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廠輸水管道、污水管道安裝工程頂管部分施工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682431
2023-06-26
14頁
136.05KB
1、xxxxxx水廠輸水管道、污水管道工程頂管部分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述xx市xx區xx水廠工程位于xx市xx區xx經濟技術開發區烈山河口,工程建設規模為90萬m3/d,近期規模為45萬m3/d,其中土建部分(包括取水頭部和引水管)一次建成,設備分期安裝.xx水廠取水工程構筑物工程范圍包括取水頭部、引水管、取水泵房等取水工程的建筑、安裝工程。二、 總體施工部署本工程共有頂管6處,每處長度從30m210m不等,頂管長度總計1240m,為雙排DN2000型鋼管,全線計劃設置工作井7座,分別布置于各處頂管管道的上游位置,考慮到節約造價,可不設接收井,當頂管完成時,用挖掘機刨出下游管頭即可,頂管頂進時,頂2、距在80m以下部分采用土壓平衡法頂進施工,頂距在80m以上部分采用泥水平衡法頂進施工,由于地秀路處頂管頂距為210m,故在施工時應加設中繼間一座。根據施工現場的施工條件以及具體的工程地質條件,選用泥水加壓機械平衡頂管機工具頭,采用大刀盤水力機械化頂進工具管,進行土體的切削,并能實現被切削土體的連續運輸。為增加系統的頂進動力,擬另行配制適當數量的中繼間。施工過程中,借助減阻泥漿的應用,減小推進阻力。在工作井中采用雙管交叉頂進的方式進行頂管的施工。由于頂管部分的管道施工是制約整個工期的關鍵,故本公司將組織1個工作井施工班組和2個頂管施工班組,展開施工,計劃用4個月的時間完成該部分施工任務。三、 工3、作井施工布置圖四、 工作井施工流程測量定位 基坑開挖 素混凝土墊層澆筑 工作井放線 鋼筋綁扎 套管安裝 模板制安 混凝土澆筑拆除清理五、 頂管施工主要難點1、出洞段土體的穩定性控制難。頂管出洞初期,由于土性參數與頂管機工作參數的對應關系尚未精確確立,需借鑒同類工程的施工經驗和一段試推進,方能獲得其內在規律,因而,頂管周圍土體的穩定性控制難。2、大堤沉降控制要求較高。本頂管工程將先后兩次穿越長江大堤,穿越過程中,需保證大堤本身隆起或沉降不得超過其允許范圍。3、頂進斷面大,頂進距離較長.本頂管工程的掘進斷面直徑達2420mm,屬大斷面頂管工程,且單根頂進長度達396m,屬中長距離頂進,對于頂管動力4、配備、頂進過程的減阻要求高。六、 針對性措施1、對大堤進行適度的加固,控制大堤隆起或沉降變化。通過旋噴或注漿加固方式,注入適量的漿液,對大堤進行適度加固,將大堤的垂直位移變化控制在規定許可范圍內;2、設置中繼間,配備大直徑千斤頂,保證推進動力滿足大斷面掘進要求;3、配制澎潤土泥漿,減小頂管管節與周圍地層間的頂進阻力。4、借助頂管施工多媒體監控與分析系統,及時分析、總結推進參數與地面沉降的變化規律,控制周圍地層的穩定。5、對頂管機頭實施精確切割,運用大噸位的起吊設備,實現頂管機頭的水下整體起吊,完成沉管結構體與頂管結構體準確對接。七、 頂進施工方案兩根頂管的管道直徑DN2400,壁厚為22mm,5、呈平行布置,管道的中心標高為0。0m,管道的軸線中心間距為16。2m。頂管出洞處管中心標高為0。0m,終端為0.0m,頂進坡度無,兩管水平平行頂進.頂管所穿越的土層為22淤泥質粉質粘土層。在頂管穿越長江大堤部分設置三道注漿止水環,止水環的注漿半徑大于5。0m,厚度為3。0m,位置在大堤兩側。本工程擬采用兩套泥水加壓機械平衡頂管掘進機進行施工,雙管同時頂進,平行推進。待兩根頂管都到位以后,再進行工具頭處的開挖,取出工具頭。