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km特大橋擴能改造工程樁基礎施工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681937
2023-06-26
14頁
76.54KB
1、第1章 工程概況新建溪1#特大橋位于xx省xx市xx縣境內,為xx擴能改造工程跨越新建溪而設,橋梁起點里程為DK61+842,終點里程為DK65+522,中心里程DK63+682.148,橋梁全長3680m,全橋位于半徑為7000 米的曲線上。基礎設計為樁基礎和擴大基礎;墩身設計有直坡等截面、坡比45:1(35:1)的實心墩、坡比35:1空心墩三種結構形式,最高墩身39.5 米;橋臺為雙線空心橋臺。本橋實心墩29個,空心墩78 個,結構尺寸及墩高詳見下表。 第2章 施工方案2.1 空心墩人行通道方案2.1.1 墩身結構圓端型空心墩,其墩頂兩側半圓形半徑為1.6m,平直段為4.8m,墩身外側坡度2、為35:1,內側坡度為60:1,壁厚5090cm變化。承臺頂面以上2.5m及墩頂以下3m范圍內為實體段,墩頂中部順橋向通長開一個1.5m(寬)0.5m(高)凹槽,作為檢查墩頂設備之用,空心墩頂設置檢查孔,可進入空心墩內,檢查孔寬80cm,長70cm,檢查孔設置可以翻蓋的鐵蓋板。距墩頂1.2m處橋墩設置吊籃。2.1.2 空心墩工藝流程空心墩施工工藝流程圖2.1.3 施工步驟空心墩采用爬模施工,每套模板同時在5-6個墩身上分節段流水施工,一般為6米一節,上下實體段單獨分節,每節施工完成后,留最上部模板作為下一節模板托架。在墩身下部設置進人孔,墩頂實體段采用預埋鋼筋承重的木模板體系分兩次澆筑,上部進3、人孔采用拼裝的鋼模板。施工采用吊機吊裝、外模外側設置作業平臺(含上下爬梯)、墩內設置腳手架施工平臺及上下爬梯的施工方法。混凝土澆筑隨模板支立進行,采用泵送入模。(1) 第一次混凝土澆筑至3.5m高度。墩外設置鋼管腳手架爬梯或標準預制爬梯(標準預制爬梯必須澆筑混凝土基礎,并預埋地腳螺栓),或者在外模板上設置作業平臺及上下梯道。(2) 第二次澆筑的高度h=墩身高度-3.5-3-6n,其中n為3或4或5,墩內搭設腳手架平臺(含梯道),支立外模板(含作業平臺及上下通道),外側上下通道延續第一次混凝土方式,做好相關梯道的防護(采用密布網進行圍護,并用鋼絲綁扎在梯道外圍),墩內腳手架與已澆筑墩身段采用頂撐4、固定。附進人孔、墩內爬梯、空心頂部模板支架布置圖2.2 實心墩人行通道方案2.2.1 墩身結構普通實心墩墩頂表面橫橋向寬8m,順橋向長3m,中間開一道50cm深150cm寬順橋向通長的溝。墩頂下來2.75m為圓弧段,曲線半徑R1=465.1m,余下部分為直線段。墩身中部兩側開直徑0.2m排水槽。頂部尺寸:3mH15m :橫橋向6.2m,順橋向2m ;15mH23m :橫橋向6.2m,順橋向2.3m ,(坡率45:1);23mH26m :橫橋向6.2m,順橋向2.6m,(坡率45:1) ;連續梁主墩實心墩墩頂橫橋向9m,順橋向4.4m(坡率35:1);連續梁邊墩實心墩墩頂橫橋向9m,順橋向3.85、m(坡率35:1)。2.2.2 實心墩工藝流程實心墩施工工藝流程圖2.2.3 施工步驟墩身采用吊機吊裝、模板外側設置作業平臺(含上下爬梯)、設置鋼管腳手架內作業平臺綁扎鋼筋、鋼管腳手架外爬梯或標準預制外爬梯上下的施工方法。2.3 人行通道施工工序2.3.1 腳手架、爬梯支架安裝嚴格按照圖紙布置位置安裝,安裝時先確定起始安裝位置,并根據地面標高確定立桿起始高度安裝墊木,利用可調底托將標高調平,避免局部不平導致立桿不平、懸空或受力不均。