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層高層住宅樓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方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85582
2023-06-30
17頁
75.04KB
1、xx翠雍天地2#、3#樓大體積砼澆筑施工方案工程名稱:xx翠雍天地2#、3#樓 編制人: 審核人: 編制日期: 目 錄一、工程概況3二、編制依據3三、施工準備3四、施工過程6五、混凝土測溫度控制14六、控制砼裂縫措施16七、文明施工、成品保護17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方案一、工程概況xx翠雍天地2#、3#樓由xxxx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開發建設,為高層住區,工程地點位于xx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民和路2號。是集商業、住宅及地下停車為一體的多功能的智能型建筑。建筑為一類高層住宅樓耐火等級:地下層為一級、地上層為一級。地下一層為車庫、地上二層至二十二層為高層住宅,一二層局部為商業網點,部分為人防。工程結構形2、式為:剪力墻結構。建筑面積約37404.86平方米,建筑高度為66.40米。基礎底板厚度為1000 ,根據對大體積砼的定義:結構斷面尺寸超過800mm的砼可稱為大體積砼。地下室結構主樓、裙樓基礎設計筏式基礎筏板厚度1000mm保護層底板上 30mm、下50mm,外墻50mm,內墻25mm混凝土筏板墊層外墻內墻C40P6C25P6C40P6C40二、編制依據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XX現行建筑施工規范大全三、施工準備1、混凝土原材料級配控制 具體配料由商砼攪拌站提供數據。如有改變由施工單位和商砼攪拌站協商解決。特殊要求如緩凝、減水、抗滲、堿集料反應由商砼攪拌站提供保證措3、施。施工前向商砼攪拌站提供商品砼技術性能和技術交底。2、取樣與試件留置符合連續澆筑超過1000m3,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不得少于1 組。每次取樣留置一組標養護條件,同條件養護試件的留置組數應根據實際需要確定。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 m3時,取樣不得少于一次。防水混凝土的抗滲等級和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要檢查配合比及試塊驗收報告。抗滲試塊500m以下留置兩組,一組標準養護,一組同條件養護,養護期28天,每增250500立方米增留兩組。3、主要機械準備澆筑基礎底板現場設一臺泵車、一臺布料桿,滿足連續澆筑要求。為保證連續澆筑,混凝土罐車每臺地泵順序相接每10分鐘一輛,商4、砼攪拌站配備罐車18輛。直至澆筑完畢。4、技術、人員準備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牽涉到環節多,各相關單位、各職能人員相互協調,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在澆筑大體積混凝土時成立臨時指揮小組,并協調好各施工班組。筏板混凝土澆筑的勞動力投入計劃。根據本工程施工進度計劃,混凝工人投入74人,分二個班組,三班制,按8小時換班。為保證澆筑質量,現場混凝土施工人員安排:現場總調度:孫衛東、施忠衛混凝土澆筑負責:吳忠平 商品混凝土采購和收料:吳忠孝、徐建英 混凝土檢測和測溫:金超、蔡麗鑫 交通指揮:劉慶建 工種配備每班人數:汽車泵: 3 人振 搗: 16人布 料: 14人 平 倉: 18人刮平壓光: 18人 拆接泵管: 5、18人其他工種每班配備人數:電 工: 3人 信號工: 2人 木 工: 6人鋼筋工: 4 人每班總人數: 110人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現場有專人指揮把混凝土運送指定和澆筑點,在商砼攪拌站,安排專人蹲點,以防供應站對供應混凝土延緩,造成混凝土施工冷縫。施工工長根據專業施工方案,對工人進行詳細的書面技術交底。澆筑時,工長應及時跟班,檢查指導,認真組織實施,責任管理,確保混凝土施工質量。