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基擋墻工程衡重式路肩墻、護腳施工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85213
2023-06-30
12頁
156.81KB
1、xx至xx高速公路xx至xx段土建工程路基擋墻施工方案目 錄1. 工程概況12. 編制依據13. 施工方案13.1.護腳23.2.衡重式路肩墻33.2.1. 施工工藝流程圖33.2.2. 施工要點33.3.路堤墻74. 質量保證措施85. 安全保證措施86. 環境保護措施9路基擋墻施工方案1. 工程概況xx至xx高速公路xx至xx段工程LXTJ-8標段位于河南省xx市xx縣,線路全長6.221km。始于xx服務區設計終點(位于東崗子),沿xx河下行,繼續向東南方向延伸約700m結束。設計大橋2966m/7座,隧道507.5m/1座(葦園隧道),涵洞通道7道。沿線主要公路有國道G209和省道S32、31。線路經過地區位于xx山脈的東延部分,地面高程在500800m,山勢較陡峭,峰林與溝谷相對密集,沿線三次跨越老灌河。經河流、山谷及沖溝的切割,線路經過地區地形復雜,地勢起伏大。本合同段擋墻設計主要有衡重式路肩墻、護腳兩種類型,其中護腳為M7.5漿砌片石;衡重式路肩墻高小于8米時采用M7.5漿砌片石,墻高大于等于8米時采用C20片石混凝土澆注。2. 編制依據(1) 工程承包施工合同文件及競爭性合同談判會議紀要、招標文件、施工圖紙設計及補充設計圖紙等。(2) 國家現行的路基、橋涵、隧道等施工技術規范、規程、指南、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試驗規程等。(3) 河南省xx至xx高速公路項目有限公司3、編制的施工標準化實施細則及下發的其它文件。(4) 現場踏勘、調查收集到的地形、地質、氣象和其它地區性條件等資料。(5) 公司管理制度及經華夏認證中心認證的質量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6) 公司技術力量、隊伍素質、機械設備、管理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及多年來在同類工程施工中積累的施工經驗。3. 施工方案3.1. 護腳本標段設計護腳有A型和B型兩種。A型護腳設置于穩定的斜坡路段以收縮坡腳,墻高一般不大于4m。B型護腳設置于填方路基地面橫坡陡于1:2.5,收回填方坡腳,加強路基的穩定性。砂漿采用機械拌合,砂漿強度不低于M7.5,拌和均勻,色澤一致,稠度適當,和易性適中。在漿砌工程4、中,每完成50m3砌體,對相應的水泥砂漿進行一組強度檢查試驗。對石材抽樣進行抗壓強度試驗,浸水抗壓強度不低于30MPa,無裂縫,不易風化。砌筑時,每1015m,設置一道伸縮縫,縫寬2cm,縫內充填瀝青麻絮,填塞深度大于15cm。在護腳內側按照1:1的坡度設置碎石反濾層,在高于反濾層底30cm位置設置直徑100mm的PVC排水管,排水管坡度為3%,排水管每2m設置一道。3.2. 衡重式路肩墻3.2.1. 施工工藝流程圖測量放線基槽開挖基槽排水與處理基礎砌筑(澆筑)基礎部分回填墻身砌筑(澆筑)(進入循環)養生下一循環(至墻頂)。3.2.2. 施工要點1、 測量放線(1)根據施工設計圖紙,準確計算路5、肩墻的軸線位置,然后上報測量監理工程師認可。(2)按測量監理工程師認可后的軸線資料進行軸線放樣,并測定出邊線,同時引樁,便于校核,并上報監理工程師。(3)根據已放出的路肩墻軸線,準確測定出路肩墻邊線和原地面標高,經核查無誤后上報監理工程師認可后方可開挖基坑。