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剪結構住宅小區(qū)鋼管扣件式雙排雙立桿外墻腳手架施工方案(2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83333
2023-06-28
24頁
186.54KB
1、1、 工程概況1) 工程名稱:XX住宅小區(qū)工程2) 工程地址:xx市XX區(qū)XX鎮(zhèn),東至田園路,南至金陽路,西至北橫涇,北至規(guī)劃中的東五號河。3) 建設單位:xxXX4) 設計單位:xx5) 監(jiān)理單位:xxXX工程顧問有限公司6) 施工單位:XX建設集團有限公司7) 結構類型、建筑層數(shù)、面積、高度:本工程結構類型為框架剪力墻結構總建筑面積約為72535.8平方米,主要由6#、7#、8#、12、13、14、15#、17#、19#、20#、22#樓組成,其中6樓建筑面積均為5742.9,層高11層,總高度35.20m(22#樓同6#樓)。7樓建筑面積為7998.1,層高11層,總高度35.2m(8#2、樓同7#樓)。12樓建筑面積為7592.7,層高11層,總高度35.20m。13樓建筑面積為5230.9,層高11層,總高度35.20m(14#樓同13#樓)。15樓建筑面積為8254.5,層高12層,總高度36.9m(其中一層為半地下自行車庫)。17樓建筑面積為8293.7,層高11層,總高度36.9m(其中一層為半地下自行車庫)。19樓建筑面積為5225.3,層高10層,總高度32.4m(20#樓同19#樓)。8) 承包范圍:所有圖紙施工內容2、 編制依據(jù)1) 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30-20012)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3) 建筑施工高處作業(yè)安全技術3、規(guī)范JGJ 80-914) 建筑施工手冊(第4版)5)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 50007-2002)6) 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 50009-2001)3、 施工部署結合本工程各棟樓的平面布置和結構形式的實際情況,本工程腳手架搭設分為兩個階段:即12米以下為第一個施工階段,12米以上至房屋檐口高度為第二個施工階段。本工程12米以下采用雙排雙立桿腳手架,12米以上采用雙排單立桿腳手架搭設。連墻件采用兩步三跨形式搭設。外墻腳手架在土方回填至室外標高后開始搭設。4、 腳手架設計參數(shù)1) 立桿縱向間距1.50m, 里外立桿中心距離1.05m,里立桿距墻0.30m。2) 大橫桿步距1.8m,底部掃4、地桿上皮離墊板高度0.20m。3) 連墻件:采用鋼管扣件,按二步三跨設置,并從第一步縱向水平桿處開始設置。4) 剪刀撐:剪刀撐水平方向間隔設置,每組剪刀撐跨越立桿數(shù)為5跨,每組剪刀撐間距視一個側面架子立桿布置情況而定,最大不超過9 m;每組剪刀撐在垂直方向上連續(xù)設置至腳手架頂部。5)腳手板:上步架操作層及以下三步架面滿鋪竹編腳手笆(即鋪4層)。6)密目網(wǎng):第二步架以上,腳手架外圍用綠色密目網(wǎng)全封閉,設置于外立桿內側。5、腳手架基礎1) 基礎回填土前應排除基坑內積水,并用符合回填土質量要求的土分層填筑并夯擊密實,鋪以寬1800 mm,厚80mm的碎石墊,再澆筑厚150mm的C20素混凝土。2) 5、腳手架基礎地面應有排水措施,距外側立桿500mm(距外墻邊1.8M)設置排水溝,排水溝寬度為250mm,深度最淺處不宜小于150mm,坡度不小于5。排水溝采用磚砌水泥砂漿抹面(或混凝土澆筑),每隔25m設一個窨井,與現(xiàn)場地面排水系統(tǒng)貫通,污水排放經(jīng)窨井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3)腳手架基礎必須經(jīng)過驗收,合格后,按要求放線定位,然后才可進行腳手架搭設施工。6、 搭設施工6.1 材料要求1) 鋼管:鋼管采用外徑48mm,壁厚3.0mm的管材。鋼管應平直光滑,無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和深的劃道。鋼管應有產品質量合格證,鋼管必須涂有防銹漆并嚴禁打孔。 腳手架鋼管的尺寸應按下表采用,每6、根鋼管的最大重量不應大于25kg。腳手架鋼管尺寸截面尺寸(mm)最大長度(mm)外徑壁厚橫向水平桿其他桿483.0220060002)扣件:采用可鍛造鑄鐵制作的扣件,其材質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l58311995)的規(guī)定。新扣件必須有產品合格證。 舊扣件使用前應進行質量檢查,有裂縫、變形的嚴禁使用,出現(xiàn)滑絲的螺栓須進行更換。3) 腳手板:采用通用的平編竹笆板,要求毛竹材質優(yōu)良,無枯脆、腐朽、蟲蛀現(xiàn)象。兩端應設直徑為4mm的鍍鋅鋼絲箍兩道。 4) 密目網(wǎng):應使用有產品合格證和生產許可證,網(wǎng)眼緊密,要求100cm2面積不少于2000目。6.2 腳手架搭設:1) 搭設順序:立桿橫楞(7、小橫桿)牽杠(大橫桿)擱柵剪刀撐腳手笆欄桿安全網(wǎng)。2) 立桿:底部應墊統(tǒng)長木墊板或槽鋼,木墊板長度不少于2跨,板厚不小于5cm。立桿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對接頭不應設在同一步內。3)大橫桿:設置在里、外立桿內側,長度不宜小于3跨;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大橫桿的接頭不宜設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應不小于50c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宜大于縱距的1/3;大橫桿采用搭接時其搭接長度應不小于1m,應等間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搭接桿端部的距離不應小于10cm。