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鐵路段特大橋移動模架拆除施工方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681034
2023-06-26
18頁
224.05KB
1、新建鐵路xx線(xx段)xx標段xx特大橋移動模架拆除施工方案編制人:審核人:批準人:xx特大橋移動模架拆除施工方案一、 編制依據1. 鐵路工程基本作業施工安全技術規程(TB10301-2009);2. 鐵路橋涵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TB10303-2009);3. MZ900S型移動模架造橋機使用說明書;二、 工程概況我單位承建的xx鐵路xx段xx標,xx特大橋共49孔簡支箱梁采用移動模架法施工。該橋起訖里程DK329+048。11DK330+631.53,橋長1583。42m,墩高為8。5米-48.5米.結合我單位工程特點,經過對上行式和下行式移動模架的特點和適應性比較,最后采用適用于xx2、鐵路32m跨簡支箱梁施工的MZ900S型上行自行式移動模架,作為我單位現澆簡支箱梁的生產設備。根據工期要求xx特大橋計劃采用3套移動模架進行施工。本移動模架主要由承重主梁及導梁、前支腿、后支腿、輔助支腿、挑梁、吊臂及軌道、外模、底模架及吊桿、端模系統、拆裝式內模系統、電氣液壓系統、模架防雨棚和爬梯及走道等部分組成。三、 組織結構為加強建設項目管理、全面履行合同、控制建設投資,確保全面實現工期、質量、安全、環境保護、水土保持等建設目標,按照項目法施工原則,建立完善、精干、高效的扁平化項目管理實施組織機構。項目經理部領導層由項目經理、項目副經理、安全總監和項目總工程師組成,移動模架現澆梁施工由3個3、架子隊完成。組織機構框圖見下圖四、 移動模架拆除人員、機械設備組織計劃4。1。人員組織現場拼裝由隊長統一領導和管理。具體人員數量和分工如下表:移動模架拼裝施工人員分工表序號工種人數分工1隊長1移動模架拆除的管理和組織2技術員2拆除過程中技術要點的控制3拆除人員15模架拆除4吊車司機4吊車吊裝5合計224.2。機械設備組織移動模架拼裝所需機械、設備及材料等如下表:主要施工機械、設備及材料明細表序號名稱及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25t汽車吊機臺12.50t汽車吊機臺13.10t手拉葫蘆臺44.5t手拉葫蘆臺25.電動定扭力扳手把26.鋼絲繩M507.麻繩m1008.梯子把24m、6m各19.氧割設備套4、4五、 模架拆除5.1.施工準備1、xx特大橋移動模架計劃在49臺和12梁頂進行拆除施工,拆除前平整好施工便道外側場地,作為移動模架部件臨時堆放場地。2、清理好移動模架底部場地,以便拆卸機械操作,同時清理好橋面的雜物以便吊機及汽車能通過橋面進入移動模架拆卸場地工作。5.2.拆除方案及步驟預 應 力 張 拉拆除吊桿及底模架對接螺栓拆 除 墩 頂 散 模支承油缸回油脫空拆除側模架之間的連接片拆除側模扳之間連接螺絲逐塊卸下底模架和側模架拆除挑梁后支腿和前支腿分別前移搭設支架并頂緊主梁擰開主梁連接螺絲拆除主梁拆除前后支腿及支架部件整理及堆碼模架拆除流程圖5。2.1.吊桿拆除移動模架施工的箱梁初張拉后,5、將前后支腿油缸保險缸拆除,整機下降30cm左右。解除左右底模架之間的橫向連接螺栓,人工旋轉移動模架吊桿,使之與底模架分離。5。2.2.底模架和側模架拆除吊桿拆除后,拆除側模架油缸開啟系統,擰開側模架上人行走道連接螺絲,用吊機將其吊至制定地點.然后解除側模板之間的螺絲連接,使每塊大模板(每塊長78m)各部分各自獨立。接著將側模架之間的連接片逐片拆除。最后在底模架和外模吊桿上安裝4個10噸手拉葫蘆,其中2個位置利用拆除的內模板吊桿位置,另外兩個安裝在側模板吊桿位置,手拉葫蘆上口固定,下口拉緊底模架和側模架槽鋼橫梁,待手拉葫蘆吃力用人工將側模架銷釘拆除,最后同時放松手拉葫蘆,緩慢將側模架和底模架落下6、,拆除各種連接螺絲和銷釘后整體堆放在右側場地上.施工時應特別注意手拉葫蘆是否系牢固,卸落時4個葫蘆應同步進行,防止出現不均勻受力。采用相同的施工順序將其余吊桿拆除,施工中因注意對稱進行,防止出現較大的偏載。5.2.3。挑梁拆除挑梁采用25噸吊機拆除,先將鋼絲繩系在挑梁上,開啟吊機使鋼絲繩稍微拉緊,接著人工將挑梁和主梁連接螺栓擰松,解除約束后即可將其吊下.靠便道一側吊機可直接停在便道上,拆除另一側可將吊機停靠在橋面上.5.2.4.