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站機電設備安裝工程蝸殼施工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80005
2023-06-20
14頁
205.73KB
1、xx水電站全面治理(重建)工程機電設備安裝工程蝸殼施工方案目 錄1 概述12 編制依據13 蝸殼安裝工藝流程14 施工準備35 蝸殼施工工藝35。1 蝸殼拼裝35.2 蝸殼掛裝46 蝸殼焊接工藝66。1 一般工藝要求66。2 蝸殼拼裝焊縫焊接76。3 蝸殼掛裝焊縫焊接77 質量保證措施及控制要點117。1 質量保證措施117。2 質量控制要點118 施工資源投入128.1 人力資源配置128。2 施工設備配置139 施工安全保證措施14蝸殼施工方案1 概述xx水電站全面治理(重建)工程蝸殼部分共26節,其中24節為“C”型殼板,進口第1、2節為“”型殼板,每節分兩個瓦片到貨,蝸殼需在工地現場拼2、裝成整節后進行掛裝。蝸殼拼裝成整節后的最大直徑為8800mm,蝸殼總重量約399.5噸。蝸殼材質為低合金熱軋鋼板Q345R,板厚為3650mm,蝸殼各節的對接縫為“X”型坡口.2 編制依據(1) xx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圖紙:蝸殼單線圖(1/1)(2) xx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圖紙:蝸殼單線圖L1a002931蝸殼裝配圖Z1a005709蝸殼裝配單級明細表Z1a005709M上部基礎Z1a005707上部基礎單級明細表Z1a005707M(3) xx水電站全面治理(重建)工程機電設備安裝工程招標文件第三冊技術規范(通用)(4) xx水電站全面治理(重建)工程機電設備安裝工程招標文件第四冊技術規范3、(專用)(5) xx水電站全面治理(重建)工程機電設備安裝工程施工組織設計(6) 水輪發電機組安裝技術規范GB/T8564-20033 蝸殼安裝工藝流程蝸殼安裝工藝流程圖見圖1-1施工準備蝸殼的拼裝蝸殼定位節的掛裝蝸殼其余節的掛裝蝸殼環縫的焊接蝸殼湊合節的安裝蝸殼湊合節縱縫的焊接測量管路的安裝、實驗蝸殼湊合節環縫的焊接座環導流板的裝焊蝸殼與座環過渡板環縫的焊接 蝸殼與座環舌板焊縫的焊接蝸殼焊縫的探傷蝸殼支撐的安裝蝸殼彈性層安裝蝸殼混凝土澆筑圖11 工藝流程圖4 施工準備(1) 施工前,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安全生產措施交底、文明施工教育,組織施工人員認真學習、熟悉廠家圖紙、設備安裝說明書、國4、家標準、安全文明施工等。(2) 設備安裝前進行全面清點、檢查,并復核蝸殼到貨尺寸,如有缺陷或損壞及時上報監理、廠家.(3) 準備拼裝及掛裝用的工器具、焊接設備、焊接材料等。(4) 根據上部基礎設計圖紙,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埋設相應的基礎板、錨鉤等。5 蝸殼施工工藝5.1 蝸殼拼裝(1) 蝸殼拼裝從定位節第5節、第14節開始,在安裝間臨建區的拼裝平臺上,按圖紙要求放出相應蝸殼斷面圓的尺寸。(2) 拼裝前用角向磨光機對蝸殼瓦片焊口及焊口兩側50mm范圍內的鐵銹、油污、水分及保護性油漆等雜物清理干凈,直至露出金屬光澤。(3) 用90t汽車吊將蝸殼瓦片吊至平臺就位,內壁根據放樣線以擋板定位,外側用楔子板5、千斤頂調整縱縫錯牙,對接縫件留3mm的間隙。