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廠污水調節池和污泥濃縮池施工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79914
2023-06-20
13頁
147.46KB
1、 xx處理廠污水調節池和污泥濃縮池施工方案編 制:審 核:批 準:目 錄1、編制說明2、編制依據3、工程概況4、工程實物量5、施工技術方案6、施工質量保證措施7、安全保證措施8、施工機具及手段用料一、編制說明本技術措施詳細敘述了“污水調節池和污泥濃縮池”施工方案,以指導本工程施工。二、編制依據:1、xx處理廠廠區總平面布置圖(總-xx/1)。2、水-xx/1 xx系統區域平面布置圖3、建xx/14、15、16 污水調節池和污泥濃縮池施工圖4、現行圖家規范標準:(1)、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 503002001)(2)、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22002)(3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J502042002)(4)、工程測量規范GB 807697(5)、鋼筋焊接及驗收規范JG 1896(6)、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8(7)、矩形鋼筋混凝土蓄水池05S8045、施工組織設計三、工程概況:污水調節池和污泥濃縮池設計上連在一起,總長:14.8m、總寬:10m、平均深:4.4m,水池池壁和池底用S6級C30抗滲混凝土現澆,現澆板和現澆梁采用C25混凝土現澆。池底板下做100mm厚C10混凝土墊層。地基處理為整片墊層法,素混凝土墊層下做2.0m厚砂礫石墊層,每邊寬出基礎邊緣1.5m。擬建場地地坪絕對標高0.00為1441.203、,設計池底標高為1437.20,其基坑在自然地坪向下挖深5.0米。四、工程實物量:土方開挖:1828.25m3鋼筋:21.4噸S6級C30抗滲混凝土:164m3C25混凝土:420m3礫石墊層:138.84m3五、施工技術方案:1、施工程序:定位放線 土方開挖 地基處理混凝土墊層 池底及池壁鋼筋綁扎 池壁模板安裝 池底及池壁混凝土澆筑 池底及池壁混凝土養護池壁模板拆除 試水試驗 內外抹灰 基坑回填土池頂模板安裝 池頂鋼筋綁扎 池頂混凝土澆筑 池頂混凝土養護 交工驗收2、土方開挖根據圖紙設計及施工規范要求按1:1.2進行放坡,并在基坑北面修筑一條材料運輸通道按1:1.5進行放坡,保證底邊寬度為44、米。基坑開挖時采用一臺DY220挖溝機和一臺裝載機配合,裝載機將挖溝機挖出的土方運至離施工現場150米遠處,設一臨時堆土場堆土,減少基坑邊緣所承受的靜載,防止基坑塌方,基坑回填時再運回進行回填。.基坑挖至設計標高后,由業主、監理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并作好隱蔽記錄。材料運輸通道按1:1.5進行基坑放坡,保證底邊寬度為4米北土方開挖如下圖示: 按1:1.2進行放坡1按1:1.2進行放坡10000114800基坑開挖示意圖自然地坪(1441.20)按1:1.2進行放坡50001437.20.85)1000011基坑回填時,先清除坑內雜物,分層回填。3、鋼筋制作及綁扎:(1)鋼筋在工棚中集5、中下料預制成型,鋼筋接頭和鋼筋配制必須認真計算,合理搭配,統一編號。(2)鋼筋綁扎:先綁扎池底板鋼筋及池壁鋼筋,待池底板和池壁混凝土澆筑完后,再綁扎池頂板鋼筋。池底板鋼筋綁扎前,用墨線彈出池底板邊線及池壁線等,并做出明顯標記,然后根據標記放置鋼筋,底板鋼筋交叉點全部綁扎。鋼筋接頭采用綁扎搭接及部分雙面焊接,鋼筋接頭應錯開,同一截面內的鋼筋接頭不得超過綁扎:25,焊接:50。為保證上層鋼筋的位置,上層鋼筋采用12的鋼筋做成鐵馬鐙支起,鐵馬鐙縱橫間距0.9m呈梅花形布置。池壁鋼筋綁扎時,按照標注在墊層上的墨線開始綁扎,綁扎時采取臨時加固措施,池壁的上中部用橫筋加固,側部用12的鋼筋做成斜撐固定,保6、護層用水泥砂漿墊塊控制,縱橫間距1.0m 雙面搭接焊示意圖 12鐵馬鐙作法池頂板鋼筋綁扎時,先在池頂板的底模板上彈出鋼筋間距的墨線,按照彈出的墨線綁扎池頂板鋼筋。