(1) 墩外鋼管腳手架爬梯在墩身平板側,搭設三排腳手架并布設之字形人行步梯,寬度1m,每層高度1.8m。爬梯兩側設防護欄桿,欄桿高度1.2m。爬梯面板采用木板鋪設,6、上釘防滑條,防滑條間距20cm。人行爬梯進入作業平臺時,爬梯三面支立鋼管并掛設安全網,防止施工人員從爬梯口墜落。爬梯每4米需與鋼模板或墩身做連接。爬梯立面圖如下。(2) 標準預制爬梯標準預制爬梯一般為2到3米高一節,最底層一節需要安放在硬化的地面上,與地面設置的預埋件做可靠連接。標準預制爬梯必須采用密布網進行圍護,并且每10m設置型鋼與已澆筑完成墩身做連接,保持穩固。(3) 模板外側作業平臺及上下梯道墩身外部作業平臺依靠每節外模板上焊接三角桁架加寬解決。在外模三角桁架加寬70cm作為平臺寬度,并用密布網圍護。詳見施工作業平臺及上下梯道布置圖(4) 墩內腳手架平臺及梯道墩內側搭設支架,一方面作為7、內部作業平臺立模板綁扎鋼筋,另一方面作為墩身上下梯道。實心墩原則上先立模板后搭內支架,如先搭設內支架,則必須拉纜風繩固定。空心墩則先搭內支架后立外模板,以便施工人員上下,支架也必須拉纜風繩固定。2.3.2 模板外側作業平臺加工第3章 高空作業外模板施工作業平臺,需先在模板上加設作業平臺,作業平臺由連接在模板上的角鋼牛腿、踏板骨架及骨架上焊接的鋼筋三部分組成。連接于模板上的角鋼牛腿是與模板配套生產而出的,踏板骨架采用鋼筋焊接,并要求踏板骨架鋪滿作業平臺;防護欄桿采用16鋼筋,間隔60cm,共布置3道;在工作平臺下端設置防墜落安全網,保證使用工具及小型物品掉落傷人。詳見施工作業平臺及上下梯道 安全8、保障措施3.1 高空作業安全措施(1) 從事高空作業人員,必須定期進行體格檢查,凡不適宜高空作業的人員,不得從事此項工作。嚴禁酒后上崗和疲勞作業。(2) 各上崗人員必須進行崗前安全知識培訓,嚴格按操作規程施工。(3) 作業人員拴安全帶、戴安全帽、穿防滑鞋。高空作業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安全帶應掛在人體上方牢固可靠處。(4) 高空作業人員配給工具袋。小型工具及材料應放入袋內,較大的工具,拴好保險繩。不得隨手亂放,防止墮落傷人,嚴禁從高空向下亂扔亂丟。(5) 工地專職安全員每日對墩身模板的內外工作平臺、支架和塔吊的爬梯進行檢查,重點檢查各焊接點的牢固情況,和安全防護網的完整性。(6) 每一混凝土施工9、循環后,在進行下一次安裝前須派專人對模板和工作平臺支架集中進行檢修和加固。防護網須定期進行更新。(7) 高處作業的平臺、過道、斜坡等地點裝設防護欄桿,設防護立網。平臺、過道、腳手架上不得堆放超過允許載荷的物品。作業人員不得坐在平臺的邊緣,不得站在欄桿的外側。(8) 遇有6 級及以上大風或惡劣天氣時,應停止露天高處作業。(9) 在夜間或光線不足的地方進行高處作業,必須裝設滿足施工的照明設施。(10) 所有爬梯高度大于20米時需做好接地。3.2 臨時用電安全措施(1) 臨時用電工程的安裝、維修和拆除,均由經過培訓并取得上崗證的電工完成,非專業電工不準進行電工作業。(2) 電纜線路采用“三相五線”接10、線方式,電氣設備和電氣線路絕緣良好,場內架設的電力線路其懸掛高度及線距符合安全規定,并架在專用電桿上。(3) 變壓器設接地保護裝置,其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 歐,變壓器設護欄,設門加鎖,專人負責,近旁懸掛警示牌。(4) 室內配電盤安裝漏電保護裝置,各類電氣開關和設備的金屬外殼,均要設接地或接零保護。(5) 各類電氣開并和設備的金屬外殼,均設接地或接零保護。(6) 配電箱能防火、防雨、箱內不得存入雜物并設門加鎖,專人管理。(7) 移動的電氣設備的供電線,使用橡套電纜,穿過行車道時,套管埋地敷設,破損電纜不得使用。