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01km高速公路工程橋涵臺背回填施工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q**
編號:682548
2023-06-26
14頁
140.34KB
1、橋涵臺背回填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本標段為xx至xx高速公路B1標合同段。本標段起于,順接A6標段終點,起點里程樁號為K67+179,經B2標起點K75+880,本標段全長8.701km。B1標段設置大中橋、分離立交橋、匝道橋共計12座,涵洞通道、蓋板涵及圓管涵共計68道。二、編制依據:1、xx至xx高速公路新建工程B1標合同段兩階段施工圖設計;2、xx至xx高速公路新建工程B1標合同段施工招標文件;3、公路工程技術標準 (JTG B01-2003);4、公路項目安全性評價指南 (JTG/T B05-2004);5、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程 (JTG F10-2006);6、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 2、(JTJ041-2000) 7、xx至xx高速公路新建工程施工圖設計鋼筋砼暗橋通用圖8、xx至xx高速公路新建工程施工圖設計鋼筋砼涵洞通道通用圖9、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發的關于昌栗高速公路構造物臺背回填有關規定的通知 贛高速昌栗字【2014】 70號三、人員及機械設備配備:1、主要人員進場情況:主要人員進場情況表姓名擬承擔崗位職稱工作年限備注項目經理高級工程師20項目副經理工程師15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15副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20施工安全負責人工程師22質檢負責人工程師7路基工程師工程師15試驗工程師工程師11測量工程師工程師6測量員5測量員4試驗員10試驗員6試驗員5專職安全員3、6專職安全員33人6人2、主要機械配置情況橋涵臺背回填施工機械情況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技術狀況1裝載機ZL50C1良好2挖掘機PC2202良好3推土機ST2201良好4震動壓路機ZL2202良好5后八輪自卸車DF4良好6小型沖擊夯HCR-90N2良好四、施工前準備:1、技術準備(1)組織工程技術人員熟悉研究技術文件和圖紙中各項內容和要求,全面領會設計意圖;對現場實地勘察,做好原始資料的進一步調查分析,了解當地的自然條件,地方勞動力及材料狀況,交通運輸狀況和可提供的施工用水用電狀況;編制施工方案;對施工隊伍進行工前培訓和技術交底。(2)施工放樣:施工放樣前應對涵洞圖紙數據進行認真復核,準確4、無誤后放出橋涵臺背的中樁及邊樁,誤差值不能超過規范要求。(3)原材的控制:試驗室開工前做好進場原材料的試驗。(4)場地清理和平整:施工前用挖掘機對橋涵臺背施工區域內的場地進行挖掘,挖掘至底面,盡量不要擾動原地面,然后由人工進行修整并夯實。(5)地基承載力檢測:人工修整到墊層工作面設計標高后,應對工作面地基承載力進行探測,地基承載力必須同現場監理工程師一起檢測。檢測合格并經監理工程師同意后方可進行施工。 2、場地準備(1)橋涵主體及附屬已經施工完成,整體式基礎涵洞在涵底鋪砌施工完成后方可進行涵臺后填土;對于現澆蓋板的蓋板涵,需要現澆蓋板的強度至少達到設計強度的90%以上方可進行臺背回填施工;對于5、預制蓋板的蓋板涵,預制板梁安裝完畢后,臺背與蓋板間2cm縫應采用M30水泥砂漿均勻填充,其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90%以上。涵洞內部襯砌結構均已完成,瀝青防水層施工已經完成,各項工程驗收合格,場地已經清理完成方可進行臺背回填施工。(2)現場軟基及排水工程完成,施工現場無積水,排水設施完備。3、人員準備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施工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施工進度、質量和安全,項目總工為副組長,路基工程師為施工負責人,小組成員包括質檢工程師、測量工程師、試驗工程師、安全工程師及相關工程技術人員。4、工程材料準備原材料在使用前按相應技術規范進行相關試驗,符合要求的填料方可進行施工。5、現場準備(1)搞好施工現場6、三通一平、臨時設施及現場消防、保安設施等工作。(2)現場原材料準備充足,并碼放整齊、明確標識,原材料的質量證明資料必須齊全。(3)工程測量和工程試驗工作達到開工條件,安裝調試所有施工機具。