為保證上層鋼筋的位置,上層鋼筋采用12的鋼筋做成鐵馬鐙支起,鐵馬鐙縱橫間距0.9m呈梅花形布置,下部鋼筋保護層用水泥砂漿墊塊控制,縱橫間距1.0m。鋼筋綁扎后進行以下檢查:(1)鋼筋的品種、直徑、數量、間距是否符合圖紙要求;(2)鋼筋的接頭位置及搭接長度是否符合規范要求;(3)鋼筋保護層是否符合要求;(4)鋼筋是否綁扎牢固,有無松動變形現象;(5)鋼筋表面是否有油污等;(6)預留、預埋的數量、位置及固定是否牢固等。4、模板工程:先安裝7、池底板及池壁的模板,待池底板及池壁混凝土澆筑完畢、模板拆除后,再安裝池頂板的底模板。池底板及池壁一次澆筑成型,除底板外側用鋼模板外,其余采用竹膠板配60mm100mm方木。支模時要遵循以下原則:(1)模板要平整光滑,拼縫嚴密,板縫用塑料膠帶粘貼。(2)模板支撐牢固,能夠承受混凝土側壓力和施工荷截,并裝拆方便。模板安裝分底板和壁板分別安裝。池壁模板安裝由下向上按順序安裝。池底板外模采用300mm寬鋼模板和轉角鋼模支設,外部用483.5mm鋼管加固。池內搭設滿堂腳手架,池內“八”字模板采用竹膠板外配60厚木模,用對拉螺栓固定,對拉螺栓的一端焊在底部斜面的鋼筋上,另一端用U形卡固定在鋼管上。 池壁模8、板按設計尺寸要求,采用竹膠板配60mm100 mm方木用對拉螺栓連接。其做法如下:將竹膠板按設計尺寸進行排列,用60100mm方木做小龍骨,配483.5mm鋼管做大龍骨,用12mm對拉螺栓固定,對拉螺栓的間距為:水平間距900mm,垂直間距750mm。池壁模板要用鐵馬鐙將內外壁模支起,馬鐙間距為0.9m。池內搭設滿堂腳手架,腳手架的立桿鋼管底部用鋼筋撐子墊起,以防腳手架的立桿插入池底板混凝土內。爬梯采用預埋鐵件二次焊接,為了使鐵件的位置準確,在支模前按設計要求,將鐵件與壁模用螺栓固定。固定做法如下圖示:預埋件固定示意圖 5、混凝土工程由于污水調節池和污泥濃縮池混凝土方量為550m3,由于工地地9、處距離定邊縣約60km,距離靖邊縣約80km,交通十分便利,且現場建有商品混凝土供應站,為了加快施工進度,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計劃采用商品混凝土進行水池的澆筑,使用泵車解決混凝土的垂直及水平運輸。現場準備投入2臺攪拌機預防由于意外原因導致商品混凝土無法及時供應,自拌混凝土保證水池澆筑工作的正常進行;現場準備一臺60KW發電機,防止由于意外停電造成混凝土無法澆筑。控制防滲混凝土水灰比不宜過大,且混凝土坍落度滿足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8第4.1.16第6條和第4.1.22條規定。在混凝土攪拌時加入減水劑,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易于混凝土的澆筑振搗。混凝土池底板和池壁混凝土方量為110、64m3,根據混凝土水池施工規范要求,水池池底板及池壁采取一次澆筑成型,由于混凝土澆筑施工操作面比較大,且每層混凝土澆注厚度不大于500mm,為了防止在進行下一層混凝土澆筑之前上一層混凝土初凝,在兩層混凝土之間形成施工縫,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加入緩凝劑,延長混凝土初凝的時間,使在進行上下兩層混凝土澆筑接茬時不至于形成施工縫,使混凝土內部產生缺陷,導致混凝土池壁漏水。安排四個作業班組分兩班倒,每個作業班組8人(3名混凝土振動棒操作手),木工1名(如果出現爆模,及時處理),配備管理人員2名。現場準備1臺混凝土澆筑泵車解決混凝土的水平及垂直運輸工作,商品混凝土通過罐車運至泵車處,通過泵車把混凝土打至水11、池的各個部位。預計池壁及池底混凝土澆筑需要10小時。 混凝土有抗滲要求,所以對原材料有特殊要求。為了保證商品混凝土的質量,派1名專職人員在商品混凝土攪拌站全程監督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開盤及拌制全過程。現就池底板及池壁混凝土澆筑按如下進行施工:澆筑前需作以下準備工作:(1)模板檢查:檢查模板的位置、標高、截面尺寸是否與圖紙相符,模板支撐是否牢固,拼縫是否嚴密,以免在澆筑過程中發生變形和漏漿。模板內的雜物要清除干凈。(2)機具準備和檢查:對運輸車輛、攪拌機、振搗器、照明等按需要準備充足,并要考慮出現故障時的排除補救措施。