆筑速度,一般取2m/h;H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筑混凝土頂面的總高度,m;-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不摻外加劑時取1.0;摻具有緩凝作用的外加劑時取1.2;-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當坍落度小于30mm時,取0.85;5090mm時,取1。0;110150mm時,取1。15。5) 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 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 表2-3向模板內供料方法水平荷載(KN/m2)溜槽、串筒或導管2容積小于0。2m3的運輸器具2容積為0。20。8m3的運輸器具4容積大于0.8m3的運輸器具62、荷載設計值荷載設計值為9、荷載標準值乘以相應的荷載分項系數. 荷載分項系數 表2-4序號荷載類別類別分項系數編號1新澆混凝土自重恒載1.2A2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活載1。4B3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活載1。4C4新澆筑混凝土對模板側面的壓力恒載1。2D5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活載1.4E2。1。2荷載計算結果 表2-5編號部位區間梁板軸線(KN)軸線(KN)A33。4508111/A、B、C、D5251/AB、CD336、33637.650811A、B、C、D525AB、CD336、89841。850811A、B、C、D525AB、CD336、898B81130106C81130148D81121-E811301482.10、1。3荷載組合 荷載組合表 表26項次項 目荷載組合(KN)計算承載能力A+B+C驗算剛度A+BAB軸CD軸AB軸CD軸189軸二層施工148611131434106121011軸三層施工23401613228815613910軸二層施工1910148017481318910軸三層施工27632150260119884側面模板37.5KN/m237。5KN/m22。2模板結構的強度和撓度要求施工現場的模板和大小楞以木模板為主,支架多采用鋼管架。其強度和剛度應滿足下表的要求。 模板允許強度和允許剛度 表2-7模板類型允許應力N/mm2允許撓度fmm結構表面外露(不裝修)的木模板13結構表面不外露11、(裝修)的木模板13鋼管支架170-注:模板的計算長度.2.3模板結構構件的計算2。3。1模板計算(1)計算理論模板結構中的面板、大小楞等均屬于受彎構件,而支架為受壓構件,可按簡支梁或連續梁計算。當模板構件的跨度超過三跨時,按三跨連續梁計算(圖2-2)。計算時,按常規構件的慣性矩沿跨長恒定不變;支座是剛性的,不發生沉陷;受荷跨的荷載情況都相同,并同時產生作用。圖2-2 模板計算簡圖則: 剪力: (2-1) 彎矩: (N.mm) (2-2) 應力: 13 N/mm2 (2-3)撓度: l/250 (2-4) 梁底模板厚度 (mm) (2-5) (mm) (2-6) 梁底模板厚度取(2-5)和(212、-6)式中較大值式中:q-作用在梁底模板上的均布荷載 KN/m E模板的彈性模量,對木材取(9-10)103N/mm2W模板的抵抗矩,對矩形截面,I-模板的慣性矩,對矩形截面,b-梁底模板寬度(mm)(2) 構件計算 本工程預應力大梁截面尺寸4501500,底模板采用膠合板,楞木間距l=600,梁底模板寬度b=450。 作用在梁底模板上的均布荷載 q=0.451.5251。2+0.45(2+1。5)1.4=22.45 KN/m 梁底模板厚度 梁底模板厚度取h=30mm 剪力 彎矩 應力 13 N/mm2滿足要求。 撓度 l/250=2。4mm滿足要求。(1) 計算結果根據計算,預應力大梁底模板13、采用兩層18厚膠合板,楞木間距為600,楞木截面尺寸為6080。2。3。2對拉螺桿計算柱和墻模板在支模時的對拉螺桿的間距按下式計算。 (2-7)式中: 對拉螺桿截面積;-對拉螺桿容許拉應力,對I級鋼取205N/mm2 - 模板側壓力,單位:N/mm2。