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停車場、公共衛生間及售賣亭工程土方外運施工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80030
2023-06-20
13頁
1,020.17KB
1、目 錄第一章編制依據2第二章工程概況3第一節工程概況3第二節土方外運工程概述4第三章土方外運施工前的準備工作5第一節組織準備5第二節現場準備5第三節協調準備5第四節棄土場安排6第五節機械設備配備6第四章土方開挖順序和步驟7第一節土方開挖順序(見附圖2)7第二節土方開挖步驟(見附圖2)7第三節土方分層開挖(見附圖3)7第四節場內出土安排(見附圖2)8第五章土方開挖技術措施9第六章土方開挖安全質量保證措施11第七章土方外運線路選擇12第八章泥頭車司機、車輛的安全文明管理措施13第一章 編制依據一、xx市基坑支護技術規范SJG052011。二、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三、建筑變形測量2、規范(JGJ82007)。四、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五、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評價標準(JGJ/T77-2003、J278-2003).六、建筑施工現場環境與衛生標準(JGJ1462004)。七、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八、xx市的有關建筑施工文件及規定。九、xx市對土方外運的有關規定.十、國家現行其它有關施工規范及標準。十一、xx地下停車場-地下停車場、公共衛生間及售賣亭工程施工合同、設計圖紙及相關文件.十二、現場踏勘及我司多年深基坑支護施工經驗。十三、xx地下停車場-地下停車場、公共衛生間及售賣亭工程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十四、xx地下停車場地下停車場、公3、共衛生間及售賣亭工程安全文明生產專項方案。十五、xx地下停車場地下停車場、公共衛生間及售賣亭工程基坑支護及土石方工程專項方案。十六、xx地下停車場地下停車場、公共衛生間及售賣亭工程雨季施工方案。十七、xx地下停車場地下停車場、公共衛生間及售賣亭工程施工用水、節水及排水方案.十八、xx地下停車場-地下停車場、公共衛生間及售賣亭工程施工進度計劃。注:本施工方案配合xx區婦幼保健院工程編制。第二章 工程概況第一節 工程概況工程名稱 xx地下停車場地下停車場、公共衛生間及售賣亭工程工程地址xx中心區N16區工程區域位置工程規模及特征xx地下停車場地下停車場、公共衛生間及售賣亭工程占地6858。45平方4、米,建筑面積6040。16平方米,包括公共衛生間、地下車庫、地下設備用房。綠地面積4629.38平方米,道路廣場用地面積2107。67平方米。地下一層,框架結構。停車位191個。基坑深度5.2 米5。7米,面積6605平方米.工程功能綠地及停車場 工程結構框架結構施工范圍施工圖內所有內容包括:地基與基礎工程、土石方工程、主體結構工程、裝飾、裝修工程、防水工程、空調和通風工程、電氣工程、給排水工程、防排煙工程、消防工程、室外工程、園林環境景觀工程、公廁、景觀照明、室外給排水、電氣、圍墻、門衛、綠色環保工程、大門、道路、廣場、停車場和綜合布線、白蟻防治、場地清運、其他附屬工程及所有相應施工措施等。