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m公路改建工程路基填方專項施工方案(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83214
2023-06-28
19頁
69.47KB
1、省道xx線xx縣xx(xx界)至xx大橋公路改建二期工程 xx路基填方專項施工方案xx路基填方專項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本合同段起點樁號為K337+26,終點樁號為K31+65.56,全線長4。35公里。全線共有路基填土810783、填石方54m3,其中xx段路基填方段落有:K339+077-K39127段最高填方高度7.98m;339+50K339+293段最高填方高度1。7m;K39435-K39+510段最高填方高度17。8;K339+715K339743段最高填方高度5.4m。二、xx路基處理方案按設計圖紙要求,這四段路基設計標高60m以下采用填石,設計標高260m以上采用填土路堤。沿河2、段填土路基右側采用貼坡處理,填料采用挖掘機及裝載機裝車,大噸位自卸汽車運輸;填筑從內往外填,將淤泥擠出,收口處采用圍堰處理,兩端臺階進行開挖;采用分層水平填筑、分層壓實、推土機配合平地機平整的施工方案;壓實要求使用直落式強夯壓實以減少沉降,填石采用沉降差的觀察方法,填土壓實度采用灌砂法檢測;建立填方路堤沉降穩定觀測站進行水平、垂直沉降穩定觀測。三、設備、勞力及現場管理人員的準備情況工程所用的設備、勞力及現場管理人員已經就位,詳見下表。現場管理人員及勞動力按排表序號人員名稱姓名職責與分工項目經理王貽松負責整個施工現場管理與關系協調2技術負責人蔡景成負責全面技術工作3路基工程師黃阿伍測量放線、指導3、現場施工專職安全員陳明堂查隱患、制定措施確保施工安全材料員林孫恒負責所有材料的進場及材料消耗控制工班長人負責每天各班組的工作安排7 技師0人各種機械作業機械設備配置表序號名稱規格型號數量機械狀況1挖掘機C0、P2202臺良好2壓路機20T臺良好3裝載機L52臺良好4自卸式運輸車10T3輛良好四、施工方法施工前仔細對填方區進行現場勘查,掌握填方區地質、水文情況,通過查找相關歷史資料及走訪當地村民,xx水位在每年的11月份開始降低,到第二年的5月份降到最低,之后水位迅速回升。為此,采取兩種方案進行xx路段的填方路基進行處理。(一)、第一種施工方案:當水位退至基底標高以下時,充分利用這段時間集中組織4、人力、物力進行填筑,確保水位上升時完成填石工作。(1)、施工方法、施工前先填筑試驗段。施工前選擇一長度不小于00m的填方地段作為試驗段,以取得壓實設備的類型、最佳組合方式、碾壓遍數及碾壓速度、工序、每層材料的松鋪厚度、材料的含水量等有關數據以指導施工。、xx填方地段施工前準備工作。首先要抓緊有利時間進行填筑,基底按設計和施工規范的要求,采取特殊地基處理方法進行基底處理;對于一般原地面,先將原地面樹木雜草及腐植土清除,并疏干積水、涼曬、平整,原地面橫縱坡陡于1:的地段挖成寬度不小于1m的臺階,然后用壓路機碾壓到規范要求的壓實度。、填石路堤A、填石路堤的石料強度不應小于15MPa(用于護坡的不應小5、于2MP),填石路堤的石料最大粒徑不宜超過層厚的2/3.填石路堤的壓實度檢驗采用沉降差法檢測:采用20t以上振動壓路機按試驗段得出的碾壓參數碾壓至最后兩遍后,各測點壓實沉降差平均值不大于5mm,標準差不大于3 mm,且看不到明顯輪跡。B、分層松鋪厚度不宜大于0.m。將兩側原地面挖成臺階,并用壓路機壓實。填筑由最低一層臺階填起,并分層壓實,然后逐臺向上填筑,分層壓實。C、填石路堤傾填前,路堤邊坡坡腳應用粒徑大于30m的硬質石料碼砌.