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橋梁橋臺基坑開挖施工方案(2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80920
2023-06-26
23頁
1.02MB
1、xx路(南門路寶帶路)市政道路工程二標段3#橋基坑開挖施 工 方 案一、工程概述本工程為xx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新建的xx市xx路(南門路寶帶路)3#橋。橋梁呈南北走向,現河道寬約18m,現xx路西側,橋跨布置為3孔10米,橋梁右斜9.79度,全長30米,橋墩采用單排架實體墩,鉆孔灌注樁基礎,墩柱直徑0.8m,鉆孔灌注樁樁徑1.0m,橋臺采用重力式橋臺,鉆孔灌注樁基礎,樁徑1.0m。橋面全寬31m,分布為中央分隔帶寬4.0m,機動車道寬7.85+7.25m,非機動車道寬3+3m,兩側人行道寬2.9+3m左右。規劃河道底標高為-1.88m。本方案為xx路3#橋(樁號K1+922.78)的基坑開挖專項2、施工方案。根據xx市市政工程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的橋梁施工圖設計,橋臺基礎頂標高為-1.88m,基礎底標高為-2.88m,考慮混凝土墊層厚100mm,則3#橋橋臺基坑底標高為-2.98m,原地面標高2.82m,基坑開挖深度5.80m。1、工程地質情況3#橋基坑位于南環高架南側,京杭大運河西側,東側為現xx路,南側為xx市吳中區大偉復膜廠,擬建部位原為一條東西走向的河道(西側及南側已回填),原河道內水位標高為1.09m。根據江蘇xx地質工程勘察院2009年7月18日提供的xx市xx路(南門路寶帶路)3#橋梁工程地質勘察報告(2009-K-234-3),與基坑工程相關的土層自上而下分別為:1淤泥3、,灰黑色,流塑,為河底浮泥,該層主要分布河道內。2雜填土:灰色,松散,主要為碎石、道渣等建筑垃圾回填,并夾雜淤泥及少量生活垃圾,該層橋位處岸上均有分層,層厚3.303.40m。1粘土:黃褐色,硬可塑,含鐵錳質結核,夾灰色條帶,該層橋位處均有分布,層厚1.002.10m。2粉質粘土:灰黃色,可塑,局部軟塑,含鐵氧華物斑點,局部分質含量高,該層橋位處均有分布,層厚0.202.60m。粉土:灰色,稍密中密,濕很濕,具水平層理,夾粉砂,主要礦物成分為石英、長石,含云母碎屑,該層橋位處均有分布,層厚4.905.70m,層頂標高為-3.31-3.18m。粉質粘土:灰色,軟塑可塑,具水平層理,該層橋位處均有4、分布,層厚13.1414.20m。2、水文地質條件根據勘察揭露,場地淺部地下水主由上部孔隙潛水及微承壓水組成。本場地潛水主要賦存于淺部土層中,富水性較差,其主要補給來源為大氣降水及地表水入滲補給,以大氣蒸發為主要排泄方式,穩定水位標高1.20m左右,隨季節變化有變化,年變幅12m;微承壓水主要賦存于粉土、粉質粘土、粉土層中,穩定水位標高在1.10m左右,定水性及透水性均一般,主要補給來源為大氣降水入滲和地下水的側向涇流,以民井抽取及地下水側向涇流為主要排匯方式。二、基坑設計方案1設計依據(1)總平面定位圖、3#橋基礎平面圖等;(2)巖土工程詳細勘察報告(3)設計使用規范& 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5、設計規范 (GB50007-2002);& 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0-2002);& 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范 (GB50009-2001);& 國家標準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 (JGJ120-99);& 國家標準建筑樁基技術規程 (JGJ94-2008);& 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2-2002);& 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4-2002);& 國家標準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 (JGJ18-2003);& 國家標準錨桿噴射混凝土支護技術規范 (GB50086-2001);& 國家標準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 (GB56、0497-2009);& 其他有關規范及規程。