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m高速公路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85120
2023-06-30
14頁
85.63KB
1、xx高速公路第四合同段K71+000 K72+000路基土方施工技術方案一、工程地質特點及環境狀況1、地質概況 :路線經過地層有志留系泥盆系第三系第四系和華力西花崗巖。沿線褶皺和斷裂很發育,地質構造復雜多變,除了沿線巖層較破碎外,褶皺構造對公路建設的主要影響是使得路線右側挖方邊坡巖層呈現順層狀態,而斷裂構造加劇了巖層破碎,營造地下水活動通道。本線不良地質范圍不大,深淺各異的軟土,主要分布于山間平原和山間洼地、水田及水塘地段。2、環境概況:本線路所經過北流市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日照大,氣候溫和濕潤.影響本市的主要災害是洪澇、干旱、臺風等。其中以臺風、洪澇災害影響較嚴重,主要發生在68月。二、施2、工組織及施工方案 1、主要工程數量:本段路基填方63428m3,挖方:139943m32、土方路基開挖施工2。1施工流程(見下頁)工機料準備施工便道修設測量放樣場地清理、運棄表土截水溝、臨時排水設施修建工序完成后 報監理檢驗合格進入下一工序不合格返工中間計量路塹開挖、土石方調運邊坡修整路床壓實排水設施修建監理驗收、申請計量2。2施工方法 本段土方開挖均采用機械化施工,并根據本工程實際情況進行機械配套施工。 開挖前,提前作好利用方試驗檢測,組織技術人員吃透施工圖設計意圖,并現場踏勘調查;對路塹開挖順序和運輸線路等做好計劃,定出土石方調配方案;并做好便道加固修整工作,進行截水溝施工,臨近排水設施修3、筑;對沿線地下管道纜線和其它構造物、文物等作好保護措施。 對深路塹挖方段,在開挖施工前以挖槽法探明地質情況,為邊坡防護提供依據。如與設計圖有異及時通知報告監理工程師協調有關單位進行處理,在居民區附近開挖土方應切實保障居民的安全和交通方便。 本路段挖方段路塹較短,故均采用橫挖法進行施工,即以路塹整個橫斷面的寬度和深度從一端或兩端以挖掘機配合自卸汽車逐漸向前的方式開挖。每層臺階高度可為34m,開挖過程設單獨的運土通道及臨時排水溝. 考慮路基填挖平衡,對挖出土方利用方,超過路基填筑壓實速度時,立即停止挖土方,開挖過程不留松土過夜,隨挖隨運,以免因雨水影響土方的含水量. 考慮土方調運汽車運輸對路塹開挖4、路基面造成破壞,路塹開挖接近設計標高時便道位置或全斷面保留深3050cm土層,在沿線土方調運不經該段路塹運輸時才繼續挖至設計標高。 當路塹開挖接近設計標高時,即取樣進行土工試驗檢測.如發現土質不能滿足規范要求即申報換填處理. 在路塹開挖接近完成時,即組織進行邊溝開挖、路拱修筑、刷刮邊坡、整平路基面時,宜采用平地機配合其它土方機械作業。 邊溝與截水溝的開挖符合下列要求;a邊溝、截水溝及其他引、截排水設施的位置、斷面尺寸及有關要求,均嚴格按照設計圖紙的規定施工。在條件具備時,先進行這類排水設施,其出口應通至橋涵進、出水口處.截水溝一般不在地面坑凹處通過,必須通過時,應按路堤填筑要求將凹處填平壓實,5、然后開挖,防止不均勻沉陷和變形。b平曲線外邊溝溝底開挖縱坡與曲線前后的溝底相銜接.曲線內側不得有積水或水外溢現象發生。c路塹和路堤交接處的邊溝徐緩引向路堤兩側的天然溝或排水溝,不得沖刷路堤.路堤坡腳附近不得積水。d所有排水溝渠均從下游出口向上游開挖。e所有排截水溝設施滿足下列要求:(a) 溝基穩固,嚴禁將排水溝挖筑在未加處理的棄土上;(b) 溝形整齊,溝坡、溝底平順,溝內無浮土雜物;(c) 溝水排泄不得對路基產生危害; 路塹施工遇地下水時應按下列規定處理;a挖方地段遇有地下含水層時應做好臨時排水設施,并報告監理單位和設計單位,結合現場實際制定合適的地下水排除方案。b路塹路床頂部以下位于含水量較6、大的土層時,申報監理和設計單位換填透水性良好的材料,換填深度要滿足設計要求,并整平凹槽底面,設置滲溝,將地下水引出路外,再分層回填壓實.c 棄土按設計要求結合實際地形,確定棄土方式、調運方案、棄土位置、棄土形式、坡腳加固處理方案、排水系統的布置及計劃安排等。