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區基站鐵塔基礎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16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80155
2023-06-20
16頁
24.17KB
1、xx鐵塔股份有限公司xx市分公司施工組織計劃項目名稱:xx市xx區業務區基站鐵塔基礎工程建設單位:xx施工單位:xx目 錄一、編制依據:3二、工程概況:3三、施工方案:31、技術準備32、施工方案4四、施工安排:14五、施工安全措施:15六、安全注意事項:15xx鐵塔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分公司xx市xx區業務區基站鐵塔基礎工程施工組織計劃(方案)一、編制依據(1)根據xx研究院有限公司設計的40米(三平臺)三管塔基礎設計圖紙(見鐵塔基礎圖紙:xx增明村基站0.35風壓40米3平臺三管塔基礎圖、xx觀音峽基站地下水1.3m0.35風壓40米3平臺三管塔基礎圖)。(2)根據鐵塔及土建機房質量控制要點2、。(3)現場施工調查。二、工程概況“xx鐵塔公司2014年一批鐵塔建設工程”xx區鐵塔基礎建設單項工程共計2座鐵塔基礎,分別是:xx觀音峽和xx增明村。xx觀音峽基站和xx增明村基站,鐵塔設計高度均為40米(三平臺)三管塔,塔基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墊層為C15混凝土,基礎及基礎梁為C25混凝土。三、施工方案1、技術準備準備鐵塔基礎圖紙及技術資料,進行實地調查和勘測,以確認設計文件是否符合實際情況。若需改動,施工人員立即與項目管理人員及時反饋,等項目管理人員與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協商后給出處理意見,再進行相應的更改。調查時應確認基礎下無地下水和無濕陷、液化、孔穴、塌方等不良地質情況。地基開3、挖后,經驗槽持力層符合設計要求后方能施工基礎,否則請及時通知,并同設計人員協商解決。如經調查后確定設計文件內容符合相關標準后,可對現場施工人員及進行安全、技術交底,然后根據設計文件確定基礎坑位置定位放線。在鐵塔基礎的施工過程中,要嚴格遵守施工規范要求的相關規定,嚴格按照設計方案實施工程建設。2、施工方案施工步驟:1、定位放線放線時,首先應進行建筑定位和標高引測,然后根據基礎的底面尺寸、埋置深度、土質好壞等不同情況,考慮施工需要,從而定出挖土邊線和進行放灰線工作??捎醚b有石灰粉末的長柄勺靠著木質板側面,邊撒邊走,在地上畫出灰線,標出基礎挖土的界限。2、基坑開挖xx觀音峽和xx增明村基站時新址新建4、站點,在基坑開挖時,若果能確認基坑下面沒有水管等設施及障礙物可以采用機械開挖?;娱_挖應按規定的尺寸合理確定開挖順序和分層開挖深度,連續進行施工。因土方開挖施工要求斷面、標高明確,土體應有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所以在開挖過程中要隨時注意檢查。當基坑開挖深度超過1.5m時,應對坑壁進行支撐,支撐采用直徑在15cm以上的松木桿,間距0.5m;當出現地下水或積水時應在基礎范圍外1.5m處設置積水坑,積水坑深度不應小于0.8m,以利于使用水泵降低水位。挖出的土除預留一部分用作回填外,不得在場內任意堆放,應把多余的土運到棄土地區,以免妨礙施工。為防止坑壁滑塌,根據土質情況及坑的深度,在坑頂一定距離(一般為5、0.8m)內不得堆放棄土,在此距離外堆土高度不得超過1.5m。