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建設項目文體樓工程雙排落地式腳手架施工方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681378
2023-06-26
17頁
972.66KB
1、目 錄1、編制依據12、工程概況13、設計要求14、構造要求15、腳手架驗算56、構配件要求137、施工要求148、檢查及驗收159、環境職業健康及安全措施151、編制依據1。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1。2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1.3施工手冊.1。4材料力學、鋼結構計算等相關書籍。1.5*德州*新校建設項目文體樓工程圖紙。1.6公司對腳手架搭設的有關要求。2、工程概況2。1工程簡介本工程為*德州*新校建設項目文體樓工程由*校籌建,工程總建筑面積4942。96m2,局部地下一層,地上兩層,地面至主要結構屋面高度15.12米,本工程是集*學員文體、2、休閑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建筑.本工程結構體系為框架結構,框架抗震等級為三級,基礎型式為柱下獨立基礎,3、設計要求本工程腳手架搭設總高度約12m,采用雙排落地式腳手架,搭設形式見下表:序號腳手架種類腳手架搭設高度(m)搭設步數(步)搭設部位1落地式腳手架12。20。2+1.58建筑物一層至屋面4、構造要求4。1縱向水平桿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4.1。1縱向水平桿宜設置在立桿內側,其長度不宜小于3跨.4.1。2縱向水平桿接長宜采用對接扣件連接,也可采用搭接,本工程采用對接。對接、搭接應符合下列規定:縱向水平桿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3、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縱距的1/3。搭接長度不應小于lm,應等間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搭接縱向水平桿桿端的距離不應小于100mm.縱向水平桿應作為橫向水平桿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4.2橫向水平桿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4。2.1主節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主節點處兩個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應大于150mm。4。2.2作業層上非主節點處的橫向水平桿,宜根據支承腳手板的需要等間距設置,最大間距不應大于縱距的12。按照離底部主節點橫向水平桿600mm、1200mm的間距設置兩道橫向水平4、“花桿做護欄。4。3腳手板的設置作業層腳手板應鋪滿、鋪穩,離開墻面120150mm。4。3.2腳手板應設置在三根橫向水平桿上.當腳手板長度小于2m時,可采用兩根橫向水平桿支承,但應將腳手板兩端與其可靠固定,嚴防傾翻.腳手板鋪設可采用對接平鋪,亦可采用搭接鋪設.腳手板對接平鋪時,接頭必須設兩根橫向水平桿,腳手板外伸長應取130150mm,兩塊腳手板外伸長度的和不應大于300mm;腳手板搭接鋪設時,接頭必須支在橫向水平桿上,搭接長度應大于200mm,其伸出橫向水平桿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4。3。3作業層端部腳手板探頭長度應取150mm,其板長兩端均應與支承桿可靠地固定。腳手板底部設置一道水平兜5、網.4。3。4每一作業層上在底部橫向水平桿上方,外立桿的內側,設置一排高度為180mm擋腳板,滿刷一層紅白漆作為醒目。4.4立桿立桿基礎: 設置在室外回填土上,回填土要求夯實,立桿底部鋪設墊板,其規格為長4m,寬20cm,厚5cm的木板。連續鋪設,立桿底部使用鋼底座,其規格為1501508mm的鋼板制作(或成品鑄鐵底座)。縱、橫向掃地桿必須連續設置,且離底面高度應小于20cm。4。4。2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亦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腳手架底層步距取1。5m.4.4。4立桿必須用連墻件6、與建筑物可靠連接。立桿設置與桿件間距:外立桿距墻2.6m,內立桿應距墻0。5m,立桿間距為1.05m,立桿縱距見圖示,大橫桿間距為1.5m(外立桿每步增設一道大橫桿),連墻桿的間距為二步三跨.