樁基礎工程大直徑人工挖孔樁施工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79683
2023-06-20
12頁
169.04KB
1、一、 大直徑人工挖孔樁施工1、概述本工程樁基礎采用人工挖孔,以中風化基巖作為樁端持力層,樁長、樁徑按設計要求。人工挖孔樁為限制使用的施工工藝,施工前施工方案需要經相關部門批準。(1)地質條件本工程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相應的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 0.20 g;現場地質概況表指標名稱地層名稱及代號天然重度(kN/m3)承載力特征值fak(kPa)壓縮模量Es12(MPa)粘聚力c(kPa)內摩擦角()素填土 16。5硬塑粉質粘土119.01802008.010.030501015可塑粉質粘土218.51401605.07。02535812軟塑粉質粘土317。51001203.05.0610淤泥質2、粉質粘土417。0801003。04。058硬塑紅粘土 118。01602007。010。050601015可塑紅粘土217。51401605。07.02030810軟塑紅粘土317.11001203.55.0152058P1y1全風化灰巖119.51802008.012。020401015P1y1強風化灰巖222.030040012。015.040501822P1y1中風化灰巖326.512001500P1y1微風化灰巖426。615002500P1d全風化泥巖119.51802008.012。020401015P1d強風化泥巖221.020025010.014.040601622C2W全風3、化灰巖119。51802007。010.020401015C2W強風化灰巖222。030040012。015.040501822C2W中風化灰巖326.310001500D3Z全風化白云巖119。51802008。012.020401015D3Z強風化白云巖222.030040012。015.040501822D3Z中風化白云巖326。310001500D2h全風化白云質灰巖119。51802008.012.020401015D2h強風化白云質灰巖 222。030040012.015。040501822D2h中風化白云質灰巖326。280013002s全風化白云巖119.51802008。014、2。0204010152s強風化白云巖2 22。030040012.015。0405018222s中風化白云巖326。08001300(2)水文條件場地地下水總體上可劃分為南北兩個水文地質單元,北屬揚官莊水文單元,南屬大板橋水文單元,分水嶺位于F10附近,可能有一定動態變化。在航站區分水嶺位于P1d泥巖分布帶,南側地下水豐水期埋深4050m,標高20222045m左右,北側豐水期地下水埋深3550m,標高20302045m左右,水位季節變化幅度約在5.08.0m,地下水位對降雨(特別是強降雨) 反應迅速,降雨后水位快速提高。場地地下水對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無腐蝕性,對鋼結構具弱腐蝕性5、。地基土對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無腐蝕性。大面積填方后地下水補給條件改變,地下水位將降低,地下水流場將發生改變,填方區地下巖溶發育減弱或停止(特別是垂直方向)。場地內分布的紅粘土、粉質粘土透水性弱,滲透系數在n10-510-6cm/s之間;基巖透水性差異較大,與節理裂隙、巖溶發育相關,總體上在610-4cm/s左右.2、人工挖孔樁施工(1)施工準備熟悉施工圖紙和地質報告,編制安全技術交底,進行現場測量定位,施工所需要的水電、材料、機械及人員的準備。(2)施工方法1)測量放線先將地面導線、坐標投測到工地內,并將軸線用墨線彈在墊層、支護面上,并用木樁或短鋼筋確定樁位,經施工單位自檢后再通知6、甲方,監理部門復核簽字后才能進行下一步施工.2)挖孔:本工程實際情況,由于樁間距離較大,滿足同時開挖要求,故可以同時開挖.根據現場地質情況,每天每組挖土成孔深度控制在1m內。鋼筋預留搭接長度,上下節護壁之間鋼筋相互連接,樁第一節孔圈護壁應比下面的護壁增厚50mm,并應高出井口地面250mm,護壁混凝土標號為C15.