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鐵路路基基床底層AB組填料試驗段施工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79920
2023-06-20
13頁
133.65KB
1、目 錄1.編制依據- 1 -2.試驗范圍和目的- 1 -3.工程概述- 1 -4.施工準備- 2 -5、基床底層施工工藝方案- 3 -6.檢測及驗收標準與試驗成果- 7 -7.質量保證措施- 8 -8.安全保證措施- 9 -9.環保、水保措施- 10 -路基基床底層AB組填料試驗段施工方案1編制依據個別路基設計圖(第三冊)個別路基設計圖(第十三冊)高速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751-2010高速鐵路路基工程施工技術規程(QC/R9602-2015)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TB10302-2009)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的相關文件通知2試驗范圍和目的2.1.試驗段范圍試驗路段2、里程DK59+970.00+225.00,長度為255米,作為路基基床底層非凍脹AB組土填筑試驗段。2.2.試驗段目的 為加強施工管理,保質、保量、按合同要求完成施工任務,確定機械設備組合、施工工藝、攤鋪厚度、壓實遍數、級配料配合比等施工參數及試驗、檢測的方法,科學指導全線路基施工,確保路基施工達到相關的質量及驗收標準。3工程概述3.1.工程概況路基設計頂寬13.4m,基床表層厚0.7m為級配碎石,填方段基床底層厚為2.3m,上層為1.8m厚度非凍脹AB組填料,下層為0.5mAB組填料。挖方段路塹為路堤式路塹,基床底層下層為0.35mAB組填料,其下為填筑0.15m中粗砂,并于中粗砂間夾鋪一層3、兩布一膜不透水土工布(600g/m2)。DK59+970.00+225.00段為路堤式路塹,基床底層填料為AB組填料。3.2.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質條件沿線地下水主要為第四系孔隙潛水及基巖裂隙水。沿線地震動峰值加速為0.05g(地震基本烈度度)。沿線分布的主要地層為第四系全新統(Q4)及上更新統(Q3)、下更新統(Q1);第三系上新統(N2)、中-上新統(N(1-2)d)、古-漸新統(Ed)、古新統(E1);白堊系下統(K1);侏羅系上統(J3)、中統(J2);二疊系上統(P2)、下統(P1)、石炭-二疊系(C2-P1);泥盆系下統(D12);志留系二合營群(Ser);下元古界麻山群(Pt1x);4、燕山晚期、早期侵入巖;華力西晚期、中晚期侵入巖以及元古代侵入巖等。3.2.施工時間路基基床底層試驗段計劃施工日期:2016年4月15日2016年5月20日。4施工準備4.1.人員準備序號職務人數1現場負責人12技術負責人23質量負責人14試驗員15測量66領工員27司機188普工54.2.機械準備情況投入的主要施工機械如下表序號機械名稱型號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挖掘機220/390臺2已進場2推土機山推160臺1已進場3裝載機50型臺1已進場4平地機PY180臺1已進場5振動壓路機22T臺2已進場6灑水車解放15t輛1已進場7自卸汽車32t輛10已進場8手扶夯實機臺1已進場4.3.材料準備情況試驗5、路段里程DK59+970.00+225.00,長度為255米,本段作為基床底層非凍脹性AB組土填筑試驗段。填料選擇室內試驗:經過詳細調查,本段內的土源主要來源于劉湘屯取土場,取土場運距2.5km,經試驗室在取土場取樣檢測后,試驗結果為粗類土非凍脹性AB組填料,滿足規范、驗標的要求,可以使用。4.4.技術準備情況(1)路基施工前熟悉有關施工圖,工程地質情況,收集地下管線、構造物等資料,按照施工作業指導書和技術交底施工,做好試驗段施工時的各種記錄和數據采集工作。