(3)混凝土攪拌:攪拌時材料的計量偏差為:水泥2;砂、石3;水和外加劑2;塌落度12、182cm。(4)混凝土澆筑期間要保證水、電供應,做好技術交底工作。(5)為了方便澆筑,在池壁外圍須搭設1.5m寬的雙排腳手架,以保證操作人員走動。池底板及池壁混凝土澆筑:污水調節池和污泥濃縮池的池底板和池壁混凝土同時澆筑,一個作業班組負責一個池子,總計兩個作業班組同時施工。每個池子配備3名混凝土振動棒操作手,兩名振動棒操作手站在池壁頂,一名振動棒操作手站在池底。開始澆筑時先攪拌2罐去石子水泥砂漿,由池壁上端通過池壁模板向下澆筑,使鋼筋和模板充分濕潤。先澆筑池壁混凝土,每層混凝土下料厚300mm,要劃分振搗手的作業區域,并相互交叉500mm進行振搗,每次振搗時間為2030S,以混凝土開始泛漿和13、不再冒氣泡為止,且混凝土通過池壁被振動棒振搗流向池底板,站在池底的振動棒操作手將底板混凝土振搗密實。振搗上一層混凝土時插入下一層5cm左右,必須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進行上層混凝土的澆筑,以防隱形施工縫出現。6、養護防水混凝土養護,特別是早期養護對其抗滲性影響極大,因防水混凝土水泥用量大,混凝土收縮也大,養護不好,極易開裂。拆模過早,混凝土易失水,也會導致裂縫。拆模時,混凝土的強度必須超過設計強度的70,表面溫度與周圍氣溫之差不超過15C方可拆模。池底采用放水養護,池壁及池頂板蓋兩層草袋灑水養護,使混凝土表面始終保持濕潤,連續養護14天結束。7、滲水試驗:模板拆除后作滲水試驗,做法為:將預留套管及14、留洞封堵,然后注水,采用114水泵2臺抽水。經試水無滲漏時,再按設計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六、施工質量保證措施:1、嚴格實行“編制、審核、審批”制度。2、實行“技術交底”制度,施工前由專業技術人員對施工隊,班組進行技術交底,詳細說明工程規范,工程特點、施工方法、質量要求等,并做好技術交底記錄。3、實行“工序交接檢查”制度。4、實行質量“三檢制”。質量檢查實行“自檢為主、互檢為輔”和“專業檢查”相結合的原則。5、施工中,認真執行業主、監理的質量管理及監督制度。對業主代表檢查發現的質量問題要不折不扣進行整改,直到合格為止。6、質量檢查中,貫徹實施業主、監理、施工單位三方分別檢查確認的三級檢查制度。七、15、安全保證措施:1、施工機械必須設專人管理,嚴格按該機械的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并進行定期維護檢修,保持施工機械處于良好的狀態。2、施工用的臨時用電必須在業主指定地點接線,電源線采用絕緣良好的電纜線,并不得使電纜線接頭接觸潮濕的地面。3、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4、施工現場有專業安全員和專職工程質量檢查員,對工程做到“三查”,定期對工程質量進行檢查,召開施工質量分析會。5、各種防護設施,安全標志,未經業主批準,不得移動或拆除。在開挖的基坑四周設置單排鋼管腳手架,立桿高1.5m,掃地桿距離地面高20cm,橫桿高1.5m,在單排腳手架上裝置密封網。并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6、搭設的16、腳手架除能承受一定的荷載以外,還要求具有穩定性、牢固性、可靠性,保證在施工期間在不超載和氣候變化的條件作用下能保證穩定堅固,腳手架在使用過程中不變形、不傾斜、不發生晃動和倒塌現象,確保施工人員安全作業。7、不在道路上堆放材料、設備,禁止在路面上進行阻礙交通的作業。8、施工期間必須注意聽當地氣象發布的天氣預報,注意天氣變化情況,及時作好防洪準備及設施加固。9、預備60KW柴油發電機一臺,防止停電影響正常施工。八、施工機具及手段用料:序號名 稱規 格數 量備 注1全站儀索佳10K1臺2水準儀1臺3挖溝機1臺基坑開挖4裝載機350型1臺運土5攪拌機2臺混凝土攪拌6翻斗車2輛混凝土水平運輸7振動棒10條混凝土振搗8草袋子800條 覆蓋養護9鋼板8mm厚15m2止水片10灰斗車10輛11碘鎢燈12盞1213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