詳見圖4孔頂護筒大樣.圖4孔頂護筒大樣為保證護壁混凝土的整體性,按設計要求在軟弱土層部位設置鋼筋,上下節護壁之間鋼筋必須確保規范的搭接長度.詳見圖5護壁大樣。圖5-護壁大樣澆灌護壁混凝土時,用敲擊模板及用竹和木棒插實方法。發現護壁有蜂窩漏水現象,及時加以堵塞或導流,保證護壁混凝土強度7、及安全。護壁混凝土的內模拆除,根據氣溫等情況而定,一般可以在24小時后進行。當混凝土強度達到足夠的強度后才能拆模。當第一節護壁混凝土拆模后,即把軸線位置標定在護壁上,并用水準儀把相對水平標高畫記在第一圈護壁內,作為控制樁孔位置和垂直度及確定樁的深度和樁頂標高的依據。施工人員必須熟悉所挖孔的地質情況,并勤檢查,注意土層的變化,當遇到流砂,大量地下水等影響挖土安全時,必須暫停作業,撤出人員,進行必要的分析,待護壁穩定及安全的情況下,方可組織有效的措施,并實施后,確認隱患消除方可繼續投入施工.如遇到流動性淤泥或流砂時,應減少每日的進度,按日進度0.5米進行施工,若仍無法保證護壁施工質量,或無法確保施8、工人員安全,必須停止作業,改為采用鋼護筒施工方法。施工必須遵循即挖,即校對,即驗收,即灌注護壁混凝土連續的原則,減少開挖面的爆露時間,保證混凝土密實度,避免滲漏。為保證施工安全護壁未達到足夠強度之前必須加設橫撐.對地下水較大或發生流砂的樁位,先將附近無流砂的樁孔先挖深,使其起集水作用,降低地下水位后再作業。由于大量抽出地下水而影響場地臨近原有建(構)筑物,應作好地下水位的觀測工作,當地下水位危及周邊建筑物及路面時,要立即在抽水孔附近設立灌水點,以保持水壓平衡,土體的穩定。若遇上述情況,另行分析,以專項方案的形式提交、送審、實施.施工樁端放大腳(擴腳)時,應及時通知建設、設計單位和監理單位對孔底9、持力層巖樣進行鑒定,經鑒定符合要求后,才進行擴底工作。終孔時,必須清理好護壁污泥和樁底的殘渣雜物浮土,清除積水,經監檢同意驗收,并辦理好簽證手續.應在一天內澆灌樁芯混凝土,以免浸泡使土層軟化.詳見圖6擴大頭大樣。圖6擴大頭大樣3)排水降水措施根據現場地質水文情況,考慮到施工場地小,施工較為密集,積水容易集聚,從基坑底直接抽到頂上排水溝排出,并且在基坑邊挖一條縱貫場內的排水明溝進行排水。4) 封底挖孔達到設計要求的深度后,持力層巖樣經甲方及監理確認后,進行擴大頭擴挖,終孔驗收完成后,按設計要求進行封底。5) 成孔驗收樁孔完成后,請建設、監理、設計院、地質勘察單位現場進行驗收,填寫好樁孔隱蔽資料,10、包括持力層確認、成孔尺寸、樁孔深度、入微風化深度、樁芯軸線等驗收記錄。6) 土方運輸為了保證施工進度施工安全,挖出的土方由人工運到規定堆放地方,再用挖機裝車,運到場外.本工程挖孔樁場地分區提供,土方運輸另外由專業施工隊完成,挖樁土方按照指定位置集中堆放后用挖機裝車外運。7) 鋼筋籠制作安裝制作:鋼筋籠制作應按樁大樣圖尺寸要求,駁接焊口必須符合規范規定,布筋成型時焊接處應按規范錯開(同一截面內的接口不得超過總數50%)。加勁筋焊接成閉合的圓箍,且應高出鋼筋的內側,與每條縱向鋼筋的交接點全部焊接牢固,以便其真正起到加勁的作用,使鋼筋籠在運吊中避免產生不可恢復的變形。箍筋在縱向鋼筋的外側,其焊接應均11、勻,間隔距離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控制平整度誤差不超過50mm,鋼筋籠成型后應經有關人員驗收合格后方可安裝。吊裝鋼筋籠的樁孔,應預先清理干凈,并標出定高度.鋼筋籠入孔后,應按其保護層厚度要求調正固定,使其在搗樁芯混凝土時,不移動不上浮。鋼筋籠制作的允許偏差,嚴格執行有關挖孔樁施工及驗收規范。本工程要求每根樁中均設置超聲波檢測管,在鋼筋籠制作時將檢測管固定在鋼筋籠上.吊裝:放入孔時,不得碰撞孔壁。灌注混凝土時,應采取措施,校正設計標高固定鋼筋位置。為了便于運吊和避免鋼筋籠產生較大的變形,鋼筋籠過長(長度超過12米時)需分段接駁,上下節并接時,按圖紙的要求,小于或等于直徑20毫米的鋼筋可以采用搭接的12、方式,當鋼筋直徑大于20毫米時,優先采用焊接進行施工,其接駁焊縫隙的接頭數量適合國標(GB502042002)要求。本工程鋼筋籠吊裝采用汽車吊吊裝。8) 混凝土施工護壁混凝土工程:1)護壁混凝土按照配合比用料在現場配制,要經過攪拌機攪拌后才能使用,不得人工拌制混凝土,混凝土塌落度及配料量嚴格按照配合比在現場設臺秤,并掛設配合比牌于秤邊,設專人按配合比過秤后送進攪拌機攪拌。