當設計無規定時,填石路堤高度小于或等于6m時,其碼砌厚度不應小于1m。當高度大于6時,碼砌厚度不應小于2D、逐層填筑時,應安排好石料運輸路線,專人指揮,按水平分層,先6、低后高、先兩側后中央卸料,并用大型推土機攤平。個別不平處應配合人工用小石塊、石屑找平。E、當石塊級配較差、粒徑較大、填層較厚、石塊間的空隙較大時,可于每層表面的空隙里掃入石渣、石屑、中粗砂,再以壓力將砂沖入下部,反復數次,使空隙填滿,對超粒徑石塊必須人工解小至符合規范要求或清理出場.F、人工攤鋪粒徑25cm以上石料時,先鋪填大塊石料,大面向下,小面向上,擺平放穩,再用小石塊找平,石屑塞縫,最后壓實。人工鋪填粒徑2m以下石料時,可直接分層攤鋪,分層碾壓.D、當填石達到標高260時,采用強夯壓實,強夯實施方案如下:一、施工準備,先準備好起重機、夯錘、鏟車、實驗設備、測量儀器;二、按設計用石灰標出第7、一遍夯擊點位,間距按5。m5m,并測量場地高程;三、起重機就位,使夯錘對準夯點位置;四、測量夯前錘頂高程;五、將夯錘起吊到預定高度,待夯錘脫鉤自由落下后放下吊鉤,測量錘頂高程;發現因坑底傾斜而造成夯錘歪斜時,應及時將夯坑填平;夯擊時采取跳夯順序夯擊,分段進行。嚴格按試夯設計的施工順序施工,認真做好施工記錄,合理安排施工節拍,夯擊施工連續進行。施工堅決杜絕間歇時間未到就強行施工的現象;六、重復步驟五,按設計規定夯擊次數及控制標準,完成一個夯點的夯擊;七、重復步驟三六,完成第一遍全部夯點的夯擊;八、用鏟車將夯坑填平,并測量場地高程;九、在規定的間歇時間間隔后,按上述步驟逐次完成全部夯擊遍數,最后采8、用低能量“滿夯”,將場地表層土夯實,并測量夯后場地高程。滿夯時搭接面積不少于1/4強夯施工工藝流程如下:場地平整標高測量第一遍夯點放樣第一遍夯點施工夯坑補填料整平標高測量第二遍夯點放樣第二遍夯點施工夯坑補填料整平標高測量滿 夯整平場地整平碾壓標高測量質量驗收、填土路堤。運料前,挖方區的填料經試驗合格后使用。采用挖掘機或裝載機裝車,自卸汽車運輸到填方區.汽車卸料時,安排專人指揮,按每層3m的松鋪厚度計算卸料密度,由遠及近進行卸料,一層料卸完后,即停止卸料,進入攤鋪和整平階段。a、填方的平整。當填方區一層填料上料完成后,按層厚30cm的松鋪厚度、采用自重30t以上大型履帶式推土機初步攤平,并在初平9、后的填料上來回碾壓,完成初步壓實,以利于平地機平整.每層初步平整完成后,再用平地機進行精平,并形成一定的路拱以利排水。對機械無法到達邊角處采用人工找平。、填方的壓實。采用大噸位振動式壓路機碾壓。碾壓時直線段由兩邊向中間,小半徑曲線段內側向外側,縱向進退式進行,橫向接頭重疊0。40.m,縱向碾壓輪跡重疊0。40.m,壓路機的行駛速度控制在4kh之內,初壓時采用靜壓,然后改為振動壓實,其壓實遍數均由試驗確定。機械無法到達邊角處或壓實機械不能達到要求的地方,采用強夯處理。c、壓實度檢測。灌砂法進行檢測。路堤填筑前,每種填料按試驗規范要求取樣進行土工試驗,確定土樣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各填層所測得10、的壓實度必須符合路基填筑壓實度規范要求,否則要繼續進行碾壓,或對填料進行含水量分析,看是否在最佳含水量2%的范圍之內,若偏大或偏少,則分別采取翻松涼曬和灑水濕潤等措施進行處理后重新進行碾壓,直至符合要求為止。、沉降穩定觀測。施工前,在離路基沉降區范圍以外的穩定區域埋置2至3個觀測基點,用全站儀及水準儀精確定出基點的標高及基線的方位;沉降觀測點布設在路肩上,每隔0米設一個,沉降板采用50*50*1c鋼板,測桿使用一定剛度的金屬管,保護套管采用PV管,桿長隨填土高度的升高而逐段接高。位移觀測點設在路基坡腳以外m和4m處每隔5m分別對稱埋置3個測點,測點用1515150cm的鋼筋混凝土樁制成.