同時考慮到頂管頂進口徑較大距離也較長,因此施工中采用觸變泥漿和加設中繼間接力頂進的施工措施,確保頂管施工的順利進行.八、 頂管施工工作流程測量放樣安裝機架、后靠、主頂裝置安裝泥6、水系統及輔助設施設備調試出洞頂管機頂進,吊放第一節管節頂進頂完一節管節,吊放下一節管節管節拼裝,測量吊放中繼頂繼續頂進直至完成頂進至終點,管道清理,接頭處理,拆除進排水泥漿管路及有關設備九、 頂管機型選擇根據地質資料顯示頂管所穿越的土層為23淤泥層,小部分位于41粉質粘土層.因此選擇性能優良的頂管機是工程成敗的關鍵,經公司總工室、工程部會同各有關方面論證,認為采用泥水加壓機械平衡頂管機施工是較為合理的選擇。1、泥水加壓機械平衡頂管機工作原理泥水加壓機械平衡頂管機設有可調整推力的浮動式大刀盤進行切削和支承土體.推力設定后,刀盤隨土壓力大小變化前后浮動,始終保持對土體的衡定支撐力,使土體保持穩定,7、即刀盤的推力與切削面的水土壓力保持平衡.在機頭土倉中加入有一定含泥量的泥水,保持一定的壓力,一方面對切削面的水土壓力起補充平衡作用,另一方面又能起到運載切削下來的泥土作用,加入土倉中的泥水壓力,根據切削面的水土壓力變化,通過旁通閥來調節。2、結構特點本機采用二段一鉸承插式結構,在鉸接處設置二道密封裝置,并設有4只注漿孔,便于施工時同步注漿,泥漿套厚度20mm。有4只雙作用油缸編組進行糾偏,糾偏角度=2。浮動的大刀盤由4臺液壓馬達驅動,二段殼體之間設有止轉裝置,可防止殼體相對轉動。設有3只土壓傳感器,顯示正面土體壓力值。頂管機的運轉情況、各種儀表數值,激光測量信息、糾偏油缸動作狀況均通過電視攝象8、機反映到操作臺屏幕上,操作人員可以根據這些信息進行遙控操作。由于數據反映正確,操作調整及時,所以平衡精度高,能有效地控制地表沉降或隆起量.泥水由進水泵通過旁通閥輸送到機頭土倉內,再由安裝在管節內的管道泵及工作井內的渣漿泵將土倉內的泥漿排放到地面上的沉淀池內,通過調整進水泵和排泥泵的流量來控制土倉內泥水壓力。3、適用范圍泥水加壓機械平衡頂管機與其他頂管機相比,具有平衡效果好,結構復雜,技術先進,由于出土方式是用水力機械化連續出土,所以頂進速度快,對土質的適應性強。無論是粘性土還是砂性土,均能收到良好的效果。4、頂管機主要技術參數外徑:D=2420mm長度:L=3700mm重量:Q=320KN靈敏9、度:e=1。1刀盤轉矩:T額=283KNm(P額=18Mpa) Tmax=372KNm(P max=23。5 Mpa)刀盤轉速:n=0.81。62r/min糾偏行程:s=55mm糾偏推力:F=1350KN4(P23Mpa)糾偏力矩:T=3870KNm糾偏角度:=25、主頂裝置主頂進裝置由底架、油缸組、頂進環、鋼后靠及液壓動力站等組成,是頂管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A底架主要承載頂管機、中繼頂、管節之用,底架為拼裝式鋼結構件,可根據不同系列頂管工程組裝而成。底架設置8只微型千斤頂,每只起重量50KN,可以調整底架高度達到施工要求;底架前端和兩側設置10只水平支撐,能將底架與井壁撐實,防止底架移位。底10、架上部設置內外兩付軌道,左右對稱分布,內軌道作頂管機、中繼頂、管節的承載之用,外軌道則為頂進環行走之用。B油缸組油缸分兩組,按設計頂力配置4只油缸,并用可分式結構的支座固定,左右對稱分布,并用連接梁連成一體。油缸組可以根據不同系列的頂管工程任意組合,與拼裝式底架組合使用,可實現一機多用,吊裝及運輸方便,具有很強的經濟性和實用性。C頂進環由頂環和頂座組成,頂環用螺栓固定在頂座上,頂座底部設置4只滾輪,放于外側軌道上可往復運行。頂進時頂環伸入管節尾部,起對中及導向作用,并傳遞油缸的頂力,使管節受力均布。D鋼后靠主要承受油缸頂進時的反力,并將其均勻地傳遞到工作井鋼筋砼井壁上,避免井壁因受力不勻而碎裂11、。鋼后靠的受力區域設有加強筋,應盡可能與主頂進油缸對準。