5、應急措施:澆筑前與供電部門商定確保工地用電需求,同時要聯系兩家商品混凝土供應站確保工地混凝土連續澆注。四、施工過程1、混凝土運輸 混凝土應以最少轉載次數和最短的時間,從攪拌地點運至澆筑地點,混凝土運輸、澆筑和間歇的6、全部時間不超過:混凝土運輸、澆筑和間歇的允許時間混凝土等級氣 溫不高于25高于25C40P6180min 150 min泵送前應先用適量的與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漿或水泥砂漿潤滑輸送管內壁;泵送間歇時間超過45分鐘或當混凝土出現離析現象時,應立即用壓力或其他方法沖洗管內殘留的混凝土。1.1振動棒要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搗過程中,宜將振動棒上下略為抽動,以使上下振搗均勻。1.2混凝土應分層澆筑,每層混凝土厚度應不超過振動棒的1.25倍,30振搗器混凝土厚度300mm,50振搗器混凝土分層厚度為450mm,在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層中5cm左右,以消除兩層之間的接縫,同時在振搗上層混凝土時,要在下層7、混凝土初凝之前進行。振搗器插點的移動間距,不宜大于振搗器作用半徑的1.5倍,振搗器與模板的距離,不應大于其作用半徑的0.5倍,振動棒的作用半徑為3040cm。1.3振動器插點要均勻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錯式”的次序移動,不應混用,以免造成混亂而發生漏振。2、澆筑要求2.1混凝土自吊斗口或布料桿下落的自由傾落高度不得超過2m,澆筑高度如超過2m時采用串桶、溜管或預留下料口。2.2澆筑混凝土時應分段分層連續進行,每層澆筑高度為所采用振搗棒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50振動棒分層厚度為450mm,用標尺控制。2.3每一插點要掌握好振搗時間,一般每點振搗時間應是混凝土表面不再出現氣泡,表面泛出灰8、漿為準。2.4澆筑混凝土應連續進行,如必須間歇,其間歇時間不應超過初凝時間,并應在前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上層混凝土澆筑完畢。2.5澆筑混凝土時,安排專人隨時檢查模板、鋼筋、預留孔洞、預埋管道、預埋件和插筋等有無移動、變形或堵塞情況,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并應在已澆筑的混凝土凝結前修整好。2.6振動器使用時,不宜緊靠模板振動,且應盡量避免與板、墻體插筋、預埋件、水電預留洞盒、電管、電盒等構件接觸。2.7施工時應嚴格控制坍落度,根據澆筑部位、泵送高度確定混凝土坍落度,坍落度應控制在140160mm。3、大體積混凝土澆筑3.1底板澆注方向澆筑從東向西推進。3.2基礎底板采用斜面分臺階澆筑,采用“一個坡9、度、薄層澆筑、順序推進、一次到頂”的澆筑方法。每層先澆筑邊角,后澆筑中間,施工中防止上下臺階交接處混凝土出現脫空,蜂窩現象。待第二臺階澆筑完畢后,再將第一臺階混凝土鏟平,拍實,抹平,再澆筑下一臺階。3.3底板分層連續澆筑,各段各層之間互相銜接,使混凝土逐段呈現階梯形推進,并注意先使混凝土充滿邊角,然后澆筑中間部分,如集水井、電梯井、洞口等位置的澆筑方法先澆筑底面使混凝土振實并稍停片刻待其沉實,然后由兩側面同時均勻澆筑杯口模四周混凝土。4、混凝土內部應力計算41混凝土凝土溫度應力和收縮應力的分析 底板混凝土為C40P6厚1.0m。根據以往施工資料,摻外加劑和摻合料的C40P6大體積混凝土每立方米10、用P.MSR42.5等級礦渣硅酸鹽抗硫水泥370kg,水泥發熱量376.6kj/kg,混凝土澆筑筑溫度控制在25 以內,進行計算分析。42混凝土溫度應力分析A、混凝土最終絕熱溫升 Th =WQ0/C=370376.6/0.972400=59.85式中 Th混凝土最終絕對溫升 W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取Kg/m3Q0每公斤水泥水化熱量,取376.6 kj/kg C 混凝土比熱,取0.97 kj/kgK混凝土密度,取2400Kg/m3B:混凝土內部夾各齡期絕對溫升a、求各齡期絕對溫升 混凝土塊體的實際溫升,受到混凝土塊體厚度的影響,因此與絕熱溫升有一定的差異,根據Tt/Ymax與齡期t的關系曲線11、,用內插法算得水化熱溫升與混凝土塊體厚度有關的系數值,如下表:各齡期水化熱溫升與混凝土厚度有關系數值厚度齡期3d6d10d15d20d25d30d1.0m0.510.470.380.210.130.060.05Tt=Th 