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商住樓、商業及幼兒園工程施工縫后澆帶專項施工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681110
2023-06-26
13頁
499.54KB
1、xx城項目工程施工縫后澆帶專項施工方案施工單位:編制人:審核人:編制時間:目 錄1。 工程概況22。 編制依據23. 編制說明34.施工縫的留設位置35.施工縫后澆帶留置的形式和施工方法36. 后澆帶位置預留鋼筋的保護和洞口的防護77. 施工縫和后澆帶混凝土、鋼筋綁扎要求及模板搭設88.施工縫和后澆帶混凝土澆搗要求、養護和模板拆除99。常見問題及處理辦法111. 工程概況工程名稱:xx城項目工程工程地點:建設單位:勘察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本工程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總建筑面積745183.68M2,主要為高層商住樓、商業、幼兒園.其中地下總面積240143。93M2.1。2、1施工縫、后澆帶概況由于天氣、機械、作息時間等因素的影響,混凝土澆筑問題、模板支設問題、施工操作問題使澆筑混凝土時間分成若干段,不得不在建筑結構層上留設施工縫,混凝土澆筑時,為了保證其整體良好,使工程質量不受影響,保證混凝土結構的安全性,因此施工縫處理方法要合理、科學,施工縫留置問題要認真研究,謹慎從事。根據具體情況施工縫和后澆帶的布置位置有地下室外墻、基礎底板、樓梯、柱及樓板.本工程基礎底板為整板結構,面積大,成放射性。為滿足混凝土收縮,基礎及主體中設計有后澆帶。2. 編制依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2010)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2015)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3、準(GB/T501072010)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混凝土結構構造手冊xx市xx城工程建筑、結構施工圖紙xx市xx城工程施工組織設計3. 編制說明本專項施工方案為xx城項目工程,主體結構施工縫及后澆帶的留設、處理方法提供較完整的技術指導依據,便于質量控制,更好的規范施工秩序,確保結構設計的施工質量,編制此專項施工方案。4.施工縫的留設位置施工縫的位置應設置在結構受剪力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 且應符合下列規定: 柱應留水平縫, 梁、板、墻應留垂直縫。 、施工縫應留置在基礎的頂面、梁或無梁樓板柱帽的下面。 、和樓板連成整體的大斷面梁, 施工縫應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 m4、m 處。當板下有梁托時, 留置在梁托下部. 、對于單向板, 施工縫應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邊的任何位置. 、有主次梁的樓板, 宜順著次梁方向澆筑, 施工縫應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間1/3 的范圍內。 、墻上的施工縫應留置在門洞口過梁跨中1/3 范圍內, 也可留在縱橫墻的交接處. 、樓梯上的施工縫應留在踏步板的1/3 處. 、雙向受力樓板、大體積混凝土、拱、殼及其他復雜結構, 施工縫位置應按設計要求留設。 5.施工縫后澆帶留置的形式和施工方法5。1施工縫的留置形狀:外墻施工縫的接縫留置于底板上不小于300mm且做成企口形式H為墻厚A取值100mm,及企口留置尺寸為1/2HA(見大樣圖)據以往的經驗, 做成5、企口形式對外部水的阻擋有很好的效果。樓梯施工縫做法:從(底板)樓層面向上澆搗3步成型踏步,鋼筋預留出來且預留鋼筋搭接位置必須滿足凈跨1/3處預留長度滿足搭接要求 (詳大樣),樓梯支撐體系待3步以上樓梯澆搗完成混凝土試塊達到同條件養護設計值后才能拆除5.2后澆帶鋼筋的留置和后澆帶的留置形狀:后澆帶鋼筋留置同一截面上搭接率滿足小于等于50%。