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橋支架現澆連續梁支架預壓施工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85078
2023-06-30
14頁
63.50KB
1、目 錄一、編制依據2二、工程簡介2三、連續梁施工預壓方法23.1、連續梁支架預壓施工流程23。2、連續梁支架預壓目的33.3、預壓方法53.4、加載方法53.5、卸載測回彈值63。6、支架預壓控制要點73。7、沉降觀測點的設置73.8、預拱度設置93。9、施工注意事項10四、施工保證措施114。1、質量技術保證措施114.2 安全保證措施12五、連續梁現澆支架施工檢算書16六、附預壓荷載分布圖16連續梁支架預壓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1、根據GDK274+398.06xx河5255號墩40m+60m+40m連續梁施工圖紙.1.2、根據鐵道部現行的驗收標準:高速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指南鐵建設【22、010】241號、高速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7522010、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指南鐵建設【2010】241號、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242010、鐵路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范、JGJ1662008建筑施工碗扣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942009鋼管滿堂支架預壓技術規程以及上級技術部門所提出的技術要求等.1。3、其他有關技術規范、規程、技術文件及上級技術部門所提出的技術要求等。二、工程簡介xx河特大橋支架現澆40+64+40m連續梁,橋面寬度12。2m,梁體位于半徑3500m的曲線上,線路中心與梁體中心重合,中支點截面高度5。232m,端支點截面高度2。3、832m。中支點頂板厚度0。94m、底板厚度1.25,端支點頂板厚度0。84、底板0.85厚度。三、連續梁施工預壓方法3.1、連續梁支架預壓施工流程支架驗收標高測量砂袋就位加載60%沉降變形觀測加載100%沉降變形觀測加載120%沉降變形觀測表面覆蓋卸載標高調整預壓方式采用整體預壓,預壓順序與混凝土澆筑順序一致,由支點處向跨中進行對稱布載,先進行53、54#墩置加載。橫向加載時,從梁體結構中心線向兩側進行對稱布載. 3。2、連續梁支架預壓目的(1)檢驗支架及地基的強度和穩定性,確保施工安全;(2)消除整個支架及地基的沉降變形,有利于橋面的線形控制;(3)測量支架的彈性變形,根據測量結果對滿堂支4、架進行預拱度調整。為檢驗連續梁模板的安全性和實際變形量,通過預壓消除結構非彈性變形,同時取得模板彈性變形的實際數值,得出荷載撓度曲線,并檢驗設計計算結果,調整預拱度(或反拱),以求得連續梁施工的準確參數。提前發現支架結構及構件加工、安裝所存在的問題和隱患,提前調整整改,防患于未然。模板預拱度的調整通過調整模板支撐頂托完成。模板彈性變形應根據預壓變形測量結果繪制沉降曲線,并結合模板的設計拱度和實際支撐變形來確定.模板安裝完畢后,對其進行預壓,支架預壓采用砂袋法。考慮到混凝土振搗產生的動荷載及小型機具等荷載,預壓荷載按混凝土實體重力的1.2倍考慮。考慮梁體自重、地面下沉及支架的彈性和非彈性變形等因5、素影響,按設計要求對支架進行預壓.在模板安裝完畢,以梁等重量的砂袋對支架及基礎進行預壓,支架變形及地基壓縮量主要考慮以下因素: d=d1+d2+d3+d4+d5 d1-箱梁自重產生的彈性變形 d2-支架彈性壓縮量 d3-支架與方木之間的非彈性壓縮量 d4-支架基礎地基的彈性壓縮量 d5-支架基礎地基的非彈性壓縮量通過預壓施工,可以消除d3,d5的影響,在底模安裝時,其預拱度的設置=d1+d2+d4計算,在模板頂面高程控制時加入預拱度數值,值在施工中實測取得.預拱度由跨中向兩端逐漸減少。3。