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樓樓及地庫工程滲漏補修施工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681390
2023-06-26
15頁
197.04KB
1、xx新城二標段16、910#、1213#樓及地庫工程滲漏修補施工方案目 錄一、工程概況與工程滲漏部位特征2二、編制依據2三、滲漏治理的目標及原則3四、滲漏治理管理組織結構3五、滲漏水治理的主要措施3六、地下結構滲漏水治理的主要方法8一、工程概況與工程滲漏部位特征1.工程概況1、本工程建筑總面積為116442平方米,其中:地上部分85842m2,地下部分面積30600m2(主樓地下室:6671m2,地庫:23929m2)。2.工程滲漏部位特征1)地下室長度長、面積大,極易產生后澆帶施工縫處滲漏2)屋面為現防水澆砼屋面,由于澆筑時振搗不密實、澆筑好后養護不到位及上施工荷載太早,屋面工程容易出現滲漏2、情況.3)地下室底板與外墻板二次施工、極易產生施工縫處理不當而引起滲漏4)衛生間管道與樓板預留接口后補處理不當引起滲漏5)外墻穿墻螺桿洞、施工洞封堵后補處理不當引起滲漏6)地下室外墻穿墻管處封堵后補處理不當引起滲漏7)外墻門窗嵌縫處理不當引起滲漏8)施工質量通病引起滲漏如本工程出現以上類似滲漏情況,具體修補措施按照本方案執行.二、編制依據1.GBT_GB23445-2009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2。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82002)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4.設計施工圖紙。5.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1)6。防水工程圖集7.3、建筑工程施工手冊中的對滲漏水的治理方法和措施三、滲漏治理的目標及原則1。目標:優質服務;消除業主后果之憂。2.原則:堅持自防與防水材料防水相結合,以主體結構自防水為主,注重防水細部處理,嚴格按設計及施工規范施工。由于滲漏的原因很多且很復雜,在堵漏的實際操作過程中要認真仔細的查找漏水點、漏水源,分析原因,制定有效措施,從根本上一次解決問題。四、滲漏治理管理組織結構本工程的滲漏治理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負責人,由項目工程師和維修組組長分別負責滲漏治理的技術處理和施工處理,從主體結構、細部節點及防水材料和滲漏施工處理等方面進行系統管理。其管理組織結構如下:五、滲漏水治理的主要措施(一)定期檢查根據工程特征4、,檢查部位主要可分為六個區域:地下室外墻體與底板接茬縫四周立墻底板后澆帶沉降縫安裝管道穿墻、樓板位置屋面防水部位,按區域查找。(二)材料的選擇與準備:地下室堵漏施工是在有水或潮濕的情況下進行的,能否徹底解決滲漏,確保工程質量,選擇合適的材料是關鍵的一環。由于滲漏的原因較多,根據我們多年的堵漏實踐經驗,本工程應選擇:止水材料、封縫材料、密封材料、防水材料、抹面材料五種。(三)技術準備:1、施工隊伍要具有經過防水專業培訓并發有防水工程專業上崗證的人員帶班,其他人員也要經過防水安全及現場施工教育的專業人員認真施工。