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室外管網及道路等工程場區土方回填施工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681384
2023-06-26
14頁
197.59KB
1、目 錄1、編制說明21。1 編制依據21.2 編制目的22、工程概況22。1 工程位置22。2 設計概況33、總體施工順序43.1土方回填時間劃分53.2土方回填區域劃分53。3土方回填豎向分層劃分53.4施工工藝流程54、土料要求與含水量控制64.1土料要求64。2含水量控制64.3鋪土厚度和壓實遍數75、地庫頂板回填施工方法86、回填土壓實方法96.1人工夯實方法96。2機械壓實方法96.3壓實排水要求107、資源配置108、取樣試驗方法及驗評標準108.1取樣試驗方法108。2 驗評標準129、質量保證措施1210、 成品保護及質量問題處理1210。1成品保護1210.2質量問題處理122、11、施工注意事項1312、環境保護措施13xx市xx新區xx中學室外管網及道路等工程場區土方回填施工方案1、編制說明1。1 編制依據(1) xx市xx新區xx中學室外管網及道路等工程招標文件、招標答疑、投標文件及設計圖紙等;(2)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CJJ2008;(3)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F102006;(4)設計、施工所涉及的規范、規程、標準以及有關行業法規和法令等。(5)xx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和xx新區建筑工地揚塵污染聯合執法工作方案1。2 編制目的根據xx中學目前現場情況,場區內仍需土方35000m,其中,操場區域及看臺以西區域長58m寬88m尚未回填至設計標高,經核算3、此區域缺土5500m。此區域可以直接分層回填壓實。看臺以東綜合樓以南、校園東側道路區域及校園北側區域需要的29500m土方,需結合現場情況及相關規范關于土方分層回填壓實的要求,進入施工現場后,先暫存至主體施工單位項目部西側及北側的操場上,再倒運至缺土區域分層回填并壓實,經初步核算,土方場內倒運運距達350m。場區回填填料可用粘性土或砂土,控制分層厚度、填料的最佳含水量,滿足市政道路路面高程要求,并取得最佳壓實度,達到設計要求,根據本方案指導現場施工。2、工程概況2。1 工程位置xx中學位于xx市xx新區龍北三路與龍源十街,具體位置詳見圖212.2 設計概況項目由項目綜合樓和地下車庫組成,總用地4、面積36019,總建筑面積38545。66,容積率0.74,建筑密度20。21m,綠化率40.20%。1、建設地點:xx市xx新區2、工程名稱:xx市xx新區xx中學室外管網及道路等工程施工3、質量要求:符合國家現行規范和標準,質量達到合格標準4、施工范圍:xx市xx新區xx中學室外綜合管網、照明、場區道路、圍墻、操場、大門及門衛房等工程施工3、總體施工順序xx中學操場區域及看臺以西區域的5500m土方可直接按照相關規范要求分層回填壓實.其他區域回填采用先儲存土方,再分區域、分段、分層,自下而上流水施工。存儲土方:1、將主體施工單位項目部西側存土場基底的積水和雜物清理干凈。必要時對基底軟弱部分5、反挖回填或換填灰土。 2、引導土方運輸車輛自項目大門進入施工現場,并在砂漿存儲罐北側10米處轉彎進入存土區域。 3、土方運輸車輛卸土后,由挖掘機1臺、鏟車1臺、山推1臺負責將土方收攏碼放整齊。4、土方運輸車輛出場時,由專人負責清洗車輛,防治車輛帶泥帶土上路.場內施工便道由灑水車負責灑水降塵,堆土場內設霧炮等降塵設備灑水降塵。5、土方存儲完成后,及時用綠色防塵網覆蓋,并設專人管理維護,防治揚塵. 回填土方:1、將待回填區域基底上的雜物、垃圾及積水清理干凈.必要時作特殊處理。待監理及業主單位驗收合格后方可回填. 2、倒土車輛在堆土場裝車完畢后,沿場內施工便道將土運輸至卸土區域。 3、由挖掘機、推土6、機、鏟車等機械將土方按照方案要求的鋪設厚度攤鋪整平。必要部位由人工輔助機械攤鋪整平。 4、用20t壓路機自兩邊向中間、自低處高處對稱均衡碾壓6-8遍.碾壓完成后以表面無明顯輪跡、無波浪翻邊為準. 