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站鋼筋混凝土面板堆石攔河壩截流施工組織設計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681729
2023-06-26
12頁
94.20KB
1、截流施工組織設計1.概述1.1工程概況xx水電站工程該電站由攔河壩、溢洪道、泄洪洞、引水系統(tǒng)、發(fā)電廠房等建筑物組成。攔河壩為鋼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壩頂高程171。0m,最大壩高162.0m,壩頂長507.0m。電站屬一等工程,主要建筑物按級建筑物設計,相應的臨時建筑物為IV級.1導流隧洞(截流時段的導流建筑物)位于壩址左岸,為城門洞型,襯砌成型后斷面為(寬高)1214m。隧洞總長1070m,導流隧洞進口底板高程為34。5m,出口底板高程為32。5m,設計底坡i=0.1869。1。2水文氣象壩址多年平均降水量1691.1mm,本流域的氣候受東南亞季風影響,四季變化明顯,34月為初春季節(jié),盛行東北2、風,細雨連綿,稱為春雨期。56月春末夏初曖濕太平洋高壓氣團漸向大陸推進,造成連續(xù)降雨,稱梅雨期,79月為盛夏季節(jié),天氣炎熱,盛行偏南風,臺風頻繁,多降熱雷雨和臺風雨,對本流域影響較大。1011月為秋季,盛行西北風,天氣晴朗,降雨日數(shù)最少。12月次年2月為冬季,盛行北風,海上冷高壓常伸入流域內(nèi),以及西南季風的影響形成多云天氣,雨雪量甚少。多年平均降水日數(shù)166天.由于降水量不均勻,造成徑流年內(nèi)分配的不均勻性,水量分配以6月、9月為最多;12月、1月最少。壩址以上河道長度187km,平均坡降2。53,控制集水面積3330km2。壩址多年平均降水量1691。1mm,多年平均流量120m3/s,多年平3、均徑流量37.8億m3。受降雨量年內(nèi)分配不均勻影響,徑流年內(nèi)分配也不均勻,主要集中在49月,約占年徑流量的75。2 %,以6月最大, 69月為臺風雨。流域氣候受東南亞季風影響,四季變化明顯,氣候溫和,壩址多年平均氣溫19.7C,極端最低氣溫為-5.3C,極端最高氣溫為44C。壩址河床高程3034m,枯水期水面寬90130m,枯水期水深1.02。5m。2.截流時段、標準和方法選擇2。1截流時段、標準選擇根據(jù)施工總進度安排,截流時間安排在2005年10月上旬。根據(jù)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規(guī)范SL303-2004規(guī)定,截流標準采用截流時段重現(xiàn)期510年的月或旬平均流量.本工程采用10月上旬10年一遇4、旬平均流量Q=114m3/s作為截流設計流量。2。2截流條件分析和方案選擇2.2。1截流條件分析a、由于截流流量較小,1導流洞的分流條件好.b、目前上、下游圍堰一二期防滲墻已按優(yōu)化后的施工方案實施完畢.上游圍堰一二期防滲墻頂高程分別為EL37.0m,EL38。5m,下游圍堰一二期防滲墻頂(圍堰、截流戧堤的一部分)高程分別為EL36.0m,EL37.0m。c、上下游圍堰堰址處原河床高程分別為EL34。5m、EL33。5m,相當于預先進行平拋護底2.5m。由于下游圍堰防滲墻施工平臺的存在,抬高了截流戧堤下游的水位,分擔了落差(由投標階段計算的3。