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站站前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土方回填專項施工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682598
2023-06-26
13頁
79.83KB
1、xx市xx管理區火車站站前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二期工程)土方回填專項施工方案施工單位: xx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校 核: 編 寫: 批 準: 日 期:xx 年 八 月十六 日目 錄第一章、編制依據第二章、工程概況第三章、施工安排第四章、施工方案及主要技術措施第五章、質量標準與控制措施第六章、安全、環保措施第一章、編制依據1、xx市xx管理區火車站站前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二期工程)施工圖設計、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和施工組織設計等施工技術文件資料。2、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12)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1-2002、8等相關規范。3、施工招標文件、投標文件、中標通知書。4、國家、自治區、xx市建設局有關環境保護、職業健康和安全文明施工相關法規、規定和文件。5、xx市生態新城開發有限公司相關文件要求。6、現場實際環境。第二章、工程概況1、設計概況xx市xx管理區火車站站前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二期工程),本項目共劃分為四個地塊。地塊一南鄰永豐路,北至規劃橫八路,西北側為地震斷裂帶,地塊用地面積為11867.17平方米(約17.8畝);地塊二南鄰規劃橫八路,北至永康路,東側為祥達一路,西北側為地震斷裂帶,地塊用地面積為20983.23平方米(約31.47畝);地塊三北鄰規劃橫八路,西側為祥達一路,東至現狀水系,3、地塊用地面積為4774.26平方米(約7.16畝);地塊四北鄰規劃橫八路,地塊用地面積為19377.04平方米(約29.06畝)。工程規劃低層聯排住宅,底層門廳二層以上為住宅,建筑層數為5層,建筑高度17.7米。2、工程地質地形地貌:場地為耕地和村莊,地勢平坦;地貌為巖溶溶蝕準平原地貌。土層分布特征:第層為素填土(耕土),厚約0.3m ,分布于整個場地;第層為次生紅黏土,層面埋深0.32.1m,分布于場地大部分地段;第1層為硬塑狀紅黏土,層面埋深0.93.0m,分布于場地內局部地段;第2層為可塑狀紅黏土,層面埋深0.97.8m,分布于場地內局部地段;第3層為塑狀紅黏土,層面埋深1.55.1m,4、分布于場地內局部地段;第層為微風化狀灰巖,層面埋深1.2m(層頂高程105.62m),該層巖整個地區均有分布。第三章、施工安排一、總體安排1、本工程場地回填土方分四個地塊依次進行,每個地塊需要到達地塊現場的施工道路,其次需要地塊內小區道路路基施工成型,作為土方運輸至場地內回填的施工便道。 部分地段需要先砌筑擋土墻,然后再回填地塊土方,需要先行施工小區內道路的路基分部,以作為運輸擋土墻材料的施工便道。初步考慮先施工回填地塊一、地塊三。地塊二有民房沒拆遷;地塊四有民房沒拆遷,由莊稼沒收割。2、地塊一,沒有可到達施工現場的運輸道路。經現場勘察,擬計劃從規劃永豐路入口,沿永豐路設計路線,修筑一條施工便5、道,作為土方運輸便道使用。