主梁拆除移動模架模板系統和挑梁拆除后將移動模架輔助支腿頂伸,用卷揚機將后支腿移至前支腿的位置,固定后伸出支撐油缸,將移動模架前支腿拉至前端支撐,落下主梁使各個支腿均勻受7、力。主梁向橋臺上移動,每移動至橋臺上方一節拆除一節,連接螺絲全部拆除后,利用50噸吊機將其吊下,并裝卸到指定位置堆碼。依次順序拆除模架主梁。5.3。拆除時間安排根據施工方案,移動模架拆除時間安排為:吊桿拆除及開模:2天側模板及底模板拆除:10天挑桿拆除5天:5天主梁支架搭設:4天主梁拆除:10天部件分類整理:5天六、 施工安全保證措施6。1.安全保證機構項目部成立移動模架施工安全生產領導小組,以項目經理為組長,副經理、總工程師、安全總監為副組長,職能部門和架子隊長為組員。設安全質量部負責項目安全、監察和日常工作。施工現場按施工人員的13配置安全員,專職負責所有員工的安全和治安保衛工作.隊設專職8、安全員,工班設兼職安全員,形成全員參加的安全機構。安全管理組織機構見下圖“安全管理組織結構框圖”。安全管理組織機構框圖 6。2.安全保證體系按照GB/T28001-2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的要求建立項目經理部、架子隊和工班三級組織保證體系.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鐵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嚴格執行各項安全管理制度,由中鐵十九局集團有限公司列為重點控制項目,納入系統管理,確保該項目安全保證體系的有效運行.認真編制安全生產保證計劃和各項施工組織設計,并嚴格按保證計劃和專項施組的安全要求進行管理、實施。編制施工技術方案的同時,相應編制各分項工程的安全技術措9、施,確保安全管理目標的實現.6。3安全措施1. 吊裝安全技術措施吊車司機為特殊工種,必須有特殊工種操作證方可操作.吊機工作前必須將馬腿伸出,并用枕木抄墊牢固。裝吊工作應有專人指揮,施工中不容許多人對吊車司機發布號令.構件吊裝前安排專人對構件的連接螺絲、銷釘等約束進行檢查,約束不解除禁止吊裝,防止吊裝造成其他構件失穩。構件吊裝前對鋼絲繩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對吊裝物體的重量及吊臂伸出的長度進行估算,根據回轉半徑確定最大起吊重量,禁止超載、偏載。待裝載物捆扎牢固、作業人員撤離到安全區域或處于安全狀態下由指揮人員指揮吊車司機進行吊裝作業.構件吊裝應緩慢進行,禁止吊車快速甩臂作業.構件起吊及著地時應采取10、防止其碰撞其它建筑物的措施,以免造成構件變形或破壞,并且隨時注意人身安全. 在運行中發現裝載不良時或其它意外情況,應立即采取停車措施,整理牢固后方可繼續運行。2. 高空作業安全技術移動模架主梁螺絲拆除,挑梁及模板系統拆除均為高空作業,施工時作業人員應按高空作業技術規程作到以下幾點:非施工作業人員,不得進入施工現場,禁止在施工場地打鬧。施工時,戴好安全帽。作業負責人要及時檢查,及時進行安全教育,預防安全事故。超過2m高度必須佩戴安全帶,安全帽及安全安全帶必須定期檢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施工作業搭設的扶梯、工作臺、腳手架、護身欄、安全網等,必須牢固可靠,并經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人員上下通行要由斜11、道或扶梯上下,不準攀登模板、腳手架、或繩索上下,作業時必須站在穩固的腳手板上,嚴禁站在鋼管上,并作好防護措施的管理。小型工具應隨時放入工具袋,上下傳遞工具時,嚴禁拋擲。高處作業所用的物料,應堆放平穩,離邊口距離不小于50cm。高處拆下的螺絲、墊塊、銷釘等,禁止向下拋擲.高處作業必須系安全帶,安全帶應掛在牢固的物件上,嚴禁在一個物件上拴掛幾根安全帶或一根安全繩上拴幾個人;臨邊作業應設置防護圍欄和安全網;懸空作業應有可靠的安全防護設施。設置在建筑結構上和直爬梯及登高攀件,必須牢固、可靠.梯腳底應堅實,梯子上端應有固定措施,人字梯鉸鏈必須牢固;在同一架梯子上不得2人同時作業。高處作業不宜上下重疊。確12、需在高處上下重疊作業時,應在上下兩層中間用密鋪棚板隔離或采用其他隔離設施。3. 電焊、氣割安全移動模架拆除過程可能需要對構件進行氣割和電焊,施工中應做到:焊工必須持證上崗,無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操作證的人員,不準進行焊、割作業.