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青儲罐污油清理工程專項施工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85024
2023-06-30
15頁
165.04KB
1、瀝青儲罐污油清理施工方案編 制:審 核:審 批:XX有限公司瀝青儲罐清理方案1 概述XX公司目前有兩個瀝青儲罐分別是304號和306號罐。現委托我單位對其儲罐進行的清理作業。為保證清罐人員安全及清罐符合安全要求,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制定此清罐作業方案,具體內容如下:2 組織架構組 長:副組長:成 員:3 人員安排姓 名職 責 分 工聯系方式該項目施工總指揮現場總負責人負責該項目施工的安全、環保工作負責清罐的廢物處理負責清罐的技術指導負責車輛和現場人員的管理及現場的協調工作負責現場的安全工作現場施工的安全監護4 進度安排2013年11月 9 日-2013年 11 月 30 日5 具體施工步驟5.12、 準備工作:配備好施工作業需要的電源、車輛、連接軟管、呼吸長管、生命繩、消防器具及施工作業所需的其他設施、設備等。5.2 危害識別:甲方交出儲罐設備后,對清理、進罐作業按要求進行危害識別,辦理好相關作業許可手續。5.3 清罐步驟 確認已將與罐連接的物料管線斷開,打上盲板,防止人員在罐內施工時發生跑料危險。 將罐頂及底部人孔打開,便于降溫通風。5.3.3 清理作業人員在底部人孔口進行手工清理,將儲槽人孔處油污清理干凈,便于人員進入作業。5.3.4 將臨時電源接到罐頂人孔口,便于連接引風機強制通風。5.3.5 用鼓風機從罐頂人孔往罐外強行引風。5.3.6 進罐前須由甲方通知檢測人員對儲罐內部空氣采3、樣,做氧含量及可燃物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進入。進罐人員必須配備有效的呼吸長管和面具,身系安全繩由罐外人員進行監護進罐。5.3.7 進罐后的施工人員將用鐵鏟、膠桶將內部廢渣運出裝車。5.3.8 施工人員進罐后將按15分鐘一班替換進行施工,在外人員將對內部施工人員進行交談監護。罐外配備防護藥品及應急車輛,聯系好中毒急救醫院。如稍有不適將停止施工,人員迅速撤出罐后,進行重新檢測。5.3.9 由于廢渣沒有流動性,利用開口桶裝上后由貨車運走。0 按上述順序將罐內污油清完運走后,交由甲方驗收。6 安全施工措施本次清洗施工涉及到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臨時用電等作業環節,必須按照相應的安全管理規定辦理相關許可證。4、6.1 進入受限空間作業6.1.1 儲罐清理前,必須切斷所有物料來源管道,加堵盲板,并掛牌標識。6.1.2 儲罐清理必須嚴格按清理步驟進行,根據需要通風置換48小時(打開所有人孔)。經分析合格后,辦理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方可進設備作業。6.1.3 取樣分析應有代表性、全面性。設備內溫度宜在常溫左右,作業期間應至少每隔4小時取樣復查一次,如有 l項不合格,應立即停止作業。6.1.4 進入受限空間前,必須按規定辦理進入受限空間許可證,并制定好應急預案,安排好專人監護和規定好聯絡信號。6.1.5 進入受限空間時,作業及監護人員必須穿戴好符合規定的防護用品。6.1.6 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必須使用安全5、電壓、安全行燈及防爆工具、用 具。6.1.7 在儲罐內作業中,出現有人中毒、窒息的緊急情況,應立即采取相應應急救援措施。營救人員必須佩帶隔離式防護面具(長管)進入設備,救出傷員送醫院救治,并至少有人在外部做聯絡工作。6.2 臨時用電作業6.2.1 施工作業所接的一切臨時用電應辦理臨時用電作業許可證,臨時用電設施必須符合相關電器安全規范的要求。6.2.2 嚴格遵守臨時用電安全管理規定的作業安全措施。6.2.3 在罐區連接臨時電源并使用非防爆電器設備,應辦理用火作業許可證。