立桿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立桿接長頂層頂步可以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1m,采用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小于100mm。4.5連墻件靠近主節點設置,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300mm;4.5。2從底層第一步縱向水平桿處開始設置,當該處7、設置有困難時,應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4。5。3優先采用菱形布置。采用剛性連墻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4.5。5連墻件與建筑物做法見下圖:4。6剪刀撐剪刀撐連續設置,原則上搭設方法為豎直方向4個步距,水平方向個縱距,5根站桿為一組,根據架體進行調整,最下端應距離基面最近為宜。其搭設角度應在45度60度之間,角度不定,其桿件的搭接處不得少于3個卡扣,桿件搭接長度為150cm,且最外邊卡扣距桿件端點的距離應大于10 cm,剪刀撐的高度應和架體同高。(架體應高出施工層1.5m)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小橫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4.7上人通道本工程不另行設計上人斜道。樓梯與施工層同步施工,若樓8、梯要慢于施工層一層,在室內搭設上人梯施工層。5、腳手架驗算根據建筑施工扣件或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2)中有關規定,進行立桿、連墻桿、大橫桿、橫向水平桿、架體穩定計算等的有關驗算。5.1工程參數搭設參數搭設高度12.2m水平桿步距1。5m立桿縱距1m立桿橫距1.05m連墻件方式二步三跨連墻件扣件雙扣件荷載參數(荷載標準值)永久荷載立桿承受結構自重0.0979kN/m安全網0.01kN/m2腳手板類型木腳手板,2層自重標準值0。35kN/m2欄桿擋腳板木腳手板自重標準值0。17kN/m2可變荷載施工均布活荷載3kN/m2同時施工層數1層風荷載地區山東德州市基本風壓0。3kN/m9、2地基參數地基土類型粘性土地基承載力標準值120kN/m2墊板寬度0.2m墊板長度1m考慮到鋼管銹蝕彎曲等因素,按482。6鋼管計算.5.2橫向水平桿(小橫桿)驗算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第6.2。2條第3款規定:“當使用沖壓鋼腳手板、木腳手板、竹串片腳手板時,雙排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桿兩端均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第6。2。1條第3款規定:“當使用沖壓鋼腳手板、木腳手板、竹串片腳手板時,縱向水平桿應作為橫向水平桿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施工荷載的傳遞路線是:腳手板橫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的扣件立桿,如圖:橫向水平桿按照簡支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小10、橫桿在大橫桿的上面。(一)抗彎強度計算1、作用橫向水平桿線荷載標準值:qk=(QK+QP1)S=(3+0。35)0.5=1。68 kN/m2、作用橫向水平桿線荷載設計值:q=1.4QKS+1.2QP1S=1。430.5+1。20。350。5=2.31 kN/m3、考慮活荷載在橫向水平桿上的最不利布置(驗算彎曲正應力、撓度不計懸挑荷載,但計算支座最大支反力要計入懸挑荷載),最大彎矩:Mmax=qlb2=2。311.052=0。318kNm884、鋼管載面模量W=3。99cm35、Q235鋼抗彎強度設計值,查規范表5。1。6得表f=205N/mm26、按規范中公式(5。2。1)計算抗彎強度=Mma11、x=0.318106=79.7N/mm2205N/mm2W3。991037、結論:滿足要求(二)變形計算1、鋼材彈性模量:查規范表5.1.6得E2。06105N/mm22、鋼管慣性矩I9。59cm43、容許撓度:查規范表5。1.8,得=l/150與10mm4、按規范中公式(5.2。3)驗算撓度=5qklb4=51。6810504=1.3mm10507與10mm384EI3842。061059.591041505、結論:滿足要求5。