在路基11、填筑前根據基點的標高及基線的方位用全站儀觀測定出測點的初始位置,并作好記錄;在路基填筑過程中,每天對測點進行一次觀測(測點位移變化不大時,可3天一次或7天一次),并記錄觀測數據。當測點的水平和豎向位移超出規范要求的值時,地基沉降處于不穩定狀態,這時必須立即停止填筑,并采取相關措施進行處理,待路基穩定后方可繼續填筑。(二)、第二種施工方案:如果今年水位無法退至基底設計標高,我們采用拋石擠淤的辦法進行填筑。()、施工方法、施工前準備工作。首先要集中組織人力、物力備足材料,填筑時從內側往外側進行填筑,逐步將淤泥擠出,收口處采用圍堰處理,將原地面樹木雜草及腐植土清除,兩端地面挖成寬度不小于1m的臺階,12、然后用壓路機碾壓到規范要求的壓實度。、填石路堤、填石路堤的石料強度不應小于15MPa(用于護坡的不應小于Ma),填石路堤的石料最大粒徑不宜超過層厚的/3。填石路堤的壓實度檢驗采用沉降差法檢測:采用20t以上振動壓路機按試驗段得出的碾壓參數碾壓至最后兩遍后,各測點壓實沉降差平均值不大于5mm,標準差不大于3 m,且看不到明顯輪跡。、分層松鋪厚度不宜大于0。m。C、填石路堤傾填前,路堤邊坡坡腳應用粒徑大于30cm的硬質石料碼砌.當設計無規定時,填石路堤高度小于或等于6時,其碼砌厚度不應小于。當高度大于6時,碼砌厚度不應小于。、逐層填筑時,應安排好石料運輸路線,專人指揮,按水平分層,先低后高、先兩側13、后中央卸料,并用大型推土機攤平.個別不平處應配合人工用小石塊、石屑找平、當石塊級配較差、粒徑較大、填層較厚、石塊間的空隙較大時,可于每層表面的空隙里掃入石渣、石屑、中粗砂,再以壓力將砂沖入下部,反復數次,使空隙填滿,對超粒徑石塊必須人工解小至符合規范要求或清理出場.F、人工攤鋪粒徑25c以上石料時,先鋪填大塊石料,大面向下,小面向上,擺平放穩,再用小石塊找平,石屑塞縫,最后壓實。人工鋪填粒徑5cm以下石料時,可直接分層攤鋪,分層碾壓。D、當填石達到標高26m時,采用強夯壓實,強夯實施方案如下:一、施工準備,先準備好起重機、夯錘、鏟車、實驗設備、測量儀器;二、按設計用石灰標出第一遍夯擊點位,間距14、按.5.m,并測量場地高程;三、起重機就位,使夯錘對準夯點位置;四、測量夯前錘頂高程;五、將夯錘起吊到預定高度,待夯錘脫鉤自由落下后放下吊鉤,測量錘頂高程;發現因坑底傾斜而造成夯錘歪斜時,應及時將夯坑填平;夯擊時采取跳夯順序夯擊,分段進行。嚴格按試夯設計的施工順序施工,認真做好施工記錄,合理安排施工節拍,夯擊施工連續進行。施工堅決杜絕間歇時間未到就強行施工的現象;六、重復步驟五,按設計規定夯擊次數及控制標準,完成一個夯點的夯擊;七、重復步驟三六,完成第一遍全部夯點的夯擊;八、用鏟車將夯坑填平,并測量場地高程;九、在規定的間歇時間間隔后,按上述步驟逐次完成全部夯擊遍數,最后采用低能量“滿夯”,將15、場地表層土夯實,并測量夯后場地高程。滿夯時搭接面積不少于/4。強夯施工工藝流程如下:場地平整標高測量第一遍夯點放樣第一遍夯點施工夯坑補填料整平標高測量第二遍夯點放樣第二遍夯點施工夯坑補填料整平標高測量滿 夯整平場地整平碾壓標高測量質量驗收、填土路堤。當填石已達到設計標高20時,采用填土路堤進行填筑.運料前,挖方區的填料經試驗合格后使用。采用挖掘機或裝載機裝車,自卸汽車運輸到填方區。汽車卸料時,安排專人指揮,按每層cm的松鋪厚度計算卸料密度,由遠及近進行卸料,一層料卸完后,即停止卸料,進入攤鋪和整平階段。a、填方的平整。當填方區一層填料上料完成后,按層厚30m的松鋪厚度、采用自重30t以上大型履16、帶式推土機初步攤平,并在初平后的填料上來回碾壓,完成初步壓實,以利于平地機平整。每層初步平整完成后,再用平地機進行精平,并形成一定的路拱以利排水。對機械無法到達邊角處采用人工找平。