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適用房地下室樁及支護結構工程土方開挖專項施工方案(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682077
2023-06-26
19頁
173.32KB
1、xxxxxx經濟適用房2地塊地下室土方開挖專項施工方案編制:職務(稱)審核:職務(稱)批準:職務(稱)批準部門(章)編制日期:xx建工股份有限公司目錄第一章工程概況一、 編制依據二、 施工目標三、 施工準備四、 挖土順序五、 施工部署與開挖方法六、 施工機械設施配備及工期目標七、 土方施工質量保證措施八、 檢測、監測及應急措施九、 安全及環境保護措施十、 附圖、附表圖1、土方開挖階段施工總平面圖2、土方開挖平面分區圖圖3、第一階段土方開挖平面圖與相應剖面圖圖4、第二階段土方開挖平面圖與相應剖面圖圖5、基坑內、外排水布置圖附表一、土方開挖施工管理機構附表二、土方開挖施工進度表22層:粘土5第一章2、工程概況第一節 工程位置及概況工程名稱:xx經濟適用房2地塊建設單位:xx興瑞置業有限公司圍護設計單位:建筑設計單位:xx監理單位:施工單位:xx建工股份有限公司本工程位于xx市xxxx鎮,東南側為姚江花園(xx中路),西南側為規劃道路及4#地塊,西側為規劃路及已建1#地塊,東北側鄰近xx大道。在該地塊中南部9(11層)、10(11層)、13(10層)、14(10層)及16與17之間設有一個連體地下車庫,面積約為10968.基坑開挖面積為12827,基坑四周延長米為589米.第二節 工程樁及支護結構概況本工程地下車庫及其周邊建筑,均采用重錘打入預制管樁,上部為PC400、500,壁厚75,下部3、為PTC400、500,壁厚60,現場存在有一定量超高樁和基坑周邊建筑高位樁,對土方開挖極為不利。支護結構采用700500雙頭水泥攪拌樁重力擋墻加大放坡,樁頂標高4.35。5m,樁長4。757.65m,部分底板面標高相差1m,必要時加打松木樁支護.第三節 開挖深度和工作量本工程0。000相對于黃海高程5。2m,現場回填塘渣后標高為2。2 m,相對標高3。0 m,地下室底板面標高一般部外位為6。3m,底板厚度為0。4m,板底墊層為350(200厚大片,150厚C15砼)大面積挖土深度為4.05m。土方全部外運。按省、市及我公司相關規定需對其基坑開挖編制的專項方案送專家進行論證。第四節 周邊環境基4、坑邊線東面距擬建17樓5.1m,距15#樓13。8m,南面距擬建建筑16樓2。6m,18樓8。2m,西面距8#樓10.9m,北面距7樓11.5m.根據設計要求,16樓、17#樓在地下室開挖前進行卸土至墊層底,地下室開挖前施工完墊層,(150厚C15混凝土墊層,內配6。5200200鋼筋。第五節工程地質概況(1)工程地質;xx工程勘察院巖土工程報告,與基坑開挖及支護設計有關土層分布如下;Z層:雜填土:雜色,松散,以碎磚塊、碎石、少量混凝土碎塊及粘性土等組成。1層:粘土黃灰色,可塑為主,局部軟塑,厚層狀,中等偏高高壓縮性,搖震反應無,干強度高.21層:淤泥質粘土灰色,流塑,高壓縮性,厚層狀,搖震反5、應無,干強度高,韌性高,切面光滑,土質不均,局部為淤泥。22層:粘土灰色,軟塑,厚層狀,高壓縮性,搖震反應無,干強度高,韌性高,切面光滑,土質不均一。各土層主要物理力學指標表層號土層名稱w()r(kn/m3)eC(kpa)(0)1粘土3518.51.0073515.52-1淤泥質粘土50.617。