需要費用,但該費用不包括在措施項目費之內,需要向業主申請。該土方措施項目費在投標報價時,依據現場施工條件規劃永豐路路基作為運輸便道考慮,沒有包括在回填土方綜合單價內。可以考慮按照永豐路的路基結構設計要求,從規劃永豐路入口至地塊一路段,總長度220米,路幅寬8.9米,以實際施工為準。沿永豐路路幅設計范圍,按設計要求,鋪設該段路基。參照合同定價方法定價和計算價款,兼作施工便道使用。 地塊內小區道路需要先行修筑路基成型,作為土方回填運土和運輸擋土墻材料的施工便道。3、地塊二,東向緊臨已施工成型路基的祥達路,可作為土方運輸便道。其次地塊內小區道路需要先行修筑路基成型,作為土方6、回填運土和運輸擋土墻材料的施工便道。4、地塊三,西向緊臨已施工成型路基的祥達路,可作為土方運輸便道。其次地塊內小區道路需要先行修筑路基成型,作為土方回填運土和運輸擋土墻材料的施工便道。5、地塊四,北向緊臨近姑婆山大道,可作為土方運輸便道。其次地塊內小區道路需要先行修筑路基成型,作為土方回填運土和運輸擋土墻材料的施工便道。二、資源配置1、人員組織公司選派精干人員組建工程項目部,在人、財、物上滿足本工程施工開展的需要,根據工地需要隨時調配充足的人力和物力資源,使項目班子高效、有序的開展全面工作。通過公開招標,經過評審,訂立合同,落實專業施工隊伍。強調計劃、實施、控制、檢查驗收管理,讓工程從開工至完7、工始終處于受控狀態下運行。2、管理機構項目經理董得項目技術負責人廖悅真施工員吳毅何仁坤 取樣員廖均敏材料員余自全資料員梨艷麗預算員陳宗梅安全員譚貞蒙孟連質檢員 梁勢梁志文 各專業施工隊組3、機械設備主要機械設備一覽表序號機械設備數量1320型挖機2臺2裝載機ZL-5022臺3振動壓路機18T1臺4自卸車25T6臺5南方全站儀NTS-3601套6水準儀DS32套7鋼筋切斷機1臺8鋼筋彎曲機1臺9鋼筋調直機1臺10夯土機WJ151-788型2臺11抽水機污水型2臺1213三、工期計劃1、擬安排地塊三臨建實施地塊先行施工,計劃時間2016年9月18日開始,9月28日結束。2、地塊三,地塊一,經過方案8、評審后,銜接進行。計劃時間2016年9月28日開始,10月18日結束。3、地塊二有民房沒拆遷;地塊四有民房沒拆遷,由莊稼沒收割。初步不能作出計劃時間。第四章 主要施工技術方案及措施一、路基回填施工方案1、工藝流程:測量放樣路基清理整平壓實試驗檢測分層回填、攤鋪壓實試驗檢測第二層回填驗收。2、配備施工員、測量員、機械操作工、機械指揮工、后勤人員等。3、測量工作 根據業主提供的導線點進行復測,確保資料無誤,導線點不能滿足施工需要時增設,并滿足精度標準要求,作為測量控制點。3.1進行原地貌復測,作為計算工程量的數據。3.2放出路邊線,灑上白灰線,便于清理地表4、清表及路基處理 4.1如填方區內有水塘9、水田時,先用水泵將水抽干或挖溝排水,并進行晾曬。設計若要求挖除淤泥時,應將淤泥清除干凈;若設計要求用片塊石或石渣進行擠淤處理時應按要求處理并壓實,處理后的地基承載力達到設計要求。 4.3填方區內的樹木、雜草應砍伐干凈,樹根、草皮采用人工方法或用推土機、挖掘機清除。當基底為耕植土或松土應將基底碾壓至設計要求的壓實度。 4.4當填方區范圍內原地面有坑、洞、水井和墓穴等,應清除其中的積水,然后用符合填筑要求的填料進行回填并壓實。 5、填料的選擇 5.1不含有機物質、雜草、淤泥和樹根,填料應選用含水量適中的粘土、粉質粘土、礫類土、碎石土、砂土。回填材料的最大粒徑不大于500mm且不超過鋪填厚度的2/10、3,同時應滿足設計的規定。 5.2施工前應經試驗確定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及其他設計要求的指標。及時掌握填料的變化情況,確保施工質量。