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道分離式立交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83002
2023-06-28
13頁
1.87MB
1、高速公路標段跨省道立交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 :審核 :批準 :分離式立交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1 工程概況 標段線路起點位于,在K32+076處跨越河后從地保護區下邊緣通過,至本標段終點。標段全長km,起止樁號為K0+150YK80+866,沿線共設有特大橋1010m/1座,大橋5456m/22座,中橋877.72m/11座,小橋551.65m /18座,主線橋梁總長7885.37m(含分離式立交902.5m/6座,互通范圍內主線中橋75m/1座,小橋52m/3座),橋長占路線總長度比例是8.65%;具體見表1。涵洞189道(含互通范圍內主線涵洞7道),通道18道;互通式立體交叉3處,服務區1處2、,停車區1處,其余部分均為路基。表1 本標段分離式立交橋的主要工程量如下橋名梁板墩柱橋臺樁基類型數量(片)類型數量(根)樁徑(cm)數量(根)K20+490.5分離式立交橋25m箱梁24圓柱墩42120815012K33+964分離式立交橋25m箱梁24薄壁墩42120815012K53+399分離式立交橋30m箱梁24圓柱墩42120161508K55+218分離立交橋25m箱梁40圓柱墩821201615016K58+978分離立交橋25m箱梁40柱式墩621208140430m箱梁16柱式墩61501217012K62+945分離式立交橋30m箱梁24柱式墩1421503625m箱梁803、柱式墩10180202 編制依據2.1高速公路工程招標文件。2.2高速公路施工圖紙。2.3公路建設標準化管理手冊及地方安全法規等。2.4交通部現行相關技術標準、規程、規范。2.5現場勘查資料。2.6高速xx標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及2012年進度計劃。3 目的及安全目標3.1目的 為使影響本合同段跨省道立交橋安全生產的各類因素處于受控狀態,保證作業人員安全和原省道的通暢、安全狀態,特制定本安全施工方案。3.2安全目標 職工傷亡事故:死亡率控制為零,重傷率控制為零,防止輕傷事故,萬元以上的直接經濟損失控制在年產值的0.4以下,安全教育培訓合格率達100%4 組織機構 成立xx標段跨省道分離式立交橋安4、全生產管理領導小組。具體領導和組織立交橋的安全生產工作,各工區分別設立安全領導小組并設立安全員,安全員持證上崗,確保立交橋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落實、管理到位。 本合同段跨省道立交橋安全生產管理小組成員名單如下:組 長:副組長:、 組 員:、5跨線施工的原則及安全措施5.1跨線施工原則施工前,首先向省道管理部門提出施工申請,由省道管理部門與各施工單位簽定施工安全協議。并對省道各相關單位進行施工現場地上、地下管線交底。5.1.2安全協議書的基本內容要符合公路部門的相關規定并報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后執行。同時主動接受省道管理單位對施工單位的施工作業進行的全過程監督。5.1.3工地防護員必須經過嚴格訓練和考試5、合格的職工擔任,一經派定后不得任意調換;防護人員在執行防護工作時,必須堅守崗位,如因事暫時離開崗位時則安排合格人員代替。5.1.4對進入工地的施工人員要進行一次針對本工程特點的安全技術培訓,明確工作職責、作業區域、防護區域、搶險道路、日常進出口及注意事項等,做到人人心中有數。