6、確定換填材料根據xx至xx高速公路新建工程兩階段施工圖設計要求,經我部與設計代表、業主及監理單位多方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協商確定:橋涵臺背回填材料為摻加粒徑510mm小石子的普通土,擬定摻量為15%20%,具體摻量根據后續試驗段壓實效果確定。7、 壓實標準 臺背回填區、回填過渡段及開挖臺階的壓實度要求從填方基地至路床頂面均應96%。五、施工方案1、施工工藝流程測量放樣報驗基坑開挖 回填透水性材料分層碾壓不合格7、自 檢合格不合格報 驗合格進行下道工序2、臺背回填范圍確定見下圖: 蓋板涵、通道構造物臺背回填范圍為:(1)挖方路段:順路線方向,底部為基礎頂面內緣1m,按1:0.5的坡率放坡至涵墻身頂面區域。(2)填方路段:順路線方向,頂部距墻身H+2m(H為基礎頂面至蓋板頂面高度);底部距基礎邊緣2m。圓管涵填土范圍為:圓管涵填土長度每側為不小于1孔徑,高為1倍孔徑長加2倍管壁厚度。 橋臺臺背回填范圍為:順路線方向長度,頂部距肋板外緣線2H(H為臺后路堤高度高度);底部距肋板外緣線2m。3、施工方法(1)根據設計圖紙及施工規范要求,放出臺背回填范圍及標高范圍。使用白灰灑出臺背施工范圍。(2)工地試驗室對所8、用回填材料控制在最佳含水量附近進行碾壓試驗,以便得出各種回填材料和相應壓實機具條件下的壓實遍數與壓實度關系,從此作為指導施工時控制壓實度的依據。(3)結構物臺背回填應采用有級配的透水性材料分層填筑并夯壓密實,本工程中臺背回填擬采用透水性較好的摻加小石子的普通土作為回填材料,小石子的粒徑為510mm,且含量不大于20%。嚴禁使用風化巖或者石灰巖等軟巖或者水溶性巖作為填料。所有材料進場前應進行嚴格的檢驗,不合格的填料堅決不予使用。 (4)根據回填范圍進行開挖,開挖使用挖掘機配合人工進行,結構物50cm范圍內使用人工進行開挖,避免機械對結構物造成破壞。將臺背回填施工范圍內的雜物及地表有機土等非適用性9、材料清理干凈。并開挖好臨時排水溝,將地表水引至施工范圍外。(5)對原地面進行碾壓,壓實度要求為不小于96%。過渡段與臺背回填區相接應采用人工開挖臺階模式,臺階開挖尺寸為寬2.0m、高1.0m,并能給機械作業提供充分工作面,且做成2%4%的向內傾斜坡。開挖臺階時,必須檢測臺階壓實度,若臺階壓實度不合格,則應遠離臺背方向順延開挖,直至臺階壓實度合格為止。(6)對于涵臺基礎施工開挖的基坑,應使用透水性材料回填至涵臺結構物基礎頂面高程,其壓實度不得小于96%。(7)臺背填筑作業按預先設定的高度水平分層進行攤鋪,使用白灰劃方格網的方法控制松鋪厚度和攤鋪范圍。(8)橋臺錐護坡填土與臺身填土應同時進行,并對10、稱分層填筑壓實,其分層松鋪厚度為15cm,各層壓實度必須達到96%。肋式橋臺應在錐坡及臺背填筑完成后才能進行臺帽施工。(9)圓管涵、蓋板涵、通道(含拱涵)的臺背回填,為避免形成較大的單向推力,應同時在兩臺背兩側對稱填筑。臺背回填松鋪厚度不小于10cm,且不能大于15cm,并用紅色油漆在臺背墻身上標注厚度和層次記號,以便于施工時控制。(10)分層攤鋪,分層碾壓。采用機械輔以人工進行攤鋪,不平的部位人工進行找平,個別粗粒料集中處要人工加鋪細料拌和均勻。整平過程中露出的超粒徑石塊要及時挖除,大石塊挖除后留下的坑洞,要填補至略高于整平層的表面。(11)使用壓路機進行碾壓時,碾壓順序由兩側向中間碾壓,然11、后再由中間向兩側碾壓,且每次要求錯輪1/3輪寬。盡量采用多遍靜壓至碾壓密實,特殊情況或者距臺背結構物較遠的部位可采用微震碾壓,嚴禁使用強震碾壓。碾壓過程中出現的空洞、孔隙部位人工配合機械補充細料,再進行碾壓,如仍有松動的石塊,用合適粒徑的小石塊換填嵌實并填補至略高于壓平層的表面。(12)臺背結構物1m范圍內應使用小型夯實機具進行夯實,嚴禁使用壓路機壓實,避免對結構物造成影響。施工時應注意,涵臺結構物周邊范圍應首先進行小型機具的夯實,然后方可進行大面積機械壓實施工。(13)使用小型夯機夯實時,其壓實厚度應小于15cm,以確保其壓實度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使用小型機具夯實時注意要夯實均勻,密實,避免12、出現死角出現。 (14)每層施工完成后報監理工程師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4、施工注意要點(1)橋涵結構物的臺背回填,必須在地基穩定的條件下進行,凡地基中有軟土或地下水的影響的,必須首先采取措施穩定地基。(2)對于每處結構物臺背回填,都應安排專人負責,掛牌劃線施工,每處臺背回填都必須進行拍照,并與檢測資料一并存檔,臺背回填應在監理工程師旁站的情況下進行。(3)在雨季施工中,嚴防路堤積水,填筑層表面應適當加大橫坡坡度,以利于排水,并注意天氣預報,及時碾壓成型,防止填土被雨水泡軟。(4)填料的寬度每側應超出路堤設計寬度50cm,以保證修整路基或者錐坡后的路堤邊緣有足夠的壓實度13、。(5)涵洞臺背回填時兩側宜對稱同時進行,若因條件所限不能同時進行時,兩側填土高差最大不得超過1m。(6)達到設計標高時要抓緊按設計要求整理路槽,修整邊坡,防護,確保路堤填筑質量和穩定性。(7)設計在填方路段的橋涵構造物要提前施工,橋涵兩側填土應特別注意,填料的壓實采用小型夯實機具壓實,嚴禁有死角情況的出現。