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路基巖溶整治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方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79894
2023-06-20
17頁
75.04KB
1、路基巖溶整治實施性施工組織方案1、編制依據:路基巖溶整治施工圖 ;路基巖溶整治施工圖技術交底材料;鐵路工程不良地質勘察規程(TB10027-2001);鐵路工程地質鉆探規程(TBJ1001498);鐵路路基設計規范(TB 100012005);鐵路特殊路基設計規范(TB10035-2006);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 1751999);水工混凝土摻用粉煤灰技術規范(DL/T 50552007);既有建筑地基基礎加固技術規范(JGJ123-2000)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漿施工技術規范(DL/T 51482001);水利水電工程鉆孔壓水試驗規程(SL 312003);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2、準(TB10414-2003);鐵路工務安全規則鐵運2006177號.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 46-2005)2、編制原則嚴格按照“邊探邊灌,探灌結合,分序施工”的原則進行巖溶路基整治施工。結合分序鉆孔勘探結果,逐步查清整治范圍內隱伏巖溶的分布情況和發育特征,及時調整整治措施和施工工藝,提高注漿施工的效果。巖溶路基整治施工必須以保護植被、控制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為原則,正確處理好生態保護與項目建設的關系,落實高標準的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措施,促進鐵路建設與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的協調發展.結合巖溶路基整治工程的特點,建立建設項目管理的目標體系、責任體系、分級控制系統和評價評估體系,按3、照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等基本環節,將質量、安全、工期和環境保護分解細化為實施目標。3、工程概況3.1、路基概況本段起巖溶整治訖止里程為貨車右線YHDK541+843.8YHDK542+675,線路全長551m,地段隸屬99縣,沿線地貌類型為總體地勢相對較平緩,地面高程小于100m,地勢平坦,無較大起伏,均為路堤填筑區。貨車右線與既有xx線在K543+050處連接,巖溶整治施工為既有線旁施工。3。2、施工單元劃分根據xx二院路基巖溶整治施工圖,本標段巖溶路基屬于易塌陷區。施工單元劃分方法參照鐵路巖溶路基注漿施工實施細則(試行)5。2條執行,劃分結果詳見附表1:路基巖溶整治施工單元統計表.4、3。3、主要技術要求本標段巖溶路基整治的整治對象、整治寬度、整治深度根據已有設計資料及相關規范確定。本標段巖溶路基整治注漿勘探孔的布置主要根據已有設計資料及相關規范確定,嚴格按照分序施工的原則逐步進行勘探,各分序鉆孔的勘探要求按照已有設計資料確定,序孔全部按照勘探孔的技術要求施鉆。本標段巖溶路基整治最終的整治范圍及深度根據已有設計資料、現場勘探成果及相關規范綜合確定。嚴禁只按照已有設計資料盲目施工,造成處理不完全及材料的浪費.本標段巖溶路基整治的施工方法主要根據已有設計資料、現場勘探成果及相關規范確定。在施工過程中,若注漿遇到困難,及時跟建指、設計院溝通,根據現場條件及時調整施工方案。4、工程5、進度計劃99站以北地段,目前征地拆遷工作進展比較順利,巖溶整治可以正常進場施工,本段巖溶整治要求在2010年11月前全部完成,確保旱季路基土石方大規模組織施工。