5、在監理工程師現場監督下取樣測回填土壓實度。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3。1土方回填時間劃分土方回填在時間上分為:操場區土方回填階段、土方存儲階段和其他區域土方回填階段.其中土方存儲時本工程的重點,是影響整個工程能否順利開展的關鍵,因此需結合現場實際情況,結合本項目總體部署,確定存土時間和存土數量。3.2土方回填區域劃分根據區域場地特點及工期要求,將場區土方回填分為6大區域,具體劃分段如下(詳7、見附圖):第一區:地庫頂板教學樓BC之間廣場區域;第二區:地庫頂板教學樓AB之間廣場區域;第三區:種植屋面區域;第四區:綜合辦公樓南側區域;第五區:風雨操場區域;第六區:操場南半區第一、二、三區域待反濾層施工完成后進行分層壓實回填。第四、五、六區域待主體單位場地清理完成后進行分層壓實回填.3。4土方回填豎向分層劃分回填土時采用分層壓(夯)實,每層回填厚度30cm,其中第一、二、三區域約分3層進行壓實,第四、五、六區域約分6層進行壓實.自下而上進行施工;其中地庫頂板以上50cm范圍內均采用透水性差粘土回填,分兩層進行,每層厚大約25cm左右。3。5施工工藝流程地庫頂板土方回填頂板以上0.5m采用8、透水性差的粘土回填,對其它回填料可用粘性土或砂土,填土中不得含有草、垃圾等有機物質。填土要分層夯實,避免結構不均勻受力,每層厚2530cm,嚴格控制分層厚度。頂板以上50cm采用GT-HCD85A沖擊夯夯實,頂板50cm以上至地面60cm以下,采用12t型號為YZC12C壓路機靜壓,采用環刀法或灌砂法分層檢測壓實度。土方回填施工流程見圖3-02所示.填土運輸填土土方試驗施工準備防水檢查驗收分層填土、夯實密實度檢測平整度檢測檢查驗收圖302 土方回填施工流程圖4、土料要求與含水量控制4.1土料要求頂板以上0.5m采用透水性差的粘土回填,對其它回填料可用粘性土或砂土,填土中不得含有草、垃圾等有機物9、質。4。2含水量控制(1)填土土料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響到夯實(碾壓)質量,在夯實(碾壓)前應先試驗,以得到符合密實度要求條件下的最優含水量和最少夯實(或碾壓)遍數。含水量過小,夯壓(碾壓)不實;含水量過大,則易成橡皮土。各種土的最優含水量和最大密實度參考數值見表4。01。粘性土料施工含水量與最優含水量之差可控制在-4%+2%范圍內(使用振動碾時,可控制在-6%+2范圍內)。表4.01 土的最優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參考表 項次土的種類變動范圍最優含水量(%)(重量比)最大干密度(t/m3)1砂土8121.801.882粘土19231.581。703粉質粘土12151.851。954粉土1622110、。611.80注:1表中土的最大干密度應以現場實際達到的數字為準;2一般性的回填,可不作此項測定.(2)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團,落地開花為適宜。當含水量過大,應采取翻松、晾干、風干、換土回填、摻入干土或其他吸水性材料等措施;如土料過干,則應預先灑水潤濕,每1m3鋪好的土層需要補充水量(L)按下式計算:式中 V單位體積內需要補充的水量(L);w土的天然含水量()(以小數計);wop土的最優含水量(%)(以小數計);w填土碾壓前的密度(kg/m3).(3)當含水量小時,亦可采取增加壓實遍數或使用大功率壓實機械等措施.(4)在氣候干燥時,須采取加速挖土、運土、平土和碾壓過程,以減少土的水分散失。(11、5)當填料為碎石類土(充填物為砂土)時,碾壓前應充分灑水濕透,以提高壓實效果。4。3鋪土厚度和壓實遍數填土每層鋪土厚度和壓實遍數視土的性質、設計要求的壓實系數和使用的壓(夯)實機具性能而定,一般應進行現場碾(夯)壓試驗確定。表4。02為壓實機械和工具每層鋪土厚度與所需的碾壓(夯實)遍數的參考數值,如無試驗依據,可參考應用。表4.02 填土施工時的分層厚度及壓實遍數 壓實機具分層厚度(mm)每層壓實遍數平碾25030068振動壓實機25035034柴油打夯機20025034人工打夯不大于200345、地庫頂板回填施工方法采用自卸汽車從操場堆土區沿場區內施工便道運輸至卸土區,然后推土機、挖掘機、鏟12、車攤鋪土方,輔以人工配合小型挖機攤鋪,鋪土順序從中間往兩側對稱均衡攤鋪.