4)小橫桿(橫楞):立桿與大橫桿交接處8、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連接且嚴禁拆除;橫楞與立桿的中心距離不應大于15cmm;橫楞里端離墻距離為20cm,外端伸出20cm。作業(yè)層上非主節(jié)點處的橫向水平桿,宜根據(jù)支承腳手板的需要等間距設置,最大間距不應大于縱距的1/2。5) 掃地桿: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c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應用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6) 剪刀撐:從腳手架外側立面的兩端各設置一組剪刀撐,并應由底至頂連續(xù)設置,中間各道剪刀撐之間凈距不應大于9m;每道剪刀撐寬度為5跨。剪刀撐斜桿與地面的夾角宜為45;剪刀撐接長宜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9、采用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0mm;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小橫桿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至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 7) 連墻件:連墻件應從底層第一步架面縱向水平桿處開始設置,豎向每二步架及水平向每二個立桿縱距設置一個連墻件,連墻件采用鋼管扣件式,與樓層內預埋鋼管對拉連接,即可承受拉力也可承受壓力。 連墻件示意圖8) 欄桿、擋腳板及腳手板:防護欄桿和擋腳板均應設在外立桿的內側;欄桿設置二道,上道欄桿上皮高度距架面1.2m,下欄桿應居中設置,擋腳板高度不應小于180mm;作業(yè)層架面上腳手板(笆)應鋪滿、鋪穩(wěn),離開墻面12015010、mm。每張腳手笆四角用18#鉛絲同牽杠扎牢。9) 安全隔離:腳手架每隔4步,應在里立桿與墻面之間鋪設統(tǒng)長的安全底笆,底笆下應加2根擱柵與挑出橫楞連接固定,底笆與擱柵綁扎,每笆不少于4點。10)密目網(wǎng):從第二步開始,腳手架外立桿內側滿掛綠色安全密目網(wǎng)封閉。11)斜道:運料斜道寬度不宜小于1.5 m,坡度宜采用1:6;人行斜道寬度不宜小1m,坡度宜采用1:3。 斜道拐彎處平臺寬度不應小于斜道寬度;斜道兩側欄桿、擋腳板設置要求與外架子相同;斜道腳手板上應每隔250300 mm設置一根厚度為2030 mm的防滑木條。12)接地及避雷:鋼管腳手架四角應有接地保護及避雷裝置,接地電阻不大于4歐姆,接地工作11、應由專職電工負責進行。6.3 注意事項:1) 腳手架要結合工程進度搭設,搭設未完的腳手架,在離開作業(yè)崗位時,不得留有未固定構件和不安全隱患,確保架子穩(wěn)定。 2) 在帶電設備附近搭、拆腳手架時,宜停電作業(yè)。在外電架空線路附近作業(yè)時,腳手架外側邊緣與外電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的最小安全操作距離不得小于下表的數(shù)值。 在建筑工程(含腳手架具)的外側邊緣與 外電架空線路的邊緣之間的最小安全操作距離外電線路電壓(KV)1以下110 35-110 154-220 330-500 最小安全操作距離(m)4681012 注:上、下腳手架斜道嚴禁搭設在有外電線路的一側。 3)腳手架搭設到高于在建建筑物頂部時,里排立桿12、要低于沿口4050cm,外排立桿高出沿口1.5m,高出女兒墻上皮1M,搭設兩道護身欄,并掛密目安全網(wǎng)。 4)腳手架必須配合施工進度搭設,一次搭設高度不應超過相鄰連墻件以上二步。每搭完一步腳手架,應校正步距、縱距、橫距及立桿垂直度。 5)開始搭設時,應每隔6跨設置一根拋撐,直至連墻件安裝穩(wěn)定后,方可根據(jù)情況拆除。6)扣件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螺栓擰緊力矩不應小于40N/M,且不應大于65N/M;對接扣件開口應朝上或朝內;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7)六級以上(含六級)強風和高溫、大雨、大雪、大霧等惡劣天氣,應停止腳手架搭設作業(yè)。8) 腳手架驗收:腳手架應實行分步(段)搭設13、分步(段)交驗使用。搭設完畢,應按規(guī)定要求進行驗收,驗收合格的腳步手架在明顯部位掛上驗收合格牌。7、 技術要求及允許偏差1) 地基基礎:表面堅實平整,不積水,墊板不晃動,底座(或墊板)沉降量不大于10mm。2) 立桿垂直:立桿高度10M時允許偏差50mm,立桿高度15M時允許偏差75mm,20M以上(包括20M)時為100mm。3) 間距:步距允許偏差20mm,縱距允許偏差50mm,橫距允許偏差20mm。4) 縱向水平桿高差:一根桿的兩端允許偏差20mm,同跨內兩根縱向水平桿高差允許10mm。5) 主節(jié)點處各扣件中心點相互距離不大于150mm。6) 同步立桿上兩個相隔對接扣件的高差應不小于5014、0mm。立桿上的對接扣件至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大于立桿步距的1/3。7) 縱向水平桿上的對接扣件至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大于立桿縱距的1/3。8)扣件的擰緊扭力矩控制在40-65NM。8、腳手架拆除8.1拆除順序: 按搭設的反程序進行拆除,即密目安全網(wǎng)踢腳板防護欄桿擱柵斜拉桿連墻桿大橫桿小橫桿立桿。8.2 拆除準備:1)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拆除前,現(xiàn)場必須先設警戒區(qū)域,張掛醒目的警戒標志。警戒區(qū)域內嚴禁非操作人員通行或在腳手架下方繼續(xù)施工。地面監(jiān)護人必須履行職責。2) 作業(yè)前,應仔細檢查吊運機械包括索具是否安全可靠。吊運機械不準搭設在腳手架上,應另立設置。