取d=12mm即可滿足要求。2.3.3支撐計算(1) 支撐設置本工程811軸預應力大梁部位采用MF1219門式鋼管架,間距為600,門式鋼管架支撐主要承受模板或楞木傳來的豎向荷載,按兩端軸心受力壓桿進行驗算。 MF1219門式鋼管架設計參數 表2-8立桿加強桿高度mm寬度mm截面積cm2回轉半徑cm細長比穩定系數強度設計值N/ mm2483.5214、6.82。5190012009。7861.6251150.483205(2) 每根立桿承受的荷載按梁板均布荷載計算:N1=161348=33。6KN按預應力大梁支撐間距600、三層恒載、一層活載計算:N2=3(0.60.451。5)251。2+0。60。45(2+1。5)1.4=37。8KN N取N1和N2較大值,N=37.8KN(3) 立桿強度計算=N/AS (2-8)=N/AS = 37.8103/489=77.3 N/mm2 205 N/mm2(4) 立桿穩定性計算 (29)式中:-軸必受壓桿件穩定性系數,AS桿件截面積. =37.8103/0。483/489=160N/mm2 215 15、N/mm2 滿足要求。2。4支模參數計算結果支模參數表 表2-9項目截面模板厚度(mm)楞條最大間距(mm)支撐間距(mm)對拉螺栓間距板150厚1240080018600800250厚18400600梁45075018100060045015003660012 5003. 模板施工方法3.1模板承重架1、由于裙房屋面(標高11.100)處不足以承受上部荷載,經與設計院商定,采取架空措施,具體做法詳見設計聯系單.2、模板承重架采用門式鋼管架支撐體系,門式鋼管架型號為MF1219.3、為了提高門式鋼管架的承重能力,在門式鋼管架中部加設一道豎向鋼管,鋼管規格為483.5.4、為了保證承重架的穩定性16、,每步門式鋼管架用483。5鋼管設一道水平拉結桿。5、承重架底部設置一道掃地桿;每道水平方向拉結桿與框架結構柱拉結,以保證承重架的整體穩定性。3。2模板制作模板制作,采用釉面九合板。模板安裝前,先設計好定型尺寸,確保結構和構件各部位形狀、尺寸、位置、標高、預留孔洞的正確。并具有足夠的穩定性、剛度和強度,既要考慮拆裝方便,又要兼顧模板接縫嚴密不漏裝,梁側采用12拉桿,確保模板整體剛度。3.3模板安裝1、模板安裝采用內支外拉方法,立模前先搭設好內模架子,待立模完成,并支豎向、水平方向48架子鋼管后,方可粗調緊拉桿,內模架子水平縱橫鋼管與外模上方水平撐鋼管固定后,再次緊拉桿,邊緊邊檢查尺寸至達到要求17、。墻模板的緊固以設置對拉螺栓為主,根據本工程的結構構件截面尺寸情況,該工程對拉螺栓按500mm的間距設置,個別地方可在此基礎上略加調整。2、在混凝土澆筑前,必須對模板系統進行技術復核,復核內容主要包括標高、軸線、截面尺寸、垂直度、平整度、支模架強度、剛度、穩定性等.避免混凝土在澆筑時直接沖擊模板,墻混凝土采用分層澆筑的原則,使模板系統受力均勻,以免受集中荷載而變形、脹模。特別要注意留出的進出管口的預留位置、標高、大小要準確。3.4梁柱節點設計在工程結構施工中,框架結構梁柱接頭如果處理不好,容易產生混凝土外觀的蜂窩麻面以及梁柱的不規則形狀。為了避免以上情況發生,對梁柱接頭模板采取如下措施:梁柱接18、頭模板由專人進行制作,利用計算機進行放樣,以保證梁柱接頭模板的尺寸準確性。梁柱接頭模板與梁模板一次支設,以確保梁柱接頭的方正。4. 模板工程量名 稱規 格數 量目前在何處使用計劃進場時間鋼 管48壁厚3.5800(T)集團調度開工分批進場防水模板18 厚13000m2集團調度開工分批進場方 木806010000根集團調度開工分批進場扣 件十字扣 、活動口 、對接扣6萬只集團調度開工分批進場架 子 工搭設支模架3500工日開工分批進場5。 模板質量要求和措施5。1模板工程質量程序控制示意圖學習圖紙和技術資料學習操作規程和質量標準技術人員書面交底操作人員參加交底和鋼筋、砼工工序交接檢查澆砼時留人看19、模執行檢驗標準不合格的處理梁柱的板抽查質量評定記錄準備工作模板選擇清理模板模板涂刷隔離劑技術交底與鋼筋工工序交接檢查腳手架自檢標高、中心線截面尺寸放線中間抽查按規范及方案設計注意保護棱角清理現場、文明施工施工日記支模資料匯總質量評定拆模5.2模板工程應注意的重點:1、實施專人負責預留洞口、預埋管道等模板的安裝,在澆筑混凝土時派專人檢查。