(1)基底清理回填前先把結構頂板防水層保護層或現狀地面上的雜物、垃圾等清理干凈,排除所有積水.(2)檢驗土質回填前檢驗回填土的含水率是否在控制范圍內。如含水率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曬或均勻摻入干土等措施;如含水率偏低,可采用預先澆水潤濕等措施。(3)分層鋪土夯實車庫頂板以上50cm范圍內采用透水性差粘土回填.分兩層進行,每層厚大約25cm左右,并用蛙式打夯機夯實.打夯應一夯壓半夯,夯夯相連,夯與夯之間重疊不小于1/3夯底寬度,縱橫交叉,每層至少三遍.其余部分回填料采用粘性土或砂土,填土中不得含有草、垃圾等有機物質。每層厚25c13、m30cm,用機械靜壓碾實,每層68遍。靜壓碾時宜薄填、慢行、先輕后重、反復碾壓.壓碾時的搭接寬度不小于20cm。機械無法碾到部分采用蛙式(或沖擊式)打夯機夯實.(4)取樣實驗每層回填夯實后按規范規定進行環刀(或灌砂)試驗取樣,測出土密實度,頂板防水層以上50cm內回填土密實度為93%,500mm以上至地面為95。車庫頂板以外區域路床以下1.5m壓實度不小于93,路床以下0-1。5m范圍內壓實度不小于96.達到要求后方可再鋪上一層的土.(5)找平驗收填土全部完畢進行表面拉線找平,高出允許偏差地方,應及時鏟平,凡低于規定高程的地方補土夯實。6、回填土壓實方法6.1人工夯實方法(1)人力打夯前應將14、填土初步整平,打夯要按一定方向進行,一夯壓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連,兩遍縱橫交叉,分層夯打。夯實基槽時,行夯路線應由四邊開始,然后再夯向中間。(2)用小型機具夯實時,一般填土厚度不宜大于25cm,打夯之前對填土應初步平整,打夯機依次夯打,均勻分布,不留間隙.(3)基坑(槽)回填應在相對兩側或四周同時進行回填與夯實。6.2機械壓實方法(1)為保證填土壓實的均勻性及密實度,避免碾輪下陷,提高碾壓效率,在碾壓機械碾壓之前,宜先用輕型推土機推平,低速預壓45遍,使表面平實;采用振動平碾壓實爆破石渣或碎石類土,應先靜壓,而后振壓。(2)碾壓機械壓實填方時,應控制行駛速度,一般平碾、振動碾不超過2km/h15、;并要控制壓實遍數。(3)用壓路機進行填方壓實,應采用“薄填、慢駛、多次”的方法,填土厚度不應超過2530cm;碾壓方向應從兩邊逐漸壓向中間,碾輪每次重疊寬度約1525cm,避免漏壓.運行中碾輪邊距填方邊緣應大于500mm,以防發生溜坡傾倒.邊角、邊坡邊緣壓實不到之處,應輔以人力夯或小型夯實機具夯實。壓實密實度,除另有規定外,應壓至輪子下沉量不超過12cm為度。(4)平碾碾壓一層完后,應用人工或推土機將表面拉毛。土層表面太干時,應灑水濕潤后,繼續回填,以保證上、下層接合良好。6.3壓實排水要求(1)已填好的土如遭水浸,應把稀泥鏟除后,方能進行下一道工序。(2)填土區應保持一定橫坡,或中間稍高兩16、邊稍低,以利排水。當天填土,應在當天壓實.7、資源配置人員及機械配置見表7.01所示:表7.01 土方回填人員及機械配置一覽表回填層人員配置機械配置分層厚度施工方法頂板上0。5m20人GT-HCD85A沖擊夯5臺250mm人工打夯頂板0.5m以上10人1噸LTC203小型壓路機、20噸YZC20壓路機各1臺SD160推土機1臺320D卡特挖掘機2臺50裝載機2臺自卸卡車5臺10t灑水車1臺霧炮2臺道路沖洗設備1臺移動式道路沖洗設備1臺300mm機械重力壓實人工配合邊角打夯8、取樣試驗方法及驗評標準8.1取樣試驗方法(1)各類回填土使用前應分別對其取樣,測定其最大干容重和最佳含水量并做壓實試驗,17、確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圍、鋪土厚度和壓實密度等參數。(2)填筑時應嚴格控制填料含水量。其碾壓壓密實度檢測應符合,每層填筑按路基長度,每50m(也不得大于1000m2)取樣分組,每組不應小于3個點,即路基中部和兩邊各1點。密實度應滿足地面工程設計要求:表8.01 回填碾壓密實度值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填料最小強度(CBR)壓實度()最大粒徑(mm)00。38961000。