鋼后靠安裝時應與頂進軸線保持垂直,與井壁留有約10cm空隙,并用素砼充填搗實。E主頂裝置液壓系統根據設計要求工作井的容許頂力為8000KN。本工程裝備頂力為8000KN。選用雙作用雙沖程等推力油缸4只,每只油缸最大推力為2000KN,施工時主頂額定頂力不大于4800KN。避免因頂力過大使工作井位移確保工作井安全。油缸行程S=3500mm,鋼管管節長度為5400mm,因此在施工中可以連續頂進,只要配制一塊頂鐵,提高工效,減輕勞動強度。液壓泵站選用25SCY14-1B和10SCY14-1B手動變量軸向柱塞油泵各一臺組合而成,分別配備Y160L12、6和Y132M6型電機。通過變頻調速可自動改變油泵的流量,根據頂進時工況要求及時控制主頂油缸的頂速。F主頂裝置技術參數油缸尺寸:DdL=DN325DN2802700mm油缸數量:4只油缸行程:S=3500mm裝備頂力:Fmax=8000kN(Pmax=31.5Mpa)額定頂力:F額4800KN(P額20Mpa)頂進速度:V=080mm/min十、 中繼間配置本工程兩根頂管長度為396.5m,頂進阻力在各土層中不同,考慮到長距離頂管的特殊性,經過計算并結合以往類似工程的施工經驗,每根頂管各設置3個中繼間。分布位置暫定如下,并根據施工中的實際情況作必要的調整。中繼間的布置如下表:(不計入中繼間本身13、長度)中繼間編號#1頂管(長396。5m)#2頂管(長396.5m)離頂管機尾部距離(m)間隔距離(m)離頂管機尾部距離(m)間隔距離(m)1#90902#2101202101203#310100310100余下86.586.5十一、 施工準備1、熟悉圖紙,由項經部負責人組織進行詳細圖紙及技術交底,嚴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2、作好頂進設備進場前的維修保養工作,確保進場設備的完好率為100%;并預備充足的備品備件.3、作好頂管頂進前的管子供應計劃,確保頂進過程中管材的供應與頂進速度相匹配;4、作好工作井內部及工作井上部的平面布置工作;5、主要解決好頂進過程中的供電問題,井內設置二路電纜(一路動力,14、一路照明)。6、 井下操作人員應各崗位分開配置.每一崗位應配備多人。十二、 頂進設備安裝(1)把地面上的測量控制網絡引放至工作井內,并建立相應的地面控制點,便于頂進施工時進行復測。(2)工作井內測量放樣,精確測放出頂進軸線。(3)安裝頂進后靠,頂進后靠即在封堵墻上布置一塊22mm厚鋼板,鋼板平面應垂直于頂進軸線。(4)安裝主頂裝置和導軌.先將它們大致固定,然后在測量的監視下,精確調整它們的位置,直至滿足要求為止,隨即將它們固定牢靠。(5)工作井內的平面布置。搭建井內工作平臺、安裝配電箱、主頂動力箱,控制臺等,敷設各種電纜、管線、油路等。井內平面布置要求布局合理,保證安全。(6)地面輔助設備的安15、裝及平面布置.輔助設備主要有拌漿系統、供電系統等安裝及調試,此外還有管節堆場、安全護欄等設施的布置。(7) 地面輔助工作及井內安裝結束后,吊放頂管機,接通電氣、泥水、監控、液壓等系統,進行出洞前的總調試。十三、 頂管出洞及頂進1、 出洞時的技術措施(1)為防止掘進機出洞時產生叩頭現象,可以采用延伸導軌,并盡量向井外延伸。(2)工作井外側采用鋼板樁制作鋼封門,當工具管接近鋼封門10cm時,停止推進,依次從一側向另一側拔除鋼板樁。同時,在推進前利用外側降水設備對井外土體進行降水,降水提前3天進行預抽。(3)為防止出洞口及頂進過程中泥水壓力過大涌入工作井內,在洞口內預先安裝一個單法蘭穿墻鋼套管,用于16、安裝橡膠止水圈及止水封板。(4)頂管出洞時需對洞外周邊土體及構建筑物進行沉降監測,以便及時掌握頂管穿越土層時對地面沉降的影響。(5)循泵房洞封門采用外封門加磚墻內封門形式。外封門用13根22槽鋼,與循泵房一起下沉到位,槽鋼之間采用防水處理。