b、填方的壓實.采用大噸位振動式壓路機碾壓。碾壓時直線段由兩邊向中間,小半徑曲線段內側向外側,縱向進退式進行,橫向接頭重疊040。5m,縱向碾壓輪跡重疊00。5m,壓路機的行駛速度控制在4k/之內,初壓時采用靜壓,然后改為振動壓實,其壓實遍數均由試驗確定。機械無法到達邊角處或壓實機械不能達到要求的地方,采用強夯處理.、壓實度檢測。灌砂法進行檢測.路堤填筑前,每種填料按試驗規范要求取樣進行土工試驗,確定土樣的最大干密度17、和最佳含水量;各填層所測得的壓實度必須符合路基填筑壓實度規范要求,否則要繼續進行碾壓,或對填料進行含水量分析,看是否在最佳含水量2%的范圍之內,若偏大或偏少,則分別采取翻松涼曬和灑水濕潤等措施進行處理后重新進行碾壓,直至符合要求為止.、沉降穩定觀測.施工前,在離路基沉降區范圍以外的穩定區域埋置至個觀測基點,用全站儀及水準儀精確定出基點的標高及基線的方位;沉降觀測點布設在路肩上,每隔50米設一個,沉降板采用50*501鋼板,測桿使用一定剛度的金屬管,保護套管采用VC管,桿長隨填土高度的升高而逐段接高。位移觀測點設在路基坡腳以外m和m處每隔m分別對稱埋置3個測點,測點用1515150的鋼筋混凝土樁18、制成。在路基填筑前根據基點的標高及基線的方位用全站儀觀測定出測點的初始位置,并作好記錄;在路基填筑過程中,每天對測點進行一次觀測(測點位移變化不大時,可3天一次或7天一次),并記錄觀測數據。當測點的水平和豎向位移超出規范要求的值時,地基沉降處于不穩定狀態,這時必須立即停止填筑,并采取相關措施進行處理,待路基穩定后方可繼續填筑.五、工程質量保證措施確保工程質量是工程施工最基本前提,也是施工企業的生命,沒有質量就沒有效益,就沒有信譽。因此施工企業確保工程質量不僅是對業主負責,更是對企業自身的負責?!鞍倌甏笥?質量第一”,我們將始終如一地堅持這一思想原則,規范施工,認真依照招標文件所明確的各項施工技19、術規范、規則和各項質量驗收評定標準去組織實施。、建立以項目經理負責制的質量保證體系,在項目經理部設工程質檢科,施工隊中設質檢組,班組設質檢員,形成三級質量管理網絡,嚴把質量關。2、施工時要求工地實驗室配合對路基所填筑的填料進行檢驗,對壓實度進行控制等。、把質量責任制橫到邊、豎到底,項目經理與各主要管理人員和每位技術人員、現場施工人員、關鍵崗位的操作工簽訂質量管理目標責任書,做到責任明確,獎罰分明,真正把工程質量終身制落實到每個職工.、加強對各級施工管理人員的管理,抓好全面質量管理工作.、虛心聽取和接受監理工程師指導和監督,堅決執行監理工程師的各項指令,提供滿足監理工程師在現場檢測需要的人員、儀20、器設備等,搞好與監理工程師的配合工作,同心協力,創造優質工程。、質量措施:A、嚴格控制填層厚度和填筑寬度。每層初平完成后,對填層厚度進行檢查,確保每層填筑的厚度控制在3c之內,發現超厚現象及時采取相關措施減薄.初鋪時,攤鋪的寬度比設計寬度加大50cm,以保證路基邊部壓實。、路堤填筑時,做到工地現場隨時有領工員值班,對路堤填筑進行實行全過程指揮,使填層厚度、平整度、壓實度等處于良好的受控狀態,保證填筑過程符合規范要求。C、嚴格控制填層土質,選擇經試驗合格的填料進行填筑,含有有害雜質及未經處理的劣質土不得使用。當填料為不同土質時,采取不同土質分別填筑的方式,每種填料連續填筑層累計厚度不小于5cm。21、將強度較小、透水性差的土填在下層,強度較大、土質較好的優良土填于上層。D、嚴格進行壓實度的試驗檢測。每填完一層由試驗室負責進行檢測,并經常性地對壓實薄弱環節進行抽檢,發現壓實度不合格的情況,及時采取適當的措施進行處理,必要時采用強夯處理,確保路基的填筑壓實符合規范要求、結合永久排水做好施工期間的臨時排水工作.