2周邊環境基坑東側、南側、北側目前均為空地,三倍開挖深度范圍內無建筑物及管線,基坑西側為廠房距離基坑頂1m左右。3基坑支護設計參數基坑支護設計參數表 表1土層層厚(m)重度(kN/m3)c(kPa)j()標高2雜填土3.418.0*8.0*12.0*-0.581粘土2.120.059.611.6-2.682粉質粘土0.518.8*25.012.0-3.18粉土5.019.0*8.329.7-8.18注:帶*為經驗值。4基坑支護結構根據本工程基坑開挖深度及場地周邊條件、土層特點等,確定本工程基坑側壁安全等級為“三級”。根據大量基坑工程的成功實踐經驗,7、在周邊環境保護要求各異,且開挖深度相近的這類基坑工程中,考慮“安全、經濟、施工方便”的原則。適合本場地基坑圍護的支護型式有放坡掛網噴漿。詳見各基坑支護剖面圖。(1)基坑東側、南側、北側采用二級放坡噴面支護,上部3.0m采用1:1.5放坡,-0.10m標高設平臺寬1.0m,下部2.88m采用1:1放坡,坡面掛網(6200200雙向),噴細石砼厚80mm。(2)基坑西側基礎距現有廠房(1層)最近處僅8.70m,廠房基礎形式是 條形淺基礎 ,基底標高 1.50m ,采用二級放坡噴面支護,坡頂設二排豎向超前注漿鋼管土釘,上部3.0m采用1:1放坡,-0.10m標高設平臺寬1.0m,平臺設一排豎向注漿鋼8、管釘,下部2.88m采用1:1放坡,坡面掛網(6200200雙向),噴細石砼厚80mm。 (3)基坑降水:由于場地內微承壓水含水層粉土頂標高為-3.31-3.18m?;拥讟烁邽?2.88m,僅有0.30m覆蓋層,需進行微承壓水降水措施,設計采用一級輕型井點降水,降水深度36m。沿基坑四周二級平臺布設環圈井點系統,平面布置如下: 5施工要求5.1總體施工順序(1)基坑定位放線,廠房東側鋼板樁維護施工,開挖第一層。邊坡支護隨土方開挖及時跟進施工(2)井點降水施工,運行。(3)繼續開挖土方。邊坡支護隨土方開挖及時跟進施工。(4)橋臺基礎施工,具備條件后及時進行基坑回填。5.2掛網噴漿(1)掛網釘的9、施工順序為:按設計要求自上而下分段、分層開挖工作面,修整坡面(平整度允許偏差20mm)安設掛網釘安設連接件綁扎鋼筋網噴射砼設置排水系統。(2)掛網釘選用148*3鋼管,梅花型或矩形布置,擊入式。(3)基坑坡面采用掛網噴漿處理,鋼筋網片及土釘由412(HRB335)井字形鋼筋固定(縱向通長)。(4)噴射砼施工應符合錨桿噴射混凝土支護技術規范(GB50026-2003),砼面層厚80mm。(5)噴射砼應采用強度等級為C20細石砼,其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1:2:2:0.5,水泥用強度等級為42.5,碎石最大粒徑應小于15mm。(6)噴射壓力為0.30.5MPa,噴射作業應分段進行,同一分段內10、噴身順序應自下而上,噴射砼終凝2h后,應噴水養護,養護時間宜為37d。5.3 井點降水土方開挖至平臺時,進行井點降水施工。1、鋪設集水總管,控制總管鋪設的高程,向泵浦一端具有1:10001:500左右的縱坡,以免除由于空氣在總管內形成氣泡而增加水頭損失。總管之間要求連接嚴密,處理不慎將導致大量漏氣。2、注意總管上的短接管,必須垂直向上,以便于安裝彎連管接通井點并避免接裝困難。3、泵浦(包括真空泵和離心泵)基座必須平穩,高程必須和總管高程相適應。4、電源裝置要求按期可靠,符合電氣規程要求,具有接地線。5、濾管采用沖孔沉設,要求垂直沖孔。豎直插入井點。沖孔直徑一般以25cm為宜。6、填砂宜用中粗砂11、,填至濾管上端至11.5m高度,再以粘土封閉至地面,以防漏氣。