乙炔瓶和氧氣瓶、氧氣瓶及易燃物品嚴禁同室儲存;放置地點不得靠近熱源和電器設備,距明火的距離不得小于10米。氣割作業時乙炔瓶和氧氣瓶應正立,相距不小于5m.嚴禁使用煤氣代替乙炔用來切割作業。4、支架施工注意事項支架搭設前,組織相應的技術管理、安全管理人員及作業班組人員進行安全交底。支架搭設的數量、間距及剪力撐的設置形式必須按照圖紙進行。支架搭設人員必須是經過按現行國家標準特種13、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子工。上崗人員要定期體檢,合格者方可持證上崗。搭設過程中,支架上不準堆放零星雜物,如:扣件、螺絲、螺帽、短鋼筋等,避免掉落造成人員傷害.小型工具應隨手放人工具袋(套)內,上下傳遞物件禁止拋擲.高空作業不宜上下重疊,確需時在兩層中間設置可靠的隔離設施。 用于高空作業的梯子不得缺檔,不得墊高使用。梯子橫檔間距以30cm為宜。使用時上端要扎牢,下端應采取防滑措施.單面梯與地面夾角6070度為宜,禁止二人同時在梯上作業。如需接長使用,應綁扎牢固。人字梯底腳要拉牢.在通道處使用梯子,應有人監護或設置圍欄.6.4。安全應急救援預案為了及時有效地做好施工安全事故的14、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責任追究的規定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項目部的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6.4.1. 應急救援工作的原則應急救援工作的原則是:項目部統一領導,各架子隊分工負責;部門積極配合,運轉協調有序;快速作出反應,妥善進行處理.6.4.2. 施工安全事故分類(1)重大工傷死亡事故; (2)機械傷害事故;(3)物體打擊事故; (4)高空墜落事故;(5)觸電事故; (6)起重傷害事故.6.4.3. 應急響應流程圖:發現人:報告現場應急總指揮:調集應急資源現場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危害擴大緊急疏散人員、搶救傷員與醫療部門聯系,緊急送往醫院15、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減少危害評審并修改應急響應計劃6.4.4. 應急響應準備及預防1) 應急救援指揮部組成人員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事故救護辦公室設在經理部辦公室。值班電話值班車輛:車牌號急救醫院:(1)xx縣第一人民醫院值班電話:0421-4822248應急小組聯系電話序號組 別負責人成 員聯系電話1應急行動組2疏散引導組3通訊聯絡組4安全防護組5救護組6工程搶修組7外部協調組8物資供應組9設備保障組我項目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救援組織體系由項目部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分部有關部門、各工區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領導小組、安全員、應急支持保障部門、應急救援隊伍和各工區相關部門組成. 項目經理16、部指揮中心指揮長由項目經理(于濤)擔任,項目經理不在,由常務副經理擔任,依次類推,各部門負責人為部門應急責任人,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具體承擔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管理工作,專門協調指揮機構為有關部門管理的專業領域應急救援指揮機構。 各工區的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機構由分部確定。 應急救援隊伍主要包括分部應急救援隊伍、各分部的應急救援隊伍、社會力量及有關社會救援力量等. 2) 應急救援指揮辦公室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設在安全管理部辦公室),由安質部負責人任辦公室主任,工作人員從指揮部各成員部門抽調。