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廠自控儀表安裝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晴
編號:682837
2023-06-26
19頁
130.95KB
1、儀表施工方案編制人:儀表施工方案1、工程概況:本工程儀表專業采用集散控制系統,對全廠生產設備進行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廠前區設置中央控制室,負責監控全廠污水處理過程中各工藝參數和設備工作狀態,執行集中管理職能;廠區設置七套不同規模的過程控制站,分別負責預處理系統、生物處理系統、污泥處置系統、出水及雨水系統、污泥消化系統、污泥干化系統、和電站自動化系統的工藝參數的采集和設備運行的控制;現場安裝的智能型電動儀表檢測工藝參數并傳送到過程控制站的接口。2、主要工程量清單:設備名稱單位數量備 注電纜米44136電話線米13200撓性金屬管米2970電纜橋架米1771接地線米1830鋼管米920PLC柜面22、5儀表塊226光纜米9900消防探測器(模塊)套95電線管米1170信號總線米7003、自控儀表專業施工程序框圖 :控制室 裝置現場計算機與就地儀表線路的連接系統綜合調試熱態系統回路調試電纜敷設電纜、電線保護敷設匯線槽安裝導壓管敷設就地儀表安裝就地儀表單體調校冷態系統回路調試軟件調試硬件調試硬件安裝土建驗收、基礎準備系統投運及配合裝置試車4、主要施工方法與措施:4。1總體安排整體施工安排分兩條線平行作業,在工程初期現場不具備施工條件的情況下,只要主控室土建完工,室內計算機的安裝、調試工作即可開始,直至具備接收現場信號的條件,待現場信號電纜接入機柜后,就可進行整體系統的調試工作,這部分工作與其它3、專業施工互相不發生沖突,保證了系統施工的連續性和總體工程的協調,有效的解決了工程后期自控專業施工緊張的被動局面.裝置現場的施工,要受設備、工藝專業施工的影響,前面工序安排了就地儀表單體調校,支托架預制、儀表設備的予組裝配工作,只待設備工藝專業施工大體完成階段,即可進行儀表設備的安裝就位,電纜橋架及保護管、導壓管的敷設,只要這部分工作結束電纜敷設進入各控制室接入機柜,整體系統就可進入調試階段,保障了緊密配合裝置設備試車與工程總進度同步,解決了自控專業施工“前期等”、“后期緊”最終影響總工期的問題。4。2施工方法:4。2。1取源部件的安裝4.2.1.1溫度取源部件A、 溫度取源部件的安裝位置應選在4、介質溫度變化靈敏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不宜選在閥門等阻力部件的附近和介質流束呈死角處以及振動較大的地方。B、 熱電偶取源部件的安裝位置,宜遠離強磁場.4.2。1。2壓力取源部件A、 壓力取源部件的安裝位置應選在介質流束穩定的地方。B、 壓力取源部件與溫度取源部件在同一管段上時,應安裝在溫度取源部件的上游側。C、 壓力取源部件的端部不應超出工藝設備或管道的內壁。D、 測量帶有灰塵、固定顆粒或沉淀物等混濁介質的壓力時,取源部件應傾斜向上安裝。在水平的工藝管道上宜順流束成銳角安裝。4。2。1.3流量取源部件 A、 安裝節流件所規定的最小值管段,其內表面應清潔、無凹坑.B、 在節流件的下游側安裝溫度計時5、,溫度計與節流件的直管距離不應小于5倍工藝管道內徑。C、 測量蒸氣流量設置冷凝器時,兩個冷凝器的安裝標高必須一致。4.2.1。4物位取源部件A、 物位取源部件的安裝位置,應選在物位變化靈敏,且不使檢測元件受到物料沖擊的地方。B、 內浮筒液面計及浮球液面計采用導向管或其他導向裝置時,導向管或導向裝置必須垂直安裝;并應保證導向管內液流暢通。