3) 建筑物內所有窗戶必須關閉鎖好,不允許向外開啟或向15、外伸挑物件。8.3 安全拆除:1)所有高處作業(yè)人員,應嚴格執(zhí)行高處作業(yè)規(guī)定,遵守安全紀律,按拆除工藝及方案要求操作。2) 拆除人員進入崗位后,先進行檢查,加固松動部位,清除步層內存留的材料、物件及垃圾塊。所有清理物應安全輸送至地面,嚴禁高處拋擲。 3)不允許分立面拆除或上、下二步同時拆除(踏步式)。認真做到一步一清,一桿一清。 4)所有連墻件、斜拉桿、隔離措施、登高措施必須隨腳手架步層拆除同步進行下降,不準先行拆除。 5)所有桿件與扣件,在拆除時應分離,不允許桿件附著扣件輸送地面,或兩桿同時拆下輸送地面。 6)所有墊鋪笆拆除,應自外向里豎立、搬運,防止自里向外翻起后笆面垃圾物件直接從高處墜落傷16、人。7)如遇強風、雨、雪等特殊氣候,停止進行腳手架的拆除。夜間一般應停止拆除作業(yè),除特殊情況并經(jīng)領導審批同意后,方可進行拆除。拆除中應具備良好的照明設備,配備監(jiān)護人員。 8)當日完工后,應仔細檢查崗位周圍情況,如發(fā)現(xiàn)留有隱患的部位,應及時進行修復或繼續(xù)完成至一個程序、一個部位的結束,方可撤離崗位。9)輸送至地面的所有桿件、扣件等物件,應分類堆放整齊。9、安全技術措施9.1安全施工要求:1)從業(yè)人員必須經(jīng)過安全教育培訓,考試合格取得上崗證,方可上崗作業(yè)。2)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是經(jīng)過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特種作業(yè)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guī)則(GB 5036)考核合格的專業(yè)架子工。上崗人員應定期體檢,合格者方可17、持證上崗。3)搭設(拆除)腳手架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嚴禁酒后上班。4)作業(yè)前應接受專項施工方案交底和班前安全技術交底。5)腳手架地基按施工方案要求處理完畢,并經(jīng)驗收合格。立桿布置放線完畢。6)腳手架搭設所用的鋼管、扣件、安全網(wǎng)質量符合規(guī)定要求,應有產品合格證。7)當有六級及六級以上大風和霧、雨、雪天氣時應停止腳手架搭設與拆除作業(yè)。雨、雪后上架作業(yè)應有防滑措施,并應掃除積雪。8)搭(拆)腳手架時,地面應設圍欄和警戒標志,并派專人看守,嚴禁非操作人員入內。9.2 安全使用要求:1) 砌筑腳手架作業(yè)層上施工荷載不得超過3KN/m2,粉刷腳手架作業(yè)層上施工荷載不得超過2KN/m2。不18、得將模板支架、纜風繩、泵送混凝土和砂漿的輸送管等固定在腳手架上; 嚴禁懸掛起重設備。2) 在腳手架使用期間,嚴禁拆除主節(jié)點處的縱、橫向水平桿和縱橫向掃地桿;嚴禁拆除連墻件。3) 腳手架使用中,應定期檢查下列項目:(1)桿件的設置和連接,連墻件、支撐、門洞桁架的構造是否符合要求。(2)地基是否積水,底座是否松動,立桿是否懸空。(3)腳手架立桿的沉降和垂直度是否符合規(guī)定要求。(4)安全防護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超載。4) 不得在腳手架基礎及其鄰近處進行挖掘作業(yè),否則應采取安全措施,并報主管部門批準。5) 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yè)時,必須有防火措施和專人看守。10、落地式扣件鋼管腳手架計算書1)18米19、以下雙立桿計算計算參數(shù): 雙排腳手架,搭設高度12.0米,立桿采用雙立管。 立桿的縱距1.50米,立桿的橫距1.05米,內排架距離結構0.30米,立桿的步距1.20米。 鋼管類型為483.0,連墻件采用2步3跨,豎向間距3.60米,水平間距4.50米。 施工活荷載為3.0kN/m2,同時考慮2層施工。 腳手板采用竹笆片,荷載為0.15kN/m2,按照鋪設10層計算。 欄桿采用竹笆片,荷載為0.15kN/m,安全網(wǎng)荷載取0.0050kN/m2。 腳手板下小橫桿在大橫桿上面,且主結點間增加一根小橫桿。 基本風壓0.55kN/m2,高度變化系數(shù)1.2500,體型系數(shù)1.1340。 地基承載力標準值120、45kN/m2,基礎底面擴展面積0.250m2,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shù)0.50。 一、小橫桿的計算: 小橫桿按照簡支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小橫桿在大橫桿的上面。 按照小橫桿上面的腳手板和活荷載作為均布荷載計算小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 1.均布荷載值計算 小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0.038kN/m 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0.1501.500/2=0.113kN/m 活荷載標準值 Q=3.0001.500/2=2.250kN/m 荷載的計算值 q=1.20.038+1.20.113+1.42.250=3.331kN/m 小橫桿計算簡圖 2.抗彎強度計算 最大彎矩考慮為簡支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 21、計算公式如下: M=3.3311.3002/8=0.704kN.m =0.704106/4491.0=156.689N/mm2 小橫桿的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3.