6、填筑方法6.1填方材料用自卸汽車運至填方現場,應有專人指揮,按照梅花形進行堆渣,渣堆的間距按需要確定。 6.2用裝載車或勾機進行攤鋪,攤鋪時按測量預設的標高控制樁進行攤鋪厚度控制。 6.3填料攤鋪注意將大塊料分散,不得集中。攤鋪完成并將表面整平后,用振動碾壓機先靜壓2遍,此時檢查填方表面,局部出現坑洼由人工配合裝載機用相同的填料進行補填找平,然后進行振動碾壓4至5遍。6.6填方中當采用兩種透水性不同的填料回填時,應分段或分層填筑,上層填筑透水性較小的填料,下11、層填筑透水性較大小的填料。分段填筑時,每層接縫處應上、下層錯縫距離不小于1.5m。 7、成品保護7.1回填路基完成后在工程交驗前,雨天或下雨后地表面未全部干燥的情況下禁止任何機械設備進入現場。 7.2未經業主和監理批準,禁止在場內堆放任何材料、設備。禁止在成型路基挖掘溝槽、坑洞。二、場地土方回填施工方案1、按照設計要求回填土壓實度要達到0.90以上,應將場地莊稼、垃圾、淤泥清理干凈,基底壓實后再行填筑,后續回填土分層壓實,方可達到設計壓實度的要求。但是,業主表明,因為進行了樁基設計,不需要換填,則壓實度很難達到0.90以上。2、工藝流程清理基底檢驗土質分層鋪土分層碾壓密實檢驗密實度修整、找平、12、驗收3、土方回填前先將基槽內的垃圾雜物清理干凈。再利用自卸汽車成堆卸土,配以勾機填土。4、檢驗回填土料的種類、粒徑,有無雜物,是否符合規定;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圍內;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曬或均勻摻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填料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預先灑水潤濕等措施。現場含水量測定方法:以手捏緊后,松手土不散,易變形而不擠出,拋在地上即呈碎裂為合適。5、回填時應分層鋪攤,采用機械打夯和人工氣夯夯填密實。打夯時每層鋪土厚度為300mm,人工打夯不超過150mm。每層鋪攤后,隨之耙平。6、回填全部完成后,表面應進行拉線找平,凡超過標準高程的地方,及時依線鏟平;凡低于標準高程的地方,應補土找平夯13、實。7、密實度要求(1)填方的密實度要求和質量指標通常以壓實系數久。表示。壓實系數為土的控制(實際)干土密度d與最大干土密度dmax的比值。最大干土密度dmax是當最優含水量時,通過標準的擊實方法確定的。1)壓實系數c為壓實填土的控制千密度d與最大干密度dmax的比值,wop為最優含水量。2)地坪墊層以下及基礎底面標高以上的壓實填土,壓實系數不應小于0.94。壓實填土的最大干密度dmax(t/m3)宜采用擊實試驗確定。當無試驗資料時,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 經驗系數,對于粘土取0.95,粉質粘土取0.96,粉土取0.97;w水的密度(t/m3);ds土粒相對密度;wop最優含水量(%)(以小數計14、),可按當地經驗或取wp+2(wp土的塑限)。(2)含水量控制(3)鋪土厚度和壓實遍數填土每層鋪土厚度和壓實遍數視土的性質、設計要求的壓實系數和使用的壓(夯)實機具性能而定,一般應進行現場碾(夯)壓試驗確定。壓實機械和工具每層鋪土厚度與所需的碾壓(夯實)遍數的參考數值,如無試驗依據,可參考應用。