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蓄池抗浮樁鉆孔灌注樁工程施工方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83195
2023-06-28
17頁
75.46KB
1、一、編制依據2二、工程概況22.1、概況22.2、主要施工內容32.3、工程地質3三、施工部署53.1工期安排53.2機械安排5四、施工工藝64.1、主要工藝流程64。2、各工序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6五、鉆孔灌注樁常見質量通病的處理方法85.1鋼筋籠下落85。2鋼筋籠上浮85.3坍孔壁95.4鉆孔偏移傾斜95.5導管漏水95.6斷樁95。7縮頸105。8導管拔空10六、質量保證措施106。1質量保證體系106。2質量保證措施11七、安全保證措施127。1安全管理體系127。2建立、健全持證上崗制度147.3建立、健全安全檢查制度147.4建立、健全交接班制度15八、環境保護措施15一、編制依據12、。xx設計研究院xx溝調蓄池施工圖;2.現場踏勘資料3。 遵循的施工規范、質量檢驗標準:建筑施工組織設計規范(GB/T50502-2009);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程(JGJ792002);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巖土工程勘察報告(xx溝部分);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有關政策、法規和條例、規定;二、工程概況2。1、概況xx溝調蓄池施工場地位于xx路與xx本路交叉口西北側的綠化花園內,南鄰xx路,東鄰xx西路。xx調蓄池場地為綠化園地,系原場地回填約2。5m左右以后平整而成,現場地內分布較多樹木與花草,靠東一側存在一個一層公共廁所和一個配電房.靠北與3、原地形成約2。5m的陡坎(已由磚砼擋墻支擋),靠西存在一個休息用小亭子。總體地形較為平坦。鉆孔調和處于1893.741896.45之間,高差2。71m。地貌上施工場地屬xx西岸I級階地沖洪積地帶。xx調蓄池基坑嘗試約12.3513.75m,基坑 形狀為矩形,基坑平面尺寸為52.532。8m,基坑面積1722m2,基坑坑底主要位于土層礫砂與圓礫互層、1粘土層。2.2、主要施工內容本工程共設計抗浮樁55根均為鉆孔灌注樁,設計每根長度20米,總設計長度 1100米.平面布置圖及樁身剖面圖見附圖.2。3、工程地質2.3。1、地形、地貌xx調蓄池場地位于xx路與xx交叉口西北角,現狀為綠化帶。場地地貌上4、為xx盆地北部邊緣沖湖積平原。2。3。2地層巖性構成第四系人工填土層(Qml)雜填土:灰黃色、灰黑色、灰色。松散稍密,濕。為綠化園地面及混凝土地面下回填土,由碎石、粘性土、碎磚、灰渣及有機質等組成,局部含素填土薄層,鉆孔揭露砼地面厚約1030cm不等。層頂標高1896。451893.742m,層厚5.502。00m。承載力特征值80KPa。第四系沖洪積層(Qal+pl)粉質粘土:褐黃色,灰黃色。可塑狀為主,局部夾硬塑.飽和.中壓縮性,偶夾高壓縮性。含少量礫石顆粒及粉土團塊,切面見少量鐵錳質結核.稍具光澤,干強度高,韌性高。層頂埋藏深度5。502。00m,層頂標高1893.461890。45m,5、層厚3。900.50m.承載力特征值150kPa。礫砂:褐灰色、灰黃色.松散稍密.濕。礫石成分灰巖、砂巖、石英砂巖等,粒徑215mm。大于20mm卵石含量1。513.2%,平均8。3%。大于2mm卵石含量3。8%,大于2mm礫石含量27。952。2,平均39.3.礫石亞圓圓形狀,分選性較差。