撓度計算 最大撓度考慮為簡支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 計算公式如下: 荷載標準值q=0.038+0.113+2.250=2.401kN/m 簡支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 V=5.02.4011300.04/(3842.06105107780.0)=4.021mm 小橫桿的最大撓度小于13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 二、大橫桿的計算: 大橫桿按照三跨連續(xù)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小橫桿在大橫桿的上面。 用22、小橫桿支座的最大反力計算值,在最不利荷載布置下計算大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 1.荷載值計算 小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0.0381.300=0.050kN 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0.1501.3001.500/2=0.146kN 活荷載標準值 Q=3.0001.3001.500/2=2.925kN 荷載的計算值 P=(1.20.050+1.20.146+1.42.925)/2=2.165kN 大橫桿計算簡圖 2.抗彎強度計算 最大彎矩考慮為大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 均布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0.08(1.20.038)1.23、5002+0.1752.1651.500=0.577kN.m =0.577106/4491.0=128.403N/mm2 大橫桿的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3.撓度計算 最大撓度考慮為大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 均布荷載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載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大橫桿自重均布荷載引起的最大撓度 V1=0.6770.0381500.004/(1002.060105107780.000)=0.06mm 集中荷載標準值P=(0.050+0.146+2.925)/2=1.561kN 集中荷載標準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撓度 V1=1.14615624、0.5851500.003/(1002.060105107780.000)=2.72mm 最大撓度和 V=V1+V2=2.778mm 大橫桿的最大撓度小于15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 三、扣件抗滑力的計算: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guī)范5.2.5): R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kN; 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1.荷載值計算 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0.0381.500=0.058kN 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0.1501.3001.500/2=0.146kN 活荷載標準值 Q=3.0001.25、3001.500/2=2.925kN 荷載的計算值 R=1.20.058+1.20.146+1.42.925=4.340kN 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當直角扣件的擰緊力矩達40-65N.m時,試驗表明:單扣件在12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8.0kN; 雙扣件在20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12.0kN。 四、腳手架荷載標準值: 作用于腳手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 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1)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kN/m);本例為0.1381 NG1 = 0.13818.000=2.486kN (2)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kN/m2)26、;本例采用竹笆片腳手板,標準值為0.15 NG2 = 0.150151.500(1.300+0.300)/2=2.700kN (3)欄桿與擋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本例采用欄桿、竹笆片腳手板擋板,標準值為0.15 NG3 = 0.1501.50015/2=1.688kN (4)吊掛的安全設施荷載,包括安全網(wǎng)(kN/m2);0.005 NG4 = 0.0051.50018.000=0.135kN 經(jīng)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NG4 = 7.008kN。 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內、外立桿按一縱距內施工荷載總和的1/2取值。 