C、 安裝浮球液位報警器用的法蘭與工藝設備之間連接管的長度,應保證浮球能在全量程范圍內自由活動。4.2。1。5分析取源部件A、 分析取源部件的安裝位置,應選在壓力穩定、靈敏反映真實成分、具有代表性的被分析介質的地方.B、 被分析得氣體內含有固體或液體雜質時,取源6、部件的軸線與水平線之間的仰角應大于15度. 4.2.2現場儀表安裝:4。2。2。1溫度儀表A、在多粉塵的工藝管道上安裝測溫元件,應采取防止磨損的保護措施。B、熱電偶或熱電阻安裝在易受被測介質強烈沖擊的地方,以及當水平安裝時其插入深度大于1米或被測溫度大于700C時,應采取防彎曲措施.C、表面溫度計的感溫面應與被測表面緊密接觸,固定牢固。D、壓力式溫度計的溫包必須全部進入被測介質中,毛細管的敷設應有保護措施,其彎曲半徑不應小于50毫米,周圍溫度變化劇烈時應采取隔熱措施。4.2.2。2壓力儀表A、測量低壓的壓力表或變送器的安裝高度,宜與取壓點的高度一致。B、就地安裝的壓力表不應固定在振動較大的工藝7、設備或管道上.C、測量高壓的壓力表安裝在操作崗位附近時,宜距地面1.8米以上,或在儀表正面加保護罩.4.2。2.3電磁流量計A、流量計前后直管段應滿足要求。B、安裝方向應與儀表標注方向一致。C、電磁流量計、被測介質及管道之間應連成等電位,并應接地。D、口徑大于300毫米時,應做專門支架支撐。4.2.2.4分析儀表A、安裝地點應盡量靠近取樣點,如在室外安裝需加保溫箱。B、插入式傳感器應確保在最低液位時伸入液面下200毫米。C、應在供應商工程師的指導下,嚴格按說明書安裝。4。2.2。5污泥濃度計A、光學傳感器安裝在敞口池內時的開口渠道中或敞口池壁上時通常是用隨儀表供貨的夾子將傳感器固定在池壁的護欄8、上.傳感器在水下浸沒部分不小于25毫米.B、傳感器測量頭部分應避免安裝在水流湍急,產生大量氣泡的地方,防止氣泡進入測量室內,產生誤差。如果安裝在氣泡較多的地方應加保護罩。4。2。2.6PH控制儀A、對于探頭為插入式安裝的PH計要保證探頭插入管道底部,如果安裝在垂直管段中,則液體流向應自下而上。B、應采用兩種PH不同的標準緩沖液來檢驗和標定零點和量程.4。2。2。7工業電視監視系統A、攝象機安裝標高和位置按設計圖紙施工.B、可根據攝象機重量選擇膨脹螺栓和塑料賬管。C、攝象機在吊頂上嵌入安裝時,要使用吊桿固定攝象機,安裝時要與相關專業配合進行吊頂板開孔。解碼箱也可安裝在吊頂內,但要預留檢修口。D、9、管線敷設可使用20電線管及接線合在吊頂內進行,與攝象機連接時采用金屬軟管。E、從攝象機引出的電纜宜留有余量,但不得影響攝象機的轉動.4.2。3控制室內設備4.2。3.1設備開箱檢查設備的商檢工作安裝單位必須參加并認真做好商檢過程記錄,按廠家提供的設備清單逐一進行實物確認,做好記錄由商檢單位、建設單位、施工單位三方認可簽字一式三份分別保存.備品、備件及有關資料由建設單位保管,施工單位借用。商檢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A隨系統設備帶來的專用電纜長度,是否能滿足室內盤、箱、柜布置距離的要求。B核對專用電纜兩端的標記是否正確。C各種專用插頭是否齊全、完整無損(特別是總線電纜分支接頭、終端接頭)。D接插10、件和插頭安裝緊固專用工具是否帶齊.E盤、箱、柜內元器件是否完好無損,端子板標記是否清晰.備品、備件、軟件磁盤是否齊全.4。2。3.2設備就位按室內設計布置圖進行盤、箱、柜及操作臺的安裝就位,相對位置和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垂直及水平度、盤縫間隙等應符合“標準”中的規定。儀表盤、箱、柜安裝的質量好壞,關鍵是本身產品質量和槽鋼基礎。槽鋼基礎應按設計圖紙并結合盤、箱、柜的實際尺寸下料制作。制作前,槽鋼應調直、調平。