填土施工時的分層厚度及壓實遍數 壓實機具分層厚度(mm)每層壓實遍數振動壓實機30050056打夯機20025034第五章、質量標準與控制措施1、質量標準填土工程質量檢驗標準(mm) 表6-63項序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查方法樁基、基坑、基槽場地平整管溝地(路)面基礎層人工機械主控項目1標高-50315、050-50-50水準儀2分層壓實系數設計要求按規定方法一般項目1回填土料設計要求取樣檢查或直觀鑒別2分層厚度及含水量設計要求水準儀及抽樣檢查3表面平整度2020302020用靠尺或水準儀2、質量驗收(1)填土施工過程中應檢查排水措施,每層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和壓實程序。(2)對有密實度要求的填方,在夯實或壓實之后,要對每層回填土的質量進行檢驗,一般采用環刀法(或灌砂法)取樣測定土的干密度,求出土的密實度,或用小輕便觸探儀直接通過錘擊數來檢驗干密度和密實度,符合設計要求后,才能填筑上層。(3)每層按100500m2取樣1組;場地平整填方,每層按400900m2取樣1組;基坑和管溝回填每205016、m取樣1組,但每層均不少于1組,取樣部位在每層壓實后的下半部。用灌砂法取樣應為每層壓實后的全部深度。(4)填土壓實后的干密度應有90%以上符合設計要求,其余10%的最低值與設計值之差,不得大于0.08t/m3,且不應集中。(5)填方施工結束后應檢查標高、邊坡坡度、壓實程度等,檢驗標準參見表6-63。(6)回填的土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7)回填土必須按規定分層夯壓密實,夯實系數不小于0.93。3、質量控制措施(1)嚴格選用回填土料,控制含水量、夯實遍數。不同的土填筑時,應按土類有規則地分層鋪填,將透水性大的土層置于透水性較小的土層之下,不得混雜使用,以利水分排除和基土穩定,并可17、避免在填方內形成水囊和產生滑動現象。(2)嚴格控制每層鋪土厚度,嚴禁汽車直接向基坑中倒土,并禁止用澆水方法使土下沉,代替夯實。(3)機械夯壓不到的邊角部位,應用細粒土料回填,并仔細夯實。(4)回填土后應有一段自然沉實的時間,測定沉降變化,穩定后再進行下道工序施工。(5)雨天不宜進行回填施工,必須回填時,應分段盡快完成,且宜采用砂土、石屑等填料,周圍應有防雨和排水措施。第六章、安全、環保措施1、安全保證措施(1)施工前必須組織全體施工人員進行安全交底,進入現場必須佩戴好安全帽,帶好個人防護用品。(2)施工前必須檢查機械線路是否符合要求,用電保護接地良好,各傳動部件均正常后方可使用。(3)操作和傳18、遞導線人員必須穿戴絕緣膠鞋和絕緣手套。(4)打夯機作業時電纜線不應張拉過緊,應保證有34m的余量,遞線人員應依照夯實線路隨時調整,電纜線不得打結和纏繞,作業中移動電纜線時應停機進行。(5)操作時不得用力推拉或壓手柄,轉彎時不得用力過猛,嚴禁急轉彎,行駛速度控制在6m/min。(6)兩臺以上夯機在同一工作面時,左右間距不小于5m,前后間距不小于10m.(7)作業后切斷電源,卷好電源,做好清潔保養工作,如有破損,應及時修理或更換。維修或作業間斷應切斷電源。(8)回填土時,注意邊坡變化,由于回填時夯實的振動有可能造成局部坍塌,如有異常情況應及時通知管理人員,并加強自我防護意識,采取即時措施。2、環保19、措施(1)馬路應及時清掃,灑水濕潤,控制揚塵發生。(2)運土車輛必須封閉運輸,嚴防沿途拋灑。附:永豐路段施工便道方案經現場勘察,擬計劃從規劃永豐路入口,沿永豐路設計路線,修筑一條施工便道,作為土方運輸便道使用。但該費用不包括在措施項目費之內,需要向業主申請。該土方措施項目費在投標報價時,依據現場施工條件,永豐路路基作為運輸便道考慮,沒有包括在回填土方綜合單價內。擬考慮參照永豐路的路基結構設計要求,從規劃永豐路入口至地塊一路段,總長度220米,路幅寬8.9米,以實際施工為準。沿永豐路路幅設計范圍,按設計要求,鋪設該段路基。參照合同定價方法定價、計算工程價款,以作施工便道使用。 附1現場原地貌復測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