99站以南部分,目前征地拆遷工作進展不大,沿線紅線范圍內滿布各種房屋建筑,巖溶整治只能采取拆除一段,施工一段的方法進行,靈活機動,確保不影響后續路基土石方施工。詳細的工期安排詳見下表:巖溶路基整治工期安排橫道圖巖溶路基整治工期安排橫道圖編號起訖里程段落長度2010。52010.62010.72010.82010.92010。102010。115、主要施工技術方案5。1、總體施工方案本標段巖溶路基整治按場地“三通一平”完善臨時防、排水設施6、完善水、電設施檢驗機械設備鉆孔與沖洗封孔試驗注漿質量檢測工程驗收的順序有序的進行,每個施工環節完成后由監理現場確認后方可進入下一步施工程序。5。2、分部施工方案場地“三通一平”巖溶路基整治施工前做好“通水、通電、通路工作,其中“通路”盡量做到利用既有施工便道,避免增加臨時用地。巖溶路基整治施工前進行場地清理,清除或換填水田、魚塘等表層的淤泥。完善臨時防、排水設施巖溶路基整治施工前完善臨時防、排水設施,防止在施工期間因地表水及地下水的侵入造成對注漿質量的影響.對影響路基穩定的地下水,予以截斷、疏干、降低水位,并引排到路基范圍以外。在施工期間,及時維修和清理排水通道,保障排水暢通、有效。完善水、電7、設施設置專用的管路和線路,配備備用水源和電源,以保證注漿的連續性。檢驗機械設備施工前安排專人對施工機械進行安全及性能檢查,防止在注漿過程中發生機械故障影響注漿的連續性,防止在注漿過程中注漿管破裂造成漿液噴射傷人等現象.鉆孔與沖洗鉆孔的編號方法參照xx鐵路巖溶路基注漿施工實施細則(試行)5。9條執行。鉆孔位置根據施工圖施放,孔位偏差不大于50cm。當因避讓管線、遇到涵洞等客觀原因需對孔位進行調整,且距離大于1m時,上報設計、監理單位核準。所有I序孔均按勘探鉆孔技術要求施鉆,進行巖芯鑒定和編錄,勘探成果形成記錄表格,上報監理,逐孔驗收;I序孔完成后,及時封孔,并將勘探成果上報設計,經設計同意不需進8、行序、序孔勘探的情況下,揭示的地質情況與設計資料出入不大的段落依次進行試驗、注漿施工等施工程序,揭示的地質情況與設計資料出入較大時,需要進行序、序孔勘探的情況下,在確定最終設計方案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覆蓋層中鉆孔采用跟管鉆進,開孔直徑不得小于130mm。基巖段終孔直徑不得小于91mm.注漿前進行成孔沖洗.對沖洗時返水的鉆孔,以沖洗液變清為結束條件。對溶洞、溶蝕破碎帶發育、沖洗時不返水的鉆孔,要求流量不小于泵送額定流量的80,沖洗時間不少于10min.對地質條件復雜地段,現場試驗確定成孔沖洗方法和結束條件.封孔在滿足設計注漿壓力條件下,根據現場地質情況可采用濃水泥漿(水泥砂漿)一次性封閉或孔口9、管動態阻塞法封孔,封孔深度最小不少于2m。注漿孔封孔結構示意圖孔口管動態阻塞法實施照片和止漿閥結構示意圖對未遇溶洞的鉆孔采用一次性封閉法封孔,管徑30mm;當鉆探揭示有溶洞、漏水嚴重情況時,為滿足沖填粗骨料需要,采用孔口管動態阻塞法封孔,護孔管管徑為110mm;對于路基已經填筑地段的鉆孔,為避免影響路基,必須采用孔口管動態阻塞法封孔,封孔深度位于地面以下1m。孔口管動態阻塞法封孔技術要求:封孔流程為:鉆孔沖洗在預定深度設置110mmPVC孔口管,孔口管外側底部20cm用粘土堵截層在封孔段灌注濃水泥漿終凝后用止漿閥動態封閉注漿.采用孔口管動態阻塞法封孔時,封孔段鉆孔直徑不小于130mm,孔口管直10、徑為110mm,為避免影響注漿效果,要求孔口管下部位于土石界面0。5m以上,不得進入基巖。當覆蓋層較厚時,可將起護孔作用的孔口管設置為花管.試驗按照施工單元劃分,每個施工單元(約每隔200m)選取一個試驗點,進行現場壓水(注水)試驗、注漿試驗,確定合理的注漿參數和施工工藝。根據設計院劃分的工點,每個工點不少于3各試驗點。對試驗段的施工過程形成記錄表格,請監理現場簽認.試驗結束后將試驗成果上報設計、監理、建指,共同確認注漿施工注漿參數和施工工藝。注漿以純水泥漿為主的單液注漿材料,水泥采用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水灰比為0.6:11:1。開始注漿時采用稀漿灌注,當灌入量較大時可據情況采用濃一級的11、漿液灌注。