經(jīng)計算得到,活荷載27、標準值 NQ = 3.00021.5001.300/2=5.850kN 風荷載標準值應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其中 W0 基本風壓(kN/m2),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附錄表D.4的規(guī)定采用:W0 = 0.550 Uz 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shù),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附錄表7.2.1的規(guī)定采用:Uz = 1.250 Us 風荷載體型系數(shù):Us = 1.134 經(jīng)計算得到,風荷載標準值Wk = 0.70.5501.2501.134 = 0.546kN/m2。 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 + 0.851.4NQ 經(jīng)過計算得28、到,底部立桿的最大軸向壓力N=1.27.008+0.851.45.850=15.371kN 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 + 1.4NQ 經(jīng)過計算得到,底部立桿的最大軸向壓力N=1.27.008+1.45.850=16.600kN 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 MW計算公式 MW = 0.851.4Wklah2/10 其中 Wk 風荷載標準值(kN/m2); la 立桿的縱距 (m); h 立桿的步距 (m)。 經(jīng)過計算得到風荷載產生的彎矩 Mw=0.851.40.5461.5001.2001.200/10=0.140kN.m 五、立桿的穩(wěn)定性計算: 1.不29、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wěn)定性計算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16.600kN;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60cm; k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shù),取1.155; u 計算長度系數(shù),由腳手架的高度確定,u=1.550; l0 計算長度 (m),由公式 l0 = kuh 確定,l0=1.1551.5501.200=2.148m; A 立桿凈截面面積,A=4.239cm2; W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W=4.491cm3; 由長細比,為2148/16=135;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wěn)定系數(shù),由長細比 l0/i 的結果查表得到0.377; 鋼管立桿受壓強度計算值 (N/mm2);經(jīng)計算得到 30、=16600/(0.38424)=103.902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205.00N/mm2; 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wěn)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 2.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wěn)定性計算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15.371kN;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60cm; k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shù),取1.155; u 計算長度系數(shù),由腳手架的高度確定,u=1.550; l0 計算長度 (m),由公式 l0 = kuh 確定,l0=1.1551.5501.200=2.148m; A 立桿凈截面面積,A=4.239cm2; W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W=4.4931、1cm3; 由長細比,為2148/16=135;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wěn)定系數(shù),由長細比 l0/i 的結果查表得到0.377; MW 計算立桿段由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彎矩,MW=0.140kN.m; 鋼管立桿受壓強度計算值 (N/mm2);經(jīng)計算得到 =15371/(0.38424)+140000/4491=127.447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205.00N/mm2; 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wěn)定性計算 Nl,連墻件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連墻件采用扣件與樓層連接。 經(jīng)過計算得到 Nl = 13.252kN大于扣件的抗滑力8.0kN,不滿足要求! 連墻件扣件連接示意圖八、立桿的地基承32、載力計算: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應滿足下式的要求 p fg 其中 p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 (kN/m2),p = N/A;p = 66.40 N 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力設計值 (kN);N = 16.60 A 基礎底面面積 (m2);A = 0.25 fg 地基承載力設計值 (kN/m2);fg = 72.50 地基承載力設計值應按下式計算 fg = kc fgk 其中 kc 腳手架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shù);kc = 0.50 fgk 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gk = 145.00 地基承載力的計算滿足要求!