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購物中心土方開挖專項施工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79901
2023-06-20
14頁
48.04KB
1、xx國際購物中心土 方 開 挖專項施工方案土方開挖專項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1)xx國際購物中心位于xx市xx步行街B區,東為馬道街,距已建商場約42m,西為市場街,距已建建筑物約21m,南為步行街,距已建商場23m,北為中前街,距建筑物約24m。擬建場地已進行平整,地勢相對平坦,場地內地上障礙物已基本清除干凈和處理完畢,擬建建筑物0.00,比場地低1.000m。有利于土方開挖和基礎施工。(2)xx國際購物中心分為A、B、C三個區域,A區為框架結構,地上為十二層公寓房,其中底下三層為商場,地下室一層;B區為三層框架結構,三層商場,地下室一層;C區為二十九層商住樓(其中底下三層為商場)地下一層。2、該A、B、C三個區的地下室連成一體,均為地下一層停車場及設備用房。(3)xx國際購物中心由xx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邢臺市建筑設計院設計,中國化學工程第一巖土工程有限公司地質勘察,由宏業監理有限公司監理,江蘇興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組織施工,由陸智軍擔任項目經理,陳金華擔任技術負責人。(4)本工程地下一層,軸線尺寸為南北91.700東面58.800,軸線面積為5392m2,基坑長度南北為95.700m0東西62.800m,基坑面積為6010 m2,土方開挖量約為25550 m3,土方開挖時隨挖隨運、土方全部外運。(5)本工程采用預制砼管樁。土方開挖前,樁基工程已結束。地下室埋深防水板面為3.3、6m,防水板厚度為0.450厚,100厚砼墊層,基坑開挖深度為4.150m,扣除的場地低1.400m,實際土方開挖深度為3.100m。基礎承臺部位再開挖0.4001.100m,該承臺開挖尺寸較小,開挖后立即用磚砌護壁,不為影響整個基坑邊坡的穩定。本工程在A區地下室西側有水泵房,其埋置深度為6.200m,筏板(防水板)厚度設1200、砼墊層100厚,開挖深度為7.400m,且該消防池設在邊坡邊緣。因此對該地邊坡進行了計算。本工程在A區地下室東南側沒有消防電梯井和集水井,開挖深度為5.700m,實際開挖深度為4.300m。本工程施工方案計算分別對實際開挖深度3.750m,4.300m和6.10m進4、行計算。(6)本工程基坑實際開挖深度為3.100m,5.000m和6.400m,深度小于開挖深度7m,且周圍環境無特殊要求且離基坑外圍20m無建筑物,故該基坑安全等級為三級。(7)本工程場地工程地質條件,根據中國化學工程第一巖土工程有限公司的地質報告,地形開闊平坦,地質類型單一,無不利地質存在,地質情況和各項技術參數詳見地質勘察報告。(8)本工程基坑實際開挖深度大部為3.100m,局部為5.000m和-6.40m,并通過二級放坡和計算,基坑邊坡是安全穩定的,所以本工程基坑開挖不考慮基坑支護。由于地下室施工時間比較長,受雨水、施工用水影響較大,所以考慮在基坑開挖后,在基坑壁上釘入500m長1215、500短鋼筋后滿鋪一層鋼絲網(4200雙向)再做60厚C20細石砼護坡。具體做法為先做30厚C20細石砼再鋪鋼絲網,后做30厚C20細石砼,確保提高基坑邊坡的安全和穩定。本工程根據地質勘察報告,地下水較大,按設計圖紙要求,采用管井進行降水。管井降水見示意圖,為保證盡量減小對周圍建筑物的影響,采用止水帷幕進行隔水措施。止水帷幕采用雙排水泥攪拌樁,樁徑D=600,樁長15米,樁間咬合200mm;攪拌樁采用32.5強度等級硅酸鹽水泥作固化劑,水泥用量為17%;控制攪拌樁的水灰比0.45。二、編制依據本方案編制的主要依據是:工程圖紙:現行規范、規程以及現場實際情況。主要規范、規程如下:建筑邊坡工程技術6、規范GB50330-2002土方與爆破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J201-2002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本計算書參照建筑施工計算手冊江正榮編著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實用土木工工程手冊第三版楊文淵編著人民教同出版社、地基與基礎第三版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土力學等相關文獻并結合巖土工程勘察報告進行編制。