7、通過試運行,運轉正常后投入正常使用。8、開挖過程中發現流砂,及時采取塊石填堵。5.4土方開挖(1)土方開挖要求采用分段分層,土方開挖 “分層分段、留土護壁、限時開挖原則”。(2)挖土施工單位應編制嚴密的施工組織設計,經設計認可后方可實施,挖土順序應嚴格按施工組織設計進行。(3)不得超挖,開挖面的高差應控制在1.0m以內,特別是分界處,并宜按1:2放坡。(4)基坑邊嚴禁大量堆載。(5)機械進出口通道應鋪設路基擴散壓力,或局部加固地基。(6)開挖最下一層土方時,混凝土墊層應隨挖隨澆,無墊層坑底面積最大暴露面積不得大于200 m2,暴12、露時間不得超過12小時,混凝土墊層需直接澆搗至圍護樁內側面。5.4應急預案(1)開挖后如基坑變形較大且不能收斂,放坡開挖段可適當增加土釘;原河道部位如開挖后有淤泥層,可增設鋼板樁進行支護。(2)如基坑變形急劇增加且坑外出現滑裂面,可先回填,待變形穩定后再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加固措施。6基坑監測基坑監測包括對周邊環境的保護監測和對本圍護體系的安全監測,及時預報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通過信息反饋法指導施工,根據監測資料及時控制和調整施工進度和施工方法。(一)監測內容:基坑邊坡頂端水平位移及沉降,西側原有廠房變形監測。(三)監測方法:測量水平位移,采用水準儀測量沉降。在坑邊四角設四個穩定的觀察點,測13、得初讀數,安排專人每天測量,一旦發現變化,及時報告項目部。對于西側廠房的變形,以同樣方法進行監測。(二)監測要求:1、 要求由項目部組織專業人員進行監測,在圍護結構施工前,須測得初讀數。2、 在基坑開挖期間,須做到一日一測。在基坑施工期間,可視測得的位移及內力變化情況加密或減少。測得的數據應及時上報業主及圍護設計單位。(三)報警值:圍護結構水平位移大于3mm/日或累計大于50mm; 圍護結構垂直位移大于3mm/日或累計大于30mm。建筑結構垂直位移大于2mm/日或累計大于20mm。或不均勻沉降達1/20007計算書(1)3#橋基坑東側、北側、南側,采用二級放坡掛網噴漿支護。- 支護方案 -天然14、放坡支護- 基本信息 -規范與規程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 JGJ 120-99基坑等級二級基坑側壁重要性系數01.00基坑深度H(m)5.880放坡級數 2超載個數 1- 放坡信息 -坡號臺寬(m)坡高(m)坡度系數11.0003.0001.50020.0002.8801.000- 超載信息 -超載類型超載值作用深度作用寬度距坑邊距形式長度序號 (kPa,kN/m)(m)(m)(m) (m)120.000- 土層信息 -土層數 4坑內加固土 否內側降水最終深度(m)6.880外側水位深度(m)1.000- 土層參數 -層號土類名稱層厚重度浮重度粘聚力內摩擦角與錨固體摩粘聚力內摩擦角 (m)(kN15、/m3)(kN/m3)(kPa)(度)擦阻力(kPa)水下(kPa)水下(度)1素填土3.4018.08.08.0012.0020.08.0012.002粘性土2.1020.010.059.6011.6050.059.6011.603粘性土0.5018.88.825.0012.0035.025.0012.004粉土5.0019.09.08.3029.7040.08.3029.70- 基坑外側花管參數 -基坑外側花管排數2序橫向間距縱向間距入射角鉆孔直徑有效長度發揮抗拉力號(m)(m)()(mm)(m)系數(kN)13.5001.00090.0602.0001.000100.00026.000016、.80090.0604.0001.000100.000- 設計結果 - 整體穩定驗算 -天然放坡計算條件: 計算方法:瑞典條分法應力狀態:總應力法基坑底面以下的截止計算深度: 0.00m基坑底面以下滑裂面搜索步長: 5.00m條分法中的土條寬度: 1.00m天然放坡計算結果: 道號整體穩定半徑圓心坐標圓心坐標 安全系數R(m)Xc(m)Yc(m)11.6072.5507.7487.27721.1005.5235.8048.05731.29013.8612.38616.34142.0439.6213.4639.49351.93411.4842.79111.140(2)3#橋基坑西側,采用二級放坡17、支護。