8米落差減為2。3m)。2。2。2水力計算成果(按單5、戧立堵方式計算):截流最終上游水位為38。3m;截流龍口最大落差為2。3米;截流龍口最大流速為3.27米/秒(龍口平均寬度5.0米時計算值);截流龍口拋投最大石料當量直徑大于0.5米,相當于0.17噸/塊。基于上述條件和水力計算成果可知:由于上下游圍堰防滲墻施工平臺的修建,相當于預先對龍口河床平拋石碴塊石料及護底,減小龍口水深的技術(shù)措施,有利于防止合龍過程中戧堤坍塌,減小合龍拋投工程量,降低合龍拋投強度。截流方案截流采用上游單戧堤雙向立堵的方式,龍口布置在上游圍堰一期防滲墻施工平臺中部靠上游側(cè)位置.截流戧堤與上游圍堰結(jié)合,截流戧堤軸線長約180m,堰頂高程為39.5m,頂寬12m,上游坡1:16、.5,下游坡1:1。4。截流材料采用壩肩開挖利用料和左岸郎回周轉(zhuǎn)料場料,運距0.5Km。3。截流施工方法3.1上游圍堰非龍口段戧堤施工戧堤總長約180米,非龍口段戧堤采用先加高二期防滲墻施工平臺至設計高程EL39.5米,然后在一期防滲墻施工平臺的基面上自右岸向左岸進占的方式形成,所需料源采用就近堆放的右岸壩基開挖料。 戧堤石渣填筑工程量約0。48萬m3,非龍口段石碴填筑約0.34萬m3, 龍口段填筑約0.14萬m3。非龍口戧堤在2005年9月20日開始施工。根據(jù)施工強度,機械設備采用2臺3m3和2臺3m3的挖掘機,配10臺2032t自卸車,拋填現(xiàn)場320馬力推土機進行推鋪。在非龍口段進占將至龍7、口位置時,拋填物料為粒徑0.5m左右的塊石料,保護堤頭及混凝土防滲墻。 3.2下游圍堰戧堤施工下游圍堰石碴戧堤,自2005年8月2日開始進行至2005年9月20日完成圍堰右岸非龍口段施工,2005年9月20日開始進行左岸非龍口段施工,并預留與上游圍堰對稱位置河床35m長度的缺口。戧堤高程35。5m, 戧堤總長約180m。截流后再進行缺口段的施工,缺口段填筑施工3天完成。3。3龍口段施工龍口位置拋填物料考慮部分使用渣場備料,龍口段截流需約1400m3拋填物料,考慮允許流失料及備用料,共需料1800m3左右。截流時采用雙向立堵方式,先拋塊石含量較高的混合石渣料,合龍段拋0.50。8m3大石塊。3。8、4截流拋投強度及主要機械設備合龍計劃完成時間5h,其拋投強度約為360m3/h。龍口合攏施工,石渣采用4臺3m3反鏟挖掘機,12臺2032t自卸車裝卸,龍口段配置2臺320馬力推土機。4.截流前需達到的施工面貌a. 導流洞工程完工并具備過水導流條件;b. 上下游圍堰防滲墻全部施工完成;c. 左右岸河床水位以上壩基(趾板)開挖完成;d. 左岸交通干線(替代原左岸沿江路)包括左岸上游55交通洞及其附屬道路、下游8068交通洞及其附屬道路、左岸壩坡75線全部完成;e. 非龍口段戧堤預進占完成;f. 截流用石渣、大塊石戧堤閉氣土料備料完成.5.目前的施工面貌a. 導流洞工程已完工,進出口圍堰尚未拆除,9、拆除時間安排在05年08月至09月中旬;b. 上下游圍堰防滲墻已全部施工完成;c. 右岸河床段以上壩基(趾板)開挖已完成;d. 左岸EL100m以上壩基(趾板)開挖已完成;河床至EL100m以上段壩基開挖05年09月下旬完成;e. 左岸交通干線(替代原左岸沿江路)包括左岸上游55交通洞及其附屬道路、下游8068交通洞及其附屬道路、左岸壩坡75線正在施工,完成工程量約85%,其余工程量05年09月中旬完成;f. 非龍口段戧堤預進占尚未進行,安排在9月下旬施工;g. 