2、查找漏水源,從結構分析滲漏水的原因,進一步了解情況,從裂縫、蜂窩、麻面、孔洞等分析5、原因制定對策.3、對癥下料,選擇適宜的材料與工藝,應特別注意的是要在結構穩定,裂縫不在繼續延伸的情況下進行施工。(四)施工要點:對基層的要求,基面必須牢固,干凈、濕潤、盡量無積水。1、對接茬施工縫的處理:必須在底板以上沿墻面300mm處用釬子把墻面清理干凈,露出原接茬縫并把縫隙加寬加深成45公分的U型槽,用水清洗干凈,周圍10公分要保持濕潤。埋沒注漿管,沿縫隙每隔300-500mm用沖鉆鉆孔固定一根柱漿管。鉆孔時鉆頭從裂縫的一邊斜鉆入墻內,深度為墻厚的三分之二,并貫穿裂縫.采用專用注漿泵將堵漏劑(水泥漿液及超細水泥漿液,水泥水玻璃漿液)(注入注漿管,注漿時從一端開始,循序漸進,待全部注漿完畢后6、觀察有無滲漏,如個別地方仍有滲漏,可從最近一孔補充注漿直到不漏為止.(注漿時要掌握好壓力,不能過小或過大,這樣會注不滿或漿液流失,一般控制在0。30.5mPa為宜。灌漿時還要仔細檢查整個灌漿系統和機具運轉是否正常,管路是否暢通,待各部位檢查無誤后才能開始灌漿。對于上下裂縫一般自下而上灌漿,水平裂縫(橫向縫)應有一端向另一端,或從兩頭向中間灌漿,直至漿液灌滿為止。)化學漿液全部凝固后,將注漿釘清除,清除表面多余的漿液恢復表面。用砂漿恢復表面粉刷層.2、墻面、地面、屋面裂縫、點滲漏處理首先把表面抹灰層鑿掉,所鑿面積要比裂縫面積寬出50100mm,在現澆板上找出裂縫或漏水點對于那些只是滲水,漏水量不7、太嚴重的部位或縫隙可用鑿子加大加深后用堵漏寶(防水寶、水不漏、堵漏靈、801堵漏劑、堵漏粉等)直接塞進漏水孔或縫隙中,并以木棒或手指擠壓或輕砸,使其向四周擠實即可止水,然后表面涂刷永久密封防水劑加固防水效果.那些裂縫較大,漏水嚴重,且縫隙有可能繼續加大的部位,采用注漿法處理,方法同接茬縫(略)(對于大面積滲漏水的屋面、露臺、坡屋面可采用抹面堵漏法。3、沉降縫漏水治理:地下工程沉降縫是極易產生漏水的部位,地下工程沉降縫漏水治理一直是維修中的一大難關,通常沉降縫部位只要出現一個漏水點,應說明預埋止水帶失效,必須作整體封縫處理,如只對局部作處理,就會產生其他部位的竄水而導致堵漏工作的失敗,變形縫的作8、用主要是為了適應工程結構的不斷伸縮,沉降,位移的變形而不產生結構的損壞,為了適應變形縫上述變化的需要,應制定“新優材料,剛柔結合,多道設防,綜合治理。”的防水堵漏原則。沉降縫堵漏施工流程:鑿槽清理界面埋管試水檢查注漿止水清理界面刷底涂料嵌縫處理涂防水涂料。將伸縮縫中原有的材料及雜質清除到規定沉度(一般為7-10公分深)用水沖洗干凈,為下一步壓注新型化學注漿材料(常用的化學注漿材料有聚氨酯類、環氧樹脂類、丙烯酰胺類等非水溶性聚氨酯,水溶性聚氨酯注漿材料,彈性聚氨酯注漿材料)提供清潔的粘接面。埋管,注漿同上(略)注漿止水無滲漏后,用高彈性嵌縫膏嵌填縫槽,再做JS防水涂料三涂.4、安裝工程滲漏治理在9、管道穿過防水混凝土結構處及預埋套管處修補處理方法過程如下:先將管壁四周鑿開并用鋼絲刷清理干凈,套管內壁與管道外壁留有2公分左右間隙(一般套管型號比管道大1至2個型號); 麻絲塞縫:將麻繩卷成麻辮,直徑為環型間隙的1.5倍,長度為管道外圈周長的1.3倍,用專用麻鑿將麻辮塞進縫隙,一般塞到套管一半深度; 水泥配料:取32.5級水泥,4到5級石棉絨,水若干,質量比為5:4:1,配料盡量不要過多,一般以1小時用量為標準,待拌制均勻后,揉成潮潤狀態,如面粉顆粒形式,再進行麻鑿嵌縫;、先進行內墻修補,麻鑿每填縫一次不宜過多,以10公分深度為準,一般需作5層填充,并每層用麻鑿打實,層層板壓,直至打壓緊實,鑿10、至與水泥表面發出實心聲為止,以同樣方法對外墻管道洞邊進行封堵; 保養階段:保養要勤刷水,要使洞口長期濕潤,用油漆刷進行細刷,保養一般為2天左右。