- 支護方案 -天然放坡支護- 基本信息 -規范與規程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 JGJ 120-99基坑等級二級基坑側壁重要性系數00.90基坑深度H(m)5.880放坡級數 2超載個數 1- 放坡信息 -坡號臺寬(m)坡高(m)坡度系數11.0003.0001.00020.0002.8801.000- 超載信息 -超載類型超載值作用深度作用寬度距坑邊距形式長度序號 (kPa,kN/m)(m)(m)(m) (m)120.000- 土層信息 -土層數 4坑內加固土 否內側降水最終深度(m)6.880外側水位深度(m)1.000- 土層參數 -層號土類名稱層厚重度浮重度粘聚力內摩擦角與錨固體摩粘18、聚力內摩擦角 (m)(kN/m3)(kN/m3)(kPa)(度)擦阻力(kPa)水下(kPa)水下(度)1素填土3.4018.08.08.0012.0020.08.0012.002粘性土2.1020.010.059.6011.6050.059.6011.603粘性土0.5018.88.825.0012.0035.025.0012.004粉土5.0019.09.08.3029.7040.08.3029.70- 基坑外側花管參數 -基坑外側花管排數3序橫向間距縱向間距入射角鉆孔直徑有效長度發揮抗拉力號(m)(m)()(mm)(m)系數(kN)13.5001.00090.0602.0001.000119、00.00023.5000.50090.0605.0001.000100.00030.5000.50090.01005.0001.000100.000- 設計結果 - 整體穩定驗算 -天然放坡計算條件: 計算方法:瑞典條分法應力狀態:總應力法基坑底面以下的截止計算深度: 0.00m基坑底面以下滑裂面搜索步長: 5.00m條分法中的土條寬度: 1.00m天然放坡計算結果: 道號整體穩定半徑圓心坐標圓心坐標 安全系數R(m)Xc(m)Yc(m)11.7761.5006.4336.27421.0344.9504.3227.81031.1438.8962.48511.37641.8998.5913.120、978.49751.7899.3752.2009.113三、 施工方案1、本工程周邊地面開闊,在西側有一廠房,距橋邊線最近距離為8.7米。根據地質報告, 地下水位埋深 0.9米左右,土層中的地下水均屬于孔隙型潛水,土的含水性和透水性極弱,可視為隔水層;土質分別為雜填土、粘土和亞粘土其厚度分別為 3.4米(2.8-0.6)、 3 米(-0.6-2.7)和0.5 米(-2.7-3.2),土質較好。根據設計圖紙,基坑從自然地面(平均標高2.8米)至-2.98米,基坑底在第二層土中,所以本橋梁基坑采用階梯放坡分三次開挖。由于場地內微承壓水含水層粉土頂標高為-3.31-3.18m?;拥讟烁邽?2.8821、m,僅有0.30m覆蓋層,需進行微承壓水降水措施,設計采用一級輕型井點降水,降水深度36m。沿基坑四周二級平臺布設環圈井點系統, 坑底排水采取基底明溝排水。2、施工準備2.1. 挖除耕植土,清除挖方區域內所有障礙物。2.2做好現場施工區域的場地平整、 確定開挖方案及土方運輸路線,和土方堆放地點。2.3完成測量控制網的設置,場地平整進行方格網樁的布置和標高測設,計算挖填土方量,對建筑物做好定位軸線的控制測量和校核;進行土方工程的測量定位放線,并經檢查復核無誤后,作為施工控制的依據。2.4 完成必需的臨時設施,包括生產設施及生活設施及機械進出和土方運輸道路、臨時供水供電線路。2.5. 機械設備運進22、現場,進行維護檢查、試運轉,使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3、施工程序平整場地-定位放線-基坑開挖(第一層開挖-土方外運-整修邊坡-設置鋼管圍欄第二層開挖-土方外運-整修邊坡第三層開挖-土方外運-整修邊坡)-基坑底修正-設置排水溝-驗收-混凝土墊層施工。