5.1.5需要省道管理單位及其它有關單位配合施工的項目,必須事先與有關單位聯系,共同實地查勘,具體研究協商,安排落實相互配合工作的內容、時間、勞動力組織、實施計劃等,根據施工隊伍勞動力及主要機械設備確定工程總體施工方案,遵守施工程序和操作工藝的客觀規律,合理選擇工作面,減少對省道運行的影響,確保公路暢通。5.1.6進入施工6、現場所有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5.1.7高處作業人員在施工作業時,必須佩戴安全帶,并扣掛在預埋鋼筋上,穿防滑鞋。5.1.8高處作業人員應經過體檢,合格后方可上崗,嚴禁酒后登高作業。5.1.9在危險部位懸掛各類高處作業的安全警示標志,以提示現場施工人員及過往車輛。5.1.10地面豎立方式安裝時,支撐件要牢固可靠,標志距離地面的高度宜為800mm。棚架端頭兩側設置580mm820mm防撞桶。5.2跨線施工專項安全施工方案5. 2.1 總體施工方案(1)K33+964分離式立交橋0號臺方向地勢比較開闊,向3號臺方向地勢逐漸變陡。同時在0號臺的小樁號方向約25m處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小路與201省道平行且相7、通。在施工時可以利用改道的辦法進行引流。(詳見附圖);(2)K20+490.5分離式立交橋位于兩座低山的山谷當中,現場地形相對比較復雜,且坡度較大。K53+399分離式立交橋處地勢比較平坦開闊但無可利用便道,K55+218、K58+978、K62+945地勢比較陡峭,不利于改路,因此均選擇利用原有省道通行。緊鄰國道兩側墩位下部構造施工時,采用棚架防護的方案;(3)除ZK20+490.5分離式立交在箱梁架設時采用兩臺75t吊車安裝外,其余橋梁梁體均采用架橋機架設,架設時臨時封閉交通,限時放行;(4)橋面系施工時在兩邊設置臨時防護欄,并掛設防護網,防止人員、施工機具、材料掉落。濕結縫處采用木板棚護8、,并在箱梁底部全幅布設密目防護網,以防止墜物傷及過往車輛及行人。5. 2.2 下部構造施工安全措施.1 ZK33+964分離式立交橋(1)在上下線距改道口300米處放置一塊“前方施工車輛慢行”標志牌;距上下線改道口120米、110米處各安置兩條減速帶;距上下線改道口100米處放置一塊“10Km/h”的限速標志。(2)在距上下線改道口20m處各布設導向標志牌一塊,以引導車輛慢速進入施工便道。(3)施工便道路面采用4cm厚瀝青表處路面,路面寬8.5m,同時在進出口處每隔2m設置一根道路水泥樁,進入便道后每隔5m設置一根道路水泥樁。(4)改路之后用隔離柵將施工地段封閉,防止社會車輛及人畜進入施工區域9、。.2 ZK20+490.5、ZK33+964 、ZK53+399、ZK55+218、ZK58+978、K62+945分離式立交橋(1)緊鄰省道兩側墩位下部構造施工時采用48鋼管搭設兩排立柱作為防護棚架,防護棚長寬根據橋寬和兩橋墩之間距離而設置。立柱是順橋向間距1.0m,橫橋向間距1.5m,高度根據各橋墩柱高度具體確定,但至少高出墩柱高度的150cm,立柱基礎采用C20砼澆筑,斷面尺寸0.20.3m,砼基礎頂部預埋鋼板(1001005mm)以便于立柱焊接,兩排立柱中間采用鋼管連接,并輻以剪刀撐以防止棚架擺動;棚架較高時配以斜撐或纜風確保棚架穩定(詳見防護棚架設計圖);(2)棚架防護區域的兩側設10、604560cm的M10漿砌片石防撞墩,防撞隔離墩間距60cm ,防撞墩數量根據防護棚長設置,M10砂漿抹面,并涂刷紅白反光漆,同時設專職安全人員指揮交通。(3)毗鄰省道的基坑在開挖時做好行車道側邊坡的支撐和防護工作,并在施工過程中隨時觀察行車道側邊坡的穩定情況,發現問題立即封閉交通進行處理,以確保S201行車安全,基礎砼施工完成后按設計和規范要求及時進行回填處理。