式中 Tt混凝土不同齡期的絕熱溫升 Th混凝土最高絕熱溫升各齡期水化熱溫升與混凝土厚度有關 經計算列于下表各齡期絕熱溫升()齡期(d)361015202530絕熱溫升()37.134.227.715.39.54.43.6b、各齡期混凝土中心最高溫度 Tmax =Tj+Tt式中 Tmax 各齡期混凝土中心最高溫度 Tj 混凝土澆筑溫度 Tt 各齡期混凝土絕熱溫升計算結果列于下表12、各齡期混凝土中心最高溫度齡期(d)1361015202530溫度()1552.149.242.730.324.519.418.6注:1d為混凝土澆筑時間C、混凝土溫度應力本底板面積大,按外約束為二維時的溫度應力(包括收縮)來考慮計算。C.1各齡期的收縮變形C.1.1各齡期的收縮變形y(t)=y0(1-e-bt)M1M2M10式中 y(t)混凝土各齡期的收縮值y0標準狀態下混凝土的根限收縮值,一般為3.2410-4 b 經驗系數,取0.01本工程根據和材料及施工方式修正系數取值如下表修正系數取值M1M2M3M4M5M6M7M8M9M10積M1.00.931.01.211.20.931.050.913、81.00.901.163經計算得出混凝土收縮變形值如下表 各齡期混凝土收縮變形值齡期(d)361015202530收縮變形值y(t)11.110-621.910-635.910-652.510-668.310-683.410-697.710-6C.1.2各齡期收縮當量溫度將混凝土的收縮變形換算成當量溫度 Ty(t)=y(t)/a式中 Ty(t) 各齡期混凝土收縮當量溫度差()y(t) 各齡期混凝土收縮變形值 a 混凝土的線膨脹系數,取1010-6/計算結果列于下表 各齡期收縮當量溫度齡期(d)361015202530當量溫差Ty(t)1.112.193.595.256.838.349.7C.14、2各齡期混凝土的最大綜合溫差T(t)=Tj+2/3T(t)+ Ty(t)-Tq式中 T(t)各齡期混凝土最大綜合溫差 Tj 混凝土澆筑溫度,取10 T(t) 齡期t時的絕熱溫升 Ty(t)齡期t時的收縮當量溫差 Tq 混凝土澆筑后達到穩定時的溫度,取年平均20 計算結果于下表各齡期混凝土最大綜合溫差齡期(d)361015202530綜合溫差T(t)15.815.012.15.53.21.32.2C.3各齡期混凝土彈性模量 E(t)=E0(1-e-0.09t)式中 E(t)各齡期的彈性模量 E0 混凝土最終彈性模量,C30混凝土取3.3104Mpa計算結果列表如下 各齡期混凝土的彈性模量齡期(d15、)361015202530彈性模量E(t)0.781041.371041.961042.441042.751042.951043.08104 C.4混凝土徐變松弛系數,外約束系數,泊桑比及線膨脹系數C.4.1松弛系數,根據有關資料取值列下表齡期(d)361015202530松弛系數S(t)0.5700.5200.4630.4100.3740.3500.327C.4.2外約束系數(Rk ) 取0.5C.4.3混凝土泊桑比() 取0.15C.4.4混凝土線膨脹系數() 取1010-6C.5各齡期混凝土的溫度應力(t)= -E(t)T(t)S(t)Rk/(1-)式中 (t)各齡期混凝土溫度(包括收縮16、)應力 E(t)齡期混凝土的彈性模量混凝土線膨脹系數T(t)齡期混凝土綜合溫差混凝土泊桑比 S(t)齡期混凝土的松弛系數 Rk 外約束系數計算結果列下表 不同齡期混凝土溫度(包括收縮)應力齡期(d)361015202530溫度應力(Mpa)0.410.630.640.320.190.080.13D、結論D.1裂縫分析C40P6混凝土28dR1=2.45Mpa而現在10d混凝土的溫度的溫度應力為0.64Mpa同齡期混凝土R1(10d)=0.32Rt =0.78Mpa所以R1(10d)/= 0.78/0.64=1.219k=1.15混凝土不會產生溫差裂縫D.2保溫分析此計算不考慮混凝土內部隔溫因素17、和混凝土塊體厚度的影響,而直接計算保溫材料和厚度 R=XM(Tmax-Ta)K/(700Tb+0.28QW)式中 R 混凝土表面的熱阻系數 X 混凝土維持到指定溫度和延續時間 M 混凝土結構物的表面系數 Tmax 混凝土中心最高溫度,取72.8Ta 混凝土與水接觸面處的溫度 K 保溫材料導熱系數,取1.3 Tb 混凝土澆筑完畢開始養護時間的溫度 Q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W 混凝土在指定齡期內的水泥的水化熱R=242.2(52.1-32.1)1.3/(70015+0.28350376.6)=0.029K/W計算蓄水深度:H=R=0.0290.58=0.017m=1.7cm調整后的蓄水深度:18、Tmax=To+Q/10+F/50=15+35=51H=1.7(51/15)=5.78cm五、混凝土溫度控制混凝土澆筑后,由于水泥水化熱過程中釋放的水化熱引起的溫度變化和溫度收縮,成為產生裂縫的主要因素。