2)攪拌好的混凝土通過斗車運到樁口附近(用鐵皮鋪設地面;不得隨意傾倒在地上,更不得隨意加水),用絞架吊下樁孔進行護壁搗制.3)護壁如有局部滲水,要及時堵塞好,這是保證樁芯混凝土質量的一重要環節.4)護壁支模測量控制:將護壁模板13、吊入孔內支撐好,用鉛垂線檢校好樁芯中心線,確定支撐位置,誤差控制在5以內.當第一節護壁拆模后,將樁芯、軸線、高程標記在護壁混凝土上,在頂面按縱向和橫向埋設代表交叉樁芯的四枚鐵釘,以后各節的成孔及護壁支模均以這四枚鐵釘的拉線交點作為樁孔支模中心。樁芯混凝土工程:1)樁芯混凝土的澆筑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輸送泵澆筑,澆筑時要從樁底到樁頂標高一次完成。若遇停電等突發事件時,為確保混凝土樁芯澆灌完整性,降低混凝土澆灌速度,采用人工的方式下料、振搗,并組織后備發電機發電,以確保樁身混凝土的完整性。本工程的樁芯混凝土標號為C30。2)灌注樁芯混凝土,必須用串筒離混凝土澆灌面2米以內,以免混凝土離析,影響混14、凝土整體強度。3)在灌注混凝土過程中,注意防止地下水進入,不能有超過50mm厚的積水層,否則應設法把混凝土表面積水層用導管吸干,才能灌注混凝土,如滲水量過大(大于1m3/h)時應按水下混凝土操作規程施工.4)混凝土邊澆邊插邊振實,采用插入式振動棒的方法,分層振實,每層振實,每層厚不得超過1500mm。5)在灌注樁芯混凝土,相鄰10米范圍內的挖孔作業應停止,孔內不得留人。9) 樁芯混凝土的養護 根據施工現場實際,在樁芯混凝土澆筑8小時后進行濕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天.10) 人工挖孔灌注樁檢測樁基工程完工后,必須按相關規定進行第三方檢測,未經法定檢測單位檢驗合格的樁基礎工程,不得辦理隱蔽工程15、驗收,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本工程樁基設計人工挖孔灌注樁,當工程樁齡期達到28天后,按相關規定及設計要求,進行工程樁的檢測.在樁基檢測過程中,發現樁芯混凝土質量未達到設計要求,應按不合格樁數加倍進行復核。樁基檢測后,如發現有不合格樁,應會同甲方,設計及監理共同研究處理措施,等處理完成且滿足要求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3)注意事項觸電事故的預防觸電事故在人工挖樁施工中也是較為常見的一種安全事故,其發生的主要原因往往與機電設備管理,及作業人員不按章操作有關,因此預防觸電事故應著重于機電設備管理,以及加強作業人員的安全及技術教育.在本次的施工任務中,著重于上述兩點制訂措施如下:1)所有機16、電設備每次使用前必須進行檢查,其責任人為當班電工。投入本次人工挖孔樁施工使用的設備主要有:2。2KW水泵、鼓風機以及孔內照明。2)孔內照明用電電壓不大于12V,任何人不得私自提高孔內照明電壓.3)孔內照明用電獨立供電,采用專線引至樁孔邊電箱,并進行明確標示,采用插座供電方式,樁孔施工范圍其他用電設備不得使用同型號插座,以免混淆.4)樁孔照明電電壓雖說是安全電壓,但仍執行高壓用電管理措施,以預防高壓串入電路傷人。5)嚴格執行“一機一閘一漏電”原則,任何人不得違反該項制度。6)開工前除作業人員對其使用設備進行必要的檢查外,電工必須對每個樁孔的用電設備進行必要的例行檢查,不得遺漏,同時作好記錄.7)17、所有用電設備必須在有合格證,并經電工確認設備正常的情況下,才能投入使用。8)孔內照明燈必須選用防爆型照明燈具。9)鼓風機必須保證安全、有效地使用,當鼓風機不能正常使用時,應停止孔內作業。10)所有用電設備必須有良好接地,否則不允許用于本工程范圍.11) 進入中風層后,若需要爆破,需另行編制專項爆破方案,并經相關部門審核通過后方可進行爆破作業,爆破作業必須由專業人員按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孔內墜物傷人的預防人工挖孔樁施工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作業面積比較狹小,作業人員沒有足夠的空間躲避災害,因此在人工挖孔樁施工中,應盡可能避免孔內墜物事故的發生。本方案也就該問題制訂相應的措施,以解決人工挖樁內墜物事故18、的發生以及預防措施。1)樁孔開孔護壁高度必須高于地面250,以減少物件掉入孔內。