在蝸殼開口處設置2個調整套,用來調整蝸殼的開口尺寸,開口尺寸、管口周長、焊縫錯牙、平面度等拼裝數據調整符合要求后,按照設計圖紙安裝蝸殼內部支撐。表5-1 蝸殼拼裝允許偏差表 單位:mm序號項目允許偏差說 明1G+2+62K1-K2103e1e20.002e4L0.001L,最大不超過95D0.002D(4) 蝸殼內部支撐安裝完成后進行蝸殼縱縫焊接,焊接完成24小時之后對焊縫進行TOFD及MT(磁粉)檢測(擬在機坑同環縫一塊進行).5.2 蝸殼掛裝5.2.1 定位節安裝蝸殼掛裝從定位節第5節、第14節、第27節(第27節已同座環在廠內裝配)開始,整個6、掛裝遵循對稱掛裝的原則,從定位節開始分別進行相鄰的普通節的掛裝,直至湊合節。蝸殼的掛裝分為三個工作面進行,具體安裝順序見圖5-2蝸殼裝配示意圖。圖52 蝸殼裝配示意圖蝸殼定位節測量放線:在蝸殼定位節外側焊接一線架,在座環上環板及線架上測量放出定位節斷面的平行線的測點,平行線與斷面線的測量距離預留為100mm。蝸殼吊裝前在蝸殼管節開口外部焊接兩塊臨時擋板,用200t履帶吊吊裝蝸殼定位節第14節掛在相應蝶形邊,用千斤頂、導鏈調整最遠點高程、管口傾斜度、管口與基準線偏差及最遠點半徑,調整符合規范要求后,用連扳連接蝸殼與蝶形邊,蝸殼與蝶形邊之間留3mm間隙。利用蝸殼下部千斤頂(點焊固定)、拉緊器及增加7、外部支撐對蝸殼定位節進行加固.同樣方法安裝定位節第5節。之后安裝普通節時出現環縫錯牙、間隙過大時,嚴禁割斷定位節內支撐。表4 蝸殼安裝允許偏差表 單位:mm序號項目名稱允許偏差1直管段中心到機組Y線的距離0003D高程52最遠點高程15(10)3定位節管口傾斜值54定位節管口與基準線偏差55最遠點半徑0。004R5.2.2 普通節安裝定位節安裝完成后分別對相鄰普通節的安裝,為保證座環水平在蝸殼的掛裝過程中保持不變,蝸殼掛裝時應注意座環的受力平衡、盡量采用中心對稱掛裝蝸殼,安裝順序見圖52蝸殼裝配示意圖。在蝸殼掛裝過程中及時安裝相應的千斤頂及拉緊器,將蝸殼的重量盡量轉移到蝸殼支撐上,同時,在蝸殼8、的掛裝、調整過程中應監視座環的水平,如有必要應調整掛裝順序,。用200t履帶吊將蝸殼普通節吊裝就位,用千斤頂及拉緊器調整最遠點高程和最遠點半徑,用壓碼進行壓縫,因蝸殼板厚不一致,以過流面接頭平滑連接為基準進行壓縫,將鋼板間錯牙位置留在外側。對接縫處留23mm間隙,過流面錯牙不超過2mm。調整蝸殼直管段中心線與機組Y線的距離偏差不大于5mm,高程偏差不大于5mm。若壓力鋼管先安裝完成,則蝸殼直管段應平順過渡至壓力鋼管.調整蝸殼各節對接環縫處內表面的錯牙量不大于2mm,坡口間隙25mm應均勻,否則進行長焊處理。單節蝸殼掛裝完成后應進行必要的支撐和加固,完成后開始焊接或進行下一節的掛裝。蝸殼連續掛裝9、3節后,必須進行焊接。5.2.3 湊合節安裝普通節全部安裝完成后進行湊合節的安裝,湊合節共兩節(不包含蝸殼與壓力鋼管之間的湊合節),湊合節兩側留有50mm的配割余量,為方便湊合節掛裝,先安裝配割腰線以下的瓦片。用履帶吊吊起就位,盡量靠近兩側劃線,劃線后放至地面,測量湊合節部位相鄰兩節之間的實際距離,測點間間距為100mm,測出對應點之間的距離,核對湊合節上的尺寸劃線,校核后割去兩側余量掛裝,湊合節配割時應開出坡口,坡口尺寸見圖5-3。圖53 湊合節坡口配割示例5.2.4 其他安裝工作蝸殼焊接經無損探傷合格后,復測蝸殼的方位及座環的水平度、圓度應符合座環安裝要求,如有超差應進行處理。蝸殼安裝完成10、后應將外部蝸殼中心線以上的焊接用搭板、吊耳等清除干凈、磨光,將千斤頂、拉緊器等附件按圖紙要求進行焊接固定。按圖紙要求裝焊測壓頭及管路、蝸殼排水閥、蝸殼彈性層排水槽及管路等。