當基坑開挖至設計標高后應會同設計、監理等進行檢驗。若與設計不符,應進行相應的變更。3、打墊層、澆筑砼基礎基坑挖好后,將地基表面的積水和雜物清理干凈,基層表面平整度應符合要求,同時應對地基表面及模板澆水濕潤,然后進行砼澆筑,墊層砼標號為C15.澆注時要用振搗器進行振搗,以保證砼中沒有氣泡。待振搗均勻后找平。4、鋼筋綁扎a鋼筋進場檢驗不合格的鋼材不得進入施工現場,鋼筋進場時,驗收清單中除各類鋼筋數量外,還必須有初始合格證及材質證明,并按要求堆碼整齊且做好鋼筋標識。按規范要求對進場鋼筋進行機械性能的抽樣檢驗,檢驗合格方可使用,不合格的鋼筋6、一律退場。b鋼筋加工在鋼筋下料和制作時應嚴格按圖施工,鋼筋的規格、品種和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進場鋼筋復檢及焊接試驗合格后,嚴格按照圖紙尺寸下料,一次加工成型。在調直鋼筋時,2m內不準行人,如果現場狹窄時,應做防護圍欄。c鋼筋綁扎鋼筋綁扎要求間距準確、綁扎牢固,應保證網眼的尺寸、根數、骨架的高度、寬度、長度,受力鋼筋的間距、排距、彎起點的位置和鋼筋保護層的厚度。避免鋼筋移位,并按要求綁扎好鋼筋保護層墊塊,嚴格遵照設計(或變更設計)及相關施工規范要求施工。d鋼筋連接:豎向鋼筋直徑18mm,采用電渣壓力焊,直徑小于18mm采用冷搭接;水平鋼筋采用閃光對焊;鋼筋接頭或搭接位置必須滿足設計及施工規范要7、求。鋼筋搭接和彎鉤尺寸必須按規范規定施工,焊接鋼筋應先做同芯后焊接,焊接完畢后要及時清理焊渣。在綁扎和安裝鋼筋時,須注意不要將鋼筋集中堆放在模板或腳手架的某一部分。焊接或綁扎豎向放置的鋼筋骨架時,不得站在已綁扎好或焊接好的鋼筋上工作。施工完成后,所有外露鐵件除銹去污后均用防銹漆打底,油煙灰色調和漆二度,基礎骨架混凝土部分涂凡士林油。5、支模板一般采用鋼模和木模配合。支模時,嚴禁軸線位移,保證模板的集合尺寸。模板的接縫要嚴密,模板的接縫不得超過相關規定標準,支模時一定要保證模板的剛度和穩定性。模板的隔離劑涂刷時不得過多或過少,保證砼在拆模時不粘模,保證砼表面光潔度。模板接縫用膠布進行貼封,每次拆8、模后都要將模板面上的殘渣清理干凈,并刷好隔離層(根據現場監理的要求定是否需要)運至指定的地點備用,多余或廢舊的模板要及時運走,損壞了的定型模板要及時修整及補充。要保證模板不漏漿、不爆模、不變形。在砼澆筑時現場應有模板工配合,保證砼的截面尺寸。6、砼施工a材料的選擇砼的配合比應經試配而得。砼的各項原材料要滿足相應的國家現行標準的規定。砼采用5-31.5mm連續級配的碎石,針片狀含量不宜大于10%。砂采用中砂。水泥用普通硅酸鹽水泥,并滿足泵送砼水泥的最小用量宜為300kg/立方米。砂率為38-45%為宜,并摻入適量的減水劑及摻和料增加砼的和易性及可泵性,滿足砼的質量要求及施工要求,坍落度為100-9、140mm。b.配合比砼的配合比由實驗室進行適配,經試驗合格后方能進行正式生產,施工人員應嚴格按配合比進行上料計量,并檢查組成材料的質量、用量、塌落度,按要求做好試塊。c.混凝土澆筑的一般規定混凝土澆筑前不應發生初凝和離析現象,如已發生,可進行重新攪拌,使混凝土恢復流動性和粘聚性后再進行澆筑。混凝土運至現場后,其坍落度仍應滿足設計要求。為了保證混凝土澆筑時不產生離析現象,混凝土自高處傾落時的自由高度不得超過2m。若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超過2m,要沿溜槽或串筒下落。為了使混凝土振搗密實,必須分層澆筑。每層澆筑厚度與搗實方法與基礎結構的配筋情況有關,應符合混凝土施工規范的規定?;炷翝仓ぷ?,應盡量10、連續作業。