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層住宅小區基坑支護工程土方開挖施工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682201
2023-06-26
13頁
117.54KB
1、xx園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xx國際住宅小區工程基坑支護方案編 制 人:審 核 人:編制時間:xx年9月3日基坑支護施工方案第一章 工程概況1、工程概述xx省興建xx國際住宅小區,由1棟24層、2棟22層組成,采用樁承臺基礎。其中1號樓:地下1層為設備及戊類儲藏室,地上12層為商業,總建筑面積為13090.2平方米,地上總建筑面積12579。6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 510.6平方米,建筑基地面積854。1平方米.2號樓:地下1層為設備及戊類儲藏室,12層為商業和住宅,總建筑面積為10481.98平方米,地上總建筑面積10060.4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 421.5平方米,建筑基地面積748。29平2、方米。3樓:地下1層為設備及戊類儲藏室,122層為住宅樓,總建筑面積為10840.72平方米,地上總建筑面積10360。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 480.52平方米,建筑基地面積462.6平方米。該工程由xx核工業巖土工程勘察設計院提供xx國際巖土工程勘察報告,中鐵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負責設計.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地勘資料、總平面圖及基礎平面布置圖,本工程需進行基坑支護.受建設單位的委托,我院承擔了基坑支護設計施工任務。2、場地工程地質條件及水文地質條件2。1場地工程地質條件場地地層自上而下分別為: 1 層雜填土,2 層粉質粘土,3 層粉砂,4 層細砂,5 層粗礫砂,6 層強風化泥巖,7 層中風化泥3、巖。地質勘測數據:2.2場地水文地質條件該場地在勘察期間場區上部土層中僅含少量上層滯水,透水性差.地下水對混凝土微腐蝕性,對混凝土中鋼筋微腐蝕性. 擬建建筑場地為對建筑抗震一般地段,擬建場地內及周邊不存在滑坡、崩塌、泥石流、巖溶、地面塌陷等不良地質現象.3、基坑周邊建筑物及地下管線情況由于基坑支護施工受周邊地下條件限制,為保證安全施工,必須由建設單位對施工范圍內的建筑物、地下障礙物、管線等的分布情況進行詳細了解,提供建筑物、障礙物及管線的分布資料。第二章 基坑支護設計施工方案1、設計依據(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2)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范(JGJ12099)中華人民4、共和國行業標準1999;(3)建筑基坑工程技術規范(YB9258-97)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1998;(4)土層錨桿設計與施工規范(CECS22:90)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標準1997;(5)深基坑支護設計與施工;(6)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J1089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7)基坑土釘支護技術規程(CECS96:97)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標準1997;(8)理正巖土工程加固設計軟件(9) xx國際巖土工程勘察報告(10)xx總平面圖及基礎結構平面布置圖2、設計方案2。