2、 基坑的開挖(1)根據現場施工設備和施工環境,基坑的開挖采用機械開挖,人工配合修整的方法。(2)挖出的土不能任意堆放,以免妨礙開挖基坑及其他作業。(3)基坑開挖應避免超挖,底面應預留20cm左右人工開挖。土質地層中要求基礎埋設不小于1.5m,石質地層中要求基礎埋設深度不小于1.0m。(4)挖成的基坑,先進行地基承載力檢測,當地基承載力達6、不到設計要求時,需及時上報監理、業主以及設計單位,經監理、業主以及設計單位允許后方可進行地基處理。挖成的基坑,凡有擾動和毀壞的地方追加開挖深度,并按工程師批準的材料回填到設計標高,分層夯實。(5)地基處理結束并經檢測合格后再進行人工整平,然后夯實。監理工程師認可后,才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3、 M7.5漿砌片石基礎及墻身a.砂漿采用機械拌合,砂漿強度不低于M7.5,拌和均勻,色澤一致,稠度適當,和易性適中。在漿砌工程中,每完成50m3砌體,對相應的水泥砂漿進行一組強度檢查試驗。b.漿砌塊石施工時,石塊應平砌,并根據墻高進行層次配料,每層石料高度大致齊平,外圈定位行列和鑲面石應丁順相間或二順一丁7、排列,丁石伸進墻心不小于25cm,當墻厚小于60cm時,丁面應伸至整個墻厚。砌縫寬度不超過2cm,上下層豎縫錯開距離不得小于25cm,不得在丁石上下設豎縫。砌體里層平縫寬度不應大于2cm,豎縫寬度須小于3cm。漿砌塊石路肩擋墻時,還應設置豎向丁石,以增大砌體的咬扣緊密程度,增強砌體抗剪強度,砌體橫向不應作成水平通縫。c.施工過程中,按設計位置埋置50mmPVC排水管,排水管進水口采用透水土工布進行包裹,縱、橫向間距2m,上、下排泄水孔交錯設置,最下排泄水孔的出口應高出底面30cm。d.擋墻頂部施工時,應做好擋墻與護欄基礎的銜接工作,設置護欄預埋鋼筋。預埋鋼筋采用HRB335級16mm鋼筋加工制8、作,設計為“U”型鋼筋,U型口向上,寬40cm,埋深25cm,外漏35cm,每15cm設置一道。4、 C20片石混凝土基礎及墻身(1)模板及支架的施工a.擋土墻墻身模板采用組合型鋼模板,以槽鋼為加勁撐。b.模板安裝前,在模板表面涂刷脫模劑。c.安裝:支立墻身側模時為了防止模板位移凸出,在模板外側設支撐加以固定。d.模板安裝完畢后,為了保證位置準確,必須對其平面位置、平整度、垂直度、頂部標高、節點聯結及縱橫向穩定性進行自檢,然后報監理工程師檢查。監理工程師認可后方能澆筑砼。在澆筑過程中,模板如有位移要及時糾正。(2)砼的澆筑及養護澆筑墻身時,墻身所用砂、石、水泥材料要滿足規范要求,嚴格按照設計配9、比施工。對擬定采購的石材抽樣進行抗壓強度試驗,浸水抗壓強度不低于30MPa,無裂縫,不易風化。石砌體用的水泥,片石,砂,及水等要求質地均勻,水泥不失效,砂石潔凈,水中不允許含有對水泥有害的物質。塊石最小邊長及中間厚度不小于25cm,寬度不超過厚度的二倍。用于鑲面時,應鑿去棱凸角,表面凹陷部分不得超過2cm。對河砂、碎石和水泥的質量進行抽樣檢查試驗,不合格不準入場。a.C20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攪拌機拌合,在澆注中,每完成100-200m3方量或者每一工作班組對相應的混凝土進行一組強度檢查試驗。b.施工過程中,按設計位置埋置50mmPVC排水管,排水管進水口采用透水土工布進行包裹,縱、橫向間距2m,10、上、下排泄水孔交錯設置,最下排泄水孔的出口應高出底面30cm。c.擋墻頂部施工時,應做好擋墻與護欄基礎的銜接工作,設置護欄預埋鋼筋。預埋鋼筋采用HRB335級16mm鋼筋加工制作,設計為“U”型鋼筋,U型口向上,寬40cm,埋深25cm,外漏35cm,每15cm設置一道。d.