(8) 檢修電氣設備要停電作業。(9) 現場架設的電力線路,不使用裸導線,臨時敷設的電線11、路,不得掛在鋼筋模板和腳手架上,并安設絕緣支承物。(10) 施工現場用的手持照明燈采用36V 的安全電壓,未經領導同意,嚴禁個人亂拉、亂接照明燈或其他電器。(11) 嚴禁用其他金屬絲代替熔斷絲。3.3 汽車吊安全技術措施(1) 施工前,對施工現場、機具設備及安全防護設施等進行全面檢查,確認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投入施工。(2) 操作人員,必須取得操作合格證,不準操作與證不相符的機械,不準將機械設備交給無本機操作證的人員操作。(3) 操作人員按照本機說明規定,嚴格執行工作前的檢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觀察及工作后的檢查保養制度。(4) 駕駛室或操作室保持整潔,嚴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嚴禁酒后操作機械,嚴禁12、機械帶病運轉或超負荷運轉。(5) 指揮吊車作業人員,站在可讓人了望的安全地點,并明確規定指揮聯絡信號。(6) 起重作業嚴格按照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86)和建筑安裝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規定的要求執行。3.4 腳手架工程安全措施(1) 腳手架工程所用鋼管、扣件必須符合有關規定。(2) 立桿基礎必須堅實,并具有足夠承載力,以防止不均勻或過大的沉降。當支撐在基礎頂面時,基礎必須達到設計強度等級;當支撐在地基土時,應加設墊板或枕木,墊板應有足夠強度和支撐面積,并應中心承載。地基土應堅實,并有排水措施。(3) 雙排腳手架應設置縱向剪刀撐和橫向斜撐,使腳手架具有足夠的縱向和橫向整體剛度。(4)13、 在腳手架和墩臺之間,必須設置足夠數量、分布均勻的連墻件,防止腳手架橫向失穩或傾覆,并可靠地傳遞風荷載。(5) 主節點(立桿、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的扣接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小橫桿),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6) 腳手板應滿鋪、鋪穩,且不得出現探頭板。(7) 腳手架在架設和使用期間,要嚴防與帶電體接觸。在腳手架上施工的電焊機、混凝土振動器等應放在干燥木板上,經過腳手架的電線要嚴格檢查并采取安全措施。電焊機、振動器外殼要采取接地或接零保護措施。夜間施工操作的照明用電線通過腳手架時,應使用不超過12伏的低電壓電源。(8) 腳手架需要靠近380 伏以內的電力線路,距離2 米以內的,在架設和使用期間應斷電或拆除,如不能拆除時,應采取下列防電和避雷措施:腳手架采取接地處理。電力線路和腳手架平行靠近時,應將靠近的一段腳手架在水平方向連接,并進行接地。腳手架在雷雨季節時應設避雷裝置。避雷針可用直徑2532mm,壁厚不小于3mm 的鍍鋅鋼管或直徑不小于12mm 的鍍鋅鋼筋制成,分設在四角的腳手架立桿上,高度不小于1 米,并將所有最上層的大橫桿全部連通,形成避雷網絡。接地線和接地極的設置可參照有關防雷接地規程。在施工期間遇有雷擊或將有大雷雨時,腳手架上的施工人員應立即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