深挖路塹的施工a深挖路塹的邊坡嚴格按設計坡度施工.若邊坡實際土質與設計勘探的地質資料不符(如出現石方或土質較設計的松散)時,立即報告監理和設計單位提出修改設計的意見,批準后實施。b土質邊坡施工時,嚴格按圖紙設計要求設置平臺,圖紙無明確要求時,宜每隔10m高度設置平臺,平臺寬度一般不小于1.5m.平臺表面橫向坡度向外傾斜,坡度約為3;縱向坡度7、一般與路線縱坡平行。平臺上的排水設施與排水系統連通.c施工過程中如修建平臺后邊坡仍然不能穩定或大雨后立即坍塌時,一般考慮修建石砌護坡,在邊坡上植草皮或做擋土墻.d施工過程中邊坡上滲出地下水時,根據地下水滲出的位置、流量擬定相應措施,修建地下水排除設施.e 土質單邊坡挖路塹的施工方法采用多層橫向全寬挖掘法.f 土質雙邊坡深挖路塹的施工方法采用分層縱挖法和通道縱挖法。3路基土方填筑3。1填筑過程示意及施工流程(1)路堤填筑過程斷面示意圖 路基中心線 50 25% 25% 刷坡 25% 25% 第一層填土(2)施工工序流程框圖工機料準備施工便道修設測量放樣場地清理、運棄表土臨時排水設施修建中間計量軟8、基處理工序完成 報監理檢驗合格進入下一工序不合格返工土方調運、攤鋪分層整平壓實中間計量壓實度、平整度等檢測分層填筑土方至路基頂層邊坡修整、排水設施修建監理驗收、申請計量3.2施工方法3.2。1施工準備(1)施工環境調查。通過走訪地方電信、電力、供水等部門,以及鎮政府、村政府及當地群眾,取得詳盡的障礙物及待拆遷物的調查結果。(2)施工前先完善排水系統。漿砌片石排水溝未能砌筑完成之前,由臨時排水邊溝進行排水。漿砌片石排水溝在路基填筑前或填筑過程中砌筑,在排水邊溝內側坡腳上用編織袋泥包攔截落土,保持邊溝暢通。(3) 施工前對填方用土提前按規范要求做好標準試驗。對施工路段恢復定線、測量放樣、定出作業范9、圍,將填方基面上的樹根、草皮、灌木及表層腐植土、耕植土清除干凈,并按環保規定棄置于棄土場。對旱地及山坡荒地,應進行填前翻松碾壓到規定密實度要求為止,深度為30cm40cm。對路基范圍內的孔洞、坑槽應先行填平并壓實。當地面橫坡度大于1:5時,應在原地挖內傾式臺階,臺階的寬度應能滿足攤鋪及壓實操作的需要。對于軟基處理地段,必須先排水清淤,然后回填透水性材料,并分層壓實。道路填方的材料應分層平行攤鋪,最大攤鋪厚度不得大于30cm,最小不得小于10cm。3。2.2 施工部署(1)根據特殊路基處理的施工進度和征地拆遷進程,在能夠動工的每一個路段展開施工。(2)為保證填筑路基施工質量,在大規模開展路基填筑10、施工前先進行試驗段土方填筑試驗。試驗段施工過程中做好施工檢測記錄,取得施工技術參數以指導其后的大規模路基土石方填筑施工,包括設備的噸位型號及最佳組合、壓實遍數、行走速度、振動情況、壓實厚度、松鋪系數、壓實度等.以確保土方工程達到規定的密實度。(3)根據軟基觀察的數據控制軟基段填土的進度.(4)根據施工點的數量,及時調整資源配置。(5)關鍵設備配置:挖掘機5臺,平地機2臺、推土機4臺、自卸汽車16輛,灑水車2輛、壓路機4臺等。3。2。3路基分層填土(1) 每段路基填筑前必須按要求進行軟基處理或清表并開挖臨時排水溝,清表完成后報主管工程師檢驗合格后,進行填前壓實.(2) 整個路基施工期間,必須注意11、路拱的形成保證排水暢通。因天然含水量一般接近最佳含水量,故除非現場主管工程師特別安排,否則每次填筑土方后必須及時整平壓實,避免風干或淋濕填土。填土達到1米以上時必須在路基兩側修筑土埂,坡上設置臨時急流槽,以利排水.(3) 填方路基必須按路面平行線分層控制填土標高;填方作業應分層平行攤鋪,每層土的松鋪厚度不應超過30cm,保證路基壓實度。每層填料鋪筑的寬度,每側應超出路基設計寬度50,以保證修整路基邊坡后的路堤邊緣有足夠的壓實度。(4) 不同土質的填料應分層填筑,且應盡量減少層數,每種填料層總厚度不得小于50。土方路堤填筑至路床頂面最后一層的壓實厚度應不小于100mm。(5) 因特殊原因需加寬舊12、路堤時,應延舊路堤邊坡挖成內傾斜的臺階;所用填料宜與舊路堤相同或選用透水性較好的材料。