對于低溫天氣還需進行防凍措施。穿墻管的防水做法如下圖:在管道穿過樓層結構時滲漏處理的方法過程如下:(1)鑿除管道周邊原嵌補的施工層,修補前洞口先進行清洗并進行水泥掃漿處理。細石混凝土采用經過清洗的細石子與水泥、黃沙按照一定的配比進行拌制,強度不低于C20。澆搗深度一般為一半洞深,澆搗必須密實,并及時進行養護。(注:配比不低于同結構現澆混凝土標準)(2)保養時要有專人負責,確保洞口濕潤,不準干枯,以免引起收縮。(3)待管道洞口下部無明顯滲水后再進行第二次11、澆搗。澆搗前必須把洞口凹槽中的積水處理干凈,并再進行一次掃漿處理,待掃漿略干后進行二次澆搗。(4)第二次澆搗的細石砼配比要比第一次稍好一些.澆搗緊實后在管道周圍筑高1公分左右形成一道箍圈,并進行定期水保養,使洞口長期濕潤直到完全緊密。 (5)對管道井內多根立管加固處理,用高度為15cm的木模撐模,長度、寬度與管道井內邊同等.撐模緊實后拌制C20細石砼進行管道井內澆搗,澆搗必須密實并及時進行灑水養護,保養期不得少于57天。(6)最后進行攔壩養水試驗,養水不少于48小時,確認無滲漏。最后進行防水材料掃面加固處理.5、門窗滲漏治理的措施鑿除滲漏部位原施工層,空隙過大時用水泥砂漿分層修正或采用細石砼澆12、搗,三邊提倡采用1:2。5的水泥砂漿塞縫,并用JS防水涂料進行窗框邊的防水處理,范圍為窗洞口四周側壁及外墻面洞口外150-200mm區域;若采用發泡劑嵌填,發泡劑施工嵌填前必須把縫內的垃圾清理干凈,并澆水濕透。發泡劑要連續施打、一次成型,不形成斷開縫,噴射由下向上噴射,噴射量至所填體積的70.并注意發泡劑不可超出窗框.發泡劑必須飽滿,在未干前刮齊并塞實,發泡劑不得干后切割防止破壞發泡劑表面膜,發泡劑表面膜破損容易引起滲水。打完發泡劑10分鐘后,將溢出門窗框外的發泡劑塞入縫隙內,防止發泡劑外膜破損。用手指輕壓,使其密實,與墻體接觸處沒有空隙,同時,發泡劑本身也密實沒有疏松和空洞。檢查后應無漏打、13、空隙、不密實現象.窗體下框以及兩側底部200mm范圍內間隙采用水泥砂漿,不用發泡劑等彈性材料。門窗下檻采用斜臺階型混凝土找平,窗臺做成內高外低的形式,內窗臺與外窗臺標高高差為20mm,外窗臺低于窗框10mm,窗臺設置流水坡度內高外低,坡度不小于10,其優點是橫斷面中有斜坡排水,有臺階擋水,可有效防止水從窗框下滲入;門窗上口做成外流水坡度,內高外低,坡度不小于6。窗上口外沿做滴水線, 在施工時應設分格條,起條后保持滴水槽有10mm10mm的槽,嚴禁抹灰后用溜子劃縫壓條,或用釘子劃溝。滴水線粉刷應密實、頂直,不得出現爬水和排水不暢的現象;窗體內外側粉刷時,窗框四周側邊要留設槽口以便填嵌硅膠進行密封14、處理。硅膠厚度為510mm,深度為810mm,抹灰時應采用木條或PVC材料將抹灰層與窗框臨時隔開,其厚度為5-10mm,待粉刷層硬化后再撤去木條和PVC條,將硅膠注入粉刷層與窗框縫隙內。抹灰面應超出窗框1020 mm .以避免框邊收縮而產生縫隙導致滲水;打膠面應干凈干燥后施打密封膠,且應采用中性硅酮密封膠;嚴禁在面涂料面層上打密封膠。(五)質量要求:堵過的漏水部位,不應有任何滲漏現象.外觀要平整一致。(六)注意事項:工人進入現場要遵守安全施工規定。現場嚴禁煙火,注意安全,做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材料進入現場,既要防潮,又要防火,防高溫,防膨脹外泄。材料要存放在陰涼通風干燥處,嚴禁暴露在外,以防變15、質。