2)工地所有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帽繩,以防安全帽掉入孔內。3)人工挖孔樁井上作業人員所攜帶人小工具,必須用繩栓系于手腕,以防掉入孔內。4)清理干凈樁孔2米范圍內垃圾及雜物,以防不慎掉入樁孔內。5)吊桶必須使用安全吊鉤,安全吊鉤必須有足夠的彈性,失去彈性的吊鉤必須進行更換。6)吊繩必須采用直徑16以上的尼龍繩,采用機械起吊土方,以確保其起吊重量大于100.7)搖架使用過程中,必須每班檢查其是否有松脫現象,確保其使用安全,非安全狀態禁止使用.8)樁孔內設置樁孔面積50密目鋼筋網片,鋼筋網片牢靠地固定于護壁上,以保護孔內作業19、人員。9)起吊時,桶內不能滿裝土石方,只能裝至桶高80%的土石方,嚴禁超量裝物.10)起吊孔內設備及工具時,必須將物件牢固固定在吊桶上,方可起吊,起吊時人員必須先行撤出孔內,后起吊物件.孔內塌方事故的預防為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制訂相應的措施如下:1) 盡量減少護壁及巖土面外露的時間,以減小塌方事故的概率.2) 塌方的發生一般有預兆,因此施工中應密切關注,提前預防。其預兆是:渣土掉落,有沉悶響聲,巖石的斷裂聲等,若遇這類情況,務必盡早撤離.并匯報項目部,項目部組織人員進行分析論證,找出問題原因,并“對癥下藥”,消除隱患。3) 控制超挖及欠挖量,確保施工質量,護壁厚度。4) 若遇於泥及流沙必須減小20、一次開挖深度,控制在0.5米范圍內,若仍無法施工,應采用鋼護筒進行開挖,并及時處理滲漏水。5) 每天下孔作業人員應檢查護壁的完整性,發現護壁有開裂、松動、位移等現象應及時向項目部匯報,項目部立即組織人員現場分析,找出其原因,及時妥善處理,消除隱患后,方可再次投入施工.6) 按圖施工,在不利地層中施工,應增加鋼筋配筋量,提高護壁的支護強度,切實保護作業人員生命安全。7) 嚴格執行每天一節護壁的施工進度,以確保護壁有足夠的支護強度,若在個別部位該進度仍不能滿足要求時,應減慢施工進度,改為多天一節護壁,禁止超進度施工。8) 作好樁接口處理,相鄰兩節護壁鋼筋必須按規范要求搭接完好,接口的咬合大于50毫21、米,以確保護壁連成一個支護體系。氣體中毒及室息的預防毒氣傷人的事故的發生對于人工挖孔樁而言,事故發生比較頻繁,是人工挖孔樁的一大安全隱患,因此在人工挖孔樁施工中,應密切注意,作好切實的安全措施,以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1)毒氣的檢測是解決毒氣傷人最為有效的手段,因此,本次施工中,嚴格執行毒氣檢測制度。由專職安全員檢查督促,并設置獨立的檢查記錄檔案.對于毒氣超標樁孔必須明確標示,并向項目部匯報,安排專人守衛,任何人不得擅自入內。2)毒氣超標的樁孔必須采取相應的手段,降低毒氣濃度,例如:加大風量,鼓入新鮮風流;3)為確保萬無一失,本次施工任務采取毒氣檢測儀檢測為主,“小動物放入樁孔檢測為輔,兩種檢測22、方式同時使用。其中“小動物”采用小鳥作為檢測用具,檢測時間不短于15分鐘,小動物使用前必須檢查其健康狀況,不健康活潑的小動物不能用于毒氣檢測,以防誤導施工。4)每次下井前必須采用風管通風至井底,對于較淺孔樁送風最少足夠10分鐘,如果要爆破待清渣孔樁不少于20分鐘,深度5米以上的樁作業期間采用風管不斷送風,保證孔樁施工的安全。5)若遇孔內作業人員中毒情況時,禁止任何人在沒有足夠安全防護的情況下,進入樁孔內。遇此情況時,首先應立即匯報,向孔內送入新鮮風流,檢測孔內毒氣含量及缺氧情況,搶救人員必須立即配戴好防毒面具,系好安全帶及安全繩,方可進入樁孔內救人。6)工地現場配備搶設備兩套:包括安全帶、安全繩、安全帽、防毒面具兩個.在工地現場就近放置,并由安全員負責保管,在應急使用時,可敲碎玻璃,立即取用.7)若施工中發現有異味,施工人員應撤出樁孔,并進行毒氣檢測,確認無誤后再進行作業.8)發現毒氣現象,應組織技術人員及現場施工人員,進行分析,判斷毒氣來源,并作好記錄,為預防毒氣中毒提供預防依據。9)中毒人員均必須送醫治療觀察,在取得醫務人員允許的情況下方可出院。每個作業樁孔必須配備一個鼓風機,以確保正常使用,否則任何人有權中止其作業。相應的作業人員,進行警告一次,并處罰金100元/次,累積警告次數達3次的作業人員,勒令退場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