安裝時首先應清理基礎面或基礎溝,找出預埋件并將突出不平的地點大致剔平,然后根據設計要求找出盤、箱、柜的安裝中心線,確定槽鋼基礎的安裝位置,以盤、箱、柜的中心線找正,用水平儀找平.儀表盤找正、11、找平時,可先精確地調整第一塊盤,再以第一塊盤為準,將其它盤逐次調整,也可先調中間一塊,然后左、右分開調整。儀表盤(操作臺)型鋼底座的制作尺寸,應與儀表盤(操作臺)相符,其直線度允許偏差為每米1毫米,當型鋼底座的總長度超過5米時,全長允許偏差為5毫米;儀表盤(操作臺)的型鋼底座安裝時,其上表面應保持水平,水平方向的傾斜度允許偏差為米1毫米.當型鋼底座的總長度超過5米時,全長允許偏差為5毫米;儀表盤(操作臺)的型鋼底座應在二次抹面前安裝找正,其上表面應高出地面;一表箱(板)、保溫箱、保護箱的安裝應符合:a、應垂直、平正、牢固;b、垂直允許偏差為3毫米;箱(板)的高度大于1.2米時,垂直允許偏差為412、毫米;c、水平方向的傾斜度允許偏差為3毫米.4.2。4室內電纜敷設及系統連線系統電纜敷設連線前,要繪制出活動地板下的布置圖,敷設時按圖中順序進行.線路應按最短途徑集中敷設、衡平豎直、整齊美觀,不應有中間街頭,當無法避免時,應在分線箱或接線盒內接線,接頭宜采用壓接;采用焊接時應無腐蝕性焊藥。當線路周圍環境溫度超過65C時,應采用隔熱措施;處在有可能引起火災的火源場所時,應加防火措施.補償導線宜采用壓接。同軸電纜及高頻電纜應采用專用接頭.輸入/輸出信號線、電源線、通訊線要分開布設;低電平線路與高電平線路的電纜和接插件要分開;盡量避免在敷設電纜時互相交叉,不得已時應垂直相交;通訊總線要穿金屬軟管外殼13、接地,起保護和屏蔽作用;要正確使用生產廠家配套供應和設計要求的專用多芯電纜,專用通訊電纜和連接件,備用電纜的芯線應接地.光纖電纜的終端采用專用接頭,專用工具制作,專用儀器進行測試。安裝支架時,在金屬結構上或混凝土構筑物的預埋件上,應采用焊接固定;在混凝土上宜采用膨脹螺栓固定;在不允許焊接支架的工藝管道上,應采用“U”型螺栓或卡子固定;在允許焊接支架的金屬工藝設備、管道上,應采用焊接固定.當工藝設備、管道與支架不是同一種材質或需要增加強度時,應先焊接一塊與工藝設備、管道材質相同的加強板后,再在其上面焊接支架;支架應固定牢固、衡平豎直、整齊美觀。在同一直線段上的支架間距應均勻;支架安裝在有坡度的電14、纜溝內或建筑物構架上時,其安裝坡度應與電纜溝或建筑物構架的坡度相同;安裝在有弧度的設備或構架上時,其安裝弧度應與設備或構架的弧度相同。4。2。5接地系統配線由三部分組成:A。系統接地;B.工作接地;C.保護接地。“系統接地是插件箱的專用接地;“工作接地是信號接地,電纜外殼、屏蔽層接地;“保護接地”是機柜、盤的外殼接地。這三種接地應分別互相絕緣的接入三條接地母線,然后接到室外分別設置的接地板上。信號電纜屏蔽線應單端接地。屏蔽板應與機殼接地相連,構成等電位屏蔽。儀表盤(箱、架)內的保護接地、信號回路接地、屏蔽接地和本質安全型儀表系統接地,應分別接到各自的接地母線上;各接地母線,各接地總干線、分支線15、之間,應彼此絕緣。接地系統的接地電阻值應符合設計要求。4。2。6現場管線:4。2。6。1橋架安裝前,應先根據設計圖紙檢查預埋件是否完整、牢固,制作支架用的角鋼或扁鋼必須先經平直,方可下料.角鋼或扁鋼不得用電焊、氣焊切割下料,應使用鋼鋸或無齒鋸切割。橋架組合時,應把各部件放在組合平臺上墊平調直,其組合長度一般不應超過5米。安裝時應先定位,彈粉線.先點焊作臨時固定。待一整排支架全部安裝完畢校正好后,方可全部進行焊接,以防止變形。電纜橋架的標高、方位,在敷設前必須到現場落實有無障礙物和與設備工藝管線有相抵觸的地方;在電纜溝內安裝的橋架的支架應有與電纜溝一樣的坡度且要通長接地。4。2。6.2保護管一般16、可用電動彎管機冷彎,也可用電器煨彎器。