頂板后澆帶,對于單向板, 后澆帶應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邊的任何位置;有主次梁的樓板, 宜順著次梁方向澆筑,后澆帶應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間1/3 的范圍內.后澆帶企口形式留置尺寸為1/2HA(H為板厚,A取100mm見大樣);后澆帶兩側應采用獨立支撐系統雙排48的鋼管6、且用黑黃相間寬500mm油漆涂刷,立桿間距500*800mm且用大橫桿分三步(第一步掃地桿離地200mm,第二步第三步均勻分布,頂部頂托的自由高度不能超過300mm)連接成一個整體,后澆帶兩側的獨立支撐用小橫桿連接成一個整體(小橫桿緊貼大橫桿分三步連接)在主體澆搗前后澆帶獨立支撐體系應與滿堂腳手架支撐體系用鋼管扣件相連接成一個整體,但滿堂腳手架支撐體系拆除和模板拆除時后澆帶處的獨立支撐體系和模板保持不動,待后澆帶澆搗完畢且同條件試塊滿足設計要求后方可拆除(見大樣)地下室底板后澆帶做成企口形式H為底板厚A取值100mm,及企口留置尺寸為1/2HA(見大樣)6。后澆帶位置預留鋼筋的保護和洞口的防護7、后澆帶留置時間相對較長為避免鋼筋銹蝕造成質量下降,故在后澆帶預留鋼筋上刷純水泥油對鋼筋進行保護。在澆搗澆搗主體大面混凝土后澆帶混凝土前頂板位置后澆帶和地下室后澆帶應用模板蓋住規范且刷黑黃相間寬100mm油漆,具體保護做法是沿后澆帶長度方向用2。5寸鐵釘將18厚膠合板釘于8060枋木上,使其沿通長方向形成一個整體遮蓋于后澆帶上,頂板不至于讓主體上部施工時碎砼渣及以后的建筑材料、建筑垃圾掉入后澆帶中,起到保護工人施工安全的作用,底板避免建筑垃圾掉入難以清理。具體遮蓋圖示如下:7.施工縫和后澆帶混凝土、鋼筋綁扎要求及模板搭設在工程的施工過程中,為防止建筑物沉降、砼收縮對工程質量的影響和施工工序的需要8、,按設計規范要求留置后澆帶。依據設計要求,伸縮后澆帶在結構砼澆筑完成后28天,用高出一個強度等級的膨脹砼澆筑;沉降后澆帶主要是為了降低不均勻沉降對結構的不利影響,垂直縫鋼筋斷開,當結構主體封頂且沉降均勻后再使用高于相鄰構件一個強度等級的的混凝土封堵。7。1后澆帶混凝土等級和澆筑要求施工縫按原等級混凝土澆筑,后澆帶砼的強度等級采用比原砼強度高一個等級的微膨漲性砼。施工縫和后澆帶二次澆筑混凝土前,應先將松動的混凝土塊及浮漿鑿除,清除后澆帶垃圾,用高壓水槍沖凈并充分潤濕混凝土表面,清除殘留積水.清除后澆帶處鋼筋上的水泥油保護層,若有銹蝕的鋼筋應進行除銹,鋼筋除銹后要及時澆筑后澆帶處的二次澆筑混凝土,9、避免鋼筋再次銹蝕。7。2鋼筋綁扎要求施工縫鋼筋綁扎有變形的要進行調直(盡量一次成型,嚴禁反復彎折)若部分不滿足搭接要求的應進行焊接雙面焊5d,單面焊10d。后澆帶鋼筋有變形的要進行調直(盡量一次成型,嚴禁反復彎折),鋼筋應全數滿扎,搭接處綁扎不少于3處(若部分不滿足搭接要求的應進行焊接雙面焊5d,單面焊10d)7。3二次澆筑混凝土模板的搭設 對于底板和梁板的模板,由于第一次的模板未拆,這時不用重新搭設。但對于墻板,由于之前的模板已拆除,這時應重新搭設模板及支撐,重新搭設的模板應緊貼已澆筑的混凝土面,避免漏漿.8、施工縫和后澆帶混凝土澆搗要求、養護和模板拆除8.1混凝土澆搗要求、施工縫已澆筑的混10、凝土, 其抗壓強度不應小于1.2 MPa。 、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 應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動石子以及軟弱混凝土層, 并加以充分濕潤和沖洗干凈, 且不得積水.即要做到: 去掉乳皮, 微露粗砂, 表面粗糙. 、澆筑前, 水平施工縫宜先鋪上10 mm15 mm 厚的水泥砂漿一層, 其成分與混凝土內的砂漿成分相同等級高于原混凝土設計等級5Mpa。 、混凝土應細致振搗密實, 以保證新舊混凝土的緊密結合. 、混凝土結構設計, 其鋼筋的布置和墻體厚度均應考慮方便施工, 易于保證施工質量. 、混凝土應連續澆筑, 宜少留置施工縫.當需留置施工縫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第一, 底板、頂板不宜留施工縫, 底拱、頂拱不11、宜留縱向施工縫。