三、施工準備1、熟悉圖紙,作好圖紙會審,請設計單位進行設計交底。 2、施工組織設計、質量計劃、預防措施按照公司質量保證體系文件的規定進行受控處理。3、組織各專業班組人員進場,7、并進行各項交底,其重點工作在于安全工作的三級教育,以及現階段的施工質量進行技術交底。4、機械準備:在進場前對主要機械設備進行必要的維修、保養;并按機械配備表的要求進場,以確保工程使用。5、規定開挖路線、順序、范圍、底部標高,邊坡坡度,排水溝、集水井位置及流向,棄土堆放位置等,避免混亂,造成超挖、亂挖,應盡可能的使機械多挖,減少機械超挖和人工挖方。四、土方開挖作業條件:1、土方開挖前,應根據施工方案的要求,將施工區域內的地下、地上障礙物消除和處理完畢。2、確定開挖路線、順序,基底標高、邊坡坡度、排水溝、集水井位置及土方堆放地點。3、在基糟開挖之前,場內所有的紅線樁及建筑物的定位樁,全部經市規劃部8、門測量核準。復核紅線樁及定位樁是否產生移位,若有移位應會合規劃部門、設計單位、建設單位研究處理方案。4、完成必需的臨時設施,包括生產設施及生活設施及機械進出和土方運輸道路、臨時供水供電線路。5、機械設備運進現場,進行維護檢查、試運轉,使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6、夜間施工時,應有足夠的照明設施。7、在危險地段應設置明顯標志,并合理安排開挖順序,防止錯挖或超挖,施工機械進入現場所經過的道路,應事先經過檢查,必要時要進行加寬、加固等準備工作。在機械施工無法作業的部位和修整邊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應配備人工進行,熟悉圖紙,做好技術交底。8、施工中如發現有文物或古墓等,應妥善保護,并應及時報請當地有關部門9、處理,方可繼續施工。如發現有測量用的永久性標樁地質、地震部門設置的長期觀測點等,應加以保護。在敷設有地上或地下管線、電纜的地段進行土方施工時,應事先取得有關管理部門的書面同意,施工中應采取措施,以防止損壞管線,造成嚴重事故。 9、現場道路、出入口及排水1)根據土建平面布置圖,結合機械化施工的特點來確定現場道路和現場出入口,現場道路部署見總平面布置圖。2)現場道路分布:道路寬為14m,由自然地面向地下室延伸,坡度8,道路做法為:素土整平夯實,鋪墊大碎石墊層30CM厚,路基采用8T壓路機壓實后,用M5水泥砂漿灌實,道路向兩邊坡水。場地北側為現場出入口。3)現場設置排水網絡:沿基坑設置排水溝,最后現10、場所有支排水溝全部通過生活區排水系統并經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網。五、土方開挖施工操作工藝:工藝操作流程圖:抄平放線、驗線挖土控制標高排水運土修坡清底驗槽地基處理隱蔽工程驗收。1、抄平放線、驗線1)土方開挖前,紅線樁及建筑物的定位樁需經市規劃部門檢驗核對后方可動工。2)土方工程開工前,要根據施工圖紙及軸線樁測放基槽開挖上下口白灰線。3)機械施工易碰壓樁,因此基槽開挖范圍內所有軸線樁和水準點都要引出機械活動區域以外,并設置涂紅白漆的鋼筋支架以保護。4)在基槽開挖前,要根據施工圖紙,基槽開挖放坡坡度等測量控制網的設置(包括控制基線、軸線和水準基點),放好開挖白灰線。建筑物位置的定位控制線(樁)標準水平樁11、及開槽的灰線尺寸,經過甲方、監理檢驗合格并辦完預檢手續,并以此作為施工控制的依據。2、基坑土方開挖:1)本工程土方開挖量為42550m3,采用三臺反鏟挖土機進行挖掘,并配以人工挖土和清土。現場配置15臺5T自卸汽車將土方隨挖隨外運。2)挖土方法:挖土均從南向北進行,為防止土體位移、底面隆起等異常現象發生,基坑土方分2層開挖,第一層挖至約-2.2米處,第二層從-2.2米挖至基礎設計標高留300mm,局部較深基坑仍用機械開挖,挖土放坡按圖紙地梁等部位的基坑及基槽均采用機械開挖,人工清理。人工邊坡修整。在此部位施工過程中,人工和機械協調配合。邊坡修整到設計尺寸時,按圖紙設計要求及時將底及邊坡墊層澆筑12、到位。胎膜尺寸按設計尺寸要求。3、標高控制:在基坑的四個角及基坑內第23米測釘水平小木樁或竹片,人工開挖時,隨時以竹片樁校核槽底標高。