如必須間歇,其間歇時間應盡量縮短,并要在前層混凝土凝結(終凝)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d砼澆筑前的準備將設計配合比換算為施工配合比,施工中要嚴格控制配合比,確保砼的質量。立模時模板要牢固、順直,尺寸符合設計要求。澆筑前填寫砼澆筑申請單,澆筑時要做好澆筑記錄,澆筑完后,做好養護工作。澆筑前應檢查和養護好設備,保證設備正常運轉,攪拌機必須有專人操作,專人負責,由技術人員進行砼施工配合比的技術交底,嚴格按配合比施工,任何人不得私自更改。砼澆筑前必須清理完鋼筋和模板中的雜物,否則不予澆筑,砼振搗必須有專人,不得漏振,振搗的間距應按規定標準,間距不得過大。e.砼澆筑澆筑砼基礎分兩次澆筑,第一11、次澆筑基礎預埋螺栓一下部分,澆筑時注意預留管壁厚度及安防管節坐漿砼2-3cm,安防管節后再澆筑管底以上砼,并要保證新舊砼的結合,以及管基砼與管壁的結合。砼澆筑時,木工、鋼筋工應現場看管,保證模板的平整度、鋼筋的間距和保護層的厚度。為了保證混凝土澆筑時不產生離析現象,混凝土下料采用帆布導管垂直灌入樁孔內,并連續分層澆筑,每層厚度不超過1.5m。澆筑時振動棒布點要均勻,間距不得超過振動棒有效作用半徑的1.5倍(即500mm),每點振搗時間控制在20-30s,以振至混凝土不再沉落,氣泡不再排出,表面開始泛漿并基本平坦為止。f混凝土搗實混凝土澆筑入模板后,由于內部骨料之間的摩擦力、水泥砂漿的粘結力、拌12、合物與模板之間的摩擦力,使混凝土處于不穩定平衡狀態。必須采用適當的方法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對其進行搗實,以保證其密實度。混凝土的振搗是一道十分重要的工序,振搗的方法一般使用機械振搗。g.砼養護混凝土澆搗后,能逐漸凝結硬化,主要是因為水泥水化作用的結果,而水化作用需要適當的濕度和溫度。如果氣溫較高,空氣干燥,砼中水份蒸發較快,容易出現脫水現象,使已形成的凝膠體的水泥顆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轉化為穩定的結晶,缺乏足夠的粘結力,另外水份過早的蒸發還會產生較大的收縮變形,出現干縮縫紋,影響砼的整體性和耐久性,故在砼初凝前抹壓平整,若表面有浮漿層出不窮,則應鑿除,以保證與商標地板的良好連接。落筑完畢后12h內13、加以覆蓋和澆水,保持砼具有足夠的潤濕狀態。7、安裝地腳螺栓a.地腳螺栓的檢查在安裝地腳螺栓前,首先對地腳螺栓進行檢查,看其是否有扭曲變形,若有則要重新校正。還要檢查焊縫是否有裂紋、斷開情況,若有則必須重新補焊,補焊時要符合焊接技術要求。只有符合要求的地腳螺栓方可進行安裝。b.地腳螺栓的定位地腳螺栓定位時要符合施工圖紙要求,地腳螺栓的中心距及對角線尺寸要反復核實,誤差要求不能大于3mm。最后,要調平地腳螺栓定位板。c.地腳螺栓的固定將地腳螺栓與鐵塔基礎的縱向柱筋焊接,要求每個螺栓必須焊接到兩根柱筋上,焊接處均圍焊、滿焊,焊縫長大于120mm。8、土方回填1.填土的要求本鐵塔基礎回填采用原場地土回14、填?;靥顣r必須清理坑內雜物,所用的土質必須經監理認可(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填土應分層進行,并采用同類土填筑。分層厚度為200mm。不能將各種土混雜在一起使用,以免填方內形成水囊。2.填土壓實施工完畢后的回填土,人工夯實每層厚度不大于250mm,機械夯實每層厚度不大于300mm,必須分層夯實至設計標高,并做150mm厚的C20素混凝土散水坡,坡度為5%,回填土夯實系數不小于0.95,夯實后的回填土的容量不得小于16kn/m。