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次干道橋梁工程小橋基坑支護及降水專項施工方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682690
2023-06-26
17頁
230.54KB
1、xx(xx金港)道路工程三標HK1+070.5小橋基坑支護及降水專項施工方案編制人:審核人:施工單位:xx路橋建設發展有限公司xx年6月25日HK1+070.5小橋基坑支護及降水專項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況: 本項目為xx(xx金港)道路工程三標段-經一路,其橋梁一座中心樁號為HKl+070.5。其具體情況如下: 本橋跨徑為6m+8m+6m,位于直線上,橋梁中心線與道路斜交95度,結構形式為簡支梁式橋,上部采用普通鋼筋砼板梁,下部采用重力式橋臺,柱式墩擴大基礎。二、設計規范 1、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03); 2、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JTG D60-2004); 3、公路圬工橋2、涵設計規范(JTG D61-2005); 4、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JTG D62-2.004); 5、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JTJ 063-2007); 6、交通部公路橋涵抗震設計細則(JTG B02-01-2008);7、4m;且需要在橋梁基礎施工中需采取降水措施,根據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針對基坑支護與降水和土方開挖兩個方面編制此專項施工方案。 二、 編制依據:1. 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建質【2009】87號2. 關于加強深基坑工程專項方案論證管理等事項的通知蘇建質【2008】54號3. xx市深基坑專項設計施工方案審查指導意見4.3、 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范JGJ120-995. 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J/T F50-20116. 建筑與市政降水工程技術規范JGJ/T111-987. xx市xx經濟開發區xx金港市政道路工程經一路HK1+070.5小橋施工圖設計8. xx市xx經濟開發區xx金港市政道路工程經一路工程地質勘查報告9. xx市xx經濟開發區xx金港市政道路工程經一路施工組織設計17三、 施工工藝技術:技術參數、工藝流程、施工方法1、橋墩總體施工流程如下:測量放線深井降水基坑開挖(槽底人工輔助)鋼板樁支撐兩層鋼筋砼基礎施工立柱蓋梁基坑回填。2、施工方法施工測量:根據設計圖測設橋梁中心線和基坑開挖的平面位置,設立4、中心樁。橋梁中心線位置經復核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根據施工圖紙,按規定的基坑寬每邊加寬50cm定出開挖邊線,開挖前用白粉劃線來控制。在橋梁兩側有利位置設置控制樁,并記錄兩樁至橋墩中心的距離,以備校核。根據需要在施工范圍加密測放臨時水準點,臨時水準點應設置在相對穩定的位置。、施工排水:開挖基坑之前須將表面積水,在施工擬建道路兩側開挖寬深(600900)排水溝,路幅范圍內開挖縱橫盲溝寬深(300200),使表面積水排至排水溝并將排水溝與路幅外鄰近河道溝通或用水泵排至河道內,保持表層土干燥。橋墩基礎位于層粉質粉土夾粉土中,為保證管道施工質量,基坑開挖前先進行管井降水,降水至管道基礎底以下100cm,待5、兩層鋼筋砼基礎、立柱施工完畢,回填土至黃海-0.5m左右時,拆除降水設備。管井降水施工工藝流程:井點位置放線定位鉆機成孔清孔、洗井井管安裝孔壁填砂水泵安裝檢查水質、水量試抽水正常抽水監測。、降水方案設計基坑內降水:根據地質勘察資料,本工程基坑底位于層粉質粉土夾粉土中,為防止出現涌水、涌砂現象,在橋梁基坑開挖施工期間需采取降水措施,以有效降低地下水位,確保橋墩基坑開挖正常施工。根據理論計算及地區經驗,沿橋墩長度方向每間距7米設置1口管井(計算書附后),需在土方開挖前先打好管井預抽水,使基坑內水位下降至6.65米以下,確保橋墩基礎及立柱正常施工。管井井深12米,底標高為13.3m,成孔直徑400m6、m,內置225PVC管,管外井壁填黃砂,(上部3米填粘土封口);井內設深井潛水泵(揚程24米,抽水流量不小于80m3/d)。、工藝要求a、定位通過測量儀器定出井位,并嚴格按照設計井位成孔。鉆機就位時必須對準所定孔位,機架水平、正直,井位誤差不超過10cm。b、成孔采用正循環鉆進工藝,成孔直徑為400mm,鉆進過程中,根據不同的地層合理選用鉆壓、轉速、泵量等技術參數,采用自然造漿護壁,成孔垂直度偏差小于1%。