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采用土工布覆蓋,灑水養護,養護期不小于7天。5、 回填(1)基礎砌筑(澆筑)完成且強度達到10Mpa后,進行基坑回填。路肩墻內側地面設30cm厚、50cm寬的黏土隔水層;路肩墻外側鋪砌M7.5漿砌片石,砌筑厚度0.3m,寬3m,防止沖刷擋墻基礎。(2)墻背回填應在圬工砌體強度達到70%以后進行。墻背設置厚11、50cm的級配碎石反濾層,回填材料采用透水性好的填料,填料的內摩擦角要求不小于35,施工時待強敵塢工強度達到設計強度75%以上,才能進行路堤填筑碾壓施工,墻后1.5m范圍內采用小型機具壓實。(2)對于回填區域,在回填施工前進行現場復查,對墻腳有明顯匯水和積水的地方,根據現場具體情況采取排水設施,保證底部排水暢通,并上報監理。(3)回填材料在回填施工中應均衡、對稱地分層填筑和壓實,每層松鋪厚度不超過15cm,壓實度不小于96%。(4)墻背回填,按規定在舊填方或挖方上設臺階,臺階寬度及高度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而定。(5)墻背回填建立相應的臺帳,落實專人負責監督檢查回填質量。2.5.2壓實為了便利大型機12、械的使用,可采取橫向碾壓法,以使壓路機盡量靠近墻背進行碾壓,對于壓路機不能靠近墻背時,采用小型夯機配合人工夯實。回填料應分層攤鋪,并滿足相應壓實度要求。6、 墻背防水及排水擋土墻墻身在巖土分界線以上部分分層設置泄水孔,泄水孔間距為23m,上下排交錯布置,孔內預埋50mm軟式透水管并長出墻背15cm,其端頭用土工濾布包裹,最下面一排排水孔出口保證排水通暢,不得阻塞。在泄水孔進水口處設置粗顆粒材料堆囊以利排水。在最底一排泄水孔處現澆30cm厚C20小石子砼,并于其上加設50mm軟式透水管形成縱向排水滲溝,縱向滲水溝可按單向坡或人字坡縱向引水。7、 沉降縫路肩墻施工過程中,需要按照圖紙要求設置沉降縫13、(據設計圖紙墻身每隔1015m設一道沉降縫),縫寬2cm,縫內沿墻頂、內、外三面用瀝青麻絮嵌塞,塞入深度不小于15cm。8、 施工注意事項(1)衡重式擋土墻的上墻墻背與衡重臺相交的折角處,宜將折角做成近似弧形的漸變形式;衡重式擋土墻的變截面處,應設置占截面面積不少于20%的榫頭加強(條件困難時也可用適量的短鋼筋加強)。(2)對總長度大于1015m的路塹擋土墻施工時應分段跳槽開挖(分段長度1015m)或自兩端向中間逐段施工,宜隔兩段開挖一段,該段砌筑并回填后再開挖相鄰段。擋墻后邊坡較高,土體穩定性較差,分段長度適當減少510m一段。(3)在基底標高或地基土質出現較大差異處設置變形縫。(4)擋土墻14、墻趾處的邊溝及擋墻起訖樁號以外各5m的邊溝鋪砌加固,以防水從邊溝滲入擋土墻基底,墻背面反濾層的頂部和底部應設置隔水層,以防水流深入地基。(5)擋土墻的傾斜基底對墻身的穩定十分重要,施工時不得改緩或改陡。(6)擋墻墻背應作成鋸齒形,以保證擋墻墻背具有足夠的粗糙度。3.3. 路堤墻路堤墻設置于K40+465K40+470段,設計2段,每段長2.55m,共5m,采用M7.5漿砌片石砌筑。砂漿采用機械拌合,砂漿強度不低于M7.5,拌和均勻,色澤一致,稠度適當,和易性適中。在漿砌工程中,每完成50m3砌體,對相應的水泥砂漿進行一組強度檢查試驗。石料抗壓強度不小于40MPa,片石最小厚度不小于15cm,在15、高于最大邊長不小于30cm。,無裂縫,不易風化。砌筑時,每1015m,設置一道伸縮縫,縫寬2cm,縫內充填瀝青麻絮,填塞深度大于15cm。4. 質量保證措施嚴格執行施工規范和質量評定標準,實施質量目標管理,使質量目標層層分解,落實到崗位和個人,建立質量目標獎罰制度。