不污染周圍環境。做到工完場清。六、地下結構滲漏水治理的主要方法地下防水工程出現的滲漏水直接影響著工程結構的安全和使用壽命,給人們的正常生產、生活帶來極大危害。因此,必須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理。地下工程產生滲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涉及設計、施工、材料,以及使用管理和維護,因此,必須強調在治理滲漏水的施工過程中,應自始至終一絲不茍、精心施工,堅決避免“久治不愈、擴大危害”。(一)滲漏水治理原則及準備工作1、滲漏水治理原則滲漏水治理應遵循“堵排結合、因地制宜、剛柔相濟、綜合治理”的原則。2、準備工作1)按現行規范要求,掌握工程原防、排水系統的設計及施工有關資料.調查滲漏水現狀、了解工程周圍環16、境及水文地質情況、分析滲漏水原因,制定滲漏水治理方案。2)按現行規范要求,選擇相宜的防水材料。3)有降、排水條件的,先做好降、排水工作.4)施工時按“先頂后墻再底板的順序進行,避免破壞原有完好的防水層.5)施工嚴格實行三檢制,上道工序未經驗收合格,不得進行下道工序施工。6)施工隊必須具有防水專業資質,施工人員必須持證上崗。7)按規定制定勞保及安全措施.(二)滲漏水治理地下工程滲漏水常見的有孔滲漏、縫滲漏以及面滲漏;滲水情況有慢滲(濕漬)、快滲、漏水、涌水。應視具體情況,確定治理方案,進行堵漏。通常漏水量大的部位,可以直觀找到;而滲水較慢或一般濕漬不易觀察到出水點,可用以下方法進行檢查:1)將漏17、水部位擦干,立即在漏水處薄薄地撒上一層干水泥,表面出現的濕點或濕線處就是漏水的孔或縫。2)如上述方法尚不能查出滲水處,則可用水泥膠漿(水泥:水玻璃1:1)在滲水面均勻涂一薄層,并立即撒上干水泥粉一薄層,干水泥層表面的濕點或濕線即為滲水的孔隙或裂縫。目前較常用的堵漏法有:抹面堵漏法,其特點是先堵漏、后抹面,因之,還可作為柔性防水層滲漏的補救做法。堵漏的原則是以大化小,將面漏變成線漏、線漏變成點漏,最后一堵成功。堵漏后,應進行抹面防水施工,這一工序與堵漏同等重要,可以防止因地下水位的變化以及堵漏施工不周所致的在原漏點以外的薄弱部位又產生滲漏.這種做法適用于大面積滲漏的修堵治理,當前在國外應用也很普18、遍。目前普通的防水抹面五層作法已被摻有各種外加劑、防水劑和聚合物乳液的砂漿所代替,且效能提高、施工簡便。注漿堵漏法,是根據工程滲漏水的情況(水的流量、流速)以及滲漏部位,布置注漿孔,并選擇適宜的注漿設備和注漿材料,將漿液壓入裂縫及孔隙的深部至注滿并固化,而達到治理滲漏的目的。(三)常用堵漏方法1、抹面堵漏法大面積滲漏水大面積滲漏水在滲漏工程中比較普遍,其特征為滲水點有大有小、且分布密集,滲水面積大.大面積嚴重滲漏,首先應盡可能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以便在無水情況下進行修堵施工;當無條件降低地下水位時,應先行引水泄壓,再涂抹快凝止水材料,使面漏變成線漏、線漏變為點漏(可集中為若干點),最后將漏水19、點封堵,再行大面積抹面。大面積慢滲,漏水不明顯,但濕漬常在。這種情況可采用速凝材料直接封堵,再進行防水砂漿抹面,或涂抹水泥基結晶型防水涂料等.分為:(1)氯化鐵防水砂漿抹面(2)聚合物水泥砂漿抹面(3)噴、涂聚合物水泥基型防水涂料孔洞漏水治理方法在滲漏水較嚴重的情況下,按“以大化小的順序,通常將面、線漏水引導為若干“點”或“孔”漏,因此,孔洞堵漏是最常用的作法,必須迅速止水;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才能成功。