為了防止大體積混凝土內外溫差超過限值而產生溫度裂縫,需對內外部位進行測溫,掌握基礎內部實際溫度變化情況,密切監視溫差波動,以指導養護工作。1、基礎筏板測點布置,每管內均勻測三個點,管面測一個大氣溫度點。2、測溫時間控制:2.1混凝土入模開始三天內每2小時測一次。2.23-7天,每4小時測一次。2.37-12天,每8小時測一次。2.412天后,每天測一次。2.5當發現異常情況時,可隨時增加測量次19、數。3、測溫時應隨時做好下列記錄:3.1混凝土入模溫度。3.2每次測溫時間,各測點的溫度值。3.3各部分澆水養護時間。3.4有無異常天氣,如雨、大風等天氣。3.5測試結束后整理一份完整的測試數據記錄。4、測溫采用玻璃計溫度儀:4.1項目部負責對測溫工作全過程管理,即從設計、采購、布點、測溫至數據整理和資料整理。4.2在施工技術交底和混凝土澆筑時,對測點進行保護。5、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溫度控制5.1為保證底板混凝土的強度,減少的混凝土的溫度裂縫,混凝土的養護至關重要。根據工程的工期安排,底板的澆筑時間在5月份,此時的環境溫度約為20左右,大體積混凝土的內部溫度可達到60左右,45的溫差引起混凝土20、的溫差貫穿裂縫。為使大體積混凝土的內外溫差控制在15之內,必須對底板混凝土進行保溫養護。根據施工經驗,大體積的混凝土中心溫度高峰出現在澆筑后的48小時左右。以后隨著時間的增加出現緩慢的回落。因此,在要混凝土初凝后1小時內進行養護。5.2養護采用毛毯和塑料布相結合的方法。在澆筑過程中大體積混凝土如已終凝情況下先覆蓋一層薄膜加二層毛毯后,在全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完成并終凝情況下應適當灑水養護,保持濕潤。在溫差小于20后,采用澆水養護的方法,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濕潤即可。底板側壁采用毛毯覆蓋養護。5.3混凝土的養護對其抗滲性能影響很大,特別是早期濕潤養護更為重要,混凝土終凝前,即進行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121、4天。養護主要是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以便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促進混凝土強度的正常發展的防止裂縫的產生和發展。六、控制砼裂縫措施1)在混凝土中摻加水泥用量12%的UEA微膨脹劑。既可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溫度,又可補償收縮,產生拉應力。在鋼筋和鄰位約束下,在混凝土建立0.20.7Mpa的預壓應力,將可全部或部分抵消后期干縮,在結構中產生的拉應力,從而可防止和減少收縮裂縫的出現。2)對混凝土進行保濕養護,延遲拆模時間。提高混凝土拆模強度,減少混凝土表面的溫度梯度。3)做好商品混凝土的質量控制,并進行二次振搗。4)選用水化熱低和安定性好的水泥,并在滿足設計強度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水泥用量,減少水泥的水化熱。5)做好砼的泌水處理(見振搗)。6)避開高溫天氣或選擇時段,盡量選擇在1700至第二天900之間。七、文明施工、成品保護1、對造成環境污染的易飛揚物品,如水泥、砂石、粉煤灰等,要入庫保管或搭設大棚。垃圾及時清理,袋裝出場做到覆蓋運輸,保證樓層清潔無雜物。2、砼施工中產生的污水必須經現場沉淀凈化方可排入場外指定入口3、院內混凝土運輸道路每天安排專人清掃、灑水。4、混凝土澆筑后強度達到1.2Mpa以上,才能上人。5、工人入場要進行三級教育和培訓,貫徹執行現場各項目安全管理制度,作好書面、口頭安全交底工作,增強員工自我意識。6、混凝土振搗手必須戴絕緣手套,施工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