第二, 墻體不應留垂直施工縫。水平施工縫不應留在剪力與彎矩最大處或底板與側墻交接處, 應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 mm 的墻體上.當墻體有孔洞時, 施工縫距孔洞邊緣不應小于300 mm.拱墻結合的水平施工縫, 宜留在拱( 板) 墻接縫線以下150 mm300 mm 處, 先拱后墻的施工縫可留在起拱線處, 但必須注意加強防水措施。縫的迎水面采取外貼防水止水帶, 外涂抹防水涂料和砂漿等做法。第三, 承受動力作用的設備基礎不應留置施工縫. 、高度大于2 m 的墻體, 宜用串筒或振動溜管下料。 8.2混凝土的養護冬季采取保溫保濕措施混凝土初凝后用塑料薄膜加一層草袋覆蓋,水化熱峰值過12、后,砼溫度下降后,可撒薄膜,覆蓋草袋并灑水養護,兩種連續養護時間總計不少于14天.夏季采用保濕措施若為防水混凝土必須在終凝后才能灑水養護,一般混凝土初凝后開始養護,連續養護時間不少于14天。8.3模板的拆除后澆帶跨內的梁板在后澆帶二次澆筑混凝土前,兩側結構長期處于懸臂受力狀態,在施工期間本跨內的模板和支撐不能拆除,必須待二次澆筑混凝土同條件養護試塊強度達到其設計要求后,按從上往下的順序進行拆除。因此,在施工中將后澆帶的模板及支撐與周圍結構的模板及支撐分開,避免誤拆除。在后澆帶二次澆筑混凝土前后,在一定時間內進行沉降監測,并記錄在案.9.常見問題及處理辦法1、常見出現問題現象:施工縫處混凝土骨料13、集中, 混凝土酥松, 新舊混凝土接茬明顯, 沿縫隙處滲漏水等。 2、具體處理措施(1)立縫表面鑿毛法 砼終凝后,擋板拆除,用斬斧或鋼桿將表面鑿毛,清理松動石子,此時砼強度很低,鑿深2030MM較容易,待二次澆筑砼時,提前用壓力水將縫面沖洗干凈,邊澆邊刷素水泥漿一道,以增強咬合力。 (2)增加粗骨料法 梁、板體積較大造成留置縫厚大,表面的浮漿層、泌水層也相應厚,施工縫的處理難度較大;如采取刮除表面的浮漿或二次振搗效果不佳,可采用添加粗骨料的方法,將級配干凈的碎石撒入浮漿內,重新振搗防止石子集中。這樣會使縫處澆筑砼在體積較大處時粗細骨料均勻,水泥漿不會流失且強度不會降低,亦能提高新舊界面的粘結力和14、咬合力。 (3)清除浮漿法 當砼體量較小,簡單的方法是鐵抹子將表面的浮漿刮去一層,深度25MM,并挖壓出條紋狀,可以提高水平施工縫的粘結質量,對新舊砼結合有利。 (4)二次開發振搗法 掌握好時間,在砼初凝后,終凝前進行二次重振,這樣會對沉下的石子和上浮漿水重新攪拌組合一次,使之更均勻密實,縫的重新振搗實踐表明是有效措施之一。 (5)在施工縫處繼續澆筑混凝土時, 應符合下列規定: 、已澆筑的混凝土, 其抗壓強度不應小于1。2 MPa. 、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 應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動石子以及軟弱混凝土層, 并加以充分濕潤和沖洗干凈, 且不得積水。即要做到: 去掉乳皮, 微露粗砂, 表面粗糙。 、15、澆筑前, 水平施工縫宜先鋪上10 mm15 mm 厚的水泥砂漿一層, 其配合比與混凝土內的砂漿成分相同。 、混凝土應細致振搗密實, 以保證新舊混凝土的緊密結合。 、混凝土結構設計, 其鋼筋的布置和墻體厚度均應考慮方便施工, 易于保證施工質量。 、混凝土應連續澆筑, 宜少留置施工縫。當需留置施工縫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第一, 底板、頂板不宜留施工縫, 底拱、頂拱不宜留縱向施工縫.第二, 墻體不應留垂直施工縫.水平施工縫不應留在剪力與彎矩最大處或底板與側墻交接處, 應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 mm 的墻體上。當墻體有孔洞時, 施工縫距孔洞邊緣不應小于300 mm。拱墻結合的水平施工縫, 宜留在拱( 板) 墻接縫線以下150 mm300 mm 處, 先拱后墻的施工縫可留在起拱線處, 但必須注意加強防水措施.縫的迎水面采取外貼防水止水帶, 外涂抹防水涂料和砂漿等做法。 、高度大于2 m 的墻體, 宜用串筒或振動溜管下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