3縱向水平桿(大橫桿)驗算縱向水平桿按三跨連續梁計算,如下圖:(一)抗彎強度計算由橫向水平桿傳給縱向水平桿的集中力設計值F=0。5qlb(1+a1)2=0。52。3112、1。05(1+0。15)2=1.58kNlb1。05最大彎矩Mmax=0.175Fla=0。1751。581=0.28kNm,抗彎強度計算如下:=Mmax=0。28106=70。18N/mm2f=205N/mm2W3.99103結論:滿足要求(二)撓度計算由橫向水平桿傳給縱向水平桿的集中力標準值Fk=0。5qklb(1+a1)2=0.51。681.05(1+0。15)2=1。15kNlb1。05撓度計算:v=1.146Fkl3a=1.1461。1510310003=0.67mm10mm100EI1002。061059.59104結論:滿足要求5.4扣件抗滑承載力驗算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方式采用單扣13、件,抗滑承載力Rc= 8kN。縱向水平桿通過扣件傳給立桿豎向力設計值=1。582。15=3。4kNRc=8kN結論:扣件抗滑承載力滿足要求5.5立桿的穩定性計算1、分析立桿穩定性計算部位組合風荷載時,由下式計算立桿穩定性N+Mwf jAWN-計算立桿段的軸向力設計值;A-立桿的截面面積;j軸心受壓構件的穩定系數,應根據長細比由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附表C取值; W截面模量;f-鋼管的抗壓強度設計值;Mw計算立桿段由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彎矩; Mw=0。91.4Mwk=0。91.4klah210其中,風荷載標準值k=zs0,將N=1。2(NG1k+NG2k)+14、0。91。4NQk代入上式化簡為:1。2Hgk+0。91。4zs0lah2+1。2NG2k+0。91。4NQkfjA10WjAjAH腳手架高度;gk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la-立桿縱距;h步距;z風壓高度變化系數;s-風荷載體型系數; 0基本風壓,取山東德州市10年一遇值,0=0.3kN/m2NG1k腳手架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 NG2k-構配件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 NQk-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 腳手架結構自重產生的軸壓應力g=1。2HsgkjA風荷載產生的彎曲壓應力:w=0。91。4zs0lah210W構配件(安全網除外,但其自重不大)自重荷載、施工荷15、載作用位置相對不變,其值不隨高度變化而變化。風荷載隨腳手架高度增大而增大,腳手架結構自重隨腳手架高度降低而增加(計算中應考慮的架高范圍增大),因此,取=g +W最大時作用部位驗算立桿穩定性。2、計算風荷載產生的彎曲壓應力w風荷載體型系數s=1.3f=1。30.8=1.040 ,值大于1。0時,取1.0.w=0。91。4z1。00。311。52106=21.3z103.99103地面粗糙度B類田野、鄉村、叢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較稀疏的鄉鎮和城市郊區。 3、計算腳手架結構自重產生的軸壓應力g首先計算長細比:=l0il0計算長度,l0=kh;i截面回轉半徑;k-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其值取1。155;考慮16、腳手架整體穩定因素的單桿計算長度系數,應按規范表5。3.3采用; h-步距;立桿橫距lb=1.05m,連墻件布置二步三跨,查規范表得=1。5,h=1。5m=kh=1。1551。5150.0=161i1。61根據的值,查規范附錄C表得軸心受壓構件的穩定系數j=0。271。立桿縱距la=1m,查規范附錄A表A1得gk=0.0979kN/mg =1。2Hsgk=1。2Hs0.0979103=1。17HsN/mm2jA0。271371。004、求=w +g列表如下:高度(m)zw =21。3z(N/mm2)對應風荷載作用計算段高度取值Hg(m)g=1。17Hs(N/mm2)=w +g(N/mm2)5117、.021.308.710。1831.488.71.021.301011。7033.00分析說明:腳手架頂端風荷載產生彎曲壓應力相對底部較大,但此處腳手架結構自重產生的軸壓應力很小,w +g相對較小,腳手架底部風荷載產生的彎曲壓應力雖較小,但腳手架自重產生的軸壓應力接近最大=w +g最大,因此腳手架立桿穩定性驗算部位取底部。5、驗算長細比由規范式,且K=1,得=l0=kh=1。