6 蝸殼焊接工藝為提高焊接工藝,xx電站蝸殼焊接采用手工焊和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焊接,手工焊工藝采用廠家評定的工藝執行,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將重新進行工藝評定,評定合格后按照相關參數執行。6.1 一般工藝要求(1) 焊接材料的貯存庫應保持干燥,相對濕度不得大于60。(2) 焊條必須按照焊條說明書上要求的溫度和時間進行烘干、保溫。焊條烘干后放入120焊條保溫箱內,隨用隨取,焊工領焊條時,需將焊條放入焊條保溫筒。焊條11、的烘干數量與每天使用的數量近可能相同,避免焊條多次重復烘干,焊條重復烘干的次數不得超過3次。(3) 焊前預熱:所有板厚部件預熱溫度均不小于50,使用履帶式加熱板對待焊區域及其附近100mm范圍內按要求進行預熱,并在整個焊接過程中不低于預熱溫度。(4) 焊接層間溫度:Tmax260(J507焊條)。(5) 焊接前將焊接坡口及其周圍50mm范圍內的銹蝕、水漬、油污和油漆等可能影響焊接質量的雜質清除干凈。(6) 焊接前應對各焊縫進行適當的定位焊,定位焊長度為100mm150mm,間隔為500mm1000mm,焊縫深度為10mm15mm。(7) 焊接工藝規范:見表61。表61 J507焊條(GB 5012、15-G AWS E7015)焊條直徑電壓(V)平、橫焊電流(A)立焊(A)仰焊(A)焊接速度(mm/min)3。2mm2124901408012090130602004。0mm2225140200120170130185602006.2 蝸殼拼裝焊縫焊接(1) 單節蝸殼焊前清理、焊接材料、預熱要求、焊接工藝規范、定位焊等應符合焊接工藝一般要求.(2) 焊接大坡口側焊縫至1/2,背面清根、打磨,內外側坡口交替施焊。要求焊接采用分段多層多道退步焊接方法,每300mm400mm分一段,層間焊接接頭至少錯開50mm,縱縫焊接順序見圖6-1。圖6-1 拼裝縱縫焊接順序6.3 蝸殼掛裝焊縫焊接(1) 根13、據焊接工藝一般要求對蝸殼焊縫進行焊前清理、焊接材料選擇、焊前預熱等。(2) 焊接順序:先焊管節間的環縫,最后焊接蝸殼與過渡板焊縫;環縫焊接順見圖62、整體焊接順序見圖63。(3) 蝸殼各節對接環縫的的焊接順序按圖63蝸殼整體焊接順序進行焊接,由48名焊工(蝸殼小頭焊縫長度較短由4名焊工焊接,其他較長部分焊縫由8名焊工焊接)在蝸殼內外表面分段施焊。在焊接過程中除第一層和最后一層焊道外,其余各層焊道應進行充分錘擊。圖62 環縫焊接順序圖63 蝸殼整體焊接順序(4) 焊接時采用分段多層多道退步焊,在大坡口側焊滿坡口深度1/2后,背面清根打磨,進行背縫焊接,完成后進行正縫剩余部分的焊接.(5) 裝焊湊14、合節.根據實際尺寸,分塊配割、裝配湊合節并搭焊固定。首先施焊湊合節的縱縫,再焊湊合節與其相鄰進水口側蝸殼節間的環縫,最后焊湊合節與其相鄰出水口側蝸殼節間的環縫。(6) 環縫焊縫的焊接必須連續進行,不得間斷。湊合節的最后一條環縫焊接后立即加熱升溫到250,保溫2小時,并緩慢冷卻至常溫,冷卻速度控制在3050/小時之內。湊合節的焊接過程中除第一層和最后一層焊道外,其余各層焊道必須進行充分錘擊。(7) 蝸殼與上、下過渡段的焊縫需816名焊工,分上下兩層按圖63順序沿圓周方向對稱施焊。(8) 蝸殼與壓力鋼管焊縫焊接前,蝸殼湊合節縱縫和與蝸殼一側的環縫已經焊接完成,檢查蝸殼與壓力鋼管焊縫的間隙和錯牙,對15、于間隙超過3mm和錯邊大于2mm(以過流面對齊為準)的位置要求進行長焊和打磨處理.(9) 焊縫焊接時,由8名焊工在圓周方向對稱分段退步焊,焊接示意圖見圖6-4,要求對稱部位的焊工焊接參數基本一致。