11.43412。48。32-2粘土37。818。31.07428.412.7(2)地下水場地下對本工程有影響的地下水主要為淺層本基坑范圍內存在地表雜填土層孔隙潛水,水位受氣候、季節及環境影響,勘察期間水位埋深度為0。20.9m,因此基坑主要做好表面排水和雜填土隔水及降雨排水。第二章 編制依據1、xx6、工程勘察院工程地質報告2、浙江省工程勘察院基坑支護設計圖3、xx民用建筑設計研究有限公司地下室設計施工圖4、建筑基坑工程技術規程(DB33/T1008-2002)5、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6、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第三章施工準備1、測量控制網設置水泥攪拌樁擋墻加大放坡支護體系,變形可能較大,軸線、高程、周邊環境檢測控制點盡可能遠離基坑且埋設牢固可靠,建立好初始值和檔案資料。2、部署和落實土方開挖階段施工總平面布置。(1)出土口根據現有施工條件,結合支護結構設計要求,本工程在西北角設一個出土口,上設150厚C156.5200雙向鋼筋砼,因往返7、重車多,建議圍護設計單位和甲方改用C20以上梁、板結構并增大配筋量。在正式全面挖土前先完成該出土口加固措施。(2)施工道路施工前先按設計總平面布置圖,要求做20厚C20混凝土面層,大片石打底壓入,在與規劃道路銜接部位加配14200雙向鋼筋網片,以防規劃道路下已有管線被壓壞,生活,生產區場地做硬地坪處理。(3)搭設管理、生活臨時用房,布設臨時用電、給、排水設施.出土口兩側各設一個臨時沖洗龍頭與洗車池、沉淀池配套,場地四周布設排水溝、集水井、沉淀池。(4)組織管理人員、勞動力、機具設備到位,安排技術、安全規程、圖紙學習及準備。第四章施工部署及開工方法1、開挖總原則:開槽設撐、先撐后挖、分層開挖、嚴8、禁超挖、機挖人修、五邊法快速施工.2、開挖方法:充分保留樁基施工硬土層,平面分區,豎向分層,遵循開挖總原則分段、分層五邊法作業限時快速施工。(1)第一階段土方開挖,基坑周圍開槽設坡、做護坡,開挖深度由自然地坪到水泥攪拌樁擋墻頂標高-4.305。5,即挖深1。2m2。5m,開挖范圍和剖面形式見圍護設計方案圖3-1和4-1。2,開挖路線按圍護設計方案圖32,用多臺PC200挖機分段分層開挖,及時邊挖邊作好護面(有擬建建筑物部位做好配筋墊層)和排水設施,300300排水溝,每隔20米左右設500500600集水井,經沉淀處理后排入市政下水道,此階段土方完成后,坑內留中心島并鋪設好坑內第二階段土方開挖9、臨時道路。(2)第二階段開挖:開挖范圍為中心島土方,以自然地坪3.0m至底板墊層底標高7。05m,開挖深度留人工修土0。3m。本次開挖應在水泥攪拌樁擋墻強度達到0.8mpa后方可進行,除確保攪拌樁期齡達28天外,尚應局部進行抽苾檢測其無側限抗壓強度值是否達到。本次由南向北分二組采用多機接力,臺階式退挖開挖,土方全部從西北邊出土口外運,由PC120小挖機挖出的土方運到大挖機PC200工作回半徑以內,再由PC200挖機負責翻土傳送給裝車挖機,退挖到最后出土平臺位置處,剩余土方用長臂挖機進行開挖收尾。本次土方開挖,挖機下必須鋪設路基板,臺階高度視土質及氣候情況按11。5m,臺階寬度8m左右,臺階放坡10、視土質控制1:2.51:3,以開挖時土體穩定,不滑移為控制標準。