3、預壓方法 按照設計和規范要求對連續梁進行預壓,預壓荷載110%梁重,滿堂紅腳手架及底模同時進行預壓,根6、據圖紙中提供的預拱度值及支架方式確定預抬量,砂袋堆放要基本與梁部重量相對應,翼板部分少壓,箱體上部多壓,壓重根據計算確定.連續梁支架預壓主要采用2臺25t汽車吊配合2臺塔吊吊裝砂袋,分段對稱均勻吊裝砂袋進行預壓,預壓料的堆放按設計梁體的結構自重和分布形式堆放,加載時對稱等載預壓布置,防止支架偏壓失穩。加載順序按混凝土澆筑順序進行,當支架穩定后,即可卸掉預壓料,卸載時分層卸載,全部卸載完后,測量地基和底模標高,計算出地基和底模的彈性模量。畫出變形曲線,作為調整模板預拱度的依據,在預壓結束后,再次檢查支架和模板是否牢固。3。4、加載方法加載前測初始值作為預壓前高程H前,第一次加載到60荷載,加載完7、畢1小時后測沉降值,每6h測量一次,最后兩次沉落量觀測平均值之差不大于2mm時,方可進行下一級加載;第二次加載100%荷載, 加載完畢1小時后測沉降值,每6h測量一次,最后兩次沉落量觀測平均值之差不大于2mm時,方可進行下一級加載;第三次加載120%荷載, 加載完畢1小時后測沉降值,每6h測量一次。加載總重為6642t(砂袋4920個),52號墩至53號墩梁體重量為1987.2t(砂袋1472個),53號墩至54號墩梁體重量為2667.6t砂袋1976個),54號墩至55號墩梁體重量為1987.2t(砂袋1472個)。3.5、卸載測回彈值待加載完畢,達到預壓要求,合格后,即可卸載,卸載分三次進8、行,第一次卸載60%后,測回彈值,第二次卸載90%后,測回彈值,第三次待第二次卸載測回彈2h后,卸載120%,測回彈值,6h再測最終回彈值H終,沉降、回彈變形計算如下式:H載后-H前=H沉(H沉為加載后最終沉降值)H載后H卸=H彈(H彈為卸載后最終回彈值)H沉H彈=H處(H處為須模板調整加固處理值)H施=H設+H彈+H預拱(H施為施工時控制高程值,H設為設計高程值,H預拱為施工時考慮的拱度值,該值根據跨徑大小確定,一般為1。54cm;通過沉降測量,測出支架彈性變形與非彈性變形值,以便調整箱梁底模高度,同時為抵消梁板縱向和兩側懸臂產生的擾度,在鋪設底模過程中視箱梁跨度可設為1。54cm的預拱度。9、3.6、支架預壓控制要點1、試壓前認真按標準驗收支架。2、實驗支架與相鄰支架間連接扣件必須松開自由.3、測量點的標記必須牢固不滑移。4、測量前認真效驗水準儀,測量時前后視距盡量相等,每一次測量最好在同一位置架設儀器,一個測站測完。5、均勻預壓。3.7、沉降觀測點的設置支架觀測點布置:連續每跨布置5個測點斷面,即每L/6跨布一個斷面,每個斷面布設3個點(斷面中心、腹板底部中心)、翼緣板布設2個點。分別在底板下方的縱向接觸模板的木方上部,制作觀測點,利用線繩將觀測點引至量體下部,以便于觀測。線繩下方系300mm長直徑20mm圓鋼,在圓鋼上粘貼卷尺,測量時可直接進行測量卷尺刻度,見圖3。用于測量支架10、變形.觀測點布置圖見圖4.地基沉降觀測點布置:對應支架觀測點的投影位置,在地基上布設地基沉降觀測點。在地基上打入一根鋼釘,噴紅色油漆,做好明顯標記及編號作為沉降觀測點。沉降觀測點用于測量地基沉降值的變化.觀測的方法是采用水準儀測量,測加載前標高為1,加載后標高為2,卸載后標高為3。根據觀測結果繪制出沉降曲線.當支架的沉降量偏差較大時,要及時對支架進行調整.當滿足下列條件之一時,判定支架預壓合格:各監測點最初24h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1mm;各監測點最初72h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5mm;最后兩次沉落量觀測平均值之差不大于2mm時,即可終止預壓卸載。卸載:卸載按加載順序的反向進行,按照先加載的后卸,后11、加載的先卸的原則,卸載時在同跨內先中間后兩邊對稱同時進行。預壓時主要觀測的數據有:支架底座沉降地基沉降;卸載后頂板恢復量以及支架的側位移量和垂直度,按測得的沉降量及設計標高,重新調整模板標高。預壓后,通過可調頂托精確調整底模板標高,其標高設定時考慮設置預拱度。預拱度設置要考慮梁自重所產生的撓度、支架受載后產生的彈性變形和非彈性變形、支架基礎的沉降、張拉以后的反拱等因素。撤壓后,沉降標回彈,沉降量減少,此時的沉降量為永久性沉降,按照預壓所得的數據重新仔細調整支架高度,使各點標高滿足平整度、預拱度、彈性變形和設計要求.