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干道路瀝青砼下面層工程施工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85109
2023-06-30
10頁
43.04KB
1、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 道路瀝青路面工程,支路A路面長491.97米,路幅寬10米;支路B路面長308.22米,路幅寬10米.道路設計面層采用瀝青混凝土路面,厚度為7cm,分兩層施工,用攤鋪機攤鋪,壓路機碾壓、成型.我施工段路面施工采用集中拌料的施工法,加強對施工中的材料、施工技術、質量、安全要素的控制,以達到優質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務.工程量為:支路A:4919。7平方米;支路B:3082。2平方米.二、編制依據:1.道路工程施工合同;2。道路工程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3。道路工程施工圖設計;4.城市道路施工及驗收規范(CJJ91);5。市政道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CJJ1-90)2、;6.公路改性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J03698);7。瀝青路面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092-96) 三、施工準備1.根據施工場地,做好總平面布置,施工用水、臨時排水、用電要接到位。2根據監理單位和業主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組織施工機械、人員進場。3根據基層總進度計劃,編制月、周計劃,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四、主要機械:1、壓路機2臺 2、自卸車4輛 3、經緯儀1臺 4、水準儀1臺5、灑水車1輛 6、攤鋪機1臺 7、切割機1臺 8、小型夯機1臺 五、施工組織機構及勞動力組織1、施工組織領導小組組長: 李曉明 成員: 王鵬,劉亮2、 勞動力組織土建技術員1名、施工員工1名、質檢員1名、3、安全員1名、壓路機操作工2名、攤鋪機操作工2名、切割機操作手1名、司機4名、后臺配合及壯工20名、技工15名、電工1名。六、材料要求:1、礦料生產配合比-(1#倉03)23%:(2#倉311)23:(3#倉1119)19:(4#倉1930)31%:礦粉4%。瀝青用量(油石比)%:4。5;瀝青與礦料粘附型:5級。混合料實測值:密度(g/3)2。553;空隙率4.0;瀝青飽和度% 69.3;穩定度KN 11.7;流值0。1 29.4。2、瀝青:瀝青為AH90,各項指標應滿足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03294),產地北方。3、粗集料:采用反擊式生產的,規格方整、級配良好、質地堅硬、干燥、無風4、化、無雜質,并且具有足夠的強度、耐磨性和抗沖擊性,碎石為石灰巖.表觀密度2。733g/3。4、細集料:集料潔凈、干燥、無風化、無雜質,并有適當的顆粒組成,密度為2.736g/3。5、礦粉要求:采用干凈的石灰巖經磨細得到的礦物。粒度范圍0.6mm的達到100;0。15mm的達到98。8%;0.075的達到86.5。(詳見下表)表1指 標下面層用粗集料質量技術規定值SMA表面層粗集料質量技術規定值石料壓碎值 不大于()2520洛杉磯磨耗值 不大于(%)3030視密度 不小于(t/m3)2。52.6吸水率 不大于()2。02.0對瀝青的粘附性 不小于()5級5級堅固性 不大于(%)1212軟石含量 5、不大于()510。