注漿壓力(孔口壓力表讀數)為0。20。4Mpa,終注壓力0.30.5Mpa。對土洞、空溶洞或半充填溶洞,應高壓沖填砂、碎石后再進行注漿處理。對溶蝕裂隙發育、連通性好、漏漿時,注漿時摻入一定量的粉煤灰,粉煤灰摻入量為水泥重量的20%50.終注條件為:注漿段在終注壓力下連續注漿10min的注入率不大于5L/min時,可終止注漿。整個注漿過程配置計量工具,嚴格按照設計要求施工。注漿過程中形成的記錄表格上報監理,由監理現場確認。在每個施工單元注漿完成后及時將注漿記錄表上報建設指揮部。注漿量由注漿段巖溶裂隙率、注漿半徑和充填、漏失情況確定。現場注漿數量上報設計、監理、建設三方簽字確認,據實計列12、。針對注漿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的特殊情況,作如下處理措施:a、注漿若因故中斷,及時找出注漿中斷原因,盡快采取處理措施,及早恢復。b、注漿過程中如出現串漿現象,對串漿孔同時進行注漿處理。c、注漿過程中如有冒漿、返漿等現象發生,暫停注漿,盡快采取處理措施,處理完后立即恢復注漿。d、對垮孔嚴重的溶蝕破碎帶、充填粗粒土的溶洞等實施跟管鉆進極為困難的注漿鉆孔,采用自上而下注漿法復鉆施工,嚴禁使用泥漿等影響注漿加固效果的方法護壁鉆進.e、當采用沖填砂、碎石或摻入其他填充物處理后注漿量仍然較大時,采用間歇注漿或雙液注漿處理。f、如漿液漏失嚴重,局部使用雙液注漿堵漏時,先根據試驗確定水玻璃與漿液體積比,再進行堵漏13、.在雙液注漿堵漏失效的情況下,立即停止注漿,上報設計、建指,必要時請專家進行會審.遇到漏漿嚴重的情況而現場管理人員或施工隊伍隱瞞不報的采取嚴懲措施.質量檢測自檢根據要求,在完成某一施工單元的注漿施工后,進行自檢,自檢按注漿孔數的3布置檢查孔,且每個施工單元不得少于3孔。檢查孔位于注漿孔中間,當滿足下列條件之一時,上報監理單位確認后,再轉入下一施工單元的注漿施工:a、檢查孔巖芯可見多處水泥結石體,基本填滿可注縫隙。b、檢查孔的單位吃漿量不超過周圍4孔單位平均吃漿量的15%。檢測單位檢測根據電測深法、瞬態面波法的檢測規程要求,在每一個施工單元注漿施工前需要進行施工單元區域原始數據的采集工作,要求各14、施工隊伍積極配合。注漿施工完成后,積極要求并配合檢測單位進行注漿后的質量檢測。工程驗收在每個施工單元完成注漿施工、自檢,并經檢測單位檢測合格后,及時整編竣工資料,提出報告,申請驗收,資料內容包括:施工記錄:鉆孔記錄、壓水(注水)試驗記錄、注漿試驗記錄、注漿記錄、注漿孔平面布置示意圖。成果資料:分序鉆孔、注漿成果一覽表及注漿孔平面布置成果圖.檢測資料:鉆孔取芯檢查表、檢查孔壓水(注水)試驗記錄、檢查孔注漿試驗記錄、注漿材料檢驗報告、瞬態面波法檢測資料、電測深法檢測資料、其它檢測資料。6、管理機構設置根據本標段巖溶路基整治的工作量及標段劃分情況,為保證施工質量、安全及工期要求,本標段共設一個總體管15、理小組,下設4個現場管理小組,詳細的管理機構名單如下:總體管理小組 組長:副組長:技術負責人:現場管理小組 一項目組(DK492500DK504+879.78)施工現場負責人:安質環保負責人:試驗檢測負責人:材料負責人:現場值班員: 二項目組(DK504+879.78DK531+641。78)施工現場負責人:安質環保負責人:試驗檢測負責人:材料負責人:現場值班員:三項目組(鷓鴣江聯絡線)施工現場負責人:安質環保負責人:試驗檢測負責人:材料負責人:現場值班員:四項目組(DK531+641.78DK546+200)施工現場負責人:安質環保負責人:試驗檢測負責人:材料負責人:現場值班員:7、施工設備16、根據具體情況,巖溶整治主要施工機具、設備為衡陽BW150/1。5注漿泵34臺、攪拌機34臺,三相水泵17臺,二相水泵39臺.50KW75KW發電機21臺(備用),高壓注漿管43620m,衡探XJ-100型95臺、京探XY-1A。150型鉆機112臺套等各種所需工具。本標段巖溶路基整治擬投入的施工設備詳見下附表:現場主要機械設備表。現場主要機械設備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出廠時間使用年限檢驗是否合格數量(臺)所有者到場時間備注1注漿泵BW150/1.5342010.52攪拌機342010.52010。