焊接過程中遇到掛裝過程中的定位焊焊縫,需將其清除后再繼續施焊。圖6-4 蝸殼進口段焊接示意圖(10) 焊接順序:先在大面坡口焊接2/3,然后進行背面清根,打磨去除1mm2mm滲碳層,進行背面焊縫焊接,完成后將剩余正縫焊接完成。(11) 焊接采用多層、多道、分段退步焊,每段500mm長,采用小規范施焊,嚴格控制預熱溫度和層間溫度。環縫焊接先用3。2mm焊條進行打底焊,焊10mm(2層)深后,改用4。0m16、m焊條填充焊,蓋面焊用3.2mm焊條焊接,除第一層和最后一層外要求逐層進行錘擊以消除焊接應力。(12) 焊后立即進行2002502h的保溫處理。(13) 焊接完成24小時后,按圖紙要求對所有縱向焊縫、T型接頭及座環與蝸殼連接焊縫進行100%TOFT探傷,所有環向焊縫進行100UT檢查,所有焊縫表面進行100%MT檢查。7 蝸殼加熱方案蝸殼焊縫加熱采用履帶式加熱板進行加熱,配備自動溫控箱,實現加熱自動控制.加熱板選型及溫控箱選型由專業廠家進行設計并制作,詳見專項施工方案。8 質量保證措施及控制要點8.1 質量保證措施(1) 開工前和施工過程中,定期不定期對施工人員進行質量責任教育和質量管理意識教17、育.(2) 施工前組織施工人員,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工作,對手工焊標準化工藝進行宣貫。(3) 對焊工等特種作業入場前進行考核,考核通過后方可進行施工,特種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4) 施工過程中,嚴格執行項目質量三級自檢制度,發現質量問題及時督促施工人員進行糾正,缺陷未處理完善前不得移交下道檢驗,質檢人員對施工過程應做到嚴格把關。(5) 每道焊縫焊接完成后,焊工應逐層進行自檢,發現缺陷或焊縫尺寸不符合要求要及時進行處理。焊接過程中技術人員建立蝸殼施焊臺賬,詳細記錄焊接人員的焊接位置,對焊條烘干、焊條領用、施焊前焊縫加熱等進行詳細記錄并建立臺賬,以便于缺陷追溯。(6) 蝸殼安裝、焊接及澆筑混凝18、土時,使用電子水準儀及百分表對座環變形進行檢測,并按實際情況隨時調整相關施工的順序。(7) 混凝土澆筑上升速度不超過300mm/h,每層澆高一般不超過1m2m,澆筑應對稱分層分塊。液態混凝土的高度一般控制在0。6m左右。(8) 強化工程質量崗位責任制,明確技術質量負責人。8.2 質量控制要點蝸殼安裝質量評定標準項次檢查項目評定等級檢驗方法合格優良1直管段中心與Y軸線距離偏差0。003D0.002D掛鋼琴線用鋼卷尺檢查2直管段中心高程偏差54用水準儀、鋼板尺檢查3最遠點高程偏差1512用水準儀、鋼板尺檢查4定位節管口與基準線偏差54掛鋼琴線,用鋼板尺檢查5定位節管口傾斜度54掛線用鋼板尺檢查6最19、遠點半徑偏差0.004R0.003R鋼卷尺檢查7焊縫TOFT探傷環縫級級一次合格率90以上用TOFT儀器檢查縱縫與蝶形邊級級一次合格率90以上8焊縫超聲波探傷環縫級級一次合格率95%以上用超聲波探傷儀檢查縱縫與蝶形邊級級一次合格率95%以上9焊縫外觀裂紋無用滲透檢查表面夾渣無用滲透檢查咬邊深度不超過0。5,連續長度不超過100,兩側咬邊累計長度不大于8%全長焊縫未焊滿不允許表面氣孔不允許焊縫余高h手工焊1225,h=02。5;2580,h=05對接焊縫寬度手工焊蓋過每邊坡口寬度24,且平滑過渡飛濺清除干凈目測檢查焊瘤不允許各節間、蝸殼與座環連接的對接焊縫間隙一般為2mm4mm,過流面錯牙不應超20、過板厚的10%,但縱縫最大錯牙不應大于2mm,環縫最大錯牙不應大于3mm;坡口局部間隙超過5mm處,其長度不超過焊縫長度10,允許在坡口處作堆焊處理。