075顆粒含量 不大于()1細長扁平顆粒含量 不小于(%)1510石料磨光值 不小于()(BPN)4242石料沖擊值 不大于(%)28水洗法(0。075顆粒含量) 不大于(%)1七、施工方法瀝青混凝土為商品瀝青混凝土. 1、混合料的拌和(1)粗、細集料應分類堆放和供料,取自不同料源的集料應分開堆放,應對每個料源的材料進行抽樣試驗,并應經工程師批準。(2)按目標配合比設計,生產配合比設計,生產配合驗證三個階段進行試拌、試鋪后,進行大批生產。(3)每種規格的集料、礦料和瀝青都必須分別按要求的比例進行配料。(4)瀝青材料采用導熱油加熱,加熱溫度在160-170范圍內,礦料加熱溫度為6、170-180,瀝青與礦料的加熱溫度應調節到能使拌和的瀝青混凝土出廠溫度在150-160,不準有花白料、超溫料,混合料超過200者應廢棄,并應保證運到施工現場的溫度不低于140-150.瀝青混合料的施工溫度見下表所示。瀝青混合料的施工溫度(140)瀝青加熱溫度:160-170礦料溫度:170180混合料出廠溫度:正常范圍150-165超過200廢棄 混合料運輸到現場:溫度不低于140-150攤鋪溫度正常施工:低于130-140,不超過165 低溫施工 不低于140-150,不超過175碾壓溫度正常施工:130140不低于120 低溫施工 140-150不低于130碾壓終了溫度:不低于70(5)7、熱料篩分用最大篩孔應合適選定,避免產生超尺寸顆粒.(6)瀝青混合料的拌和時間應以混合料拌和均勻、所有礦料顆料全部裹覆瀝青結合料為度,并經試拌確定,間歇式拌和機每鍋拌和時間宜為30-50s(其中干拌時間不得小于5s).(7)拌好的瀝青混合料應均勻一致,無花白料,無結團成塊或嚴重的粗料分離現象,不符合要求時不得使用,并應及時調整。(8)出廠瀝青混合料應按現行試驗方法測量運料車中混合料的溫度。(9)拌和瀝青混合料不立即鋪筑時,可放成品貯料倉貯存,貯料倉無保溫設備時,允許的貯存時間應符合攤鋪溫度要求為準,有保溫設備的儲料倉儲料時間不宜超過6小時。2、混合料的運輸(1)從拌和機向運料車上放料時,應每卸一8、斗混合料挪動一下汽車位置,以減少粗細集料的離析現象.盡量縮小貯料倉下落的落距。(2)當運輸時間在半小時以上或氣溫低于10時,運料車用篷布覆蓋。(3)連續攤鋪過程中,運料車在攤鋪機前1030cm處停住,不得撞擊攤鋪機。卸料過程中運料車應掛空檔,靠攤鋪推動前進.(4)已經離析或結成不能壓碎的硬殼、團塊或運料車輛卸料時留于車上的混合料,以及低于規定鋪筑溫度或被雨淋濕的混合料都應廢棄,不得用于本工程。(5)除非運來的材料可以在白天鋪完并能壓實,或者在鋪筑現場備有足夠的可靠的照明設施,白天或當班不能完成壓實的混合料不得運往現場,否則,多余的混合料不得用于本工程。3、混合料運輸(1)采用自卸汽車運輸,車廂9、內清掃干凈。為防止瀝青與車廂板結合,車廂側板和底板涂一層肥皂水或洗衣粉水,不得有余液積聚在車廂底部。在車的側廂中間打孔,以便檢測混合料溫度。(2)從拌和機向運料車卸料時,自卸車應前后移動,且分三次放料。第一次為車廂的前1/3處,第二次為后1/3處,第三次為1/2.以減少粗細集料離析現象。(3)保證運輸車的運量較拌和能力或攤鋪速度略有富余,施工過程中攤鋪機前方始終有運料車在等候卸料。盡量減少攤鋪機停機待料。(4)連續攤鋪過程中,運料車在攤鋪機前10-30停住,不得撞擊攤鋪機。卸料過程中運料車掛空檔,靠攤鋪機推動前進。運料車至攤鋪地點后憑運料單接收,并檢查混合料拌和質量及到場溫度。不符合要求,或已10、經結成團塊、已遭雨淋的混合料不得鋪筑在路上。3、混合料攤鋪(1)在鋪筑混合料之前,必須對下層進行檢查,特別應注意下層的污染情況,不符合要求的要進行處理,否則不準鋪筑瀝青砼.(2)本道路路面寬10米,分二幅進行攤鋪,每幅5米分兩層,第一層鋪40mm AC20I型中粒式瀝青混凝土下面層,第一層鋪30mm AC-20I型細粒式瀝青混凝土上面層,攤鋪機兩側配置自動找平平衡梁。(3)正常施工,攤鋪溫度不低于130-140不超過165;在10氣溫時施工不低于140,不超過175。攤鋪前要對每車的瀝青混合料進行檢驗,發現超溫料、花白料、不合格材料要拒絕攤鋪,退回廢棄。