(2)認真做好施工放線測量工作,線路控制樁和路基中線、高程測量誤差應符合現行客運專線鐵路工程測量的有關規定,測量工作必須必須貫徹“雙檢制”6、。4.5.測量設備、試驗檢測儀器的配備情況測量/檢測儀器設備表序 號儀器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檢定狀態1全站儀拓普康GPT-3102N套1合格2水準儀萊卡DNA03臺1合格3水準尺3m銀鋼尺把1合格4K30平板載荷儀K-30套1合格5量筒120mm個1合格6電子秤30kg,精度1g套1合格7EVD套1合格5基床底層填筑施工方案試驗段填土取自取土場,我項目部將組織自卸汽車拉運至施工現場后,先用推土機粗平,然后用平地機精平,整平后碾壓至設計要求的壓實度,基床底層填料按最大粒徑不大于60mm控制。填筑按“三階段、四區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藝組織施工,其施工工藝流程見圖。 施工階段 準備階段 整修驗收7、階段N平整區段碾壓區段填土區段檢測區段施工準備基底處理分層填筑攤鋪平整灑水晾曬碾壓夯實檢驗簽證路基整修Y三階段四區段八流程路基底層填筑施工工藝流程圖1、施工準備挖方地段邊坡成型,坡度符合要求,填筑寬度滿足設計寬度尺寸要求。基地高程符合設計要求,填料取土場已選定。土工試驗已確定。作業指導書已編制。2、基底處理挖方地段挖到設計標高以后碾壓平整,按照4%的排水坡做出路拱。然后進行地基檢測,檢測合格后填筑基床底層AB組填料。3、分層填土采用按橫斷面全寬縱向水平分層填筑壓實方法。不同填料填筑時,各種填料要分層填筑,每一水平層的全寬采用同一種填料。當采用自卸汽車時,基底底層換填填料選用粗礫土,分層填筑,每8、層填料壓實厚度35cm。試驗段以松鋪厚度40cm和35cm進行試驗。填筑前首先放出線路中樁和填筑邊線,每10m釘出邊線木樁,按自卸汽車每車的方量和松鋪厚度計算每10延長米范圍內的卸土車數,以達到控制松鋪厚度的目地。4、攤鋪整平填土區段按照每車土的方量進行網格化布料,網格大小按照車輛的運輸能力來確定。攤鋪先用推土機大致攤鋪、整平,然后用平地機精平,使填料層在縱向和橫向平順均勻,以保證壓路機碾壓輪表面能基本均勻接觸層面進行壓實,達到最佳碾壓效果。推土機攤鋪平整的同時,應對路肩進行初步壓實,保證壓路機進行壓實時,壓到路肩而不致滑坡。5、灑水晾曬最佳含水量由試驗取得。施工填料的含水量,應控制在最佳含水9、量的2%范圍內,否則必須進行灑水或晾曬。含水量不適宜的填料應進行調整處理后方可碾壓。6、碾壓密實用自重22t的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前對填筑層的分層厚度和大致平整程度應進行檢查,確認層厚和平整程度符合要求方能進行碾壓。碾壓時根據“先穩后振、先快后慢、縱向到底、橫向到邊、輪跡重疊”的原則,由路基兩側開始向中心縱向進退式碾壓,按照初壓、復壓、終壓三步驟進行。初壓宜低速,復壓宜中速、終壓應快速。碾壓遵循先低后高的原則,從兩側向中間,縱向進退式進行。初步擬定58遍的碾壓遍數,碾壓方法為:靜壓一遍,弱振碾壓一遍,強振碾壓14遍(同步檢測結果定),弱振碾壓一遍,最后再靜壓一遍消除輪跡。即:靜壓弱振強振弱振靜10、壓。壓路機的最大碾壓行駛速度不宜超過4km/h。碾壓時各區段交接處應重疊壓實,縱向搭接長度不小于2m,縱向行與行之間壓實重疊不小于40cm。上下兩層填筑接頭應錯開不小于3m。每層壓實面應有不小于2%的橫破且平整,無積水、無明顯碾壓輪跡、無明顯局部凸凹等現象。兩側按50cm的加寬值填筑,且應將路基兩側邊緣碾壓密實。7、檢測驗收施工中應堅持層層檢測,確保壓實度符合要求。路基填筑壓實度檢測以地基系數K30、壓實系數K、以及動態變形模量Evd數據為檢測指標,在碾壓四遍時開始進行壓實度檢測,以后每碾壓一遍進行一次壓實度檢測,直至壓實度達到設計要求,把每一遍壓實度檢測結果記錄下來。本試驗段中路基基床底層填11、料采用同一種填料,最大壓實厚度不大于35cm。填料經檢驗合格進場后,予以攤鋪整平,本次試驗段按松鋪厚度40cm、35cm分別進行試驗,記錄數據。見下表:填層厚度cm碾壓次數壓實度填層厚度cm碾壓次數壓實度4053554063564073574083588、路基整修施工及時進行填筑邊界、邊坡進行整修,確保路基寬度、坡度符合設計要求。