6.3 其它安全注意事項施工前,所有參與清理人員必須熟悉本施工方案內容,定出相應安全措施,指定專人負責安全監督工作,施工負責人6、必須向參加此項工作的人員交待清楚工作任務、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項。6.3.1 進入施工作業場所的各類人員應配備和正確使用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用具。6.3.2 清罐作業完成后,應及時切斷動力電源(除必須進行的噴淋、鼓風用電),辦理停電手續,嚴格按照安全用電管理。6.3.3 施工人員,必須進行三級安全教育,經考試合格,辦理好相關作業票證,方可進入裝置作業。6.3.4 倒運車輛應避免占用消防通道。6.3.5 施工過程中一切按公司及甲方的相關安全管理規章制度進行。7 環保措施本次清理施工涉及到含瀝青的廢渣、廢物的處置和現場垃圾的清理,必須按照相關環保及污染物排放管理制度執行。7.1 清理儲罐過程中的油泥、7、廢渣、廢物用專用車輛運走。7.2 罐內油泥、廢渣、廢物從人孔轉出來時外地面應鋪設草墊或彩條布。7.3 清罐現場產生的油污、殘液用細沙、滑石粉進行清除,其它等雜物清理干凈,確保現場環境衛生。7.4 禁止將危險廢物提供或者委托給無經營許可證的單位從事收集、貯存、處置的經營活動。8補充說明未盡事宜對照以下條例、規定執行。8.1化學品生產單位特殊作業安全規范(GB30871-2013)8.2根據外界氣溫的變化,適當調整作息時間,盡量縮短員工一次連續作業時間。9 突發事件及應急處置9.1油罐火災爆炸應急處置步 驟處 置負責人呼救報警大聲呼叫“罐起火了”。發現者向消防隊(2850119)、醫療救護(1208、)報警請求支援。現場人員向現場施工負責人、事業部生產科匯報。現場人員向事業部應急指揮中心匯報。現場人員切斷物料來源1、立即停止一切施工作業,關閉所有物料閥門。現場人員2、切斷事故罐一次閥門。無法接近時,切斷離著火點較近的閥門。車間人員通知增援通知崗位人員增援,劃出警戒區域,標出當時風向。現場應急人員人員疏散無關人員離開事故現場。現場應急人員現場隔離通知值班人員做好現場隔離,無關人員和車輛不得進入罐區。現場應急人員人員搶救轉移中毒或受傷人員,并施行急救(專業人員未接替前不放棄)。增援人員初期火災的撲救1、沙土圍堵,啟用現場手提、推車干粉滅火器,撲滅地面的流淌火。現場應急人員2、連接消防水帶對事故9、罐進行冷卻。現場應急人員外部支援1、引導消防、氣防隊車輛進行事故地點組織滅火和人員的施救。現場應急人員2、設立醫療救護點,接應醫療機構搶救受傷人員。現場應急人員3、環境監測部門對周邊環境進行監測。現場應急人員泄漏物的封堵檢查確認明溝擋板已經關閉,防止污染物污染周邊環境。應急人員火情控制火情已得到完全撲滅,確認不會發生余火復燃。應急小組污染物的回收、清理1、用器皿、吸油氈、沙土、細木屑等回收清理泄漏物。現場人員2、用回收泵將事故池、隔油池內的污水抽到污水池,再用泵輸往汽車槽車。現場人員注意1、可能中毒區域戴空氣呼吸器,其它附近區域戴過濾式防毒面具。接觸有毒介質的關閥人員、回收人員和堵漏人員須穿防10、護服。2、人員疏散應根據風向標指示,撤離至上風口的緊急集合點,并清點人數。3、施工人員疏散時,應檢查關閉現場的用火火源,切斷臨時用電電源。4、報警時,須講明泄漏地點、泄漏介質、嚴重程度、人員傷亡情況、火情火勢。9.2 人員受傷(燙傷、跌倒、中毒)應急處置步 驟處 置負責人發現異常發現有人被高溫物料、蒸汽燙傷、或進入罐內跌倒和吸入有毒氣體中毒現場人員報告向現場施工負責人匯報。現場人員向醫療機構(120)請求支援。現場人員應急措施1、佩戴個人防護用品(防化服、空呼等),迅速將傷者移至事故(件)現場新鮮空氣空曠處。現場應急人員2、查清傷者的傷情。現場應急人員3、松解傷者衣扣和腰帶,清理傷者身體異物現11、場應急人員4、對中毒者及時清除口腔異物。現場應急人員5、對傷者進行全面檢查,若傷者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在醫務人員到來之前,搶救不得中途停止。現場應急人員6、應急醫療救護人員進入和撤離事故現場應采取自身防護措施現場應急人員7、如發生物料泄漏,啟動相應的重油泄漏應急預案車間應急人員應急終止1、人員得到有效救治現場指揮2、泄漏源得到控制,不再發生次生事故現場指揮注意事項1、人員搬運過程中,不得強拉硬拽。2、應急處理人員(2人以上)應佩戴隔離式呼吸器具進入事故現場。