5、工程工期開工日期2012年04月02日,完工日期2014年04月03日,施工總工期732日歷天工程質量合格、xx市綠色建筑銀級認證、xx市優質工程獎和廣東省安全文明工地獎安全目標五無標準(無死亡、無重傷、無火災、無中毒、無倒塌),嚴格按建設部一標三規范組織施工,嚴格執行與甲方簽訂的安全生產合同。文明施工目標嚴格按照xx市建設工程現場文明施工檢查評定標準的要求達到“xx市綠色建筑銀級認證”的標準,并爭奪“廣東省安全文明工地獎”。現場條件及周邊環境一、本工程項目位于xx市xx中心區新湖路與xx路交叉口,東南緊鄰xx路,西側為玉林路、學校,北邊為玉蘭路,南側為N16街邊綠地、xx路.建筑場地北側約16、50米有一加油站?,F場較平坦,施工現場有兩條建成市政道路,道路下有各類管線,東側為房地產項目。 二、施工用水管線從現場周圍市政給水管網處引入。 三、施工用電:工程緊鄰xx區玉林路,電力資源較豐富,施工用電從現場玉蘭路南側配電箱內接出.第二節 土方外運工程概述本工程基坑開挖面積約0。63萬m2、剩余土方開挖深度4。1m,土方外運約3。0萬方?;娱_挖范圍內涉及主要地層有素填土、淤泥(質土),各土層分布不均,基坑土方開挖期間建筑物、道路、管線及基坑坡頂等對不均勻沉降敏感,如超挖極易發生坍塌事故。土方開挖前的主動降水和開挖過程中的自然降水也會對周邊管線及建筑物造成沉降影響。因此,土方挖運是本項目施工7、的一個重點和難點。本工程位于xx市xx中心區新湖路與xx路交叉口,主要交通要道為“施工現場xx路新湖路xx區,其中新湖路為xx區內主要城市干道之一,道路沿線兩側有住宅小區、學校、商場、酒店等,由于土方開挖量大,需要大量運輸車輛調配和外運。加強土方運輸的管理,特別是對泥頭車的管理非常重要. 第三章 土方外運施工前的準備工作第一節 組織準備項目部成立土方外運施工領導小組,人員組成如下:組長:林秀雄副組長:陳寶強鄭興裕成 員:黃兆雄陳水才 蔡選武第二節 現場準備一、測量準備做好場地控制網的測量工作,建立控制基準點,測放基坑開挖邊線。將高程控制點引至基坑附近,以方便隨時控制清土標高.二、基坑出入口設置8、沖洗池和沉淀池,對土方車輛沖洗后方能進入市政道路,場內道路做好地面硬化。開挖前完成坡頂護欄及臨時排水溝的砌筑。三、基坑場地安裝照明燈,做好夜間趕工的照明準備工作。四、施工過程中隨時跟進測量,保證開挖線尺寸與標高.第三節 協調準備一、提前辦好渣土受納許可證,核查泥頭車、挖掘機及操作司機的有關證件,保證各項手續齊全完善。二、做好施工協調配合工作,積極與市道路道路及交通主管部門協調,并做好場地周邊及運輸道路沿線單位和居民的配合工作,為土方外運工作的順利進行創造有利條件。第四節 棄土場安排根據實地考察及調研,經協調后,選定棄土場位于沙井鎮,距離施工場地約40公里。第五節 機械設備配備根據施工進度計劃安9、排,結合土方外運距離及現場施工實際情況,計劃配備挖掘機6臺(1m3)、泥頭車70臺(10m3)。第四章 土方開挖順序和步驟第一節 土方開挖順序(見附圖2)一、結合項目總體施工進度計劃的要求,基坑土方開挖總體按照自施工A區往施工B區、施工C區依次推進的方案進行。二、首先開挖基坑周邊上層土方至混凝土冠梁底標高,及時施作混凝土冠梁。三、在保證基坑周邊上層土方開挖進度的情況下,基坑中央先行開挖,基坑周邊區域待支護體達到28天齡期后開挖,并施作坑壁噴錨支護。第二節 土方開挖步驟(見附圖2)第一步:攪拌樁檢測后,開挖基坑周邊黃色區域(一)至冠梁底標高,灌注樁檢測合格后進行混凝土冠梁施工,隨后進行邊坡噴錨支10、護。