保護管應盡量與設備的進線口對準,排列整齊,幾根管子排列在一起時,高度應一致。穿入盤內的保護管不宜過長,管端只需稍高于盤內抹面后的地面即可.管路與工藝設備、管道戶建筑物表面間的距離不宜小于50毫米.油及易燃、易爆介質的管路與熱表面間的距離不宜小于150毫米,且不應平行敷設在其上面。當管路需要絕熱時,電纜保護管與槽盒的連接采用機械開孔,鎖母固定的形式,不允許用氣焊開孔和切割組對;為防止干擾,設計采用電纜槽盒時,中間必須加隔板,橋架必須分層以便放電纜時,強、弱電分開。橋架、槽盒必須可靠接地,尤其是連接處。4.2.6.3敷設電纜、電線前要熟悉圖紙,集中勞力.控制室17、設專人按設計的纜、線編號(位號)制定出每根纜、線在盤后的位置表,現場設專人制定出每個檢測點所用纜、線的規格、型號、編號(位號)和根數表.疏通敷設線路,達到敷設要求。統一由纜、線敷設負責人指揮,敷設方向應從控制室向現場方向進行。敷設指令應從現場檢測點傳達到控制室。指令內容:纜、線規格、型號、編號(位號)和根數;纜、線到位,控制室內可以斷線。控制室內按接收指令的編號(位號)確定始發位置。強、弱電纜要分開隔離,纜、線標牌要清楚、內容要齊全;逐根進行纜、線的導通檢查和絕緣試驗應符合設計要求,電纜要進行電氣試驗。電纜敷設時,先敷設集中電纜,后敷設分散電纜;先敷設電力電纜,后敷設控制電纜;先敷設長電纜,再18、敷設短電纜,纜線不許有接頭;光纜的敷設除遵守一般電纜敷設的要求外還應特別注意電纜端頭的保護要清潔、干燥,避免污染;電纜在拉入保護管、放入電纜橋架和電纜溝內固定于電纜托架前,電纜應留有一定余量.直埋電纜距地面的距離不應小于0。7米,電纜上下部應鋪以不小于100mm厚的軟土或沙層,并加蓋保護板。4.2.7調試方案:電纜敷設、系統連線工作結束后,即可進入調試階段,調試按冷態調試、熱態調試、系統綜合調試、系統投運及配合裝置試車的順序進行。主要調試檢驗主控機和分控站的基本性能和各項功能是否正常;程序控制的順序是否符合工藝要求,各分控站、就地操作控制、顯示功能是否正常,與監控主機的通訊是否正常,鍵盤手操、19、遠程控制是否正常。4。2.7.1就地儀表的調試A、儀表在安裝前必須做例行的通電測試和性能檢查。無法進行定量檢驗調試的儀表在室內最好連同傳感器做模擬試驗來檢驗儀表各項功能是否正常。B、統運行前,應進行單回路的靜態調試。4。2.7。2自控系統硬件的檢查調試在按照自動控制系統要求完成硬件安裝后,應對硬件進行調試和測試:A、對照圖紙、設備配置資料、控制要求檢查安裝是否正確,核對檢查設備數量、插件位置、部件結構有無缺損,設備的安裝應符合設計及有關資料的技術要求。B、檢查各控制點到控制單元的接線是否正確,PLC接地應符合設計要求。C、電源接線是否正確,確認電源設備的型號、規格、保護裝置及保險容量等技術指標20、,檢查電源裝置電源端與機殼之間的絕緣電阻應大于規定要求,電源設備的性能檢查:保護投入及電源電壓檢查;電源設備技術性能測試包括電源自動切換功能等,均應符合有關技術要求。D、性能檢查和試驗。進行一般性能的檢查和試驗。如“冗余功能、試驗功能,禁止/允許功能、報警輸出功能、自診斷功能、手/自動無擾切換功能以及CRT的聚焦、顏色、打印機、硬拷貝、報警器、記錄儀等功能的檢查和調試.其方法是送入越限信號、故障接點信號來測試觀察顯示狀態。用切斷電源、切斷負載、拔出插卡、人為調整和臨時跨接線的手段來測試故障的檢測診斷和冗余功能,但其重點還是放在輸入/輸出性能的檢查和調試上。4.2.7.3軟件檢查、調試系統軟件是21、由設計單位根據工藝要求提供給制造廠家,進行組態、編程并建立數據庫。安裝單位只進行一般性能的檢查和測試,按照操作手冊的說明逐項檢查有關功能。根據提供的邏輯框圖、梯形圖和語句表,使用編程器和鍵盤操作調出程序,仔細核對是否與設計相符。