人工修土勞力應足夠,土方應隨機和塔吊配合運出,合理組織人力物力“五邊法”快速施工,墊層應隨挖隨澆,嚴格控制暴露時間,基坑四周8m范圍采用C20厚250商品夏令營突擊澆筑,在34小時內完成,內部基坑土方暴露時間控制在12小時以內完成,墊層應澆至圍護體邊頂住.(3)第三階段土方開挖(承臺、地梁、集水井)視土質情況,結合第二階段挖土時盡可能用小挖機和人工帶出一部份土方,剩余少量土方采用人工修挖,采用塔吊出土,若土質極差則應先澆筑底板下墊層,然后采用分段挖地梁,跳格挖承臺方法進行,以保支護結構安全,第三階段開挖應特別強調做到五邊法限時快速11、施工,不要犯盲目只管快速挖土錯誤.3、保護工程樁、塔吊樁(1)本工程基礎采用預應力管樁,易因土體位移產生斷樁、移位現象,因此土方開挖期間的截樁施工必須到位。為確保工程樁在土方施工期間避免受損,事先標識超高樁,截樁施工必須穿插在土方施工的全過程中,即挖土方施工工藝分層開挖,截樁也必須跟隨分段截樁。截樁采用砼切割機切割,長度必須控制在0.9m左右,且不超過1。0m。在挖土施工中,截樁人員必須緊隨其后,一旦工程樁暴露出來就要進行先截樁段。開挖時樁頂部應妥善保護,防止挖土機械撞擊破壞工程樁。在土方施工中,截樁采用砼專用切割機分段截樁。截斷的樁頭由人工用鋼絲繩捆扎好,利用挖土機鏟斗配合塔吊將樁頭吊出基坑12、裝車外運。鑿下的小塊用于素砼墊層下碎石鋪設,大塊石隨土方一起外運。嚴禁將截下的樁堆放在圍護樁上方或場地內。在截樁人員未把樁安全鑿斷以前,絕對不允許使用挖土機鏟斗將樁身拉拔出,以免損壞工程樁。(2)超高樁及塔吊樁周圍1。0m范圍內土方必須采用人工挖除,并做到均勻、對稱開挖,樁周挖土分層厚度不得大于0.8m,挖出的土方嚴禁堆在樁邊。第五章施工機械設施配備及工期目標第一節主要施工機械設施及勞力配置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備注履帶式挖掘機PC2004長臂反鏟機挖機1臺,根據需要及時調整履帶式挖掘機PC1206履帶式挖掘機PC602東風自卸車15t20潛水泵1。5KW10高壓沖洗泵2截樁機3塔吊QTZ-63213、鋼制路基板(箱)若干M28光學水準儀1電子經緯儀1為配合機械挖土,本工程投入修土、清土勞動力25人(根據需要及時調整)。第二節工期目標挖土分2組同時開挖,每組一臺PC200型挖機,1-2臺PC120挖機,必要時增加PC60型1臺.第一階段挖土從自然地坪至水泥攪拌樁面標高,土方量約13000m3,挖平均每天2600m3計劃約5天。第二階段中心島開挖土方量約35000m3,按平均每天出土2500m3計算,計劃15天完成。第六章土方施工質量保證措施1、挖土過程中,為保證排水效果,配上足夠的潛水泵進行明排水。2、嚴格按挖土方案順序進行開挖,按規定開挖及留坡,防止因留坡過陡后,因挖土的機械作用而產生土體14、滑移影響格構柱、工程樁的異常現象。3、工程樁截樁長度必須挖在1。0m以內,對露出土體的部份樁身,應迅速組織勞動力進行截樁處理,避免由于開挖的深入造成截樁困難,給施工帶來安全隱患。對截樁后的工程樁由專人指揮吊離現場。4、基坑底土嚴禁超挖和嚴格控制標高,挖土機挖至離基層坑的底留300mm基土,留土由人工鏟挖。5、開挖最下一層土方時,需隨挖隨澆墊層,無墊層坑底最大暴露面積不得大于120;6、時間上,坑邊不得超過4小時,中間不得超過12小時,臺階式挖土時,每個臺階的水平寬度為6-8m,臺階的高度1。0-1.5m,臺階邊坡1:11:3,具體視氣候條件、土質情況;以土質不留滑為控制標準并及時按需作調整.715、雨天堅決停挖,停挖前(包括夜間停挖前)對已施工的工作面采用放緩坡處理,坡度1:3,挖機必須遠離臺階邊,挖斗落地。