按照設計結構尺寸進行路面整修后,達到路面平整,橫向排水坡符合設計要求。6檢測及驗收標準與試驗成果6.1.檢測及驗收標準路基檢測試驗采用K30荷載儀和灌砂法按高速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及高速鐵路路基工程施工技術規程中有關規定的檢測標準及檢測頻率進行密實度的檢測,檢12、驗標準及檢測頻率和部位見表格。基床底層填筑壓實標準指 標壓 實 標 準化學改良土砂類土及細礫土碎石類及粗礫土地基系數K30 (MPa/m)130150動態變形模量Evd(MPa)4040壓實系數K0.950.950.95注:1、無砟軌道可采用K30或EV2。采用EV2時,其控制標準為EV280MPa且EV2/EV12.5。2、括號內數字為寒冷地區化學改良土考慮凍融循環作用所需強度值。基床底層厚度、頂面寬度、頂面橫坡的允許偏差、檢驗數量及檢驗方法序號檢驗項目允許偏差施工單位檢驗數量檢驗方法1厚度30mm沿線路縱向每100m抽樣檢驗3點測量儀器測量2頂面寬度不小于設計值沿線路縱向每100m抽樣檢驗13、3個斷面尺 量3頂面橫坡0.3%沿線路縱向每100m抽樣檢驗3個斷面坡度尺量 試驗過程中安排技術人員、檢測人員記錄壓路機的碾壓速度、碾壓順序、碾壓遍數及壓實度檢測等情況,從而確定填料在合適的松鋪厚時及相應的碾壓遍數,確認最佳施工組織。以便整理出指導大面積路基填筑施工的總結報告。6.2.試驗成果 1、對不同填層厚度,不同碾壓編數的檢測數據進行整理分析,繪出碾壓遍數與K30值或EVD和壓實系數K變化曲線關系圖,確定出不同填層厚度的碾壓遍數。2、對不同填層厚度的合理碾壓遍數進行技術經濟分析比較, 確定最優的填層厚度和碾壓遍數。3、將以上各種施工記錄和檢測數據加以歸納總結,寫出試驗報告,報監理站審查批14、準。7質量保證措施項目部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總工程師和副經理為副組長,各部室負責人為組員的質量管理領導小組。負責策劃、組織實施本項目施工和維護的全面質量管理工作。工程技術部負責技術交底和工藝培訓,圖紙核對與施工方案審定,質量缺陷控制與糾正等。施工現場由質檢工程師負責施工質量的監控和存在問題的處理。項目部設檢測試驗室和測量控制小組,配備具有豐富經驗的檢測人員及先進的測試儀器,根據建設單位及監理要求制定測量、試驗工作實施細則,通過先進的檢測試驗手段,嚴格的質檢程序,配合質檢人員和監理工程師進行施工質量控制。7.1.路基施工質量控制7.1.1.填料質量控制選用取土場開挖的合格塊狀石塊,通過二次解小15、破碎和篩分分級,嚴格控制最大粒徑,以獲得顆粒級配穩定的非凍脹性AB組碎(礫)石類土填料,為全標段統一供應優質的AB組填料,利于路基填筑獲得最大壓實密度和長期穩定性。采用填料生產場檢驗為主,填筑攤鋪過程中再抽樣復驗的方式,嚴格控制填料質量。7.1.2.路基填筑壓實控制選用重型振動壓路機為路基填筑的壓實機械,對不同性質填料分別進行填筑工藝試驗,試驗填料碾壓含水量、攤鋪厚度、碾壓機械、碾壓遍數等施工工藝參數,經檢驗地基系數K30、壓實系數K(AB組填料)、Evd均滿足設計要求后,確定施工工藝參數,再進行大面積路基填筑。路基填筑施工嚴格按工藝試驗確定的參數施工,嚴格過程監控和質量檢驗、記錄。8安全保16、證措施8.1.安全目標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完善安全生產保證體系,杜絕安全事故,杜絕因工亡人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發生。消滅一切責任事故,確保營業線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不受損害;創建安全生產標準工地。8.2.安全保證措施8.2.1.工程管理方面的措施建立體系,加強安全工作的管理力度。針對本工程特點,定期不定期地召開安全生產會議,研究項目安全生產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逐級簽訂安全承包合同,使各級明確安全職責和安全目標,制定好各自的安全規劃,達到全員參與。