4.2。7。4冷態系統調試冷態系統調試的目的是檢查機柜和輔助儀表設備的性能。如:儀表盤上轉換器、聯鎖系統、信號系統等。通過冷態系統調試充分發現和及早處理設計、制造設備的缺陷和遺留問題及安裝問題,同時也為最終的系統調試作好準備。具體方法是根據回路圖,對所有輸入、輸出回路進行檢查。這時所有信號的輸入/輸出應在端子板處進行。A、入回路的檢查與調試在輸入端子處加入模擬量、開關量22、或脈沖量信號,調出控制分組畫面和回路調整畫面,檢查、核對信號量程、工程單位,該指示值應符合系統精度要求。也就是“信號處理精度是指從系統輸入端子的信號與輸入轉換處理之后的值之間的誤差。一般在0。1%0.2%即可滿足工藝生產的要求,這里不包括現場儀表的誤差。420MA或1-5V的電流信號使用標準信號發生器,熱電偶的輸入信號使用電位差計輸入標準MV信號,熱電阻的輸入信號使用精密電阻箱輸入標準電阻信號,開關量信號的輸入是在端子板處短接.B、輸出回路的檢查與調試操作鍵盤輸出信號,在端子板處測量輸出。要求控制輸出信號及時發出,使用標準MA表測量應在允許誤差范圍內。開關量的輸出,可操作鍵盤,使輸出狀態接通/23、斷開變化,在端子板處檢查輸出信號應在“OV”“額定電壓或是“額定電壓”“OV”變化.冷態調試時,輸出沒有負載,對模擬量輸出負載可在控制室輸出端子上接入與負載對應的小功率電阻.數字輸出信號的負載需要時可用信號燈模擬。模擬輸入/輸出信號,要求每回路測五點,其誤差應在允許范圍內。4.2。7.5熱態系統調試冷態系統調試工作結束后,中控室和各分控室具備了接收/發送信號的條件,這時可根據現場情況,對具備調試的回路,要調試到哪個回路,就把哪個回路接上,其余回路一律不接。這樣做仍然是使系統調試與現場儀表安裝平行作業,并實現了隔離,保證了系統調試與現場儀表安裝互不干攏,使系統調試與現場儀表安裝基本同步完成,從而24、縮短了施工工期。A、檢測系統調試從裝置現場連同變送器、檢測元件或一次儀表向中控室輸入信號,觀察CRT上的顯示,檢查其系統誤差,不應超過系統內各單元儀表允許基本誤差平方和的平方根值。B、調節系統調試調節系統的檢測部分,同檢測系統調試。輸出部分應操作鍵盤手動輸出,檢查執行機構,調節閥的行程及正/反作用和動作方向,檢查P。I.D動作狀況和輸出保持特性,對復雜調節系統采用模擬工藝條件,逐步檢查、試驗。C、報警系統及信號聯鎖系統調試調出總貌畫面和報警一覽畫面,人為故障報警,觀察報警位置,燈光閃爍和音響,音調是否正確,而后按設計整定報警值.利用設計的邏輯圖,可編程控制器的梯型圖或程序語句,對聯鎖聯動系統進25、行邏輯功能的調試。邏輯“1”、“0的條件和結果需要交替重復測試,測試完的部分要在邏輯圖上做好標記,不遺漏設計需要的邏輯功能,也不要出現多余、錯誤的邏輯功能.D、控系統的調試按程控表逐步測試,每步要進行的“條件”、“各元件狀態”、“程序時間”等進行全面的試驗和檢查。冷態、熱態系統調試必須根據設計回路接線圖進行。無論一個回路的調試分幾部分完成,每完成一部分即用色筆在回路圖上對已調試的線路和單元作上標記,標記布滿線路,則表示此回路調試復蓋完畢,簡單清晰。調試要充分利用操作站的畫面和其它人機接口的功能,如有幾個CRT時,要分工、分組配合現場回路調試。在1個CRT上及時切換畫面,同時調試1個回路所具有的26、幾項內容。調試的同時要進行參數的整定,設置工作,使系統具備投入運行狀態。另處,調試時要注意調節系統的分支,尤其是復雜調節系統的分支較多,指示、記錄、報警回路不要遺漏。4。2。7.6綜合調試綜合調試和系統試投運,最好能連續進行,在設備、工藝進行試運的同時,自控儀表能配合投入,系統投運要按程序進行,首先將各分控站投入試運行,待穩定后再與中控室的監控主機進行數據通訊。原則上是參數檢測回路先投入,調節系統手動控制,待受控參數穩定后再投入自動運行,同時整定參數,與電氣有關的聯鎖,聯動、報警、程控都要參與試投。