粘性土及粉細砂充填為主。局部夾鈣質結核硬塊及圓礫薄層.層頂埋藏深度29.73。200m,層頂標高1891.661887。85m,層厚19.803.70m。承載力特征值200kPa.-1粉質粘土:褐灰色、灰色。可塑。飽和。中壓縮性.含少量腐爛植物碎片,夾少量粉土粉砂團塊,局部夾粘土層。稍有光澤,干強度中等,韌6、性中等.層頂埋藏28。8010。30m,層頂標高1885.381878.84m,層厚4。20.90m。承載力特征值150KPa。2有機質粘土:褐黑色、灰黑色。可軟塑。飽和。中高壓縮性.含少量腐爛植物碎片,偶夾朽木塊.有機質含量3.516.5,平均8。5.局部夾粘土及泥炭質土薄層。稍有光澤,干強度低,韌性中等。層頂埋藏15。45。20m,層頂標高1888.651879.65m,層厚2.800.70m.承載力特征值80KPa。-3粉土:灰色、淺灰色。中密密實。濕,局部稍濕.中壓縮性。含少量腐爛植物碎片,夾少量粘性土團塊,局部夾鈣質結核硬塊。搖振反應中等,干強度低,韌性低。層頂埋藏深度27.30167、.90m,層項標高1879。261875.94m,層厚2。000.80m。承載力特征值160KPa。第四系沖洪積層(Qal+l)粉質粘土:褐黃色、灰黃色。硬塑為主,局部可塑。飽和。中壓縮性。含少量風化巖碎塊碎片,不均勻夾粉土粉砂團塊,切面較粗糙,夾許鐵質浸斑。稍有光澤,干強度高,韌性中等。層頂埋藏36。5026.80m,層頂標高1869.451858.28m,層厚2.1012。10m.承載力特征值170KPa。1粉砂:灰黃色、淺白色,稍密中實.濕。中壓縮性。含少量風化巖碎塊碎片,夾少量粘性土團塊。搖振反應中等,干強度低,韌性低。層頂埋藏42.8029.20m,層頂標高1867.051853.38、6m,層厚4。94.0m。承載力特征值180kPa.三、施工部署3.1工期安排本項工程計劃xx年2月17日開始施工,xx年3月3日完成全部施工,共計15天.3。2機械安排3。2。1專用成孔機具:鉆機、吸漿泵、壓漿泵、空氣吸泥機器、抽渣筒等。3.2.2混凝土澆灌機具:拌和機金屬導管、混凝土吊斗、儲料斗、提升裝置、澆灌架、混凝土攪拌機及計量與運輸設備。3.2.3制漿機具:泥漿攪拌機、泥漿泵、空壓機、水泵、旋流器、慣性振動篩、清渣設備、泥漿密度稱、漏斗粘度計、含沙量測定器。3.2。4其他機具:鋼筋對焊機、氣壓焊機、彎鉤機、切斷機、電焊機、各種扳手、吊車測繩及測錘。四、施工工藝4.1、主要工藝流程鉆孔9、定位埋設護筒鉆機就位校正水平垂直成孔清孔放鋼筋籠導管二次清孔澆筑混凝土留取試塊。4。2、各工序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4.2。1樁孔定位施工前,根據樁的軸線,引出每個樁位的十字中心線,中心線用小釘釘牢在樁孔附近的木樁上,樁位偏差控制在10mm以內,且標樁埋設牢固有醒目標記。4。2.2護筒埋設護筒一般應用工具式鋼護筒,采用回轉鉆時,內徑比鉆頭直徑大100mm,上部開高設12個溢漿孔,護筒的位置埋設準確和穩定,護筒與坑壁之間用粘土填實,護筒排漿口與泥漿溝相通,護筒中心線與樁位線偏差不大于50mm,護筒在粘性土中埋深1.0米,護筒上口高出地面100200mm,為壁免泥漿面上下浮動,沖刷孔壁引起坍孔,保持孔10、內漿面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4.2。3鉆機就位鉆機就位保持平衡,在鉆進作業時,不發生傾斜移位,事先在兩個方向用經緯儀測定鉆桿垂直度,使鉆桿垂直度偏差控制在0.2%以內,鉆頭對孔準確,鉆頭中心與護筒偏差不大于15mm.4.2。