(4)在省道上運送材料時,兩端派專人指揮車輛,保證施工安全。(5)在防護棚架兩端安裝警示燈,確保夜間行車安全。(6)在距上下線作業區300米處各放置“前方施工車輛慢行”標志牌一塊。(7)在距上下線作業區120米、110米處各安置兩條11、減速帶。(8)在距上下線作業區100米處各放置一塊“10Km/h”的限速標志。(9)在距上下線作業區20米處各放置導向標志牌一塊。5. 2.3 箱梁安裝安全措施除ZK20+490.5分離式立交在箱梁架設時采用兩臺75t吊車安裝外,其余橋梁梁體均采用架橋機架設,架設時臨時封閉交通,限時放行;為了確保施工、交通安全,做到邊通車、邊施工,防止施工過程中的小型材料、器具落到橋下,橋下全部按照公路限寬、限高標準搭設防護設施,采用以下措施:(1)架梁時提前清理梁片上松動的雜物,防止雜物落到橋下;架梁過程中實行交通管制,禁止通行;(2)箱梁運輸采用龍門吊起吊裝車,動力性能好的牽引車配一個掛車運輸。運輸時,梁12、體與運輸車輛捆綁牢固,導鏈進行橫向固定;(3)梁體架設前派專人提前到施工現場兩端預定地點進行交通管制;(4)箱梁安裝就位后及時將橫隔板預埋鋼板焊接以增強梁體穩定性,然后連接箱梁頂板橫向鋼筋,每條縫連接點不小于6處,以保證箱梁的橫向穩定;(4)待箱梁整體穩定后,立即在兩邊設置臨時防護欄,并掛設防護網,同時在濕結縫處采用木板棚護,確定安全后開放交通。梁體安裝是安全施工的重點,也是配合部門較多的施工部位,施工時必須服從S201省道各部門的安排,確定作業時間和工藝等事宜。5. 2.4 橋面系施工安全措施(1)梁體澆筑完成后立即在橋面兩邊設置臨時防護欄,并掛防護網。防止人員、施工機具、材料掉落。(2)梁13、體就位后,立即用木工板將橫隔板底部和濕接縫部位進行棚護,并在箱梁底部全幅布設密目防護網,以便鋼筋焊接及澆筑砼時不掉落雜物。(3)施工人員上下的臨時扶梯,應搭設牢固。(4)跨公路路面施工時,對公路進行半封閉,施工結束后及時清理路面,恢復交通。(5)橋面防撞護欄鋼筋焊接時,焊工應在橋面內側操作。(6)橋面兩側的防撞護欄鋼筋未焊接成型前,工作人員應在護欄預埋鋼筋區域內側行走,以免被鋼筋頭絆倒,發生墜落事故。(7)清理橋面垃圾時,應將垃圾收集到橋兩端集中處理。切忌往橋下扔垃圾,防止對施工人員及過往車輛造成不必要的傷害。(8)砼養護用浸水土工布,不能直接澆水養護,以防止滴水成線,所有施工遺留水全部經導流14、槽排放至安全地帶。 (9)拆除模板支架時臨時封閉交通,并由操作平臺從一個方向后退拆除,保證線路安全,至安全地帶后用吊繩吊放至地面。6施工安全要點(1)由于施工時不能影響國道行車安全,特別是跨線橋為上跨國道,安全要求很高,施工難度相對較大,因此必須嚴格按照省道管理部門規定的要點時間作業,施工同時約請省道各部門的相關人員進行安全監護。施工計劃如有變化須提前通知國道相關部門,經批準后方能施工。(2)施工時,必須維護路面的路況,不可污染路面及損壞路產,確保安全文明施工,特別是起重吊裝工作等高處作業,要求統一指揮,服從指令,做到相互密切配合,行動統一。(3)對于要臨時封閉交通的路段按要求,必須安設安全標15、志及設施,并在施工區域前后100m范圍內限速10Km/h以內,以確保施工人員及行車的安全。(4)年齡未滿18周歲者,患有心臟病、貧血、高血壓、低血壓、癲癇病及其他不適與高空作業的病癥者,均不得從事高處作業。(5)高處作業時,嚴禁向下拋丟物件、材料;工具上下必須采用繩索吊拉或機械吊運的方法,高處傳遞物件嚴禁拋擲,應采用傳遞的方法,謹防失手傷人事故的發生。(6)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嚴禁崗前飲酒,作業中嚴禁打鬧,開玩笑,在作業的高處睡覺,打賭斗狠。作業中嚴禁因爭搶時間而違章冒險作業。工作休息應選擇安全的地方休息。(7)大雨、大霧和六級以上大風天氣,不準從事高處作業和起重作業。