9 施工資源投入9.1 人力資源配置表8-1 蝸殼安裝人力資源配置表工種技術人員起重水輪機工測量司機質檢焊工電工人數226222201合計379.2 施工設備配置表7-2 蝸殼安裝施工設備配置表序號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備注1.載重汽車40t1臺2.汽車吊90t1臺3.履帶吊200t1臺暫定4.輕型貨車3t1臺5.叉車5t1臺6.電焊機ZX6400B16臺普通交流7.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機4臺8.電焊機1000A2臺直流焊機9.氣泵3m34臺10.焊條烘21、干箱2臺11.焊條保溫桶20個12.螺旋千斤頂32t4臺13.螺旋千斤頂16t4臺14.螺旋千斤頂10t4臺15.手拉葫蘆5t2臺16.手拉葫蘆3t2臺17.角向磨光機1504臺18.氣割工具2套19.風 鏟16套用于錘擊消除應力及層間清理20.全站儀1臺21.水準儀1臺22.超聲波探傷儀1臺23.磁粉探傷儀1臺24.紅外線測溫槍2把25.履帶式加熱片50片26.鋼琴線0。3mm100米27.大錘20磅2把28.角鋼50*50518米線架使用29.馬道板4000200*50200塊30.成品腳手架1套用于蝸殼外圍搭設10 施工安全保證措施(1) 施工人員進場前需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及安全考試22、,施工前需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2) 在施工前操作人員必須認真檢查施工現場,檢查操作架、工具和設備等安全狀況,確認安全后方可操作。(3) 施工用的工具及作業用的儀器、設備在上崗作業前,必須進行檢查,發現缺陷應停止使用。(4) 施工現場風、水、電、氧氣、乙炔等按要求布置,現場必須有相應的通風措施及必要的勞保防護措施。(5) 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要穿著整齊,正確佩戴安全防護用品。(6) 蝸殼拼裝場及基坑內設置足夠數量滅火器材,施工人員應做好防火工作。(7) 施工用電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及要求,現場用電必須專業維護電工操作。(8) 電動工具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且應23、定期進行維護保養,電焊機要具備良好接地,電源線接頭絕緣良好.(9) 吊裝作業時注意施工人員是否處于安全位置,由專人指揮,確保指揮信號暢通.(10) 高空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做好防墜措施,使用工具必須用工具袋傳遞,不準上下拋擲。(11) 平臺搭設必須按要求裝設護欄,馬道板鋪設兩端用鐵線綁扎牢固,且馬道板探頭盡量在200mm左右.(12) 生產過程中,各崗位、工種的人員要嚴格地按本崗位、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并應有專職的安全技術人員員進行現場監督。11 蝸殼安裝工期控制計劃(1) 蝸殼拼裝:26天(2) 蝸殼掛裝:32天(包含湊合節配割)(3) 蝸殼焊接:環縫焊接27天(2天/1條環縫)上、下過渡板焊接5天(4) 蝸殼探傷及座環水平復測:10天(5) 蝸殼附件安裝:9天(6) 尾工處理及驗收: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