5、質量控制點設置、檢驗和實驗計劃:5.1檢測項目計劃序號項目檢驗時機參加確認人員1儀表單體檢驗27、安裝前項目技術員、質檢員2二次調試安裝后項目技術員、質檢員5.2檢測設備計劃序號名稱規格精度件數1五位數電流、電壓表DMM26500.05%F.S+112五位數電壓表PZ38 DS26A13便攜式數字壓力校驗儀HDPI-2000A。C0-1000+100KPa 微壓0.05%14便攜式數字壓力校驗儀HDPI2000A。C060KPa 中壓0.05%15便攜式數字壓力校驗儀HDPI-2000A.C0-10KPa 高壓0。05%16標準多用途信號源17直流標準電流、電壓表YJ53。8718數顯信號發生器DFX03.0419現場校驗儀D063210便攜式萬用現場校驗儀HDPI-2000B211綜合校28、驗儀ID01112直流電位差計UJ36。37。59113頻率記數器PP11a114綜合校驗儀VD3002115智能現場校驗儀HC980216示波器SBT5117兆歐表118接地搖表119萬用表46、施工進度計劃:施工進度計劃安排:序號工 號計劃開工日期計劃竣工日期勞力備 注1進水泵房xx。3.25xx.4。2212沉砂池、分砂機房、計量槽xx。3。1xx.4。2413曝氣池xx。3.18xx.5。134二沉池xx.3.25xx。5。2515鼓風機房xx.5。12xx.6。716加藥間xx。3。18xx。4.917初沉污泥泵房xx.2.13xx.2.2818回流污泥泵房xx。2。13xx.3。929、19濃縮污泥泵房xx.3.15xx。5.4110消化池xx.4。10xx.6。2111消化污泥泵房xx.4.10xx。6.2112沼氣儀表間xx.4。1xx.4.28113沼氣鍋爐房xx.4.5xx.5.2114脫水機房xx。2。23xx。3.2115干化車間xx.2。23xx.3。2116儲氣罐209xx。3.10xx。5.1117廠外A泵站xx。3。24xx.5。6218廠外B泵站xx。3。24xx。5.6219鍋爐房xx.4。1xx.4.28120廠區儀表工程xx.3。23xx。5。5321中央控制室xx.3.23xx.5。5222預處理區分空室xx。2.25xx.4.4123水區分控室30、xx。2。25xx.4.4124泥區分控室xx。2.25xx。4。4125出水泵房分控室xx。2.25xx。4.4126閉路電視系統xx。4.25xx.6。21注:以上勞力計劃為施工周期平均使用計劃。且不含短時使用的臨時工。7安全技術措施:7。1現場施工7.1.1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和安全防護措施,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或光腳。7.1.2現場安裝配管時,高工作業應戴好安全帶,上、下交叉作業時應戴好安全帽.7.1。3高空作業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穩,工具應隨手放入工具袋(套)內,上、下傳遞物件禁止拋擲.7。1.4梯子不得墊高使用,同時上端要扎牢,下端應采取防滑措施,禁止二人同時在梯子上31、作業,如需接長使用應綁扎牢固,人字梯底腳要拉牢,在通道處使用梯子時應有人監護或放置圍欄。7。1。5在高空安裝孔板時,必須搭梯子,不準坐在管子上開孔和鋸管,禁止在已通介質及帶壓力的管道上開孔。7.1。6不可擅自在設備上開孔,如必須開孔需查清設備內部情況后方可開孔。7.1。7電動工具的電源線不得有破皮、漏電、使用時應帶絕緣手套。7。1。