當前已有多種堵漏材料及其應用技術用于工程實踐,使防水堵漏應用技術更趨完善和提高。下列方法可用堵漏劑。1)直接堵塞法一般在水壓不大(水壓2N以下)、孔洞較小的情況下,根據滲漏水量大小,以漏點為圓20、心剔成凹槽(直徑深度為1cm2 cm、2cm3cm、3cm5cm),凹槽壁盡量與基層面垂直,并用水將凹槽沖洗干凈。用配合比為1:0.6的水泥膠漿捻成與凹槽直徑相接近的圓錐體,待膠漿開始凝固時,迅速將膠漿用力堵塞于凹槽內,并向槽壁四周擠壓嚴實,使膠漿立即與槽壁緊密粘合,堵塞持續半分鐘即可,隨即按漏水檢查方法進行檢查,確定無滲漏后,抹上防水層。2)下管堵漏法水壓在24N左右,孔洞較大,可按下管堵漏法處理(圖1760)。圖17-60 下管堵漏法下管堵漏法是將漏水處剔成孔洞,深度視漏水情況決定,在孔洞底部鋪碎石,碎石上面蓋一層與孔洞面積大小相同的油氈(或鐵片),用一膠管穿透油氈到碎石中。如系地面孔洞漏21、水,則在漏水處四周砌筑擋水墻,將水引出墻外。然后用促凝劑水泥膠漿(水灰比為0.80.9)把孔洞一次灌滿,待膠漿開始凝固時,立即用力將孔洞四周壓實,并使膠漿表面略低于基層面12cm。擦干表面,經檢查孔洞四周無滲水時,抹上防水層的第一、二層,待防水層有一定強度后,將管拔出,按直接堵塞法,將管孔堵塞,最后抹防水層的第三、四層等.裂隙漏水直接堵塞法水壓較小的裂縫慢滲、快滲或急流漏水,可采用裂縫漏水直接堵塞法處理。先沿縫方向以裂縫為中心剔成八字形邊坡溝槽,并清洗干凈,把拌合好的水泥膠漿捻成條形,待膠漿快要凝固時,迅速填入溝槽中,向槽內或槽兩側用力擠壓密實,使膠漿與槽壁緊密結合,若裂縫過長可分段堵塞.堵塞22、完畢經檢查無滲水現象,用素灰和砂漿把溝槽抹平并掃成毛面,凝固后(約24h)隨其他部位一起做好防水層(圖1763)。圖1763 裂縫漏水直接堵塞法其他漏水情況處理(1)地面普遍漏水處理地面發現普遍滲漏水,多由于混凝土質量較差.處理前,要對工程結構進行鑒定,在混凝土強度仍能滿足設計要求時,才能進行滲漏水的修堵工作。條件許可的應盡量將水位降至建筑物底面以下。如不能降水,為便于施工,把水集于臨時集水坑中排出,把地面上漏水明顯的孔眼、裂縫分別按孔洞漏水和裂縫漏水逐個處理,余下較小的毛細孔滲水,可將混凝土表面清洗干凈,抹上厚為1.5cm的水泥砂漿(灰砂比為1:1。5)一層。待凝固后,依照檢查滲漏水的方法找23、出滲漏水的準確位置,按孔洞漏水直接堵塞法一一堵好.集水坑可以按預制套盒堵漏法處理好,最后整個地面做好防水層。(2)蜂窩麻面漏水處理由于混凝土施工不良而產生的局部蜂窩麻面的漏水,在進行處理時,應先把漏水處清洗干凈,在混凝土表面均勻涂抹厚2mm左右的膠漿一層(水泥;促凝劑1:1),隨即在膠漿上薄薄的撒一層干水泥,干水泥上出現的濕點即為漏水點,立即用拇指壓住漏水點至膠漿凝固,按此方法堵完各漏水點,隨即抹上素灰與砂漿層,并掃成毛紋,最后按要求作好防水層。此方法適宜于漏水量較小,水壓不大的部位.注漿堵漏施工(1)注漿孔的設置1)布置注漿孔注漿孔的位置、數量及其埋深,與被注結構的漏水縫隙的分布、特點及其強24、度、注漿壓力、漿液擴散范圍等均有密切關系,合理地布孔是獲得良好堵水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原則如下:注漿孔位置的選擇應使注漿孔的底部與漏水縫隙相交,選在漏水量最大的部位,以達到導水性好(出水量大,幾乎引出全部漏水).一般情況下,水平裂縫宜沿縫下向上造斜孔;垂直裂縫宜正對縫隙造直孔.