同時開挖基坑中央區域(1),中央區域(1)邊開挖邊換填;第二步:同第一步,依次進行基坑周邊藍色區域(二)及綠色區域(三)施工;第三步:當開挖完成中央區域(1),隨即進行該地段的換填檢測、混凝土墊層、防水層、防水保護層、鋼筋綁扎、承臺及底板混凝土施工;第四步:隨后按照圖示依次進行中央區域(2)、(3)施工;第五步:根據基坑支護齡期情況,隨后進行基坑(4)、(5)(20)區域施工。第三節 土方分層開挖(見附圖3)坑內土方分兩層開挖,兩層間預留臺階位置標高在+0.5米,一層土方由地面挖機直接挖土裝車,二層土方由臺階上的挖機倒挖至臺階上,由地面挖機挖土裝車.開挖承臺土方時,在坑底布置一臺小型挖機,11、將土倒挖至臺階上,由地面挖機挖土裝車。第四節 場內出土安排(見附圖2)開挖前期土方運輸車輛主要從東北、西南兩個出口進出,東南出口作為備用。當施工A區臨時出土道路開挖后,運輸車輛從東南、西南兩個出口進出。第五章 土方開挖技術措施一、緊密結合工程周邊自然環境、工程地質條件、設計圖紙及施工的特點和要求,充分考慮現場條件、運輸條件、分段施工步驟和工程總體部署等各種因素,安排好各工序的穿插施工,有效投入和合理安排足夠的土方工程的機械設備,合理安排土方開挖的先后順序、分段開挖部位和深度以及運輸坡道的合理布置,以滿足工期要求。二、基坑開挖必須遵守先支護后開挖的原則,分層、分段、對稱開挖,分層開挖高度不超過312、m,每段不超過30m,具體以現場實際情況確定,避免進行大面積土方開挖.以保證基坑開挖期間的邊坡穩定和安全。三、挖至距基坑底面300mm后停止機械開挖,采取人工開挖的方式進行,同時開挖至基坑底符合設計標高后立即進行防雷接地網的鋪設,并及時按設計要求施工混凝土墊層進行基坑封底,避免基坑底長期曝露在外。四、基坑周圍地面附加荷載(施工機械行走、建筑材料堆放、基坑挖出土方堆置等)不得超過20kPa,且附加荷載離開基坑坑頂距離不得少于1。0m.五、基坑開挖期間,周邊區的土方開挖要服從支護施工班組指揮,不得強行開挖,距坑壁200mm土方采用人工開挖,分層開挖高度不超過冠梁底標高和小于3m高度.挖斗嚴禁碰撞已13、支護結構,開挖到位嚴禁超挖和欠挖,以免影響支護施工和邊坡穩定。在基坑內留設土方運輸坡道,寬8m,坡度為1:6。六、土方工程要為后續坑壁噴錨施工及時創造工作面。根據現場停車條件、棄土點、運輸線路和機械效率,需對泥頭車有效管理、按序分批、分時段進場。安排專人調度指揮,避免造成場內、場外停放大量泥頭車,造成交通堵塞和管理混亂。運輸車輛距基坑邊緣應不小于6m。七、基坑開挖前,在坡頂挖排水溝,修三級沉淀池,并始終保證截、排水順暢,溝內無積水?;觾炔捎妹髋偶姆椒ǔ樽呋觾燃_挖期間及時施工排水溝和集水井,以便及時排走基坑內集水。開挖前間隔30m挖一集水坑,用抽水泵抽至臨時排水溝外排。抽水期間,做14、好坑外地下水位的觀測工作和因地下水位過渡下降的回灌準備工作。八、在整個土方施工期間,須進行坡頂位移及地面、管線和臨近建筑物的沉降觀測,并作好記錄.當發現邊坡有失穩跡象時,立即采取削坡、坡頂減載、土釘支護或坡腳壓載等處理措施。九、基坑開挖前必須嚴格保證支護結構各構件的養護時間,保證其達到足夠的強度后方可開挖下一層土方;各側圍護樁養護時間應超過7天以上方能進行土方開挖,且等上一層噴射砼養護24小時以上后才能允許開挖該施工段土方。十、參與施工的人、車持合法證件,項目部須對泥頭車司機經常性組織培訓、學習xx市新的交通法規和有關泥頭車運輸的各項規定,遵紀守法、合法營運。十一、土方工程須符合xx市環境保護15、要求,科學組織以減少交通擁堵和噪音等對市民生活的影響等。