1基坑支護設計方案的選擇根據基坑周邊環境狀況,本工程基坑具有一定的邊界施工條件,是噴錨施工的有利因素,且基坑開挖深度約55、.0米。通過對各種支護方案的合理性、安全性、經濟性進行比較,采用噴錨支護方案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安全可靠。本工程采用噴錨支護方案。2.2支護設計參數(1) 原始數據:基礎開挖深度h=5。0m。主要土層力學參數按勘察報告取值。(2)錨桿設計噴錨支護的基坑下口開挖線距離地下室基礎外邊線為1。0m,壁面放坡角度為85度。基坑共設置4排錨桿,桿長前兩排和后兩排分別為:L1=1。8m,L2=1。2m.錨桿水平間距:SX=1.5m;錨桿豎向間距: S1=1。0m,S2=1。0m。噴射混凝土面層厚度80100mm;錨桿泄漿孔:設置6間距50cm的泄漿孔,在錨桿錨固段設置.錨桿倒刺:在土層錨桿錨固段護焊于泄漿6、孔處。錨桿傾角1020。桿體采用16螺紋鋼筋,壁厚2。53.0mm.錨桿縱橫方向采用12鋼筋與鋼管呈井字焊接.填土層鋪設6。5間距250mm雙向鋼筋網片;粉質粘土層鋪設6。5間距300mm雙向鋼筋網片。噴射混凝土配合比:32.5R水泥、豆石(510mm)、中粗砂比值為:1:2:2。外加劑:用速凝劑,按水泥用量的35%摻合.排水管采用30塑料管,間距為3m,遇水加密.2。3噴錨支護施工2.3。1噴錨施工工序基坑開挖錨桿標高-修整壁面-測定錨桿位置-錨桿鉆入設計深度鋪設鋼板網及主筋-主筋與錨桿焊接-噴射混凝土養護混凝土護壁。2。3。2施工測量開挖線測放:根據施工平面圖測放開挖線。錨桿位置測量:按標7、高由施工測量人員用紅漆將錨桿位置標記于壁面上。2。3.3噴錨施工錨桿桿體制作:錨桿采用16螺紋鋼筋加工成“”型,長1。2米,將“”型螺紋鋼騎主筋打入土層,使錨桿和主筋相連,確保邊坡土層和護壁連為一體。錨桿安裝:施工中錨桿位置行距誤差不超過5cm,列距誤差不超過10cm,桿體傾角按1020度施工。焊接a、桿體的焊接:焊接采用鋼筋進行雙側焊接,焊接時應保證焊接面積符合設計要求,同時焊接應使內部通暢無堵塞.b、錨桿與金屬網主筋焊接:保證焊接強度超過錨桿抗拔力,焊接中應避免焊接面積不夠的問題。(4)噴射混凝土a、噴射混凝土前應清理掉基坑壁面虛土并保持壁面平直。b、噴射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砂:豆石=1:8、2:2,并加入水泥用量35的速凝劑,噴射混凝土的粗骨料最大粒徑不宜大于8mm,水灰比不宜大于0.45。噴射砼強度為C20.c、噴射混凝土厚度為80100mm。d、如遇坑壁有坍塌掉塊時,可先噴射后施工錨干。e、在噴射砼面板前按設計設置排水管。(5)壓漿:水灰比應控制在0。40.6,灌漿壓力應控制在2。0Mpa左右。漿液采用32。5R普通碴酸鹽水泥配制,可摻入適量膨脹劑和早強劑。漿液應隨拌隨用,并在漿液達到初凝前用完。當灌漿量每錨桿延長米超過50kg或灌漿壓力達到或超過2.0Kpa,孔底停止吸漿達5分鐘時,可終止灌漿.2。3。4質量保證及安全措施各施工工序必須嚴格按照施工圖、施工規范和施工方案施工9、,并隨時抽樣檢查情況。施工前各級施工人員必須熟悉圖紙,了解技術要求.用于工程上的原材料必須按照質檢標準所規定的檢查項目和要求檢驗,材料入場必須有材料證明書和實驗報告。加強施工管理,每道工序必須進行嚴格的檢查驗收,認真填寫施工記錄,方能進行下一步工序施工.施工現場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按照專項操作規程進行施工。施工過程中,加強安全管理,預防和杜絕安全事故。2。4施工工期噴錨支護施工工期為5天,遇人力不可抗拒因素則工期順延。2。5基坑變形觀測 由建設單位委托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變形觀測,根據本工程基坑大小,建議設置6-8個水平變形觀測點,23個垂直變形觀測點,以及時了解有關變形動態.第三章 土方開挖施工組織10、設計方案1、土方挖運施工流程 我院根據現場情況,周邊條件和場地地層狀況,結合噴錨支護方式的特點,就土方挖運施工做如下方案:(1)本工程土方挖運施工特點在于土方量不大.(2)工程土方挖運施工,由于本工程工期要求很緊,挖土施工應與護壁交叉作業,并與噴錨支護同時進行,隨挖隨護。