4制備合格泥漿泥漿材料用塑性指數Ip17的粘土,自來水如井水、河水時,其PH值為79,加適量的膨潤土,分散劑和增粘劑攪拌而成,泥漿循環系統設置循環池、儲漿池和沉淀池,其布置按三倍的出土量計算現場安排一輛車,隨時外運泥漿,泥漿在存放過程中不斷地用泵攪拌循環池泥漿,使之保持流動狀態,由專職檢查人員每天按規定時間對泥漿進行檢查,每天檢查不少于兩次,現場檢查兩個指標:比重和含沙11、率,泥漿的技術指標符合:比重:1.11.3;含沙率不大于4;膠體率95%以上;粘度:1822s;Ph值6。5。4。2。5成孔與清孔可根據具體工程情況選用泥漿正循環和反循環方法作業,不同類型的土層采用不同的鉆頭,一般粘性土、淤泥和淤泥質土及砂土,選用魚尾鉆或籠式鉆頭,穿過不厚的砂夾卵石或在風化巖石層鉆進時,選用鑲焊硬質合金刀頭的籠式鉆頭,錐角可小些,必要時采用組合牙輪鉆頭或沖式鉆頭,在鉆孔過程中,每前進5米左右,測量一次孔壁的垂直度。直到設計孔底標高,經常對孔深、孔徑、樁孔垂直度進行檢查,確保能夠滿足設計要求,即進行清孔,清孔時要保持孔內泥漿面不降低,防止縮孔、塌孔,在鋼筋籠入孔與安放導管后,混12、凝土灌注前,對孔底用優質泥漿二次清孔,使沉淀物漂流溢出,灌注前孔底沉渣厚度不大于100mm。4。2。6鋼筋籠吊放鋼筋籠預選按設計圖紙制作成型,為保證鋼筋籠在運輸、吊裝過程中不發生變形,用螺旋或焊接環形箍筋,每隔2米加設一道加強箍筋,并逐點與主筋焊牢,鋼筋的保護層用預制混凝土小圓盤套在加強箍盤上,既可防止下放鋼筋碰撞孔壁,又起控制鋼筋籠保護層作用,鋼筋籠吊起并垂直扶正后,沿導向鋼管緩緩下放,不得碰撞孔壁,如下放困難應查明原因,不得強行下放,成孔后盡快安放鋼筋籠,以減少孔底回淤,頂面和底面標高符合設計要求,誤差不大于50mm。4.2。7澆注水下混凝土混凝土澆注前,復測孔底沉渣厚度,混凝土導管搭配及13、組裝需根據孔深事先進行計算,確定合理的搭配利于混澆灌和導管的拆卸,導管上口與混凝土儲料斗下口直接相連,且高于泥漿面3米,儲料斗內混凝土儲存量必須滿足剪塞要求,首次灌注時混凝土導管底端以一次埋入混凝土0.81.2米為準,混凝土應連續澆注,嚴禁中途停工,在灌注過程中經常用測錘探測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并適時提升逐級拆卸導管,根據實際情況嚴格控制導管的最小埋深,以保證樁身混凝土的連續均勻,混凝土灌注的上升速度不小于2m/h。灌注時間控制在埋入導管中的混凝土不喪失流動性的時間內,必要時加入適量的緩凝劑.五、鉆孔灌注樁常見質量通病的處理方法5。1鋼筋籠下落嚴格細致地下好鋼筋籠,并將其牢固地綁扎或焊接在孔口14、,下導管時,使導管順樁孔中心位置而下,斜樁灌注時,導管的每個接頭處加裝外表面光滑的罩子,避免掛住鋼筋籠,在澆灌過程中,一經發現鋼筋籠下落立即停止澆灌混凝土,將籠吊至設計標高重新固定,如籠沉入混凝土中拔不出來,選先探明籠頂標高、沉入深度,在斷樁部位增加一節鋼筋籠,然后繼續澆筑混凝土。5。2鋼筋籠上浮將鋼筋籠牢固地綁扎或焊接在孔口,使鋼筋籠內徑與導管外壁之間空隙大于粗骨料最大粒徑的兩倍,在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隨時觀測凝土面位置,接近鋼筋底時,控制混凝土的澆筑量和澆筑速度,確認導管與鋼筋籠之間有無掛帶現象。5.3坍孔壁提升、下落沖錘或掏渣筒、鋼筋骨架時,保持垂直上下,用沖孔機時,開機階段保持低錘密擊15、,造成堅固耐用孔壁后,再恢復正常沖擊,清孔完立即澆灌混凝土,輕度坍孔,加大泥漿密度和提高水位,嚴重坍孔,用粘土、泥膏投入,待孔壁穩定后采用低速重新鉆進。5.4鉆孔偏移傾斜將樁架重新安裝牢固,并對導架進行水平和垂直校正,檢修鉆孔設備,如有孤石,宜用鉆機鉆透,用沖孔機時,用低錘密擊,把石打碎,基巖傾斜時,投入塊石使表面略平,用錘密打,偏斜過大時,填入石子粘土,重新鉆進,控制鉆速,慢慢提升下降往復掃孔糾正.5.5導管漏水檢查后重新設置,提起導管重新上緊法蘭螺絲,提出導管,清除灌入的混凝土,重新開始灌注,若孔內已灌入少量混凝土,應清除干凈后方可灌注,若孔內灌注混凝土較多時,應暫停灌注,下一個比原孔徑小16、一級的鉆頭鉆進至一定深度起鉆,用高壓水將混凝土面沖洗干凈,并將沉渣吸出,將導管下至中間小孔內恢復灌注。