井與循泵房上部用連接板固定,防止下沉時位移。2、 頂管機出洞(1)在測量人員的配合下,安裝洞門密封裝置,使其與井內預留洞口保持同心,并用螺栓與預留洞法蘭固定。(2)依次拔除槽鋼。(3)頂管機繼續頂進,至千斤頂行程伸足.(4)在頂管機尾部燒焊限位塊,防止主頂縮回時,頂管機在正面土體作用下退回.(5)縮回主頂油缸,吊放過渡管。(6)割除限位塊,繼續頂進。3、 頂17、進施工出洞階段結束后,即可進行正常的頂進施工,正常排放管的頂進是用大刀盤泥水加壓機械平衡頂管機施工,開挖面的土體經刀盤切削后,進入泥水倉,高壓水由進水泵通過旁通閥進入泥水倉內,并由旁通閥調節泥水壓力,再由排泥泵及管路將泥水倉內的泥漿接力輸送到地面沉淀池。頂管頂進施工,其土壓值的設定和排土量的控制是控制地表沉降的關鍵,土壓值的設定應根據施工地質狀況、地下水位、管道埋深等因素初步設定,并根據施工實際情況和地表沉降的實測結果隨時進行調整。一節管節頂進結束后,縮回主頂油缸,拆除洞口處的管線,吊放下一節管節,然后連通管線,繼續頂進。頂進施工期間,管道內動力、照明、控制電纜的接頭要安全可靠。管道內的各種管18、線應分門別類地布置,并固定好,防止松動滑落.在頂管機和中繼頂處應放置應急照明燈具,保證斷電或停電時管道內的工作人員能順利撤出。4、 管節接口和防腐DN2400mm鋼頂管管壁厚度為22mm,鋼管管節由甲方供應,這里負責鋼管管節的現場對接焊接和接頭防腐.管節的分節長度為5400mm。管節進場以后首先進行驗收表面質量的檢查主要包括:A、表面形狀(1) 鋼管表面無斑疤、裂紋、嚴重銹蝕等缺陷。(2) 焊縫切口可用機械或氧氣、乙炔切割而成,切完后應清除邊緣的金屬毛刺、殘渣、濺斑、熔瘤、和不平處,機械加工邊緣不應使鋼材發生裂縫、飛刺和缺棱.B、幾何尺寸(1) 圓度誤差:鋼管的橢圓度不得超過0.01DN,端部19、不得超過0。005DN.(2) 直徑誤差:鋼管的直徑誤差允許為0。001DN,相鄰兩節管口直徑之差不得超過4mm。(3) 管口斷面垂直誤差:小于1。5mm。C、鋼管的焊接(1) 焊條采用與母材相匹配的焊條,焊條涂料應均勻堅固,無裂紋,未受潮濕侵損.在焊接時焊條應均勻熔化,無飛散現象.在焊縫上,填縫金屬的組織應呈顆粒狀,外表呈整齊魚鱗狀,不含砂眼、窩穴、氣眼及焊渣,并符合驗收規范,焊條應有出廠檢驗合格證及工地試驗合格證。(2) 焊接方式為手工電弧焊。(3) 鋼管焊接前,應清除焊接處的涂料、鐵銹、油污、積水、泥土等雜物。(4) 鋼管焊接前先做好整形、修口等工作。(5) 鋼管對接應使內壁對齊,錯口偏20、差小于2mm。(6) 鋼管焊接應采用雙面焊,坡口為60。,純邊為2mm,間隙小于3mm。(7) 鋼管焊接時縱向焊縫應錯開布置,其間距大于500mm,同時縱向焊縫不得設在管道水平直徑和垂直直徑的四個端點處。管段的縱向焊縫應根據實際供應的鋼板長度決定,并盡可能減少。(8) 管壁上各種開孔位置不允許布置在焊縫通過處。D、管端防腐修補鋼管在制作時已作防腐處理,為方便焊接,管端留有約100mm部位未作防腐,在頂管施工時,每相鄰兩節鋼管完成焊接后,經檢驗合格后再對接口外防腐按要求進行防腐修補施工,管節焊縫內防腐待整根管道頂進結束后,管道內清除干凈后再進行內防腐的修補施工。5、 頂管測量及軸線控制A、軸線測21、量方法為了使頂進軸線和設計軸線相吻合,在頂進過程中,要經常對頂進軸線進行測量。在正常情況下,每頂進一節管節測量一次,在出洞、糾偏、到達終點前,適當增加測量次數。施工時還要經常對測量控制點進行復測,以保證測量的精度。頂管出洞后,利用J2激光經緯儀置于頂進軸線上,跟蹤頂管機內光靶測尺,頂進時,施工人員隨即可以直觀地看出頂管機偏差情況及趨勢方向,測量人員不必占用頂進時間測量軸線偏差。高程偏差測量采用水準接站測量,測得頂管機中心標高,再與設計高程比較,即可算出高程偏差值。