c、清孔清孔的目的是將成孔后的稠泥漿及孔內的泥漿沖出。d、下管下管時所有深井的底部要通過測量控制在一個水平面上:為了保證井管不靠在井座上和填礫厚度,在井管上加設扶正器(門形鋼管架)。e、填礫7、填礫高度至孔口2m處,填礫時采用管外返水快投法,封閉井口從管內送入清水,當送入的水從孔中返回時,即可快速均勻的沿著井管四周撒入礫料,如此礫料中的雜質和細礫可順循環槽排走。f、洗井洗井工作必須在下管填礫后及時進行,拖延的時間越長,泥漿與砂土、礫料一起凝固后洗井越困難,洗井時必須用清水沖洗,以達到要求。g、安放潛水泵:用兩根8#鐵絲固定潛水泵電機位置,測井壁將潛水泵緩緩放入井底濾料上高05m,井口橫一鋼管,通過8#鐵絲將潛水泵固定于鋼管上。輸水管引至污水排放位置。、降水技術要求降水:潛水泵設置完畢,立即開始降水,要求晝夜專人值班,見水就抽,始終保持井內處于低水位狀態。這樣,水才能源源不斷地向井管中8、滲流,降水過程中,要定時測量觀察井水位降深,填寫降水記錄和繪制水位降深曲線。以便準確掌握降水范圍內,地下水位降低情況。若相鄰兩口井都是瞎井,則必須重新補井。回填土方全部完成,鋼板樁拆除后,拆除降水管。、基坑開挖:河道內土方統一開挖至-1.3m,沿道路走向長8米,橋寬方向長40米。橋墩基坑挖深4.35m,采用密列鋼板樁支撐,直槽開挖,槽底1520cm采用人工輔助開挖,以避免擾動槽底土壤,槽寬控制在5米。沿橋墩長度方向每邊多挖45米,保證施工期間雨水收集(包括抽水)、部分工作面。基坑開挖斷面圖如下圖所示。鋼板樁打入土中1.2米,基坑頂留0.5m左右,下層橫撐距離基礎頂面以上0.5m,上下層橫撐間距9、1.2米。根據現場情況,開挖的土方全部運至其它地主,起到降低土壓力的作用。 按照測量放出的開挖線,進行開挖,挖出的土全部運至其它地方堆放,以減小土壓力對基坑的影響。基坑開挖采用挖掘機進行,由于基坑深度較大的,可能采用兩臺以上挖掘機傳遞挖土,確保土方開挖運走。基坑挖土與支撐應密切配合,做到隨挖隨撐,防止槽壁失穩而導致基坑坍塌。挖掘機挖土時,應采取后退式挖土方法,嚴禁挖掘機進入未設支撐的開挖好的區域。挖機挖到離槽底1520cm處采用人工挖土,以防擾動基底土,如果基底遇到淤泥必須清除,用C10砼回填至管基底,寬度同墊層的寬度。基坑底開挖排水溝,從中間向橋梁兩側排水,集水井設在橋梁外側。;基坑支撐、基10、坑支撐采用密列鋼板樁支撐,橫梁縱梁均采用6m長22#槽型鋼板樁,由于基坑寬度達5米,兩層橫撐采用20cm鋼管加回領腳,下層橫撐高度上位于橋墩基礎頂面以上50cm,上下層橫撐間距1.2米,平面位于立柱兩邊各50cm,以保證給基礎及立柱施工預留足夠的工作面。 、撐板支撐的橫梁、縱梁和橫撐的布置符合下列規定: a、每根橫梁或縱梁不小于23根橫撐; b、橫撐的水平位置如下圖所示。、撐板支撐應隨挖土的加深及時安裝。 、撐板的安裝應與基坑壁緊貼,當有空隙時,及時填實。橫排撐板水平,立排撐板順直,密排隊撐板的對接嚴密。 、橫梁、縱梁和橫撐的安裝,符合下列規定: a、橫梁水平,縱梁垂直,且必須與撐板密貼,聯接11、牢固; b、橫撐水平并與橫梁或縱梁垂直,且支緊,聯接牢固。 、鋼板樁支撐采用槽鋼作橫梁時,橫梁與鋼板樁之間的孔隙應用木板墊實,并將橫梁和橫撐與鋼板樁聯接牢固。 、支撐經常檢查。當發現支撐構件有彎曲、松動、移位或劈裂等跡象時,及時處理。雨期應加強檢查。 、支撐的施工質量符合下列規定: a、支撐后,溝槽中心線每側的凈寬不小于施工設計的規定; b、橫撐不妨礙下管和穩管; c、安裝應牢固,安全可靠; d、鋼板樁的軸線位移不大于50mm;垂直度不大于1.5% 。 、人員上下基坑設安全梯,不攀登支撐。 、承托翻土板的橫撐需要加固。翻土板的鋪設平整,其與橫撐的聯接牢固。 、拆除支撐前,對基坑兩側的建筑物、構12、筑物和槽壁進行安全檢查,并制定拆除支撐的實施細則和安全措施。 、拆除撐板支撐時符合下列規定: a、支撐的拆除與回填土的填筑高度配合進行,且在拆除后應及時回填; b、拆除單層密排撐板支撐時,先回填至下層橫撐底面,再拆除下層橫撐,待回填至半槽以上,再拆除上層橫撐。當一次拆除有危險時,宜采取替換拆撐法拆除支撐。 、拆除鋼板樁支撐時符合下列規定: a、在回填達到規定要求高度后,方可拔除鋼板樁; b、鋼板樁拔除后及時回填樁孔; c、回填樁孔時采取措施填實。當采用砂灌填時,可沖水助沉;當控制地面沉降有要求時,則采取邊拔樁邊注漿的措施。五、安全施工保證措施1、保證安全生產的組織機構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項目13、總工程師為副組長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由專職安檢員具體負責本合同段工程的全部安全管理工作。項目總工程師和安全員每旬組織一次安全檢查,項目經理每月組織一次安全檢查,召開一次安全生產分析總結會。、各施工隊每天進行安全檢查,并做好詳細記錄,提出保持或改進措施,加以落實。、發現違反安全操作規程作業現象,各級安檢人員均有權制止,必要時向項目總工程師提出暫停施工進行整頓的建議。安全領導小組負責制定本合同段工程安全管理工作規劃,負責安全綜合管理,編制和呈報安全計劃、安全技術方案和具體安全措施,并認真在施工中貫徹落實。