九、腳手架配件數(shù)量計算:1)12米以下雙立桿范圍內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桿件配備數(shù)量需33、要一定的富余量,以適應構架時變化需要,因此按匡算方式來計算; 根據(jù)腳手架立桿數(shù)量按以下公式進行計算: L -長桿總長度(m); N1 -小橫桿數(shù)(根); N2 -直角扣件數(shù)(個); N3 -對接扣件數(shù)(個); N4 -旋轉扣件數(shù)(個); S -腳手板面積(m2); n -立桿總數(shù)(根) n=58; H -搭設高度(m) H=18; h -步距(m) h=1.2; la-立桿縱距(m) la=1.5; lb -立桿橫距(m) lb=1.3; 長桿總長度(m) L =1.118(58+1.558/1.2-21.5/1.2)=2534.40 小橫桿數(shù)(根) N1=1.1(18/2.4+1)58=5434、2 直角扣件數(shù)(個) N2=2.2(18/1.2+ 1)58=2042 對接扣件數(shù)(個) N3=2534.40/6=423 旋轉扣件數(shù)(個) N4=0.32534.40/6=127 腳手板面積(m2) S=1.1(58-2)1.51.3=120.12 根據(jù)以上公式計算得長桿總長2534.40;小橫桿542根;直角扣件2042個;對接扣件423個; 旋轉扣件127個;腳手板120.12m2。2)12米以上單立桿計算計算參數(shù): 雙排腳手架,搭設高度15.0米,立桿采用單立管。 立桿的縱距1.50米,立桿的橫距1.05米,內排架距離結構0.30米,立桿的步距1.20米。 鋼管類型為483.0,連墻件35、采用2步3跨,豎向間距3.60米,水平間距4.50米。 施工活荷載為3.0kN/m2,同時考慮2層施工。 腳手板采用竹笆片,荷載為0.15kN/m2,按照鋪設8層計算。 欄桿采用竹笆片,荷載為0.15kN/m,安全網(wǎng)荷載取0.0050kN/m2。 腳手板下小橫桿在大橫桿上面,且主結點間增加一根小橫桿。 基本風壓0.45kN/m2,高度變化系數(shù)1.2500,體型系數(shù)0.6000。 地基承載力標準值145kN/m2,基礎底面擴展面積0.250m2,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shù)0.50。 一、小橫桿的計算: 小橫桿按照簡支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小橫桿在大橫桿的上面。 按照小橫桿上面的腳手板和活荷載作為均布荷載36、計算小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 1.均布荷載值計算 小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0.038kN/m 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0.1501.500/2=0.113kN/m 活荷載標準值 Q=3.0001.500/2=2.250kN/m 荷載的計算值 q=1.20.038+1.20.113+1.42.250=3.331kN/m 小橫桿計算簡圖 2.抗彎強度計算 最大彎矩考慮為簡支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 計算公式如下: M=3.3311.3002/8=0.704kN.m =0.704106/4491.0=156.689N/mm2 小橫桿的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3.撓度計算 最大37、撓度考慮為簡支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 計算公式如下: 荷載標準值q=0.038+0.113+2.250=2.401kN/m 簡支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 V=5.02.4011300.04/(3842.06105107780.0)=4.021mm 小橫桿的最大撓度小于13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 二、大橫桿的計算: 大橫桿按照三跨連續(xù)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小橫桿在大橫桿的上面。 用小橫桿支座的最大反力計算值,在最不利荷載布置下計算大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 1.荷載值計算 小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0.0381.300=0.050kN 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0.1501.3038、01.500/2=0.146kN 活荷載標準值 Q=3.0001.3001.500/2=2.925kN 荷載的計算值 P=(1.20.050+1.20.146+1.42.925)/2=2.165kN 大橫桿計算簡圖 2.抗彎強度計算 最大彎矩考慮為大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 均布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0.08(1.20.038)1.5002+0.1752.1651.500=0.577kN.m =0.577106/4491.0=128.403N/mm2 大橫桿的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3.