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廈后澆帶支撐與拆除施工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83693
2023-06-28
10頁
71.45KB
1、xx市xx大廈后澆帶支撐與拆除施工方案編制單位: 編制時間: 編 制: 審 核: 后澆帶支撐與拆除施工方案報審表致:xx市監理有限公司 (監理單位)我方根據施工合同的有關規定完成了 xx大廈后澆帶支撐與拆除施工方案 的編制,并經我單位上級技術負責人審查批準,請予以審查。附件: xx大廈后澆帶支撐與拆除施工方案1份申報單位(章)xx集團xx大廈項目部項目經理 20XX年 月 日 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查意見:專業監理工程師 日 期 總監理工程師審查意見:總監理工程師 日 期 工程名稱:xx市xx大廈 編號: 本表一式三份,由承包單位填寫,經監理審批后,建設單位、承包單位、監理單位各存一份。后澆帶支撐與2、拆除施工方案一、 編制依據1、本工程施工圖紙;2、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和模板支撐專項施工方案;3、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4、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XX;5、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6、國家其他有關現行規范。二、 工程概況xx市xx大廈,位于新華西道58號。地下三層,地上酒店24層、寫字樓23層、地上裙房2層局部3層.酒店主屋面標高91.490m,寫字樓主屋面標高91.300m,總建筑面積為89027.03.結構形式為框剪結構,主樓采用樁筏式基礎,裙房為筏板式基礎并按抗浮設防水位要求設置基礎梁下設置抗浮樁。地下三層部分為甲類防控地下室,防控地下室范圍3、戰時為人員隱蔽,平時為地下停車庫,其中防護等級為6級。本工程結構使用年限為50年,抗震設防分類為丙類,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地基設計等級為甲級,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值為0.2g場地類別為類,抗震等級為:地下二層(含地下二層)以下為三級,地下一層至頂層為一級,底部加強區為地下一層至地上四層。三、 后澆帶混凝土的施工說明1、沉降后澆帶1.1、自基礎底板至頂板所涉及的梁、板、墻均設置,鋼筋不斷;1.2、后澆帶混凝土應在主體結構封頂后,且沉降觀測趨于穩定,并由勘察設計確認方可澆筑混凝土;1.3、后澆帶混凝土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土,其強度等級應比兩側混凝土提高一個等級;1.4、后澆帶混凝土應一次4、性澆搗完成。2、施工后澆帶2.1、后澆帶混凝土應在其兩側混凝土澆筑完成后60天澆筑;2.2、其他要求同砼沉降后澆帶四、 后澆帶支撐與拆除方案1、設計說明針對后澆帶的特點,模板滿堂支撐架體在后澆帶處分開支設,后澆帶處為獨立支撐體系,后澆帶支撐應在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完成強度大100%時方可拆除。對于后澆帶處沒有設置獨立支撐的部位,根據 GB5020420XX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4.3.3 條和 7.4.6 條相關規定,在后澆帶模板的拆除過程中應及時對梁板進行回頂,且回頂支撐必須保證結構的安全和質量。拆除此部分滿堂支撐腳手架時,后澆帶處的梁板在砼封閉前,由原設計的連續梁變成懸臂梁,受力狀態與5、原設計要求大不相同,在后澆帶兩側砼達到設計強度后仍不能滿足其承受力要求,故在后澆帶施工期間必須設置支撐系統,后澆帶處支撐必須隨時拆除隨時回頂。回頂后的支撐體系在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后強度達到100%后方可拆除。2、回頂前施工要點2.1.主體結構施工時后澆帶的墻、梁、板模板與結構層的模板同時施工,以確保后澆帶部分的墻、梁、板的幾何尺寸、標高與結構工程一致。2.2.為保證結構受力要求,梁板和后澆帶模板支撐體系為同一體系。2.3.