組織每旬安全檢查,發現事故隱患,及時監督整改。負責安全檢查督促,負責對突發事件提出預防措施,定14、期對施工隊進行安全教育,關鍵工序提出安全施工防范的技術交底。 2、建立、健全安全生產保證體系抓生產必須抓安全,以安全促生產。按照“綜合治理、管生產必須管安全、否決權、從嚴治理、標準化管理”五項原則,建立、健全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各級領導、職能部門、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及操作人員均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勞動保護政策、法令、法規,逐級負責,確保萬無一失。做到領導認識到位、管理到位、責任到位。對其職責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負責任。明確各級人員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所承擔的職責、任務和權限,形成一個“人人講安全、事事為安全、時時想安全、處處要安全”的良好施工氛圍。明確安全生產目標在開工前,明確安全生產15、總目標,并根據總目標制定分階段、分項安全目標及相應的安全措施,確保安全目標的實現。堅持安全檢查制度建立定期檢查并不定期抽查相結合的安全檢查制度,查隱患、查苗頭,消除不安全因素。通過安全檢查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解決安全施工上存在的問題。堅持教育培訓制度施工前,按照“技規”、“行規”等有關施工安全的規定,制定相應的施工安全措施,組織全體施工人員認真學習,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自覺地遵守各項安全生產法令和規章制度,保證施工按計劃、有秩序的進行。3、保證安全生產的技術措施技術保證措施針對本合同段工程特點、施工環境、施工方法、勞動組織、工程機械、動力設備、變配電設施以及各種安全防護設施,16、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生產技術保證措施。安全生產技術保證措施在開工前編制完畢,經過審批,在施工中嚴格執行。嚴格按照安全生產的要求編制施工組織設計,認真編制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并具有針對性的逐級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交底后由安全監察部負責監督檢查、落實。安全生產技術保證措施中的各種安全防護設施的實施列入施工任務單,責任落實到班組、個人,實行檢查驗收制度。項目總工程師、安全工程師經常深入工地檢查安全生產技術保證措施的實施情況,發現有違反的行為、問題及時糾正。各級安全部門以安全生產技術保證措施為依據,以安全法規和各項安全規章制度為準則,經常性地對工地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并監督各項措施的落實。對安全生產技術保證措17、施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建立嚴格的獎懲制度。實施嚴格的機械安全管理和安裝驗收制度。使用的施工機械、機具和電氣設備,在安裝前,按照規定的安全技術標準進行檢測,經檢測合格后方可安裝。在投入使用前,按規定進行驗收,確認機械狀況良好,能安全運行時,再投入使用。所有機械操作人員都必須經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并按期復檢。加強對設備的檢查、保養、維修,保證安全裝置完備、靈敏、可靠,確保設備的正常安全運轉。現場安全保證措施施工現場布置全面規劃,合理安排,以利于施工生產,方便職工生活,符合防洪、防火、防雷擊等安全和衛生要求,具備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的條件。施工現場內各種材料分類碼放整齊穩固,廢舊物品及時清理,以保持現場18、的整潔有序。易燃品倉庫、配電所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嚴禁用易燃材料修建。工地的臨時油庫遠離生活區,并外設圍欄。施工現場按標準設置臨時圍欄和門衛,做好防盜、防火、防破壞工作;施工現場、危險作業部位設安全生產標志、宣傳畫、標語、警示牌等,隨時提醒職工、行人和車輛注意安全。生產、生活設施的現場布置要結合防汛考慮,并在汛期到來前,購置完全滿足安全生產的設備和設施,做好各項防范措施。施工便道定期維護,尤其在雨季加強養護整修,杜絕交通事故。施工便道的修建避開危險地段。在狹窄、陡坡、急彎、穿越電力通訊地段設置交通標志,大型施工機械及特種車輛通過時設有專人負責指揮。