52010.58、施工隊伍及人員配置本標段巖溶路基整治施工隊伍按架子隊模式組建,為便于管理,根據現17、場管理小組標段的劃分,分別設置4個施工隊伍,由現場管理小組直接管理。各施工隊伍的人員配置情況詳見下表:各施工隊伍人員配置表。各施工隊伍人員配置表所屬項目組技術隊長(名)安全巡視員(名)鉆探人員(名)試驗人員(名)注漿人員(名)其他人員(名)9、工程材料的管理各項目組材料負責人負責采購、儲存、發放巖溶路基整治所需要的工程材料。采購的工程材料需要滿足設計、規范的質量要求。采購工程材料時必須及時索要原始標識(廠家、工程材料名稱、規格型號、出廠編號、出廠日期、合格證等),并進行抽樣檢測和復驗,不合格的工程材料不得進場。材料負責人必須建立工程材料使用臺賬,監理現場簽字確認進場材料數量后方可進入工地料庫.18、領料單必須有發料人、領料人簽字.材料負責人按施工單元將當日領取的材料數量、已使用的材料數量及剩余的材料數量進行記錄,并在每個施工單元施工完成后將記錄表及時上報建設指揮部.10、施工管理措施10。1、質量管理措施目標按照驗收標準要求,各檢驗批施工質量檢測合格率達到100.管理措施建立健全質量保障體系,逐級成立管理小組,各負其責,明確和落實質量事故追究制度.建立過程質量管理體系,做好質量“自控”與過程“把關”,確保工程質量“內實”。加強原材料的質量檢驗,杜絕不合格的原材料進入工地.嚴格按施工工序施工,每一道施工工序要滿足設計、規范的要求。通過正式注漿前試驗點的壓水(注水)試驗、注漿試驗,確定合理的19、注漿參數和施工工藝,召開現場經驗交流會,總結、推廣經驗,以點帶面,全面提升施工質量。加強質量的過程控制力度,強化每道工序的質量檢查驗收,不合格的不準轉入下道工序。在監理在場監督的情況下,堅持進行巖溶路基注漿完成后的自檢工作,自檢不合格的地段在整改合格后方可報檢.嚴格執行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142003)。10。2、安全管理措施目標實現“零事故”的安全生產目標。消滅責任重大死亡及以上事故;消滅責任設備、火災、爆炸等事故;消滅危及鐵路行車安全的責任行車險性及以上事故;實現安全生產達標。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生產保障體系,逐級成立管理小組,各負其責,明確和落實安全事故追究制度.對施20、工現場易發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環節進行監控,制定施工現場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施工區域按規定設置安全標志,現場配備專職安全員,施工前由安質環保負責人對專職安全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特種作業人員要求執證上崗,施工作業人員施工前進行安全教育培訓.施工前進行場地的平整工作,防止發生施工機械傾翻事故,就位后的鉆機支墊平穩后方可開鉆。重型機械設備均需經過專業檢驗機構檢驗合格后方可進場。用于注漿的所有設備要在施工前進行安全檢查,全面檢查泵、管、接頭處的連接情況,排查安全隱患,防止接頭松動導致壓力漿液沖擊傷人。施工用電線路應按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 46-2005)的相關條款要求架設,帶電設備應按21、規定進行接地保護,非正式電工不準隨意接、拆電線路,線路過路處應穿鋼管埋設保護.注漿施工過程中非操作人員嚴禁在壓力機械周圍滯留,防止壓力漿液沖擊傷人.每次注漿完畢后全面檢查并清洗干凈,保證正常使用,排除安全隱患。施工中應注意調查搜集既有管、線網等地下設施,并留足安全作業距離,加強安全防護,安全作業。靠近既有線地段,施工過程中設置隔離欄,注意避免侵限,必須有專人負責進行瞭望、預警,以確保人身及設備安全;施工機具不得隨意堆放,不得侵占既有線及施工便線限界,以保證行車安全。既有線上下道避車,線路作業、材料裝卸與堆放等安全注意事項嚴格執行鐵路工務安全規則鐵運2006177號中有關規定。10。