2、應力筋波紋管嚴格按設計圖紙側預埋,模板的對拉桿螺桿設置時,應注意避免與波紋管交叉。3、預應力大梁底模在預應力筋張拉前不得拆除,以確保混凝土的養護質量。5。3模板質量檢查模板工程安裝完成后及時進行技術復核與分項工程質量檢查,確保軸線、標高與截面尺寸準確。1、要20、求模板及其支架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2、模板接縫全部采用膠帶紙粘貼。3、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清理干凈并涂刷隔離劑。4、模板安裝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模板安裝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項次項 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1軸線位移梁3尺量檢查2標 高+2,-5用水準儀或拉線和尺量檢查3截面尺寸梁+2,-5尺量檢查4每層垂直度3用2m托線板檢查5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2用直尺和尺量檢查6表面平整度5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7預埋鋼板中心線位移3拉線和尺量檢查8預埋管預留孔中心線位移36。 拆模方案1、嚴格建立模板塊和立柱的拆除申請、批準制度,防止為趕進度而盲目拆模.2、模板的拆除:非承重側模應以能保證混凝21、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壞(大于1N/m2)方可拆除,承重模板應按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規定執行.3、板拆除的順序和方法,應按照配板設計的規定進行,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則.拆模時,嚴禁用大錘和撬棍硬砸硬撬。4、拆模時,操作人員應站在安全處,以免發生安全事故。待該片段模板全面拆除后,方可將模板、配件、支架等運出堆放.5、拆下模板等配件,嚴禁拋扔,要有人接應傳遞,指定地點堆放,并做到及時清理、維修和涂刷好隔離劑。以備待用.6、模板塊在裝、拆、運時,均用手傳遞,要輕拿輕放,嚴禁摔、扔、敲、砸。每次拆下的模板,應對板面認真清理,立柱底腳螺栓等要定期刷油防22、銹。7、現澆結構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按下列規定:(1)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壞后,予以拆除。(2)底模,在混凝土達到以下設計強度后,方予拆除: 板: 結構跨度2m時,50%; 板: 結構跨度2m,8m時,75。 梁: 結構跨度8m時,75; 8m時,100。 懸臂構件:結構跨度2m時,75%; 2m時,100。8、側模拆模時,按合理順序進行拆除,一般按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拆模時不得強力震動或硬撬硬砸,不得大面積同時撬落或拉倒,對重要承重部位應拆除側模檢查混凝土無質量問題后方可繼續拆除承重模板。9、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結構,在混凝土強度符合設計混凝土強度等級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載;當施工荷載產生的效應比使用荷載的效應更為不利時,先進行核算,加設臨時支撐。7. 附圖1、結構平面圖(1)2、結構平面圖(2)3、預應力梁詳圖4、預應力梁剖面圖5、架空6、接點詳圖7、門式鋼管架荷載分布圖8、門式鋼管架平面布置圖9、門式鋼管架立面圖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14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4
1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