截流用石渣、大塊石戧堤閉氣土料備料:石渣就近利用壩基開挖料,閉氣土料利用角灣土料,大塊石備料05年08月09月進行。6.截流后的度汛10、方案6。1截流后的度汛任務a、2005年10月截流后至xx年3月底,完成圍堰填筑、過水保護,使圍堰具備攔擋枯水期(當年10月至次年4月)10年一遇標準的洪水能力,相應設計洪水流量2420m3/s;具備與導流洞聯(lián)合下泄全年20年一遇洪水流量10400m3/s的條件。b、至xx年3月底完成河床段基坑開挖、壩體一期填筑和壩體保護任務,具備與導流洞聯(lián)合下泄全年20年一遇洪水流量10400m3/s的條件。c 、確保大壩上、下游交通道路通暢。d、建立并維持水情氣象預報系統(tǒng),及時預報汛情。e、在汛前,做好各工作面、施工臨時設施、建筑物的度汛保護,以及堆(棄)料場的排水和護坡工作.6。2截流后施工導流及度汛標11、準xx電站壩址實測水文資料系列較長,連續(xù)水文資料有48年.圍堰修建期(05年10月至06年03月)的導流度汛標準采用實測分月10年1遇的標準,其余按照設計施工導流及度汛標準。具體見表1:施工導流及度汛標準表1導流階段導流、度汛標準設計流量(m3/s)上游水位(m)基坑水位(m)下游水位(m)泄流建筑物圍堰擋水05年10月分月P=109644136.51#導流隧洞與河床聯(lián)合泄流05年11月61645。536.005年12月34342。034。61#導流隧洞06年1月54044.035.106年2月89347。036。406年3月183053。037。006年4月104月時段P=10242055。12、9437。57圍堰、大壩過流:xx年5月至xx年9月全年P(guān)=51040063.7947.847。461導流隧洞與河床聯(lián)合泄流說明:表中1000m3/s以下流量的來水,在確定上下游水位時未考慮庫區(qū)調(diào)蓄量。6.3度汛方案從“度汛任務可知截流后度汛任務的中心是:確保06年03月底圍堰、大壩一期的施工度汛面貌,并完成相應的過流保護措施.根據(jù)上述要求,制定以下度汛措施:a、優(yōu)化施工措施(道路),在05年的汛期開挖部分河床段的覆蓋層,削減截流后的工程量,減輕圍堰、大壩達到度汛面貌的壓力;b、配備足夠的抽排水設備,確保按期完成圍堰閉氣、基坑抽排水任務;c、按分月10年一遇洪水標準下的上游水位確定圍堰填筑高程13、,確保圍堰施工安全順利進行;d、按照圍堰、大壩過水導流水工模型試驗成果優(yōu)化、確定圍堰、大壩的過流保護措施,確保安全度汛;e、成立以項目負責人為組長防汛領(lǐng)導小組;f、加強與地方的水文、氣象預報部門的聯(lián)系,及時掌握氣象、水文動態(tài)。7.上游圍堰施工截流后上游圍堰的主要工作有:34m高程以下堰體鋼筋籠防護、混凝土澆筑,34m高程以上堰體填筑、土工膜鋪設、混凝土錨塊、干砌塊石、混凝土溢流面板和排水孔施工。下游圍堰的主要工作有:堰體鋼筋籠防護、混凝土溢流面板施工。7.1、圍堰的開挖、修坡閉氣排水后,首先完成自然河床面以下的堰坡開挖及修規(guī)施工,采用PC400開挖及修坡.7。2上游圍堰填筑施工上游堰體預進占施14、工時,第一填筑層為露出水面0.5m高的以下部分,由20t自卸車運料上堰,D85A-16堆土機鋪料整平,BW225D-3振動碾碾壓,鋪料厚度為100120cm,碾壓68遍。上、下游圍堰護坡滯后于堰體填筑3040m進行,圍堰截流前填料取自趾板和壩肩開挖料,運距0.5Km,截流后圍堰填筑料取自基坑開挖料和溢洪道石方開挖料,從溢洪道取料運距1.5Km,20t自卸運至堰體填筑面。