另外,指示軸線在頂進工程中,必須利用定期進行復測,以保證整個頂進軸線的一致性。B、頂進中頂管機前進趨勢的測定為了能較好地解決測量用時22、問題,一方面通過盡可能減少接站數,轉站處利用特殊發光源作為目標,在利用放大倍率較大的瑞士T2經緯儀觀測;另一方面測定頂管機前進趨勢,同樣能達到減少測量時間的目的。頂進中施工人員對頂管機的糾偏,需要及時了解頂管機走勢,如果軸線偏差較小,且走勢較好(沿設計方位),有時就可省去不必要的軸線偏差測量,提供更多的頂進時間,如軸線偏差較小但頂管機前進趨勢背離設計軸線方向,施工人員也能夠及時進行有效的糾偏,使頂管機不致偏離較大。可見掌握了頂管機的走勢好處是顯而易見,為此我們設置了頂管機前進趨勢測量及計算方法.通過觀察頂管機的行進趨勢來指導糾偏.C、實用糾偏技術在施工過程中,要根據測量報表繪制頂進軸線的單值控23、制圖,直接反映頂進軸線的偏差情況,使操作人員及時了解糾偏的方向,保證頂管機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在實際頂進中,頂進軸線和設計軸線經常發生偏差,因此要采取糾偏措施,減小頂進軸線和設計軸線間的偏差值,使之盡量趨于一致。頂進軸線發生偏差時,通過調節糾偏千斤頂的伸縮量,使偏差值逐漸減小并回至設計軸線位置。在施工過程中,應貫徹“勤測、勤糾、緩糾”的原則,不能劇烈糾偏,以免對管節和頂進施工造成不利影響。本工程測量所用的儀器有全站儀、激光經緯儀和高精度的水準儀。頂管機內設有坡度板和光靶,坡度板用于讀取頂管機的坡度和轉角,光靶用于激光經緯儀進行軸線的跟蹤測量。D、止轉措施由于采用大刀盤泥水加壓平衡頂管機施工,不24、可避免會引起頂管機旋轉,繼而帶動管節旋轉,影響施工,可以設置止轉板將相鄰管節串連起來,留有適當的間隙。同時在頂進工程中通過大刀盤的反向旋轉以在特殊管二側備置平衡塊克服管節的旋轉。6、 減阻泥漿的應用1)、在頂進施工中,減阻泥漿的應用是減小頂進阻力的重要措施.頂進時通過頂管機鉸接處及管節上預留的注漿孔,向管道外壁壓入一定量的減阻泥漿,在管道四周外圍形成一個泥漿套,減小管節外壁和土層間的摩阻力,從而減小頂進時的頂力.泥漿套形成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減阻的效果。為了做好壓漿工作,在頂管機的鉸接處均勻地布置了4只壓漿孔,頂進時及時進行跟蹤注漿。管節上設有4只壓漿孔,呈90o環向交叉布置。壓漿總管用2白鐵管25、,每隔6m裝一只三通,再用壓漿軟管接至壓漿孔處。頂進時要及時有效地跟蹤壓漿和補壓漿,確保形成完整有效的泥漿套.減阻泥漿的性能要穩定,施工期間要求泥漿不失水、不沉淀、不固結,既要有良好的流動性,又要有一定的稠度。頂進施工前要做泥漿配合比試驗,找出適合于施工的最佳泥漿配合比。減阻泥漿的拌制要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催化劑、化學添加劑等要攪拌均勻,使之均勻地化開,膨潤土加入后要充分攪拌,使其充分水化。泥漿拌好后,應放置一定的時間才能使用.壓漿是通過儲漿池處的壓漿泵將泥漿壓至管道內的總管,然后經由壓漿孔壓至管壁外。在壓漿泵、頂管機等處裝有壓力表,便于觀察、控制和調整壓力。在頂進施工中,減阻泥漿的用量主要取26、決于管道周圍的空隙的大小及周圍土層的特性,由于泥漿的流失及地下水等的作用,泥漿的實際用量要比理論用量大得多,一般可達到理論值的45倍,但在施工中還要根據土質情況、頂進狀況、地面沉降的要求等做適當的調整.減阻泥漿有關技術參數地表沉降控制要求不高的頂程視粘度失水量泥并PH值比重動切力靜切力膠體率狀態Mpa。sM1mmg/cm3papa16828。51.0911。719100略稠泥漿配合比:(每m3泥漿)膨潤土水純堿CMC130kg870kg4.5kg4kg地表沉降控制要求高的頂程(穿越大堤)視粘度失水量泥并PH值比重動切力靜切力膠體率狀態Mpa.sM1mmg/cm3papa548。