30.85960.8m以下494(3)壓實度計算:c壓實度;d-土的干密度;dmax土的最大干密度;土的濕密度;W土的含水量;壓實填土的最大干密度dmax(t/m3)采用擊實試驗確定.當無試驗資料時,可按下式計算:式中 -經驗系數18、,對于粘土取0。95,粉質粘土取0。96,粉土取0.97;w水的密度(t/m3);ds土粒相對密度;wop最優含水量(%)(以小數計),可按當地經驗或取wp+2(wp土的塑限)。8.2 驗評標準(1)基底處理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或施工規范的規定。(2)回填的土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或施工規范的規定。(3)回填土料必須按規定分層夯壓密實。取樣測定夯(壓)實后土的干土質量密度,其合格率不應小于90%。9、質量保證措施(1)分段施工時交接處填成階梯形,上下錯縫距離不小于1m。(2)在車行道范圍內,必須符合相應道路路基密實度標準。(3)試驗報告要注明土料種類、試驗土質量密度日期、試驗結論及試驗人員簽字。未達到19、設計要求部位應有處理方法和復驗結果.10、 成品保護及質量問題處理10.1成品保護施工時注意保護頂板防水層保護層、混凝土梁、管道及預埋件,嚴禁碰撞。10。2質量問題處理(1)未按要求測定土的干土質量密度:回填土每層都應測定壓實后的干土質量密度,檢驗其密實度,符合設計要求后才能鋪攤上層土。試驗報告要注明土料種類、試驗土質量密度日期、試驗結論及試驗人員簽字。未達到設計要求部位應有處理方法和復驗結果.(2)回填土下沉:因虛鋪土超過規定厚度或壓實不夠遍數,甚至漏壓,坑底有機物或落土等雜物清理不徹底等造成。這些施工中認真執行規范規定,檢查發現后及時糾正.(3)回填土夯壓不密實:應在夯壓前對干土適當灑水加20、以潤濕;對濕土造成的“橡皮土”要挖出換土重填。(4)填方應按設計要求預留沉降量,如設計無要求時,可根據工程性質、填方高度、填料種類、密實要求和地基情況等與監理單位共同確定(沉降量一般不超過填方高度3%).11、施工注意事項(1)鋪土時嚴禁厚薄不均,或超厚現象。(2)夜間施工時應合理安排施工順序,要有足夠照明設施,防止漏夯或夯實不夠、鋪填超厚等現象。(3)采用分段回填,在分段接茬處,已填土坡應挖臺階,其寬度不得小于1m,高度不得大于0.5m。(4)回填時,機械或機具不得碰撞頂板防水保護層,防水保護層以上0.5m范圍內應采用人工使用小型機具夯實。(5)雨季回填時應集中力量,分段施工,取、運、填、平21、壓應連續作業,雨前應及時壓完已填土層并將表面壓平后,做一定坡勢。雨中不得填筑非透水性土質。(6)采用不同類土回填時應按土類有規則地分層鋪填,將透水性大的土層放在透水性較小的土層之下,不得混填。邊坡不得用透水性較小的土封閉,以利水分排除基土穩定,防止填方內形成水囊。(7)覆土厚度大于500mm后方可使用機械回填碾壓,若采用大型機械,頂板應采取必要的支撐加強措施。12、環境保護措施根據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和業主單位要求,本工程嚴格按照相關文件要求落實8個100。具體措施如下:1、根據施工現場特點,劃分施工責任區。2、對于施工現場道路等公共區域,項目部配備灑水降塵設備,同時進行清掃. 3、從事土方、渣22、土和施工垃圾的運輸,必須使用密閉式運輸車輛。施工現場出入口處設置洗車輛的設施,出場時由專人負責必須將車輛清洗干凈,不得將泥沙帶出現場。門前三包區域由專人負責清掃保潔并灑水降塵。4、土方作業區設置不少于1臺霧炮或其他降塵設備,并由專人負責使用和維護。5、遇有六級風以上天氣不得進行土方回填、轉運以及其他可能產生揚塵污染的施工。6、棄土應盡早清運至渣土場填筑處置。7、定期清掃:每天中午和晚上收工前對作業現場進行清掃;8、沖洗輪胎:在運輸車輛離開現場前視情況進行沖洗,特別是雨后施工必須沖洗后方可上路行駛9、車輛選擇:運輸碎料的汽車采用密閉的車輛,使用車況好的運輸車輛;10、設備和車輛清洗廢水經二次沉淀后循環使用或用于灑水降塵.11、土方作業及其他作業完成后,及時用綠色防塵網覆蓋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09-06
1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