后澆帶兩側混凝土澆筑后,后澆帶處需采取防護措施進行保護,而且不得隨意挪動。一是防止后澆帶部位的鋼筋變形或受到破壞;二是避免后澆帶部位墜物傷人等事件發生。后澆帶800寬木膠合板蓋6、板水泥砂漿擋水坡鋼管安全圍欄20010002.4.梁、板、墻結構砼達到強度后應及時拆除模板,后澆帶部位所在跨混凝土必須達到同條件試塊強度100%后方可進行模板拆除,后澆帶梁板所在跨的模板拆除順序是:梁底模板拆除梁底回頂頂板模板拆除頂板模板回頂。嚴禁梁、板同時拆除后再回頂!3、回頂支撐的搭設與拆除3.1、拆除后澆帶部分滿堂支撐腳手架時,梁板不得同時拆除,并隨時拆除隨時回頂;或者,先拆除后澆帶附近模板及支撐,并隨即回頂,然后再拆除其他滿堂支撐。3.2、后澆帶二次回頂支撐拆除前,后澆帶混凝土以同條件的試塊強度必須達到100%。3.3、頂板后澆帶兩側二次回頂支撐架體平面圖。3.4、后澆帶回頂采用扣件鋼7、管腳手架支撐或碗扣式鋼管腳手架支撐,后澆帶端的梁、板回頂均采用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支撐,材料選用50100mm木枋通設在梁板底,支架系統采用483.0鋼管搭設雙排支撐架體,架體鋼管頂端放置U型可調頂托,木方架設在U型可調頂托上,調節U型頂托,將木枋與梁底、板底頂撐牢固,U型可調頂托使用長度200mm。雙排支撐架體縱向間距1500,橫向間距1200,根據層高設三道水平桿,下部200高處設一道掃地桿。后澆帶兩側雙排架每隔四個縱距設連接桿一道。 搭設雙排鋼管架頂撐時,分別在后澆帶兩側預留400mm支模空間;梁底位置另行搭設兩根鋼管頂撐,搭設橫距與板底鋼管相同。具體布置如下圖:頂撐平面圖 3.5、后澆帶處8、梁回頂:考慮到預留后澆帶支模空間,分別在距后澆帶梁兩側400mm處,沿梁跨度方向進行支撐。3. 6、后澆帶處板回頂:考慮到預留后澆帶支模空間,分別在距后澆帶板兩側400mm處設支撐回頂。五、頂撐架體安全驗算(一)、計算參數1、模板支撐架搭設高度取最大值5.1m。2、立桿的縱距 b=1.50m,立桿的橫距 l=1.20m,立桿的步距取最大值1.54m。3、梁按最不利位置考慮,按后澆帶設置平面圖最長懸臂選取為6.3米,截面尺寸為400mm650mm。4、樓板厚度180mm,150mm,120mm。5、鋼筋混凝土自重標準值按24KN/m3選取。6、活荷截按1KN選取。(二)結構穩定性驗算1、鋼筋混凝9、土梁(1)荷載計算梁自重(按最長懸臂一半計算):q10.516.3/22437.8KN活荷載:q2=1KN/m2 0.56.3/2=1.575KN 按荷載最大值梁考慮,軸心壓力N37.8+1.57539.375KN(2)每根立桿的受壓荷載為39.375/2=19.6875KN(3)立桿穩定性計算計算公式:公式設用鋼管483鋼管,A=424mm2受壓荷載N19.6875KN長細比 =L/i鋼管回轉半徑i=15.9 (經計算)=1540/15.9=96.85按96查表,得出軸心受壓桿的穩定系數=0.551建筑施工手冊1表5-18=19687/0.551424=84.26N/mm2205 N/mm210、 滿足要求。2、鋼筋混凝土樓板(1)荷載計算板自重(按最長懸臂一半計算):q1=1.50.186.3/22420.412KN活荷載:q3=1KN/m2 1.86.3/2=5.67KN 樓板軸心壓力N120.412+5.6726.082KN2、每根立桿的受壓荷載為26.082/2=13.041KN3、立桿穩定性計算計算公式:公式(1)設用鋼管483鋼管,A=424mm2受壓荷載N113.041KN長細比 =L/i鋼管回轉半徑i=15.9 (經計算)1=1530/15.9=96.85按196查表,得出軸心受壓桿的穩定系數=0.551建筑施工手冊1表5-181=13041/0.551424=55.82N/mm2205 N/mm2 滿足要求。六、成品保護和安全措施 1、由于后澆帶擱置時間較長,為了控制其銹蝕程度,影響其受力性能,采用在鋼筋上刷水泥漿進行保護。 2、在底板、樓板后澆帶兩側澆筑100寬20高的水泥砂漿擋水臺,上蓋膠合板。 3、后澆帶支撐體系施工時,必須嚴格按照方案和交底搭設,搭設完畢后必須經項目部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無項目部拆除令,任何人員不得拆除結構模板支撐體系和后澆帶支撐體系。4、嚴禁隨意拆除或損壞防護欄桿、拉桿、安全網、跳板、腳手板、支撐等防護設施。5、清理后澆帶雜物時,下面樓層必須有人看護。6、夜間施工時,應有足夠的照明,嚴禁私自拉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