連接結構物的路堤工程,其施工方法不應危害結構物的安全與穩定。(6) 如在路堤范圍內修筑便道或引道時,該便道或引道不得作為路堤填筑的部分,應重新填筑成符合規范要求的新路堤。(7) 任何靠壓實設備無法壓碎的大塊硬質材料,應予以清除或破碎,破碎后的硬質材料最大尺寸不超過壓實厚度的2/3,并應均勻分布,以便達到要求的壓實度。當填土里面含有樹根、有機物、大石塊等雜物時應用人工清除出路基范圍。(8) 填土路堤分幾個作業段施工時,兩個相鄰交接處不在同一時間填筑,則先填段應按1:1坡度分層留臺階;如兩段同時施工,則應分層相互13、交疊銜接,其搭接長度不得小于2m。(9) 用透水性較小的土填筑路堤時,應將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范圍內;當填筑路堤下層時,其頂部應做成3%4的雙向橫坡;如填筑上層時,不應覆蓋在透水性較好的土所填筑的路堤邊坡上。(10) 施工過程中所有土料均隨挖、隨運、隨平、隨壓,不得在現場貯有松土。路基作業橫向至少保持24的橫坡及較高的平整度,使之能迅速排除雨水,避免作業面積水。(11) 每次下雨后必須派專人進行路基巡查,發現積水應及時清除。每一層填筑碾壓完后,應將該層寬度、填筑厚度、壓實厚度、逐樁標高和壓實度等檢測資料,報監理工程師審查,批準后才能進行上一層的施工.3。2。4路基分層壓實(1) 每一土方壓14、實層均應檢驗壓實度,合格后方可填筑其上一層,否則應查明原因,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壓實度檢驗頻率每200m檢驗4點。不足200m時,至少應檢驗2點。(2) 壓實檢驗標準必須符合下表要求。填挖類型路面底面壓實度標準(cm)壓實度()零填及挖方08096填方08096801509415093(3) 填土層在壓實前先整平,并按設計修整出橫坡。碾壓時,前后兩次輪跡需重疊2030cm,并特別注意均勻。碾壓時使用自重20t的重型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路基壓實采用先靜壓,然后用高振幅、低頻率振動碾壓,待壓路機有反彈現象時,改用低振幅、高頻率碾壓,使壓實度達到規定的壓實度。上土時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1+2%之間,碾壓15、時含水量為最佳含水量狀態。碾壓成活的填層用濕潤土覆蓋保濕或在填筑下層前灑水濕潤。(4) 無論何時,只要路基填筑到結構物附近的地方,或鋪筑到無法采用壓路機壓實的地方,使用小型打夯機進行夯實。同時對一些死角范圍,采用小型打夯機進行夯實,使這些地方的壓實度達到96以上。(5) 當邊坡被雨水沖刷后,應將邊坡處挖成臺階后分層夯實,不得直接用松土進行補填。(6) 碾壓完成后立即進行壓實度檢測。土方檢測采用灌砂法進行。在攤鋪上一層之前,每一層的壓實度都必須經項目經理部質檢工程師和駐地監理工程師認可。3。2。5路基整修(1) 路基封頂后,恢復各項標樁,按設計圖紙要求檢查路基的中線位置、寬度、縱坡、橫坡、邊坡及16、相應的標高等。(2) 路基表面達到設計標高后采用平地機刮平,配合機械碾壓的方法整修成型。使路基橫向坡度達到設計要求,鏟下的土不足以填補凹陷時,采用與路基表面相同的土填平夯實.邊坡的整修,按設計要求的坡度,用液壓挖掘機配合人工,自上而下進行削坡.(3) 在整修需加固的坡面時,預留加固位置。當填補不足或邊坡受雨水沖刷形成小沖溝時,將原邊坡挖成臺階,分層填補,仔細夯實.不得在邊坡上以土貼補。如填補的厚度很小(1020cm),而又是非邊坡加固地段時,可用種草整修的方法以種植土來填補。(4) 邊溝的整修需掛線進行.對各種水溝的縱坡(包括取土坑縱坡)用儀器檢測,整修到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填土路基兩側超填的17、寬度應切除。修整后的路基表面層厚不得小于15cm,松散的或半埋的尺寸大于5cm的石塊,從路基表面層移走,并按規定填平壓實。路基整修完畢后,堆于路基范圍內的廢棄土料全部清除。