六、質量保證體系及質量保證措施:1、質量保證體系選派組織能力強、施工管理經驗豐富的施工技術負責人,由儲德春擔任。并安排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實踐經驗,敢于堅持原則,廉潔奉工、不徇私情,有較強的事業心、工作責任感,熱愛質量管理工作的質檢工程師(邵晨擔任)、試驗工程師(靳紅娟擔任)。持證上崗14、。質量管理小組分項質量負責人:分項質量管理部門質量辦公:質量實施:質量督察: 結構組織圖2、質量保證措施1)由測量組擬定好施測實施方案,交項目工程師審核實施,并做好施工放樣,報監理工程師批準后,向施工班組進行文字交底。2)堅持“質量第一”、“預防為主”的質量方針,制定詳細的施工技術方案,經項目總工程師審核,由施工員向施工班組書面交底;3)項目部、施工隊的質檢工程師應及時聽取監理工程師對本項目質量工作的意見,特別對監理工程師提出的改進意見、措施應及時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落實。4)項目部委派專業路基施工工程師對現場進行控制,并以試驗工程師檢測結果為施工依據。5)對混合材料做好試配設計,待試驗結果證明試15、配可行,并報監理工程師批準后,由試驗室以書面方式向施工班組進行文字交底;6)材料進入工地現場時,由試驗員進行檢測,并會同監理工程師按規范要求進行取樣試驗,等試驗合格后,由試驗室出具書面文件批準使用;7)因在雨季內施工,在臺背回填施工期內,做好回填區域排水工作。8)嚴格控制每層松鋪厚度符合施工規范要求,并派專職人員現場旁站監督,確保按照分層厚度填筑和填料質量,避免因填筑厚度過厚碾壓不實或過薄發生起皮現象。3、自檢質量控制1)工序:分項完成后,實行“三級自檢”,首先現場質檢員進行自檢,施工班組在交接班時,進行班組交接檢,在二級自檢的基礎上,由項目部組織相關技術人員進行工序、分項的自檢驗收。2)在自16、檢的基礎上,匯總自檢資料,報監理工程師驗收。3)工序、分項自檢流程圖:工序、單項工程完成班組技術人員自檢班組間技術人員交接檢質檢部組織人員驗收報監理工程師驗收進入下一道工序提出整改措施,實施返工。 不合格 不合格 不合格不合格 4)對于每個構造物的臺背回填,項目部與駐地辦建立相應的施工和驗收檔案,臺背回填每層必須有驗收資料。 4、根據相關規范標準制定的臺背回填檢驗項目表:臺背回填檢驗項目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壓實度96%每層每側不少于1個點(灌砂法)2松鋪厚度(mm)+10,-15每層每側任意檢測3處七、安全、文明、環保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制度,從制度上規范施工。2、17、建立持證上崗制:進入現場安全員、質檢員、試驗員等管理人員和特殊工種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進入現場施工人員必須頭戴安全帽。3、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安全生產管理小組,各級領導和施工人員全員貫徹執行安全制度,形成安全生產責任制度,責任明確到個人。4、加強安全培訓,確保安全生產投入,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安全檢查,舉行安全演練以增強所有施工人員的應急水平。5、認真貫徹執行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管理的各項規定,加強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教育,提高全體施工人員安全文明施工意識。加強各工序的施工管理,施工機具、設備、材料有計劃的組織進場,多余的機具、材料及時運出現場,不用的機械設備及時退場。每道工序作業完畢后必須清場,保18、持整潔不亂,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6、建立文明施工責任區,劃分區域,明確管理人,實行掛牌制,做到現場清潔整齊;衛生符合標準。現場使用的機械設備,按平面布置規劃定點存放,遵守操作安全規程,機械的標記、編號明顯,安全裝置可靠。7、處理好與當地人民群眾的關系,積極參與當地精神文明建設。8、施工現場的廢物專門收集在一起,不隨地亂丟,廢水、廢渣排入指定的地方,最后一起清運到棄土場。9、建立、健全施工過程中環境管理體系和各項環境管理規章制度。10、加強對施工人員進行環保知識教育,提高全員環保、水保意識,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11、所有施工機械做好檢修工作,尤其是廢氣的排放檢測,必須符合環保部門廢氣排放檢測標準。不合標準的機械設備不得使用。嚴格控制施工產生的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