4、放坡噴面施工(1)施工準備用人工或機械將要施工的場地平整好,以便錨鉆機能行走、進出及操作。一般要修整一條鉆機行駛便道,便道要求寬6m左右,坡度控制在3%。將各種風管和水管接好,保持各種管路暢通,空壓機司機和注漿手及錨桿鉆司機到位,空壓機、潛孔鉆機、注漿泵、灰漿攪拌機試機無故障,備好各種料具。(2)土方開挖1)應按設計規定的分層開挖深度按作業順序施工23、,在完成上層作業面的噴射混凝土以前,不得進行下一層深度的開挖。2)機械進行土方作業時,嚴禁邊壁出現超挖或造成邊壁土體松動。基坑的邊壁宜采用小型機具或鏟進行切削清坡,以保證邊坡平整并符合設計規定的坡度。3)支護分層開挖深度和施工的作業順序應保證修整后的裸露邊坡能在規定的時間內保持自立并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支護,即及時設置土釘或噴射混凝土?;釉谒椒较虻拈_挖也應分段進行,按設計要求取1020m。4)為防止基坑邊坡的裸露土體發生坍塌,對易坍塌的土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A 對修整后的邊壁立即噴上一層薄的砂漿或混凝土,待凝結后再進行鉆孔;B 在作業面上先構筑鋼筋網噴射混凝土面層,增設土釘C 在水平方向上分24、小段間隔開挖;D 先將作業深度上的邊壁做成斜坡,待設置土釘后再請坡;E 在開挖前,沿開挖面垂直擊入鋼筋或鋼管,或注漿加固土體。(3)排水系統1)土釘支護宜在排除地下水的條件下進行施工,應采取恰當的排水措施包括地表排水,支護內部排水,以及基坑排水,以避免土體處于飽和狀態并減輕作用于面層上的靜水壓力。2)基坑四周支護范圍內的地表應加以修整,構筑排水溝和混凝土地面,防止地表降水向地下滲透,靠近基坑破頂寬24m的地面應適當墊高,并且里高外低,便于逕流遠離邊坡。3)在支護面層背部應插入長度為400mm、直徑小于40mm水管,外斜5%,其外端伸出支護面層,間距可為1.52m,以便將混凝土面層后的積水排出。25、由于場地內微承壓水含水層粉土頂標高為-3.31-3.18m。基坑底標高為-2.88m,僅有0.30m覆蓋層,需進行微承壓水降水措施,設計采用一級輕型井點降水,降水深度36m。沿基坑四周二級平臺布設環圈井點系統, 使用含有活性二氧化硅的石材?;旌纤胁粦杏绊懰嗾DY與硬化的有害雜質。2)施工機具干法噴射混凝土機的性能應符合下列要求:A、 密封性能良好,輸料連續均勻;B、 輸送距離(混合料),水平不小于100m。選用的空壓機應滿足噴射機工作風壓和耗風量的要求;當工程需要選用單臺空壓機工作時,其排風量不應小于9m3/min;壓風進入噴射機前,必須油水分離?;旌狭系臄嚢枰瞬捎脧娭剖綌嚢铏C。輸料26、管應能承受0.8Mpa以上的壓力,并應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干法噴射混凝土施工供水設施應保證噴頭處的水壓為0.150.20MPa。3)混合料攪拌時間應遵守下列規定:A、 采用容量小于400L的強制式攪拌機時,攪拌時間不得少于60s;B、 采用自落式或滾筒式攪拌機時,攪拌時間不得少于120s;C、 采用人工攪拌時,攪拌次數不得少于3次;D、 混合料摻有外加劑或外摻料時,攪拌時間適當延長混合料在運輸、存放過程中,應嚴防雨淋、滴水及大石塊等雜物混入,裝入噴射機前應過篩。干混合料宜隨拌隨用。無速凝劑摻入的混合料,存放時間不應超過2h,干混合料摻速凝劑后,存放時間不應超過20min。4)噴射前的準備工作噴射27、作業現場,應做好下列準備工作:A、 拆除作業面障礙物、清除開挖面的浮石和松散土層;B、 埋設控制噴射混凝土厚度的標志;C、 噴射機與噴射手不能直接聯系時,應配備聯絡裝置;D、 夜間作業應有良好的通風和足夠的照明裝置。噴射作業前,應對機械設備、風、水管路,輸料管路和電纜線路等進行全面檢查及試運轉。