5150=140 210ii1.61結論:滿足要求!。6、計算立桿段軸向力設計值N腳手架結構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NG1K=Hsgk=8.70。0979=0。85kN構配件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NG2K=0。5(lb+a118、)laQp1+Qp2la+laHQp3=0.5(1.05+0。15)120。35+0.1712+18.70.01=0.847kNlb立桿橫距;a1-小橫桿外伸長度;la立桿縱距;Qp1腳手板自重標準值;Qp2-腳手板擋板自重標準值;Qp3密目式安全立網自重標準值;H-腳手架高度;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NQk=0。5(lb+a1)laQk=0。5(1.05+0.15)131=1.80kNQk施工均布荷載標準值;組合風荷載時N=1.2(NG1K+NG2K)+0。91.4NQk=1。2(0.85+0。847)+0。91.41.80=4.30kN7、組合風荷載時,驗算立桿穩定性按規范公式5。319、.1-2驗算立桿穩定性,即:N+Mw=4.30103+21.31.0=42.77+21。30=64.07N/mm2f=205N/mm2jAW0。271371結論:滿足要求!。8、不組合風荷載時,驗算立桿穩定性N=1。2(NG1K+NG2K)+1。4NQk=1。2(0。85+0.847)+1.41。80=4.56kN按規范公式-1驗算立桿穩定性:N=4.56103=45。35N/mm2f=205N/mm2jA0。271371結論:滿足要求!。5。6連墻件計算(一)腳手架上水平風荷載標準值k連墻件均勻布置,取腳手架最高處受風荷載最大的連墻件計算,高度按8。7m,地面粗糙度B類田野、鄉村、叢林、丘陵20、以及房屋比較稀疏的鄉鎮和城市郊區.風壓高度變化系數z=1。0腳手架風荷載體型系數s=1。3j=1。30.8=1.04 ,取值大于1.0時,取1.0。基本風壓取山東德州市10年一遇值,0=0.3kN/m2k=zs0=1.01.00.3=0。30kN/m2(二)求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N每個連墻件作用面積Aw=21.531=9。00m2N=Nlw+N0=1。4wkAw+3=1.40.309。00+3=6。78kNNlw風荷載產生的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N0連墻件約束腳手架平面外變形所產生的軸向力,雙排腳手架N0=3kN;(三)連墻件穩定計算連墻桿采用鋼管時,桿件兩端均采用直角扣件分別連于腳手架及附加墻內21、外側的短鋼管上,因此連墻桿的計算長度可取腳手架的離墻距離,即lH=0。5m,因此長細比=lH=50.0=31 =150i1。61根據值,查規范附錄表C,j=0.915,N=6.78103=19.97N/mm2205N/mm2jA0。915371滿足要求!。5。7抗滑承載力計算連墻件采用雙扣件連接,抗滑承載力取12kN。Nl=6。78kN 12kN 連墻件扣件抗滑承載力滿足要求!5。8立桿地基承載力計算1、計算立桿段軸力設計值N由已知條件可知,不組合風荷載時N=1。2(NG1k+ NG2k)+1.4NQk由已知條件la=1m,h=1.5m查規范附錄A表A-1得gk=0。0979kN/m腳手架結構22、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NG1k=Hsgk=8。70.0979=0.852kN構配件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NG2k=0。5(lb+a1)laQp1+ laQp2+HQp3la=0.5(1。05+0。15)120。35+0.1712+18。70。01=0.847kN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NQk=0.5(lb+ a1)laQk=0。5(1。05+0。15)113=1.800kNN=1.2(0。852+0。847)+1.41。800=4。56kN2、計算基礎底面積A取墊板作用長度1m,A=0。21=0。20m23、確定地基承載力設計值fg粘性土承載力標準值:fgk=120kPa=120kN/m23、2由規范公式5.5。2,并取Kc= 0.4,得fg=kcfgk=0.4120=48kN/m24、驗算地基承載力由式得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P=N=4。56=22.80kN/m2fg=48kN/m2A0。20滿足要求!。