5。6斷樁加強深員的技術培訓,反復細心探測混凝土面,認真繪制混凝土灌注曲線,正確指導導管的提升。灌注中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導管提升勻速平穩,慢慢起升。灌注前對各個作業環境和崗位認真檢查,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保證灌注作業連續緊湊。5.7縮頸摸清承壓水的準確位置,在灌注前下入專門護筒進行止水封隔,成樁后經驗樁發現縮頸,如位置較淺可采用開挖進行補救,如位置較深,且縮頸嚴重,則應考慮補樁.5。8導管拔空當發現導管拔空后,應迅速將導管插入到混凝土中,利用小型水泵將導管中水抽出,再繼續澆灌混凝土.迅速提出導17、管,重新設隔水球灌注混凝土,在隔水球沖出導管后,應將導管繼續下降,直到導管不能插入時再少許提升導管,繼續澆注混凝土。六、質量保證措施6。1質量保證體系建立健全質量管理組織機構,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總工程師為副組長的質量管理班子,全面負責本項目質量管理工作,從組織上確保質量目標的實現。質量管理體系詳見下圖。項目經理部設安全質量部,配備專職質量檢驗工程師,工程隊設專職質量檢驗員,工班設兼職質量檢驗員。組建精干高效的試驗和測量隊伍。對施工全過程進行質量檢查,在施工過程中自下而上按照“跟蹤檢測”、“復檢”、“抽檢”實施檢測工作6。2質量保證措施(1)根據地質條件、樁的設計要求、技術水平、工期要求及現18、場施工條件合理選擇樁基施工機械。并在施工過程中加強機械設備的管理,確保機械性能、狀態滿足施工要求。(2)正式工程樁施工前,按設計要求做試樁,確定合理的施工工藝參數.(3)加強原材料質量控制,從源頭保證工程質量。(4)加強過程控制,嚴格落實旁站檢查制度,確保過程質量。(5)加強質量檢測,確保樁基質量符合設計要求.七、安全保證措施7.1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為了把安全生產工作落到實處,建立健全以項目經理為首的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從項目經理到現場作業人員層層落實安全責任制,各盡其職,各負其責,詳見下圖。7。2建立、健全持證上崗制度安全員、質量員、試驗員等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所有特19、殊工種操作工人均佩帶胸牌、持證上崗。胸牌貼有本人照片并標明單位、姓名、編號、崗位職務。7.3建立、健全安全檢查制度建立、健全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抽查相結合的安全檢查制度,查安全隱患、查事故苗頭,消除不安全因素。通過安全檢查,增強廣大干部職工的安全意識,促進企業勞動保護和安全生產方針、政策、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解決安全生產上存在的問題.7.3。1、安全檢查組織成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安全生產管理領導小組,建立、健全安全檢查制度,有目的、有計劃、有整改、有處理、有總結地進行檢查.項目總工程師帶領安全質量部每旬組織一次安全檢查.項目經理每月組織一次安全檢查,召開一次安全生產總結分析會.施工隊每天進行安全檢查20、并做好詳細記錄,提出保持或改進措施,并落實執行。