上游圍堰砂礫石心墻和過渡料采用1。6m3液壓反鏟挖裝,20t自卸汽車運輸上堰,D80型推土機推鋪,18t振動自行式振動碾碾壓,每層填筑厚度0.8m,碾壓68遍。砂礫石心墻及過渡料填筑時,土工膜隨填筑體呈“之”形交替上升。7。3圍15、堰鋼筋籠施工上游圍堰干砌石及鋼筋籠護面工程量約33000m3,下游圍堰約3860m3,石料取自壩肩開挖料,運至工作面,經(jīng)現(xiàn)場加工后用于施工.鋼筋籠在上游圍堰附近加工成1。5m3m的無蓋籠,堰體坡面開挖完成后,將無蓋鋼筋籠運到位,PC200輔助人工裝塊石,鋼籠石籠頂部的鋼筋通長布置,與下部鋼筋籠的側(cè)面相互連接成一體。7.4圍堰混凝土護面施工混凝土澆筑前,對34m高程以上干砌石坡面進行機械修坡及填筑砂礫料找平處理,防止混凝土澆筑時水泥漿流失。混凝土由系統(tǒng)拌和站拌制,6m3攪拌車或自卸車運輸直接入倉,坡面上鋪設泄槽,每13米設一道沉降縫.7.5土工膜拼接、鋪設、保護7。5。1土工膜的拼接(1)復合土16、工膜的拼接方式及搭接長度滿足施工圖紙的要求。(2)復合土工膜的接頭采用焊接方式連接,局部采用粘接連接。施工前進行焊接設備的比較、焊接溫度、焊接速度以及施工工藝等試驗。(3)拼接前必須對粘接面進行清掃,粘接面上不得有油污、灰塵.陰雨天在雨棚下作業(yè),以保持粘(搭)接面干燥。(4)土工膜的拼接接頭應確保其具有可靠的防滲效果.在涂膠時,必須使其均勻布滿粘接面,不過厚、不漏涂。在粘接過程中和粘接后2h內(nèi),粘接面不得承受任何拉力,嚴禁粘接面發(fā)生錯動。土工膜接縫粘結(jié)強度不低于母材的80。(5)土工膜剪裁整齊,保證足夠的粘(搭)接寬度。當施工中出現(xiàn)脫空、收縮起皺及扭曲鼓包等現(xiàn)象時,將其剔除后重新進行粘接.(617、)在斜坡上搭接時,將高處的膜搭接在低處的膜面上。(7)在施工過程中,若氣溫低于0,必須對粘接劑和粘接面進行加熱處理,以保證粘接質(zhì)量。粘接強度必須符合施工圖紙的要求。(8)選用4寬幅的復合土工膜,若幅寬較窄,在工廠內(nèi)或現(xiàn)場工作棚內(nèi)拼接成寬幅,卷成長卷材運至鋪設面,以減少現(xiàn)場接縫和粘(搭)接工作量。7。5。2鋪設(1)復合土工膜每幅長30 m,寬4m,橫向拼接后成卷,隨著填筑層的上升而左右往返鋪設,“之型向上展鋪,每拆厚1.1m ,坡比1:1。6。(2)復合土工膜鋪設面上清除一切樹根、雜草和尖石,保證鋪設砂礫石墊層面平整,不允許出現(xiàn)凸出及凹陷的部位,施工時先填筑土工膜一側(cè)的砂礫料,經(jīng)人工修坡后,用18、1t小振動碾坡面碾壓密實,再將土工膜折過來鋪在坡面上,填筑另一側(cè)砂礫料.排除鋪設工作范圍內(nèi)的所有積水,土工膜鋪設與堰體填筑同步。(3)土工膜上、下游側(cè)分別填筑2。0m及1。0m厚的砂礫料。砂礫料利用河床中的天然砂礫料,去除大于15cm的大石,其中土工膜兩側(cè)1m范圍去除大于8cm的石子。(4)復合土工膜鋪設時,應形成折皺,并保持松弛狀,以適應變形.(5)復合土工膜與支持層之間應壓平貼緊,避免架空,清除氣泡,以保證安全.(6)鋪設過程中,作業(yè)人員不得穿硬底皮鞋及帶釘?shù)男2粶手苯釉趶秃贤凉つど闲斗呕炷磷o坡塊體,不準用帶尖頭的鋼筋作撬動工具,嚴禁在復合土工膜上敲打石料和一切可能引起材料損壞的施工作19、業(yè)。