受噴面有滴水、淋水時,噴射前應按下列方法做好治水工作:A、 有明顯出水點時,可埋設導管排水;B、 導水效果不好的含水巖層,可設盲溝排水;5)噴射作業噴射作業應遵守下列規定:A、 噴射作業應分段分片依次進行,噴射順序應自下而上;B、 素混凝土一次噴射厚度為40mm,分層噴射時,后一層噴射應在前一層混凝土終28、凝后進行;C、 噴射作業緊跟開挖工作面時,混凝土終凝到下一循環時間,不應小于48h。噴射機司機的操作應遵守下列規定:a作業開始時,應先送風,后開機,再給料;結束時,應待料噴完后,再關風;b向噴射機供料應連續均勻;機器正常運轉時,料斗內應保持足夠的存料;c噴射機的工作風壓,應滿足噴頭處的壓力在0.1MPa左右;d噴射作業完畢或因故中斷噴射時,必須將噴射機和輸料管內的積料清除干凈。噴射手的操作應遵守下列規定:A、 噴射手應經常保持噴頭良好的工作性能;B、 噴頭和受噴面應垂直,宜保持0.601.00m的距離;C、 干法噴射時,噴射手應控制好水灰比,保持混凝土表面平整,呈濕潤光澤,無干斑或滑移流淌現象29、。噴射混凝土的回彈率,不應大于15%;噴射混凝土養護應遵守下列規定:噴射砼終凝2h后,應噴水養護,養護時間宜為37d 6)鋼筋網噴射混凝土施工噴射混凝土中鋼筋網的鋪設要遵守下列規定:A、 鋼筋使用前應清除污銹;B、 鋼筋網宜在坡面噴射一層混凝土后鋪設,鋼筋與壁面的間隙,宜為20mm;C、 鋼筋網應與錨桿或其他錨定裝置聯結牢固,噴射時鋼筋不得晃動。鋼筋網噴射混凝土作業除應符合本章有關規定外,還應符合下列規定:A、 開始噴射時,應減少噴頭與受噴面的距離,并調節噴射角度,以保證鋼筋與壁面之間混凝土的密實性;B、 噴射中如有脫落的混凝土被鋼筋網架住,應及時清除。四、成品保護1. 開挖時注意保護測量控制30、定位樁、軸線樁、水準基樁 , 防止被挖土和運土機械設備碰撞、行駛破壞。2. 基坑四周設排水溝、集水井,場地設置一定坡度,以防雨水浸泡基坑和場地。五、安全措施1. 施工前做好專項方案的安全技術交底及專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工作,建立作業人員名單,經教育后才能上崗,中途不得隨意更換人員,禁止夜間施工。2、配備現場專職安全管理人員,開挖施工時必須在現場看管。3、基坑四周必須設置雙排鋼管圍欄(上高為1.2米,下高為0.6米),并設置警示標牌。同時設置作業人員上下階梯,保證人員上下通行安全。4、邊坡土方,嚴禁切割坡腳,以防導致邊坡失穩;基坑邊原則上不予堆土,如少量土方需備用,堆土必須在基坑邊1.5米以外,堆土31、高度不能超過2米。5、 機械行駛道路保持平整、堅實;底部應鋪設道板墊道,保證行駛安全。6、 機械挖土分層進行,合理放坡, 防止塌方、溜坡等造成機械傾翻、淹埋等事故。用推土機回填,鏟刀不得超出坡沿,以防傾覆。陡坡地段堆土設專人指揮, 嚴禁在陡坡上轉彎。推土機陷車時,用鋼絲繩緩緩拖出,不得用另一臺推土機直接推出。7、多臺挖掘機在同一作業面機械開挖,挖掘機間距應大于10m; 多臺挖掘機械在不同臺階同時開挖,應驗算邊坡穩定,上下臺階挖掘機前后應相距 30m 以上,挖掘機離下部邊坡有一定的安全距離,以防造成翻車事故。8、機械施工區域禁止無關人員進人場地內。挖掘機工作回轉半徑內不得站人或進行其他作業。挖掘32、機、裝載機卸土,應待整機停穩后進行, 不得將鏟斗從運輸汽車駕駛室頂部越過;裝土時人都不得停留在裝土車上。9、 挖掘機操作和汽車裝土行駛要聽從現場指揮; 所有車輛必須嚴格按規定的開行路線行駛,防止撞車。10、 挖掘機行走和自卸汽車卸土時, 必須注意上空電線,不得在架空輸電線路下工作;如在架空輸電線一側工作時,垂直與水平距離分別不得小于 2.5m 與 46m(11022OKV 時 ) 。六、應急救援(一) 危險因素:1、違規違章作業、安全防護措施缺陷,基坑發生坍塌滑坡。2、現場管理人員管理不到位。3、 基坑坍塌滑坡4、作業人員疲勞作業(二)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副組長:李文敬 電話:安全員:王軍 電話:高進峰 電話:組 員:李繇、印德勇5.2、在我隊應急救援協調領導組組長發布啟動本應急預案命令時,各職能組無條件地服從,一旦發生事故立即投入到應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