3、環境保護22、措施嚴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巖溶整治工程必須以保護環境、控制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為原則,在整治實施過程中,落實各項措施,正確處理好生態保護與項目建設的關系,落實高標準的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措施,促進鐵路建設與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的協調發展.施工范圍地面、地下防排水、防滲漏措施到位,盡可能保持巖溶水系的自然補給與排泄環境滿足設計要求及符合環保規定.施工產生的固體廢料及時清運至指定地點,生活垃圾集中裝袋運至指定地點,集中處理。清洗設備的灰漿要經排污溝,沉淀后運至指定棄土場,嚴禁直接排入水田、水塘、污染自然水體。注漿過程中,注意控制壓力并加強巡視,避免污染環境,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施23、工,采取相應措施。10。4、工期控制措施目標實現總工期的目標要求。管理措施在施工中,及時優化調整施工組織,實行動態管理,保證總工期目標的有序實現.以硬化合同管理為手段,確保各種生產資源的有效投入,為保證工期提供物質基礎。采用網絡化計算機技術,實現工程進度信息化管理.建立進度管理激勵制度,獎優罰劣,促進各施工段進度平衡。10.5、投資控制措施目標嚴格控制工程投資,實現最佳投資效益.管理措施加強各項管理制度建設,不斷完善投資控制各項機制,為全過程、全方位控制投資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證。加強工程材料的管理,努力降低建設成本.在建設施工管理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加強施工組織的優化,降低生產、組織環節內耗,24、提高生產效率,降低造價。在鉆探過程中,嚴格按照深度要求施鉆,遇到鉆探超深的相關負責人要提出嚴厲批評,屢教不改的施工隊伍要嚴懲,并追究相關負責人的責任.在注漿施工過程中,在漏漿嚴重的情況下,停止注漿,及時上報設計、建指,必要時請專家進行會審。遇到漏漿嚴重的情況而施工隊伍隱瞞不報的要嚴懲,并追究相關負責人的責任。10。6雨季施工措施為保證巖溶路基整治按計劃實施,雨季期間,積極與當地氣象部門聯系,隨時掌握天氣情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雨季施工安排與防護,備足防汛物資和器材,安排專人24小時防汛值班。對水泥等工程材料,采取防潮措施。機電設備及電閘箱采取防雨、防潮等措施,并安裝接地保護裝置。加固、疏通施工25、現場附近的溝渠及河道等排洪通道,防止洪水進入施工場地,對施工造成影響。場地內做好臨時排水設施,包括臨時排水溝、截水溝及排水管等,尤其在路基已填筑地段,要加強排水、排洪措施,避免影響路基的穩定性,進而影響巖溶路基整治的工期。10。7、已填筑路基地段的施工措施完善臨時防、排水設施,按規范要求在路基面設置排水坡,坡腳或塹底設置排水溝,防止地表水、地下水滲入路基本體,影響注漿效果。對廢棄的漿液及時排放到指定地點,防止對路基造成破壞。對已鉆孔但未注漿的孔進行臨時性封堵,避免雨水進入路基。在已填筑路基地段,孔口管按照設計要求必須滿足進入原地面以下1m,確保在清孔時不破壞已填筑路基。10。8、既有線附近施工措施需要在既有線邊坡上搭腳手架的地段,施工要符合鐵路工務安全規則鐵運2006177號中的有關規定。既有線上下道避車,線路作業、材料裝卸與堆放等安全注意事項嚴格執行鐵路工務安全規則鐵運2006177號中有關規定.10。9、文明施工措施施工現場宜采用封閉式管理,非工程相關人員嚴禁入內。進場施工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現場各類機械設備應合理規劃,擺放整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