3) 項目部設備、物資部門負責項目部應急救援期間,所需的機械設備、物資材料的預算、統計、準備工17、作,確保應急救援期間能及時調配.4) 項目部安質部門為應急救援指揮部的日常工作部門,負責預制構件運輸安裝事故預防控制措施的落實和應急響應預案實施效果的日常檢查工作,并負責與各工區及當地的安全監督管理機構、醫療衛生機構保持經常性的聯系,取得相關醫院的主管業務部門及相關負責人的電話聯系方式,并告知應急救援指揮部的相關人員.5) 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職責:督導做好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組織救援演練;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時,負責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向上級報告事故和事故救援情況,適時發布事故救援公告;指定有關部門配合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必要時向有18、關部門發出救援請求;完成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事項;6.4.5. 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程序1) 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應立即將事故情況報告事故發生所在地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同時將事故快速報告公司。報告內容:事故發生時間、詳細地點、事故類別、簡要經過、傷亡人數以及現場救援所需專業人員和搶險設備等。2) 項目部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立即將事故情況報告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揮長(副指揮長)3) 項目部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應根據指揮長(副指揮長)的指示,立即啟動本預案。并通知有關部門、有關人員執行救援命令。4) 指揮部各成員部門接到指揮部辦公室的命令19、后,要按預案的分工,迅速組織救援人員、搶險設備、物資器材等到達現場,聽從指揮部統一指揮,并按專業分工立即開展搶險救援工作.6.4.6. 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要求1) 提高認識,加強領導。項目部要高度認識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性,加強領導,做好重大安全事故的預防和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損失和人員傷亡,切實保障職工生命和國家財產安全。2) 制定方案,組織落實。保證項目部搶險救援人員、物資、設備、器材的落實到位。3) 熟悉預案,組織演練。項目部要組織有關人員熟悉本預案(專業預案),明確各自的職責和救援任務,并組織訓練和演習.4) 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項目部各部門、各單位要服從命令20、聽從指揮.真正做到反應敏捷、行動迅速、運轉協調、救援有力。凡因不服從命令,致使救援工作不力,造成事故損失擴大的,視情節給予處分,嚴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5) 項目部在迅速組織搶救人員和財產的同時,必須保護好事故現場,不得毀滅有關證據。6) 任何部門和個人都應支持、配合事故搶險,并提供一切便利條件。搶險救助過程中緊急調用的物資、設備、人員和場地、道路、通訊設施等,任何部門和人員不得阻攔或拒絕。6.4.7. 緊急事件的應急救援過程1) 緊急事件發生后,項目部立即將事故情況報告上級單位,由上級單位應急救援指揮部決定召集有關人員趕赴事故現場。重大安全事故同時立即報告當地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報告內容21、:緊急事件(事故)發生時間,詳細地點,事故類別,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及現場救援所需專業人員和搶險設備等。