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排水工程溝槽安全專項施工方案(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682507
2023-06-26
16頁
994.85KB
1、xx市xx路(xx路xx東路)工程排水工程溝槽安全專項施工方案溝槽安全專項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jù)1、xx城鄉(xiāng)規(guī)劃設計院xx路工程排水工程施工設計圖。2、本工程項目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3、相關的技術標準和規(guī)范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質(zhì)量檢驗評定標準CJJ3-90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 50268974、根據(jù)xx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以往的排水管道施工經(jīng)驗。二、本工程溝槽概況1、本工程的排水管道起xx路K0080,止于xx路與xx東路路口K0+766處。2、K0+060K0+108。18段雨、污水管道分布于道路兩側,污水管距路中線2.0米,雨水管距路中線4。0米,污、雨水管道中心距6米。K0+172、9.66K0+766段雨、污水管道分布于道路左側,雨水管道距中雨水管道埋深一般為3m7m,污水管道埋深一般為3m6。8m。3、土質(zhì)情況:根據(jù)xx壯族自治區(qū)地質(zhì)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工程地質(zhì)勘察報告,上部土質(zhì)為主要為新近素填土、粘土,褐灰褐黃色,含水量為19.5左右,承載力較差。下部主要由泥巖、粉砂質(zhì)泥巖、泥質(zhì)粉砂巖、粉砂巖等組成,含水量為含20。7,天然密度為2。02g/cm3左右。三、施工方案擬定、采用明排水的開挖方案1、溝槽底寬確定按國標GB 5026897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規(guī)定計算:B=D12(b1b2b3)B管道溝槽底部的開挖寬度(mm);D1管道結構的外緣寬度(mm);b1管道3、一側的工作面寬度(mm),可按表3.2.1采用;b2-管道一側的支撐厚度,可取150200mm;b3現(xiàn)場澆筑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管渠一側模板的厚度(mm)。管道一側的工作面寬度(mm) 表3。2。1管道結構的外緣寬度D1管道一側的工作面寬度b1非金屬管道金屬管道D1500400300500 D110005004001000 D115006006001500 D13000800800注:1、槽底需設排水溝時,工作面寬度b1應適當增加;2、管道有現(xiàn)場施工的外防水層時,每側工作面寬度宜取800mm.根據(jù)上述規(guī)定:由于在污水溝槽底外側形成明排水溝,故污水管道外側應增加排水溝寬度,綜合考慮,其外側工作面寬4、b1即取排水溝寬度.擬設排水溝尺寸為:深1。5m、寬1。0m;并在排水溝外側每間隔30米開挖一集水坑,集水坑尺寸:長2。0m、寬2。0m、深1.0m,利用抽水泵集中排水。b2取200mm;雨水方溝底板澆筑支撐,因此b3取50mm。2、溝槽邊坡確定根據(jù)土質(zhì)開挖情況,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為預防槽壁不斷出現(xiàn)滲水、涌砂、塌方情況,溝槽邊坡按規(guī)范以1:0。75開挖,在施工時逐步調(diào)整為1:1,因此,根據(jù)實際情況邊坡應采用1:1開挖為宜,當溝槽深度超過5米時,在溝槽上口設置卸荷平臺,平臺頂面距槽底的高度5米,平臺寬度2。0米.3、溝槽開挖斷面示意圖溝槽開挖斷面示意圖附后4、施工工序排水邊溝形成 溝槽放線 集5、水坑開挖 集水坑抽排水 第一層土方開挖(3m) 集水坑加深 第二層土方開挖(污水管底) 排水明溝形成排水邊溝形成(磚砌)在距綠化帶外邊線1。0m的位置,沿施工段線形成一條寬1.5m,深1。0m的磚砌排水明溝(溝底采用卵石鋪筑200mm,磚砌筑墻身厚240mm),排水明溝要求直接接通附近的水溝(渠)內(nèi),以利在開挖溝槽時所抽的水盡快排走.溝槽放線利用全站儀進行溝槽上口測量放線。集水坑開挖利用挖土機進行溝槽開挖,裝載機配合作業(yè),自卸汽車倒運土方.