528.51.127、130.653。1100厚稠泥漿配合比:(每m3泥漿)膨潤土水純堿CMC150kg850kg6kg5.4kg十四、 穿越大堤技術措施1沿線設置沉降觀測點,同時設幾道橫斷面觀察點,每天二次觀測地表沉降量,將數據及時反饋施工人員,以便根據沉降量,調整頂進參數。2頂進的前50m作為試驗段,采集盡可能詳盡的數據,掌握在當地土層中頂進的適宜的頂進參數,同時控制好軸線,為以后頂進創造一個良好的導向.3穿越大堤時,應嚴格控制正面土壓力,將土壓力控制在盡可能小的范圍內,保證出土量與頂進量相匹配.同時盡量少做糾偏動作,即使做糾偏動作,幅度也不宜過大。4頂管機穿越后,會存在一定的后期沉降,此時頂進仍在進行,必須不28、斷進行定點補壓漿,及時補充失水的泥漿,支護土體,直至頂進結束。補壓漿的位置和壓漿量均應根據沉降觀測數據來確定。5頂進結束后,在大堤部位要及時進行泥漿固化,避免地面沉降危及大堤的安全。頂進施工中,必須嚴格執行以上各項措施,將頂管施工對環境的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十五、 頂管施工突發事件預防由于本頂管工程所處土層在淤泥質粉質粘土層中,因此本工程在頂管施工時可能遇到一些意外情況,如土質突然變化、發生涌水現象、遇到障礙物等,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處理。1)土質突變硬土質突然變硬,說明刀盤可能遇到鐵板砂等,它會造成刀盤扭矩變大,這可以通過操作臺上刀盤電機的電流來判斷,此時則向土倉內加入水或泥漿,掘進機上設有29、加泥孔,其目的就是用來加泥的。2)土質突變軟土質突然間變軟,最大的問題是可能會造成機頭突然沉降。為了防止土的承載力急劇下降,應立即增加推及速度,從而可避免機頭突然沉陷。3)如果螺旋輸送機出來的土中夾帶大量的水時,可把螺旋輸送機出土口關閉或開得很小,同時加快推進速度,快速通過滯水層。如果是明水,除了關閉出土口外還必須把螺旋輸送機倒轉,不使水涌入,同時,停止刀盤轉動,提高土倉內的壓力。此種情況在封閉式平衡機頭中比較容易處理。5)、在頂管施工過程中,如果出現異常的偏差趨勢,必須在第一時間內就停下來,分析原因,找出對策再繼續頂進,切不可盲目行動。操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這樣一條規定:無論何種情況,發現頂進30、異常一律停下來,并且及時向技術負責人如實匯報情況,以便分析原因,找準對策。十六、 頂管施工安全技術措施1)剛頂進時管子要防止反彈,因剛頂進管子還沒有一定距離和摩阻力,很容易被洞外泥土壓力擠出,因此在頂進到位收泵時,要注意觀察反彈現象,如有反彈停止收泵,采取止回措施,方可收泵。2)由于頂進距離長,管道內的防火措施也相當重要.主要作好以下幾點:(1)管道內,未經許可不得動用明火;(2)管道內任何人都不準吸煙;(3)用于管道內的所有材料,都應是非燃材料或具有延遲起火的性能; 3)用電安全必須注意:電加熱器和散熱器,如果線圈和零部件外露,不允許在管道內使用;電源線和電纜,都需是鎧裝軟電纜;電力配電板和接線板需有密封柜罩住,并且輸入輸出插座需有經認可的密封套完全套住.4)管子吊裝安全措施:(1)吊管必須有人指揮,并持有效證件。 (2)吊機停放要平穩,基礎牢固的位置。 (3)吊機駕駛必須持有有效證件(特殊工種操作證)。 (4)吊管鋼絲繩要選擇標準規定的材質,吊管時采用專用夾具,以免擦傷鋼絲繩和管口。(5)在吊裝管子時,沉井下垂直點不準站人,與管體平衡點不準站人,防止懸空慣性而碰撞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