撓度計算 最大撓度考39、慮為大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 均布荷載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載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大橫桿自重均布荷載引起的最大撓度 V1=0.6770.0381500.004/(1002.060105107780.000)=0.06mm 集中荷載標準值P=(0.050+0.146+2.925)/2=1.561kN 集中荷載標準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撓度 V1=1.1461560.5851500.003/(1002.060105107780.000)=2.72mm 最大撓度和 V=V1+V2=2.778mm 大橫桿的最大撓度小于15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 三40、扣件抗滑力的計算: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guī)范5.2.5): R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kN; 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1.荷載值計算 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0.0381.500=0.058kN 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0.1501.3001.500/2=0.146kN 活荷載標準值 Q=3.0001.3001.500/2=2.925kN 荷載的計算值 R=1.20.058+1.20.146+1.42.925=4.340kN 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當直角扣件的擰緊力矩達40-65N.41、m時,試驗表明:單扣件在12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8.0kN; 雙扣件在20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12.0kN。 四、腳手架荷載標準值: 作用于腳手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 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1)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kN/m);本例為0.1381 NG1 = 0.13815.000=2.071kN (2)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kN/m2);本例采用竹笆片腳手板,標準值為0.15 NG2 = 0.150121.500(1.300+0.300)/2=2.160kN (3)欄桿與擋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本例采用欄桿、竹笆片腳手板擋板42、,標準值為0.15 NG3 = 0.1501.50012/2=1.350kN (4)吊掛的安全設施荷載,包括安全網(wǎng)(kN/m2);0.005 NG4 = 0.0051.50015.000=0.112kN 經(jīng)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NG4 = 5.694kN。 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內、外立桿按一縱距內施工荷載總和的1/2取值。 經(jīng)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3.00021.5001.300/2=5.850kN 風荷載標準值應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其中 W0 基本風壓(kN/m2),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附錄表D.443、的規(guī)定采用:W0 = 0.450 Uz 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shù),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附錄表7.2.1的規(guī)定采用:Uz = 1.250 Us 風荷載體型系數(shù):Us = 0.600 經(jīng)計算得到,風荷載標準值Wk = 0.70.4501.2500.600 = 0.236kN/m2。 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 + 0.851.4NQ 經(jīng)過計算得到,底部立桿的最大軸向壓力N=1.25.694+0.851.45.850=13.794kN 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 + 1.4NQ 經(jīng)過計算得到,底部立桿的最44、大軸向壓力N=1.25.694+1.45.850=15.023kN 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 MW計算公式 MW = 0.851.4Wklah2/10 其中 Wk 風荷載標準值(kN/m2); la 立桿的縱距 (m); h 立桿的步距 (m)。 經(jīng)過計算得到風荷載產生的彎矩 Mw=0.851.40.2361.5001.2001.200/10=0.061kN.m 五、立桿的穩(wěn)定性計算: 1.