4、基坑排水:1)根據地質勘察報告說明,場地地下水較大,地下室的基坑、沉臺、接樁開挖前采用管井降水和明溝排水,結合坑下排水溝作為地下工程施工階段收集雨水和部分施工余水,在基坑內四周開挖排水溝,并設置集水坑,用水泵排水至地面明溝。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網。2)土明溝和集水井的具體做法:沿基坑四周在底板標高向下開挖排水溝與集水井;排水溝開挖斷面為bh200深150寬,溝底排水坡度1,坡向西側,并設集水井:集水井開挖凈斷面b*b*h=400*400*400,井底鋪一層碎石作13、濾水層;組織好勞動力,保持基底表面無積水現象,雨天的夜間,設專人值班。3)項目部每天安排4人,每2人為一班輪流看護,保持基底表面無積水現象,人防地下室墊層表面在防水施工前應保持干燥。排水溝布置附圖:5、土方外運:因場地狹小,本工程土方隨挖隨外運。6、修坡清底:人工挖掘坑底300mm余土之前,按測量人員抄好的水平線清除坑底浮土,修底鏟平。凡是超挖部分,一律采用砂土回填夯實,壓實系數不小于0.94,開挖放坡的土,先粗略開挖,再分層按坡度要求做出坡度線,每隔3m左右做出一條,以此線為準進行鏟坡。為了使集水坑、地梁等深基坑挖土位置正確,立即用經緯儀將軸線投入到基坑,并用白灰將基坑挖土灰線撒出,同時由兩14、端軸線(中心線)引樁拉通線,檢查距槽邊尺寸,確定槽寬標準,以修整槽邊,最后清除槽底土方。7、驗槽:基坑(槽)挖至基底標高,經釬探后,應會同建設單位、勘察單位、設計單位、質量監督部門、監理部門,檢查基底土質是否符合要求;對不符合要求的松軟土層、墳坑、孔洞等,應作出地基處理記錄,認真進行處理,完全符合設計要求后,參加各方應簽證隱蔽工程記錄,作為竣工資料保存。六、基坑護壁:為防止地表水從坑壁滲入基坑以及雨水沖刷塌方,在基坑開挖完成后,在基坑壁止滿鋪一層鋼筋網后做60厚C20砼保護層,鋼筋網采用4200,用14長500mm的鋼筋嵌入土坡固定,嵌入筋縱橫間距1.5mm。七、基坑變形觀測:由于地下室基坑西15、南側有淺基礎的大臨設施建筑,為了掌握基坑護坡的變形情況,避免護坡出現異常變形,以免影響西南側大臨設施的結構安全以及基坑內的安全施工,需進行基坑變形觀測。根據建筑地基基礎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中條,本基坑屬三級基坑。基坑變形的監控(cm)按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表7.1.7的規定進行。基坑類別圍護結構墻頂位移圍護結構墻體最大位移地面最大沉降監控值監控值監控值一級基坑353二級基坑686三級基坑81010在基坑四周設立4個基準點(標高、位移參照點),同時在基坑周邊設立10個平面位移觀測點(兼沉降觀測點),觀測平面位移時,采用在兩個基準點之間拉通線或用經緯儀觀測的方法16、,測量出變形點與基準線之間的距離,從而得知各點的平面位移,用水準儀測量標高點與基準點的沉降高差,從而測知臨邊建筑物的沉降情況。在基坑開挖-3.000m時,觀測點每1d觀測1次;在基坑開挖完至地下室結構外圍回填結束前,觀測點每1d觀測1次,安排專人進行測量觀察、記錄,并將測量結果向項目技術負責人員匯報。八、質量標準1、保證項目基坑(槽)的土質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嚴禁擾動。2、允許偏差項目 機械挖方工程外形尺寸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見下表。機械挖方工程外形尺寸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基坑(槽)、管溝挖方場地平整1標 高0 -5050用水準儀檢查或拉線尺量檢查2長度、寬度(17、由設計中心向兩邊量)100 -50500 -150用經緯儀、拉線尺量檢查3邊坡坡度設計要求設計要求觀察或坡度尺檢查注:1、基坑(槽)、管溝機械開挖應配人工清底修坡;2、項次3的偏差系指邊坡坡度不應偏陡。九、成品保護1、加強現場內的測量樁點的保護,所有樁點均明確標識,防止用錯和破壞。2、夜間施工應設足夠的照明,防止地基、邊坡超挖。十、安全文明措施1、開挖邊坡土方,嚴禁切割坡腳,以防導致邊坡失穩;2、機械行駛道路應平整、堅實;必要時,底部應鋪設枕木、鋼板或路基箱墊道,防止作業時下陷;在飽和軟土地段開挖土方,應先降低地下水位,防止設備下陷或基土產生側移。3、機械挖土應分層進行,合理放坡,防止塌方、溜18、坡等造成機械傾翻、淹埋等事故。陡坡地段土需設專人指揮,嚴禁在陡坡上轉彎。