加強施工人員進場前培訓工作,必須按要求持證上崗,嚴禁無證作業。嚴格執行圖紙會審和技術交底制度,施工人員嚴格按有效的圖紙、設計文件、技術交底及有關規范標準和操作規程施工。認真執行隱檢、預檢制度,加強“三檢”制度的落實,未按規定進行隱檢、預檢、“三檢”的工序,不許轉入下道工序。堅決執行原材的進貨驗證和檢驗制度,做到不合格的材料不準進場,16、未經檢驗合格的材料不準使用。5. 安全保證措施(1) 設備使用前,要檢查相關電源的接通情況;漏電保護器、地線要安裝正確,確保其運行安全。(2) 設備運行過程中,嚴禁遮蓋電器部分,以保證散熱良好;要經常檢查馬達是否過熱。(3) 定期對各類接線端子、螺栓、螺帽進行檢查,在電源切斷的情況下重新緊固;對減速機液壓油量進行定期檢查,如有不足,要進行添加,如有漏油現象,要進行及時修理。(4) 定期對所有潤滑油嘴打黃油;清除電氣柜中的灰塵,保持電氣柜內清潔。(5) 設備操作人員須經培訓考核合格方能上崗,嚴禁非操作人員操作設備。(6) 嚴禁用水或壓縮空氣對電器設備進行沖洗或吹灰;嚴禁用濕布或潮濕刷子對電氣柜中17、的電氣器件進行清潔作業。(7) 制作結束后,移動盤應歸位,關閉控制電源開關和油泵開關,關閉總電源、焊機電源開關。(8) 操作人員要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不能穿過于肥大、有絲帶或易被卷入設備的服裝進行作業,防止衣服、手臂卷入設備中,有長發者須將頭發盤起并固定在安全帽內。(9) 施工期間必須遵守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法令,施工噪聲排放符合國家標準GB125231990建筑施工場地噪聲限值要求。(10) 將各種油類廢棄物應進行分類收集,統一處理,減少對環境的污染。(11) 施工要做到工完場清,施工完畢后將邊角廢料收集在一起,統一放在垃圾棚內。(12) 優先選用先進的環保設備,采取設立隔音墻、隔音罩等消音18、措施降低施工噪音到允許值以下,同時盡可能避免夜間施工。6. 環境保護措施(1)防止水土流失和廢料廢方處理措施在施工期間應始終保持工地的良好排水狀態,修建的臨時排水渠道,應與永久性排水設施相連接。施工中開挖的土石材料,不得對排灌系統及農田水利排水系統產生淤積或堵塞。按監理工程師的指示在適當地點設置棄土場,有條件時,力求少占土地,并結合改地造田。(2)防止和減輕水、大氣受污染措施施工廢水、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入農田或河流及飲用水源。應采取過濾、沉淀池處理等措施,做到達標排放。施工期間,水泥、油料、化學品等應嚴格管理,防止雨季將物料隨雨水徑流排入地表及附近水域造成污染。施工機械應防止嚴重漏油,禁止機械在運轉中產生的油污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為減少施工作業產生的灰塵,應隨時進行灑水或其他抑塵措施,使不出現明顯的降塵。(3)保護綠色植被措施施工時應盡量合理保護公路用地范圍之外的現有綠色植被。施工時廢方在設計的棄土堆處集中堆置,夯實平整,并將腐殖土覆于其上,以達到美化路容、恢復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施工期間工程破壞植被的面積應嚴格控制,除了不可避免的工程占地以外,不應再發生其它形式的人為破壞。(4)土地資源的保護措施施工中盡量少占農田,重視棄土堆的復墾,并對棄土堆進行綠化。對施工人員加強保護自然資源及野生動植物的教育,在雇用合同中規定嚴禁偷獵和隨意破壞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