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wěn)定性計算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15.023kN;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60cm; k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shù),取1.155; u 計算長度系數(shù),由腳手架45、的高度確定,u=1.550; l0 計算長度 (m),由公式 l0 = kuh 確定,l0=1.1551.5501.200=2.148m; A 立桿凈截面面積,A=4.239cm2; W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W=4.491cm3; 由長細比,為2148/16=135;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wěn)定系數(shù),由長細比 l0/i 的結果查表得到0.377; 鋼管立桿受壓強度計算值 (N/mm2);經(jīng)計算得到 =15023/(0.38424)=94.030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205.00N/mm2; 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wěn)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 2.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wěn)定性計46、算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13.794kN;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60cm; k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shù),取1.155; u 計算長度系數(shù),由腳手架的高度確定,u=1.550; l0 計算長度 (m),由公式 l0 = kuh 確定,l0=1.1551.5501.200=2.148m; A 立桿凈截面面積,A=4.239cm2; W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W=4.491cm3; 由長細比,為2148/16=135;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wěn)定系數(shù),由長細比 l0/i 的結果查表得到0.377; MW 計算立桿段由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彎矩,MW=0.061kN.m; 鋼管立桿受47、壓強度計算值 (N/mm2);經(jīng)計算得到 =13794/(0.38424)+61000/4491=99.862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205.00N/mm2; 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wěn)定性計算 Nl,連墻件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連墻件采用扣件與墻體連接。 經(jīng)過計算得到 Nl = 8.572kN大于扣件的抗滑力8.0kN,不滿足要求! 連墻件扣件連接示意圖 八、立桿的地基承載力計算: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應滿足下式的要求 p fg 其中 p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 (kN/m2),p = N/A;p = 60.09 N 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力設計值 (kN);N = 48、15.02 A 基礎底面面積 (m2);A = 0.25 fg 地基承載力設計值 (kN/m2);fg = 72.50 地基承載力設計值應按下式計算 fg = kc fgk 其中 kc 腳手架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shù);kc = 0.50 fgk 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gk = 145.00 地基承載力的計算滿足要求!九、腳手架配件數(shù)量計算: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桿件配備數(shù)量需要一定的富余量,以適應構架時變化需要,因此按匡算方式來計算; 根據(jù)腳手架立桿數(shù)量按以下公式進行計算: L -長桿總長度(m); N1 -小橫桿數(shù)(根); N2 -直角扣件數(shù)(個); N3 -對接扣件數(shù)(個); N4 -旋轉扣件數(shù)(個49、); S -腳手板面積(m2); n -立桿總數(shù)(根) n=58; H -搭設高度(m) H=15; h -步距(m) h=1.2; la-立桿縱距(m) la=1.5; lb -立桿橫距(m) lb=1.3; 長桿總長度(m) L =1.115(58+1.558/1.2-21.5/1.2)=2112.00 小橫桿數(shù)(根) N1=1.1(15/2.4+1)58=463 直角扣件數(shù)(個) N2=2.2(15/1.2+ 1)58=1723 對接扣件數(shù)(個) N3=2112.00/6=353 旋轉扣件數(shù)(個) N4=0.32112.00/6=106 腳手板面積(m2) S=1.1(58-2)1.51.3=120.12 根據(jù)以上公式計算得長桿總長2112.00;小橫桿463根;直角扣件1723個;對接扣件353個; 旋轉扣件106個;腳手板120.12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