(5) 修整好的路基,保持維修養護,直到缺陷責任期滿為止。4、土源調運土源調運:調運前必須進行土樣分析,在檢驗結果符合規范要求并經監理批準后使用;開工后嚴格按5000m3一次的頻率進行檢測,并由專人進行土源監督發現土質變化即通知試驗室抽樣試驗。5、機械設備序號設備名稱尺寸功能數量1挖掘機CAT3255臺2推土機T1404臺3壓路機CA254臺4平地機PY1802臺5運輸汽車16臺6灑水車m32臺6、質量的控制指標土方路基檢查18、項目項目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壓實度(%)零填及挖方(m)00。396按附錄B檢查密度法:每200m每壓實層測4處填方(m)00。8960。81.5941.5932彎沉(0.01mm)不大于設計要求值按附錄I檢查3縱段高程(mm)+10,-15水準儀:每200m測4斷面4中線偏位(mm)50經緯儀:每200m測4點,彎道加HY、YH兩點5寬度(mm)符合設計要求米尺:每200m測4處6平整度(mm)153m直尺:每200m測2處10尺7橫坡(%)0。3水準儀:每200m測4個斷面8邊坡符合設計要求尺量:每200m測4處三、施工進度計劃(見下頁橫道圖)計劃開工日期:2007年119、月8日計劃完工日期:2007年5月14日四、質量、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 1、 質量保證措施 (1)。建立以項目總工為首和系統的技術網絡體系,實行技術人員崗位責任制,逐級責任到人,一級抓一級,爭創優質工程。 (2)。強化工程質量創優措施,投入精干的質量管理人員和先進機械設備,利用嚴密的檢測手段,切實開展質量管理活動。(3).所有原材料要進行檢測。對砂、石料等材料進行性質、強度試驗,并嚴格控制砂石料的粒徑及含水量。(4)。做好基底承載力檢測,保證基底承載力符合設計要求。2、安全技術措施(1)、參加施工人員,必須接受安全技術教育,熟知和遵守本工種的各項安全技術操作規范。應定期進行安全技術考核,合格者方20、能上崗操作,對于從事電氣、起重、焊接、車輛駕駛等特殊工種人員,應經過專業培訓獲得合格證書后,方準上崗。(2)、操作人員上崗前,必須按規定穿戴防護用品。施工負責人和安全檢查員應隨時檢查勞動防護用品的穿戴情況,不按規定穿戴防護用品的人員不得上崗。(3)、施工現場要設置足夠的消防設備,對工地上設置的消防器材必須定期維護和檢查,施工人員應熟悉消防設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4)、機械上料時,在鏟斗(或拉鏟)移動范圍內不得站人。鏟斗下方嚴禁有人停留和通過。 3、環境保護措施(1)、清理場地的廢料和運料的廢方,不得影響排灌系統及農田水利設施。應按業主要求或監理工程師的指示在適當地點設置棄土場;有條件時,力求少21、占土地,并在工程完工時復耕.(2)、施工過程中的廢棄物,應在工程完工時及時清除干凈,以免堵塞渠道和妨礙交通。(3)、廢方堆放點應統籌安排,堆放點應遠離河道,盡量不要覆蓋植被,盡可能選擇荒地,完工后對棄方地整平用作耕地。(4)、在施工期間,應始終保持工地的良好排水狀態,修建一些臨時排水渠道,并與永久性排水設施相連接,且不得引起淤積和沖刷。(5)、施工中應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預防措施,防止施工場所占用的土地或臨時使用的土地受到沖刷,防止從本工程施工中開挖的土石方材料對河流、水道、灌溉或排水系統產生淤積或堵塞.五、注意事項(1)、所有筑路機械駕駛員必須持證上崗,按章操作并須特別注意施工安全。(2)、對于工程開展順序、機械調度及工程施工方法,必須提前進行考慮安排。(3)、開挖利用方時,必須預先進行填土量計算;收方要注意運輸車輛卸土順序及堆放密度,盡量做到一次推平形成路拱。(4)、工程出現任何特殊情況應及時報告主管工程師解決,出現險情必須第一時間盡可能通知相關人員撤至安全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