正車上坡和倒車下坡的上下坡度不得超過35度,橫坡不得超過10度。4、機械施工區域禁止無關人員入場地內。挖掘機工作回轉半徑范圍內不得站人或進行其他作業。挖掘機、裝載機牌卸土,應待整機停穩后進行,不得將鏟斗從運輸汽車駕駛室頂部超過;裝土時任何人都不得停留在裝土車上。5、挖掘機操作各汽車裝土行駛要聽從現場指揮;所有車輛必須嚴格按規定的開行路線行駛,防止撞車。6、挖掘機行走和自卸汽車卸土時,必須注意上空電線,不得在架空輸電線路下工作;機械在架空輸電線一側工作時,垂直與水平距離分別不得小于2.5m與46m(110220KV時)。7、19、夜間作業,機上及工作地點必須有充足的照明設施,在危險地段應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和護欄。8、基坑四周離坑邊0.4m必須設置1.5m高護欄,設置二個臨時上下施工樓梯,欄桿水平管均用紅、白漆相間分段涂刷均勻,做到醒目、美觀。9、工地全封閉施工,大門口設水龍頭、排水溝、集水池,施工車輛出場時必須沖洗干凈,方準離開工地,不準將污泥帶出門外,影響市容。十一、土方開挖質量保證措施1、開工前要做好各級技術準備的技術、安全交底工作。施工技術人員(工長)、測量人員要熟悉圖紙,掌握現場測量樁及水準點的位置尺寸,同現場施工員辦理驗樁、驗線手續。2、施工要配備專職測量人員進行質量控制。要及時復撒灰線,將基槽開挖下口線測放20、到基槽底。及時控制開挖標高,做到挖土工作面內,標高白灰點不少于2個。3、所有質量活動均應按照工程測量專業質量手冊以及實施細則文件規定的程序進行。4、測量作業的各項技術按工程測量規范進行。5、施工圖、測量樁點,必須經過校算測合格才能作為測量依據。6、土方開挖過程中,要隨時檢查軸線和標高,以控制基坑與基槽的位置和開挖深度。軸線檢查利用開挖時的軸線控制樁拉線,拉尺吊線檢查,標高檢查使用水準儀測量并在坑壁上作好標記。7、每一項測量工作都要進行自檢互檢交叉檢。8、認真執行項目部制定的技術、質量管理制度。施工中要積累技術資料,如施工日記、設計變更洽商、驗樁、驗線記錄等。十二、監控措施: 1、在施工開挖過程21、中,安排2名專職安檢員進行現場巡查,一有險情應立即停止作業,并報項目部。2、對土壁有滲水現象要嚴加監控,控制滲水源。3、發現土體有裂縫、變形等異常情況應立即通知工人離開作業區,適時調整挖土方案或采取相應處理措施。十三、事故應急和救援預案: 1、組織機構職責 組 長:陳金華 副組長:鞠正興 成 員:周士南、蔣衛川、丁忠興、陸林根、朱旻、劉中祥、冷繼美具體職責如下:1)負責立即組織人員搶救傷員。2)負責組織人員進行塌方處理。3)負責立即同醫院、安全上級主管部門、企業領導等部門的聯系,詳細說明事故的地點、事故情況,并派人到路口接應。4)負責現場物資、車輛的調度。2、事故應急措施1)事故發生后勤部應立22、即報告應急搶險指揮部。2)挖掘被掩埋傷員及時脫離危險區。3)清除傷員口、鼻內泥塊、凝血塊、嘔吐物等,將昏迷傷員舌頭拉出,以防窒息。4)進行簡易包扎、止血或簡易骨折固定。5)對呼吸、心跳停止的傷員予以心臟復蘇。6)盡快與120急救中心取得聯系,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應。7)組織人員盡快解除重物壓迫,減少傷員擠壓綜合癥的發生,并將其轉移至安全地帶。8)若有骨折時應及時用夾板等簡易固定后立即送醫院。9)基坑:加強排水、降水措施;加強支護和支撐加板樁等,對邊坡薄弱環節進行加固處理;迅速運走坡邊棄土、材料、機械設備等重物;削去部分坡體,減緩邊坡坡度。10)在沒有人員受傷的情況下,現場負責人應根據實際情況研究補救措施,在確保人員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組織恢復正常施工秩序。3、應急物資常備藥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繃帶、無菌敷料)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擔架、止血袋、氧氣袋等物資。4、通訊聯系醫院急救中心:120 火警:119 報警:110項目負責人:陸 手機: 安全員:周 、蔣 手機: 技術負責人:陳 手機: 5、注意事項1、在土方開挖過程中,注意觀察基坑周邊建筑物或設備是否出現異常。如發生事故應立即停止施工。2、如有人員受傷,應立即送醫院救治。
管理運營
上傳時間:2024-12-17
189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