每層填筑時,在填層面做成2%4的橫向排水坡,并在路基兩側邊坡處每隔100m交錯設置臨時排水溝,以保持路基面不積水,且使雨水順臨時排水溝排入邊坡坡腳,不致沖刷邊;路堤坡腳及時作好臨時或永久性排水溝,保證路基邊坡排水通暢。F、嚴格控制路堤滲水部分的填筑材料,選取水穩性高及滲水性好的填料進行填筑22、,防止滲透動水壓破壞路堤邊坡的穩定六、安全施工專項措施1、必須按設計規范施工。、全部作業過程嚴格執行操作規程。3、施工準備(1)、機械設備配備:挖掘機、裝載機、壓路機、自卸翻斗車、供電設施、照明設備等()、安全防護用品:安全帽、警示牌、口哨、指揮旗、標志牌、警示燈、安全帶等。4、開工前檢查:挖掘機、裝載機、壓路機、自卸翻斗車、供電設施、照明設備等是否處于良好狀態,各項制動是否有效,電纜線有無破損等情況。5、施工安全注意事項(1)、在靠近公路、街道、交通繁忙地段或附近施工,需安排專人進行警戒()、車輛通過較多、運輸較繁忙的便道,彎道半徑小于15m,特殊地段小于0須掛安全隔離標志帶及警示牌。(3)23、施工現場便道急彎處、陡坡地段要求懸掛標志標識牌。()、嚴禁穿硬底、帶釘子、易滑、高根、拖鞋或赤腳進入施工現場。(5)、施工現場材料、設備擺放整齊有序(6)、施工翻斗車不能行車載人及超載超速。其它施工機械不得超速行駛及違章作業。前后兩車(機械)間距不應小于0m.()、嚴禁在松動危石下、未熄火的大型機械旁作業和休息.(8)、人工挖掘作業人員橫向間距不應小于2,縱向間距不應小于3m。(9)、嚴格控制好每層的松鋪厚度(10)、設專職人員指揮來往車輛。七、危險因素及應對措施1 、重大危險源的識別路基工程的施工因地形和地質水文條件的復雜,從業人員的素質較低,因此它是高風險和易發生安全事故的施工作業.從人24、機、料、法、環境六個因素綜合分析,識別確認有4個可能造成人員傷害、財產損失的危險源為:(1) 人的因素(2) 機械傷害(3) 觸電傷害(4) 粉塵傷害2、對重大危險源的評價(1)、人的因素:對安全管理工作不重視,責任心不足導致安全事故發生。()、機械傷害:機械運轉工作時,因機械意外故障或違規操作可能造成人身傷害或機械損害。(3)、觸電傷害:工程外側邊緣距外電壓線路未達到安全距離,用電設備未做接零或接地保護,保護設備性能失效,移動或照明使用高壓,違規使用和操作電氣設備,對人身造成傷害或損害。(4)、粉塵傷害:外業施工中沙塵較多,容易引起塵肺職業病.3、預防措施對重大危險要采取“兩個控制”,即前25、期控制,施工過程控制:(1)、前期控制:工程開工前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或專項方案時,針對工程的各種危險源,制定出防控措施。()、施工過程控制: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各項 操作規程和專項安全施工方案施工和監督檢查,認真落實整改。加強安全生產的綜合管理:(1)、認真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杜絕一切人為事故的發生()、加強對員工隊伍人員的安全教育,提高作業人員素質和安全生產自我保護意識。()、增強各級管理人員安全責任意識,加強安全專業知識培訓。()、嚴格加強各種危險源預防管理工作,結合工程特點,針對確認的危險源實施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4、切實加強安全交底制度的落實:(1)、交26、底必須在施工作業前進行,任何項目在沒有交底前不準施工作業。(2)、交底工作一般在施工現場項目部實施。(3)、交底必須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簽字模式,書面交底一式二份,一份交底給被交底人,一份附入安全生產臺帳備查。