首先要把表層粘土開挖完成,并形成初步的集水坑,集水坑要求2.0米深。由于挖方含水量較大,挖土機挖出之后,轉(zhuǎn)運(運距50100米)到道路右側將之堆放,使含水量6、下降。集水坑抽排水排水溝形成后,在每個集水坑內(nèi)排放抽水機進行明溝降水,保證水位下降,以利溝槽順利開挖;同時要注意施工安全。第一層土方開挖(3m)由于溝槽深度較深,一次性開挖難度較大,也不能保證安全,因此,溝槽分兩次進行開挖.第一層土方開挖利用挖土機挖出土方或砂礫石直接用自卸汽車轉(zhuǎn)運(運距100500米)到棄土場。集水坑加深第一層土方開挖完成后,在已開挖的溝槽外側加深集水坑,以利溝槽內(nèi)的降水.第二層土方開挖(至槽底)在第二層土方開挖前要求重新測量放線,把污、雨水管道的位置邊線放出來,并根據(jù)實際情況,先挖出污水管道的位置,挖出的砂礫石或土方直接用自卸汽車轉(zhuǎn)運(運距1km以內(nèi))到棄土場。排水明溝形成7、開挖至污水管道位置后,要立即形成排水明溝,排水明溝要求深1。5m、寬1。0m;同時每隔30m需設置一集水坑,集水坑要求長2.0m、寬2。0m、深1.0m。根據(jù)現(xiàn)階段的實際施工情況,地下水位較高,故局部的排水明溝要求加大加深。上述工序工作在每個工區(qū)以300米左右為一施工段,進行溝槽開挖作業(yè)。5、施工機械安排(每個施工段)挖土機:4臺、自卸汽車:10輛、抽水泵(管徑150mm):4臺 6、單一施工段溝槽開挖時間安排根據(jù)K3+950K4+050試驗段情況,現(xiàn)擬訂的每個施工段(300米左右)溝槽開挖:第一層溝槽開挖7天,第二層溝槽開挖需12天,平整及撿底1天,每段溝槽開挖時間為20天,另安管、砌筑雨水8、方溝、回填(含碾壓、自檢、抽檢)至地下水位以上(停止降水)需45天,共計65天。、采用深井降排水的開挖方案(一)降水井設計及施工方案:根據(jù)由xx壯族自治區(qū)地質(zhì)勘察院xx路工程地址勘察報告的內(nèi)容:由于道路沿線地下水位較高,基坑開挖前應疏排地表溝(渠)水體,同時進行線狀施工降水,以管井降水為宜。擬建場地地下水文地質(zhì)參數(shù)建議使用:滲透系數(shù)K=2545m/d影響半徑R=200m含水層厚度H=25m經(jīng)計算,本工程采用井深17.5米,間距60米的深井雙排降水方案進行降排水。(1)、參數(shù)取值:靜止水位 ho=0。50米含水層厚度 H=15。00米滲透系數(shù) K=40。00米/天目標降深 So=7。00米井降深9、 S=10米降水區(qū)域面積(以4眼井為一個單元進行計算)(2)、降水計算公試:降水區(qū)域半徑為r=設計單元引用影響半徑R1=2S +r基坑涌水量Q1=KL(2H-So)So/r降水井群涌水量Q=NK(2HS)S/(LnRn/rn1rW )(3)、 降水設計:A、當井距為50米時,級計算結果如下:r=8。92米R1=2S +r=351.85米基坑涌水量Q1=5502.6立方米/天降水井群涌水量Q=NK(2H-S)S/(LnRn/rn1rW )=5532。76立方米/天滿足QQ1B、當井距為60米時,級計算結果如下:r=9.77米R1=2S +r=352。7米基坑涌水量Q1=5638.57立方米/天降10、水井群涌水量Q=NK(2HS)S/(LnRn/rn1rW )=5514.19立方米/天,Q略小于Q1。C、當井距為70米時,級計算結果如下:r=10。56米R1=2S +r=353。49米基坑涌水量Q1=5759。86立方米/天降水井群涌水量Q=NK(2HS)S/(LnRn/rn-1rW )=5685.46立方米/天QQ1不能滿足降水要求.設計井深:17.5米(ho+S+5), 設計井徑rw=0。28米由此可見,設計井距為60米,深17.5米即可滿足施工要求,第一個降水井井位應在路端外5米內(nèi)。最初施工部分同時抽水的降水井數(shù)量應在4眼以上。做好排水系統(tǒng),防止抽出的水滲入基坑.(4) 降水井結構與11、技術要求: 降水井采用內(nèi)徑為300毫米的鋼筋混凝土井管,井結構為。每口井上部5根井壁管,下部2根濾水管(注:每根井管長度均為2。5米).成井時要求井孔應圓整垂直,井管焊接牢固,安裝垂直。填礫規(guī)格612毫米礫石。洗井采用合塞和空壓機聯(lián)合洗井,確保成井質(zhì)量,達到出水含礫率小于1:10000,以確保抽水設備正常運行。(5) 抽水設備選擇: 根據(jù)計算結果和設計降深,選擇QY型潛水泵,流量每小時3050立方米/小時(潛水泵電機功率47.5千瓦),揚程不小于15.00米,泵型可根據(jù)實際情況而定。(6) 沉沙池及排水溝設計: 降水的地面排泄通道及沉砂池由委托方設計施工,本工程采用明溝排水,要求溝渠排水通暢,12、不滲漏。