2) 項目部在緊急情況發生時,馬上投入緊急事件的處理,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擴大,減少危險和損失.3) 應急方法確定事件發生可能帶來的環境影響和事故后果,決定處理方法。4) 處理方法確定后,組織人員(必要時聲請外部搶險機構援助)進行補救,盡量減輕和減少財產損失,人員傷亡和環境影響。5) 非工作時間發生的意外緊急事故,除立即采取響應措施外,立即通知夜間值班保安及值班人員,由值班人員按上述要求進行組織。6) 發生事故以后,應迅速向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同時在場人員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可能的措施以防22、事故擴大。7) 應急救援指揮部根據事故類別及性質等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同時與就近的醫院進行聯系.8) 應急救援指揮部主要負責人及相關成員立即深入現場進行調查,確定受損人員、設備、物資的數額及具體情況,并負責現場的救援指揮工作。9) 項目部分管后勤的副經理(或項目部書記)負責組織將受傷人員轉送醫院,并負責受傷人員在醫院治療期間的聯絡協調工作。10) 項目部辦公室、安全部門、保衛部門負責現場的救護、通訊聯絡、車輛的使用調度及現場保衛工作.11) 當事態擴大到項目部無法控制時,應馬上與當地政府聯系,調集社會力量組織搶救。6.4.8. 緊急事件應急救援工作的實施1) 事故發生23、后,各部門及人員服從指揮,真正做到反應敏捷,行道迅速,運轉協調,救援有力.搶救過程中緊急調用物質、設備、人員和場地、道路、通訊設施等、任何部門和人員不得阻攔或拒絕。2) 發生事故后,應急救援小組有權指揮現場人員有效的措施,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3) 項目部在組織搶救人員,財產及采取措施防止災害進一步擴大的同時,保護好事故現場,不得隨意破壞現場,毀滅有關證據。當事故得到控制,傷亡人員在全部送往醫院后,在現場立警示標志,并派專人職守,便與事故調查小組查明事故的原因和統計受災程度與財產損失等。4) 事故發生后,項目部配合事故調查處理小組的工作,按要求寫出書面的事故報告,制定預防控制措施;同時,盡快組織24、人員恢復生產。6.4.9. 事故的處理和生產的恢復1) 事故的處理成立事故調查小組。根據事故造成的人員傷害與財產損失程度,成立不同的事故調查組;根據事故大小及損失情況,調查組可由局、公司或項目部相關人員組成。事故調查。由事故調查小組在事故得到控制以后,迅速趕到受到保護的現場調查取證,查明產生事故的原因。事故定性。根據事故產生的原因,確定是人為的責任事故,還是自然事故。事故處理.根據事故定性與事故的嚴重程度,對產生事故的責任部門或責任人依照相關法律、法規,提出事故處理意見,情節嚴重的要走司法程序.安撫傷者。由局、公司或項目部安排人員對受傷者及其親屬進行安撫;發生死亡事故的,按工傷程序處理.事故總25、結。項目部在事故處理完畢后,應認真總結經驗教訓.2) 生產的恢復事故發生以后,項目部在處理事故的同時,應盡快組織人員恢復生產,避免影響項目部施工生產進度,恢復生產的主要工作包括:明確事故處理所需的現場材料,加快對施工現場進行調查和取證,收集相關的資料證據,包括對現場的攝相,相關人員、機械設備、物資材料在現場的資料照片,詳細統計機械設備、物資材料的損失情況,制定維修或報廢處理計劃.現場取證工作完成后,項目部對現場清理行動進行充分論證,認為時機成熟時,調集相關人員和設備對現場進行清理,制定現場清理的計劃和措施,落實現場責任人,防止清理過程中事態進一步擴大。現場清理完畢,項目部重新調集生產資源,組織施工生產,組織生產過程中,應吸取事故教訓、總結經驗、制定切實可靠的安全措施方可施工。6.4.10. 救援物資、設備表序號設 備 名 稱單位數量負責人存放地點1常用藥品及消毒劑套若干韓迎春施工現場2電焊機臺2鄭坤施工現場3發電機臺1王永柱施工現場4應急燈、手電支4王永柱施工現場5空壓機臺1王永柱施工現場6挖掘機臺1王永柱施工現場7手機部10工人施工現場84公斤干粉滅火器只6丁國明施工現場9裝載機臺1丁國明施工現場10越野車輛2梁宇施工現場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2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