第七章檢測監測及應急措施1、本工程除專業單位監測外,我方現場設專人定時對基坑周邊環境條件(圍墻、支護結構護面、排水溝、擬建建筑墊層、臨時管線、活荷載布量等)工程樁、塔吊樁進行“巡視”檢測和跟蹤監測,配合專業單位做好土方開挖檢測工作,實行信息化施工管理,必要時經領導小組研定,實施緩挖或開挖。2、測點布置:見圍護設計圖(1)深層位移測點16個,孔深20m,開挖前一周埋設并測出基準數據(2)水平、垂直位移測點32個(3)周邊環境監測點16個3、監測報警值:A、坑邊無工程樁處1)深層土體位16、移為80mm,變形速率邊續三天大于5mm/d。2)水平位移為60mm,變形速率邊續三天大于4mm/d。3)地面沉降為60mm,變形速率三天大于4mm/d 。B、坑邊有工程樁處1)深層土體位移為50mm,變形速率連續三天大于4mm/d.2)水平位移為40mm,變形速率連續三天大于3mm/d。3)地面沉降為40mm,變形速率連續三天大于3mm/d。4、應急措施:根據現場觀測,若出現下列情況:水泥攪拌樁或梁頂水平位移較大,速率較快;放坡面出現滑移跡象;深層土體出現明顯位移,基底有隆起趨勢;周邊道路變形明顯;挖土過程中發現坑壁漏水、漏土現象嚴重,需考慮采取如下應急措施.有條件的地方進行坑外卸載做鋼管或17、粗木樁加頂板斜支撐坑底草包疊袋或還土坡面打設松木樁或鋼板樁及時封堵基坑四周砼護坡排水溝出現的裂縫,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5、 應急搶險組織名單:(粘貼工地辦公室并附聯絡手機號碼)組長:俞勇偉付組長:陳濤組員:蔣幀、崔先成、黃林法及各班組長和挖機司機等20人6、 搶險應急物資、機具:草包400只砂石30m3梢徑150長6m木樁30根22槽鋼鋼板樁L56m20根,483。5鋼管若干,挖土機(有司機)常備1臺,普通水泥、速凝水泥若干包。第八章安全及環境保護措施1、建立并認真執行安全交底制度,班前安全活動制度.2、支護失穩是本工程最容易發生的安全隱患.在危險處設置醒目警示標志.施工過程中設專人對邊坡進行18、監測,基坑周邊活荷載布置應滿足圍護設計要求。3、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4、施工前應提前做好防雨準備工作,遇雨天應停止施工,對施工用材料、機具及坡面進行覆蓋防護,雨后復工須認真檢查邊坡情況.決定是否有必要采取措施,之后才能施工.5、施工現場要做到及時清理,保持場容整潔,道路暢通。6、施工期間嚴格遵守安全用電操作規程。進坑動力、照明電線應采用電纜并有可靠接地。7、現場施工機械多,配合工種多.各類機械、各種工種要遵守操作規程,注意相互間的安全距離.機械挖土與人工清槽要采用輪換作業,確保配合施工的安全。8、基坑四周設防護欄桿并搭設上下基坑用專用梯或通道。9、挖卸土場出入口要設安全崗,配備專人指揮車輛,汽車司機要遵守交通法規和有關規定。要按指定路線行駛,按指定路線卸土。10、遵守有關環衛、市容管理的有關規定.汽車駛出現場前要配備專人檢查裝土情況,關好車槽,拍實車槽內土方,派專人進行道路清掃和監管。對輪胎進行高壓水沖洗,沉淀后方可放入市政水道。附表土方開挖施工管理組織機構姓名職務職責聯絡電話項目經理全面負責、總指揮項目技術負責技術負責協調巡視協助正副指揮工作施工員放線、定位、測量質量員質量安全員安全挖土負責服從正副總指揮挖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