注漿孔的深度不應穿透結構物,留1020cm長度為安全距離.雙層結構以穿透內壁為宜。注漿孔的孔距應視漏水壓力、縫隙大小、漏水量多少及漿液的擴散半徑而定,一般為50100cm.2)埋設注漿嘴一般情況下,埋設的注漿嘴應不少于兩個,即設一嘴為排水(氣)嘴,另一嘴為注漿嘴。如單孔漏水亦可頂水造一孔,埋一個注漿嘴.壓環式注漿嘴插入25、鉆孔后,用扳手轉動螺母,即壓緊活動套管和壓環,使彈性橡膠圈向孔壁四周膨脹并壓緊,使注漿嘴與孔壁連接牢固。楔入式注漿嘴纏麻后(纏麻處的直徑應略大于孔直徑),用錘將其打入孔內.埋入式注漿嘴的埋設處,應事先用鉆子剔成孔洞,孔洞直徑要比注漿嘴的直徑略大34cm。將孔洞內清洗干凈,用快凝膠漿把注漿嘴穩固于孔洞內,其埋深應不小于5cm(圖17-75).圖1775 埋入式注漿嘴的埋設(2)封閉漏水部位注漿嘴埋設后,除注漿嘴內漏水外,其他凡有漏水現象或有可能漏水的部位(在一定范圍內)都要采取封閉措施,以免出現漏漿、跑漿現象。各種形式的滲漏水的封堵方法見“抹面堵漏法”部分。(3)試注試注應在漏水處封閉和埋設注漿26、嘴后并具有一定的強度時進行。試注時采用顏色水代替漿液,以計算注漿量、注漿時間,為確定漿液配合比、注漿壓力等提供參考。同時觀察封堵情況和各孔連通情況,以保證注漿正常進行。(4)安裝與檢查安裝并檢查注漿機具,以確保在注漿施工中的安全使用。(5)注漿選其中一孔注漿(一般選擇在較低處及漏水量較大的注漿嘴),待多孔見漿后,立即關閉各孔,仍持續壓漿,注漿壓力應大于滲漏水壓力,使漿液沿著漏水通道逆向推進。注到不再進漿時,停止壓漿,立即關閉注漿嘴(為防止漿液回流,堵塞注漿管道,應先關閉注漿嘴的閥門,再停止壓漿).注漿結束后,應將注漿孔及檢查孔封填密實。注漿后,應立即清洗灌漿機具,便于下次再用。丙凝和水泥漿液的27、灌漿機具用水沖洗,聚氨醋灌漿機具用丙酮或二甲苯清洗。(6)效果觀察待漿液凝固后,剔除注漿嘴,觀察注漿堵漏效果,必要時可重復注漿。注漿堵漏施工注意事項及安全技術(1)注意事項1)所選用的輸漿管(金屬管或膠管)必須有足夠的強度;漿液在管內要流動通暢;管件裝配及拆卸方便.2)注漿系統的工作能力必須達到所需的注漿壓力和流量。3)注漿施工力求一次注好,對于吃漿量大的部位,要采用可連續注漿的設備.4)注漿過程中要始終注意觀察注漿壓力和輸漿量的變化。當泵壓驟增,注漿量減少,多為管路堵塞或被注物內不暢,當泵壓升不上去,進漿量較大時,要綜合考慮被注結構的厚度,分析其走向,調整漿液粘度和凝固時間,或摻入惰性材料。28、5)注漿施工中出現跑漿、冒漿現象多屬于封閉不嚴所致,當遇有此種情況應停止注漿,重做封閉工作。6)注漿過程中往往由于局部通路被暫時堵塞而引起的假壓,隨著由于在高壓下充塞物被沖開,壓力復而下降,這是注漿中正常現象。(2)安全技術1)注漿施工前應嚴格檢查機具、管路及接頭處的牢靠程度,以防壓力爆破傷人.2)有機化工材料均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腐蝕性。操作人員在配制漿液和注漿時,應戴眼鏡、口罩、手套等勞保用品,以防漿液誤入口中或濺到皮膚上。丙凝漿液濺到皮膚上,應立即用肥皂洗滌。聚氨酯漿液濺到皮膚上,先用丙酮或酒精清洗,再用稀氨水或肥皂水洗凈,涂上油脂膏.濺到眼睛里,要立即請醫生處理。3)在通風不良的地方進行灌漿施工時,應有通風設備或排氣設備。4)聚氨酯漿液具有可燃性,故施工現場要遠離火源和禁止吸煙,并設置消防器材,注意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