(4)攤鋪機一定要保持攤鋪的連續性,有專11、人指揮,一車卸完下一車要立即跟上,應以均勻的速度行駛,以保證混合料均勻、不間斷地攤鋪,攤鋪機前要經常保持3輛車以上,攤鋪過程中不得隨意變換速度,避免中途停頓,影響施工質量.攤鋪室內料要飽料,送料應均勻。(5)攤鋪機的操作應不使混合料沿著受料斗的兩側堆積,任何原因使冷卻到規定溫度以下的混合料應予除去。(6)對外形不規則路面、厚度不同、空間受限制等攤鋪機無法工作的地方,經工程師批準可以采用人工鋪筑混合料。(7)在雨天或表面存有積水、施工氣溫低于10時,都不得攤鋪混料。(8)混合料遇到水,一定不能使用,必須報廢,雨季施工時千萬注意,中面層、表面層采用浮動基準梁攤鋪。注:兩臺攤鋪機必須以相同的攤鋪速度12、振幅進行攤鋪,保證混合料攤鋪均勻。4、碾壓整平后,經檢測標高、橫坡、平整度、厚度等達到要求后立即進行碾壓,不得等候.采用3臺雙驅雙振壓路機和1臺膠輪壓路機組合進行初壓、復壓,終壓采用鋼輪壓路機。壓實應按初壓、復壓、終壓三個階段進行。設專人指揮并記錄碾壓遍數。(1)初壓時瀝青混合料溫度不低于135下進行,碾壓時壓路機從外(低)側向路中心(高)碾壓,壓路機在邊緣壓時,應盡可能靠近路肩,但不能碰路肩,防止損壞路肩混凝土.初壓、復壓采用兩臺雙驅雙振壓路機和一臺膠輪壓路機,并列成梯隊縱向排列循環碾壓先不開振動靜壓1遍,然后雙驅雙振壓路機振壓3遍,接著用膠輪壓路機碾壓2遍,使混合料平整、密實、穩定。另外13、,碾壓路線及方向不能突然改變,壓路機起動、停止時必須減速緩慢進行,以免導致混合料產生推移。碾壓時前后壓路機同時進退.(2)初壓復壓結束后,緊接應進行終壓。終壓采用雙驅雙振壓路機單獨完成,碾壓為2遍,且表面無明顯輪跡.碾壓終了溫度應符合規范要求,并且保證在60之前完成碾壓工作。(3)壓路機的碾壓段長度應與攤鋪速度相平衡。壓路機每次由兩端拆回的位置應成階梯形,且隨攤鋪機向前推進,拆回處不能在同一橫斷面上,在攤鋪機連續攤鋪過程中,壓路機不得隨意停頓。(4)壓路機碾壓過程中有混合料沾輪現象時,向碾壓輪灑少量水或加洗衣粉水,嚴禁灑柴油。(5)壓路機不得在碾壓成型并未冷卻的路段上轉向、調頭或停車等候。振動14、壓路機在以成型的路面上行使時應關閉振動。(6)振動壓路機碾壓采用高頻低幅進行,行駛速度每25距離振動不少于1次。(7)振動壓路機輪跡的重疊寬度不應超過20;靜碾壓路機輪跡的重疊寬度不小于20。碾壓順序:雙驅雙振壓路機穩壓1遍雙驅雙振壓路機振壓3遍用膠輪壓路機碾壓2遍雙驅雙振壓路機碾壓1遍檢測。5、接縫橫向縫接續施工前涂刷粘層油并用熨平板預熱。攤鋪前在熨平板和基準梁后部的輪組下放置起始墊板,墊板的厚度等于混合料松鋪厚度與壓實路面厚度之差。當攤鋪機離開接縫34m時即開始碾壓,碾壓時,先用雙驅雙振壓路機關閉振動碾壓,壓路機先位于舊攤鋪層上,并伸入新攤鋪層上20cm,以后每碾壓一遍向新攤鋪層移動20c15、m,直到壓路機全部在新攤鋪層上為止,然后改為正常的縱向碾壓.當接縫處新鋪的瀝青混合料高時,碾壓要注意:前進時采用振動碾壓,倒退使采用靜壓;否則,應相反,這樣可保證接縫的平整.6、施工質量控制(1).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設立專職質檢員,確保瀝青砼路面的質量。(2).認真執行每道工序的驗收簽證程序。堅持分部分項工程檢查,做好隱蔽工程驗收,工程質量評定,做好材料實驗、構件技術檢驗等工作,從各環節嚴把質量關。(3).鋪筑試驗段:在瀝青混凝土路面開工前,根據試驗段的各項指標,確定以下主要項目:1)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例是否達到施工要求;2)材料的松鋪系數;3)確定每一作業段的合適長度;4)確定每一次鋪筑的合適厚度為(45 cm)左右。(4)。瀝青路面層的各項指標: 中線高程誤差:(20)mm寬度誤差: (20)mm 坡度誤差:(0.3%)平整度誤差:(2.6)mm 厚度:(+20,5)mm壓實度: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