(7)、降水井施工工藝:降水井施工工序:平整場地 放線、定井位 鉆井成孔吊裝井管 填礫 洗井 鉆機移至下一井位(8)、設備:CZ22型鉆機:2臺、電焊機:2臺、空壓機:2臺、配電盤設備:2套、鉆具:2套、電纜:100米、洗井設備:2套、及其它配套工具若干(二)、溝槽底寬確定按國標GB 50268-97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第三章第二節(jié)規(guī)定計算,根據(jù)規(guī)定:外側工作面寬b1即取表中規(guī)定寬度:b2取200mm;雨水方溝底板澆筑支撐,因此b3取50mm。(三)、溝槽邊坡確定根據(jù)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第三章第二節(jié)規(guī)定確定溝槽邊坡系數(shù),溝槽邊坡按1:0.75成型.當溝槽深度超過5米13、時,在溝槽上口設置卸荷平臺,平臺頂面距槽底的高度5米,平臺寬度1。5米.(四)、溝槽開挖斷面示意圖附后(五)、施工工序排水明溝形成 深井降水 溝槽放線 溝槽開挖(至污水管底)排水邊溝形成(磚砌)在距綠化帶外邊線1.0m的位置,沿施工段線形成一條寬1。5m,深1。0m的磚砌排水明溝(溝底采用卵石鋪筑200mm,磚砌筑墻身厚240mm),排水明溝要求直接接通附近的水溝(渠)內(nèi),以利在開挖溝槽時所抽的水盡快排走。溝槽放線利用全站儀進行溝槽上口測量放線。溝槽開挖(至污水管底)由于在深井降水過程中,溝槽內(nèi)的水位基本降至槽底一下,槽內(nèi)的砂礫石含水率相對較低,實行溝槽一次性開挖,并用自卸汽車直接轉(zhuǎn)運(運距114、km)至棄土場或需要砂礫石回填的路段。上述工序工作在每個工區(qū)以300米左右為一施工段,進行溝槽開挖作業(yè)。(六)、施工機械安排(每個施工段)挖土機:2臺、裝載機:2臺、自卸汽車:10輛、抽水泵(管徑200mm):5臺 (七)、單一施工段溝槽開挖時間安排利用深井降水后,溝槽一次性開挖,開挖所需時間為每施工段(300米左右)9天;另外安管、分層回填(含碾壓、自檢、抽檢)至地下水位以上(停止降水)需36天,共計45天。四、溝槽安全專項施工方案(一)、防護:警示牌:在溝槽開挖施工階段,必須在相應位置設立警示牌,且應設立在醒目位置,在綠化帶堆土情況下應將警示牌設立在土堆后紅線范圍外,防止發(fā)生外來人員進入施15、工現(xiàn)場攀爬土堆,引發(fā)安全事故.防護欄:在基坑四周開挖線外1米處設置防護欄桿圍護,防護欄必須將整個溝槽防護起來,欄桿張掛安全標志,如圖:堆土:溝槽開挖時坑邊堆土不能過高、過陡,且距基坑邊距不能小于1。0米。防護示意圖:(二)、槽底施工機械開挖溝槽,槽底預留200mm用人工進行撿底。人工撿底、下管、移管的時候,人員橫向間距不小于2.0米,縱向間距不小于3米,溝底作業(yè)人員要有穩(wěn)定、安全的的立足點,夜間施工時設置足夠的照明燈具。工人上下基坑必須走通道,不得攀登放坡坡道上下溝槽,下溝槽的施工人員必須配帶安全帽,并要進行相關技術交底.現(xiàn)場安全員及相關技術人員必須巡視現(xiàn)場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三)、降水降16、水階段,工地鄰近高壓線應有可靠防護,支線和低壓干線的架設符合相關規(guī)定,現(xiàn)場照明、臨時用電線路嚴禁亂接亂扯.所有現(xiàn)場用電設備都要有醒目的標志,相關電器均按臨電技術規(guī)程操作,嚴禁違規(guī)操作,深井降水的機電設備派專人管理,電工定時巡邏。用電人員要懂得相關知識。五、現(xiàn)場安全保證體系: 施工現(xiàn)場安全保證措施:1、工區(qū)成立義務搶險隊,指定專人負責通訊、聯(lián)絡、人員救護、險情控制、救護車接應、現(xiàn)場警衛(wèi)等工作。2、項目部辦公室負責事故應急急救車輛的調(diào)度,一旦發(fā)生事故,應滿足事故應急救援的需要。3、本工區(qū)落實相應的事故應急車輛,滿足事故應急救援車的需要,專人負責調(diào)度,并在應急救援預案予以明確。4、工區(qū)應準備一定數(shù)量的安全帽、安全帶、消防沙、擔架、安全繩、手電筒等防護用品及防火器材,以備救援使用。5、發(fā)生緊急以外情況時,正在現(xiàn)場的生產(chǎn)管理人員(包括技術負責人、施工主管)中的最高級別者即為現(xiàn)場的應急救援臨時總指揮,全權負責現(xiàn)場的一切應急救援事項,直到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到達現(xiàn)場交接完畢時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