發現違章操作時,各級安檢人員有權制止,必要時向上級主管領導提出暫停施工、進行整改的建議。施工中,現場常設一名熟悉工作類型、工作任務、安全條例的專職安檢工程師,負責查看日常安全規則與條例的實施情況。7。3。2、安全檢查類型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檢查相結合。定期檢查:施工隊每天進行安全檢查并做好詳細記錄,提出保持或改進措施,落實執行.項目總工程師帶領安全質量部每旬組織一次安全檢查。項目經理每月組織一次安全檢查,召開一次安全生產總結分析會。不定期檢查:根據施工生產的實際情況,分階段、分項安排不定期檢查,包括施工準備工作安全檢查、季節性安全檢查、節假日前后安全21、檢查、專業性安全檢查和安全員日常檢查等.7.3。4、安全檢查內容堅持自查為主、互查為輔、邊查邊改的原則,主要查思想、查制度、查紀律、查領導、查隱患、查事故處理。結合施工中的實際情況,重點檢查防觸電、防高空墜落、防機械車輛事故、防火、防雷擊等措施的落實.7。3。5、安全檢查方法和手段采取領導和群眾相結合、自查和互查相結合、定期和不定期檢查相結合、專業性和綜合性檢查相結合、對照安全檢查表檢查等方法和手段進行安全檢查。7.4建立、健全交接班制度施工中,各工班間實行規范的交接班制度,交班負責人必須將本班工作情況及有關安全問題向接班負責人詳細交待,并做好交接班記錄.項目經理和項目總工程師定期認真檢查交接22、班情況及交接班記錄.八、環境保護措施由于本段施工環境的特殊性,此處施工環境保護工作具有高度的環境敏感性和影響.由此我們深刻意識到廣大人民對施工環境保護的高度關注。根據以往成功的施工經驗,我們將對施工噪音、大氣、水等生態環境做好嚴格的保護。1、廢水排放嚴格執行各項排放標準,廢水排入自然水體時懸浮物(SS)嚴格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的二級標準(150mg/L).2、對有害物質和施工廢水進行處理,嚴禁直接排放。3、優先安排電動機械施工,對柴油發電機安裝防漏油設施,對機殼進行覆蓋圍護,避免漏油污染.4、對易產生粉塵、揚塵的作業過程,制定操作規程和灑水降塵制度,保持濕度、控制揚塵.23、5、嚴禁在施工現場焚燒任何廢棄物和會產生有毒有害氣體、煙塵、臭氣的物質等.6、對進出施工營地的道路,定期灑水,減少灰塵對周圍環境的污染.7、嚴格執行工業企業噪聲衛生標準,控制和降低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造成的噪音污染。8、施工組織采用兩班制或三班制作業,使工人每工作日實際接觸噪音的時間符合國家衛生部和勞動總局頒發的允許工人日接觸噪音時間標準的規定.9、設備選型優先考慮低噪聲產品,機械設備合理布置,正確安裝、固定,減少阻力及沖擊振動。10、采用低噪音的施工工藝和方法。11、出入輔助施工區域的機械、車輛做到不鳴笛,不急剎車;加強設備維修,定時保養潤滑,以避免或減少噪音.12、制定廢渣等固體廢棄物的處理、處置方案,及時清運,建立登記制度,防止中途傾倒事件發生并做到運輸途中不撒落。13、剩余料具、包裝及時回收、清退。對可再利用的廢棄物盡量回收利用.各類垃圾及時清掃、清運,不隨意傾倒,每班清掃、每日清運.14、施工現場無廢棄砂漿和混凝土,運輸道路和操作面落地料及時清掃,砂漿、混凝土倒運時采取防落措施,對于固定廢棄物每天進行清理,并運輸至集中地點,然后定期清運至指定地點。15、教育施工人員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隨地亂丟垃圾、雜物,保持工作和生活環境的整潔。16、嚴禁垃圾亂倒、亂卸。施工營地設垃圾站,各類生活垃圾按規定集中收集,及時清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