(7)為防止大風吹損,在鋪設期間所有的復合土工膜均應用沙袋或軟性重物壓住,直至保護層施工完為止.當天鋪設的復合土工膜應在當天全部拼接完成.(8)采用現(xiàn)場粘接方式進行復合土工膜的拼接,應保證有足夠的搭接長度,做到粘接劑涂抹均勻,無漏粘.采用焊接方式進行材料拼接時,土工膜搭接10cm,采用雙道焊縫,防止發(fā)生漏焊、燙傷和折皺等缺陷.,(9)盡量不規(guī)劃跨越土工膜施工道路,當車輛、設備等需要跨越土工膜時,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10)對施工過程中遭受損壞的復合土工膜,及時按監(jiān)理人的指示進行修理,在修理復合土工膜前,應將保護層破壞部位下不符合要求的料物清除干凈,補充填入合格料物,并予整平。對受損的復合土20、工膜,外鋪一層合格的復合土工膜在破損部位之上,其各邊長度大于破損部位1m以上,并將兩者進行拼接處理。7。5。3土工膜與防滲墻、岸坡的連接(1)土工膜與基礎(chǔ)防滲墻的連接上游基礎(chǔ)防滲墻的頂高程3738。5m,清理干凈后,先鑿除墻頂疏松體,再澆一層厚50cm的C10 砼,土工膜的下端埋入砼中,埋深大于30cm.(2)土工膜與兩岸坡的連接左右兩岸岸邊澆筑砼刺墻,刺墻頂高程54。5m,寬2。2m,厚度根據(jù)地形條件確定,土工膜兩端按“之” 字型固定在刺墻中.8。基坑排水8.1 基坑初期排水基坑初期排水在上、下游圍堰防滲墻完成(閉氣)后進行,經(jīng)估算,截流閉氣后基坑初期排水總量約為25萬m3,土石圍堰控制基坑21、水位下降速度1m/d以下,按57d抽干基坑積水,初期排水強度為1490m3/h,共選用6臺水泵(含1臺備用),其中IS200150-400型3臺(排水量460m3/h,揚程48m),IS200150315型3臺(排水量400m3/h,揚程32m)。8.2經(jīng)常性排水經(jīng)常性排水主要由圍堰滲水、施工棄水及雨水組成,采用水泵抽排與明溝截水相結(jié)合的方式,利用兩岸山坡開挖施工道路內(nèi)側(cè)設截水溝,山坡雨水直接引出基坑。經(jīng)估算,圍堰基坑經(jīng)常性排水強度為200m3/h,在上游圍堰34m高程平臺布置固定式泵站,配置IS125-100-400A型3臺水泵,在不同情況根據(jù)基坑水量和施工作業(yè)面的施工要求,使用不同數(shù)量水泵22、抽排。除在壩基墊層處理設必要的反向排水管外,基坑經(jīng)常性排水應盡可能保持下游側(cè)優(yōu)先于上游側(cè),防止反向滲水。9。安全施工措施(1)嚴格按照SD6788規(guī)程及本局制定的有關(guān)安全生產(chǎn)規(guī)定執(zhí)行安全生產(chǎn)。在施工前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2)建立以施工隊負責的安全生產(chǎn)管理機構(gòu),各機組負責人為機組安全員,對本機組的安全生產(chǎn)負責。施工的機組要服從專職安全員的統(tǒng)一指揮,不在有危險時段或地點進行施工作業(yè)。高邊坡及閘井開挖,屬高空作業(yè),加強洞內(nèi)照明,人員設備統(tǒng)一指揮。(3)截流施工時,現(xiàn)場施工所有車輛統(tǒng)一指揮,保障交通安全。(4)各種機械應由專人養(yǎng)護,避免機械出故障時傷人。