8搬運儀表及儀表盤時要小心,不得摔碰.7.1.9儀表安裝就位后應立即緊固基礎螺栓,防止傾倒,多臺儀表盤并列就位時,手指不得放在連接處,嚴禁在盤頂和儀表上放置工具等物件。7.1。10感溫元件的插座,法蘭,墊片和填料等材質、規格應符合有關規定和設計要求。7。1.11氣源32、管路安裝應清潔、干燥、無雜物、分支管路取源點應在干線上方.7。1.12銅(紫管,黃銅)管道的焊縫表面不得有裂紋,氣孔和未熔合等缺陷。7.1。13取壓、取溫、取樣部件及管道敷設應根據保溫層厚度,適當增加長度和管道支架的高度。7。1.14電纜敷設時不應有扭絞、壓扁和保護層斷裂等缺陷,固定牢固,排列整齊,在直線段、轉彎和分支處不應有紊亂現象 ,標志要清晰、齊全。7。1.15不同電壓(集,強、弱電壓)的電線,電纜應分別敷設不得同用一根管。7。1.16在進行現場二次調試時,操作人員必須帶有試電筆和穿絕緣鞋,決不允許一人單獨進行二次調試和帶電作業。7.1.17各種儀表在運行前不可直接投入“自動”在發生意外33、事故時應立即將“自動”轉入“手動”運行。7.1.18栽培和系統試車時不得擅自“停表”“停氣”和拆卸一次測溫,測壓元件。7。1.19線槽安裝過程中,嚴禁使用氣焊切割、開孔,應用鋼鋸切割,開孔器開孔,特殊情況非動用氣焊不可的地方,實施后,表面應補刷同顏色、同品種的油器.7。1.20支架開孔,不允許使用氣焊。7。1。21小直徑的無縫鋼管,應采用冷煨彎.7。1。22氣動薄膜調解閥,必須做氣密和行程試驗。7。1.23在舊設備及管道上動火、開孔,必須注意查清內部殘留介質,是否可燃,另外,精神情緒可采取措施,方可進行。7.1.24電纜敷設后,兩段應做電纜頭,電纜應掛電纜牌,牌面內容要齊全,字跡清晰。7.1.34、25兩人(或多人)搬抬重物(如,鋼管,閥門)等著地時,應互有關照,先后有序。7。1。26線長拉臨時電應經電工允許,電線表皮應無損傷,電線不應和金屬物綁扎在一起。7.1.27工藝管線上的儀表安裝,要選擇恰當時機,不宜過澡,防止因其他專業施工時損壞儀表。7。1。28安裝好的電器、儀表箱、柜要加鎖,并設專人進行管理.7.1.29儀表盤、箱、柜盡量安裝時在打開包裝,運輸、吊裝時綁牢,動作穩妥,減小震動,吊裝要使用尼龍袋,不得用鋼絲繩吊裝損壞表面層.7.1.30儀表控制室內設備安裝,應在土建完工后,門窗全部封閉狀態下進行,設備入室內后方可進行拆包裝箱。7.2儀表調校7。2.1儀表校驗結束,必須由隊長檢查35、,簽字后,方可認為合格。7.2.2儀表調校前應詳細閱讀說明書后,方可進行接線校驗。7.2.3儀表調校系統接線應檢查三遍以上方可送電,送氣。7。2。4校驗儀表用得分、直流電源及電壓等應有明確的標示,校驗前應送電預熱半小時。7.2。5標準儀器用后應放開電鏈、開關、鎖住表針后方可放入箱內.7.2。6在校驗各種儀表示,當輸入信號將要到達被校儀表的滿刻度時應逐漸減小輸入信號的幅度,防止超量程沖壞儀表。7.2.7儀表校驗完后,應做好詳細記錄,加好封印,并應注明校驗日期和校驗者。7.2。8儀表校驗后,應把各個調整點固定進行漆封,防止調后松動.7。2.9氣動儀表的氣源壓力要穩定,連接管不可采用乳膠管.7.2.10應對被校表進行絕緣試驗,其絕緣電阻不應小于20兆藕,其電源電壓和氣源壓力都應符合校驗表的規定,否則不可送電、送氣。7。2。11儀表送電前,應再次確認電源線接線是否正確。7。2。12成套儀表必須按產品編號,成套校驗。7。2。13校驗記錄必須完整,齊全。7.2。14校驗儀表項目要齊全,精確度要符合儀表技術指標的要求.7。2。15儀表調校應在適宜的環境下進行,調校后的儀表針對具體情況采取包、蓋保護措施。7.2。16出庫后儀表應在貨架上分類存放。7.2.17標準儀表要妥善保管,嚴禁它用,并按規定定期檢查,校驗,不合格的不可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