沉降穩定卸載后算出地面沉降、支架的彈性和非彈性變形具體數值為多少,并在卸載后全面12、測得各個測點的回彈量。當彈性變形恢復后結束觀測,繪出觀測曲線,根據各點對應的彈性、非彈性變形數值及設計梁體撓度來調整模板的高程,通過支架頂部微調裝置進行調整、加固。測量時,依據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采用NA2/GPM3型光學水準儀配合雙面水準尺,按四等水準測量要求進行觀測,并用懸線重錘測支架水平位移量。3。8、預拱度設置在支架上澆筑箱梁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和卸架后,箱梁要產生一定的撓度.因此,為使箱梁在卸架后能滿意地獲得設計規定的外形,須在施工時設置一定數值的預拱度。在確定預拱度時考慮下列因素:卸架后箱梁本身及活載一半所產生的豎向撓度;支架在荷載作用下的彈性壓縮;支架在荷載作用下13、的非彈性變形,支架基底在荷載作用下的非彈性沉陷;由溫度變化而引起的撓度;由砼徐變引起的徐變撓度。在預壓結束后,模板調整完成后,再次檢查支架和模板的扣件是否牢固,地基是否下陷,腳手架是否有明顯變形等,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根據預壓試驗中的沉降觀測并畫出沉降曲線,沉降值穩定后,測量隊測出所有點的標高報工程部,經質檢工程師和監理同意方可卸載。全部卸完后,測量各點的標高,計算出支架和地基的彈性變形,以便確定支架、模板準確的預拱度,本次模板支設及底板鋪設時為抵消預壓造成的沉降,底模整體標高抬高。3。9、施工注意事項3.91支架外側應設置欄桿等防護設施,防止意外沖撞支架的事故發生。3.92支架采用砂袋預壓時,14、應安排專人進行指揮,并做好每袋砂袋重量記錄,按設計荷載分階段進行預壓.3.93支架預壓時,應做好防雨措施,對預壓砂袋進行遮雨防護,防止雨水浸泡砂袋增加預壓荷載造成超載,發生安全事故.3.94支架預壓前,應對支架地基周圍做好排水設施,防止雨水或積水浸泡支架地基。3.95每一級加載時,通過測量觀測,最后兩次沉落量觀測平均值之差不大于2mm時,方可進行下一級加載.3。96盡量避免在夜間進行吊裝預壓.四、施工保證措施 4.1、質量技術保證措施4.1。1、鋪設底模、側模后測量前應加強模板的全面檢查,確保模板在荷載作用下無異常變形。4.1。2、加載及卸載過程應加強施工現場安全保衛工作,確保各方面的安全。415、.1.3、沉降觀測儀器為專用精密儀器,要專職測量人員負責;4.1.4、測點要固定,用紅油漆提前做好標識.4。1.5、不能隨意更換測量人員,防止出現人為誤差;4.1.6、專人負責對水準點位置進行保護;4.1.7、如實填寫觀測數據,繪制彈性和非彈性曲線。如出現意外數據,應分析原因,不得弄虛作假。4.1.8、觀測過程如局部位置變形過大,應立即停止加載并卸載,及時查找原因,采取補救措施.注意問題:(1)采用預壓袋逐袋稱量,設專人稱量,專人記錄;稱量好的砂袋一旦到位就采用防水措施,準備好防雨布。(2)派專人觀察支架變化情況,一旦發生異常,立即進行補救.(3)要分級加載,加載的順序接近澆筑砼的順序,不能隨16、意堆放,卸載也分級。4。1。9、質量保證體系本工程設立全面質量領導小組,下設專職質檢機構質檢部內設各專項工程質檢工程師及質檢工程師助理,專司質量檢查之職。組成以總工程師為首,選派有多年施工經驗的技術人員組成的技術攻關小組,結合現場實際情況,精心編制出詳細的施工方案,報業主和監理工程師批準,杜絕因施工方案不當而引起工程返工和質量事故的發生。4.2 安全保證措施4.2。1 跨公路施工安全措施4。2。1.1一般要求1、開工前按規定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請,并辦理施工手續,簽定施工安全協議。2 在施工地段設置遠方及現場防護。遠方防護必須將移動標識信號設置在了望條件特別好的位置.防護員要進行培訓后上崗。3 施17、工時,各種料具擺放整齊,人員及料具不得占道,以保證人身及行車安全。4 施工現場懸掛安全標志,危險地區懸掛“危險”或者“禁止通行”、 “高空作業”等標志,必要地段設臨時交通指揮.5施工中設專人進行監護,監護人員和施工負責人以及防護員三者全部到齊后,才允許開工.6 橫越公路時,必須先向兩側了望,確認沒有車開來后,再垂直通過。