六、應急預案1、編制目的為了加強處置突發19、事件和抗災搶險的能力,提高緊急救援反應速度和協調水平,確保本工地迅速有效地處理各類重大突發事件。針對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預先針對不同性質的事件、事件的發展狀態,構建運行機制、處理過程等,使得各種措施能夠得到順利的實施,達到預期目標,取得最大效果,將突發事件對人員、財產和環境造成的損失降至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護環境和保障職工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特制定本預案。2、組織機構工地成立保障安全生產處理突發事件的應急領導小組,由項目經理朱彥亮擔任應急小組組長,項目副經理蘇多愛擔任應急小組副組長。應急小組組長:朱彥亮應急小組副組長:蘇多愛應急勞動調配:倪鋒華應急物資、機械調配:倪紅兵應急現場負責:龔偉工地20、電工負責:陸衛康工地治安負責:何佳佳應急小組成員: 6人工程安全文明、環保科是本預案的責任部門,負責本預案的修訂,總結以及組織日常演練、檢查等日常工作。并且負責對各類危險源的識別及控制。3、緊急事故處置原則當發生突發緊急事件啟動應急預案后,第一目標是保護人員的安全,第二是盡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第三是降低財產損失。所有應急行動均應按此原則進行。4、緊急事故處理程序一旦發生緊急突發事故立即向應急小組組長項目經理朱彥亮匯報安全事故情況,由項目經理蘇多愛向公司安全部部長 倪衛平匯報情況,由公司勞動安全部根據事故情況逐級匯報。在應急小組組長項目經理朱彥亮的帶領緊急啟動應急預案,由應急組織機構具體實施:指21、揮搶險救災工作。搶救傷員,排除險情,防止事故蔓延擴大,保護好現場。成立安全事故調查組進行安全事故調查。一般事故發生后在12小時內提出事故分析報告,項目部應嚴格保護事故現場,采取有效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擴大。要移動現場物件時,繪制現場簡圖并做好書面記錄,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發生傷亡事故時,項目部得到事故消息后立即用口頭報告、電話、傳真等方式報項目監理部、地鐵集團公司搶險救災領導小組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事故發生24小時內寫出事故的書面報告,內容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單位、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事故發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22、況對事故責任者進行處理。5、緊急事件處理措施一旦發生深基坑開挖塌崩,應立即通知應急小組組長,緊急起動應急預案,首先,先清點塌崩區域的施工人員,確定是否有人被掩埋、壓住等,一旦有人被掩埋或壓住,應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挖出,挖掘時由外自內逐層開挖,盡量不用鐵鎬、鐵鍬等尖銳、鋒利的器械,用手刨或改用其它鈍質器具刨土,待確定人員位置后再改用鐵鍬、鐵扒或其它工具將人員迅速挖出。確定人員位置將人的腦袋先挖出,并用急救包確保其呼吸或適當飲水,或派專人與其講話,增加被因人員的信心及意志,同時加快施救速度,最大限度地搶救傷員。與此同時,由專人聯系醫療急救車到場急救。應急救援路線圖附后。另外在救助前,先確定塌方區域是23、否安全,若有危險,必須先排除危險,確保施救人員的安全,防止二次事故的發生。七、深井降水計算書及相關圖紙降水計算書:取橋寬+20m作為計算單位,按長50m,寬6*2米 計算單井深度:12m 土層滲透系數:K4.510-3cm/s=3.888 m/d原靜止水位標高:1.0m 降水后水位標高:-6.65m 水位降深S=7.65m基坑面積: A50*6*2=600 m2基坑等效半徑:r0=(L+B)/4=1.06(50+12)/4=16.43m降水影響半徑:R=10S=10*7.65*=150.68mR0=R+ r0=150.68+16.43=167.11m基坑用水量計算:Q=1.366K*(2H0-S0)S0/log(R0/r0)=1.366*3.88*(2*12-7.65)*7.65/log(1+167.11/16.43)=662.92/1.048=632.55m3/d單口管井極限出水能力q=120rwl=120*3.14*0.15*1.6*0.88=79.58 m3/d設計降水井數:1.1Qq1.1632.5579.58=8.79口井間距為50/(9-1)=6.25米, 取7米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11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