(3)挖運施工中,靈活調度,充分發揮鏟車、裝載機的效率,利用現場寬闊的有利工作面,以退行線路布置鏟車,裝載機后,采用溝端、溝測和溝角三種方法同時并進。2、進場機械、車輛及人員(1)機械設備序號設備名稱臺數1挖掘機22東風5t1(2)現場管理人員 技術人員:3人 機械作業人員:3人3、質量安全保證措施(1)進場機械、車輛須經專業11、人員檢修后方才運行。(2)挖土過程中經常檢查基坑邊的穩定性,必要時支護加固后,方才進行作業。(3) 人工修整邊坡,保證達到設計和規范要求。(4)車輛進出場地設門崗檢查口,以清潔車輛達到市環衛要求.4、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1)應根據地層情況密切與噴錨護壁相配合,局部按照支護施工的具體要求進行開挖。(2)機械施工時應確保噴錨支護體的安全、嚴禁碰撞已經壓漿施工完成的錨桿.(3) 土方開挖到基坑底部設計標高以上200mm,停止機械開挖,采用人工清底,以保證土的原狀土性。5、 施工進度計劃土方開挖施工工期為5天,遇人力不可抗拒因素則工期順延。第四章 安全施工措施該工程由于在坑下作業較多,所以安全防護是該12、工程的安全管理重點,為此,我公司建立各級安全生產保證體系,貫徹實施國家和省、市有關部門安全生產的方針、法規、標準、規范、規程,在施工認真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結合本工程具體情況,制定嚴密的安全管理制度,以保證安全生產。一、 管理目標1、 在施工中,始終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工作方針,認真執行國務院、建設部、xx省及孝感市關于建設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各項規定,把安全生產工作納入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管理計劃使安全生產工作與生產任務緊密結合,保證施工人員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嚴防各類事故發生,達到“xx省省級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標準化工地”的要求。2、 強化安全生產管理,通過組13、織落實責任到人,定期檢查,認真整改,杜絕死亡事故,確保無重大工傷事故,嚴格控制輕傷頻率,現場管理嚴格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執行。3、 由于孝感地區特殊的氣候條件,雷暴雨天數較多,而本工程地基又以砂卵石為主,因此要重點加強基坑、邊坡及噴錨施工的雨季施工安全管理,制定相應的技術保證措施,確保萬無一失。二、 組織管理1、 成立由項目經理部安全生產負責人為首,各施工班組工長參加的“安全生產管理委員會”組織領導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2、 項目經理部主要負責人與各施工班組工長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使安全生產工作責任制落實到人,層層負責.三安全防護管理(一) 環境安全措施1、施工現場門衛14、認真把關,與施工無關的閑雜人員不得隨便進入工地,有事進入工地者,門衛必須認真作好記錄,并交待安全注意事項.2、在施工期間,為保證過往行人及現場內施工人員的安全,結合本工程周邊圍墻較近的特點,在基坑四周搭設鋼管欄桿,保證過往人員的安全。3、工人進場后,要進行“三級”安全教育,不得損壞周圍居民的財物,不得惹事生非,注意搞好周圍居民的關系,確保一方平定。4、由于現場周圍居民較多,施工車輛開行時,要放慢速度,隨時注意安全。現場澆筑砼時,安排集中澆筑,這樣可使砼澆筑車的往返比較集中,以便保持周圍道路通暢。5、在四周圍墻上,要掛上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隨時提醒周圍居民要注意安全,要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6、現15、場內各種原材料、構配件,特別是鋼筋、管材必須按平面布置圖堆放整齊,合理有序,并按規格品種堆碼,必須設置專人負責管理,管理人員應堅守崗位加強值班檢查,確保安全。