6 構配件要求:6.1 鋼管檢查應符合下列規定:應有產品質量合格證;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和深的劃道;鋼管外徑、壁厚、端面等的偏差,應符合規定;鋼管必須涂有防銹漆.6。2、扣件:使用前應進行質量檢查,有裂縫、變形的嚴禁使用,出現滑絲的螺栓必須更換;扣件應進行防銹處理。6.3、腳手板的檢查應符合下列規定:新腳手板應有產品質量合格證;尺寸偏24、差應符合規范要求,且不得有裂紋、開焊與硬彎:新、舊腳手板均應涂防銹漆。7、施工要求7。1、鋼架桿四角頂端應設置避雷裝置,并連通大橫桿,形成避雷網絡,并檢測接地電阻不大于30歐姆。7.2、腳手架必須經常性的及時維修加固,以達到堅固穩定,確保施工安全。7.3、腳手架不得搭設在距離外電架空線路的安全距離內,并做好可靠的安全接地處理。7。4、腳手架嚴禁鋼木混合使用。7。5、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能正確使用“三寶。7.6、嚴格控制施工荷載,腳手架不得集中堆料施荷,施工荷載不得大于2KN/M2。7.7、控制螺栓擰緊力距,采用扭力板手,扭力距應控制在40-65N.M范圍內.7。8、腳手板應滿鋪、鋪穩25、離開墻面120-150mm,嚴禁腳手板存在探頭板,鋪設腳手板以及多層作業時,應盡量使施工荷載內、外傳遞平衡,在拐角、斜道、平臺口處的腳手板,應與橫向水平桿有可靠的連接、防止滑動。7.9、保證腳手架體的整體性,不得與塔機、龍門架一并連接,不得截斷架體;不得將模板支架、纜風繩等固定在腳手架;嚴禁懸掛起重設備.7。10、當六級及六級以上大風和霧雨雪天氣時應停止腳手架搭設與拆除作業;雨雪后上架作業應有防滑措施,并應掃除積雪。7。11、在腳手架使用期間,嚴禁拆除下列桿件:主節點處的縱橫向掃地桿;連墻桿。7。12、臨街搭設腳手架時,外側應有防止墜物傷人的防護措施。8、檢查與驗收8.1腳手架及其地基基礎應26、在下列階段進行檢查與驗收:(1)基礎完工后及腳手架搭設前;(2)作業層上施加荷載前;(3)每搭設完310m高度后;(4)達到設計高度后;(5)遇有六級大風與大雨后;寒冷地區開凍后;(6)停用超過一個月.8。2腳手架使用中,應定期檢查下列項目:(1)桿件的設置和連接,連墻件、支撐、門洞桁架等的構造是否符合要求;(2)扣件螺栓是否松動;(3)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要求;(4)是否超載。8。3安裝后的扣件螺栓擰緊扭力矩應采用扭力板手檢查,抽樣方法應按隨機分布原則進行。不合格的必須重新擰緊,直至合格為止.9、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措施9。1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是經過按現行國家標準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27、規則(GB 5036)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子工。上崗人員應定期體檢,合格者方可持證上崗。9。2搭設腳手架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9。3腳手架的構配件質量與搭設質量,應按規定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方準使用。9.4作業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不得將模板支架、纜風繩等固定在腳手架上;嚴禁懸掛起重設備。9.5當有六級及六級以上大風和霧、雨天氣時應停止腳手架搭設與拆除作業。雨后上架作業應有防滑措施.9。6腳手架的安全檢查與維護,應按規定進行。安全網應按有關規定搭設或拆除。9.7在腳手架使用期間,嚴禁拆除下列桿件:9.7。1主節點處的縱、橫向水平桿,縱、橫向掃地桿;9.7.2連墻件。9.8不得在腳手架基礎及其鄰近處進行挖掘作業,否則應采取安全措施,并報主管部門批準.9。9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必須有防火措施和專人看守。9.10工地臨時用電線路的架設及腳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應按現行行業標準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 46)的有關規定執行。9。11搭拆腳手架時,地面應設圍欄和警戒標志,并派專人看守,嚴禁非操作人員入內.9.12為杜絕油漆污染,工地進腳手架鋼管等材料時,必須租用已刷好油漆的合格產品,避免在工地上刷油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