9.3 重油泄露應急處置步 驟處 置負責人發現異常發現裝車過程中物料泄露。現場人員報告向現場施工負責人、燃化辦公室(84912、3704、8493208)匯報。現場人員應急措施1、切斷物料來源,立即停止一切施工作業,關閉所有物料閥門。現場應急人員2、斷開與汽車槽車連接軟管。現場應急人員3、用細沙和細木屑對地面進行清除現場應急人員4、查清物料泄露的原因。現場應急人員5、對泄露點進行處置.現場應急人員應急終止1、現場得到有效處置。現場指揮2、泄漏源得到控制,不再發生次生事故現場指揮注意事項1、裝車過程中,必須有專人監護。2、應急處理人員(2人以上)應佩戴必須的防護用品和工具進入事故現場。工作危害分析(JHA)記錄表工作任務:清罐作業 操作區域:瀝青罐區分析人員: 分析日期:2012年9月13日序號作業事項危害或潛在事件主要13、后果現有的安全控制措施LS風險度R建議改正/控制措施作業前的安全學習盲目作業火災爆炸、人身傷害加強學習236作業負責人檢查確認1汽槽對位對位不準損壞設備,造成泄漏加強檢查236作業負責人檢查確認2車輛檢查遺漏檢查項泄漏、火災爆炸加強檢查248作業負責人檢查確認3車輛占用消防通道事故處理發生障礙事故狀態惡化使用快速接頭,尋找合適停車位置248作業負責人檢查確認4消氣防器材的準備沒有準備到位事故不能及時處理加強檢查236作業負責人檢查確認5接好靜電線、放置三角木沒有接好靜電線火災爆炸加強檢查248作業負責人檢查確認6連接金屬軟管連接不牢固或未插入罐底泄漏、燙傷、不上料加強檢查,做好個人防護248作14、業負責人檢查確認7人孔拆卸及其它人工作業未使用防爆工具、蒸氣外泄火災爆炸、燙傷加強檢查,做好個人防護248作業負責人檢查確認8進罐前的防護檢查檢查不到位、防護使用錯誤燙傷、窒息、死亡加強檢查,做好個人防護248作業負責人檢查確認9啟泵倒運監控監控不到位超裝跑料加強檢查244作業負責人檢查確認10進罐作業進罐人員未穿防滑靴人員易滑倒加強監督,做好個人防護248作業負責人檢查確認監護人不在或遠離作業人孔事故不能及時發現和處理加強監督248作業負責人檢查確認作業工具用木制品替代鐵制品鐵制品碰撞產生火花,引起火災爆炸加強監督248作業負責人檢查確認11清罐作業重油泄露污染環境及時處理236作業負責人檢15、查確認13清罐結束檢查清罐不徹底未達到安全要求加強檢查339作業負責人檢查確認14作業完畢清理現場沒有及時清理現場污染事故加強檢查248作業負責人檢查確認15作好施工記錄無原始數據交接不清認真落實224作業負責人檢查確認人員進罐登記表序號姓名施工部位進罐時間出罐時間監護人備注123456789進罐作業設備與工具清單序號作業工具進罐時間出罐時間確認人備注1234567891011121314消氣防配備登記表序號名稱型號規格數量確認人簽收備注1安全帽2呼吸長管3背帶式空氣呼吸器4生命繩5滅火器6消防水帶7消防水槍8沙土9細木屑10吸油氈11隔熱服12便攜式防爆照明燈13木質樓梯14防護手套、鞋1516、醫藥箱附:環己酮事業部綜合車間重油儲罐、清罐施工安全注意事項環己酮事業部綜合車間乳化油車間重油儲罐施工安全要點為確保乳化油車間R1、R505、R507a/b重油儲罐及蠟油站臺零位罐清罐順利完成,安全室特針對施工方案及現場情況提出以下安全要點,請施工單位、車間、項目負責部門等嚴格遵守、執行:一、施工期間,必須嚴格按公司HSE監督管理制度要求辦理進入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臨時用電作業許可證、進入生產裝置一般作業許可證等票證,做好危害識別。二、因重油罐內存在不確定可燃、有毒物質,進罐清渣時,可能導致可燃、有毒物質揮發,必須辦理一級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后方可入內,且作業人員必須裝備防毒面具或長管呼17、吸器進罐作業。三、清罐期間,現場監護人員應熟知應急預案的內容、在罐外應配備一定數量符合規定的應急救護器具(包括空氣呼吸器,供風式防護面具、救生繩等)和滅火器材。重油罐出入口內外不得有障礙物,保證其暢通無阻,便于人員出入和搶救疏散。四、為保證罐內空氣流通和人員呼吸需要,采取強制通風方法,但嚴禁向內充氧氣。進罐作業人員每次工作時間不得超過30分鐘,應安排輪換作業或休息。