施工生產做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消除隱患,實現安全生產之目的。安全生產保證體系見“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圖”。 817、.2.2安全管理組織機構 專職安檢機構在安全領導小組領導下組織和協調工作。架子隊內成立相應安全生產小組。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從組織上,制度上保證安全生產,做到程序化管理、規范化施工,確保人民生命財產不受損害,領導創建安全文明生產標準工地,全面實現安全目標。安全管理組織機構見“安全管理組織機構框圖”。 8.2.3.施工方案方面的措施保證深化安全教育,強化安全意識。施工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牢記“安全第一”的宗旨,安全員必須持證上崗,大型機械實行安全防護員一機一人制,進入施工現場一律帶安全帽。制定安全作業規章制度,在施工中做到各項工作有章可循。主要包括以下內容:車輛運輸運行安全作業18、制度、用電安全須知及電路架設養護作業制度、各種機械的操作規則及注意事項、有關勞動保護法規的執行措施、各種安全標志的協調規則及維護措施、高空作業安全制度、起重作業安全制度。現場配電正規化,各配電箱均加設觸電保護器,對線路加強檢查維護,破舊電線一律廢棄不用,手持用電工具一律安裝漏電保護器,所有用電機械進行接地或接零。現場顯著位置設各種安全標語,警句及提示牌。9環保、水保措施9.1.環保、水保目標環境污染控制有效,土地資源節約利用,水保措施落實到位,工程綠化完善美觀,努力建成一流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客貨共線。9.2.環保、水保工作重點 9.2.1.水環境保護針對現場實際情況,施工時不要對原地層造19、成較大的破壞,確保當地居民的生活用水;廢水排放前要經過處理并排放到遠離居民生活用水區,確保當地水質不被污染,保障文明施工。 9.2.2.生態環境保護在施工準備階段,我們將結合設計圖紙,對現場大臨的設置選擇、施工便道利用舊有道路,以減少植被破壞,少占耕地,最大限度地減少施工用地。9.3.保證措施保護生態,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實行“三同時”制度,加強對施工人員水土保持的教育管理。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及地方政府有關法律、法規。建立水土保持管理機構,配置專職水土保持員,建立健全水保體系,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全面規劃”原則,抓住本工程水土保持工作重點,有20、針對性地采取措施,確保水源、植被不被污染和破壞。工程竣工后,對生產生活用地及施工便道等,按照當地水土保持主管部門的要求進行復耕或綠化,同時修建好排水系統,防止水土流失。 9.3.1.大氣環境及粉塵的防治措施在設備選型時選擇低污染設備,確保達標排放;施工場地和運輸道路經常灑水降塵;對有毒、易燃、易揮發物品設專人管理,密閉存放。 9.3.2.固體廢棄物的處理施工營地和施工現場的生活垃圾,集中堆放,統一管理。施工和生活中的廢棄物經當地環保部門同意后,運至指定地點處理,工地專人清理打掃。報廢材料或施工中返工的挖除材料立即運出現場并進行掩埋等處理。對于施工中廢棄的零碎配件,邊角料、水泥袋、包裝箱等及時收集清理并搞好現場衛生,以保護自然環境與景觀不受破壞。 9.3.3.植被保護與復耕綠化施工中不亂砍濫挖,工程范圍嚴格控制在線路征地界限之內。所有的砍伐樹木、竹林先征得林業管理部門的批準。嚴格控制征地,減少因施工造成的農田砂化和水土流失。所有施工用地,完工后均清除工程垃圾,進行平整、復耕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