回填土壓實的方法一般為碾壓、夯實、振動夯實以及利用運土工具壓實。本鐵塔基礎回填土壓實采用人工振動夯實,壓實度不得大于15cm,每層填土壓實4遍。9、接地體1. 防雷接地15、網由-4*40鍍鋅扁鐵組成,100mm滿焊搭接,防腐處理后埋入自然土層面以下1.6m。用兩根扁鋼引至基礎頂面與骨架頂板焊接,接地鋼管和扁鋼均應熱浸鍍鋅,厚度不小于90微米,鐵塔地網應與機房地網至少兩點焊接連通。2.基礎內鋼筋作為接地裝置的一部分,鋼筋間必須綁扎或焊接,豎向鋼筋與下層水平鋼筋網焊接,連系梁主筋與基礎內豎向鋼筋及基礎骨架焊接。3.接地裝置完成后,應測試一次接地電阻,要求接地電阻必須小于4歐姆,否則應補加接地鋼管或加降阻劑。4.接地體采用直徑50mm鋼管,要求管壁厚度不小于3.5mm。5.接地體之間的所有焊接點(澆灌在混凝土中的除外),均勻進行防腐處理。6.接地體應避開污水排放和土壤16、腐蝕性強的區段。當難以避開時,其接地截面應適當增大。也可選用石墨電極、混凝土包封電極或其他新型材料。10、施工資料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設計文件進行施工,若遇設計文件與現場不符,須會同設計院、監理、建指、接受單位共同確認,在確認設計文件與現場不符時后,需設計院做出設計變更,出示變更圖紙,施工單位嚴格按照變更設計圖紙進行施工。施工資料要與施工工程同步,并嚴格按照監理程序報驗,每道工序必須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四、施工安排:本次施工組織共計項目領導1人、技術1人、安全負責人1人,技工2人、力工15人,具體分工如下: 施工負責人:易海,負責統籌指揮,確保施工順利完成。技術負責人:鄧小龍,17、負責現場技術指導。安質負責人:李平,負責安全質量監督檢查。現場施工負責人:王光海 施工組:技工4人,負責鋼筋綁扎、混凝土澆筑等;力工6人,負責基坑開挖以及鋼筋、混凝土運輸等。施工時間:2014年12月2日;計劃完工時間:2014年12月20日。五、施工安全措施:嚴格執行與業主簽訂的施工安全責任協議書。工程開工前,對員工進行施工技術交底,按相關文件的安全生產措施組織施工。既有線安全保證組織機構,逐級實行安全生產責任制。項目經理部成立領導小組,堅持管生產必須管安全。在施工過程中,將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落實到實際工作中,以高度的責任感強化既有線施工安全管理,貫徹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到按照施工18、安全責任協議書有關安全規則、規定、辦法和要求,對承擔的工程,層層落實項目安全責任制,真正做到步步設防、責任到人。施工前與相關部門簽訂安全施工協議。如有影響行車安全的,立即采取措施并及時通知相關部門,將損失降到最低。施工中,嚴格執行“三不動”、“三不離”和“八不準”的原則,確保施工中的行車、設備和人身安全。施工現場設專人防護,保證工程順利完工。施工現場由施工負責人統一指揮,保證通信聯絡暢通,施工作業人員保持精力充沛。作業完畢,對施工現場進行清理后方可退場。六、安全注意事項:1、施工時,安全人員必須到場。2、開挖基坑時應輕挖,發現既有纜線后應立即停止施工。3、施工時用電時應注意安全,收工前將所有用電工具斷電。4、現場人員必須統一口令,服從指揮。5、施工完畢必須進行再次檢查,做到“三不動、三不離”。6、施工時注意自身防護和他人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