五、所有與重油罐相連的管道、閥門必須加盲板斷開,用符合其工藝壓力等級要求的盲板堵上,不得以關閉閥門代替盲板,盲板應掛牌標示。六、進罐作業前,須上、中、下各部位取樣分析,應保證罐內任何部位的可燃氣體濃度和氧含量合格(可燃氣體濃度不大于18、0.2為合格;氧含量19.523.5為合格),有毒有害物質不超過國家規定的“車間空氣中有毒物質最高容許濃度”的指標(H2S最高允許濃度不得大于10mg/m3)。罐內溫度宜在常溫左右,作業期間至少每隔4小時取樣復查一次,如有一項不合格,應立即停止作業。 七、進罐作業應使用防爆電筒或電壓不大于12V的防爆安全行燈,行燈變壓器不應放在容器內或容器上;作業人員應穿戴防靜電服裝,使用防爆工具,嚴禁攜帶手機等非防爆通訊工具和其它非防爆器材。八、發生有人中毒、窒息的緊急情況,搶救人員必須佩戴隔離式防護面具進罐搶救,并至少有一人在外部做聯絡工作。九、作業停工期間,應防止人員誤進,在重油罐入口處設置“危險!嚴禁19、入內”警告牌或采取其它封閉措施。作業結束后,應對重油罐進行全面檢查,確認無誤后,施工單位和車間雙方簽字驗收。十、負責清罐汽槽應嚴格遵守汽槽裝卸安全管理規定,停放在指定地點,放好三角木、接好靜電夾、車間放置“正在作業,禁止移動”標示牌。十一、汽槽底閥與重油罐脫水口金屬軟管接、脫時必須關閉閥門,在底部放置接油盆,防止漏油污染。十二、進罐作業人員必須穿戴絕緣套鞋,采用綁草繩等防滑措施,防止靜電起火或滑倒。十三、施工單位、車間、項目負責部門、安全室應指派專人負責清罐工作,隨時了解施工進度,落實安全防范措施。十四、施工現場每臺用電設備必須做到“一機一閘一保護”,安裝、巡檢、維修或拆除臨時用電設備和線路,20、必須由電工完成,并應有人監護。十五、施工單位應安排電工每天將對其所負責的配電、用電設備和線路仔細巡查一遍,發現問題及時整改處理,填好巡查記錄。配電箱、開關箱內張貼日檢表并將每天處理的問題記錄在日檢表中,日檢表應附上電工的聯系方式。配電箱、開關箱內不得放置任何雜物,保持整潔。十六、現場配電箱應配鎖并由專人負責。施工現場停止作業1小時以上時,應將動力開關箱斷電上鎖。十七、施工現場臨時用電采用三相五線制低壓電力系統,采用三級配電系統,采用二級漏電保護系統。十八、配電箱、開關箱必須由國家許可制造廠家生產的合格產品,并經常檢查保持完好。室外配電箱應有防雨措施。固定式配電箱應安裝平正、固定牢固。中心點距地21、面的距離應為1.41.6米。移動開關箱應固定在堅固、穩定的支架上。其中心點距地面的距離應為0.81.6米。十九、配電箱應設有分斷點的總隔離開關和總斷路器。用電設備的漏電開關應具有短路和過載保護功能,嚴禁使用刀閘開關控制用電設備。二十、配電箱、開關箱周圍不得堆放任何妨礙操作、維修的物品,也不得堆放易燃易爆、潮濕或腐蝕性物體。二十一、漏電保護器應裝設在總配電箱、開關箱靠近負荷的一側,但不得替代電氣設備的電源開關。漏電保護器出廠時所帶的標簽和銘牌應保持完好,清晰可讀。二十二、用電設備的保護零線不得串聯。保護零線采用焊接、壓接、螺栓連接等可靠方法連接,嚴禁纏繞和鉤掛。保護零線除必須在總配電箱處重復接地22、外,還必須在配電系統的中間和末端處做重復接地。二十三、與用電設備相關的鐵棚、金屬平臺或構架等都必須做好接地。電器、用電設備接線端子不得裸露。施工現場嚴禁使用民用電線和民用插線座。電纜線路必須有短路保護和過載保護電器,并與電纜的選配應符合規范要求。二十四、配電箱、開關箱中導線的進線口和出線口應設在箱體的下底面。配電箱、開關箱的進、出線口應配置固定線卡。進出線應加絕緣護套并成束卡固在箱體上,不得與箱體直接接觸。移動式配電箱、開關箱的進、出線應采用橡皮護套絕緣電纜,不得有接頭。二十五、電纜線路宜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設,并應避免機械損傷和介質腐蝕。架空電纜嚴禁直接架設在腳手架及其它設施上。架空線路的檔距不得大于35m。架空線路的線間距不得小于0.3m,靠近電桿的兩導線的間距不得小于0.5m。架空線路與鄰近線路或固定物的距離應符合相關規范。二十六、電線、電纜過路或可能有機械傷害的地方加套管保護或采取其它可靠的防砸、防碾壓措施。電纜的接頭必須架設在地面0.5米以上或接線盒內。接線盒能防水、防塵、防機械損傷,并應遠離易燃、易爆、易腐蝕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