(5)施工用電應由專人負責接線和維護,23、工作面由系統(tǒng)用電中接出,每個工作面安裝一個配電盤,配電盤上安裝觸電保安器,各單機設備用電均從配電盤都接出,并做到一機一閘。(6)禁止帶電移動機械設備及帶電安裝或改裝,電器設備的接線均由電工進行操作,其它人員不得隨意聯(lián)接有關(guān)電器線路。(7)及時發(fā)放帶動保護用品,如安全帽,膠鞋、手套、防塵口罩等。進入施工現(xiàn)場一律戴安全帽,在圍堰施工時,粉塵較大的地方必須戴口罩。10。進度保證措施(1)采用計算軟件進行料源規(guī)劃,實行優(yōu)化調(diào)度,保障堰料供應。(2)合理劃分堰面施工區(qū)塊,確保流水作業(yè)順利進行.(3)對分區(qū)填筑進行項目分解,控制好關(guān)鍵工序和施工進度,并對影響進度目標的因素進行分析,確定相應的預控措施。(424、)加強設備的維護保養(yǎng),確保出勤率。(5)設立激勵機制,實行聯(lián)產(chǎn)計酬的分配制度,調(diào)動施工人員的積極性.(6)做好與其它標段和其他工種的協(xié)調(diào)工作,減少施工干擾.(7)加強道路設施的養(yǎng)護,確保運輸?shù)缆吠〞?11。質(zhì)量保證措施截流后圍堰工程包括基礎(chǔ)開挖處理、堰體填筑、過流保護面板澆筑、以及相應的臨時工程的施工,施工工藝復雜、技術(shù)要求高。因此,要保證施工質(zhì)量必須從總體施工程序安排、施工技術(shù)方案選擇和施工總進度安排上進行優(yōu)化,合理配置資源,要求施工隊伍具有豐富的施工經(jīng)驗,并且在施工中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提高施工技術(shù)水平和管理水平,以保證優(yōu)質(zhì)、高效完成本工程的施工。圍堰施工時,石碴填筑嚴格按照現(xiàn)場確定的最佳填筑厚25、度進行填筑,只有上一層達到填筑壓實指標后,方能進行下一層填筑。碾壓沿圍堰軸線方向進行碾壓,土工膜周圍的砂礫料、過渡料填筑嚴格按照設計要求的施工秩序和厚度要求進行。干砌石嚴格按照規(guī)范施工。鋼筋籠施工時,保證護面厚度,且鋼筋籠之間利用鋼絲兩兩相連,提高抗沖能力.12.主要施工機械設備主要施工機械設備表表2序號名 稱型號與規(guī)格臺套數(shù)備 注1反鏟挖掘機EC4601臺2反鏟挖掘機RH30E1臺3反鏟挖掘機HD14302臺4反鏟挖掘機PC4001臺5反鏟挖掘機ATLAS33061臺6汽車起重機16t1臺吊運7清水泵單級2臺抽水8電焊機交流28KVA6臺焊接9自卸車2032t2010直流電焊機AX320211自卸汽車5T、8T6輛混凝土運輸12裝載機CAT980G1臺平場、倒運13裝載機ZL501臺平場、倒運14推土機TY3202推平15振動碾BW225D-31碾壓16振動碾YZ26C2碾壓17振動碾CA602D1碾壓18水泵IS200150-4006備用1臺19水泵IS200-150-3154備用1臺20水泵IS1251004005備用2臺13.主要勞動力安排主要勞動力 表表3序號工 種人數(shù)序號工 種人數(shù)1挖掘機司機122自卸車司機303汽車吊駕駛24電工45普工306測量工47水泵工68振動碾司機9總計97
建筑結(jié)構(gòu)
上傳時間:2024-11-07
23份
建筑結(jié)構(gòu)
上傳時間:2024-11-11
3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