7 使用吊車等機械起吊材料時,兩端設人牽拉穩定索以控制平衡,并專人統一指揮。在吊起的物件下面或移動的范圍內禁止人員工作.8工地防護員必須是經過嚴格訓練和考試合格的,始終擔任該項工作。防護設備經常檢查,保證正常使用。9停止工作時,禁止在公路上休息。休息時,施工領導人注意督促工人將18、材料、工具收拾好,以免影響行車。10施工期間,時間緊、工作量大,必須精心組織,嚴格管理,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準備工作必須充分但不得過量.4.2.2吊裝作業安全措施1吊裝用鋼絲繩的接頭采取插接,插接長度為鋼絲繩直徑的20倍,并不得小于300mm,捆綁時保持鋼絲繩向同一方向彎折.鋼絲繩必須緊密有序的的排在卷筒上,卷筒上必須有四圈鋼絲繩的容繩量。2施工現場設專職安全人員進行現場防護,非工作人員嚴禁進入吊裝現場。3設專業起重指揮人員指揮吊車,其它人員不得指揮吊車。4吊裝作業前要對吊機的各安全系統進行安全檢查,支腿要支平壓實,要保證機械操作靈活,制動有效。5起吊前要對吊裝索具進行檢查,是否捆綁正確無誤,19、護角是否墊好.6由于有部分作業時間為夜間施工,施工時必須有良好的照明設備.作業區域不留死角.7 吊裝作業不準超負荷運行,不得斜吊提升作業.8 五級風以上嚴禁作業,必須收起吊車臂桿以防發生意外。9 當油溫超過70時應停機冷卻,當油溫低于0應考慮更換低溫液壓油。10 各部元件、管路如發生故障時,應立即停機,由經過訓練的專職技術人員檢查修理,操作人員不可擅自拆卸。 11現場施工人員必須服從現場指揮人員的統一指揮,在得到指揮人員的指揮信號后,方可開始操作,操作前必須鳴哨(鈴)示意。如發現指揮信號不清或錯誤引起事故時,有權拒絕執行,并發出危險信號。操作時對其他人員發出的危險信號,也應該注意和聽從,以免發20、生事故。指揮人員應熟悉所指揮的起重設備性能。12 施工中,如遇有大雨、大霧和六級以上的大風影響施工安全時,應停止起重作業,并將起重設備、起重物設于安全位置,要有防溜、防滑等可靠的防護措施。13凡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精力集中,配戴好安全帽.14起重作業時,必須執行“九不吊”、“七禁止”的制度。九不吊:1)未試吊不吊; 2)起重超跨度不吊(司機看儀表盤,指揮人員看鋼絲繩是否發抖); 3)非指揮人員指揮不吊; 4)信號不明不吊; 5)吊鉤不對重物重心不吊; 6)長6m以上和大物件無牽繩不吊; 7)套索不穩不牢不吊; 8)重物相壓、相鉤、相夾不吊; 9)吊鉤直接掛在物件上不吊.七禁止:1)禁止人員站在21、運行線內或從吊起的物體底下鉆過; 2)禁止站在死角和敞車車幫上; 3)禁止站在起吊物件上; 4)禁止用手校正吊高0.5m以上的物件; 5)禁止用手腳伸入已吊起的重物下方直接取放墊襯物; 6)禁止重物下降時快速重放; 7)禁止用起重設備拉動車輛和撞擊重物.15嚴禁吊運人員手抓吊鉤下降,以防起重系統突然失靈而產生事故。16吊裝時,要有專人指揮,行車速度要慢,司機必須熟悉統一的信號和手勢,做到緊密配合,動作協調一致。17 起吊重物時,吊鉤中心應垂直通過重物中心,重物吊起離地面2050厘米時須停車檢查:1)起重機械的穩定性;2)制動器的可靠性;3)重物的平穩性;4)綁扎的牢固性。18 起吊重物時,禁止22、在重物上堆放或懸掛零星物件,重物吊起后平移時,其底部至少應高出所跨障礙物的0.5m以上;零星材料和物品,必須用吊籠或用鋼絲繩捆綁牢固方能起吊。19 放置吊運的重物時,要注意地面的平整,防止斜歪傾倒,要對物體有防護支撐.20 起吊重物時,起落、左右回轉速度要均勻;動作要平穩,禁止忽快忽慢,不準緊急制動。回轉時,未停穩前不得做反向動作。注意吊鉤的上升高度,防止升到頂點,由于限位器失靈而造成事故。注意卷揚機起吊繩排布情況,不允許出現吊繩出卷筒現象,以免出現事故。21 雨天工作,為防止制動器受潮失效,應先經過試吊,證明制動器可靠后,方可進行工作。22在運行中,遇到緊急危險情況時,應立即緊急停車。若在降落重物過程中,卷揚機制動器突然失靈,應采取緊急措施,即將重物稍微上升后,再降落;再上升再降落;這樣多次反復,就能將重物安全降落。23對已報廢的鋼絲繩應作出明顯的標記,防止誤用.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