7、所有電器線路都必須嚴格按照施工平面圖和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范(GB5019493)有關規定敷設。供電電纜應沿道路邊或建筑物邊緣進行設置,并宜沿直線敷設;轉彎處和直線段每隔20m處應設電纜走向標志.電纜直進時,其表面距地面的距離不宜小于0。20.7m;電纜下穿時,上下應鋪以軟土或砂土,其厚度不得小于100mm,并應蓋磚保護。低壓電纜(不包括油浸電纜)需架空敷設,其架空高度不應低于2米。接頭處應絕緣良好,并應采取防水措施.電纜直埋16、時,電纜之間,平行或交叉時的最小距離應符合規定。(二) 施工過程的安全措施1錨桿施工前,應事先弄清四周建筑物的距離和障礙物,查清地下管網,線路敷設和埋藏物后應采取必要的措施方能施工.2各工種作業人員操作前,應先檢查工作面、相鄰和周圍環境是否安全可靠,若發現險情應立即上報,采取可靠措施后方能工作。3下吊物品時,機具必須穩定、牢固,嚴禁超負荷作業。嚴禁吊物下或護壁工作范圍內站人,各種作業人員,操作前,應先檢查工作面,相鄰和周圍環境,是否安全可靠,若發現險情,應立刻上報,采取可靠措施后,方能工作。4人工抬動鋼筋時,要互相配合,步調一致,起、落、轉停,動作要一致,人工上下傳遞鋼筋時,不得在同一條垂直線17、上,鋼筋堆 放要穩拿輕放,理順,分散堆碼,并分品種按規格堆放穩當,防止傾倒、塌落、回彈傷人。第五章 文明施工一、現場總平面管理在工程開工前,根據本工程的施工總平面及工程特點繪制各階段的施工總平面圖應做到現場材料堆放布置合理,現場施工用電、用水布置合理,現場排污、排水暢通合理、施工道路暢通。垂直運輸布置經濟合理.盡量做到生活設施與生產分開,互不影響,在各階段的施工中,嚴格按照各階段的施工總平面布置圖從以下幾個方面對現場總平面進行管理。、組織保證上,項目上設立現場總平面管理小組,項目經理親自掛帥組長,組員包括材料管理人員及操作班組長,以便在管理上協調一致。2、建立有針對性的規章制度,落實崗位責任制18、,如現場材料布置管理辦法,鋼筋房文明施工管理辦法等。真正做到有章可循,職責分明。、現場材料、周轉材料的堆放必須根據施工總平面圖進行堆放,其中現場材料的布置堆放由現場材料員根據總平面布置圖進行協調布置。、對現場的排水管及沉砂池隨時進行治理,保證排水暢通,在雨季項目成立排洪領導小組,做好防洪的準備工作及應急措施。、加強對施工道路的管理,隨時對施工道路進行修理,保證道路的暢通,特別在雨季,做好道路的排水工作,保證材料的進場。、現場用水、用電管線的布置必須根據施工平面圖進行布置,現場電工每天應對現場的各個配電箱進行檢查,做好記錄,每隔半個月應對所有的線路進行一次檢修,發現損壞的電器應立即換掉,加強對現19、場水、電管線的保護工作,特別是對穿越道路的水管、電線應達到規范的埋置的深度,平時應加強保護。二、環保措施為加強施工現場的環境保護,降低施工噪音,真正做到不影響施工現場周圍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擬采取以下措施:、負責工地施工范圍內的清潔衛生,設專人每天進行清掃.2、對現場進出車輛輪胎及車箱外壁進行高壓沖洗,同時應設置沉砂池進行污水排放,進出車輛較集中時,應在大門口滿鋪麻袋,保持道路的清潔。3、控制塵土飛揚,對建筑塵土、水泥等采取隔離處理.4、選用低噪音的施工機具,同時合理的安排施工,克服施工噪音對周圍居民生活的影響.5、施工過程中所進砂石材料嚴格用彩條布封閉。水泥庫房與壓漿設備、噴射系統均應進行降水防塵遮蓋。6、做好施工現場的排水布置及排水措施,隨時保證施工現場內無積水,無污水。現場管理人員應加強對現場食堂、民工宿舍、浴室、廁所、下水道的衛生檢查,并定期施放藥物防止蚊蟲、蠅蛆滋生。7、對建筑垃圾的處理,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執行,嚴禁亂倒。8、派專人每天打掃現場臨設,做到衛生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