出入口必須按照要求設置沖洗池,裝載車出土時車輛必須沖洗干凈然后才能進入市政道路.第六章 土方開挖安全質量保證措施一、采用“分層開挖,嚴禁超挖”原則。二、開挖前對施工場地內地下管線進行全面了解,如遇地下管線,不得盲目開挖,及時向項目部、監理、業主和有關部門報告。三、對分層挖掘的深度視實際挖掘時的土質情況,周邊環境,作具體調整,若表層土質較硬,則第一層可挖稍薄一點,以利于第二層挖土時停挖機。若表層土質表軟則第一層稍微挖深點,以減少下層挖掘機翻土量,從而加快挖土速度。分層挖土的目的是減輕土體向前擠壓力,上一層和下一層的距離不宜長也不宜短,如距離16、過短則失去了卸荷的作用和意義,但也不可太長,過長會增加挖機的開挖距離,影響施工功效。四、挖土以機械為主,人工為輔,底板底以下300厚土體必須用人工開挖.機械挖土至預定標高后,立即進行人工修土和設墊層,嚴禁擾動老土。五、在用機械挖土時必須注意,挖土深度嚴禁超過設計標高,不得損壞支護結構體系。六、基坑開挖后,對雨天必須慎重考慮,認真對待,視雨量大小而定,必要時必須停工。因基坑內的土體本身土質較差,當基坑開挖后,或多或少對支護結構有所影響。七、基坑開挖做到機挖人修,“五邊施工,即邊挖,邊鑿、邊鋪、邊澆、邊砌,保證基坑土體不長期暴露,確?;臃€定。八、土方開工挖過程中,每臺挖機必須派專人全程指揮,嚴禁17、挖機碰撞支護體結構和工程樁樁頭。第七章 土方外運線路選擇根據實地考察及調研,經協調后,選定棄土場位于沙井鎮,距離施工場地約40公里。運輸線路如下:一、從玉林路向西北方向,前往新安六路。二、向右轉進入新安六路。三、向左轉進入xx大道.四、稍向右轉上匝道,前往西鄉大道.五、稍向右轉進入西鄉大道.六、稍向左轉,走廣深公路。七、下出口走廣深公路輔路。八、右轉走新沙路。九、稍向右轉,繼續沿新沙路前行。十、繼續前行,上沙井路。十一、繼續前行,上沙井大街。十二、向右轉,直到棄土場。具體見附圖1.第八章 泥頭車司機、車輛的安全文明管理措施一、土石方運輸車輛司機必須具有該車型的駕駛證和xx市有關部門頒發的培訓上18、崗證,并必須遵守交通安全法規及駕駛員守則.二、對土石方運輸車輛司機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和安全教育培訓,并向業主提交培訓交底會議紀要和會議簽到表。三、土石方運輸車輛必須是“三證”(即行駛證、營運證、渣土運輸證)及GPS監查系統齊全的車輛。四、土石方運輸車輛車廂高度小于1。1m,必須設置密閉式加蓋裝置或篷布,加蓋裝置必須狀態良好,蓋板嚴密。在使用過程中發現蓋板破損,必須及時維修,否則不得使用。五、土石方運輸車輛車容車況良好,車身整潔,燈光齊備,前后車牌要整潔清晰,不得故意涂改,遮擋車牌號,尾牌清楚。尾牌必須安裝在規定位置。六、土石方的裝載量不得超過車箱四周擋板的高度,檢查時以看不到土石為準。對不符合要求的,必須退回重新裝車。裝車后派專人上車拍土、壓實,并用擋板或篷布覆蓋,以防漏、撒。七、土石方運輸車輛司機不能強行要求超量裝載。八、土石方運輸車輛必須按照指定的路線行駛,并注意交通安全,不得闖紅燈和超速行駛。九、土石方運輸車輛駛出施工現場和棄土場地前必須經過指定的洗車池,并由專人負責沖洗,經監理工程師檢查合格后,車輛方可上路。十、土石方運輸車輛必須服從交通協管員的管理,所有與社會路交叉路口必須設專人穿反光衣指揮。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4
1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