(4)、被交底者在執行過程中,必須接受項目部的管理、檢查、監督、指導,交底人也必須深入現場,檢查交底后的執行落實情況,發現有不安全因素,應馬上采取有效措施,杜絕事故隱患5、4個危險源的具體預防措施:(1)、預防人的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制定本措施.一是加強教育,提高認識;二是學習安全知識,提高管理能力;三是善于總結經驗,不斷充實自己;四是嚴明紀律,安全與收入掛鉤;五是先培訓,后上崗;六是27、領導重視,分清責權,落實制度。(2)、預防機械傷害事故的防護措施為保證作業人員的安全,防止機械對人體的傷害事故,制定本措施.對所有各種機械設備進場后,必須由設備部負責人會同安全員和使用機械的人員共同對該機械設備進行進場驗收工作,經驗收現安全防護裝置不齊全的或有其它故障的應退回設備保障賁門進行維修和安裝。使用前要對設備使用人員進行必要的安全技術交底和教育工作,使用人員必須嚴格執行交底內容及最近操作規程操作。使用中眼經常對設備進行維修保養,停止使用后切斷電源并鎖好電閘箱。各種機械設備必須有專人專機,凡屬特種設備,其操作負責人要按規定每周對施工現場的所有機械設備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隱患及時解決處理,28、確保機械設備的完好,防止機械傷害事()、預防觸電事故的防護措施根據國家JTJ88規定,為了加強施工現場用電管理,保障施工現場用電安全,防止觸電事故發生。施工現場專用的中性點直接接地的供電線路必須實行TN-SR接零保護系統,同時必須做到三級控制兩級保護。電箱為標準電閘箱,并采取防雨、防潮措施.電氣設備應根據地區或系統要求,做保護接零,或做保護接地,不得一部分設備做保護接零,另一部分設備做保護接地必須由持有合格證件的專職電工,負責現場臨時用電管理及安拆。對新調入工地的電氣設備,在安裝使用前,必須進行檢測測試。經檢測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專職電工對現場電氣設備每月進行巡查,項目部每月對施工用電系統、漏29、電保護器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檢查配電箱設在干燥通風的場所,周圍不得堆放任何妨礙操作、維修的物品,并與被控制的固定設備距離不得超過3m。安裝和使用按“一機、一閘、一箱、一漏”的原則,不能同時控制兩臺或兩臺以上的設備,否則容易發生誤操作事故。配電箱應標明其名稱、用途,并做出分路標志、門應配鎖,現場停止作業h以上時,應將開關箱斷電上鎖。照明專用回路設專用漏電保護器,燈具金屬外殼做接零保護,室內線路及燈具安裝高度低于2。5m 的應使用安全電壓.在潮濕和易觸電及帶電體的照明電源必須使用安全電壓,電氣設備架設設或埋設必須符合要求,并保證絕緣良好,任何場合均不能拖地。線路過道應按規定進行架空或埋地,破皮老化線路不準使用。凡是從事與使用電氣設備、工具有關的施工作業時,必須實行電工跟班作業。()、粉塵傷害:預防措施主要有撒水降塵、戴防塵口罩等。八、安全管理措施1、安全生產目標:堅決杜絕重、特大安全責任事故,參加施工人員傷亡率控制在%以下.、安全施工組織機構與保證體系:本施工段項目工程經理部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對承建的工程項目安全負全面責任項目經理是本項目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本項目的安全生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