7安全保證措施施工前向省道16、管理部門申請,批準后方可施工作業。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把安全工作當作第一位的工作來抓,成立以質量安全經理牽頭的安全領導小組,由總工具體負責,并設立專職安全員,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組織安全知識培訓、加強安全管理。不損壞沿線構造物及設施,確保省道通車安全。7.1安全培訓的內容:安全法律、法規及安全作業規程;安全責任制和安全目標、管理辦法;安全作業的方案、安全作業常識;安全隱患及事故安全分析;事故應急措施和自救知識。7.2安全保證管理措施:了解周圍施工環境,禁止盲目施工;進場前設置安全區域、擺放交通標志,然后再進行施工區域作業;隔離設施拆除前須用竹欄格柵將施工地段封閉,防止社會17、車輛及人畜進入國道;作業前準備足夠的安全服、設施、燈具和反光標志,并作到損壞或故障時能及時補充或更換。標志標牌安放應用沙包壓穩,以防被風刮倒;施工期間嚴格按照國道路政管理的要求,沿國道公路提前300米起設置安全警示標志,施工路段每5米放置一安全錐。夜間施工還需配置警示閃燈;施工人員身著安全防護衣具,嚴禁現場出現赤膊、穿拖鞋、光腳等不安全、不文明行為;完工后將施工區域清理,施工設施完全轉移后方能解除封路警戒標志。7.3緊急情況處置: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要立即將現場情況報告安全生產管理小組組長或副組長,組長和副組長安排搶救人員以最快速度趕到事故現場,確定搶救方案后組織搶救,有效控制災害擴大,將事故18、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事故現場由組長或副組長負責指揮,施工隊負責人組織機械設備及人員調配,物資部負責物資供應,工程部負責現場技術指導,綜合部負責善后處理,安全部負責收集資料及事故調查。立即報告上級管理部門,同時報告交警、路政大隊。發生與作業有關或無關的交通事故,現場人員保護現場,控制現場事態,加設明顯標志,防止新的事故發生,通知國道公路管理部門;有重大傷亡時要報告上級管理部門及領導。7.4安全領導小組人員名單及聯系方式安全領導小組人員名單及聯系方式見表2。表2 安全領導小組人員名單及聯系方式序號職務姓名聯系電話備注1組長2副組長3副組長4副組長5副組長6安全員7安全員8安全員9安全員10安全員119、1安全員7.5交通標志制作要求交通標志制作要求見表3。表3 交通標志制作要求圖形制作要求安裝要求設置范圍及部位尺寸為800X600黃底黑字豎立跨越(鄰近)道路施工處尺寸為300X400懸掛或粘貼易造成人員傷害的場所及設備等處 尺寸為300X400懸掛或粘貼拋物易傷人的地點,如高處作業現場、深溝(坑)等尺寸為300X400詳見附錄A1懸掛或粘貼詳見說明對人員具有直接危險的場所,如危險路口、吊裝作業區、輸送帶下方、預制梁架設區等處尺寸為400X300白底紅字懸掛或粘貼跨越鐵路、公路等施焊場所執行道路交通標志GB5768-1999(以限速5公里為例)執行道路交通標志GB5768-1999場內道路設置5公里速牌尺寸為300X400懸掛或粘貼有可能發生觸電危險的電器設備和線路,如配電箱(柜)、開關箱、變壓器、用電設備處尺寸為300X400懸掛或粘貼詳見說明有吊裝設備作業的場所尺寸為300X400懸掛或粘貼易發生落物危險的地點,如高處作業、立體交叉作業等的下方尺寸為300X400懸掛或粘貼易發生塌方危險的地段,如邊坡及土方作業的深坑、深槽等場所尺寸為300X400懸掛或粘貼易發生墜落事故的作業地點尺寸為600X800懸掛、粘貼或豎立施工現場的出入口等醒目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